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朱元璋:“標兒這孩子可不能諱疾忌醫啊!” (1)
關燈
小
中
大
明朝。
建文元年。
建文帝朱允炆看到“祁”這個排輩,出了一身冷汗。
他爺爺洪武大帝朱元璋有著強烈的控制欲,喜歡一切都在掌握之中,就連子孫名字排輩也要提前排好,二十三個兒子,每人排二十個字輩。
像他,就是“允文遵祖訓”裏的允字輩,而“祁”字輩,來自他四叔——燕王朱棣。
“四叔家排行是高瞻祁見佑……朱祁鎮,是我堂侄孫?他怎麽會是天子!四叔居然謀反?”
朱允炆目定口呆地看著天幕,片刻後反應過來,驚叫:“快去請三位先生來!”
方孝孺、齊泰、黃子澄來得非常快,齊泰直接拍桌暴起:“上位!我就說那燕王狼子野心,擒賊先擒王,直接削他吧!如今朝廷占據大義,天幕都說燕王是亂臣賊子了!”
方孝孺只覺怪怪奇奇:“嗯?天幕何時說過?”
齊泰壓低聲音,在場幾人卻都能聽見:“叫門天子——”
曾孫是天子,那曾孫的曾祖是什麽?
“天幕將此事透露出來,不正是在警醒我們?”
朱允炆急促地點頭。
我也覺得是這樣!
黃子澄卻道:“上位和還記得東宮之時,上位問臣:諸王皆擁重兵,多不守法,該如何好?”
朱允炆震了一下,答道:“黃師言,諸王僅有護兵,只能自守,倘若有變,面對六師,如何能擋。”
黃子澄嘴角含著一抹淡淡的笑:“如此,上位還憂心什麽呢?”
朱允炆微微猶豫後,點頭:“燕王還是放到最後……”
齊泰一把抓住朱允炆袖子:“上位!”
朱允炆還沒說話,黃子澄皺眉:“齊尚禮,你的禮呢?”
“我若有理便是有禮!我若無理便是無禮!”齊泰繼續抓著朱允炆袖子,眼帶焦急:“上位,將燕王放到最後,是在養虎為患啊!”
朱允炆又動搖了。
黃子澄變了臉色:“上位,若如今先削全盛時期的燕王,元氣大傷,其他藩王聯合起來作亂——如晉時八王之亂,那該如何是好?”
朱允炆又動搖了。
方孝孺端坐在自己位置上,品著建寧供茶‘探春’,白霧氤氳中,他輕輕搖頭。
黃子澄和齊泰之所以針鋒相對便是因為他們對朝政都有自己的理解,並且希望天子能傾向於自己,偏偏天子又優柔寡斷,最後是誰吵贏就選誰……唉,不過這樣也好,至少不會出現重臣聯手,架空上位之事。
北平。
燕王朱棣看著天幕,後背一陣涼意:“蒼天可憐見!俺從未想過篡位!”
不好,得打消大侄子疑心才行!
燕王朱棣將僅有的三個兒子叫來,最大的二十一,最小的十六。他眼角染著一道悲憤的紅:“你們速速啟程,去南京見上位!便說……便說燕王送子為質!”
只希望朝廷能饒過他們一家人吧。
【朱祁鎮,為大一統皇朝——‘明’的第六任與第八任皇帝。】
一句話,腥風血雨撲面而來。
朱祁鈺已登基的世界中,他倒嘶涼氣,扳手指數了數:“洪武,建文,永樂,洪熙,宣德,正統,還有我的景泰……我是第七任!朱祁鎮他覆辟了?!”
不知道是他出意外駕崩,才讓朱祁鎮重新上位,還是……
南宮。
二十五歲就榮登太上皇的朱祁鎮一楞,第一反應是咧嘴大笑,笑兩聲後隨即捂住嘴,掩面作哭泣狀:“祁鈺,定然是你不註意身體,案牘勞形,才英年早逝。不曾想你死時還惦記著我這長兄,將皇位與我,我一個罪人,何德何能啊……”
這番話傳到朱祁鈺耳中,原本想讓朱祁鎮意外“病逝”的朱祁鈺眉頭蹙起來,又有些遲疑了。
其實,他們兄弟二人以前關系十分不錯,或許……
也罷,先看完今日份天幕吧。
朱祁鈺擡頭看天——
【登基時,虛歲僅九歲。】
宣德年間。
朱瞻基還沒感覺到什麽,滿朝文武先炸了。
英國公張輔、戶部尚書蹇義、兵部尚書楊士奇、工部尚書楊榮、禮部尚書金幼孜齊齊有了動作:“懇請陛下宣太醫!”
