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關燈
小
中
大
這個消息, 無疑是給全家吃了個定心丸。
以前說讓黃柔去上班,可一沒正式文件,二沒正式領工資, 誰也不知道會不會是大領導臨時起意, 隨口一說就給忘了?崔老太想讓兒媳去問問吧, 又怕她拉不下臉來。
自個兒去吧, 又顯得吃相太難看。
正是好不糾結的時候,給通知了報道時間,那就是板上釘釘啦!
“我這顆心,可算是落回肚子裏啦。”崔老太摸著胸口,想起另一件更緊急的事兒,“對了, 老二你們快去開會,飯給你們留著。”
崔建黨嘆氣,“會已經結束了娘。”
“怎麽著, 還是沒辦法?”
從春天到現在冬天都快過完了, 一整年裏陽城市一滴雨沒下。以前還有壩塘儲水,灌溉一下莊稼不成問題, 可前幾天壩塘的水也見底了,連人畜用水都成問題。
每天大清早的, 牛屎溝的男女老幼們挑著鐵皮洋桶,排在村尾唯一一口還有水的井旁, 每戶只能挑半挑,去晚了隊長拿大鐵鎖把井蓋一鎖,等明天吧!
別的村更慘,喝的都沒了,願意花錢從牛屎溝買呢。可牛屎溝也不敢賣啊, 誰敢保證這井還能出多久?
人畜尚且如此,農業灌溉就更愁了,開春的油菜還種不種?
秧苗還育不育?
玉米呢?
小麥呢?
黃豆呢?
……
這莊稼都是有時間性的,一茬茬依次類推的,錯了一茬,全年計劃都得打亂。
更何況,公社已經給牛屎溝下了命令,開春後要大力種植黑皮西瓜……西瓜可是最吃水的!
愁啊,不僅老人家們愁,小年輕們也愁眉苦臉,“一連辦了三場求雨法事,廢了三個豬頭,早知道沒用還不如分了吃。”
崔老太罕見的瞪起眼睛,“說啥屁話呢,有用,肯定有用,龍王娘娘肯定看見咱們的誠心了!”雙手合十,作揖。
當然,前景再怎麽慘淡,那也是全隊全公社的事兒,天塌下來還有個兒高的頂著,老崔家的年還是得好好的過。
今年隊上分了十五斤豬肉,春暉下河捉到兩條大草魚,林巧針娘家給送了四個大南瓜,王二妹娘家則是一罐鹽津津香噴噴的黃豆豉。
說起這豬肉,還真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以前,老崔家倒黴的時候,分豬肉雖然是抽簽,可崔家總是抽到母豬肉,母豬肉裏還是肚腩上的,光那嚼不動的豬奶頭就占了大半,還有沒肉的豬尾巴,糟心的豬屁股……反正怎麽劣怎麽來。
可今年張愛國讓他們家先抽,又是小福星幺妹抽的,一抽就抽到大青豬的五花,油汪汪的十五斤五花,可把其他人羨慕死了。
對了,張愛國還給他們搭了兩斤豬大腸,說是獎勵他們勤勞肯幹,為全公社農民樹立了一個好典範。主要是他那篇通訊稿寫出來句子都讀不通,全憑黃柔幫他改,改了後交上去,被投到市裏,市裏又選送到省裏,光榮的登載在《石蘭晚報》上。
這是全村人的光榮!
現在,牛屎溝成了段書記關註的重點,聽說年後就要把這兒作試點,改革農業種植模式,到時候會有農科站的工作人員來指導。
這可是整個隊的希望啊!
