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紛紛擾擾(捉蟲)
關燈
小
中
大
安托萬·德·波旁, 向來被認為溫吞軟弱,優柔寡斷。在外界看來,他的信仰似乎一直在搖擺, 行為一點也不果決——在納瓦拉時倒向加爾文主義, 到巴黎就又去望彌撒了。
他的妻子倒是毫無猶豫支持新教, 然而納瓦拉於法蘭西算是外國。在法國境內,年輕熱情、敏捷好勝的孔代親王,才算胡格諾派的第一領袖。
但名義上來說, 波旁大家族的首領是安托萬。他對他的弟弟甚至妻子, 都要負“領導責任”。
因此,當孔代親王行蹤飄忽不定時,亨利二世首先傳召了他的兄長,並在信中先將其呵斥一通。
挨了罵的安托萬,不得已從公爵領地趕往巴黎。途中他反覆想著國王的詰責, 心中百般惶恐。而路上感染的肺炎, 使得他還未至楓丹白露,就盍然而逝。
安托萬病故的消息傳來,瓦盧瓦宮廷一片嘩然。亨利二世連續接見數位大臣,尤其聽取了蒙莫朗西的意見。而王太子頗為推崇的老師、大法官洛比塔爾也耿直進言, 希望在兩位重要人物亡故後, 亡羊補牢,將局面導向更好的方向。
********************************
是夜, 瑪麗和近期歸國的朗格維爾公爵唏噓一番,回家陡然收到了弗朗索瓦好大一通安慰。
自瑪麗進門,弗朗索瓦就一路緊跟,親自幫她卸妝……連受過囑咐的侍女也格外殷勤。等兩人並肩坐下,他小心撫著她的手, 微微垂下頭:
“瑪麗,父親已決定,暫停追捕孔代親王。”
哦,瑪麗暗想,他是擔心她因“無法報仇”而情緒低落……
“據說那個刺客言辭多變,前後不一,似乎滿口謊話。大臣們認為,貿然行動,說不定就中了新教徒分裂國家的圈套。”
“他們覺得,此次旺多姆公爵驟然病逝,是非常不好的訊號。”
“所以,無論孔代親王,抑或科利尼……即使未能徹底洗清嫌疑,目前,父親也不好嚴厲追究下去。”
“很遺憾……吉斯公爵是你的親人……”
瑪麗反握住他,內心有絲惋惜,又有絲無奈。她語調還算平靜。“不,親愛的弗朗索瓦,別為我擔心。這個結果,我曾預想過……其實,站在國君的角度,我很能夠理解。”
她嘆息道:“朗格維爾公爵……我想他也會理解的。”
弗朗索瓦的手指稍稍用力:“洛比塔爾大法官作了很大的努力。幸好,紅衣主教沒有堅持反對。”
呃,瑪麗已了解到,這位洛比塔爾最初是吉斯兄弟舉薦的,他還曾寫拉丁詩(肯定比不上龍薩的水準)歌頌吉斯公爵的戰功。因為他頗懂感激,洛林紅衣主教比較欣賞他,也還算能聽進他的意見……想不到,洛比塔爾還真挺能幹。
“大法官還提議,爭取就在下月末,召開新一屆三級會議。”
瑪麗對這個消息則有點訝異。她記得,三級會議主要為了征新稅、解決經濟問題的。瓦盧瓦王室這幾年基本沒有對外戰爭,僅僅替蘇格蘭的瑞士雇傭軍買了單,還從奢侈品制造業中撈了一筆;至於國內,宗教內亂固然影響到稅收,但也抄沒了些財產,甚至還使王室成功免除部分債務(債主中有些算新教徒)。怎麽,又忽然經濟緊張了?