在他們這個時間,太子可是虛歲五歲!也就是說,四年後陛下就會駕崩!
他們陛下四年後才三十七!
壽終正寢不可能,必然是有甚疾病!
朱瞻基十分確定自己身體沒毛病,想來是後面幾年出的事情,卻也沒有拂去愛卿們好意,命人領太醫上殿。
在此期間,天幕仍在繼續——
【和趙構接手的破爛不同,朱祁鎮接手的明朝,是由他祖父朱高熾、父親朱瞻基共同打造的仁宣之治。】
【其休養生息,清靜養民,明有仁、宣,猶周有成、康,漢有文、景。】
——成、康,就是周武王的下兩任,周成王與周康王,文、景,就是漢文帝與漢景帝。
【明面:人口五千一百萬,冊田畝數四億。】
周朝。
周武王姬發按著抽疼的太陽穴。
姜子牙輕輕地問:“主君可要喚巫前來?”
“不必,不過是昨天被岳飛之事氣狠了,頭一抽一抽地疼。休息幾天就好。”
“原來如……”姜子牙瞥到天幕,未及細想便疑問出聲:“猶周有成、康?”
“什麽?”姬發亦擡首,瞧到這句對他後代的讚譽,激動地舉起周的旗幟,踏上戰車:“諸君!為你們的主君馭車!”
戰車咆哮而動,如銅獸奔騰,周武王揮舞周旗,於空中盤旋,如鳳尾忽揚忽落。
“周有成、康!周有成、康!哈哈哈哈——”
……
漢朝。
漢景帝劉啟霎時從席上站起,大臣們本就是在跪坐,順勢笑呼:“恭喜陛下!”
如果單說“景”,他們不知道是誰,但“文”他們知道啊,先帝謚號就是“文”,順推下來,當今便是“景”。
布義行剛曰景——散布仁義,行動果斷稱之為景。
劉啟高高仰起頭,笑得驕傲。
皇太子劉徹——這個九歲的孩童眼眸清亮,忽然鼓足勇氣,大聲說:“文景之治後,吾當為盛世!”
臣子們不敢吭聲,劉啟不僅沒有被覬覦皇位的不悅,反而將孩童扯入懷中,高高舉起:“哈哈哈,徹是吾家驕兒!”
【而其留下的武力底蘊,足以讓朱祁鎮分別於正統三年、正統六年、正統九年、正統十四年發動四次北伐。】
【除此之外,在兵力被北伐拖住時,明朝廷還有餘力分別在正統四年、正統六年、正統七年、正統十三年發兵征伐雲南麓川。】
【四次征討,前後動用了南京、雲南、湖廣、四川、貴州等地兵力數十萬,立石於金沙江為界,聲稱:“石爛江枯,爾乃得渡。”】
【不止如此,正統九年的起義,正統十三年的起義,達到十萬人規模,連克二十餘州縣,朝廷居然還能抽調出數萬兵力前往鎮壓。】
【如此三線作戰,於正統十四年,朱祁鎮竟然還能抽出二十萬兵力進攻瓦剌。】
【足以見其家產豐厚。】
明朝,洪武年間。
朱元璋抓住重點:“這是敗家榜單。”
天幕把這些兵力擺出來,該不會說全被老四家後代敗了吧?
他捂住心臟:“妹子,俺心好疼。”
好多兵啊!這什麽後輩,崽賣爺田不心疼是吧!
馬皇後輕輕拍打他後背,保心丸已經準備好了,就放在朱元璋手邊,一夠就能夠到。
她想了想,還是提出來:“重八,居然是棣兒的兒子上位……該不會標兒於子嗣方面有甚隱疾吧?”
朱元璋聽了這話,眉頭緊鎖,心底亦多出幾分擔憂。遂道:“俺讓太醫去看看,回頭也問一問標兒房事如何,這孩子可不能諱疾忌醫啊!”
