第二百一十四章 禍水東引
關燈
小
中
大
水車試驗大獲成功的消息很快傳遍了金陵城,又傳遞到中華王國的各個城市和鄉村,無數民眾翹首期盼,等待著水車成品的出現和應用。
而中華王國政府各部首腦在姬天賜的召集下,新的抗旱救災方案被快速制定出來。由公輸家族派遣技工前往中華王國各座城市指導當地工部下屬工廠工匠和民間工匠統一制造水車,所有工匠工資由王國撥付,要求確保每個村莊至少有兩個水車供全體村民使用,平常的保存和管理由村正負責安排。
隨著命令的下發,人員也行動起來,舉國體制的快速動員能力,在這一刻爆發出強大的行動力。
一個月後,整個中華王國所有村莊都已經用上這種新式的灌溉工具,百年難遇的大旱即將造成的損害,因為這種新式的灌溉工具的出現,被降低到一個可以接受的範圍。
無數百姓感恩戴德,對著各村建設的大王生祠裏的姬天賜塑像頂禮膜拜,叩謝大恩。而這一新型灌溉工具雖然有姬天賜為其分別命名,可在民間,百姓們還是習慣性的將這些水車統稱為大王水車。就如當初的周王犁一樣。
隨著水車廣泛使用,原本幹涸的田地重新煥發了生機,原本耷拉著腦袋、孱弱不堪、泛黃枯萎的麥苗恢覆了綠色,整個中華大地再次披上綠裝。
隨著天氣一天天轉暖,小麥以每日可見的速度迅速生長,抽穗、揚花、結實,麥穗一天天長大變沈,小麥也漸漸的彎下了腰。
隨著小麥葉片變黃,麥穗也變得豐滿沈甸,收獲的季節到了。
中華王國大地上,從南到北,到處洋溢著豐收的笑容。農民們將一片片麥子割到,然後揮舞麥捆敲打在打谷桶上,使得粒粒飽滿、顆顆金黃的麥粒脫穗而出,掉落到打谷桶裏。
再然後將一擔擔沈甸甸的麥粒擔回各自家中晾曬。
而在收割完畢後,隨即趕牛下田套上周王犁翻土,再拉上犁耙將翻起的泥土平整掛碎。灌水插秧,新的一輪栽種秧苗的工作開始了。
當天氣越來越熱的夏季來臨時,太陽每天毒辣的炙烤著大地,然而中華大地卻是處處翻起綠色波浪,因為有了鄭國整體規劃進行的水利建設引水入渠,再加上新式灌溉工具水車的加入,這場旱災對於中華王國來講,威脅小了很多。
然而這場百年難遇的旱災不僅僅是降臨在中華王國的土地上,同時也降臨在華夏大地的各個角落,各諸侯國如今的狀況可用赤地千裏來形容。
無數幹涸的土地裂著巨大的口子,很多地方小麥等農作物大量減產甚至一些地方出現絕收的情況。其中尤其以位於內陸的韓、趙、魏最為嚴重。秦國的關中平原雖然也與韓、趙、魏一樣,受到此次旱災的巨大影響,糧食產量劇降,可因為秦國坐擁巴蜀這一糧倉,而巴蜀之地受災較小,因此秦國的情況還能接受。
趙魏韓則不同,因為此次旱災無數家庭流離失所,特別是趙國,經歷了連番大戰後,國內男丁數量急劇減少,更多的是依靠老弱婦孺在支撐整個國家的農業生產。可這樣的一場天災,這些老弱婦孺卻是最難抵禦的一群人,這無疑是雪上加霜、無路可走。
無數人實在走投無路,只能攜家帶口逃亡他鄉。
這一情況在剛剛開始有苗頭的時候,監察司趙國分部的信息便已傳遞回金陵,接到情報後,姬天賜組織各部大臣一起商討對策,最終確定采取救助行動,引導趙魏韓的受災群眾往中華王國遷徙。
監察司安排在各國的密探收到金陵的指令後,仿佛一夜之間,在趙魏韓的民間就開始流傳著一個消息,中華王國受災較小,去到那就可以活命。
這個消息如同長了翅膀一樣,很快一傳十、十傳百在趙魏韓三國的民間傳了個遍。無數走投無路舉家逃難的人群都發瘋似的從四面八方向著一個方向前進,那就是中華王國離三國最近的城市——宿遷前進。
而這一消息難道趙魏韓三國的統治者們就一點消息都沒收到嗎?當然不是,他們也收到了這一消息,可統治者們一方面拿不出拯救這些災民的方案和物質,另一方面又害怕這些無家可歸的災民在國內游蕩制造混亂,更害怕他們一狠心發動暴亂那就直接威脅到自己的統治了。