當然,崔家人現在沒空關心希望不希望的,大家忙著做年夜飯呢。以前的年夜飯吃頓韭菜雞蛋餡兒的餃子就算豐年了,可今年不一樣,光硬菜就有六個——紅燒肉,紅燒大草魚,紅燒肥腸,蒸臘肉,筍子燉老母雞,小蔥炒鵝蛋。
有糖有鹽又有醬油,肯定得紅燒啊。
更別說還有別的時鮮小菜,這個“規模”就是一般雙職工家庭也沒有的。
劉惠挺著個剛顯懷的肚子,轉來轉去,一會兒聞聞魚,一會兒嘗嘗雞湯,咂吧咂吧嘴:“哎喲我說,咱啥時候也買一臺那種照相機,把咱們家年夜飯拍出來,洗成照片帶著,回娘家不得羨慕死他們。”
王二妹嘴角抽搐,得,大嫂還是心心念念要回去顯擺啊。
1971年的春節,崔家頭一次吃肉吃得肚飽肥圓,聽著集鎮上傳來的零星炮仗聲,他們相信,明年的這個時候,他們肯定也能放上炮仗。
而且是牛屎溝第一家放炮仗的。
大年初二,除了劉惠和黃柔,妯娌們都走娘家去了。此時的幺妹真是分外想念遠在北京的“外公外婆”,要是她跟媽媽也能去北京就好啦,她一定給外公外婆帶許多好吃噠!
正月裏的日子過得特別快,孩子們兜裏或多或少都有點吃的,瓜子兒,水果糖,炒黃豆蠶豆豌豆各種豆,揣得滿滿的出去,村口溜達一圈,誰不羨慕?
翻花繩被春苗姐姐發揚光大後,現在全村的小姑娘都在玩這個,大榕樹下就是據點。幺妹揣著脹鼓鼓的小豆豆,悠哉悠哉逛過去。
“崔春暉,你妹來啦!”李寶柱在旁邊pià jī扇得飛起,眼睛也沒錯過那白凈凈的小姑娘。
春暉姐姐忙著跟張秋蘭的堂姐翻花繩呢,正翻到難舍難分勝負未定的時候,只來得及說一聲:“妹啊,別去村口。”
是這樣的,因為開春後要大幹一場,隊上提前打了一塊新的道場,就在村口,大榕樹過去十米。道場用的全是牛屎,打了厚厚的一層,現在還沒幹透,氣味怪臭的。
幺妹“嘎嘣”吃一顆小豆豆,“好噠!”
“喲,幺妹也出來玩啦?你媽呢?”顧老太坐門口的石坎上,一下一下的搓著麻繩,“呸”一口唾沫在手掌心,兩縷麻線對著搓,很快,一段結實的油亮亮的沾著老太太口水的麻繩就出來了。
她也想洗手,可人喝的水都快沒了,哪有那麽造的。
“我媽媽在備課。”幺妹掏出一小把炒豆豆,“奶奶,給。”
她是知恩圖報的小地精,吃過人家橘子罐頭,現在還記著呢。
顧老太“哎喲”一樂,接過來吃了兩個。崔家的豌豆不是炒,而是油炸的。一個個金黃黃的吸足了清油,裹上鹽巴和淡淡的辣椒花椒八角粉,那就是五香的,別提多香了!
“你媽過兩天去上班,那你怎麽辦呀?”
“我就在家等著,等我媽媽下班鴨。”
顧老太還想問那你會不會想你媽,一轉身,小丫頭已經甩著小揪揪跑遠了。
因為她聽見大槐樹“咳咳咳”的咳嗽聲,咳得整棵樹都在顫抖,落下不少樹葉子,就像奶奶咳嗽的時候。
幺妹繞到槐樹後,輕輕撫摸著老槐樹,“爺爺你生病了嗎?”
“是啊,年紀大了就是這兒不好那兒不好的……咳咳。”老槐樹的聲音特別喑啞,甚至還在顫抖。
“那你可以吃藥嗎?”她現在的智商已經知道,人吃的藥不能給植物吃了。
“我啊,咳咳……是老毛病啦。”
幺妹不知道怎樣才能減輕它的痛苦,只好學著媽媽照顧她一樣,輕柔的幫它拍背。
槐樹是一株六百多歲的老槐樹啦,從明朝的時候就出生在這兒,活了太多太多年,見了太多太多事,幺妹很喜歡聽他講故事。
他的故事有一種不同於媽媽的厚重感,像敲響一盞古老的鐘一樣,源遠流長,餘音裊裊。但去年天幹,有一半樹冠已經被太陽曬死了,老槐樹說它快不行了,今年要還不下雨的話,它就得一命嗚呼了,也不怎麽講故事了。
“你能幫爺爺一個忙嗎?”
