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關燈
小
中
大
這年頭, 管家理事本來就是後宅主母的本分, 多學一點數學知識, 才不至於被那些賬冊弄得頭昏腦脹。這年頭雖說許多賬房都掌握了一定的記假賬的技巧,但是如果通曉一定的數學和財務知識,細心一點,假賬並不難發現。
很快, 這些人就發現了其中的好處,以至於一些書商立馬自個刻板印刷了一批算學書開始出售, 對於這種盜版書,顧衡也沒什麽辦法,後世起碼還有版權法呢, 都拿盜版沒太多的辦法, 何況是現在。他這種都已經出了好幾年了, 如今才有盜版, 已經算是不錯的。要知道,像是江南那邊,那些熱銷的話本,一兩天的時間,就有粗制濫造的盜版到處出售了!尋常的科舉所需的書籍,一直到如今,還是雕版印刷比較多,都得用上識字的老師傅,因為這些最好不要有什麽錯漏,回頭追究起來, 很是麻煩。何況這種東西銷量大,一套雕版能用很久。
而這等話本,用的就是活字印刷,印刷用的紙也是最便宜的那種,至於錯別字什麽的,更是到處都是,畢竟,挑選活字排版的時候,出現錯漏是難免的,尤其是搞盜版的,他們追求的是速度和效率,何況,這種東西,一些錯別字完全不影響,反正花錢買盜版的,就是些有小錢的小市民而已,他們是不會在這種事情上摳字眼的。
顧衡暫時並沒有打算改良什麽印刷術,不管是什麽樣的印刷術,都得有足夠多識字的人才能支撐,問題是,除了江南那邊因為一直以來文風昌盛,識字率相對高一點之外,其他地方的識字率一直比較感人。至於搞掃盲,如今還真是不太現實,除非聖上肯出臺一個規矩,比如說什麽士紳一體納糧一體當差之類的,如此,可以叫那些尋常的讀書人去教導普通百姓,完成掃盲任務。三百千讀完,差不多常用的字也就都認識了。
但是這樣會帶來一個問題,識字的人多了,讀書的人多了,在這個生產力不夠發達的時代,沒有足夠的工作崗位來安置他們,那麽,就很容易造成社會動蕩。
所以,如今的中原,需要的其實是一場工業革命,當然,最好還有農業革命。跟歐洲那些被各種饑荒,各種稅賦,各種戰爭搞得民不聊生,但是卻很少會出現民眾造反情況的地方相比,中原的百姓可從來算不上什麽老實的順民。從夏朝開始,百姓活不下去的時候,寧可跟夏桀同歸於盡,後來,陳勝吳廣又喊出了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徹底打破了血統制,不像是歐洲還有其他的地方,想要成為上位者,你就得有貴族王室的血脈才行。搞來搞去,歐洲那邊的王室就算是打成一團,但是論起血統,追溯一下,都算得上是一家子。
如果沒有足夠的糧食餵飽工業人口,那麽,工業革命估計還沒開始,下面饑餓的百姓才不會做什麽哀哀餓殍,而是要效奮臂螳螂了!
顧衡雖說保留了一部分精力用在跟未婚妻的交流上,但是更多的精力還是放在了這幾年從海商那裏收集到的作物上。
土豆玉米什麽的暫時還沒看見,但是紅薯總算是找到了。這玩意在原產地並沒有得到重視,因為那裏能吃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紅薯什麽的,對他們來說可有可無。
那些海商也搞不清楚這玩意是怎麽回事,便幹脆帶了一筐紅薯回來,路上因為海水還爛掉幾個,顧衡派出去的人發現這玩意跟顧衡的描述有些相似之後,便花了一百兩銀子將那一筐紅薯都買了下來,用最快的速度運到了京城。
顧衡篩選了一下之後,便將那一筐都種了下去,然後等到發芽抽枝之後,便直接將枝條截取下來,用扡插的方法種了下去。
顧衡沒見過紅薯種植,只是聽說過而已,他在不同的土地上都試種了一點,命人觀察記錄,自個也常常溜達過去看一看。紅薯不像是土豆,因為營養成分不夠全面,其實是不適合取代稻麥作為主糧的,但是這個可以作為主糧的補充。何況這個時代,能填飽肚子就不錯了,中原算不上什麽膏腴之地,一直以來,中原的百姓都是處在饑餓的威脅之下,為此,不得不尋找馴化各種能吃的東西。有錢人才能考慮營養搭配,沒錢的人只要保證不餓死就不錯了!