瑪麗直白道出了疑問:“夏爾舅舅他……紅衣主教沒說十分困難呀。那蘇格蘭,還有瑞士兵……”
弗朗索瓦知道她最關註哪。他寬慰道:“放心,我親愛的瑪麗。即使有些困難,也絕對不會影響對蘇格蘭的資助。那是早早預留的份額。”
他說的斬釘截鐵,瑪麗恍然了悟。
哎呀呀,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這是實情。
哪怕法蘭西財政捉襟見肘,每年的收入,至少還有英格蘭宮廷的四倍——後者通常有二十多、近三十萬鎊,按照1:11算,約……三百萬利弗爾。而據弗朗索瓦所言,結合洛林紅衣主教的反饋,增加了水銀鏡收益後,瓦盧瓦王室的歲入,已從一千二百萬躍至一千四百萬,並有望逐年上升。
至於蘇格蘭,僅七十萬人口,大約只是英格蘭加威爾士的六分之一;經濟體量的比例原本則更低。經過瑪麗這幾年的努力,國內常規收入也不過將將五十萬利弗爾,勉強達到鄰居的六分之一。跟法蘭西比,根本完全不夠看。
所以法國接濟蘇格蘭還算輕松,所謂“您老拔根汗毛比我的腿都粗”是也。
但法蘭西自己,仍深受財政問題的困擾。
弗朗索瓦正在和瑪麗解釋:“然而,《卡托-康布雷齊和約》之前,因連年打仗,所欠下的款子,實在驚人……”
即便享有至高王權的亨利二世,也不敢高枕無憂、說債多了不愁——國就是他的家呢。而當前主政的洛林紅衣主教,既無命定君主之光環在身,又有王室總管蒙莫朗西在旁虎視眈眈。他為了把賬抹平,維持地位,著實費盡心思。
洛比塔爾於是建議再次召開三級會議,距上一次集會不過兩年餘。
“而且,”弗朗索瓦嘆道,“這次的三級會議,並不單單為了商討稅務。這兩年來,父親一直剿滅新教徒,可結果並不如人意,還損失了吉斯公爵和旺多姆公爵……”
“蒙莫朗西和那位夫人,都勸父親平息怒火,趁這次會議,廣泛聽取意見,協調各方利益,看能否,找到更和平的辦法來解決問題。”
“繃得太緊,弦容易斷。”瑪麗點點頭。“可以趁這次會議,綜合各等級需求,試著和解,並改善財政狀況。”
聞言,弗朗索瓦像是燃起了希望,語調也高昂起來。“是啊,如今吉斯家族受到挫折,蒙莫朗西卻再獲要職,雙方處在新的平衡中……真希望,這次三級會議的召開後,洛比塔爾老師的主張能夠貫徹實施。”
說著,弗朗索瓦深深的望了瑪麗一眼。“他的觀點,和你非常類似。”
她的觀點?“宗教的背後,是經濟問題,及封建領主和地方自治勢力的聯合對弈?”
弗朗索瓦的雙眸在發亮。“是的。他說,第二等級中,如孔代親王那樣的大貴族,要特別防備、控制行動,避免他以新教名義聚集人手;對第一等級的教士們,則需要用辯才令他們心服口服,使上帝的羔羊得到安撫;至於第三等級,那些呼籲城市自治的市民們,他們是王國的基石,是財政的重要來源,是應該呵護的對象……”
他摸了摸妻子的臉。“這些日子裏,我親眼目睹許多……如蘇格蘭奉行‘世俗王國至上’,更有底氣實施宗教寬容,且擴大稅源,已逐漸走上安穩的道路……你的子民被照顧得很好。我惟願模仿一二,讓法蘭西內亂止歇。”
被誇獎的瑪麗,卻提醒他。“世俗化社會,的確比神權統治適合歷史的發展。然而蘇格蘭不算特別好的參照;畢竟國情不同,風俗迥異。法蘭西的貴族和市民勢力、教士們的學識背景……有太多因素需要考慮。”
“你說的,都很有意義。”弗朗索瓦在她唇上印了一記。“我明白了,親愛的瑪麗。”
