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2章 輸不起的武後 (1)
關燈
小
中
大
“陛下駕到。”李治說要進,一旁的內侍已經揚聲地叫起來,也將屋裏說話的人驚醒了,包括上官儀。
門被人打開了,李治大步走進去,李初後幾步,老老實實的跟著進去。
上官儀聽到傳報已經立刻起向在,衣裳不整的下榻朝李治作一揖而見禮,“見過皇上,見過公主。”
被李初氣成這樣,還能記得君臣之禮,行!
李治一眼看向李初,李初趕緊的上前,“初向上官大人賠禮了。”
上官儀連連擺手,“不敢不敢,臣當不起,當不起。”
話說得甚是客氣,架不住那避之唯恐不及的態度,完全和說出口的話是兩回事。
李初不管,她說過來賠禮,現在禮已經賠完,李治想怪罪她都不行。
她和李治的交易,由她賠禮便算結束,其他的李治要怎麽說服上官儀,還讓不讓上官儀教她讀書寫字的,李治能解決。
李治開口問起道:“上官儀,你是生初兒的氣了?”
端是直接的問,上官儀沒想到李治竟然把話問了出來,一時頓住,終還是開口道:“皇上,此事,還請皇上明查。臣無教壞太子公主、諸王之意,臣只是說出心中的想法,結合朝政,沒想到竟讓公主誤會至此。”
李初挑動眉頭,這話過份了,竟然還想把錯盡歸到李初的頭上,讓李初擔起所有的罪過?
一眼瞥向李治,李初倒是想問問親爹要是這麽下去的話,她忍不住和人吵起來的,到時候會吵成什麽樣,能怪她的嗎。
李治豈不明白李初一向不是一個藏話的人,上官儀要是再說下去,李初沒準還會出聲再氣倒他一回。
“你的為人和忠心朕都明白,初兒年少頑劣,你還和她計較?而且,有些事是朕做的決定,朕說好的事,你實不該在這個時候,當著他們兄弟姐妹的面多說。”李治並不希望兒女變成沒有主見,旁人說什麽他們就聽什麽,覺得就是什麽的人。
像李初這樣敢據理力爭,有自己的想法,他還挺高興的。
上官儀是個認死理的人,他什麽時候被人懟得話都說不上來了?
李初一而再,再而三的不把他放在眼裏,不拿他當先生來看,他是一點都不想再教這樣的徒弟。
“皇上也認為臣有錯?”上官儀把李治說出來的話再問。
李治不是來跟上官儀吵架的,他是來平息事端的人。
“上官大人,你認為我說的哪裏不對?你若能辯駁上來,何必昏倒。”李初忍來忍去,終是沒能忍住把這話說出來,那滿臉的不悅,上官儀有脾氣,她就沒有嗎?
李治想安撫人的,結果倒好,沒給他安撫的機會,李初已經懟起人來。
上官儀指著李初道:“陛下,你看,你看,公主如此,臣如何再為人師?”
李初可不管,“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話我剛說沒一會兒,你不會連這一句話都沒明白吧。你想說我不對,你倒是說說我哪裏有錯?你不同意我的想法,那麽請你反駁,只要你駁得對,我虛心受教。反之,明明我指出來的是事實,就因為你年紀大,就因為你是大唐的宰相,就能顛倒黑白,以勢壓人?上官大人,素日難道你在朝堂上,為我父親辦事,為大唐辦事,從來不管旁人有理沒理,你只管你的想法,不聽他人諫言?倘若是,你贏。”
十分的不善,李初本來想著把人氣成那樣已經不錯了,還是別太過份的好,見好說收。結果有人還想擺架子,擺什麽擺,她不咽這口氣。
李治擡眼喚一聲初兒,李初直接跪下道:“若是父親也認為孩兒說得有錯,連真話都不能說,不能反駁大唐的宰相了,那麽孩兒知罪。”
這麽直接的一跪下來,李治……
上官儀沒想到李初跪下還挖了一個坑等著他,大唐的宰相是一個不能接受諫言的人?
自然不是,大唐的宰相也要接受下臣進言的,若是有錯的地方,有就得改,不願意改的,還有和你同事,觀你言行的人。
李初這不依不饒的樣,李治覺得比起上官儀來,還是李初更不好對付的多。
“時辰不早了,送上官大人出宮回府吧。”事到如今,別想讓李初去賠禮了,不把上官儀再氣出個好歹來就算不錯了。
李治揮手讓人送上官儀出宮,上官儀想再進言,李治已經撫過頭道:“哎呀,朕這頭又痛了,去,快去傳太醫過來。”
上官儀再有千言萬語想說,此時最著急的還是李治的身體,“快,快扶皇上回宮,快。”
催促著內侍扶李治回去,李治喚著初兒,李初趕緊的站起來,第一個扶著李治走人,李治裝著痛得難受,不忘回頭只叮囑上官儀:“上官儀,你也趕緊出宮回府歇著吧。”
這就走了,群裏的太後們,宣太後感慨:“當皇帝不容易,尤其有群主這樣的女兒的皇帝,更是不容易。”
李初:“我怎麽了?”
呂太後:“正直,較真,沒什麽,但是你明知道皇帝帶你來尋上官儀是為了化解你們之間的矛盾,你為什麽還要和他吵呢?”
李初:“上官儀太過份了,他是想向父親證明他是對的,他更希望父親可以認同他的想法,那麽接下來他會做什麽你們不知道?”
蕭太後:“只要他還沒做,任他如何想又怎麽樣,現在的武後可不是當年的武昭儀,只能依靠皇帝而活,現在的她,有了自保的能力。”
都清楚李初之所以會和人吵到今天這個地步,完全都是為了武媚娘,身在風口浪尖的人,一點小事都有可能變成大事。
但是,李初是不是小看了武媚娘,武媚娘從來不是沒有準備的人,那麽多年過去了,武媚娘怎麽可能還不明白李治是一個什麽樣的人。
李治要這個天下安寧,為此可以不惜一切,換而言之,若是有一天她成為李治認為的那一個可能威脅大唐的人,李治定會毫不猶豫地解決武媚娘。
武媚娘這一生活到今日,她是不可能再任由人來隨意主宰她的生死的。
孝莊太後:“有話直說,較真,有何不妥?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但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不敢把話說出來。自然說出來的那一個,據理力爭的人,不是更難得可貴?”
李初更認同孝莊太後的說法,她就是她,就算她想努力改變一些事,代價也不應該是成為一個不像她的她吧?
李治拉著李初出來,裝著頭痛的,武媚娘已經讓李弘帶著李賢他們全都散了,就連武媚娘都回宮了,所以李治拉著李初直接往自己的宮裏去。
“你這孩子,明明讓你去賠禮,為何又管不住你自己的嘴?”李治走遠也不裝了,問起李初,想知道李初怎麽想的。
李初答道:“我賠禮是因為我大度,不願意和他一個老人家計較,不是因為我錯了,那麽在他還揪著想把一切的錯都歸於我頭上的時候,我為什麽還要附和他?讓他認為我是錯的,他是對的?”
