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送上門找打的人 (1)
關燈
小
中
大
李初並不清楚武輪已經為她說服李末,並且讓李末成為她的助力。
被關在府裏,出不去也見不到任何的人,李初坦然接受這份待遇,每天練練字,寫寫文章,已經好些年沒有這樣放松愜意,李初自然要把握機會。
武媚娘知道李初如此也是莫可奈何。一個人沈穩到李初這種地步無人可比。
不過朝廷還沒有接受李初忽然被趕出政事堂,所有的官職都被撤除的事情,武承嗣再呼自己成為太子,武媚娘看起來也是十分的意動,這可不是好事,表示反對的人不斷的進言。
偏偏在這個時候武敏之竟然也冒頭,有意爭太子之位。
這樣冒頭出來的武敏之,讓本來那些就覺得不安的大臣們更是傻眼了。
一個無才無能,無德無品的武承嗣夠讓他們費盡心思的對付,畢竟這身後給人撐腰的分明就武媚娘,誰都明白這個道理。
武敏之年輕時肆意輕狂,名聲不好,可是有一句話說得好,浪子回頭金不換,很顯然,武敏之這些年,不僅立下戰功,在朝政頗有建樹,更不要說現在的武敏之能夠成為政治堂的宰相,都是憑自己的本事。
所以如果想就無能一事反對武敏之成為太子,行不通啊!
如果說武承嗣的冒頭讓人之前拍下去,如今就算武承嗣再冒頭,並沒有引起多少人的註意,武敏之這樣一出頭,從來不爭的人這個時候想爭,而且透露出一股勢在必得,意義也就完全不一樣,至少忠於李唐的人都不敢再輕視。
尤其在此之前武媚娘更將李家的中流砥柱李初無緣無故的罷官,更是不許李初再出府邸一步。
一連串的消息總是讓人心生不安,武媚娘不會真想把天下江山都傳給姓武的吧?
在這個時候,不是沒有人想到要去尋李初討一個主意,很多人已經看的很清楚,李初就是庇護李氏宗親,保證武媚娘將來的帝王之位傳回給李家的重要人物。
否則的話,武媚娘也不會一開始就朝李初下手。
然而他們想去找李初,李初的公主府卻被武媚娘派來的人團團包圍,任何人不得隨意進入,也就是說李初沒辦法出來,他們這些人想進去看望李初也絕不可能的。
武媚娘防備他們至此,更令他們心生不好的預感。
對於這件事,武媚娘特意召朝中的幾位宰相入宮商議,為首的人自然就是狄仁傑。
狄仁傑那可是忠於李唐的人,這麽多年來,和武媚娘雖然也有君臣之誼。但是在狄仁傑的心裏,武媚娘只不過是代為掌管江山而已,遲早有一天,這個江山總是會傳回給李家的人的。
“狄愛卿,你怎麽看。”想當年,武媚娘之所以會知道李初的心思,就是因為狄仁傑。
如今的武媚娘召狄仁傑進來問話,也並不僅僅只是為了李家的事。
狄仁傑心中的警鐘大響,武媚娘這一問一時讓狄仁傑不知如何接話才是。
“陛下之意,臣不能明了。”狄仁傑竟然一時之間無法猜透武媚娘此問的意思,也就直接的告訴武媚娘,希望武媚娘能夠多給一些提示。
“朕意思自然就是要立太子了。你認為誰更合適。”太子一事忽然鬧得沸沸揚揚,就是因為武媚娘在背後推動。
狄仁傑小心翼翼的擡起頭看向武媚娘,“陛下當真要將太子之位給魏王或是韓王?”
武媚娘笑得意味不明的道:“武承嗣也就罷了,武敏之這個人,你們同殿為臣那麽多年,他雖然年少輕狂做出許多讓人不喜的事情來,但是如今也是知錯能改,這些年來為國盡忠,最重要的是,他是有本事的人。”
“可是陛下,他們畢竟只是您的侄子,侄子供奉姑母,陛下可曾想過百年之後的事情?”狄仁傑沒有想到,這個時候的武媚娘最看重的人竟然是一直沒有動靜的武敏之。
武敏之的能力和本事,還有那份自制,狄仁傑都看在眼裏,這也是為什麽一直以來武敏之並沒有作為所有人攻擊目標的原因,著實是有本事的人再想攻擊,像狄仁傑這樣的大臣也絕對不會輕易構陷於人。
在是對姓武的人有所不滿,那都是因為他們過於囂張跋扈,而且不把李氏宗親放在眼裏,更意圖奪取李氏江山。
可是如果一個人沒有犯錯,或者是沒有做任何越軌的事情,他們也絕對不會出手構陷於人。
“狄愛卿以為朕會不會擔心百年之後的事情。人死如燈滅,所謂的供奉不過如是。”這一句話還是李初告訴武媚娘,畢竟按李初的意思,將來的有一天,她一個沒有子嗣的人,必然會將江山傳承給侄兒們。武媚娘何嘗不是擔心,如果李初真的成為皇帝,百年之後無人供奉又該如何是好?
可是李初根本就不在意,人活著一輩子,活著管好活著的事,死去之後的事情,何必想的太多。
活在當下,活的肆意,活的沒有任何遺憾,比什麽事情都重要。
也就是這份豁達,讓武媚娘自嘆不如。武媚娘是在意身後之事的,她也怕在自己死了之後會留下千古的罵名。
而且武媚娘更希望將來有人供奉,哪怕這個世上不知道有沒有神仙,武媚娘卻是希望能夠有的。但在狄仁傑的面前,武媚娘毫不猶豫的借用李初的話,只為看清朝臣們的心思。
“陛下。”武媚娘這樣的回答恰恰是狄仁傑萬萬沒有想到的,如果一個人不在意身後之名,不想是不是會有後人供奉,那麽她就會完全按照自己的心意行事。
武媚娘揚起手,提醒狄仁傑道:“想必狄愛卿也該知道朕的這幾個兒子裏面沒有一個比得上武敏之。”
這一點更是讓狄仁傑沒有辦法否認的,狄仁傑半響說不出話來。怔怔的看向武媚娘,可是最終,狄仁傑道:“那麽安定公主呢?”
武媚娘在聽到安定公主這四個字時臉上露出了笑意,卻是一閃而過,狄仁傑根本沒有察覺。
“狄愛卿,安定公主可是女郎。”武媚娘僅是平靜的陳述這個事實,一個他們都無法否定的事實,“況且,安定公主無嗣,她雖然姓李,在你們看來可以作為一個讓你們接受的繼承人,但對朕來說,她的問題比任何人都要多。”
武媚娘板著一張臉挑出李初的毛病來,顯然並不滿意狄仁傑的這個提議。
狄仁傑急切往前一步,朝武媚娘道:“陛下,公主無嗣是好事或是壞事,仁都見仁,智者見智。於臣看來卻是好事,將來,她定然只能從諸王的子嗣中擇嗣以承江山。”
“方才狄愛犯提醒的朕,侄兒可是不會供奉姑母的。”拿出狄仁傑說過的話來堵狄仁傑,武媚娘也不是反應慢的人。
因而狄仁傑一時卡住了,武媚娘道:“比起武家的人來,你們寧願讓安定公主繼位嗎?這是狄愛卿自己的意思,還是天下人都這麽想?朕也不年輕了,現在只想太太平平的過日子,無意多起爭端。”
一句話顯露出武媚娘想要安定的心思,也就是說,這個時候的武媚娘並不希望再起風雲。但,武媚娘眼中閃過的精光,此話的真假有待商榷。
不過縱然再起風雲,武媚娘也會將一切牢牢的掌握,否則的話,武媚娘寧願什麽都不做。
“陛下。太子之位,畢竟關系江山傳承,如果陛下真的不在意侄兒繼位,將來無人供奉。那麽臣希望陛下可以考慮安定公主。論文論武,安定公主都是萬裏挑一,而且深得民心。又未陛下創立大周天下,立下汗馬功勞。陛下心中難道對安定公主沒有半點的情誼?”就狄仁傑來說,這麽多年來,李初處處提醒武媚娘,沒少和武媚娘對著幹,但是這都是站在利國利民的立場。
李初的所作所為,不管是作為臣子,還是作為女兒,都該是讓人挑不出刺來的,狄仁傑不斷的想為李初說好話,誰讓能和武敏之比的人就只有一個李初?