他手臂環過她的纖腰,顏面相貼,內心湧出一股踏實感。“我將會盡職盡責……”
“我相信。”
兩人靜靜相擁。好一陣過後,他再次看向她雙眼,目光繾綣,依依不舍。
“我只是遺憾……我們又要暫時分離。”
無需瑪麗贅言,他心裏早就清楚:她剛當上英格蘭攝政王,勞心勞力的事遠比蘇格蘭國君時期更多——那本是個爭權奪勢的宮廷,她若不親自坐鎮,很容易就前功盡棄。此番她偕自己匆匆回巴黎,但不日,就又得趕去倫敦。
果不其然,瑪麗沒等到三級會議召開,就再度登上了航船。
不過,會議期間發生的事情,弗朗索瓦都細細寫在了信裏。
譬如,旺多姆公爵的遺孀、納瓦拉女王讓娜沒有露面,卻來了封措辭憂傷的信。她表示她始終忠於她的新教信仰。不過,她勉強同意,允許獨生子、將要繼任的新旺多姆公爵、時年十歲的獨生子亨利,未來某個時候,有條件的,去巴黎接受些瓦盧瓦宮廷教育。
孔代親王總算沒再躲躲藏藏。然而他只敢公開待在波旁封地,並不主動覲見國王。偶爾,他依舊叫囂,要支持胡格諾派的事業。但三級會議結果出來之後,他總算沈寂了下來。
這一次的三級會議,按照洛比塔爾設想,緩和了部分問題。如第一等級,出自對新教勢力增長的擔憂,體現出相當的誠意,願意捐一筆“襄助款項”,幫王室度過財政難關。如第三等級,亦向國王表忠心,保證遵從“不在城內舉行任何新教儀式”的決定。亨利二世則勉強安撫了國民,象征性免除掉部分註定無法收上來的稅款……
要說法國人真的就此放下武器、摒棄仇恨,恐怕還未必;但至少,王室和各階層代表願意聆聽彼此的聲音,試著互相妥協……還是有希望啊。瑪麗小心收起那一疊越洋而來的羊皮紙,默默感慨。
她和弗朗索瓦分別,一晃又是半年了。
半年足以發生很多事。
譬如,瑪麗的近侍弗萊明小姐,終於“回老家結婚”了(這個梗不好笑且很危險)。謝天謝地,一路平安,沒出什麽幺蛾子。而蘇格蘭女王,只去愛丁堡待了三天,就頗放心的把“大後方”丟給新婚的梅特蘭德,拍拍馬臀往倫敦趕。
堂堂英格蘭攝政王,當然要“一心撲到英格蘭事務上”才像樣。
當然,許多具體政務她無須親自去做,只需督促樞密院就好。
瑪麗便重點鞭策起了國務大臣威廉·塞西爾。
盡管諾福克公爵才是她最堅實的盟友;但瑪麗基於“歷史記錄”,對於那個有著愛國情懷、精明能幹的新貴塞西爾,更為信任。
——即使這個經常被她全權委托處置政事的新教徒,對於舊主,依然念念不忘,並時常與之見面。
而他的舊主,伊麗莎白陛下,則剛剛做出了令他這個民族主義者滿意的決定:中止與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次子、查爾斯大公的婚姻談判。
於是,哈布斯堡的特使,和英格蘭女王周旋良久,聽足了虛情假意的話,最終帶著一肚子氣回去了。
他算是受夠了這個反覆無常的的女人,他要詛咒這個惡魔的女兒,全歐洲最大的異端!
女人真是禍水,即使這個有英格蘭王國當嫁妝、看上去頗具價值,也一樣!
瑪麗聽聞,對付特使,伊麗莎白頗有一套。她磨磨蹭蹭,含糊其辭。到最後,其他的都允諾了,唯獨在最重要宗教問題上,不肯和查爾斯大公達成一致——她要求她未來的丈夫,不能望彌撒,不可領聖餐,不得崇拜聖母瑪利亞;而且,必須和她一起,認真參與英格蘭新教·聖公會的布道。
哈布斯堡家都是忠實純粹的天主教徒,為至高信仰,從來不惜一切。以區區一頂英格蘭王冠,逼他們背棄真理……想都別想!
