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鮮卑拓跋
關燈
小
中
大
十日假期本就短暫, 還要搭上兩日返程時間,更使人覺轉瞬即逝。
離開建康赴尋陽的船上,王瑯久久佇立船尾, 望著送行人在視野裏越來越小,直到徹底被江面上升起的白霧隔斷, 她才收回視線, 與站在旁邊隨侍的書佐梁燕說話:“委屈你了。蠟節裏沒有和家人團聚, 反而跟我跑了一趟建康, 結果連一張席位都沒有給你。”
永嘉南渡以後, 階級鴻溝越發難以逾越,士族與寒門之間不僅不通婚,甚至連同席而坐都引以為恥。
王瑯有心改變, 但她自己尚且如履薄冰,貿然行事只會適得其反,再加上也不想給哥哥的婚禮引入哪怕一點意外, 便沒邀請自己倚重的佐官參加。
梁燕聞言倒是詫異地看了她一眼, 連連搖頭:“公子家一門三侯, 尊公位列二品車騎,往來皆貴胄冠蓋。燕一介閭巷之人, 微末小吏, 本來也難登朱門,公子何言委屈?”
江風陣陣撲面, 王瑯神色不變, 聲音平靜如船下江水:
“你勤學苦讀, 夙興夜寐, 難道是為了一輩子做閭巷之人?”
這是誅心之言。
梁燕沈默一會兒, 到底回報了她的信任, 說出內心所想:“自陳群建九品官人法以來,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勢族。我不像陶公,有勠力邊僥的方伯才,幸得公子簡拔,不僅有機會閱覽群書,還能在公子麾下做些實事,至於富貴榮辱,那些都是身外之物,我不放在心上。”
王瑯道:“淡泊是好事,諸葛武侯也說非淡泊無以明志。不過有才之士都去淡泊,留在高位上的又是些什麽人呢?至少在我治下,德才與地位一定會相配。”
梁燕笑了下:“公子之志非常人所及,願附公子驥尾。”
態度還是平淡。
王瑯扶上欄桿,前傾身體,衣袖被江風吹拂得獵獵做響,聲音卻清晰可辨,不曾模糊在江風中:“梁生不信我乎?阿兄的婚禮我無能為力,我的婚宴定能讓梁生與其他有識之士入席。”
這下梁燕是真的上心了。
謹慎地斟酌了一會兒措辭,才小心翼翼試探道:“公子還有心成婚嗎?此事恐怕比讓燕入席更難一些,要不要先致信中書,請他代為留意。”
王瑯:“……你聽人說話的時候能不能先抓住重點?”
回到柴桑,屬官們的蠟節假也剛結束,陸陸續續返回府中。王瑯招來郡裏的主簿、長史詢問她休假期間的情況,兩人一一稟報,安排處理都十分妥當,只有一件事專門提出,詢問她的意見:
“代王太妃遣使為府君備了賀禮,道是慶賀府君誅平郭默,執掌尋陽,現在使者人在柴桑,府君可要召來一見?”
王瑯微微一楞:“代王太妃?”
魏晉南北朝三百餘年的動亂中,南方衣冠的影響力隨劉裕篡晉而驟然勢微,北方則在北魏建立以後逐漸回歸正統地位,並最終孕育出隋唐盛世。代國是北魏的前身,王瑯在司徒府做掾屬的時候有刻意調查過相關資料,也咨詢了一些渡江較晚的幽州士人,對代國的情況有所了解。
十餘年前,西晉陷入內亂,鮮卑族拓跋部落首領拓跋猗盧因為對抗匈奴族、羯族有功,被西晉封為代公,不久進爵代王。
這和曹操、司馬昭封王,下一步必然是禪代不同,中原政權對於給異族封王並沒有那麽大的戒心,十餘年前有拓跋猗盧被冊封代王,十年後又將有慕容皝被冊封燕王,橫豎都是晉廷鞭長莫及的地方,不至於有存亡之危,想結好的時候也就給了王爵。
西漢時期,諸侯國的待遇一如王室,藩王稱王,正妻稱王後,母稱太後。東漢以降,藩王正妻稱王妃,母稱王太妃。
所謂代王太妃,就是現任代王的嫡母。
從腦海裏翻出這些記憶之後,王瑯看向自己的長史:“我記得代地上次向外派遣使臣,是拓跋猗迤王妃祁氏臨朝主政時期。太寧二年,祁氏故去,代地遂陷入混亂。現任代王應該是被祁氏謀害的拓跋郁律之子,王太妃是拓跋郁律的正妻王氏。”
說到這裏,她意識到問題,停下來偏頭問道:“代王太妃是你們的說法,還是使者的說法?”