武媚娘的目光與狄仁傑相對視,“狄愛卿,你我算是年齡相仿,很多事情你應該懂得朕的心思。沒錯,安定公主確實能力出眾,聰慧果定,但是她對我的恨,難道狄愛卿不知道?”
就算從一開始狄仁傑未必明白李初對武媚娘態度的轉變,可是這麽多年下來,只是為了國事李初才會對武媚娘犯上進言,但那其中透露出來的恨,狄仁傑就一無所覺?
提到這一點,狄仁傑忽然無話可說,武媚娘以為自己大獲全勝,可是狄仁傑忽然又開口,“陛下,既然說到安定公主對陛下的恨意,那麽,魏王呢?”
武敏之難道就不恨武媚娘?武媚娘不可能忘記自己做過的事,一直以來冒頭最猛的人是武承嗣,總不會是沒有任何原因的。
很顯然,這一句話紮在了武媚娘的心尖上,如果武媚娘因為對李初的恨意,所以不願意將太子的位置給李初。
武媚娘就不擔心,若是武敏之成為太子,將來的武媚娘只怕百年之後都不得安寧。
人都死了,就算你曾經是皇帝,和現在的皇帝對上,現在的皇帝若是不喜歡你,想盡辦法的讓你入不了墳,無人祭祀易如反掌。
武媚娘是個聰明人,不可能不明白這個道理,狄仁傑這一問實在過於紮心。因此,武媚娘的臉色沈了下來,“今日到此為止,你退下吧。”
不願意再和狄仁傑討論這個話題,狄仁傑也不再糾纏,反正武媚娘絕對會深思的。
只是狄仁傑這樣退下,見到其他的宰相時,其他宰相著急的詢問狄仁傑事情如何,狄仁傑只是搖了搖頭,和武媚娘說過的話半句也不曾與任何人提起。
看得出來,武媚娘真的是對武家的子弟動起立太子的心思,而且直到現在為止,武媚娘一直死死的壓著自己的兒子,反而讓侄子出頭,這就導致了除了李初,任何兒子都沒有表現自己能力的機會,令武媚娘可以拿武敏之的本事作為一個突破點,讓人無可反駁。
狄仁傑當時就點出李初來,就是想讓武媚娘可以權衡利弊。
縱然李初是女兒身,可是李初的能力天下有目共睹。武媚娘現在的地位能夠這麽穩固,李初可是居功至傲的。
但是這麽多年來,李初從來沒有因為自己的功勞要求過武媚娘任何事情。武媚娘如果真的執意要立武家的人為太子,接下來……
當著武媚娘的面,狄仁傑都不敢說出口的話,這時候也只能自己心中暗暗著急。
像李初那樣的人可是說到做到的,若事武媚娘真的敢立武家的兒子成為太子,李初絕對敢反。
那麽到那個時候會是什麽樣的局面?狄仁傑都不敢想,越想自己越怕。
然而現在李初已經被武媚娘囚禁在公主府內,不許任何人出入。就算想給李初傳遞消息打探一二,那也是沒有辦法。
狄仁傑犯愁,很愁。回了府也是來回的走動,心中更是在思量這件事應該怎麽是好。
絞盡腦汁的想總也是想不出一個好的辦法來。現在究竟應該怎麽辦?如果真的讓武媚娘立下武家的子弟成為太子,那麽這個天下就真的是姓武了。
不,不能讓這樣的事情發生,絕對不能。
武家,武媚娘是李治的妻,是皇後,是太後,她是可以代掌江山,別的人卻沒有這樣的資格敢奪李氏的江山。
要怎麽辦?怎麽辦?狄仁傑努力讓自己穩下來,越是在這個時候越不能急,若是急了反而落人把柄,到時候對於李氏宗親來說將是滅頂之災。
不對,武媚娘忽然鬧出這麽大的動靜來,更是讓武敏之也出面了。事情怎麽覺得有些不同尋常?
想到這裏,狄仁傑讓自己好好的捋捋,仔細的想想究竟錯過了什麽事情。能夠影響這件事至關重要的線索……
至於李初,在外面的人心急如焚,不能安寢的時候,李初反而愜意無比。每日專心練字,看書,外面的消息雖然不斷的傳入李初的耳朵裏,李初就好像完全沒有聽見,那些事情也都跟自己沒有任何關系。
武媚娘聽說李初做的如此穩,氣哼哼的。可是眼底閃過的讚賞又是無法掩飾的。
一個人不管面臨什麽樣的處境,最重要的就是穩,只有穩才能找到利於自己的辦法,才能夠讓自己破了困局。
也正是因為如此,武媚娘的心裏早就明白了。李家和武家的勝負,別說就算沒有李初,還有那麽多忠於李唐的臣子,那麽多的人,一心一意都想匡扶李唐江山,現在武媚娘在能壓得住那些人,武家的那些人裏,有幾個能做?
縱然是武敏之再有能力,也絕對不可能和天下人抗衡,武媚娘自己就是和天下人抗衡才走到今天這一步的,但是武媚娘也得說,那些反對她的人,其實會是武敏之將來的數倍。
很多人對於武媚娘成為大周的皇帝,其實心中是有不滿的,然而看在武媚娘為高宗李治生下幾個兒女的份上,而且那幾個兒女也並不是多出色的人,武媚娘想要代掌江山,那就讓她掌,但若想傳給別的姓武的人,萬不可能。
這樣的一句話,不僅僅是朝中大臣們心中的肺腑之言,也是李初早就從一開始就告訴過武媚娘的話。
江山社稷,這是李治的天下,武媚娘可以代掌,但是將來必須要傳給李初的弟弟們,如今,李初動了此心,她將來也會將江山傳出她的侄兒們,不外乎就是李哲,武輪的兒子。
立太子,究竟立誰一事鬧得沸沸揚揚。武承嗣不留餘力的操作,希望自己能夠蓋過武敏之的風頭,成為武媚娘心目中首要的太子人選。
太子之位,皇帝之位,至高無上,多少人趨之若鶩,巴不得自己能夠爬上這個位子,現在武承嗣有這樣的大好機會,怎麽可能會不努力。
而在武承嗣的手下,有人提醒武承嗣,如果自己想要成為太子的話,必須要取得李氏宗親的支持,而這個人最好就是李初。
提到李初,武承嗣就想起來他這麽多年來就是因為李初深處朝中,居為宰相,所以武媚娘不僅一次動過心思立武承嗣為太子,卻全都被李初破壞。
越想越是生氣,李初在武承嗣的心理,那就是壞自己好事的人,現在手下的幕僚竟然勸武承嗣去說服李初,讓李初成為幫助自己的那個人,這不是癡人說夢話。
武承嗣當頭喝斥幕僚一頓,想讓幕僚清醒一點,因為最反對他成為太子的人必然就是李初,去找李初幫忙,瘋了吧?