瑪麗對這個結果,一笑置之。
完全是意料之中好麽。
不過,最近發生了另件出乎她的意料的事:約翰·諾克斯,這個本該服苦役的狂熱新教徒,從去往瑞典的船上逃跑了。
於是,他的“資助者”,曾化名“托克”的朗格維爾公爵,不得不調集人手,再度去尋訪那個加爾文派導師。
瑪麗覺得很愧對同母異父的哥哥。朗格維爾公爵生於1535年,已經快三十歲了,因為她托付重任,這幾年一直東奔西跑,還要假意違背信仰、做些近乎間諜的工作(雖然幾乎都是指示下屬、很少和諾克斯直接見面);不僅委屈了他的高貴出身,還耽誤了他娶妻生子……
什麽,還有另一個哥哥?同父異母的梅裏勳爵,比朗格維爾要大上足足四歲,也迄今未婚?哦,那是他自個的選擇——詹姆士在法國宮廷,花天酒地從沒斷過呢。
瑪麗放下駐法蘭西大使的來函,猜想著梅裏也許抱怨的眼神,卻不肯心軟一把、令他回去蘇格蘭——他可是和另個時空中一樣,希望返鄉“掌權攝政”呢。
然而瑪麗一直在努力改變命運的軌跡,他恐怕永遠沒機會如願以償了。
不過,即便瑪麗自認是個敢作為的穿越女,也有許多無可動搖的歷史趨勢。
時代的車輪,正滾滾向前。
1563年10月,塞西爾親自接見了一位“年輕有為”的船長:約翰·霍金斯。
他來自普利茅斯一個航海世家,他長年奔波西班牙和加那利群島間之間。去年至今年,他因為“前往幾內亞,買下共計四百奴隸,連同他捎帶的英格蘭產品,一並在小西班牙島售出;而後再購置當地食糖回國販賣”的開拓性貿易方式,大賺一筆,成為行業之標桿。
瑪麗仔細聽國務大臣描述他的事跡,然後恍然大悟——這,不就是後世臭名昭著的“三角貿易”嘛!
作者有話要說:史上,伊麗莎白拒絕查爾斯大公,借口更覆雜些……其實當雙方都不肯改信的時候,查爾斯大公是作出過一定讓步的。為了伊麗莎白這個“很值得的禍水”,他寧願只在私下彌撒。然而英格蘭女王又說“道德和宗教統一”啦,國會恐怕不答應啦,還要男方親自來英商討婚約——果然查爾斯忍無可忍的拒絕了。
伊麗莎白所有外籍求婚者裏,僅有最後一位、阿朗松公爵親自來過倫敦。然而,雙方面對面說了無數甜言蜜語,也未能達成協議。最終,阿朗松公爵“揮舞襪帶作戰利品”回了法國……
霍金斯及貿易介紹,參考度娘百科。
本文一些關於各國人口、經濟收入的數據,以《劍橋歐洲經濟史》第四卷為基礎。但實際數目,那本書也自稱“不能肯定”。所以,本文作為一篇小說,就沒有太糾結。數據只能保證沒有大硬傷,未必精確哦……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他的妻子倒是毫無猶豫支持新教, 然而納瓦拉於法蘭西算是外國。在法國境內,年輕熱情、敏捷好勝的孔代親王,才算胡格諾派的第一領袖。
但名義上來說, 波旁大家族的首領是安托萬。他對他的弟弟甚至妻子, 都要負“領導責任”。
因此,當孔代親王行蹤飄忽不定時,亨利二世首先傳召了他的兄長,並在信中先將其呵斥一通。
挨了罵的安托萬,不得已從公爵領地趕往巴黎。途中他反覆想著國王的詰責, 心中百般惶恐。而路上感染的肺炎, 使得他還未至楓丹白露,就盍然而逝。
安托萬病故的消息傳來,瓦盧瓦宮廷一片嘩然。亨利二世連續接見數位大臣,尤其聽取了蒙莫朗西的意見。而王太子頗為推崇的老師、大法官洛比塔爾也耿直進言, 希望在兩位重要人物亡故後, 亡羊補牢,將局面導向更好的方向。
********************************
是夜, 瑪麗和近期歸國的朗格維爾公爵唏噓一番,回家陡然收到了弗朗索瓦好大一通安慰。
自瑪麗進門,弗朗索瓦就一路緊跟,親自幫她卸妝……連受過囑咐的侍女也格外殷勤。等兩人並肩坐下,他小心撫著她的手, 微微垂下頭:
“瑪麗,父親已決定,暫停追捕孔代親王。”
哦,瑪麗暗想,他是擔心她因“無法報仇”而情緒低落……