顧衡再次懊悔自己上輩子沒學農學,要是學了這個,如今許多事情就好辦了。別的不說,多改良幾種良種也是好的。不過,這是個長久的功臣,他要是學的這個,說不定十年八年都出不了成果,誰能等得了他這麽多年,到時候只怕黃花菜都涼了。
如今紅薯的產量其實遠沒有後世高,皮厚,個頭小,含糖量也不高,口感嘛,也不怎麽樣。後世大家都追求什麽原生態,看到什麽都懷疑是轉基因,但是真要是讓他們看到原生態的東西,他們估計根本吃不下。像是那些蔬菜就是典型,在被馴化培育出來之前,很多原本根本就是野草而已,不到餓到那個程度,一般人沒人會吃好不好。水果更是如此,後世的水果拿到古代去,你說那是西王母的瑤池裏面長出來的仙果他們都是相信的。畢竟,雖說叫差不多的名字,怎麽看,都是高配版!
顧衡不懂什麽育種,他能做的,無非就是讓皇莊裏頭的佃農將明顯性狀比較優異的植株種子保留下來,一代代篩選,最好是形成一定的傳統,這樣才能將優良性狀保留下來。或許在這個過程之中,也會丟失一部分的基因,就像是番茄越長越大,產量越來越高之後,大家都覺得番茄沒了番茄味一樣,其實就是在選育過程之中,丟失了一部分基因。但是,在很多時候,魚和熊掌是不能兼得的,貴族才能去考慮美味,保留那些產量低,口味好的品種,但是普通的百姓只在乎溫飽。占城稻為什麽能夠擊敗傳統的稻種,成為中原主流的作物,不就是因為占城稻生長期短,產量大嗎?
因此,顧衡在皇莊中這幾年秉承的原則就是,稻穗飽滿,稻粒多的可以保留,莖稈更強壯的可以保留,至於什麽雙穗的可以被一些沒見識的地方官員當做祥瑞的,自然也要保留,這些都會被分開打上標記育種,普通的那些,只會保留一小部分作為對照組,其他的就直接當做是糧食吃了或者是賣了。
如今皇莊上的佃戶都已經習慣了這樣的做法,他們其實以前也選種,只不過沒有這麽精細,而是粗略地挑選出一部分飽滿的種子進行播種,不會細分到這樣的程度。而如今,效果也可想而知,哪怕每畝地能多收一鬥糧食,對於這些佃農來說,都是極大的勝利。要知道,主家說了,誰負責的土地有一定的增產,都會得到相應的賞賜。這由不得這些佃戶不上心。
不過,再如何精耕細作,稻米的產量也是比不上都沒怎麽經過馴化的紅薯的。
因此,當紅薯的產量出來之後,整個皇莊都沸騰了。
杜氏這幾年大多數時間都住在皇莊上,原本她正在飼弄著幾株菊花,其實不是什麽名貴的品種,不過,顧衡找了個積年的老農過來,嫁接過幾次,這些菊花一株上頭就能開好幾種顏色的花,杜氏對此很感興趣,這會兒正拿著剪刀修建上頭的枝葉,想要將這盆即將盛放的菊花做個漂亮的造型出來,然後就聽到了外面傳來的歡呼聲。
“怎麽了,是不是恒兒又做出什麽新東西了?”杜氏放下剪刀,問道。
一邊幫著杜氏收拾她修建的枝葉的徐嬤嬤連忙說道:“應該便是如此,奴婢這就帶人去打聽一下!”
杜氏點了點頭,說道:“去吧,打聽好了回頭告訴我!”不管是什麽人,八卦都是本性。杜氏之前在顧家的時候,很多時候心有顧忌,有的事情,心中就算是好奇,也只能私底下等著不知道幾手的消息傳過來。如今到了莊子上,杜氏就自在多了。這邊不用考慮顧家的政治立場,也不用面對妯娌和兒媳婦明裏暗裏的試探,小兒子雖說很忙,但是是個孝順的,有什麽好東西都不忘給她送一份,還有各種打發時間的玩意,她甚至都懶得去想顧府那些破事了。如今在這裏,她盡可以放飛自我。
徐嬤嬤當下帶著幾個人出去打聽到底發生了什麽事,然後就聽到有人說什麽:“甘薯收上來了,一畝地看起來足足十二石!”還有人在那裏喊著:“什麽十二石,我覺得起碼有十五石!”