“韓王,今時不同往日。從前的安定公主深得陛下寵愛,而且又身為宰相。自然不是韓王可以抗衡的。可是如今安定公主被奪去宰相之職,而且禁足府內,再有魏王出頭,比起魏王來,韓王在安定公主心中只怕算不得什麽吧。”
“你說反啦,我們正好相反。安定公主能夠和武敏之一起對付我,可是絕對不會和我一起對付武敏之。”武承嗣對自己和李初的關系素來就有自知之明,先前武承嗣從來不敢和李初正面對抗,那是因為他很清楚自己絕對不是李初的對手。
武承嗣打定主意想要成為太子,也是不敢對李初動手的,只敢暗搓搓的隱忍著,內裏早下定決心,一旦他成為太子成為皇帝,將來一定要把李初加註在他身上的一切全部都還給李初。
這一份心思武承嗣老老實實的藏著,哪怕武承嗣再想給自己加籌碼也看得清楚,武媚娘對李初有些不滿,但是並不意味著武承嗣可以在武媚娘的面前說李初的壞話。
這種事情武承嗣不是沒有做過,結果換來的是武媚娘對他的喝斥,武媚娘那雙分明可以看透他們所有心思的雙眼,武承嗣只要想起來,心裏就止不住的發顫,再也不敢說李初的半句不是。
“可是現在分明是魏王的呼聲比韓王你高,若是你們兩位聯手,先把最大的問題解決,安定公主不會不明白其中的利害。”雖然被武承嗣當頭棒喝,幕僚依然不屈不撓,堅持自己一開始打的主意,就是希望眼前的武承嗣能夠聽自己一句勸。
“安定公主必然不希望武氏的人成為太子。以前是韓王的呼聲最高,但是現在卻變成了魏王。在韓王呼聲最高的時候,安定公主自然第一個要對付你,然而現在變成魏王,所以安定公主第一個想對付的人應該就是魏王。”幕僚趕緊把意思全都說明白,就是希望眼前的武承嗣能夠聽進去一句。
武承嗣細細一想,“說的好像有點道理,畢竟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安定公主以前是想置我於死地。那是因為在她的眼裏,我是她最大的敵人,現在最有可以搶去太子之位的人變成武敏之,武敏之就成為安定公主最大的敵人,也是我的最大敵人。”
“正是如此,所以這個時候如果韓王去找安定公主商量一同對付魏王,安定公主一定會同意的。”幕僚覺得自己真心不容易,終於勸服武承嗣這個時候去找李初結盟。
武承嗣仔細的想著,越想越覺得有道理。以前的時候,李初處處看不慣武承嗣,想要把武承嗣置於死地,可是那是因為什麽來著?
其實武承嗣到現在都想不明白,為什麽李初這些年處處和他作對,而且擺明看不上他?
算啦算啦,這些也不是什麽緊要的事情,最重要的是趕緊想想怎麽找機會和李初定下計劃,先把武敏之拉下馬。
武承嗣這裏的動靜不僅是傳到武媚娘的耳朵裏,就是李初那裏也一清二楚。
難得清閑了那麽久,李初在得知武承嗣竟然想找她合作對付武敏之的時候一下子笑開了。
“這武承嗣有沒有腦子?”雖然幕僚說的天花亂墜,話裏話外,都覺得李初這個時候最好的決定就是和武承嗣合作。
可是李初依然對武承嗣的智商表示質疑,比起武承嗣來,李初更相信武敏之根本沒有可能成為所謂的太子。
所以任由外面風起雲湧,各方出動李初卻半分不見著急。
蕭太後:“武皇這是真想幫你一把?”
呂太後:“別高興得太早,事情沒有到最後,千萬別太高興。”
宣太後:“吃過武皇這麽多虧了還不能學乖一點,見著一點好處,就以為她對群主有多好。”
孝莊太後:“我只怕武皇有別的意圖。”
畢竟事情看起來好像最後得好處的應該會是李初。因為外面的人鬧的動靜越大,武家的兩個人先鬥起來,其中如果說沒有武媚娘的推手,鬼都不信。
可是武媚娘為什麽要這麽做呢?當然絕對不可能,真的就是為了李初而已。
如果武媚娘有心讓李初成為她的繼承人,絕對不會用這樣把李初置於風口浪尖的辦法。
搶太子之位,各出手段,李初若是最後成為勝利者,卻要成為眾矢之的。
蕭太後:“群主你就像現在這樣子,什麽事都別管,安安心心的待在家裏。我就不相信你不出手,武皇能怎麽著你?”
幾個太後對於武媚娘的手段已經有了一層新的認識,所謂的親情在武媚娘那裏根本一點用處都沒有。要算計人,武媚娘就會算計,別管你這個人能為武媚娘做什麽,或者是願意為武媚娘去死,那都不重要。
李初何嘗不是懂得這個道理,君不見她自從被武媚娘禁足之後就安安分分的待在府裏,一點沒有想往外跑的意思。
現在李初倒要看看武媚娘能把她禁足多久,外面的人,武媚娘要怎麽挑動。
呂太後:“我只問群主一句,如果真的有什麽突發事件必須要和武皇硬碰硬,群主究竟有多少把握?如果群主有把握,我們就安安心心的待著。”
對於李初手裏的人還有兵馬,其實大家都有點數,但是行軍打仗的事情太後們確實不太擅長,硬來的話,勝算多少,就得聽聽李初的。
蕭太後:“七成。”
作為唯一一個算是懂得行軍打仗的太後,蕭太後把這個成算說出來一眾太後們眼睛都發亮。
這麽高的成算可以可以的。
李初:“我只認為有五成。”
……三位太後都對蕭太後提出了質疑。比起蕭太後來大家自然更相信李初的,蕭太後問:“為什麽,有兩成的成算出入,這是什麽原因?”