“據說那個刺客言辭多變,前後不一,似乎滿口謊話。大臣們認為,貿然行動,說不定就中了新教徒分裂國家的圈套。”
“他們覺得,此次旺多姆公爵驟然病逝,是非常不好的訊號。”
“所以,無論孔代親王,抑或科利尼……即使未能徹底洗清嫌疑,目前,父親也不好嚴厲追究下去。”
“很遺憾……吉斯公爵是你的親人……”
瑪麗反握住他,內心有絲惋惜,又有絲無奈。她語調還算平靜。“不,親愛的弗朗索瓦,別為我擔心。這個結果,我曾預想過……其實,站在國君的角度,我很能夠理解。”
她嘆息道:“朗格維爾公爵……我想他也會理解的。”
弗朗索瓦的手指稍稍用力:“洛比塔爾大法官作了很大的努力。幸好,紅衣主教沒有堅持反對。”
呃,瑪麗已了解到,這位洛比塔爾最初是吉斯兄弟舉薦的,他還曾寫拉丁詩(肯定比不上龍薩的水準)歌頌吉斯公爵的戰功。因為他頗懂感激,洛林紅衣主教比較欣賞他,也還算能聽進他的意見……想不到,洛比塔爾還真挺能幹。
“大法官還提議,爭取就在下月末,召開新一屆三級會議。”
瑪麗對這個消息則有點訝異。她記得,三級會議主要為了征新稅、解決經濟問題的。瓦盧瓦王室這幾年基本沒有對外戰爭,僅僅替蘇格蘭的瑞士雇傭軍買了單,還從奢侈品制造業中撈了一筆;至於國內,宗教內亂固然影響到稅收,但也抄沒了些財產,甚至還使王室成功免除部分債務(債主中有些算新教徒)。怎麽,又忽然經濟緊張了?
瑪麗直白道出了疑問:“夏爾舅舅他……紅衣主教沒說十分困難呀。那蘇格蘭,還有瑞士兵……”
弗朗索瓦知道她最關註哪。他寬慰道:“放心,我親愛的瑪麗。即使有些困難,也絕對不會影響對蘇格蘭的資助。那是早早預留的份額。”
他說的斬釘截鐵,瑪麗恍然了悟。
哎呀呀,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這是實情。
哪怕法蘭西財政捉襟見肘,每年的收入,至少還有英格蘭宮廷的四倍——後者通常有二十多、近三十萬鎊,按照1:11算,約……三百萬利弗爾。而據弗朗索瓦所言,結合洛林紅衣主教的反饋,增加了水銀鏡收益後,瓦盧瓦王室的歲入,已從一千二百萬躍至一千四百萬,並有望逐年上升。
至於蘇格蘭,僅七十萬人口,大約只是英格蘭加威爾士的六分之一;經濟體量的比例原本則更低。經過瑪麗這幾年的努力,國內常規收入也不過將將五十萬利弗爾,勉強達到鄰居的六分之一。跟法蘭西比,根本完全不夠看。
所以法國接濟蘇格蘭還算輕松,所謂“您老拔根汗毛比我的腿都粗”是也。
但法蘭西自己,仍深受財政問題的困擾。
弗朗索瓦正在和瑪麗解釋:“然而,《卡托-康布雷齊和約》之前,因連年打仗,所欠下的款子,實在驚人……”
即便享有至高王權的亨利二世,也不敢高枕無憂、說債多了不愁——國就是他的家呢。而當前主政的洛林紅衣主教,既無命定君主之光環在身,又有王室總管蒙莫朗西在旁虎視眈眈。他為了把賬抹平,維持地位,著實費盡心思。
洛比塔爾於是建議再次召開三級會議,距上一次集會不過兩年餘。
“而且,”弗朗索瓦嘆道,“這次的三級會議,並不單單為了商討稅務。這兩年來,父親一直剿滅新教徒,可結果並不如人意,還損失了吉斯公爵和旺多姆公爵……”
“蒙莫朗西和那位夫人,都勸父親平息怒火,趁這次會議,廣泛聽取意見,協調各方利益,看能否,找到更和平的辦法來解決問題。”
“繃得太緊,弦容易斷。”瑪麗點點頭。“可以趁這次會議,綜合各等級需求,試著和解,並改善財政狀況。”
聞言,弗朗索瓦像是燃起了希望,語調也高昂起來。“是啊,如今吉斯家族受到挫折,蒙莫朗西卻再獲要職,雙方處在新的平衡中……真希望,這次三級會議的召開後,洛比塔爾老師的主張能夠貫徹實施。”
說著,弗朗索瓦深深的望了瑪麗一眼。“他的觀點,和你非常類似。”
她的觀點?“宗教的背後,是經濟問題,及封建領主和地方自治勢力的聯合對弈?”