幺妹趕緊點頭,三個也可以噠。
“爺爺腳底下有個東西硌腳,你幫爺爺挖出來怎麽樣?”
“好噠!”小地精用她的靈力感受了一下,老槐樹腳底下不屬於土地的東西太多啦,有木頭的,金屬的,塑料的,但埋得太深,她也不知道是什麽硌他的腳。
“是一個瓦罐,都長毛啦,就在我這個枝椏的正下方,大概三尺深的地方。”
幺妹記下,跑回家裏找伯伯們。
“怎麽啦幺妹?”大伯最近神清氣爽,他就要有兒子啦,走路都能帶風。
“大伯伯,你能幫我挖個東西嗎?”
崔建國扛上鋤頭,“挖啥?”他倒沒有劉惠那麽迷信侄女,也沒有那麽見錢眼開,只當是小女孩又看上什麽花花草草了。
幺妹踮起腳尖,竜竜窣窣說了兩句悄悄話。
崔建國瞪圓了眼睛,挖村口大槐樹?那可不好動手,因為是集體所有,還是整個牛屎溝的象征,十裏八村的一提“大槐樹”,大家都知道是這個村。要挖出個啥,還不得惹一身官司?挖不到東西,萬一挖斷了老槐樹的根,那可就成千古罪人了。
“老槐樹特別難受,我們就幫幫它吧。”幺妹懇求。
崔建國想了想,不忍侄女失望,“好吧,但得晚上再去。”避人耳目。
***
對於即將上任的崗位,黃柔是緊張與期待並存。因為在村裏都只教些簡單的漢字,簡單的寫作文,整個小學只有她一個教語文的,也沒有橫向對比,到底教學水平怎麽樣她也拿不準。去了外頭可不一樣,她不能給燕大中文系丟人。
所以,但凡有空,她都在家備課,把春暉一年級的課本借來,又溫習了好幾遍。
幺妹看媽媽忙著,也不打擾她,悄咪咪的跑到西屋門口,“大伯伯,大伯伯,天黑黑啦,走啦。”
崔建國抹把臉,可人還是困著。正月的夜要多冷有多冷,哈出來的氣馬上變白霧,他把侄女抱懷裏,蒲扇大的腳“咚咚咚”跑得飛快。到了大槐樹下,到處黑燈瞎火,連狗也不叫。
幺妹指著那個位置,“大伯伯挖這兒,挖……挖三尺深。”
崔建國咋舌,這丫頭知道三尺有多深不?比她身子還高呢!
好在他們從大槐樹後面開始挖,前有幾人環抱粗的樹桿,後有半堵石頭墻,左右還有些打道場時剩下的牛糞,黑漆漆的夜裏就是再好的眼睛也看不見。
有狗聽見響動,剛“汪”一聲,幺妹就用靈力安撫一下。
狗兒們乖乖躺回窩裏,崔建國掄圓了胳膊,吭吭吭的挖。
當然,中途挖出來兩把生銹的刀,還有幾枚不知道哪個朝代的銅錢,以及零星幾塊被腐蝕的破布爛衣裳。
忽然,“哐當”一聲,鋤頭碰在什麽東西上,震得他手臂發麻。
“喲!還真有東西啊!”崔建國的瞌睡立馬醒得一幹二凈,放下鋤頭,用手電筒照了照,是個黑乎乎的東西,怕挖壞,直接用手刨。
很快,形狀完全展現出來——是一個圓鼓鼓大肚子的瓦罐,外頭糊著厚厚一層土,土都長毛了,臭烘烘的,不知道埋了多少年。
看來,幺妹沒說錯,還真有東西。
作者有話要說: 小地精:這到底什麽呢?好不好吃?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以前說讓黃柔去上班,可一沒正式文件,二沒正式領工資, 誰也不知道會不會是大領導臨時起意, 隨口一說就給忘了?崔老太想讓兒媳去問問吧, 又怕她拉不下臉來。
自個兒去吧, 又顯得吃相太難看。
正是好不糾結的時候,給通知了報道時間,那就是板上釘釘啦!