李初:“你算漏陛下的心狠,兵馬對峙,你可別忘記她現在是皇帝,謀反一事不管你有多麽冠冕堂皇的理由,都是居於下風的,更別說這件事情,有多少人會支持我,就算是我手中的兵馬,那些願意隨我出生入死的將士,說到謀反這兩個字時,也不見得他們都會願意跟著我一起幹。”
“連這些出生入死的同袍都有可能倒戈相向,那麽你說其他人幫我的可能又有多少?謀反謀反,陛下不僅是皇帝,更是我的母親。犯上作亂,視為不忠,弒母更為不孝。身份的絕對壓制,讓我從一開始就處於不利的地位。能有五成的把握就已經很高了。”
聽完李初的分析,一眾太後連連點頭,話說的一點都沒有錯,誰讓武媚娘不僅是皇帝,更是李初的生身之母。
一個當母親的人,對兒女做什麽事情都不過分,可是當兒女的人,但凡有半點不敬之意那就是不孝。
李初在與武媚娘的關系之中,從來都是居於下風的,就算李初真要用武力奪回江山大權,總要想想後果是不是自己擔得起的。
本來想讓李初不如借這個機會攪動風雲,讓天下大亂,然後趁機奪回江山,再成為皇帝就算了,沒想到事情果然不宜想的過於簡單。
身為人女,李初心裏再恨武媚娘的無情,終究不能動手作亂,落人於柄,這一輩子李初都為天下人所稱頌,更不能為武媚娘落人於柄,尤其是這樣一個大不孝的罪名,那可足以讓李初一輩子都不可能成為皇帝。
小不忍則亂大謀,李初現在就是在忍,忍常人所不能忍。
李初笑話武承嗣沒有腦子,可是武承嗣依然尋上門來了。
別的人都沒辦法進李初的公主府一步,倒是難得武承嗣竟然進來了。
李初在知道武承嗣進府之後,本著想看武承嗣笑話的心思,竟然見了武承嗣。
武承嗣進門的時候就想過自己就算能夠讓侍衛放行也不見得李初就願意見自己,不過幕僚也告訴過武承嗣,只要李初願意見他,就證明他們之間的事可以商量。
所以見到李初的時候,武承嗣十分歡喜。只是進入偏廳見到李初的時候,武承嗣這些年來一直見到的都是身著朝服威嚴無比的李初,今日的李初長發隨意散落,發間只別一支晶瑩剔透的白玉簪,身著一身淡紫色的常服,遠遠的望來,宛如仙女。
李初的美麗是連武媚娘都稱讚有加的,當年的武承嗣也曾為李初的美貌癡迷得無法動彈,經過歲月的錘煉,現在的李初比起當年的稚氣未脫更顯得成熟而別有風味。
就算武承嗣這麽多年來有過不少的女人,也見過無數的美女,但是絕對沒有一個人像李初這樣矛盾,宛如一壇烈酒,酒香飄溢,讓人不由自主的靠近,可是真正靠近之後,又發現那不是酒香,而是水。
“韓王此來就是為看我的?”武承嗣的神色全部落入李初的眼中,李初微蹙眉頭,不難看出她的不滿。
“公主貌美,一時失禮,希望公主不要見怪。”武承嗣被李初提醒總算回過神來,趕緊和李初賠禮,可是李初卻已經不想再和眼前的人有所交流。
這麽多年了,依然沒有半分長進,這樣的人和他說話簡直就是浪費時間。
“打出去。”李初見見武承嗣就是想看看武承嗣都有什麽想法,可是現在看來,人和當年沒有什麽兩樣,依然是見色忘義的東西。
正好順著這個話頭把他打出去,出一口惡氣,也給外面的人一個警告。
縱然她被困在府中,並不代表能夠有人敢到她的公主府裏肆意妄為。
最重要的是,打武承嗣一頓,正好讓天下人都明白一個道理。別說這只是一個熱門的太子人選,就算真的成為太子,李初打起人來照樣不需要手下留情。
“公主安定公主,我現在可是韓王,你也敢隨意讓人打我?”聽到李初開口就是要打人,可把武承嗣急壞了。
李初說打那是絕對能打的,武承嗣只想怎麽自救。
但是這裏可是安定公主府,就算武承嗣帶了幾個人進來,就他身邊的人懂得一些花拳繡腿,又能耐李初何?
“打。”韓王,李初要打的正就是韓王,若不打一打,怎麽讓武媚娘知道自己此時的心中有多郁悶?
武承嗣就這麽被人領著打起來,雖然身邊的人護著他的臉沒讓打到他的臉上,武承嗣也是渾身酸痛。
想想這些年來武承嗣謂養尊處優,沒有人敢對武承嗣有半分的不滿,更別說打他。
出門在外,武承嗣到哪裏不是讓人阿諛奉承的,萬萬沒有想到,這一次竟然上門找打。
“我一定要到陛下那裏去告你。”一邊挨著打,武承嗣竟然還一邊威脅李初。
“好啊,使勁的揍,專打他的臉。”李初就站在一旁吩咐人放心大膽的打。什麽打人不打臉的,怎麽能!李初更是讓人專門招呼武承嗣的臉。
武承嗣沒有想到自己提起要去武媚娘那裏告狀時,反而更引起李初的不滿,打起人來專讓人招呼他的臉。
被打得嗷嗷叫,等被扔出安定公主府時,武承嗣已經爬不起來了。
多虧在外頭還有武承嗣的人候著,雖然武承嗣的臉被打的鼻青臉腫,人都認不出來了,可是總能認出身上的官服和隨侍入內的人。趕緊的迎過去,“王爺,王爺,你沒事吧?”
分明自家王爺剛能進安定公主府的時候很是高興的,怎麽一眨眼出來就成了這副模樣。
武承嗣何嘗不是心裏苦被人扶著起來指著李初的大門罵道:“我,我要去告你。”
臉都被打腫了,說話都是大舌頭,好不容易才聽清他的話。
“王爺,王爺,我們還是趕緊走吧。”看武承嗣這個樣子,安定公主真是什麽人都不怕,就連王爺的面子都不給,打起人來一點沒有手下留情的意思,看樣子他們是對付不了,走為上策。
“走,進宮,立刻進宮。”想到自己這樣一身傷武承嗣怎麽能咽得下這口氣,必須要進宮找武媚娘討個說法。
“公主,韓王進宮了。”武承嗣這麽被打出去,打的鼻青臉腫,渾身是傷的,李初身邊的人總有一些擔心。所謂打人不打臉,打狗也得看主人。武承嗣的身後可是武媚娘。
李初冷哼一聲,招手讓曲和上前,“你進宮問陛下一句話,是不是我這個女兒任人欺辱到門前我都打不得了?武承嗣有什麽心思陛下果真不知?”
曲和聽得一顫,李初一個眼神掃過去,曲和不敢有二話,允一聲好字,這就進宮去。
“陛下,請陛下為我做主啊。”武承嗣真是一點都沒有收拾,就這麽渾身是傷,衣衫不整的進宮去,人未見到,聲音都傳來了。
恰好這個時候一個兩個的宰相都在同武媚娘議事,見到武承嗣的慘樣,第一個笑出聲來的是武敏之。
被打的淒慘,更是哭的老淚縱橫的武承嗣忽然聽到笑聲,憤怒的擡起頭循著聲音看去,入眼就是武敏之那張依然明艷動人的臉。
被抓一個正著的武敏之,沒有半分的不好意思,反而朝武承嗣笑了笑。眼中的玩味更是讓武承嗣怒不可遏。
“你這是怎麽了?”武媚娘看到眼前的武承嗣都差點認不出人來了。
認不出人,總是能認得出衣裳和聲音。確定眼前的人確實是武承嗣,武媚娘擰緊眉頭的問,想想這可是洛陽天子腳下,怎麽有人敢打武承嗣呢?
可是又想到了另一件事,不是沒有人敢打武承嗣,若是武承嗣敢送上門去找打,那一位絕對不會手下留情的。
顯然武媚娘想到這個可能,臉色大變,十分的不喜。
“陛下,我這都是讓安定公主給打的。”武媚娘都想到了,果不其然,武承嗣一張口,真的就是李初。
武媚娘的頭很痛,智商的絕對差異,讓武承嗣絕對想象不到此時此刻的武媚娘是何想法。
“陛下,求陛下為我做主,你看公主把我給打的。”武承嗣這一身的傷都不用偽造,全部都是李初派人給打的。
所以,這麽大的一個把柄,武承嗣怎麽能夠放過李初,不能讓李初幫他一起除掉武敏之,那麽第一個就先把李初除掉。
敵人總是除一個就少一個。李初把自己這麽大一個把柄放在武承嗣的手裏,武承嗣絕對不可能放過。
武媚娘真是要為自家的侄子蠢哭了,武承嗣在那哭哭啼啼的,狄仁傑站了出來問道:“敢問韓王,安定公主被陛下禁足府中,不得出府門一步。你是在哪裏遇到的公主?”