當日就算是盡力剪下枝葉進行扡插,也不過就是種了不到四畝地,分種在上中下三種不同的土地裏,問題是,皇莊上就算是下田,也比得上外面所說的中田呢,因此,產量是真的比較可觀。
徐嬤嬤雖說是家生子出身,卻不是那等什麽都不知道的,她從小跟著杜氏,每年杜氏陪嫁的莊子交租的事情,她都會參與其中。杜氏的莊子正常情況下租子是五成,這已經算得上是寬厚了,畢竟,以杜氏的身份,她莊子上的佃戶除了要交人頭稅,是不需要交田稅的。
因此,一畝地到底能收多少糧食,徐嬤嬤心知肚明,這會兒一聽什麽十二石,十五石,頓時就覺得荒謬不堪。她猶豫了一下,還是跟著人群往前走去,她倒是想要看看,那個所謂的甘薯到底是什麽東西。
然後,徐嬤嬤就看到了這輩子她最震撼的場面,堆成山一樣的還沾著一點泥巴的紅薯被小心翼翼地擦去上面的泥土,放到一個布袋裏面一個個稱重,沒稱一次,都會引起一陣歡呼。
顧衡對於這些紅薯其實不怎麽滿意,個頭不夠大,就跟後世吃過的那種紫薯差不多大,皮還比較厚,老實說,沒什麽吃頭。不過,這個時代的人餓得多了,看起來估計連皮一起啃,也就不會在意皮厚不厚了。
但是,比起稻麥來說,哪怕這些切開來曬成幹,產量也比稻麥大多了,最重要的是,這玩意比起其他來說,更能扛餓,就是吃著容易燒心,最好還是能夠搭配著稻米和面粉一起食用。
在場這些佃戶卻管不了這許多,他們興沖沖地將四畝地的紅薯都稱了一遍,然後數字也出來了,就算是下田,也有一千三百斤左右的產量,而上田足足兩千斤出頭,所有人都瘋狂了,就算是去掉一半的水分,這個產量也足以叫人瘋狂了!
徐嬤嬤看得目瞪口呆,她找上了坐在一邊,還有些不滿意的顧衡,輕聲問道:“恒少爺,這是什麽,產量這麽大!”
顧衡說道:“這是找海商從南洋那邊帶回來的糧種,叫做甘薯,也有叫紅薯的,今兒個弄一點,給大家嘗一嘗!”
一群佃戶也早就對此很好奇了,這個能夠叫做甘薯,應該是甜的,後世的人很難想象這個時代的人對於甜味的渴望,後世大家要講究低糖飲食,而只要有可能的話,這個時代只怕個個都是甜黨。
其實紅薯這東西,要放幾天才能變得更甜,不過,如今既然收上來了,還是可以讓大家嘗嘗看的。
因此,顧衡叫人挑了一些出來,可以用來蒸著吃,煮著吃,烤著吃,對於富貴人家來說,還能用來炸著吃,或者是打成泥來做點心。
顧衡又叫人選了一些出來,叫徐嬤嬤帶回去,讓廚子做點精細的出來給杜氏她們一塊嘗一嘗。今兒個算是晚了,明兒個還得挑出一些比較飽滿的出來,連同菜譜一起送到宮裏去。
徐嬤嬤不是那等毫無見識的人,在知道了甘薯的產量之後,幾乎是第一時間就往回跑,她得告訴杜氏這件事,而杜氏呢,在聽到這件事之後的第一反應就是,自家兒子徹底安全了!
沒錯,徹底安全了!在農業時代,誰能夠讓百姓填飽肚子,那就是聖人。說孔夫子是聖人的,起碼下面的百姓是未必肯認的,孔夫子的一堆徒子徒孫一直榮華富貴,但是百姓並沒有從儒家的道理裏頭得到什麽好處。要是墨家、農家還在,說不得百姓對他們的觀感更好一些。儒家從來都不是站在普羅大眾這個階層的,所以,有宋一代,皇帝與士大夫共天下,在官員眼中,他們這些學習儒家的士人才是民,至於百姓,那就是韭菜!
但是,民意這種東西,你是真不能忽視,在尋常的事情上,老百姓是真的很健忘,因為這些其實跟他們沒什麽關系,而如果顧衡能夠讓天下百姓都填飽肚子,那麽,顧衡就是全天下的恩人,甚至在某種程度上,能夠改變封建王朝兩三百年就是一個輪回的命運。畢竟,到了王朝末年,大家面臨的都是差不多的情況,老百姓沒有土地,沒有飯吃,最後,不管是主動,還是被動,都跑去造反了!
天下一亂,自然是群雄並起,然後就完蛋。不是所有的朝代都能夠像漢室一樣,都到了那份上了,還有個大魔導師來個隕石召喚術中興大漢的。當然,唐朝那會兒也能勉強算中興,可惜的是,安史之亂之後,若是能夠徹底削去那些節度使的兵權,重新將權柄收歸中央,中興才算是名至實歸,否則的話,其實戰後的紅利,很大一部分都是讓那些節度使給拿走了。而中央的紅利,還得跟一幫仕宦貴族分。
杜氏就算是讀過一些史書,也很難想清楚其中的道理,但是她明白,這甘薯若是能夠在中原大多數地方推廣開來,那麽,顧衡就是足以青史留名的人物,就算是那等昏君暴君,除非是真的失了智,否則的話,顧衡註定富貴一生。
杜氏幾乎是熱淚盈眶,她連帕子都來不及拿,就用袖子擦拭了一下眼淚,又哭又笑地說道:“快,快拿來給我看看!”