有些事就得講清楚了,她賠禮是不想和上官儀再吵下去,讓李治難做?結果上官儀還想把錯盡歸到她的頭上,她怎麽可能接受。
“父親認為他說的都是對的,錯的人是我?”比起上官儀來,必須是李治的想法更重要。
李治看著眼前較真的李初,無奈地問道:“若是我認為你錯了,你打算怎麽辦?”
問得李初攤手道:“據理而爭,父親認為我哪裏說得有錯,你說出來,我們論一論。”
不想自己是一言堂,李初還是一個很講理的人,“上官大人最讓我來氣的是,他自己明明辯不上來,偏偏又一副千錯萬錯都是我錯的態度,何其可氣。”
李治看李初那模樣確實像是氣壞了,李治搖了搖頭,“你是在幫你的母親。”
李初坦然地承認道:“有人想對付我母親,別以為我不知道。”
這話說得,李治幽深地看了李初一眼,李初盯著李治道:“難道我說錯了?”
“錯倒是沒錯,身處你母親現在的位子上,多了去的人將她除之而後快,這一點你不是才知道,以前都不計較的,現在怎麽計較起來?”
帶著幾分不太確定的語氣,想知道李初到底怎麽想的。
李初……“我那是不計較嗎,分明是因為以前的時候父親總會千方百計的幫母親,眼下你是不想幫母親了。”
一話落下,李治微微一頓,朝李初問道:“這是什麽話?”
李初瞥過李治,“父親的心境如何轉變想必父親自己比誰都要清楚,當著外人的面可以否認,和我何必。”
李治著實沒能忍住地問道:“你小小年紀的,為何操心這般多,我和你母親是大人的事,你莫管。”
話說得越是不靠譜了,李初反駁地道:“父親明知道有些事一但做了總會有諸多影響,你和母親的事,不可能和我們沒有關系,有關系你還不讓我管,說得過去?”
……李治不能反駁,總不能說無論他和武媚娘變成什麽樣子,他們兄妹都不會受到任何的影響吧,要是真能做成這般,或許他不是皇帝,直接能成神了。
李初看得分明,一語說破,李治便道:“你就算知道一些事,也不必說出來。”
“不說出來問題便不存在?”諱疾忌醫,這樣很好?
眨眨眼睛看著李治,李初等著李治回答,李治幽深地看了李初一眼,問道:“若是我和你母親起了爭執,你會幫誰?”
這個答案沒什麽太大的難度,李初想了想答道:“看你們爭執什麽,誰有理我幫誰。”
此話李治是相信的,李初並不是一個偏頗的人,她自己是個講理的人,幫的也會是有理的一方。
“若無道理,只有利益呢?”李治終是再問出來,李初不解地追問,“夫妻之間,不能利益共同?從前可以,現在為什麽不可以了?”
李治眼下分明對武媚娘存一些忌諱,夫妻之間有了間隙,這種間隙要是處理不好,必會成為旁人對付武媚娘的手段。
面對李初的回答,李治搖了搖頭,“或許有些事一開始的時候沒有想到會是這樣的結果,所以現在無法接受,既然無法接受,就會想辦法改變,改變會有什麽後果,你能明白?”
李初搖搖頭,還是挽上李治的手道:“我只明白一點,我們一家的利益本是一體的,若是我們之間哪一個有損,都是旁人得利。站在父親的立場,你是大唐的皇帝,父親想要的是大權在握,不是一個傀儡皇帝,眼下朝中的臣子也罷,母親也好,他們的權力都是你給的,你擔心給母親的權太多,是怕將來有一天母親權太大,大得你想收回都收不回是不是?”
宣太後:“群主你可以不要這麽實誠嗎?這些話怎麽能說出來?”
呂太後:“我們是太後,從前都是皇帝的女人,這樣的話當然不能說,她是公主,多年經營要是連句實話都不能說出來,豈不是白幹了多年的活。”
蕭太後:“群主還是太直接了,小心捅到人的心口上,和你翻起臉來了?”
李初:“你們都不明白一個道理,利益間的關系最忌說得不明不白,說出來反而更好打消人的疑惑。”
確如李初所說,李治聽完一時站住不前,“這麽些年,你的史學得很好。”
突然轉換話題,好在都是息息相關的,李初道:“父親教我,母親教我,我自然學得極好。”
李治一笑,“都是一樣的教你,可是弘兒學得都沒有你好。朝中諸事,他到現在都不懂得問題在哪兒,你倒看得一清二楚。”
這是在誇李初聰明敏銳嗎?李初只當作是。“以史為鑒可知興替,這是祖父說的話,多讀史,多聽多看,再加上有父親指點,我才能看懂,不好嗎?”
“好,很好。那你再說說父親現在是何心情。”李治想起李初方才說的話,意示李初繼續說下去,李初倒是無所謂。
群裏的太後們這些年結合李治和武媚娘沒少給她上課,就算她本來不是一個懂得權謀的人,現在也成了一個會的,既然是會的,現在李治想聽,雖然不確定李治真想聽還是假想聽,都是要想聽的。
李初答道:“父親最擔心的是什麽?你和母親有一樣的心境,都是想要大唐安寧太平,百姓衣食無憂。眼下你們的目標沒有一致嗎?還是起了分歧?”
有些事李初雖然敏銳的察覺,但說到李治的心情,李初一時半會也是沒能理清皇帝的心情都是怎麽樣的?
李治聽著李初的問題,倒是一下子笑了,李初沒有要李治回答的意思,“權,就算是皇帝,也不可能把所有的大權都握在手裏的,一個人只有一雙手,能做的事有限,正因為如此,所以朝廷才會設立文武百官,讓他們幫著父親辦事。那麽母親其實也是作為一臣子來幫父親做事,只是相較於一般的臣子各有各的心思,母親更是你的妻,更在意你們共同的利益,維護父親的利益。”
說清君臣的關系,還有李治和武媚娘有別於一旁君臣的關系,李治意示李初繼續說下去。
“父親和母親的矛盾在哪裏?因為母親表現出來的才能?她太能幹,總能完美的做好父親你安排的一切?”李初理啊理的,把一些問題理清楚,也是讓李治想清楚自己和武媚娘的矛盾在哪裏?
李治聽著笑了,沖著李初道:“這些話也就是你,除了你,沒有人敢把話說出來。”
李初挑動眉頭道:“就算他們不說,他們心裏都明白,這是人之常情,可是人與禽獸之異在於,人可以自制,能壓抑天性,父親現在的想法是要如何?”
“若是我已經想清楚,我還會問你的,早就去做了。”李治笑笑地答來,目光看向遠方,這時候的李治讓李初覺得離得她很遠很遠,遠得李初想要去追逐都不可能。
“你還小,再聰明,再能分析人心,依然還是不怎麽懂得人心。像你和上官儀爭執的一番話,你指出他的錯,你認為他是有錯的,但是他提出的想法,都是站在利於朕,利於皇權的位子上,你的母親,現在確實在做著不利於大權,不利於朕的事。”李治倒是沒有和李初說著冠冕堂皇的理由,只從利己,利於他自己的角度分析上官儀對李弘他們的教導。
這一點李初明白,點點頭道:“所以父親才會寬恕上官儀。當然,也是因為父親還沒有立刻下決定,你知道上官儀有很多話要說,但不想讓他說出來。”
沒想到李初更明白李治的心思,李治伸手撫過李初的發項道:“初兒聰慧,明白這些道理很好,不過有很多事沒有那麽簡單。皇權之內,不是非黑即白,人皆思利己,包括皇帝。站在皇帝的立場,利己是根本,只有在利己的時候,他才會想怎麽樣可以利於他人。”
李初聽明白了,“父親是覺得母親損及你的利益了?可是父親,撤下母親,換了另一個人,你能確定別人能做得更好?到時候你再要除了那一個幫你的人,因為你認為他損及了你的利,或許比起此時的母親有過之而無不及?”