他們誰都不覺得朱棣會搶朱標的位置。
【變故就出在正統十四年這次北伐上。】
【但是鏡頭暫時沒有給到北伐,而是到了皇宮之中。一個英氣滿面的中年男子將一孩童抱於膝上,孩童才三歲,年歲雖小,眉眼中卻有一股罕見的自信滿滿氣度。】
【中年男子問孩童:“他日為天子,可能令天下太平?”】
【“能!”】
【“若有賊敢傷國紀,吾兒可敢親總六師,以正其罪?”】
【“敢!”】
【孩童身形漸漸拉長,男人身影漸漸虛化,一呼一吸間,孩童拔高成了二十來歲的青年。】
【他身穿龍袍,在朝堂上震聲:“區區瓦剌竟敢傷大明國紀,朕欲親率六師,以正其罪!”】
秦朝。
始皇帝微微頷首:“倒是會迷惑人。”
若非天幕所言,誰能想到此人會敗家呢。倒也怪不得他那些臣子迷糊,在發現阻攔不下之後,便輕易地通過了此事。畢竟,如此神采英毅的年輕人,倘若在大秦他見到了,亦會考慮考慮給他一次機會——就像是昔日給李信這名小將機會,讓他代替王翦伐楚一樣。
【朱祁鎮:“聚集二十萬大軍,朕將禦駕親征!而後——”】
【“英國公張輔、成國公朱勇、兵部尚書鄺塋、戶部尚書王佐、內閣大學士曹鼐……”他一口氣連點五十四名官員:“保駕出征。”】
始皇帝:“……”
始皇帝迷惘了:“他去打仗,帶中央那麽多官員作甚?”
那些國公伯爵也就算了,帶太常寺少卿就當他打仗前需要祭祀來鼓舞士氣,可大理寺官員——天幕解釋大理寺負責刑事案件,怎麽也要帶去?
他是去打仗,還是去郊游踏青?
——或許是去公司團建()
第33章 蒙毅:“下輩子……挑個如我家陛下那樣的帝王效忠吧。”
正統十四年,此時正好是朱祁鎮心動,第一次在朝堂上提出想要禦駕親征。
面前是陛下慷慨激昂要振大明君威,耳邊是天幕播放畫面時,畫中人言語之聲。頗有些見證歷史,又在創造歷史的感覺。
待天幕播放到朱祁鎮“朝堂大點兵”時,好幾個臣子臉色十分扭曲。
戶部尚書王佐:“……”
你帶我做什麽啊?你不用人在後方給你調度糧草嗎?
刑部侍郎丁鉉瞪大眼:“……”
我一個刑部侍郎上什麽戰場啊,在戰火紛飛中給你處理案件,順便當場在士兵違反軍紀時,執行並監督徒刑、流刑、充軍等刑罰嗎。
還有許許多多官員在自己被點到時,一句優美大明話堵在喉嚨裏,十分想吐出來。
誰家禦駕親征是如此禦駕?一點也不莊重肅穆,你當戰場是兒戲呢!
英國公張輔楞了楞,臉上露出凝重。
他是真上過戰場,還參加過靖難之役,懂得何為一將無能,累死三軍。皇帝禦駕親征不可怕,反而會鼓舞士氣,可怕的是,這個皇帝全然不把戰場當回事,將打仗作兒戲。
再思及此為敗家榜。
英國公張輔下意識便覺不好。
恐怕……歷史上他們這些人,下場不太妙。
【由於朱祁鎮此次出征目標僅是嚇退瓦剌,在其勒令下,二十萬大軍出發時,幾乎沒有後勤準備。】
【出發前兩日,方給每個官兵發放一兩白銀及衣物、炒麥等物資。】
【為了運輸物資,每三人配備一頭毛驢,隊中人驢混行,人聲驢叫,雜亂不堪。】
畫面中一片亂糟糟,皇令要求二三日間出發,六部只能倉促地進行準備,每一個人都忙到腳不沾地,紕漏四出。
“嘶……”
各朝各代的人光是看到這些畫面,就感覺腦子有一股火燒火燎地疼。
比如……
袁紹整個人都不好了:“這是在準備後勤?這是準備出戰?誰要是這樣給我調動後勤,我一定要砍了他!”
不過,想想這是在要求二十萬大軍兩日內集結完畢,備好後勤物資。袁紹就沒辦法苛求太多,並且給予這個朝代的軍隊和大臣深切的同情。
好慘啊,這種狀態出征,就是去送死。
……
朱瞻基作為朱祁鎮的爹,已經從頭麻到腳。
他仰頭望天,不眨眼不說話,一副楞頭呆腦樣子。半晌之後,他擡起手,“啪——”地給了自己一巴掌:“朱瞻基!讓你亂說話!”