“我這顆心,可算是落回肚子裏啦。”崔老太摸著胸口,想起另一件更緊急的事兒,“對了, 老二你們快去開會,飯給你們留著。”
崔建黨嘆氣,“會已經結束了娘。”
“怎麽著, 還是沒辦法?”
從春天到現在冬天都快過完了, 一整年裏陽城市一滴雨沒下。以前還有壩塘儲水,灌溉一下莊稼不成問題, 可前幾天壩塘的水也見底了,連人畜用水都成問題。
每天大清早的, 牛屎溝的男女老幼們挑著鐵皮洋桶,排在村尾唯一一口還有水的井旁, 每戶只能挑半挑,去晚了隊長拿大鐵鎖把井蓋一鎖,等明天吧!
別的村更慘,喝的都沒了,願意花錢從牛屎溝買呢。可牛屎溝也不敢賣啊, 誰敢保證這井還能出多久?
人畜尚且如此,農業灌溉就更愁了,開春的油菜還種不種?
秧苗還育不育?
玉米呢?
小麥呢?
黃豆呢?
……
這莊稼都是有時間性的,一茬茬依次類推的,錯了一茬,全年計劃都得打亂。
更何況,公社已經給牛屎溝下了命令,開春後要大力種植黑皮西瓜……西瓜可是最吃水的!
愁啊,不僅老人家們愁,小年輕們也愁眉苦臉,“一連辦了三場求雨法事,廢了三個豬頭,早知道沒用還不如分了吃。”
崔老太罕見的瞪起眼睛,“說啥屁話呢,有用,肯定有用,龍王娘娘肯定看見咱們的誠心了!”雙手合十,作揖。
當然,前景再怎麽慘淡,那也是全隊全公社的事兒,天塌下來還有個兒高的頂著,老崔家的年還是得好好的過。
今年隊上分了十五斤豬肉,春暉下河捉到兩條大草魚,林巧針娘家給送了四個大南瓜,王二妹娘家則是一罐鹽津津香噴噴的黃豆豉。
說起這豬肉,還真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以前,老崔家倒黴的時候,分豬肉雖然是抽簽,可崔家總是抽到母豬肉,母豬肉裏還是肚腩上的,光那嚼不動的豬奶頭就占了大半,還有沒肉的豬尾巴,糟心的豬屁股……反正怎麽劣怎麽來。
可今年張愛國讓他們家先抽,又是小福星幺妹抽的,一抽就抽到大青豬的五花,油汪汪的十五斤五花,可把其他人羨慕死了。
對了,張愛國還給他們搭了兩斤豬大腸,說是獎勵他們勤勞肯幹,為全公社農民樹立了一個好典範。主要是他那篇通訊稿寫出來句子都讀不通,全憑黃柔幫他改,改了後交上去,被投到市裏,市裏又選送到省裏,光榮的登載在《石蘭晚報》上。
這是全村人的光榮!
現在,牛屎溝成了段書記關註的重點,聽說年後就要把這兒作試點,改革農業種植模式,到時候會有農科站的工作人員來指導。
這可是整個隊的希望啊!