“沒錯,這就是皇權,血腥而殘忍,皇帝想要除一個人不需要太多的理由,只要一句話就夠了。”李治的目光一下子變得殺意乍現,轉頭看向李初的時候,似乎想要教得李初明白這個道理,她要明白,皇帝並不是一個尋常人。
李初道:“為什麽父親在別人損及你的利益之前,你不和別人說清楚你的底線在哪裏?”
怕是沒想到李初聽完竟然只有這樣的一問,怔怔地看向李初。
李初道:“哪怕作為一個皇帝,有用的時候捧著一個人,沒用的時候就要將人棄之而後快,皇祖父在時不是如此,難道他是那麽教父親的?”
宣太後:“紮心了!”
呂太後:“鼓個掌。不是說太宗在世時沒有除功臣嗎?幾乎陪他打下天下的臣子都得到善始善終了,李治現在是想學劉邦?”
蕭太後:“別說,想想四位輔政大臣的下場,高宗因為有武則天頂著,他那狠辣竟然被人生生傳成了懦弱,所有的惡事都是被逼的,都是武則天逼他做的。”
孝莊太後:“惡事由他做,惡名由人擔,這可是好事,他還有所不滿了?”
一眾吐糟都是似乎發現李治的本性,詫異李治竟然是這樣的一個人,太不可思議了。
李治再一次被問怔了,李初難得找著一個機會和李治談心,沒理由談一半放棄的。
“父親想過為什麽大唐在祖父之時能迅速的恢覆民生,經濟,軍力嗎?一個皇帝的能容人或不能忍人,難道君臣都是瞎子?有容人之量的君王,下面的臣子自會盡心盡力為你辦事;反之,一個皇帝用完人就想扔,還會有人願意為你盡心辦事,以你的利益為重,大唐的利益為重?”
為君之道,李治認為自己現在做的就是為君之道,李初可不認為,為君的辦法千萬種,學誰不好要學劉邦,卸磨殺驢?
必須是要學學唐太宗李世民啊,二十四功臣,那些跟他打天下的人,在他一朝可都是幾乎善始善終的,零星幾個殺了也是因為確實犯下大錯,至於李治除人,這事就不能怪到李世民的頭上了是吧。
李治……幽幽地掃過李初,李初可不怕,話都說出口了,有什麽可怕的。
“連你的妻,你一手扶起來,你認為分權不會影響太大的人現在你都忌諱,生了除人的心思。父親,你確定再這麽下去,不會寒了無數臣民的心?還會有人願意和你盡心盡力的治理天下,給大唐一個安寧?”
有些問題,李治不是想不到,只是選擇性的去避開,他以為自己只要避開了,只著重了一處,就能當作有些問題不覆存在。但是事實上並不是如此。
看李初不就把問題都給他點出來了?
君臣相交,可不是只有單方面付出,想讓臣子心甘情願的為你所用,當皇帝的最起碼得不是那卸磨殺驢的主兒吧。
李治看著李初許久,久得李初都以為自己臉上有東西了,所以摸了一把臉問道:“父親,我臉上有什麽?”
被問得一下子回過神,李治搖頭道:“我只是沒想到,初兒學史學得這般好。你母親也時常以你祖父為榜樣,事事想學你祖父。”
這話要怎麽的接,要是武媚娘和李世民沒有那一層關系,李初定是要點頭誇一聲學得好的,現在的情況有異。
先帝的才人,當今皇帝的皇後,她不相信武媚娘會在李治的面前把自己的想法說得直明。
“父親不想學祖父嗎?”不想附和的最好辦法是反問,說武媚娘的李治,難道不想學李世民了?
就算李世民去世多年,前朝的臣子可還有的,多少人在李治的耳邊提起李世民,李治就沒有一點要學習李世民的意思?
李治再次一塞,所以下手揉起李初的頭來更加不客氣,“你是公主,前朝的事不是你該管該問的,只管好好吃,好好玩。”
李初沒能忍住地反懟,“父親你不是養公主,你是養豬。再者我沒想管前朝的事,我就是管管父親和母親的事,要是父親和母親沒事,我才不想多問。”
……李治總不能說這事和武媚娘沒關系吧,明明就是有關系的事,還要睜著眼睛說瞎話嗎?
“我明天要出宮,父親,我要宮牌,隨時可以出宮的宮牌。”陪李治做了一場戲,說了一通的話,不能忘記最重要的目的。
李治瞟過李初,“你把事情辦砸竟然還想出宮行商的事。”
“父親,我們說好的我去賠禮,沒說過賠禮要得到他的接受才算完成,你可不能現在加條件。”當李初為什麽賠完禮立刻和上官儀懟起來,就是因為李初和李治之間的交易只說了賠禮,並沒有要求得到上官儀的接受。
指出不能允許李治臨時加條件的問題,李初道:“父親,君無戲言。”
好吧,誰讓李治沒有先把條件說好,事情鬧到現在,李治總不能說不許吧。
不能說不許的情況,李治還是不想那麽輕易地答應李初,“內宮事務都是你母親在管,出宮的令牌你得問你母親要去。”
李初豈不知李治打的什麽主意,想把球往武媚娘的身上踢啊,李初道:“父親說過的話,母親定是會同意的,你不給,我打著父親的旗號去要,肯定能要到。”
那麽直接地告訴李治,你就算不給,我也會打著你的旗號到武媚娘那裏要,你是攔不住的。紮心啊!
李治不作聲,心裏想著如何派人去和武媚娘先說一聲,千萬讓武媚娘不能把李初要的令牌給了她。
“父親就不要想著派人去和母親通氣了,我保證他們肯定沒有我快,所以你直接把令牌給我吧。”李初倒是先把李治給堵上了,告訴李治她可是動作比李治以為的還要快的。
“當然,父親要是想用緩兵之計,到時候別怪我翻墻出去。”李初都敢威脅上李治了,軟的硬的全都一起用上,看看誰能贏?
李治都忘記多少年沒有被人威脅過了,乍然一聽笑出聲來。
“你啊你,真是吃定我心軟舍不得了?你敢翻墻,難道我不能找人把你關起來,讓你連門都不能出?”李治很喜歡和李初的對峙,此時問起李初來,倒要看看李初能怎麽辦。
李初搖頭感嘆地道:“父親要不要試試看,就算你讓人看著我,我照樣能翻墻出門,誰都捉不著我。”
自信滿滿的呢,李治不解地看向李初,想讓李初細細地說說,她是哪裏來的自信,認為自己一定可以做到?