徐嬤嬤趕緊叫粗使的丫頭將那一籃子紅薯拿了過來:“夫人,就是這個!”
杜氏也不管上面還有一些泥土,直接伸手拿來一個,用力掰斷,看著裏面乳白色的果肉,她微微聞了聞,似乎還帶著一點澀味,但是又有一種清甜的味道,她不由露出了一個微笑。徐嬤嬤在一邊殷勤地說道:“恒少爺還給了奴婢幾個食譜,讓奴婢帶去廚房給廚娘做出來,夫人正好嘗嘗看,這甘薯是個什麽滋味!”
杜氏擺了擺手,說道:“去吧,多做點,你們也嘗嘗看!”
對沒有怎麽吃過紅薯的人來說,這玩意味道是真的很不錯,怎麽做都不會難吃。顧衡給的食譜都是做得比較精細的那種,比如說加上銀耳紅棗做糖水,或者是切成小塊煮粥,還有就是打成泥,加上糯米粉什麽的,做成點心……哪怕時間其實很緊,但是不過一個時辰的功夫,桌子上就擺了好幾樣用紅薯做出來的主食和點心,那廚子還熬了點糖漿,搞了個拔絲紅薯。
杜氏每一樣都嘗了一口,神情愈發驚喜起來,這玩意產量也高,口感也好,推廣看樣子不會有什麽難度了。
她這般想著,竟是又流下淚來。
這些年,她的心理壓力是真的很大,很多時候,甚至半夜都會在噩夢中驚醒。她夢見聖上要廢黜太子,與太子兵戎相見,太子拔劍自刎,而自家兒子,也跟著自盡,或者是自家兒子因為太子被廢,被聖上遷怒,最後死於獄中,最好的情況也是兒子被連累,最後郁郁而終。
而如今,太子的事情暫且不說,這個她根本無法做主,但是,兒子的事情是解決了!這讓杜氏只覺得胸口一塊大石被搬了開來,整個人都輕松了不少。
顧衡可沒想到杜氏居然想了這麽多,他是真沒想過這麽多,在他看來,這紅薯算什麽呢,產量聽起來大,實際上也就是那樣,放在後世,超級雜交水稻的產量都比這個大,所以,其實最好還是需要再馴化培養一段時間才行。
後世紅薯一直沒有被當做主食,因此,顧衡其實更惦記的還是玉米。玉米的產量也就罷了,估計這個時代也一般,除了抗旱和生長期相對比較短之外,玉米最大的好處其實是耐存儲,不容易壞,不像是稻麥,放上幾年,差不多就開始陳腐了。
顧衡不放在心上,但是,在皇莊上的幾個太監卻是坐不住了!他們能坐到總管太監的位置,一個個也是讀過書的,自然明白一種高產,而且對於土地並不是很挑剔的糧食作物的意義。顧衡還想著第二天送進宮,他們卻幾乎是火燒屁股一般,帶著紅薯,還有相關的產量記錄快馬加鞭進城去了。
顧衡很想撇撇嘴,一個紅薯都這樣了,以後再有別的,豈不是一個個都要上天了!
顧衡有的時候想想也覺得這老天爺實在是太不公平了,越是土地肥沃,氣候適宜的地方,越是容易長出那些高產的物種。像是那等地方的人,也難怪一般勤勞不起來,實在是隨隨便便就能找到吃的,根本不需要想辦法種地,出了門,樹上的果子能吃,地下的塊根塊莖也能吃,甚至,樹幹裏頭的纖維也能吃。不管什麽生物,都是有惰性的,就像是動物園裏頭豢養的那些猛獸,它們在意識到躺著不動就有肉送上門的時候,就不可能再想著鍛煉捕獵的本事了!人同樣如此,既然靠著最簡單的采集就能獲得足夠的食物,那麽,為什麽要考慮耕種呢?有這個時間,大家一起唱唱歌,跳跳舞,吹吹牛難道不好嗎?