弗朗索瓦的雙眸在發亮。“是的。他說,第二等級中,如孔代親王那樣的大貴族,要特別防備、控制行動,避免他以新教名義聚集人手;對第一等級的教士們,則需要用辯才令他們心服口服,使上帝的羔羊得到安撫;至於第三等級,那些呼籲城市自治的市民們,他們是王國的基石,是財政的重要來源,是應該呵護的對象……”
他摸了摸妻子的臉。“這些日子裏,我親眼目睹許多……如蘇格蘭奉行‘世俗王國至上’,更有底氣實施宗教寬容,且擴大稅源,已逐漸走上安穩的道路……你的子民被照顧得很好。我惟願模仿一二,讓法蘭西內亂止歇。”
被誇獎的瑪麗,卻提醒他。“世俗化社會,的確比神權統治適合歷史的發展。然而蘇格蘭不算特別好的參照;畢竟國情不同,風俗迥異。法蘭西的貴族和市民勢力、教士們的學識背景……有太多因素需要考慮。”
“你說的,都很有意義。”弗朗索瓦在她唇上印了一記。“我明白了,親愛的瑪麗。”
他手臂環過她的纖腰,顏面相貼,內心湧出一股踏實感。“我將會盡職盡責……”
“我相信。”
兩人靜靜相擁。好一陣過後,他再次看向她雙眼,目光繾綣,依依不舍。
“我只是遺憾……我們又要暫時分離。”
無需瑪麗贅言,他心裏早就清楚:她剛當上英格蘭攝政王,勞心勞力的事遠比蘇格蘭國君時期更多——那本是個爭權奪勢的宮廷,她若不親自坐鎮,很容易就前功盡棄。此番她偕自己匆匆回巴黎,但不日,就又得趕去倫敦。
果不其然,瑪麗沒等到三級會議召開,就再度登上了航船。
不過,會議期間發生的事情,弗朗索瓦都細細寫在了信裏。
譬如,旺多姆公爵的遺孀、納瓦拉女王讓娜沒有露面,卻來了封措辭憂傷的信。她表示她始終忠於她的新教信仰。不過,她勉強同意,允許獨生子、將要繼任的新旺多姆公爵、時年十歲的獨生子亨利,未來某個時候,有條件的,去巴黎接受些瓦盧瓦宮廷教育。
孔代親王總算沒再躲躲藏藏。然而他只敢公開待在波旁封地,並不主動覲見國王。偶爾,他依舊叫囂,要支持胡格諾派的事業。但三級會議結果出來之後,他總算沈寂了下來。
這一次的三級會議,按照洛比塔爾設想,緩和了部分問題。如第一等級,出自對新教勢力增長的擔憂,體現出相當的誠意,願意捐一筆“襄助款項”,幫王室度過財政難關。如第三等級,亦向國王表忠心,保證遵從“不在城內舉行任何新教儀式”的決定。亨利二世則勉強安撫了國民,象征性免除掉部分註定無法收上來的稅款……
要說法國人真的就此放下武器、摒棄仇恨,恐怕還未必;但至少,王室和各階層代表願意聆聽彼此的聲音,試著互相妥協……還是有希望啊。瑪麗小心收起那一疊越洋而來的羊皮紙,默默感慨。
她和弗朗索瓦分別,一晃又是半年了。
半年足以發生很多事。
譬如,瑪麗的近侍弗萊明小姐,終於“回老家結婚”了(這個梗不好笑且很危險)。謝天謝地,一路平安,沒出什麽幺蛾子。而蘇格蘭女王,只去愛丁堡待了三天,就頗放心的把“大後方”丟給新婚的梅特蘭德,拍拍馬臀往倫敦趕。
堂堂英格蘭攝政王,當然要“一心撲到英格蘭事務上”才像樣。
當然,許多具體政務她無須親自去做,只需督促樞密院就好。
瑪麗便重點鞭策起了國務大臣威廉·塞西爾。
盡管諾福克公爵才是她最堅實的盟友;但瑪麗基於“歷史記錄”,對於那個有著愛國情懷、精明能幹的新貴塞西爾,更為信任。
——即使這個經常被她全權委托處置政事的新教徒,對於舊主,依然念念不忘,並時常與之見面。
而他的舊主,伊麗莎白陛下,則剛剛做出了令他這個民族主義者滿意的決定:中止與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次子、查爾斯大公的婚姻談判。
於是,哈布斯堡的特使,和英格蘭女王周旋良久,聽足了虛情假意的話,最終帶著一肚子氣回去了。
他算是受夠了這個反覆無常的的女人,他要詛咒這個惡魔的女兒,全歐洲最大的異端!