李初道:“袁天師的本事旁人不清楚,父親能不清楚,我可是袁天師教出來的徒弟,哪怕不能學到袁天師十成十的本事,五成還是有的,五成想出宮門,在他們又不敢真傷我的情況下,我不能?”
說了本事還得分析一下形勢,李初放話!
李治倒是很喜歡李初這般,“為達目的不擇手段,什麽事都能做,挺好。只是出宮經商的事,你想好了?”
“父親是覺得我做不好,想勸我打退堂鼓。可是想做的事還沒做過就讓你把結局說定,那怎麽可以。”李初不是那種被人說兩句就打退堂鼓的人,她想做的事無論如何都要去做,就算是失敗,也要從失敗中找到問題在哪兒。
再一次愉悅的笑出聲來,李治沖李初道:“想出宮可以,我派給你的侍衛你帶著,不許做危險的事。”
看李初不管他是同意還是不同意,她都要去做的樣子,李治倒是認為可以放李初去試試,凡事還沒做,怎麽可以輕易的放棄?
李治的要求李初完全沒意見,“好,我答應了,從前我初一十五往安國寺去怎麽樣,以後我出宮也會怎麽樣,聽父親的話,也聽母親的話,保證不胡鬧。”
乖巧的人眼看好處要到手,必須更要表明自己是個乖孩子,她會好好地聽話,專心的辦事,不會惹上不該惹的人。
不過,大唐的地界裏有什麽是她不該惹的人嗎?分明是她出門人人該瞧仔細,別把她給惹了。
李治的要求才提了一半,另一半都沒機會開口,李初倒是先一步保證完該保證的了。
“你啊!”至此,只是出個宮罷了,李初想去就讓她出吧,李治無奈的啊!
“該讀的書,該上的課,都得上,考試還得名列前三,要是有哪一樣做不到,便不許你出宮了。”李治還有其他的要求,李初各方面都學得很好,讀書也一直都挺不錯的,李治並不希望將來李初把心思都放到外面,把學業落下了。
李初立刻立正站好,嚴肅地道:“保證一定名列前三,不給父親丟臉。”
宣太後吐糟:“你們家學堂都是你們家的人,你不給李治丟臉,就是別人給他丟臉了?”
李初反駁:“那關我什麽事?”
哈哈哈,確實不關李初的事。
得李治的松口讓她出宮,拿到手一塊可以隨時出入宮門的令牌,李初都快樂壞了,趕緊知趣的退下,讓李治自忙去。
李治教訓李初不成,倒是聽了一番李初的諫言,他那一顆不定的心,倒是穩定下來了,或許有很多事都不像他想的那麽難,既然心存不滿,倒不如把話說出來,說清楚,且看武媚娘會如何?
想找機會和武媚娘好好談談,提醒武媚娘把握一些尺度的李治,豈不知早已經先一步被李初賣了。
李初拿到令牌,二話不說地回宮,群裏的太後們正如火如荼的商量怎麽在宮外給李初建立威望,爭得民心,以此增加她們的積分。
這麽些年李初在宮裏進展緩慢,系統一直沒能升級,都催李初幾回了,最後還是太後們出謀劃策,暗指李初在宮的地盤太小,可施展的機會太少,不如出宮去,天高任鳥飛,總能加快威望的建立,得到民心的。
其實相比系統和太後們,李初一點都不著急,出宮這事她是認為可以有好處,因此才會迫切的想出去,至於後續,還是出宮再說吧。
才回到宮殿立刻收到武媚娘派來的人沖李初道:“公主,皇後娘娘讓你過去一趟。”
過去做甚,不用問李初都知道,趕緊乖乖的過去,武媚娘正在自己下棋,幾個小的都不在,李初進去即朝武媚娘福身見禮,“母親。”
武媚娘指著自己面前的棋盤道:“過來,陪我下棋。”
李初沒意見,作為公主真是琴棋書畫,樣樣都要學,雖然學得不易,但是李初學得很充實,倒是希望這樣的日子可以久一點。
只是李治和武媚娘之間的間隙,但凡看到他們在一起李初都能瞧得分明,其實很是擔心的。
李初在武媚娘的對面坐下,棋已經下一半的武媚娘招呼李初道:“你執白子,我執黑子,該你了。”
好吧,下棋這種事不是第一次做,李初點點頭,仔細看了半天棋盤才落子。
“上官儀此人,你觀他是不是越發過份了?”武媚娘在李初看棋盤這會兒問李初一個問題,李初遲疑半響答道:“於父親來說,他是一片忠心為父親,更為大唐,其心可表。”
武媚娘聽出來李初話裏的意思,一眼瞥過李初,李初看著棋盤沒註意到,正好看完棋盤,落下一子,笑著沖武媚娘道:“母親請。”
把武媚娘喚回了神,武媚娘的註意力即回到棋盤上,沒有猶豫地又落下一子。
“你的意思是你父親想護著上官儀。”武媚娘並不是詢問,更多是肯定。
宣太後立刻發言:“武後想排除異己。”
呂太後:“一個想除掉她的人,不先一步下手,豈不是錯過。”
蕭太後進言:“你得勸一勸,你都勸高宗了,總不能不勸勸這位吧。”
李初發了一句:“我自有主張。”
這幾位都只能給李初意見,不可能幫李初做決定,那麽多年下來,其實太後們都明白這一件事,李初別看權謀的事懂得沒有她們多,心性異常堅定,她們出謀劃策,李初並不會全都聽。
李初道:“忠於父親的臣子,若是父親都不願意庇護,換了母親,母親會願意和這樣的人在一起?”
該到武媚娘落子,武媚娘的動作微微一頓,似乎沒想到李初會問出這個問題。
武媚娘道:“若按你的意思,由著上官儀想如何便如何?”
李初道:“母親心裏清楚著,決定母親未來的人不是上官儀,而是父親,上官儀怎麽想不重要,重要的是父親怎麽想。你和父親之間的事,還是該由你和父親解決。”
這些事,武媚娘不是不懂,只是想要解決起來太難了。
“母親,你喜歡現在的日子嗎?”在武媚娘思量李初話中之意,想該怎麽樣去辦好此事的時候,李初已經再一次將問題提出來。
武媚娘沒有猶豫地道:“還好。”
李初道:“母親想過嗎?在權力和父親之間,或許有一天你要做出一個選擇,魚和熊掌不可兼得。”
“不會。”武媚娘沒有一絲猶豫地告訴李初,不會有這樣的事情發生。
李初很想知道為什麽武媚娘可以這般篤定?帶著疑問地看著武媚娘,武媚娘答道:“因為我心裏比誰都明白,我現在的一切都是你父親給的,換而言之,他隨時可以把他給我的這一切收回去。”
這麽清醒啊,李初都有些恍惚了,所以武媚娘會心甘情願的把自己的一生寄於李治的身上,就算李治想要收回給她的權利,想讓她過得不好,武媚娘都願意接受?
“母親坦然接受了?”李初心中即存疑惑,豈有不問的道理。
武媚娘反而問起李初,“為何不呢?你覺得我會和你父親爭鬥起來嗎?哪怕爭,我有多少勝算,最後會是什麽後果?”