而中原嘛,可就沒這樣的好事了,采集不到足夠的果實與種子,那麽就只能學著種植,沒有足夠的獵物讓他們去捕殺,那麽,就只能想辦法馴養這些獵物。加上各種各樣的天災**,中原的百姓就在這樣的環境下,變得更加聰明靈巧,更加勤勞起來。沒辦法,不聰明靈巧,不夠勤勞肯幹的,那是要凍死餓死的。
這麽一想,其實老天爺還算是公平,畢竟,得到了什麽,勢必會失去什麽。而中原能夠一直延續下來,跟這樣的環境也是脫不開關系的。
顧衡原本還覺得其他人都大驚小怪,但是第二天,聖上早朝都沒上,就帶著一幫文武官員跑到皇莊上來的時候,顧衡發現,自己低估了紅薯的影響力。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很快, 這些人就發現了其中的好處,以至於一些書商立馬自個刻板印刷了一批算學書開始出售, 對於這種盜版書,顧衡也沒什麽辦法,後世起碼還有版權法呢, 都拿盜版沒太多的辦法, 何況是現在。他這種都已經出了好幾年了, 如今才有盜版, 已經算是不錯的。要知道,像是江南那邊,那些熱銷的話本,一兩天的時間,就有粗制濫造的盜版到處出售了!尋常的科舉所需的書籍,一直到如今,還是雕版印刷比較多,都得用上識字的老師傅,因為這些最好不要有什麽錯漏,回頭追究起來, 很是麻煩。何況這種東西銷量大,一套雕版能用很久。
而這等話本,用的就是活字印刷,印刷用的紙也是最便宜的那種,至於錯別字什麽的,更是到處都是,畢竟,挑選活字排版的時候,出現錯漏是難免的,尤其是搞盜版的,他們追求的是速度和效率,何況,這種東西,一些錯別字完全不影響,反正花錢買盜版的,就是些有小錢的小市民而已,他們是不會在這種事情上摳字眼的。
顧衡暫時並沒有打算改良什麽印刷術,不管是什麽樣的印刷術,都得有足夠多識字的人才能支撐,問題是,除了江南那邊因為一直以來文風昌盛,識字率相對高一點之外,其他地方的識字率一直比較感人。至於搞掃盲,如今還真是不太現實,除非聖上肯出臺一個規矩,比如說什麽士紳一體納糧一體當差之類的,如此,可以叫那些尋常的讀書人去教導普通百姓,完成掃盲任務。三百千讀完,差不多常用的字也就都認識了。
但是這樣會帶來一個問題,識字的人多了,讀書的人多了,在這個生產力不夠發達的時代,沒有足夠的工作崗位來安置他們,那麽,就很容易造成社會動蕩。
所以,如今的中原,需要的其實是一場工業革命,當然,最好還有農業革命。跟歐洲那些被各種饑荒,各種稅賦,各種戰爭搞得民不聊生,但是卻很少會出現民眾造反情況的地方相比,中原的百姓可從來算不上什麽老實的順民。從夏朝開始,百姓活不下去的時候,寧可跟夏桀同歸於盡,後來,陳勝吳廣又喊出了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徹底打破了血統制,不像是歐洲還有其他的地方,想要成為上位者,你就得有貴族王室的血脈才行。搞來搞去,歐洲那邊的王室就算是打成一團,但是論起血統,追溯一下,都算得上是一家子。
如果沒有足夠的糧食餵飽工業人口,那麽,工業革命估計還沒開始,下面饑餓的百姓才不會做什麽哀哀餓殍,而是要效奮臂螳螂了!
顧衡雖說保留了一部分精力用在跟未婚妻的交流上,但是更多的精力還是放在了這幾年從海商那裏收集到的作物上。
土豆玉米什麽的暫時還沒看見,但是紅薯總算是找到了。這玩意在原產地並沒有得到重視,因為那裏能吃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紅薯什麽的,對他們來說可有可無。
那些海商也搞不清楚這玩意是怎麽回事,便幹脆帶了一筐紅薯回來,路上因為海水還爛掉幾個,顧衡派出去的人發現這玩意跟顧衡的描述有些相似之後,便花了一百兩銀子將那一筐紅薯都買了下來,用最快的速度運到了京城。
顧衡篩選了一下之後,便將那一筐都種了下去,然後等到發芽抽枝之後,便直接將枝條截取下來,用扡插的方法種了下去。
顧衡沒見過紅薯種植,只是聽說過而已,他在不同的土地上都試種了一點,命人觀察記錄,自個也常常溜達過去看一看。紅薯不像是土豆,因為營養成分不夠全面,其實是不適合取代稻麥作為主糧的,但是這個可以作為主糧的補充。何況這個時代,能填飽肚子就不錯了,中原算不上什麽膏腴之地,一直以來,中原的百姓都是處在饑餓的威脅之下,為此,不得不尋找馴化各種能吃的東西。有錢人才能考慮營養搭配,沒錢的人只要保證不餓死就不錯了!