“是使者的說法。中朝末確實曾加拓跋氏為代王,食邑取代、常山二郡,新任代王雖然未得到朝廷冊封,不過化外番邦,父死子繼,國人擁立,如此自稱應該也合禮儀,府君是覺得哪裏不妥?”
還朝廷冊封,真以為江左小朝廷還是司馬炎時期的晉國嗎。
王瑯心裏對兩人不自覺流露的態度頗覺諷刺,面上並不顯示,淡淡道:
“十年前,元帝派韓聰給拓跋郁律加爵位服飾,拓跋郁律雖然沒有像與石勒斷絕關系一樣斬殺使臣,卻也拒絕了元帝的加授,自以為能入主中原。”
“祁氏顧忌這位侄兒強盛,恐怕以後會對自己母子不利,隱忍五年便找到機會謀害了他,但此後也只遣使與石勒建交,未向我朝稱臣。”
“而今石勒偽稱趙王,行皇帝事,拓跋部族若仍與石勒結好,便不可能受我朝封爵。”
在場幾人都皺了皺眉。
對晉人而言,中原是不可割舍的故土,外族在中原稱帝是必須要討伐的僭越,無人不覺得恥辱,連帶著對王瑯平靜的陳述也覺得刺耳,下意識否認道:“使者自稱受命於代王太妃,可見還承認我朝冊封。”
王瑯道:“石勒自稱大趙天王,又何曾經過我朝冊封?這不是封不封的問題,而是自周以來中原文化的絕對主導權,即使生活在邊塞草原的部族也受到影響,進入中原便沿用中原舊稱。”
南北朝混亂歸混亂,中原文化的優勢地位卻無可撼動,幾位胡人君主都推行漢化,與北宋時期的西夏不同,背後折射的心態值得深究。
不過當務之急還是了解清楚代王太妃派使者來的意圖,因此王瑯想了一下,便讓召見使者。
鮮卑族多出才能優秀的強勢女性。
前代王妃祁氏便是個武則天式的人物。
先立嬰兒為代王,自己控制實權。後來又謀殺自己的從侄,繼續臨朝攝政。
祁氏執掌代國期間,代國被石勒所立的後趙政權稱為女國,譏諷實權掌握在祁氏手中,代王只是傀儡。
後來東晉陷入蘇峻之亂,中樞機能停擺了近兩年,北地也動蕩加劇,局勢幾天一變,建康城能得到的消息更加稀少滯後。
以王瑯為司徒府掾的便利,知道的也不過是祁氏已經去世,鮮卑大族賀蘭氏擁立自家女兒與拓跋郁律所生之子拓跋翳槐為代王。
現任代王太妃是拓跋郁律的正妻,廣寧人王氏。聽起來有點像漢人姓氏,但其實也是鮮卑族而非漢人。
當初祁氏誅殺拓跋郁律親眷,這位代王妃將尚在繈褓中的幼子藏在寬闊的褲腿中,暗暗祈禱幼子不要啼哭,竟然真的逃過一劫。
後來北魏人記錄這位王妃,對她保住血脈的事跡與在王位交替、大事危殆期間的作為評價很高,認為“興覆大業,後之力也”,絲毫不遜於“助治軍國”的孫堅之妻吳夫人。
對於這樣的一位女性,哪怕她如今空有代王正妻之名,連自己的親生兒子都只能送給後趙做人質,王瑯依然存了尊重之心,讓已經結束假期的屬官都到堂中,陪她接見使者。
代國地處極北,與江左之間隔了一個石趙,沒有寸土接壤,也就沒有直接的利害關系。
成帝繼位,盤踞代國的拓跋部族視若不見,可她就任尋陽內史,代王太妃卻派人來送禮慶賀,不僅王瑯本人,尋陽府裏的屬官也覺得奇怪。
不久使者被引到堂中,一見到她,先是移不動眼珠地發起呆來,被侍立兩側的屬官呵斥無禮才回過神,托起一只狹長的木匣,要求親自上呈給她。
王瑯立起手,制止屬官的反對,讓使者上前。
一把被磨得發亮的角弓出現在她眼前。
使者用帶有口音的漢話介紹說是王太妃所用之弓,因為沒想到晉人裏也有能操弓馬的女子,所以特意贈送給她。