作為一個真正的政治家,心裏要清楚所謂的利益,還有得失,得幾何,失幾何,都得在心裏衡量。
武媚娘道:“我和你父親最大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門被人打開了,李治大步走進去,李初後幾步,老老實實的跟著進去。
上官儀聽到傳報已經立刻起向在,衣裳不整的下榻朝李治作一揖而見禮,“見過皇上,見過公主。”
被李初氣成這樣,還能記得君臣之禮,行!
李治一眼看向李初,李初趕緊的上前,“初向上官大人賠禮了。”
上官儀連連擺手,“不敢不敢,臣當不起,當不起。”
話說得甚是客氣,架不住那避之唯恐不及的態度,完全和說出口的話是兩回事。
李初不管,她說過來賠禮,現在禮已經賠完,李治想怪罪她都不行。
她和李治的交易,由她賠禮便算結束,其他的李治要怎麽說服上官儀,還讓不讓上官儀教她讀書寫字的,李治能解決。
李治開口問起道:“上官儀,你是生初兒的氣了?”
端是直接的問,上官儀沒想到李治竟然把話問了出來,一時頓住,終還是開口道:“皇上,此事,還請皇上明查。臣無教壞太子公主、諸王之意,臣只是說出心中的想法,結合朝政,沒想到竟讓公主誤會至此。”
李初挑動眉頭,這話過份了,竟然還想把錯盡歸到李初的頭上,讓李初擔起所有的罪過?
一眼瞥向李治,李初倒是想問問親爹要是這麽下去的話,她忍不住和人吵起來的,到時候會吵成什麽樣,能怪她的嗎。
李治豈不明白李初一向不是一個藏話的人,上官儀要是再說下去,李初沒準還會出聲再氣倒他一回。
“你的為人和忠心朕都明白,初兒年少頑劣,你還和她計較?而且,有些事是朕做的決定,朕說好的事,你實不該在這個時候,當著他們兄弟姐妹的面多說。”李治並不希望兒女變成沒有主見,旁人說什麽他們就聽什麽,覺得就是什麽的人。
像李初這樣敢據理力爭,有自己的想法,他還挺高興的。
上官儀是個認死理的人,他什麽時候被人懟得話都說不上來了?
李初一而再,再而三的不把他放在眼裏,不拿他當先生來看,他是一點都不想再教這樣的徒弟。
“皇上也認為臣有錯?”上官儀把李治說出來的話再問。
李治不是來跟上官儀吵架的,他是來平息事端的人。
“上官大人,你認為我說的哪裏不對?你若能辯駁上來,何必昏倒。”李初忍來忍去,終是沒能忍住把這話說出來,那滿臉的不悅,上官儀有脾氣,她就沒有嗎?
李治想安撫人的,結果倒好,沒給他安撫的機會,李初已經懟起人來。
上官儀指著李初道:“陛下,你看,你看,公主如此,臣如何再為人師?”
李初可不管,“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話我剛說沒一會兒,你不會連這一句話都沒明白吧。你想說我不對,你倒是說說我哪裏有錯?你不同意我的想法,那麽請你反駁,只要你駁得對,我虛心受教。反之,明明我指出來的是事實,就因為你年紀大,就因為你是大唐的宰相,就能顛倒黑白,以勢壓人?上官大人,素日難道你在朝堂上,為我父親辦事,為大唐辦事,從來不管旁人有理沒理,你只管你的想法,不聽他人諫言?倘若是,你贏。”
十分的不善,李初本來想著把人氣成那樣已經不錯了,還是別太過份的好,見好說收。結果有人還想擺架子,擺什麽擺,她不咽這口氣。
李治擡眼喚一聲初兒,李初直接跪下道:“若是父親也認為孩兒說得有錯,連真話都不能說,不能反駁大唐的宰相了,那麽孩兒知罪。”
這麽直接的一跪下來,李治……
上官儀沒想到李初跪下還挖了一個坑等著他,大唐的宰相是一個不能接受諫言的人?
自然不是,大唐的宰相也要接受下臣進言的,若是有錯的地方,有就得改,不願意改的,還有和你同事,觀你言行的人。
李初這不依不饒的樣,李治覺得比起上官儀來,還是李初更不好對付的多。
“時辰不早了,送上官大人出宮回府吧。”事到如今,別想讓李初去賠禮了,不把上官儀再氣出個好歹來就算不錯了。
李治揮手讓人送上官儀出宮,上官儀想再進言,李治已經撫過頭道:“哎呀,朕這頭又痛了,去,快去傳太醫過來。”
上官儀再有千言萬語想說,此時最著急的還是李治的身體,“快,快扶皇上回宮,快。”
催促著內侍扶李治回去,李治喚著初兒,李初趕緊的站起來,第一個扶著李治走人,李治裝著痛得難受,不忘回頭只叮囑上官儀:“上官儀,你也趕緊出宮回府歇著吧。”
這就走了,群裏的太後們,宣太後感慨:“當皇帝不容易,尤其有群主這樣的女兒的皇帝,更是不容易。”
李初:“我怎麽了?”
呂太後:“正直,較真,沒什麽,但是你明知道皇帝帶你來尋上官儀是為了化解你們之間的矛盾,你為什麽還要和他吵呢?”
李初:“上官儀太過份了,他是想向父親證明他是對的,他更希望父親可以認同他的想法,那麽接下來他會做什麽你們不知道?”
蕭太後:“只要他還沒做,任他如何想又怎麽樣,現在的武後可不是當年的武昭儀,只能依靠皇帝而活,現在的她,有了自保的能力。”
都清楚李初之所以會和人吵到今天這個地步,完全都是為了武媚娘,身在風口浪尖的人,一點小事都有可能變成大事。
但是,李初是不是小看了武媚娘,武媚娘從來不是沒有準備的人,那麽多年過去了,武媚娘怎麽可能還不明白李治是一個什麽樣的人。
李治要這個天下安寧,為此可以不惜一切,換而言之,若是有一天她成為李治認為的那一個可能威脅大唐的人,李治定會毫不猶豫地解決武媚娘。
武媚娘這一生活到今日,她是不可能再任由人來隨意主宰她的生死的。
孝莊太後:“有話直說,較真,有何不妥?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但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不敢把話說出來。自然說出來的那一個,據理力爭的人,不是更難得可貴?”
李初更認同孝莊太後的說法,她就是她,就算她想努力改變一些事,代價也不應該是成為一個不像她的她吧?
李治拉著李初出來,裝著頭痛的,武媚娘已經讓李弘帶著李賢他們全都散了,就連武媚娘都回宮了,所以李治拉著李初直接往自己的宮裏去。
“你這孩子,明明讓你去賠禮,為何又管不住你自己的嘴?”李治走遠也不裝了,問起李初,想知道李初怎麽想的。
李初答道:“我賠禮是因為我大度,不願意和他一個老人家計較,不是因為我錯了,那麽在他還揪著想把一切的錯都歸於我頭上的時候,我為什麽還要附和他?讓他認為我是錯的,他是對的?”
有些事就得講清楚了,她賠禮是不想和上官儀再吵下去,讓李治難做?結果上官儀還想把錯盡歸到她的頭上,她怎麽可能接受。
“父親認為他說的都是對的,錯的人是我?”比起上官儀來,必須是李治的想法更重要。
李治看著眼前較真的李初,無奈地問道:“若是我認為你錯了,你打算怎麽辦?”