顧衡再次懊悔自己上輩子沒學農學,要是學了這個,如今許多事情就好辦了。別的不說,多改良幾種良種也是好的。不過,這是個長久的功臣,他要是學的這個,說不定十年八年都出不了成果,誰能等得了他這麽多年,到時候只怕黃花菜都涼了。
如今紅薯的產量其實遠沒有後世高,皮厚,個頭小,含糖量也不高,口感嘛,也不怎麽樣。後世大家都追求什麽原生態,看到什麽都懷疑是轉基因,但是真要是讓他們看到原生態的東西,他們估計根本吃不下。像是那些蔬菜就是典型,在被馴化培育出來之前,很多原本根本就是野草而已,不到餓到那個程度,一般人沒人會吃好不好。水果更是如此,後世的水果拿到古代去,你說那是西王母的瑤池裏面長出來的仙果他們都是相信的。畢竟,雖說叫差不多的名字,怎麽看,都是高配版!
顧衡不懂什麽育種,他能做的,無非就是讓皇莊裏頭的佃農將明顯性狀比較優異的植株種子保留下來,一代代篩選,最好是形成一定的傳統,這樣才能將優良性狀保留下來。或許在這個過程之中,也會丟失一部分的基因,就像是番茄越長越大,產量越來越高之後,大家都覺得番茄沒了番茄味一樣,其實就是在選育過程之中,丟失了一部分基因。但是,在很多時候,魚和熊掌是不能兼得的,貴族才能去考慮美味,保留那些產量低,口味好的品種,但是普通的百姓只在乎溫飽。占城稻為什麽能夠擊敗傳統的稻種,成為中原主流的作物,不就是因為占城稻生長期短,產量大嗎?
因此,顧衡在皇莊中這幾年秉承的原則就是,稻穗飽滿,稻粒多的可以保留,莖稈更強壯的可以保留,至於什麽雙穗的可以被一些沒見識的地方官員當做祥瑞的,自然也要保留,這些都會被分開打上標記育種,普通的那些,只會保留一小部分作為對照組,其他的就直接當做是糧食吃了或者是賣了。
如今皇莊上的佃戶都已經習慣了這樣的做法,他們其實以前也選種,只不過沒有這麽精細,而是粗略地挑選出一部分飽滿的種子進行播種,不會細分到這樣的程度。而如今,效果也可想而知,哪怕每畝地能多收一鬥糧食,對於這些佃農來說,都是極大的勝利。要知道,主家說了,誰負責的土地有一定的增產,都會得到相應的賞賜。這由不得這些佃戶不上心。
不過,再如何精耕細作,稻米的產量也是比不上都沒怎麽經過馴化的紅薯的。
因此,當紅薯的產量出來之後,整個皇莊都沸騰了。
杜氏這幾年大多數時間都住在皇莊上,原本她正在飼弄著幾株菊花,其實不是什麽名貴的品種,不過,顧衡找了個積年的老農過來,嫁接過幾次,這些菊花一株上頭就能開好幾種顏色的花,杜氏對此很感興趣,這會兒正拿著剪刀修建上頭的枝葉,想要將這盆即將盛放的菊花做個漂亮的造型出來,然後就聽到了外面傳來的歡呼聲。
“怎麽了,是不是恒兒又做出什麽新東西了?”杜氏放下剪刀,問道。
一邊幫著杜氏收拾她修建的枝葉的徐嬤嬤連忙說道:“應該便是如此,奴婢這就帶人去打聽一下!”
杜氏點了點頭,說道:“去吧,打聽好了回頭告訴我!”不管是什麽人,八卦都是本性。杜氏之前在顧家的時候,很多時候心有顧忌,有的事情,心中就算是好奇,也只能私底下等著不知道幾手的消息傳過來。如今到了莊子上,杜氏就自在多了。這邊不用考慮顧家的政治立場,也不用面對妯娌和兒媳婦明裏暗裏的試探,小兒子雖說很忙,但是是個孝順的,有什麽好東西都不忘給她送一份,還有各種打發時間的玩意,她甚至都懶得去想顧府那些破事了。如今在這裏,她盡可以放飛自我。
徐嬤嬤當下帶著幾個人出去打聽到底發生了什麽事,然後就聽到有人說什麽:“甘薯收上來了,一畝地看起來足足十二石!”還有人在那裏喊著:“什麽十二石,我覺得起碼有十五石!”