當然,崔家人現在沒空關心希望不希望的,大家忙著做年夜飯呢。以前的年夜飯吃頓韭菜雞蛋餡兒的餃子就算豐年了,可今年不一樣,光硬菜就有六個——紅燒肉,紅燒大草魚,紅燒肥腸,蒸臘肉,筍子燉老母雞,小蔥炒鵝蛋。
有糖有鹽又有醬油,肯定得紅燒啊。
更別說還有別的時鮮小菜,這個“規模”就是一般雙職工家庭也沒有的。
劉惠挺著個剛顯懷的肚子,轉來轉去,一會兒聞聞魚,一會兒嘗嘗雞湯,咂吧咂吧嘴:“哎喲我說,咱啥時候也買一臺那種照相機,把咱們家年夜飯拍出來,洗成照片帶著,回娘家不得羨慕死他們。”
王二妹嘴角抽搐,得,大嫂還是心心念念要回去顯擺啊。
1971年的春節,崔家頭一次吃肉吃得肚飽肥圓,聽著集鎮上傳來的零星炮仗聲,他們相信,明年的這個時候,他們肯定也能放上炮仗。
而且是牛屎溝第一家放炮仗的。
大年初二,除了劉惠和黃柔,妯娌們都走娘家去了。此時的幺妹真是分外想念遠在北京的“外公外婆”,要是她跟媽媽也能去北京就好啦,她一定給外公外婆帶許多好吃噠!
正月裏的日子過得特別快,孩子們兜裏或多或少都有點吃的,瓜子兒,水果糖,炒黃豆蠶豆豌豆各種豆,揣得滿滿的出去,村口溜達一圈,誰不羨慕?
翻花繩被春苗姐姐發揚光大後,現在全村的小姑娘都在玩這個,大榕樹下就是據點。幺妹揣著脹鼓鼓的小豆豆,悠哉悠哉逛過去。
“崔春暉,你妹來啦!”李寶柱在旁邊pià jī扇得飛起,眼睛也沒錯過那白凈凈的小姑娘。
春暉姐姐忙著跟張秋蘭的堂姐翻花繩呢,正翻到難舍難分勝負未定的時候,只來得及說一聲:“妹啊,別去村口。”
是這樣的,因為開春後要大幹一場,隊上提前打了一塊新的道場,就在村口,大榕樹過去十米。道場用的全是牛屎,打了厚厚的一層,現在還沒幹透,氣味怪臭的。
幺妹“嘎嘣”吃一顆小豆豆,“好噠!”
“喲,幺妹也出來玩啦?你媽呢?”顧老太坐門口的石坎上,一下一下的搓著麻繩,“呸”一口唾沫在手掌心,兩縷麻線對著搓,很快,一段結實的油亮亮的沾著老太太口水的麻繩就出來了。
她也想洗手,可人喝的水都快沒了,哪有那麽造的。
“我媽媽在備課。”幺妹掏出一小把炒豆豆,“奶奶,給。”
她是知恩圖報的小地精,吃過人家橘子罐頭,現在還記著呢。
顧老太“哎喲”一樂,接過來吃了兩個。崔家的豌豆不是炒,而是油炸的。一個個金黃黃的吸足了清油,裹上鹽巴和淡淡的辣椒花椒八角粉,那就是五香的,別提多香了!
“你媽過兩天去上班,那你怎麽辦呀?”
“我就在家等著,等我媽媽下班鴨。”
顧老太還想問那你會不會想你媽,一轉身,小丫頭已經甩著小揪揪跑遠了。
因為她聽見大槐樹“咳咳咳”的咳嗽聲,咳得整棵樹都在顫抖,落下不少樹葉子,就像奶奶咳嗽的時候。
幺妹繞到槐樹後,輕輕撫摸著老槐樹,“爺爺你生病了嗎?”
“是啊,年紀大了就是這兒不好那兒不好的……咳咳。”老槐樹的聲音特別喑啞,甚至還在顫抖。
“那你可以吃藥嗎?”她現在的智商已經知道,人吃的藥不能給植物吃了。
“我啊,咳咳……是老毛病啦。”
幺妹不知道怎樣才能減輕它的痛苦,只好學著媽媽照顧她一樣,輕柔的幫它拍背。
槐樹是一株六百多歲的老槐樹啦,從明朝的時候就出生在這兒,活了太多太多年,見了太多太多事,幺妹很喜歡聽他講故事。
他的故事有一種不同於媽媽的厚重感,像敲響一盞古老的鐘一樣,源遠流長,餘音裊裊。但去年天幹,有一半樹冠已經被太陽曬死了,老槐樹說它快不行了,今年要還不下雨的話,它就得一命嗚呼了,也不怎麽講故事了。
“你能幫爺爺一個忙嗎?”