問得李初攤手道:“據理而爭,父親認為我哪裏說得有錯,你說出來,我們論一論。”
不想自己是一言堂,李初還是一個很講理的人,“上官大人最讓我來氣的是,他自己明明辯不上來,偏偏又一副千錯萬錯都是我錯的態度,何其可氣。”
李治看李初那模樣確實像是氣壞了,李治搖了搖頭,“你是在幫你的母親。”
李初坦然地承認道:“有人想對付我母親,別以為我不知道。”
這話說得,李治幽深地看了李初一眼,李初盯著李治道:“難道我說錯了?”
“錯倒是沒錯,身處你母親現在的位子上,多了去的人將她除之而後快,這一點你不是才知道,以前都不計較的,現在怎麽計較起來?”
帶著幾分不太確定的語氣,想知道李初到底怎麽想的。
李初……“我那是不計較嗎,分明是因為以前的時候父親總會千方百計的幫母親,眼下你是不想幫母親了。”
一話落下,李治微微一頓,朝李初問道:“這是什麽話?”
李初瞥過李治,“父親的心境如何轉變想必父親自己比誰都要清楚,當著外人的面可以否認,和我何必。”
李治著實沒能忍住地問道:“你小小年紀的,為何操心這般多,我和你母親是大人的事,你莫管。”
話說得越是不靠譜了,李初反駁地道:“父親明知道有些事一但做了總會有諸多影響,你和母親的事,不可能和我們沒有關系,有關系你還不讓我管,說得過去?”
……李治不能反駁,總不能說無論他和武媚娘變成什麽樣子,他們兄妹都不會受到任何的影響吧,要是真能做成這般,或許他不是皇帝,直接能成神了。
李初看得分明,一語說破,李治便道:“你就算知道一些事,也不必說出來。”
“不說出來問題便不存在?”諱疾忌醫,這樣很好?
眨眨眼睛看著李治,李初等著李治回答,李治幽深地看了李初一眼,問道:“若是我和你母親起了爭執,你會幫誰?”
這個答案沒什麽太大的難度,李初想了想答道:“看你們爭執什麽,誰有理我幫誰。”
此話李治是相信的,李初並不是一個偏頗的人,她自己是個講理的人,幫的也會是有理的一方。
“若無道理,只有利益呢?”李治終是再問出來,李初不解地追問,“夫妻之間,不能利益共同?從前可以,現在為什麽不可以了?”
李治眼下分明對武媚娘存一些忌諱,夫妻之間有了間隙,這種間隙要是處理不好,必會成為旁人對付武媚娘的手段。
面對李初的回答,李治搖了搖頭,“或許有些事一開始的時候沒有想到會是這樣的結果,所以現在無法接受,既然無法接受,就會想辦法改變,改變會有什麽後果,你能明白?”
李初搖搖頭,還是挽上李治的手道:“我只明白一點,我們一家的利益本是一體的,若是我們之間哪一個有損,都是旁人得利。站在父親的立場,你是大唐的皇帝,父親想要的是大權在握,不是一個傀儡皇帝,眼下朝中的臣子也罷,母親也好,他們的權力都是你給的,你擔心給母親的權太多,是怕將來有一天母親權太大,大得你想收回都收不回是不是?”
宣太後:“群主你可以不要這麽實誠嗎?這些話怎麽能說出來?”
呂太後:“我們是太後,從前都是皇帝的女人,這樣的話當然不能說,她是公主,多年經營要是連句實話都不能說出來,豈不是白幹了多年的活。”
蕭太後:“群主還是太直接了,小心捅到人的心口上,和你翻起臉來了?”
李初:“你們都不明白一個道理,利益間的關系最忌說得不明不白,說出來反而更好打消人的疑惑。”
確如李初所說,李治聽完一時站住不前,“這麽些年,你的史學得很好。”
突然轉換話題,好在都是息息相關的,李初道:“父親教我,母親教我,我自然學得極好。”
李治一笑,“都是一樣的教你,可是弘兒學得都沒有你好。朝中諸事,他到現在都不懂得問題在哪兒,你倒看得一清二楚。”
這是在誇李初聰明敏銳嗎?李初只當作是。“以史為鑒可知興替,這是祖父說的話,多讀史,多聽多看,再加上有父親指點,我才能看懂,不好嗎?”
“好,很好。那你再說說父親現在是何心情。”李治想起李初方才說的話,意示李初繼續說下去,李初倒是無所謂。
群裏的太後們這些年結合李治和武媚娘沒少給她上課,就算她本來不是一個懂得權謀的人,現在也成了一個會的,既然是會的,現在李治想聽,雖然不確定李治真想聽還是假想聽,都是要想聽的。
李初答道:“父親最擔心的是什麽?你和母親有一樣的心境,都是想要大唐安寧太平,百姓衣食無憂。眼下你們的目標沒有一致嗎?還是起了分歧?”
有些事李初雖然敏銳的察覺,但說到李治的心情,李初一時半會也是沒能理清皇帝的心情都是怎麽樣的?
李治聽著李初的問題,倒是一下子笑了,李初沒有要李治回答的意思,“權,就算是皇帝,也不可能把所有的大權都握在手裏的,一個人只有一雙手,能做的事有限,正因為如此,所以朝廷才會設立文武百官,讓他們幫著父親辦事。那麽母親其實也是作為一臣子來幫父親做事,只是相較於一般的臣子各有各的心思,母親更是你的妻,更在意你們共同的利益,維護父親的利益。”
說清君臣的關系,還有李治和武媚娘有別於一旁君臣的關系,李治意示李初繼續說下去。
“父親和母親的矛盾在哪裏?因為母親表現出來的才能?她太能幹,總能完美的做好父親你安排的一切?”李初理啊理的,把一些問題理清楚,也是讓李治想清楚自己和武媚娘的矛盾在哪裏?
李治聽著笑了,沖著李初道:“這些話也就是你,除了你,沒有人敢把話說出來。”
李初挑動眉頭道:“就算他們不說,他們心裏都明白,這是人之常情,可是人與禽獸之異在於,人可以自制,能壓抑天性,父親現在的想法是要如何?”
“若是我已經想清楚,我還會問你的,早就去做了。”李治笑笑地答來,目光看向遠方,這時候的李治讓李初覺得離得她很遠很遠,遠得李初想要去追逐都不可能。
“你還小,再聰明,再能分析人心,依然還是不怎麽懂得人心。像你和上官儀爭執的一番話,你指出他的錯,你認為他是有錯的,但是他提出的想法,都是站在利於朕,利於皇權的位子上,你的母親,現在確實在做著不利於大權,不利於朕的事。”李治倒是沒有和李初說著冠冕堂皇的理由,只從利己,利於他自己的角度分析上官儀對李弘他們的教導。
這一點李初明白,點點頭道:“所以父親才會寬恕上官儀。當然,也是因為父親還沒有立刻下決定,你知道上官儀有很多話要說,但不想讓他說出來。”
沒想到李初更明白李治的心思,李治伸手撫過李初的發項道:“初兒聰慧,明白這些道理很好,不過有很多事沒有那麽簡單。皇權之內,不是非黑即白,人皆思利己,包括皇帝。站在皇帝的立場,利己是根本,只有在利己的時候,他才會想怎麽樣可以利於他人。”
李初聽明白了,“父親是覺得母親損及你的利益了?可是父親,撤下母親,換了另一個人,你能確定別人能做得更好?到時候你再要除了那一個幫你的人,因為你認為他損及了你的利,或許比起此時的母親有過之而無不及?”