一番話聽得府中屬官都心頭怒起。
“我晉人女郎自然不用如胡兒女子一般,要靠自己引弓舉刀。”
激憤之言說完才發現影射了自家府君,神色裏不禁有些惶然,果然使者也哈哈大笑,嘲諷輕蔑之情溢於言表。
王瑯沒有理會兩人的爭端。
她拿起那張角弓,撥了撥弓弦,神情專註。
府內的屬官與鮮卑使者被這種奇異的氣氛所懾,也逐漸安靜下來。
試完弦,她放下角弓,看向鮮卑族使者:“不知道擅作主張在拓跋部族會有什麽處罰。”
使者眼中流露出又驚又忌的神色,本能地拿出強橫態度道:“等你們晉人做了我族奴仆之後自然會知曉。”
王瑯也不動怒,微微一笑:“你家代王太妃讓你出使真是所托非人。不過我感念她的情誼心意,不會讓你空手而歸。”
說完,吩咐堂下小吏:“叫司北取我的劍匣來。”
須臾匣至,她親手解下隨身佩戴的三尺鋼劍,放入匣內合攏封好,擡頭看向鮮卑使者:
“替我帶句話給你家王太妃——用劍殺人,固然不如刀快,但只會殺人,算不上什麽成就。我相信她不會總要靠弓刀自禦。”
使者離開,眾人也都退下後,算是她心腹的梁燕留了下來,道出心中不解:“公子如何知道使者是擅作主張,沒有傳遞代王太妃的本義?”
王瑯還在把玩那張角弓,一心二用回道:“代國連新帝即位都視若無睹,我一個小郡長官,所轄不過三縣,前途尚未可知,她千裏迢迢派使者過來給我送賀禮,難道就為了侮辱我一番?又不是有病。”
梁燕心想胡人的行為哪能理解,但不敢這樣反駁她,唯唯而已。
又聽王瑯道:“退一萬步來說,一個小族王妃,身居苦寒之地,命在旦夕之間,本族之內尚且憂患重重,竟然不忘關心天下局勢。無論她送弓有什麽用意,都很了不起,我不如她。”
聽到一半,梁燕還只是皺眉,到最後王瑯竟然自認不如對方,他心裏極不服氣,忍不住辯駁道:“太陽居高朗照,下徹萬物,不被看見才是怪事。但即便是太陽,想要照遍所有角落也屬困難。公子這樣高看她,天下人都不會認同。”
歷史自有其局限性。
王瑯也沒指望只憑自己的一句話,晉人就能拋卻身為中華對於四夷的高傲與偏見,於是自己笑了笑:“知不足而後勇。你放心,我沒有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的興趣,只是想日後可以在洛陽為她兒子修一座漂亮宅院,也算不辜負她今日的情誼。”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離開建康赴尋陽的船上,王瑯久久佇立船尾, 望著送行人在視野裏越來越小,直到徹底被江面上升起的白霧隔斷, 她才收回視線, 與站在旁邊隨侍的書佐梁燕說話:“委屈你了。蠟節裏沒有和家人團聚, 反而跟我跑了一趟建康, 結果連一張席位都沒有給你。”
永嘉南渡以後, 階級鴻溝越發難以逾越,士族與寒門之間不僅不通婚,甚至連同席而坐都引以為恥。
王瑯有心改變, 但她自己尚且如履薄冰,貿然行事只會適得其反,再加上也不想給哥哥的婚禮引入哪怕一點意外, 便沒邀請自己倚重的佐官參加。
梁燕聞言倒是詫異地看了她一眼, 連連搖頭:“公子家一門三侯, 尊公位列二品車騎,往來皆貴胄冠蓋。燕一介閭巷之人, 微末小吏, 本來也難登朱門,公子何言委屈?”