好端端問什麽可敢親總六師,如果不問,不就沒有這些屁事了?
朱瞻基看向臣子們,由於他英年早逝,這些臣子大部分都被那逆子繼承過去。
他有些疲憊地嘆氣:“是朕對不起你們啊。”
“陛下……”臣子們皆是眼含熱淚。
這怎麽能怪陛下呢!誰能想到太子如此之荒謬,誰家統帥六師是這麽個統帥法啊!
他們甚至有點心疼陛下。
這是上輩子造了多大孽,這輩子才有如此兒子,來毀大明江山。
……
三國時期。
劉禪腳步虛浮地從房裏出來,接過小黃門手中那碗鹿血,熟練地一飲而盡,轉頭看到諸葛亮微笑著站在不遠處,劉禪驚喜:“相父!你怎麽來啦!”
諸葛亮萬分疼惜:“陛下辛苦了。”
劉禪好似得到鼓勵那般,挺胸:“我不辛苦!相父處理政務才辛苦!”
諸葛亮摸摸劉禪頭發:“天幕快開始了,陛下可要和老臣一起……”
劉禪眼睛一亮:“要!!!”
便有小黃門搬來案幾與軟墊,讓他們落座室外。
等到天幕播放至——
【而明朝軍隊因長期屯田,軍器破舊,此次出征,朝廷匆匆忙忙從武庫中調出軍器分發於各部隊,或許是因著此次有皇帝禦駕親征,便連庫房中久存,平時舍不得給軍隊用的先進火器亦拿出來配給士卒。】
劉禪撓撓頭:“平時收著不用,臨到頭再拿出來,這樣是不是不好?”
諸葛亮頷首:“此人如此做,倒不如還用舊兵器。再不好士兵也用慣了,臨時換武器,其害處不亞於臨陣換帥。”
劉禪哼哼,突然得意:“我都懂的道理,這朱祁鎮居然不懂,怪不得是敗家榜第四名!”
諸葛亮含笑點頭。也並不打算和陛下說,那朱祁鎮未必不懂,他懂,卻不在意,士兵是否會因武器不熟悉死多少人都與他無關,他只想滿足自己禦駕親征的欲望。
……不過,火器是什麽?畫面裏的鳥銃又有何用?那麽小小一個黑棍,竟能讓一個大國鄭重其事取出來給軍隊?
諸葛亮起了疑心,鄭重地觀察起此物來。
【因火器是新式,士兵尚未熟悉其如何操作,便稀裏糊塗揣著它開始行軍。】
【二十萬大軍,若蟻群長連,北出居庸關,向大同前進,首尾難顧。】
【因著後勤不穩,不到十日,軍中已絕糧。】
明洪武年間。
宋國公馮勝捏著拳頭,牙齒格格咬響。
“二十萬大軍啊!”
無論哪個朝代,資本再雄厚,賠光二十萬大軍都是元氣大傷。
何況,這是明朝!而他是明朝開國功臣!多少同袍死於開國戰役中,才將大明建起,你朱祁鎮就是這麽揮霍的?
馮勝簡直不敢想象,一下子缺了近二十萬大軍,大明國力會衰退到什麽地步,周邊那些豺狼虎豹又是怎樣伺機對著大明咬下一大塊肉。
【軍隊終於行至宣府,天公不作美,狂風暴雨劈面而至,兵卒又累又餓又冷,士氣沈至谷底,軍中多有抱怨之聲。】
【尚書鄺埜、王佐勸朱祁鎮回軍,且明言如此軍隊,人再多也無法取勝。然而他們卻無法見到朱祁鎮,只能見到宦官王振。】
【王振此人深受朱祁鎮敬愛,被朱祁鎮尊稱為先生,此次朱祁鎮想要禦駕親征,背後少不了王振的攛掇。】
【王振得知鄺埜、王佐想要回軍,大怒,將這兩個尚書罰跪草中。】
【成國公朱勇等人若想要稟告事情也無法見到朱祁鎮,只能與王振說,且需膝行面見。】
明,正統十四年。
成國公朱勇翕然擡頭去看朱祁鎮,雙眼瞪大,嘴唇顫抖。
若說朱祁鎮完全不知道他受如此羞辱,絕不可能,不過是覺得無所謂,放任自流罷了。
朱祁鎮面色尷尬:“成國公,朕……”
卻見朱勇倏然當庭落下淚來,要知道其昔日隨明太宗朱棣北征蒙古,為明宣宗朱瞻基出境殺賊,大大小小戰役令軀體疤痕遍布,也不曾有一次涕哭。
朱祁鎮心生不妙。
朱勇已顧不上他心情,只是悲從中來,轟然大哭:“上位!臣想你啊!上位,你不在了,有人欺辱臣啊!”