而且據他們手下官員匯報,這些受災逃難的災民大多是老弱婦孺,本身並不能為王國創造多大的價值,反而會是一種負擔。
因此對於這些災民逃往中華王國,他們甚至在心中竊喜,覺得這是一個禍水東引的妙計。
因而對於這些災民逃離,他們的命令是讓各城守衛官兵任憑他們離開,只要不在各自國內鬧事就行。
而接到命令後的士兵們也就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假裝不知的任由災民們自行離開。
而金陵城的王宮太極殿內,姬天賜和一眾大臣正在商討災民安置方案,由於之前各地人口統計和土地測量分配工作做得很細,因此此時大殿內的所有人看這眼前這幅巨大的王國地圖便能知曉王國人口分布的情況。
而根據分布情況很快就制定了安置這些災民到北部靠近齊國的那片區域和南部靠近越國的那一片真空區域。
安置決定一出,接下來的安置方案細節便很快詳細的制定了出來。
首先、調集糧食運往宿遷,保證逃來的災民都能吃上飯,不至於餓死街頭。
第二、增派人手維持秩序,由廉頗親自率領駐紮在金陵的王國衛隊第一軍一萬兩千名士兵前往宿遷,接管宿遷的防衛和維持秩序工作,對災民進行身份登記工作。並組織災民有序的向預定的兩個災民安置點遷移。
第三、工部緊急調派人手前往兩個災民安置點組織人手進行安置點建設工作,包括住房、飲水等一系列建設工作,以及後續的城市建設工作。
第四、由吏部選派有經驗的官吏前往兩個安置點進行日常的人員管理和組織工作,確保安置點的正常運行。
……
一條條的方案列出來,然後由各部進行再次的細化分工執行。一場災民安置行動在中華王國自上而下的高效推行起來。
二條而這兩座計劃中的災民安置城市被姬天賜分別命名為連雲港和嘉興。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而中華王國政府各部首腦在姬天賜的召集下,新的抗旱救災方案被快速制定出來。由公輸家族派遣技工前往中華王國各座城市指導當地工部下屬工廠工匠和民間工匠統一制造水車,所有工匠工資由王國撥付,要求確保每個村莊至少有兩個水車供全體村民使用,平常的保存和管理由村正負責安排。
隨著命令的下發,人員也行動起來,舉國體制的快速動員能力,在這一刻爆發出強大的行動力。
一個月後,整個中華王國所有村莊都已經用上這種新式的灌溉工具,百年難遇的大旱即將造成的損害,因為這種新式的灌溉工具的出現,被降低到一個可以接受的範圍。
無數百姓感恩戴德,對著各村建設的大王生祠裏的姬天賜塑像頂禮膜拜,叩謝大恩。而這一新型灌溉工具雖然有姬天賜為其分別命名,可在民間,百姓們還是習慣性的將這些水車統稱為大王水車。就如當初的周王犁一樣。
隨著水車廣泛使用,原本幹涸的田地重新煥發了生機,原本耷拉著腦袋、孱弱不堪、泛黃枯萎的麥苗恢覆了綠色,整個中華大地再次披上綠裝。
隨著天氣一天天轉暖,小麥以每日可見的速度迅速生長,抽穗、揚花、結實,麥穗一天天長大變沈,小麥也漸漸的彎下了腰。
隨著小麥葉片變黃,麥穗也變得豐滿沈甸,收獲的季節到了。
中華王國大地上,從南到北,到處洋溢著豐收的笑容。農民們將一片片麥子割到,然後揮舞麥捆敲打在打谷桶上,使得粒粒飽滿、顆顆金黃的麥粒脫穗而出,掉落到打谷桶裏。
再然後將一擔擔沈甸甸的麥粒擔回各自家中晾曬。
而在收割完畢後,隨即趕牛下田套上周王犁翻土,再拉上犁耙將翻起的泥土平整掛碎。灌水插秧,新的一輪栽種秧苗的工作開始了。
當天氣越來越熱的夏季來臨時,太陽每天毒辣的炙烤著大地,然而中華大地卻是處處翻起綠色波浪,因為有了鄭國整體規劃進行的水利建設引水入渠,再加上新式灌溉工具水車的加入,這場旱災對於中華王國來講,威脅小了很多。