江風陣陣撲面, 王瑯神色不變, 聲音平靜如船下江水:
“你勤學苦讀, 夙興夜寐, 難道是為了一輩子做閭巷之人?”
這是誅心之言。
梁燕沈默一會兒, 到底回報了她的信任, 說出內心所想:“自陳群建九品官人法以來,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勢族。我不像陶公,有勠力邊僥的方伯才,幸得公子簡拔,不僅有機會閱覽群書,還能在公子麾下做些實事,至於富貴榮辱,那些都是身外之物,我不放在心上。”
王瑯道:“淡泊是好事,諸葛武侯也說非淡泊無以明志。不過有才之士都去淡泊,留在高位上的又是些什麽人呢?至少在我治下,德才與地位一定會相配。”
梁燕笑了下:“公子之志非常人所及,願附公子驥尾。”
態度還是平淡。
王瑯扶上欄桿,前傾身體,衣袖被江風吹拂得獵獵做響,聲音卻清晰可辨,不曾模糊在江風中:“梁生不信我乎?阿兄的婚禮我無能為力,我的婚宴定能讓梁生與其他有識之士入席。”
這下梁燕是真的上心了。
謹慎地斟酌了一會兒措辭,才小心翼翼試探道:“公子還有心成婚嗎?此事恐怕比讓燕入席更難一些,要不要先致信中書,請他代為留意。”
王瑯:“……你聽人說話的時候能不能先抓住重點?”
回到柴桑,屬官們的蠟節假也剛結束,陸陸續續返回府中。王瑯招來郡裏的主簿、長史詢問她休假期間的情況,兩人一一稟報,安排處理都十分妥當,只有一件事專門提出,詢問她的意見:
“代王太妃遣使為府君備了賀禮,道是慶賀府君誅平郭默,執掌尋陽,現在使者人在柴桑,府君可要召來一見?”
王瑯微微一楞:“代王太妃?”
魏晉南北朝三百餘年的動亂中,南方衣冠的影響力隨劉裕篡晉而驟然勢微,北方則在北魏建立以後逐漸回歸正統地位,並最終孕育出隋唐盛世。代國是北魏的前身,王瑯在司徒府做掾屬的時候有刻意調查過相關資料,也咨詢了一些渡江較晚的幽州士人,對代國的情況有所了解。
十餘年前,西晉陷入內亂,鮮卑族拓跋部落首領拓跋猗盧因為對抗匈奴族、羯族有功,被西晉封為代公,不久進爵代王。
這和曹操、司馬昭封王,下一步必然是禪代不同,中原政權對於給異族封王並沒有那麽大的戒心,十餘年前有拓跋猗盧被冊封代王,十年後又將有慕容皝被冊封燕王,橫豎都是晉廷鞭長莫及的地方,不至於有存亡之危,想結好的時候也就給了王爵。
西漢時期,諸侯國的待遇一如王室,藩王稱王,正妻稱王後,母稱太後。東漢以降,藩王正妻稱王妃,母稱王太妃。
所謂代王太妃,就是現任代王的嫡母。
從腦海裏翻出這些記憶之後,王瑯看向自己的長史:“我記得代地上次向外派遣使臣,是拓跋猗迤王妃祁氏臨朝主政時期。太寧二年,祁氏故去,代地遂陷入混亂。現任代王應該是被祁氏謀害的拓跋郁律之子,王太妃是拓跋郁律的正妻王氏。”
說到這裏,她意識到問題,停下來偏頭問道:“代王太妃是你們的說法,還是使者的說法?”