只就一句問話成功把哭哭啼啼的武承嗣問住,哭聲葛然而止,狄仁傑恭敬作揖問道:“請韓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被關在府裏,出不去也見不到任何的人,李初坦然接受這份待遇,每天練練字,寫寫文章,已經好些年沒有這樣放松愜意,李初自然要把握機會。
武媚娘知道李初如此也是莫可奈何。一個人沈穩到李初這種地步無人可比。
不過朝廷還沒有接受李初忽然被趕出政事堂,所有的官職都被撤除的事情,武承嗣再呼自己成為太子,武媚娘看起來也是十分的意動,這可不是好事,表示反對的人不斷的進言。
偏偏在這個時候武敏之竟然也冒頭,有意爭太子之位。
這樣冒頭出來的武敏之,讓本來那些就覺得不安的大臣們更是傻眼了。
一個無才無能,無德無品的武承嗣夠讓他們費盡心思的對付,畢竟這身後給人撐腰的分明就武媚娘,誰都明白這個道理。
武敏之年輕時肆意輕狂,名聲不好,可是有一句話說得好,浪子回頭金不換,很顯然,武敏之這些年,不僅立下戰功,在朝政頗有建樹,更不要說現在的武敏之能夠成為政治堂的宰相,都是憑自己的本事。
所以如果想就無能一事反對武敏之成為太子,行不通啊!
如果說武承嗣的冒頭讓人之前拍下去,如今就算武承嗣再冒頭,並沒有引起多少人的註意,武敏之這樣一出頭,從來不爭的人這個時候想爭,而且透露出一股勢在必得,意義也就完全不一樣,至少忠於李唐的人都不敢再輕視。
尤其在此之前武媚娘更將李家的中流砥柱李初無緣無故的罷官,更是不許李初再出府邸一步。
一連串的消息總是讓人心生不安,武媚娘不會真想把天下江山都傳給姓武的吧?
在這個時候,不是沒有人想到要去尋李初討一個主意,很多人已經看的很清楚,李初就是庇護李氏宗親,保證武媚娘將來的帝王之位傳回給李家的重要人物。
否則的話,武媚娘也不會一開始就朝李初下手。
然而他們想去找李初,李初的公主府卻被武媚娘派來的人團團包圍,任何人不得隨意進入,也就是說李初沒辦法出來,他們這些人想進去看望李初也絕不可能的。
武媚娘防備他們至此,更令他們心生不好的預感。
對於這件事,武媚娘特意召朝中的幾位宰相入宮商議,為首的人自然就是狄仁傑。
狄仁傑那可是忠於李唐的人,這麽多年來,和武媚娘雖然也有君臣之誼。但是在狄仁傑的心裏,武媚娘只不過是代為掌管江山而已,遲早有一天,這個江山總是會傳回給李家的人的。
“狄愛卿,你怎麽看。”想當年,武媚娘之所以會知道李初的心思,就是因為狄仁傑。
如今的武媚娘召狄仁傑進來問話,也並不僅僅只是為了李家的事。
狄仁傑心中的警鐘大響,武媚娘這一問一時讓狄仁傑不知如何接話才是。
“陛下之意,臣不能明了。”狄仁傑竟然一時之間無法猜透武媚娘此問的意思,也就直接的告訴武媚娘,希望武媚娘能夠多給一些提示。
“朕意思自然就是要立太子了。你認為誰更合適。”太子一事忽然鬧得沸沸揚揚,就是因為武媚娘在背後推動。
狄仁傑小心翼翼的擡起頭看向武媚娘,“陛下當真要將太子之位給魏王或是韓王?”
武媚娘笑得意味不明的道:“武承嗣也就罷了,武敏之這個人,你們同殿為臣那麽多年,他雖然年少輕狂做出許多讓人不喜的事情來,但是如今也是知錯能改,這些年來為國盡忠,最重要的是,他是有本事的人。”
“可是陛下,他們畢竟只是您的侄子,侄子供奉姑母,陛下可曾想過百年之後的事情?”狄仁傑沒有想到,這個時候的武媚娘最看重的人竟然是一直沒有動靜的武敏之。
武敏之的能力和本事,還有那份自制,狄仁傑都看在眼裏,這也是為什麽一直以來武敏之並沒有作為所有人攻擊目標的原因,著實是有本事的人再想攻擊,像狄仁傑這樣的大臣也絕對不會輕易構陷於人。
在是對姓武的人有所不滿,那都是因為他們過於囂張跋扈,而且不把李氏宗親放在眼裏,更意圖奪取李氏江山。
可是如果一個人沒有犯錯,或者是沒有做任何越軌的事情,他們也絕對不會出手構陷於人。
“狄愛卿以為朕會不會擔心百年之後的事情。人死如燈滅,所謂的供奉不過如是。”這一句話還是李初告訴武媚娘,畢竟按李初的意思,將來的有一天,她一個沒有子嗣的人,必然會將江山傳承給侄兒們。武媚娘何嘗不是擔心,如果李初真的成為皇帝,百年之後無人供奉又該如何是好?
可是李初根本就不在意,人活著一輩子,活著管好活著的事,死去之後的事情,何必想的太多。
活在當下,活的肆意,活的沒有任何遺憾,比什麽事情都重要。
也就是這份豁達,讓武媚娘自嘆不如。武媚娘是在意身後之事的,她也怕在自己死了之後會留下千古的罵名。
而且武媚娘更希望將來有人供奉,哪怕這個世上不知道有沒有神仙,武媚娘卻是希望能夠有的。但在狄仁傑的面前,武媚娘毫不猶豫的借用李初的話,只為看清朝臣們的心思。
“陛下。”武媚娘這樣的回答恰恰是狄仁傑萬萬沒有想到的,如果一個人不在意身後之名,不想是不是會有後人供奉,那麽她就會完全按照自己的心意行事。
武媚娘揚起手,提醒狄仁傑道:“想必狄愛卿也該知道朕的這幾個兒子裏面沒有一個比得上武敏之。”
這一點更是讓狄仁傑沒有辦法否認的,狄仁傑半響說不出話來。怔怔的看向武媚娘,可是最終,狄仁傑道:“那麽安定公主呢?”
武媚娘在聽到安定公主這四個字時臉上露出了笑意,卻是一閃而過,狄仁傑根本沒有察覺。
“狄愛卿,安定公主可是女郎。”武媚娘僅是平靜的陳述這個事實,一個他們都無法否定的事實,“況且,安定公主無嗣,她雖然姓李,在你們看來可以作為一個讓你們接受的繼承人,但對朕來說,她的問題比任何人都要多。”
武媚娘板著一張臉挑出李初的毛病來,顯然並不滿意狄仁傑的這個提議。
狄仁傑急切往前一步,朝武媚娘道:“陛下,公主無嗣是好事或是壞事,仁都見仁,智者見智。於臣看來卻是好事,將來,她定然只能從諸王的子嗣中擇嗣以承江山。”
“方才狄愛犯提醒的朕,侄兒可是不會供奉姑母的。”拿出狄仁傑說過的話來堵狄仁傑,武媚娘也不是反應慢的人。
因而狄仁傑一時卡住了,武媚娘道:“比起武家的人來,你們寧願讓安定公主繼位嗎?這是狄愛卿自己的意思,還是天下人都這麽想?朕也不年輕了,現在只想太太平平的過日子,無意多起爭端。”
一句話顯露出武媚娘想要安定的心思,也就是說,這個時候的武媚娘並不希望再起風雲。但,武媚娘眼中閃過的精光,此話的真假有待商榷。
不過縱然再起風雲,武媚娘也會將一切牢牢的掌握,否則的話,武媚娘寧願什麽都不做。
“陛下。太子之位,畢竟關系江山傳承,如果陛下真的不在意侄兒繼位,將來無人供奉。那麽臣希望陛下可以考慮安定公主。論文論武,安定公主都是萬裏挑一,而且深得民心。又未陛下創立大周天下,立下汗馬功勞。陛下心中難道對安定公主沒有半點的情誼?”就狄仁傑來說,這麽多年來,李初處處提醒武媚娘,沒少和武媚娘對著幹,但是這都是站在利國利民的立場。
李初的所作所為,不管是作為臣子,還是作為女兒,都該是讓人挑不出刺來的,狄仁傑不斷的想為李初說好話,誰讓能和武敏之比的人就只有一個李初?