“沒錯,這就是皇權,血腥而殘忍,皇帝想要除一個人不需要太多的理由,只要一句話就夠了。”李治的目光一下子變得殺意乍現,轉頭看向李初的時候,似乎想要教得李初明白這個道理,她要明白,皇帝並不是一個尋常人。
李初道:“為什麽父親在別人損及你的利益之前,你不和別人說清楚你的底線在哪裏?”
怕是沒想到李初聽完竟然只有這樣的一問,怔怔地看向李初。
李初道:“哪怕作為一個皇帝,有用的時候捧著一個人,沒用的時候就要將人棄之而後快,皇祖父在時不是如此,難道他是那麽教父親的?”
宣太後:“紮心了!”
呂太後:“鼓個掌。不是說太宗在世時沒有除功臣嗎?幾乎陪他打下天下的臣子都得到善始善終了,李治現在是想學劉邦?”
蕭太後:“別說,想想四位輔政大臣的下場,高宗因為有武則天頂著,他那狠辣竟然被人生生傳成了懦弱,所有的惡事都是被逼的,都是武則天逼他做的。”
孝莊太後:“惡事由他做,惡名由人擔,這可是好事,他還有所不滿了?”
一眾吐糟都是似乎發現李治的本性,詫異李治竟然是這樣的一個人,太不可思議了。
李治再一次被問怔了,李初難得找著一個機會和李治談心,沒理由談一半放棄的。
“父親想過為什麽大唐在祖父之時能迅速的恢覆民生,經濟,軍力嗎?一個皇帝的能容人或不能忍人,難道君臣都是瞎子?有容人之量的君王,下面的臣子自會盡心盡力為你辦事;反之,一個皇帝用完人就想扔,還會有人願意為你盡心辦事,以你的利益為重,大唐的利益為重?”
為君之道,李治認為自己現在做的就是為君之道,李初可不認為,為君的辦法千萬種,學誰不好要學劉邦,卸磨殺驢?
必須是要學學唐太宗李世民啊,二十四功臣,那些跟他打天下的人,在他一朝可都是幾乎善始善終的,零星幾個殺了也是因為確實犯下大錯,至於李治除人,這事就不能怪到李世民的頭上了是吧。
李治……幽幽地掃過李初,李初可不怕,話都說出口了,有什麽可怕的。
“連你的妻,你一手扶起來,你認為分權不會影響太大的人現在你都忌諱,生了除人的心思。父親,你確定再這麽下去,不會寒了無數臣民的心?還會有人願意和你盡心盡力的治理天下,給大唐一個安寧?”
有些問題,李治不是想不到,只是選擇性的去避開,他以為自己只要避開了,只著重了一處,就能當作有些問題不覆存在。但是事實上並不是如此。
看李初不就把問題都給他點出來了?
君臣相交,可不是只有單方面付出,想讓臣子心甘情願的為你所用,當皇帝的最起碼得不是那卸磨殺驢的主兒吧。
李治看著李初許久,久得李初都以為自己臉上有東西了,所以摸了一把臉問道:“父親,我臉上有什麽?”
被問得一下子回過神,李治搖頭道:“我只是沒想到,初兒學史學得這般好。你母親也時常以你祖父為榜樣,事事想學你祖父。”
這話要怎麽的接,要是武媚娘和李世民沒有那一層關系,李初定是要點頭誇一聲學得好的,現在的情況有異。
先帝的才人,當今皇帝的皇後,她不相信武媚娘會在李治的面前把自己的想法說得直明。
“父親不想學祖父嗎?”不想附和的最好辦法是反問,說武媚娘的李治,難道不想學李世民了?
就算李世民去世多年,前朝的臣子可還有的,多少人在李治的耳邊提起李世民,李治就沒有一點要學習李世民的意思?
李治再次一塞,所以下手揉起李初的頭來更加不客氣,“你是公主,前朝的事不是你該管該問的,只管好好吃,好好玩。”
李初沒能忍住地反懟,“父親你不是養公主,你是養豬。再者我沒想管前朝的事,我就是管管父親和母親的事,要是父親和母親沒事,我才不想多問。”
……李治總不能說這事和武媚娘沒關系吧,明明就是有關系的事,還要睜著眼睛說瞎話嗎?
“我明天要出宮,父親,我要宮牌,隨時可以出宮的宮牌。”陪李治做了一場戲,說了一通的話,不能忘記最重要的目的。
李治瞟過李初,“你把事情辦砸竟然還想出宮行商的事。”
“父親,我們說好的我去賠禮,沒說過賠禮要得到他的接受才算完成,你可不能現在加條件。”當李初為什麽賠完禮立刻和上官儀懟起來,就是因為李初和李治之間的交易只說了賠禮,並沒有要求得到上官儀的接受。
指出不能允許李治臨時加條件的問題,李初道:“父親,君無戲言。”
好吧,誰讓李治沒有先把條件說好,事情鬧到現在,李治總不能說不許吧。
不能說不許的情況,李治還是不想那麽輕易地答應李初,“內宮事務都是你母親在管,出宮的令牌你得問你母親要去。”
李初豈不知李治打的什麽主意,想把球往武媚娘的身上踢啊,李初道:“父親說過的話,母親定是會同意的,你不給,我打著父親的旗號去要,肯定能要到。”
那麽直接地告訴李治,你就算不給,我也會打著你的旗號到武媚娘那裏要,你是攔不住的。紮心啊!
李治不作聲,心裏想著如何派人去和武媚娘先說一聲,千萬讓武媚娘不能把李初要的令牌給了她。
“父親就不要想著派人去和母親通氣了,我保證他們肯定沒有我快,所以你直接把令牌給我吧。”李初倒是先把李治給堵上了,告訴李治她可是動作比李治以為的還要快的。
“當然,父親要是想用緩兵之計,到時候別怪我翻墻出去。”李初都敢威脅上李治了,軟的硬的全都一起用上,看看誰能贏?
李治都忘記多少年沒有被人威脅過了,乍然一聽笑出聲來。
“你啊你,真是吃定我心軟舍不得了?你敢翻墻,難道我不能找人把你關起來,讓你連門都不能出?”李治很喜歡和李初的對峙,此時問起李初來,倒要看看李初能怎麽辦。
李初搖頭感嘆地道:“父親要不要試試看,就算你讓人看著我,我照樣能翻墻出門,誰都捉不著我。”
自信滿滿的呢,李治不解地看向李初,想讓李初細細地說說,她是哪裏來的自信,認為自己一定可以做到?
李初道:“袁天師的本事旁人不清楚,父親能不清楚,我可是袁天師教出來的徒弟,哪怕不能學到袁天師十成十的本事,五成還是有的,五成想出宮門,在他們又不敢真傷我的情況下,我不能?”