女人真是禍水,即使這個有英格蘭王國當嫁妝、看上去頗具價值,也一樣!
瑪麗聽聞,對付特使,伊麗莎白頗有一套。她磨磨蹭蹭,含糊其辭。到最後,其他的都允諾了,唯獨在最重要宗教問題上,不肯和查爾斯大公達成一致——她要求她未來的丈夫,不能望彌撒,不可領聖餐,不得崇拜聖母瑪利亞;而且,必須和她一起,認真參與英格蘭新教·聖公會的布道。
哈布斯堡家都是忠實純粹的天主教徒,為至高信仰,從來不惜一切。以區區一頂英格蘭王冠,逼他們背棄真理……想都別想!
瑪麗對這個結果,一笑置之。
完全是意料之中好麽。
不過,最近發生了另件出乎她的意料的事:約翰·諾克斯,這個本該服苦役的狂熱新教徒,從去往瑞典的船上逃跑了。
於是,他的“資助者”,曾化名“托克”的朗格維爾公爵,不得不調集人手,再度去尋訪那個加爾文派導師。
瑪麗覺得很愧對同母異父的哥哥。朗格維爾公爵生於1535年,已經快三十歲了,因為她托付重任,這幾年一直東奔西跑,還要假意違背信仰、做些近乎間諜的工作(雖然幾乎都是指示下屬、很少和諾克斯直接見面);不僅委屈了他的高貴出身,還耽誤了他娶妻生子……
什麽,還有另一個哥哥?同父異母的梅裏勳爵,比朗格維爾要大上足足四歲,也迄今未婚?哦,那是他自個的選擇——詹姆士在法國宮廷,花天酒地從沒斷過呢。
瑪麗放下駐法蘭西大使的來函,猜想著梅裏也許抱怨的眼神,卻不肯心軟一把、令他回去蘇格蘭——他可是和另個時空中一樣,希望返鄉“掌權攝政”呢。
然而瑪麗一直在努力改變命運的軌跡,他恐怕永遠沒機會如願以償了。
不過,即便瑪麗自認是個敢作為的穿越女,也有許多無可動搖的歷史趨勢。
時代的車輪,正滾滾向前。
1563年10月,塞西爾親自接見了一位“年輕有為”的船長:約翰·霍金斯。
他來自普利茅斯一個航海世家,他長年奔波西班牙和加那利群島間之間。去年至今年,他因為“前往幾內亞,買下共計四百奴隸,連同他捎帶的英格蘭產品,一並在小西班牙島售出;而後再購置當地食糖回國販賣”的開拓性貿易方式,大賺一筆,成為行業之標桿。
瑪麗仔細聽國務大臣描述他的事跡,然後恍然大悟——這,不就是後世臭名昭著的“三角貿易”嘛!
作者有話要說:史上,伊麗莎白拒絕查爾斯大公,借口更覆雜些……其實當雙方都不肯改信的時候,查爾斯大公是作出過一定讓步的。為了伊麗莎白這個“很值得的禍水”,他寧願只在私下彌撒。然而英格蘭女王又說“道德和宗教統一”啦,國會恐怕不答應啦,還要男方親自來英商討婚約——果然查爾斯忍無可忍的拒絕了。
伊麗莎白所有外籍求婚者裏,僅有最後一位、阿朗松公爵親自來過倫敦。然而,雙方面對面說了無數甜言蜜語,也未能達成協議。最終,阿朗松公爵“揮舞襪帶作戰利品”回了法國……
霍金斯及貿易介紹,參考度娘百科。
本文一些關於各國人口、經濟收入的數據,以《劍橋歐洲經濟史》第四卷為基礎。但實際數目,那本書也自稱“不能肯定”。所以,本文作為一篇小說,就沒有太糾結。數據只能保證沒有大硬傷,未必精確哦……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