武媚娘的目光與狄仁傑相對視,“狄愛卿,你我算是年齡相仿,很多事情你應該懂得朕的心思。沒錯,安定公主確實能力出眾,聰慧果定,但是她對我的恨,難道狄愛卿不知道?”
就算從一開始狄仁傑未必明白李初對武媚娘態度的轉變,可是這麽多年下來,只是為了國事李初才會對武媚娘犯上進言,但那其中透露出來的恨,狄仁傑就一無所覺?
提到這一點,狄仁傑忽然無話可說,武媚娘以為自己大獲全勝,可是狄仁傑忽然又開口,“陛下,既然說到安定公主對陛下的恨意,那麽,魏王呢?”
武敏之難道就不恨武媚娘?武媚娘不可能忘記自己做過的事,一直以來冒頭最猛的人是武承嗣,總不會是沒有任何原因的。
很顯然,這一句話紮在了武媚娘的心尖上,如果武媚娘因為對李初的恨意,所以不願意將太子的位置給李初。
武媚娘就不擔心,若是武敏之成為太子,將來的武媚娘只怕百年之後都不得安寧。
人都死了,就算你曾經是皇帝,和現在的皇帝對上,現在的皇帝若是不喜歡你,想盡辦法的讓你入不了墳,無人祭祀易如反掌。
武媚娘是個聰明人,不可能不明白這個道理,狄仁傑這一問實在過於紮心。因此,武媚娘的臉色沈了下來,“今日到此為止,你退下吧。”
不願意再和狄仁傑討論這個話題,狄仁傑也不再糾纏,反正武媚娘絕對會深思的。
只是狄仁傑這樣退下,見到其他的宰相時,其他宰相著急的詢問狄仁傑事情如何,狄仁傑只是搖了搖頭,和武媚娘說過的話半句也不曾與任何人提起。
看得出來,武媚娘真的是對武家的子弟動起立太子的心思,而且直到現在為止,武媚娘一直死死的壓著自己的兒子,反而讓侄子出頭,這就導致了除了李初,任何兒子都沒有表現自己能力的機會,令武媚娘可以拿武敏之的本事作為一個突破點,讓人無可反駁。
狄仁傑當時就點出李初來,就是想讓武媚娘可以權衡利弊。
縱然李初是女兒身,可是李初的能力天下有目共睹。武媚娘現在的地位能夠這麽穩固,李初可是居功至傲的。
但是這麽多年來,李初從來沒有因為自己的功勞要求過武媚娘任何事情。武媚娘如果真的執意要立武家的人為太子,接下來……
當著武媚娘的面,狄仁傑都不敢說出口的話,這時候也只能自己心中暗暗著急。
像李初那樣的人可是說到做到的,若事武媚娘真的敢立武家的兒子成為太子,李初絕對敢反。
那麽到那個時候會是什麽樣的局面?狄仁傑都不敢想,越想自己越怕。
然而現在李初已經被武媚娘囚禁在公主府內,不許任何人出入。就算想給李初傳遞消息打探一二,那也是沒有辦法。
狄仁傑犯愁,很愁。回了府也是來回的走動,心中更是在思量這件事應該怎麽是好。
絞盡腦汁的想總也是想不出一個好的辦法來。現在究竟應該怎麽辦?如果真的讓武媚娘立下武家的子弟成為太子,那麽這個天下就真的是姓武了。
不,不能讓這樣的事情發生,絕對不能。
武家,武媚娘是李治的妻,是皇後,是太後,她是可以代掌江山,別的人卻沒有這樣的資格敢奪李氏的江山。
要怎麽辦?怎麽辦?狄仁傑努力讓自己穩下來,越是在這個時候越不能急,若是急了反而落人把柄,到時候對於李氏宗親來說將是滅頂之災。
不對,武媚娘忽然鬧出這麽大的動靜來,更是讓武敏之也出面了。事情怎麽覺得有些不同尋常?
想到這裏,狄仁傑讓自己好好的捋捋,仔細的想想究竟錯過了什麽事情。能夠影響這件事至關重要的線索……
至於李初,在外面的人心急如焚,不能安寢的時候,李初反而愜意無比。每日專心練字,看書,外面的消息雖然不斷的傳入李初的耳朵裏,李初就好像完全沒有聽見,那些事情也都跟自己沒有任何關系。
武媚娘聽說李初做的如此穩,氣哼哼的。可是眼底閃過的讚賞又是無法掩飾的。
一個人不管面臨什麽樣的處境,最重要的就是穩,只有穩才能找到利於自己的辦法,才能夠讓自己破了困局。
也正是因為如此,武媚娘的心裏早就明白了。李家和武家的勝負,別說就算沒有李初,還有那麽多忠於李唐的臣子,那麽多的人,一心一意都想匡扶李唐江山,現在武媚娘在能壓得住那些人,武家的那些人裏,有幾個能做?
縱然是武敏之再有能力,也絕對不可能和天下人抗衡,武媚娘自己就是和天下人抗衡才走到今天這一步的,但是武媚娘也得說,那些反對她的人,其實會是武敏之將來的數倍。
很多人對於武媚娘成為大周的皇帝,其實心中是有不滿的,然而看在武媚娘為高宗李治生下幾個兒女的份上,而且那幾個兒女也並不是多出色的人,武媚娘想要代掌江山,那就讓她掌,但若想傳給別的姓武的人,萬不可能。
這樣的一句話,不僅僅是朝中大臣們心中的肺腑之言,也是李初早就從一開始就告訴過武媚娘的話。
江山社稷,這是李治的天下,武媚娘可以代掌,但是將來必須要傳給李初的弟弟們,如今,李初動了此心,她將來也會將江山傳出她的侄兒們,不外乎就是李哲,武輪的兒子。
立太子,究竟立誰一事鬧得沸沸揚揚。武承嗣不留餘力的操作,希望自己能夠蓋過武敏之的風頭,成為武媚娘心目中首要的太子人選。
太子之位,皇帝之位,至高無上,多少人趨之若鶩,巴不得自己能夠爬上這個位子,現在武承嗣有這樣的大好機會,怎麽可能會不努力。
而在武承嗣的手下,有人提醒武承嗣,如果自己想要成為太子的話,必須要取得李氏宗親的支持,而這個人最好就是李初。
提到李初,武承嗣就想起來他這麽多年來就是因為李初深處朝中,居為宰相,所以武媚娘不僅一次動過心思立武承嗣為太子,卻全都被李初破壞。
越想越是生氣,李初在武承嗣的心理,那就是壞自己好事的人,現在手下的幕僚竟然勸武承嗣去說服李初,讓李初成為幫助自己的那個人,這不是癡人說夢話。
武承嗣當頭喝斥幕僚一頓,想讓幕僚清醒一點,因為最反對他成為太子的人必然就是李初,去找李初幫忙,瘋了吧?