——他口中上位是明太宗朱棣。
三朝老臣,卻落得如此對待,殿中諸臣不免惻然,心亦有些許寒涼。
如此帝王,還值得他們效忠麽?
【瓦剌首領也先得知明軍主力前來,不知其是疲軍,謹慎北撤,埋伏塞外,以待戰機。】
【此時,饑勞的明軍冒著風雨來到大同,不見瓦剌蹤影,一下子懷疑起自己為何要受如此多苦楚,於精神上更是疲憊。王振仍要北進,炫耀軍威,幸有大同太監郭敬向其密報時,詳細描繪前些時候大同守軍與瓦剌交鋒,慘敗,屍橫遍野之景,王振心生懼意,這才決定回軍。】
【為了避免受到瓦剌軍追擊,經過商議後,決定舍棄宣府那條路線,自紫荊關返回。得知要回程,三軍皆喜。】
【此時,王振又攛掇朱祁鎮將大軍調向其家鄉山西蔚州,欲衣錦還鄉,向父老鄉親炫耀自己如今地位。】
正統年間的蔚州人看到這一幕紛紛呆住。
“你別過來啊!!!”
這王振居然是他們蔚州人?什麽仇什麽怨,讓一群兵痞來蔚州?!
腦子有病吧!真以為所有士兵都和岳家軍一樣,對百姓秋毫無犯嗎!
【當大軍向著蔚州前進四十裏後,王振突然想起來,大軍前進會踏壞他家鄉的莊稼,立刻下令全軍折回大同,改走宣府回京。】
【足足二十萬人的大軍拐彎調頭,便無法保持列陣,像極了一群又一群無頭蜜蜂,四處亂轉,亂哄哄一團。】
【最可怕的是,明軍掉頭後,便是後衛軍背對著瓦剌。】
秦朝。
蒙毅驚呆了,忍不住:“都沒人識軍事麽?若我是也先,發現敵軍出如此紕漏,將側背對我,我必率兵狠擊其背!”
話剛出口,他猛然醒悟。
這哪裏是無人知兵,分明是知兵之人無權調動軍隊,只能坐以待斃。
蒙毅想到一會兒將出現的屠殺,且又是一次蠻夷屠殺中原人,一顆心漸漸沈下去。默然半晌,蒙毅命下人送來酒水,輕輕往地上澆。
“下輩子……挑個如我家陛下那樣的帝王效忠吧。”
【也先得知如此天賜良機,幾乎樂瘋,立即率軍出擊,長途跋涉又缺乏糧食的明軍如何能抵擋,明軍後衛吳克忠部匆忙與之交戰,全軍覆沒。】
【朱祁鎮大驚,勒令成國公朱勇率軍抗敵,朱勇於鷂兒嶺遭瓦剌軍埋伏,四萬軍馬全軍覆沒。】
【因兩部明軍拼死拖住敵人,明軍得以退至河北懷來東南的土木堡,此地距懷來城僅二十裏。王振堅持不肯帶明軍入城,因為——】
【“輜重車還在後面沒到呢!足足千餘輛輜重,難道就不要了嗎?爾等如此奢靡,豈非要亡我大明!”】
正統朝大臣們:“……”
追兵都快到了,你是真想亡了大明啊!!!
第34章 朱元璋:“來個百步穿楊的弓手,把朱祁鎮這小兔崽子射死啊!
【王振找死,其他人可帶著腦子。比如兵部尚書鄺野,就上疏請英宗先入城,再派精兵斷後。但王振將此疏打回,鄺野請見朱祁鎮,遭王振斥責,鄺野爭辯幾句,堂堂尚書,被王振命人將其拖拽出去。】
【朱祁鎮便與大軍於野外露宿。】
朱瞻基:“……”
穩婆當初是不是接錯孩子了?其實接出來的不是孩子,是胎盤吧。不然怎麽會這麽沒腦子。
就算你被王振蒙蔽視聽,不見臣子,不知戰報,那你好歹知道後面有追兵吧,這種時候居然還能放心在野外露營?!