幺妹趕緊點頭,三個也可以噠。
“爺爺腳底下有個東西硌腳,你幫爺爺挖出來怎麽樣?”
“好噠!”小地精用她的靈力感受了一下,老槐樹腳底下不屬於土地的東西太多啦,有木頭的,金屬的,塑料的,但埋得太深,她也不知道是什麽硌他的腳。
“是一個瓦罐,都長毛啦,就在我這個枝椏的正下方,大概三尺深的地方。”
幺妹記下,跑回家裏找伯伯們。
“怎麽啦幺妹?”大伯最近神清氣爽,他就要有兒子啦,走路都能帶風。
“大伯伯,你能幫我挖個東西嗎?”
崔建國扛上鋤頭,“挖啥?”他倒沒有劉惠那麽迷信侄女,也沒有那麽見錢眼開,只當是小女孩又看上什麽花花草草了。
幺妹踮起腳尖,竜竜窣窣說了兩句悄悄話。
崔建國瞪圓了眼睛,挖村口大槐樹?那可不好動手,因為是集體所有,還是整個牛屎溝的象征,十裏八村的一提“大槐樹”,大家都知道是這個村。要挖出個啥,還不得惹一身官司?挖不到東西,萬一挖斷了老槐樹的根,那可就成千古罪人了。
“老槐樹特別難受,我們就幫幫它吧。”幺妹懇求。
崔建國想了想,不忍侄女失望,“好吧,但得晚上再去。”避人耳目。
***
對於即將上任的崗位,黃柔是緊張與期待並存。因為在村裏都只教些簡單的漢字,簡單的寫作文,整個小學只有她一個教語文的,也沒有橫向對比,到底教學水平怎麽樣她也拿不準。去了外頭可不一樣,她不能給燕大中文系丟人。
所以,但凡有空,她都在家備課,把春暉一年級的課本借來,又溫習了好幾遍。
幺妹看媽媽忙著,也不打擾她,悄咪咪的跑到西屋門口,“大伯伯,大伯伯,天黑黑啦,走啦。”
崔建國抹把臉,可人還是困著。正月的夜要多冷有多冷,哈出來的氣馬上變白霧,他把侄女抱懷裏,蒲扇大的腳“咚咚咚”跑得飛快。到了大槐樹下,到處黑燈瞎火,連狗也不叫。
幺妹指著那個位置,“大伯伯挖這兒,挖……挖三尺深。”
崔建國咋舌,這丫頭知道三尺有多深不?比她身子還高呢!
好在他們從大槐樹後面開始挖,前有幾人環抱粗的樹桿,後有半堵石頭墻,左右還有些打道場時剩下的牛糞,黑漆漆的夜裏就是再好的眼睛也看不見。
有狗聽見響動,剛“汪”一聲,幺妹就用靈力安撫一下。
狗兒們乖乖躺回窩裏,崔建國掄圓了胳膊,吭吭吭的挖。
當然,中途挖出來兩把生銹的刀,還有幾枚不知道哪個朝代的銅錢,以及零星幾塊被腐蝕的破布爛衣裳。
忽然,“哐當”一聲,鋤頭碰在什麽東西上,震得他手臂發麻。
“喲!還真有東西啊!”崔建國的瞌睡立馬醒得一幹二凈,放下鋤頭,用手電筒照了照,是個黑乎乎的東西,怕挖壞,直接用手刨。
很快,形狀完全展現出來——是一個圓鼓鼓大肚子的瓦罐,外頭糊著厚厚一層土,土都長毛了,臭烘烘的,不知道埋了多少年。
看來,幺妹沒說錯,還真有東西。
作者有話要說: 小地精:這到底什麽呢?好不好吃?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