“韓王,今時不同往日。從前的安定公主深得陛下寵愛,而且又身為宰相。自然不是韓王可以抗衡的。可是如今安定公主被奪去宰相之職,而且禁足府內,再有魏王出頭,比起魏王來,韓王在安定公主心中只怕算不得什麽吧。”
“你說反啦,我們正好相反。安定公主能夠和武敏之一起對付我,可是絕對不會和我一起對付武敏之。”武承嗣對自己和李初的關系素來就有自知之明,先前武承嗣從來不敢和李初正面對抗,那是因為他很清楚自己絕對不是李初的對手。
武承嗣打定主意想要成為太子,也是不敢對李初動手的,只敢暗搓搓的隱忍著,內裏早下定決心,一旦他成為太子成為皇帝,將來一定要把李初加註在他身上的一切全部都還給李初。
這一份心思武承嗣老老實實的藏著,哪怕武承嗣再想給自己加籌碼也看得清楚,武媚娘對李初有些不滿,但是並不意味著武承嗣可以在武媚娘的面前說李初的壞話。
這種事情武承嗣不是沒有做過,結果換來的是武媚娘對他的喝斥,武媚娘那雙分明可以看透他們所有心思的雙眼,武承嗣只要想起來,心裏就止不住的發顫,再也不敢說李初的半句不是。
“可是現在分明是魏王的呼聲比韓王你高,若是你們兩位聯手,先把最大的問題解決,安定公主不會不明白其中的利害。”雖然被武承嗣當頭棒喝,幕僚依然不屈不撓,堅持自己一開始打的主意,就是希望眼前的武承嗣能夠聽自己一句勸。
“安定公主必然不希望武氏的人成為太子。以前是韓王的呼聲最高,但是現在卻變成了魏王。在韓王呼聲最高的時候,安定公主自然第一個要對付你,然而現在變成魏王,所以安定公主第一個想對付的人應該就是魏王。”幕僚趕緊把意思全都說明白,就是希望眼前的武承嗣能夠聽進去一句。
武承嗣細細一想,“說的好像有點道理,畢竟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安定公主以前是想置我於死地。那是因為在她的眼裏,我是她最大的敵人,現在最有可以搶去太子之位的人變成武敏之,武敏之就成為安定公主最大的敵人,也是我的最大敵人。”
“正是如此,所以這個時候如果韓王去找安定公主商量一同對付魏王,安定公主一定會同意的。”幕僚覺得自己真心不容易,終於勸服武承嗣這個時候去找李初結盟。
武承嗣仔細的想著,越想越覺得有道理。以前的時候,李初處處看不慣武承嗣,想要把武承嗣置於死地,可是那是因為什麽來著?
其實武承嗣到現在都想不明白,為什麽李初這些年處處和他作對,而且擺明看不上他?
算啦算啦,這些也不是什麽緊要的事情,最重要的是趕緊想想怎麽找機會和李初定下計劃,先把武敏之拉下馬。
武承嗣這裏的動靜不僅是傳到武媚娘的耳朵裏,就是李初那裏也一清二楚。
難得清閑了那麽久,李初在得知武承嗣竟然想找她合作對付武敏之的時候一下子笑開了。
“這武承嗣有沒有腦子?”雖然幕僚說的天花亂墜,話裏話外,都覺得李初這個時候最好的決定就是和武承嗣合作。
可是李初依然對武承嗣的智商表示質疑,比起武承嗣來,李初更相信武敏之根本沒有可能成為所謂的太子。
所以任由外面風起雲湧,各方出動李初卻半分不見著急。
蕭太後:“武皇這是真想幫你一把?”
呂太後:“別高興得太早,事情沒有到最後,千萬別太高興。”
宣太後:“吃過武皇這麽多虧了還不能學乖一點,見著一點好處,就以為她對群主有多好。”
孝莊太後:“我只怕武皇有別的意圖。”
畢竟事情看起來好像最後得好處的應該會是李初。因為外面的人鬧的動靜越大,武家的兩個人先鬥起來,其中如果說沒有武媚娘的推手,鬼都不信。
可是武媚娘為什麽要這麽做呢?當然絕對不可能,真的就是為了李初而已。
如果武媚娘有心讓李初成為她的繼承人,絕對不會用這樣把李初置於風口浪尖的辦法。
搶太子之位,各出手段,李初若是最後成為勝利者,卻要成為眾矢之的。
蕭太後:“群主你就像現在這樣子,什麽事都別管,安安心心的待在家裏。我就不相信你不出手,武皇能怎麽著你?”
幾個太後對於武媚娘的手段已經有了一層新的認識,所謂的親情在武媚娘那裏根本一點用處都沒有。要算計人,武媚娘就會算計,別管你這個人能為武媚娘做什麽,或者是願意為武媚娘去死,那都不重要。
李初何嘗不是懂得這個道理,君不見她自從被武媚娘禁足之後就安安分分的待在府裏,一點沒有想往外跑的意思。
現在李初倒要看看武媚娘能把她禁足多久,外面的人,武媚娘要怎麽挑動。
呂太後:“我只問群主一句,如果真的有什麽突發事件必須要和武皇硬碰硬,群主究竟有多少把握?如果群主有把握,我們就安安心心的待著。”
對於李初手裏的人還有兵馬,其實大家都有點數,但是行軍打仗的事情太後們確實不太擅長,硬來的話,勝算多少,就得聽聽李初的。
蕭太後:“七成。”
作為唯一一個算是懂得行軍打仗的太後,蕭太後把這個成算說出來一眾太後們眼睛都發亮。
這麽高的成算可以可以的。
李初:“我只認為有五成。”
……三位太後都對蕭太後提出了質疑。比起蕭太後來大家自然更相信李初的,蕭太後問:“為什麽,有兩成的成算出入,這是什麽原因?”