“是使者的說法。中朝末確實曾加拓跋氏為代王,食邑取代、常山二郡,新任代王雖然未得到朝廷冊封,不過化外番邦,父死子繼,國人擁立,如此自稱應該也合禮儀,府君是覺得哪裏不妥?”
還朝廷冊封,真以為江左小朝廷還是司馬炎時期的晉國嗎。
王瑯心裏對兩人不自覺流露的態度頗覺諷刺,面上並不顯示,淡淡道:
“十年前,元帝派韓聰給拓跋郁律加爵位服飾,拓跋郁律雖然沒有像與石勒斷絕關系一樣斬殺使臣,卻也拒絕了元帝的加授,自以為能入主中原。”
“祁氏顧忌這位侄兒強盛,恐怕以後會對自己母子不利,隱忍五年便找到機會謀害了他,但此後也只遣使與石勒建交,未向我朝稱臣。”
“而今石勒偽稱趙王,行皇帝事,拓跋部族若仍與石勒結好,便不可能受我朝封爵。”
在場幾人都皺了皺眉。
對晉人而言,中原是不可割舍的故土,外族在中原稱帝是必須要討伐的僭越,無人不覺得恥辱,連帶著對王瑯平靜的陳述也覺得刺耳,下意識否認道:“使者自稱受命於代王太妃,可見還承認我朝冊封。”
王瑯道:“石勒自稱大趙天王,又何曾經過我朝冊封?這不是封不封的問題,而是自周以來中原文化的絕對主導權,即使生活在邊塞草原的部族也受到影響,進入中原便沿用中原舊稱。”
南北朝混亂歸混亂,中原文化的優勢地位卻無可撼動,幾位胡人君主都推行漢化,與北宋時期的西夏不同,背後折射的心態值得深究。
不過當務之急還是了解清楚代王太妃派使者來的意圖,因此王瑯想了一下,便讓召見使者。
鮮卑族多出才能優秀的強勢女性。
前代王妃祁氏便是個武則天式的人物。
先立嬰兒為代王,自己控制實權。後來又謀殺自己的從侄,繼續臨朝攝政。
祁氏執掌代國期間,代國被石勒所立的後趙政權稱為女國,譏諷實權掌握在祁氏手中,代王只是傀儡。
後來東晉陷入蘇峻之亂,中樞機能停擺了近兩年,北地也動蕩加劇,局勢幾天一變,建康城能得到的消息更加稀少滯後。
以王瑯為司徒府掾的便利,知道的也不過是祁氏已經去世,鮮卑大族賀蘭氏擁立自家女兒與拓跋郁律所生之子拓跋翳槐為代王。
現任代王太妃是拓跋郁律的正妻,廣寧人王氏。聽起來有點像漢人姓氏,但其實也是鮮卑族而非漢人。
當初祁氏誅殺拓跋郁律親眷,這位代王妃將尚在繈褓中的幼子藏在寬闊的褲腿中,暗暗祈禱幼子不要啼哭,竟然真的逃過一劫。
後來北魏人記錄這位王妃,對她保住血脈的事跡與在王位交替、大事危殆期間的作為評價很高,認為“興覆大業,後之力也”,絲毫不遜於“助治軍國”的孫堅之妻吳夫人。
對於這樣的一位女性,哪怕她如今空有代王正妻之名,連自己的親生兒子都只能送給後趙做人質,王瑯依然存了尊重之心,讓已經結束假期的屬官都到堂中,陪她接見使者。
代國地處極北,與江左之間隔了一個石趙,沒有寸土接壤,也就沒有直接的利害關系。
成帝繼位,盤踞代國的拓跋部族視若不見,可她就任尋陽內史,代王太妃卻派人來送禮慶賀,不僅王瑯本人,尋陽府裏的屬官也覺得奇怪。