當日就算是盡力剪下枝葉進行扡插,也不過就是種了不到四畝地,分種在上中下三種不同的土地裏,問題是,皇莊上就算是下田,也比得上外面所說的中田呢,因此,產量是真的比較可觀。
徐嬤嬤雖說是家生子出身,卻不是那等什麽都不知道的,她從小跟著杜氏,每年杜氏陪嫁的莊子交租的事情,她都會參與其中。杜氏的莊子正常情況下租子是五成,這已經算得上是寬厚了,畢竟,以杜氏的身份,她莊子上的佃戶除了要交人頭稅,是不需要交田稅的。
因此,一畝地到底能收多少糧食,徐嬤嬤心知肚明,這會兒一聽什麽十二石,十五石,頓時就覺得荒謬不堪。她猶豫了一下,還是跟著人群往前走去,她倒是想要看看,那個所謂的甘薯到底是什麽東西。
然後,徐嬤嬤就看到了這輩子她最震撼的場面,堆成山一樣的還沾著一點泥巴的紅薯被小心翼翼地擦去上面的泥土,放到一個布袋裏面一個個稱重,沒稱一次,都會引起一陣歡呼。
顧衡對於這些紅薯其實不怎麽滿意,個頭不夠大,就跟後世吃過的那種紫薯差不多大,皮還比較厚,老實說,沒什麽吃頭。不過,這個時代的人餓得多了,看起來估計連皮一起啃,也就不會在意皮厚不厚了。
但是,比起稻麥來說,哪怕這些切開來曬成幹,產量也比稻麥大多了,最重要的是,這玩意比起其他來說,更能扛餓,就是吃著容易燒心,最好還是能夠搭配著稻米和面粉一起食用。
在場這些佃戶卻管不了這許多,他們興沖沖地將四畝地的紅薯都稱了一遍,然後數字也出來了,就算是下田,也有一千三百斤左右的產量,而上田足足兩千斤出頭,所有人都瘋狂了,就算是去掉一半的水分,這個產量也足以叫人瘋狂了!
徐嬤嬤看得目瞪口呆,她找上了坐在一邊,還有些不滿意的顧衡,輕聲問道:“恒少爺,這是什麽,產量這麽大!”
顧衡說道:“這是找海商從南洋那邊帶回來的糧種,叫做甘薯,也有叫紅薯的,今兒個弄一點,給大家嘗一嘗!”
一群佃戶也早就對此很好奇了,這個能夠叫做甘薯,應該是甜的,後世的人很難想象這個時代的人對於甜味的渴望,後世大家要講究低糖飲食,而只要有可能的話,這個時代只怕個個都是甜黨。
其實紅薯這東西,要放幾天才能變得更甜,不過,如今既然收上來了,還是可以讓大家嘗嘗看的。
因此,顧衡叫人挑了一些出來,可以用來蒸著吃,煮著吃,烤著吃,對於富貴人家來說,還能用來炸著吃,或者是打成泥來做點心。
顧衡又叫人選了一些出來,叫徐嬤嬤帶回去,讓廚子做點精細的出來給杜氏她們一塊嘗一嘗。今兒個算是晚了,明兒個還得挑出一些比較飽滿的出來,連同菜譜一起送到宮裏去。
徐嬤嬤不是那等毫無見識的人,在知道了甘薯的產量之後,幾乎是第一時間就往回跑,她得告訴杜氏這件事,而杜氏呢,在聽到這件事之後的第一反應就是,自家兒子徹底安全了!
沒錯,徹底安全了!在農業時代,誰能夠讓百姓填飽肚子,那就是聖人。說孔夫子是聖人的,起碼下面的百姓是未必肯認的,孔夫子的一堆徒子徒孫一直榮華富貴,但是百姓並沒有從儒家的道理裏頭得到什麽好處。要是墨家、農家還在,說不得百姓對他們的觀感更好一些。儒家從來都不是站在普羅大眾這個階層的,所以,有宋一代,皇帝與士大夫共天下,在官員眼中,他們這些學習儒家的士人才是民,至於百姓,那就是韭菜!
但是,民意這種東西,你是真不能忽視,在尋常的事情上,老百姓是真的很健忘,因為這些其實跟他們沒什麽關系,而如果顧衡能夠讓天下百姓都填飽肚子,那麽,顧衡就是全天下的恩人,甚至在某種程度上,能夠改變封建王朝兩三百年就是一個輪回的命運。畢竟,到了王朝末年,大家面臨的都是差不多的情況,老百姓沒有土地,沒有飯吃,最後,不管是主動,還是被動,都跑去造反了!
天下一亂,自然是群雄並起,然後就完蛋。不是所有的朝代都能夠像漢室一樣,都到了那份上了,還有個大魔導師來個隕石召喚術中興大漢的。當然,唐朝那會兒也能勉強算中興,可惜的是,安史之亂之後,若是能夠徹底削去那些節度使的兵權,重新將權柄收歸中央,中興才算是名至實歸,否則的話,其實戰後的紅利,很大一部分都是讓那些節度使給拿走了。而中央的紅利,還得跟一幫仕宦貴族分。
杜氏就算是讀過一些史書,也很難想清楚其中的道理,但是她明白,這甘薯若是能夠在中原大多數地方推廣開來,那麽,顧衡就是足以青史留名的人物,就算是那等昏君暴君,除非是真的失了智,否則的話,顧衡註定富貴一生。
杜氏幾乎是熱淚盈眶,她連帕子都來不及拿,就用袖子擦拭了一下眼淚,又哭又笑地說道:“快,快拿來給我看看!”