李初:“你算漏陛下的心狠,兵馬對峙,你可別忘記她現在是皇帝,謀反一事不管你有多麽冠冕堂皇的理由,都是居於下風的,更別說這件事情,有多少人會支持我,就算是我手中的兵馬,那些願意隨我出生入死的將士,說到謀反這兩個字時,也不見得他們都會願意跟著我一起幹。”
“連這些出生入死的同袍都有可能倒戈相向,那麽你說其他人幫我的可能又有多少?謀反謀反,陛下不僅是皇帝,更是我的母親。犯上作亂,視為不忠,弒母更為不孝。身份的絕對壓制,讓我從一開始就處於不利的地位。能有五成的把握就已經很高了。”
聽完李初的分析,一眾太後連連點頭,話說的一點都沒有錯,誰讓武媚娘不僅是皇帝,更是李初的生身之母。
一個當母親的人,對兒女做什麽事情都不過分,可是當兒女的人,但凡有半點不敬之意那就是不孝。
李初在與武媚娘的關系之中,從來都是居於下風的,就算李初真要用武力奪回江山大權,總要想想後果是不是自己擔得起的。
本來想讓李初不如借這個機會攪動風雲,讓天下大亂,然後趁機奪回江山,再成為皇帝就算了,沒想到事情果然不宜想的過於簡單。
身為人女,李初心裏再恨武媚娘的無情,終究不能動手作亂,落人於柄,這一輩子李初都為天下人所稱頌,更不能為武媚娘落人於柄,尤其是這樣一個大不孝的罪名,那可足以讓李初一輩子都不可能成為皇帝。
小不忍則亂大謀,李初現在就是在忍,忍常人所不能忍。
李初笑話武承嗣沒有腦子,可是武承嗣依然尋上門來了。
別的人都沒辦法進李初的公主府一步,倒是難得武承嗣竟然進來了。
李初在知道武承嗣進府之後,本著想看武承嗣笑話的心思,竟然見了武承嗣。
武承嗣進門的時候就想過自己就算能夠讓侍衛放行也不見得李初就願意見自己,不過幕僚也告訴過武承嗣,只要李初願意見他,就證明他們之間的事可以商量。
所以見到李初的時候,武承嗣十分歡喜。只是進入偏廳見到李初的時候,武承嗣這些年來一直見到的都是身著朝服威嚴無比的李初,今日的李初長發隨意散落,發間只別一支晶瑩剔透的白玉簪,身著一身淡紫色的常服,遠遠的望來,宛如仙女。
李初的美麗是連武媚娘都稱讚有加的,當年的武承嗣也曾為李初的美貌癡迷得無法動彈,經過歲月的錘煉,現在的李初比起當年的稚氣未脫更顯得成熟而別有風味。
就算武承嗣這麽多年來有過不少的女人,也見過無數的美女,但是絕對沒有一個人像李初這樣矛盾,宛如一壇烈酒,酒香飄溢,讓人不由自主的靠近,可是真正靠近之後,又發現那不是酒香,而是水。
“韓王此來就是為看我的?”武承嗣的神色全部落入李初的眼中,李初微蹙眉頭,不難看出她的不滿。
“公主貌美,一時失禮,希望公主不要見怪。”武承嗣被李初提醒總算回過神來,趕緊和李初賠禮,可是李初卻已經不想再和眼前的人有所交流。
這麽多年了,依然沒有半分長進,這樣的人和他說話簡直就是浪費時間。
“打出去。”李初見見武承嗣就是想看看武承嗣都有什麽想法,可是現在看來,人和當年沒有什麽兩樣,依然是見色忘義的東西。
正好順著這個話頭把他打出去,出一口惡氣,也給外面的人一個警告。
縱然她被困在府中,並不代表能夠有人敢到她的公主府裏肆意妄為。
最重要的是,打武承嗣一頓,正好讓天下人都明白一個道理。別說這只是一個熱門的太子人選,就算真的成為太子,李初打起人來照樣不需要手下留情。
“公主安定公主,我現在可是韓王,你也敢隨意讓人打我?”聽到李初開口就是要打人,可把武承嗣急壞了。
李初說打那是絕對能打的,武承嗣只想怎麽自救。
但是這裏可是安定公主府,就算武承嗣帶了幾個人進來,就他身邊的人懂得一些花拳繡腿,又能耐李初何?
“打。”韓王,李初要打的正就是韓王,若不打一打,怎麽讓武媚娘知道自己此時的心中有多郁悶?
武承嗣就這麽被人領著打起來,雖然身邊的人護著他的臉沒讓打到他的臉上,武承嗣也是渾身酸痛。
想想這些年來武承嗣謂養尊處優,沒有人敢對武承嗣有半分的不滿,更別說打他。
出門在外,武承嗣到哪裏不是讓人阿諛奉承的,萬萬沒有想到,這一次竟然上門找打。
“我一定要到陛下那裏去告你。”一邊挨著打,武承嗣竟然還一邊威脅李初。
“好啊,使勁的揍,專打他的臉。”李初就站在一旁吩咐人放心大膽的打。什麽打人不打臉的,怎麽能!李初更是讓人專門招呼武承嗣的臉。
武承嗣沒有想到自己提起要去武媚娘那裏告狀時,反而更引起李初的不滿,打起人來專讓人招呼他的臉。
被打得嗷嗷叫,等被扔出安定公主府時,武承嗣已經爬不起來了。
多虧在外頭還有武承嗣的人候著,雖然武承嗣的臉被打的鼻青臉腫,人都認不出來了,可是總能認出身上的官服和隨侍入內的人。趕緊的迎過去,“王爺,王爺,你沒事吧?”
分明自家王爺剛能進安定公主府的時候很是高興的,怎麽一眨眼出來就成了這副模樣。
武承嗣何嘗不是心裏苦被人扶著起來指著李初的大門罵道:“我,我要去告你。”
臉都被打腫了,說話都是大舌頭,好不容易才聽清他的話。
“王爺,王爺,我們還是趕緊走吧。”看武承嗣這個樣子,安定公主真是什麽人都不怕,就連王爺的面子都不給,打起人來一點沒有手下留情的意思,看樣子他們是對付不了,走為上策。
“走,進宮,立刻進宮。”想到自己這樣一身傷武承嗣怎麽能咽得下這口氣,必須要進宮找武媚娘討個說法。
“公主,韓王進宮了。”武承嗣這麽被打出去,打的鼻青臉腫,渾身是傷的,李初身邊的人總有一些擔心。所謂打人不打臉,打狗也得看主人。武承嗣的身後可是武媚娘。
李初冷哼一聲,招手讓曲和上前,“你進宮問陛下一句話,是不是我這個女兒任人欺辱到門前我都打不得了?武承嗣有什麽心思陛下果真不知?”
曲和聽得一顫,李初一個眼神掃過去,曲和不敢有二話,允一聲好字,這就進宮去。
“陛下,請陛下為我做主啊。”武承嗣真是一點都沒有收拾,就這麽渾身是傷,衣衫不整的進宮去,人未見到,聲音都傳來了。
恰好這個時候一個兩個的宰相都在同武媚娘議事,見到武承嗣的慘樣,第一個笑出聲來的是武敏之。
被打的淒慘,更是哭的老淚縱橫的武承嗣忽然聽到笑聲,憤怒的擡起頭循著聲音看去,入眼就是武敏之那張依然明艷動人的臉。
被抓一個正著的武敏之,沒有半分的不好意思,反而朝武承嗣笑了笑。眼中的玩味更是讓武承嗣怒不可遏。
“你這是怎麽了?”武媚娘看到眼前的武承嗣都差點認不出人來了。
認不出人,總是能認得出衣裳和聲音。確定眼前的人確實是武承嗣,武媚娘擰緊眉頭的問,想想這可是洛陽天子腳下,怎麽有人敢打武承嗣呢?
可是又想到了另一件事,不是沒有人敢打武承嗣,若是武承嗣敢送上門去找打,那一位絕對不會手下留情的。
顯然武媚娘想到這個可能,臉色大變,十分的不喜。
“陛下,我這都是讓安定公主給打的。”武媚娘都想到了,果不其然,武承嗣一張口,真的就是李初。
武媚娘的頭很痛,智商的絕對差異,讓武承嗣絕對想象不到此時此刻的武媚娘是何想法。
“陛下,求陛下為我做主,你看公主把我給打的。”武承嗣這一身的傷都不用偽造,全部都是李初派人給打的。
所以,這麽大的一個把柄,武承嗣怎麽能夠放過李初,不能讓李初幫他一起除掉武敏之,那麽第一個就先把李初除掉。
敵人總是除一個就少一個。李初把自己這麽大一個把柄放在武承嗣的手裏,武承嗣絕對不可能放過。
武媚娘真是要為自家的侄子蠢哭了,武承嗣在那哭哭啼啼的,狄仁傑站了出來問道:“敢問韓王,安定公主被陛下禁足府中,不得出府門一步。你是在哪裏遇到的公主?”
只就一句問話成功把哭哭啼啼的武承嗣問住,哭聲葛然而止,狄仁傑恭敬作揖問道:“請韓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