不久使者被引到堂中,一見到她,先是移不動眼珠地發起呆來,被侍立兩側的屬官呵斥無禮才回過神,托起一只狹長的木匣,要求親自上呈給她。
王瑯立起手,制止屬官的反對,讓使者上前。
一把被磨得發亮的角弓出現在她眼前。
使者用帶有口音的漢話介紹說是王太妃所用之弓,因為沒想到晉人裏也有能操弓馬的女子,所以特意贈送給她。
一番話聽得府中屬官都心頭怒起。
“我晉人女郎自然不用如胡兒女子一般,要靠自己引弓舉刀。”
激憤之言說完才發現影射了自家府君,神色裏不禁有些惶然,果然使者也哈哈大笑,嘲諷輕蔑之情溢於言表。
王瑯沒有理會兩人的爭端。
她拿起那張角弓,撥了撥弓弦,神情專註。
府內的屬官與鮮卑使者被這種奇異的氣氛所懾,也逐漸安靜下來。
試完弦,她放下角弓,看向鮮卑族使者:“不知道擅作主張在拓跋部族會有什麽處罰。”
使者眼中流露出又驚又忌的神色,本能地拿出強橫態度道:“等你們晉人做了我族奴仆之後自然會知曉。”
王瑯也不動怒,微微一笑:“你家代王太妃讓你出使真是所托非人。不過我感念她的情誼心意,不會讓你空手而歸。”
說完,吩咐堂下小吏:“叫司北取我的劍匣來。”
須臾匣至,她親手解下隨身佩戴的三尺鋼劍,放入匣內合攏封好,擡頭看向鮮卑使者:
“替我帶句話給你家王太妃——用劍殺人,固然不如刀快,但只會殺人,算不上什麽成就。我相信她不會總要靠弓刀自禦。”
使者離開,眾人也都退下後,算是她心腹的梁燕留了下來,道出心中不解:“公子如何知道使者是擅作主張,沒有傳遞代王太妃的本義?”
王瑯還在把玩那張角弓,一心二用回道:“代國連新帝即位都視若無睹,我一個小郡長官,所轄不過三縣,前途尚未可知,她千裏迢迢派使者過來給我送賀禮,難道就為了侮辱我一番?又不是有病。”
梁燕心想胡人的行為哪能理解,但不敢這樣反駁她,唯唯而已。
又聽王瑯道:“退一萬步來說,一個小族王妃,身居苦寒之地,命在旦夕之間,本族之內尚且憂患重重,竟然不忘關心天下局勢。無論她送弓有什麽用意,都很了不起,我不如她。”
聽到一半,梁燕還只是皺眉,到最後王瑯竟然自認不如對方,他心裏極不服氣,忍不住辯駁道:“太陽居高朗照,下徹萬物,不被看見才是怪事。但即便是太陽,想要照遍所有角落也屬困難。公子這樣高看她,天下人都不會認同。”
歷史自有其局限性。
王瑯也沒指望只憑自己的一句話,晉人就能拋卻身為中華對於四夷的高傲與偏見,於是自己笑了笑:“知不足而後勇。你放心,我沒有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的興趣,只是想日後可以在洛陽為她兒子修一座漂亮宅院,也算不辜負她今日的情誼。”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