徐嬤嬤趕緊叫粗使的丫頭將那一籃子紅薯拿了過來:“夫人,就是這個!”
杜氏也不管上面還有一些泥土,直接伸手拿來一個,用力掰斷,看著裏面乳白色的果肉,她微微聞了聞,似乎還帶著一點澀味,但是又有一種清甜的味道,她不由露出了一個微笑。徐嬤嬤在一邊殷勤地說道:“恒少爺還給了奴婢幾個食譜,讓奴婢帶去廚房給廚娘做出來,夫人正好嘗嘗看,這甘薯是個什麽滋味!”
杜氏擺了擺手,說道:“去吧,多做點,你們也嘗嘗看!”
對沒有怎麽吃過紅薯的人來說,這玩意味道是真的很不錯,怎麽做都不會難吃。顧衡給的食譜都是做得比較精細的那種,比如說加上銀耳紅棗做糖水,或者是切成小塊煮粥,還有就是打成泥,加上糯米粉什麽的,做成點心……哪怕時間其實很緊,但是不過一個時辰的功夫,桌子上就擺了好幾樣用紅薯做出來的主食和點心,那廚子還熬了點糖漿,搞了個拔絲紅薯。
杜氏每一樣都嘗了一口,神情愈發驚喜起來,這玩意產量也高,口感也好,推廣看樣子不會有什麽難度了。
她這般想著,竟是又流下淚來。
這些年,她的心理壓力是真的很大,很多時候,甚至半夜都會在噩夢中驚醒。她夢見聖上要廢黜太子,與太子兵戎相見,太子拔劍自刎,而自家兒子,也跟著自盡,或者是自家兒子因為太子被廢,被聖上遷怒,最後死於獄中,最好的情況也是兒子被連累,最後郁郁而終。
而如今,太子的事情暫且不說,這個她根本無法做主,但是,兒子的事情是解決了!這讓杜氏只覺得胸口一塊大石被搬了開來,整個人都輕松了不少。
顧衡可沒想到杜氏居然想了這麽多,他是真沒想過這麽多,在他看來,這紅薯算什麽呢,產量聽起來大,實際上也就是那樣,放在後世,超級雜交水稻的產量都比這個大,所以,其實最好還是需要再馴化培養一段時間才行。
後世紅薯一直沒有被當做主食,因此,顧衡其實更惦記的還是玉米。玉米的產量也就罷了,估計這個時代也一般,除了抗旱和生長期相對比較短之外,玉米最大的好處其實是耐存儲,不容易壞,不像是稻麥,放上幾年,差不多就開始陳腐了。
顧衡不放在心上,但是,在皇莊上的幾個太監卻是坐不住了!他們能坐到總管太監的位置,一個個也是讀過書的,自然明白一種高產,而且對於土地並不是很挑剔的糧食作物的意義。顧衡還想著第二天送進宮,他們卻幾乎是火燒屁股一般,帶著紅薯,還有相關的產量記錄快馬加鞭進城去了。
顧衡很想撇撇嘴,一個紅薯都這樣了,以後再有別的,豈不是一個個都要上天了!
顧衡有的時候想想也覺得這老天爺實在是太不公平了,越是土地肥沃,氣候適宜的地方,越是容易長出那些高產的物種。像是那等地方的人,也難怪一般勤勞不起來,實在是隨隨便便就能找到吃的,根本不需要想辦法種地,出了門,樹上的果子能吃,地下的塊根塊莖也能吃,甚至,樹幹裏頭的纖維也能吃。不管什麽生物,都是有惰性的,就像是動物園裏頭豢養的那些猛獸,它們在意識到躺著不動就有肉送上門的時候,就不可能再想著鍛煉捕獵的本事了!人同樣如此,既然靠著最簡單的采集就能獲得足夠的食物,那麽,為什麽要考慮耕種呢?有這個時間,大家一起唱唱歌,跳跳舞,吹吹牛難道不好嗎?
而中原嘛,可就沒這樣的好事了,采集不到足夠的果實與種子,那麽就只能學著種植,沒有足夠的獵物讓他們去捕殺,那麽,就只能想辦法馴養這些獵物。加上各種各樣的天災**,中原的百姓就在這樣的環境下,變得更加聰明靈巧,更加勤勞起來。沒辦法,不聰明靈巧,不夠勤勞肯幹的,那是要凍死餓死的。
這麽一想,其實老天爺還算是公平,畢竟,得到了什麽,勢必會失去什麽。而中原能夠一直延續下來,跟這樣的環境也是脫不開關系的。
顧衡原本還覺得其他人都大驚小怪,但是第二天,聖上早朝都沒上,就帶著一幫文武官員跑到皇莊上來的時候,顧衡發現,自己低估了紅薯的影響力。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