說了本事還得分析一下形勢,李初放話!
李治倒是很喜歡李初這般,“為達目的不擇手段,什麽事都能做,挺好。只是出宮經商的事,你想好了?”
“父親是覺得我做不好,想勸我打退堂鼓。可是想做的事還沒做過就讓你把結局說定,那怎麽可以。”李初不是那種被人說兩句就打退堂鼓的人,她想做的事無論如何都要去做,就算是失敗,也要從失敗中找到問題在哪兒。
再一次愉悅的笑出聲來,李治沖李初道:“想出宮可以,我派給你的侍衛你帶著,不許做危險的事。”
看李初不管他是同意還是不同意,她都要去做的樣子,李治倒是認為可以放李初去試試,凡事還沒做,怎麽可以輕易的放棄?
李治的要求李初完全沒意見,“好,我答應了,從前我初一十五往安國寺去怎麽樣,以後我出宮也會怎麽樣,聽父親的話,也聽母親的話,保證不胡鬧。”
乖巧的人眼看好處要到手,必須更要表明自己是個乖孩子,她會好好地聽話,專心的辦事,不會惹上不該惹的人。
不過,大唐的地界裏有什麽是她不該惹的人嗎?分明是她出門人人該瞧仔細,別把她給惹了。
李治的要求才提了一半,另一半都沒機會開口,李初倒是先一步保證完該保證的了。
“你啊!”至此,只是出個宮罷了,李初想去就讓她出吧,李治無奈的啊!
“該讀的書,該上的課,都得上,考試還得名列前三,要是有哪一樣做不到,便不許你出宮了。”李治還有其他的要求,李初各方面都學得很好,讀書也一直都挺不錯的,李治並不希望將來李初把心思都放到外面,把學業落下了。
李初立刻立正站好,嚴肅地道:“保證一定名列前三,不給父親丟臉。”
宣太後吐糟:“你們家學堂都是你們家的人,你不給李治丟臉,就是別人給他丟臉了?”
李初反駁:“那關我什麽事?”
哈哈哈,確實不關李初的事。
得李治的松口讓她出宮,拿到手一塊可以隨時出入宮門的令牌,李初都快樂壞了,趕緊知趣的退下,讓李治自忙去。
李治教訓李初不成,倒是聽了一番李初的諫言,他那一顆不定的心,倒是穩定下來了,或許有很多事都不像他想的那麽難,既然心存不滿,倒不如把話說出來,說清楚,且看武媚娘會如何?
想找機會和武媚娘好好談談,提醒武媚娘把握一些尺度的李治,豈不知早已經先一步被李初賣了。
李初拿到令牌,二話不說地回宮,群裏的太後們正如火如荼的商量怎麽在宮外給李初建立威望,爭得民心,以此增加她們的積分。
這麽些年李初在宮裏進展緩慢,系統一直沒能升級,都催李初幾回了,最後還是太後們出謀劃策,暗指李初在宮的地盤太小,可施展的機會太少,不如出宮去,天高任鳥飛,總能加快威望的建立,得到民心的。
其實相比系統和太後們,李初一點都不著急,出宮這事她是認為可以有好處,因此才會迫切的想出去,至於後續,還是出宮再說吧。
才回到宮殿立刻收到武媚娘派來的人沖李初道:“公主,皇後娘娘讓你過去一趟。”
過去做甚,不用問李初都知道,趕緊乖乖的過去,武媚娘正在自己下棋,幾個小的都不在,李初進去即朝武媚娘福身見禮,“母親。”
武媚娘指著自己面前的棋盤道:“過來,陪我下棋。”
李初沒意見,作為公主真是琴棋書畫,樣樣都要學,雖然學得不易,但是李初學得很充實,倒是希望這樣的日子可以久一點。
只是李治和武媚娘之間的間隙,但凡看到他們在一起李初都能瞧得分明,其實很是擔心的。
李初在武媚娘的對面坐下,棋已經下一半的武媚娘招呼李初道:“你執白子,我執黑子,該你了。”
好吧,下棋這種事不是第一次做,李初點點頭,仔細看了半天棋盤才落子。
“上官儀此人,你觀他是不是越發過份了?”武媚娘在李初看棋盤這會兒問李初一個問題,李初遲疑半響答道:“於父親來說,他是一片忠心為父親,更為大唐,其心可表。”
武媚娘聽出來李初話裏的意思,一眼瞥過李初,李初看著棋盤沒註意到,正好看完棋盤,落下一子,笑著沖武媚娘道:“母親請。”
把武媚娘喚回了神,武媚娘的註意力即回到棋盤上,沒有猶豫地又落下一子。
“你的意思是你父親想護著上官儀。”武媚娘並不是詢問,更多是肯定。
宣太後立刻發言:“武後想排除異己。”
呂太後:“一個想除掉她的人,不先一步下手,豈不是錯過。”
蕭太後進言:“你得勸一勸,你都勸高宗了,總不能不勸勸這位吧。”
李初發了一句:“我自有主張。”
這幾位都只能給李初意見,不可能幫李初做決定,那麽多年下來,其實太後們都明白這一件事,李初別看權謀的事懂得沒有她們多,心性異常堅定,她們出謀劃策,李初並不會全都聽。
李初道:“忠於父親的臣子,若是父親都不願意庇護,換了母親,母親會願意和這樣的人在一起?”
該到武媚娘落子,武媚娘的動作微微一頓,似乎沒想到李初會問出這個問題。
武媚娘道:“若按你的意思,由著上官儀想如何便如何?”
李初道:“母親心裏清楚著,決定母親未來的人不是上官儀,而是父親,上官儀怎麽想不重要,重要的是父親怎麽想。你和父親之間的事,還是該由你和父親解決。”
這些事,武媚娘不是不懂,只是想要解決起來太難了。
“母親,你喜歡現在的日子嗎?”在武媚娘思量李初話中之意,想該怎麽樣去辦好此事的時候,李初已經再一次將問題提出來。
武媚娘沒有猶豫地道:“還好。”
李初道:“母親想過嗎?在權力和父親之間,或許有一天你要做出一個選擇,魚和熊掌不可兼得。”
“不會。”武媚娘沒有一絲猶豫地告訴李初,不會有這樣的事情發生。
李初很想知道為什麽武媚娘可以這般篤定?帶著疑問地看著武媚娘,武媚娘答道:“因為我心裏比誰都明白,我現在的一切都是你父親給的,換而言之,他隨時可以把他給我的這一切收回去。”
這麽清醒啊,李初都有些恍惚了,所以武媚娘會心甘情願的把自己的一生寄於李治的身上,就算李治想要收回給她的權利,想讓她過得不好,武媚娘都願意接受?
“母親坦然接受了?”李初心中即存疑惑,豈有不問的道理。
武媚娘反而問起李初,“為何不呢?你覺得我會和你父親爭鬥起來嗎?哪怕爭,我有多少勝算,最後會是什麽後果?”
作為一個真正的政治家,心裏要清楚所謂的利益,還有得失,得幾何,失幾何,都得在心裏衡量。
武媚娘道:“我和你父親最大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