然而這場百年難遇的旱災不僅僅是降臨在中華王國的土地上,同時也降臨在華夏大地的各個角落,各諸侯國如今的狀況可用赤地千裏來形容。
無數幹涸的土地裂著巨大的口子,很多地方小麥等農作物大量減產甚至一些地方出現絕收的情況。其中尤其以位於內陸的韓、趙、魏最為嚴重。秦國的關中平原雖然也與韓、趙、魏一樣,受到此次旱災的巨大影響,糧食產量劇降,可因為秦國坐擁巴蜀這一糧倉,而巴蜀之地受災較小,因此秦國的情況還能接受。
趙魏韓則不同,因為此次旱災無數家庭流離失所,特別是趙國,經歷了連番大戰後,國內男丁數量急劇減少,更多的是依靠老弱婦孺在支撐整個國家的農業生產。可這樣的一場天災,這些老弱婦孺卻是最難抵禦的一群人,這無疑是雪上加霜、無路可走。
無數人實在走投無路,只能攜家帶口逃亡他鄉。
這一情況在剛剛開始有苗頭的時候,監察司趙國分部的信息便已傳遞回金陵,接到情報後,姬天賜組織各部大臣一起商討對策,最終確定采取救助行動,引導趙魏韓的受災群眾往中華王國遷徙。
監察司安排在各國的密探收到金陵的指令後,仿佛一夜之間,在趙魏韓的民間就開始流傳著一個消息,中華王國受災較小,去到那就可以活命。
這個消息如同長了翅膀一樣,很快一傳十、十傳百在趙魏韓三國的民間傳了個遍。無數走投無路舉家逃難的人群都發瘋似的從四面八方向著一個方向前進,那就是中華王國離三國最近的城市——宿遷前進。
而這一消息難道趙魏韓三國的統治者們就一點消息都沒收到嗎?當然不是,他們也收到了這一消息,可統治者們一方面拿不出拯救這些災民的方案和物質,另一方面又害怕這些無家可歸的災民在國內游蕩制造混亂,更害怕他們一狠心發動暴亂那就直接威脅到自己的統治了。
而且據他們手下官員匯報,這些受災逃難的災民大多是老弱婦孺,本身並不能為王國創造多大的價值,反而會是一種負擔。
因此對於這些災民逃往中華王國,他們甚至在心中竊喜,覺得這是一個禍水東引的妙計。
因而對於這些災民逃離,他們的命令是讓各城守衛官兵任憑他們離開,只要不在各自國內鬧事就行。
而接到命令後的士兵們也就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假裝不知的任由災民們自行離開。
而金陵城的王宮太極殿內,姬天賜和一眾大臣正在商討災民安置方案,由於之前各地人口統計和土地測量分配工作做得很細,因此此時大殿內的所有人看這眼前這幅巨大的王國地圖便能知曉王國人口分布的情況。
而根據分布情況很快就制定了安置這些災民到北部靠近齊國的那片區域和南部靠近越國的那一片真空區域。
安置決定一出,接下來的安置方案細節便很快詳細的制定了出來。
首先、調集糧食運往宿遷,保證逃來的災民都能吃上飯,不至於餓死街頭。
第二、增派人手維持秩序,由廉頗親自率領駐紮在金陵的王國衛隊第一軍一萬兩千名士兵前往宿遷,接管宿遷的防衛和維持秩序工作,對災民進行身份登記工作。並組織災民有序的向預定的兩個災民安置點遷移。
第三、工部緊急調派人手前往兩個災民安置點組織人手進行安置點建設工作,包括住房、飲水等一系列建設工作,以及後續的城市建設工作。
第四、由吏部選派有經驗的官吏前往兩個安置點進行日常的人員管理和組織工作,確保安置點的正常運行。
……
一條條的方案列出來,然後由各部進行再次的細化分工執行。一場災民安置行動在中華王國自上而下的高效推行起來。
二條而這兩座計劃中的災民安置城市被姬天賜分別命名為連雲港和嘉興。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