“朕……朕……”
朱瞻基痛苦地捂住心臟,重重喘氣。
太醫慌忙往陛下嘴裏懟保心丸。
【是夜,瓦剌軍兵圍土木堡這個驛站,且控制附近唯一的水源——土木堡南十五裏外的一條河,十數萬明軍斷水。】
【兩日後,也先派遣使者前來講和,且似乎是為表明誠意,勒令瓦剌大軍後撤。】
【朱祁鎮已饑渴一日,得知也先欲講和,欣喜地應下。王振更是迫不及待下令拔營,讓士兵去河中取水。】
朱瞻基這個真正上過戰場,打過勝仗的天子已經不捂胸口了。他別過頭臉,以手臂壓住雙眼。兩行淚水劃過面頰。
也先又非完顏構,怎會勝券在握時決定議和?這必然是在降低明軍戒心。
接下來,恐怕……
【王振命令下達後,明軍幹熬一日,早便口渴到難以忍受,爭先恐後地往河水方向奔去,無人記得陣列,無人想起防守。】
【瓦剌騎兵發起沖鋒。】
【明軍驚惶逃命,長官不論如何打令旗,也無法阻止軍隊潰散。再加上明軍並不熟練手中火器,難以對敵,瓦剌沖入明軍中,舉長刀砍殺這些士兵,如同殺豬宰羊。大量士兵更是死於相互踩踏。】
【明軍慘敗,死傷眾多。】
【隨軍大臣十之(八)(九)都死在亂軍中。護衛將軍樊忠悲憤之下,怒而擊殺王振。後為掩護朱祁鎮撤退,被亂箭射死,屍體如同刺猬。】
朱瞻基:“……”
他想起來他剛看天幕時說出的話了。
怒極反笑:“怪不得將他排在趙構前面,原來真的將整個朝堂大臣都屠戮一空啊。”
頓了頓,朱瞻基咬牙:“哦不,倒也不曾全空,還留了三瓜兩棗在朝中。”
【朱祁鎮由親兵護著,乘馬試圖突圍,卻始終沖不出去,最後只能束手就擒。】
【此時,是正統十四年,八月十五日。一十萬明軍,敗於一萬瓦剌軍。】
【被俘虜的明臣軍吏被瓦剌逼著蓬頭垢面,赤身**行過山谷,數日後抵達居庸關下。而朱祁鎮則被留在瓦剌大營中,且在也先要求下,去信給懷來守將:“朕乃爾等皇帝,如今被瓦剌留於營中,他索要珍珠六托,九龍段子、蟒龍、金一百兩、銀四百兩,且先給著。”】
【懷來守將大驚,急命人以快馬將這封手書送到京師,京師大震,覆遣人準備金帛,以八匹馬馱至瓦剌大營,請求瓦剌將朱祁鎮歸還。】
【瓦剌不還。】
【八月十七日,朱祁鎮被帶至宣府,書寫聖旨,命守將楊洪、範廣、朱謙、羅亨信開門將他接到城上去。】
秦朝。
李斯條件反射念出天幕給朱祁鎮的外號:“叫門天子?”
其他大臣:“!!!”
嘶——
是這個叫門啊!
李斯:“嘖。”
他百思不得其解,這朱祁鎮該不會不知道在瓦剌騎兵虎視眈眈之下,宣府但凡給他這個皇帝開門,就會被瓦剌騎兵長驅直入吧?
……
另一個世界的明朝。
明仁宗朱高熾才剛登基:“……”
一陣窒息之後,他當著文武百官的面喃喃自語:“不能開門,不能開門,不能開門,皇帝而已,京中又不是沒有宗室了,你們管他去死!”
【宣府並未開門,卻也不敢直言說要放棄皇帝,就采用拖字訣:“今天天晚不好開門,楊總兵也出去了,不在城中,我等也無法做主。”】
永樂年間的楊洪心頭一跳,他此時正好在京,看到這個畫面,神色明顯有不安。
若說他不在城裏,鬼都不信。很明顯那些話是編出來敷衍瓦剌的。他就是不打算開門,哪怕朱祁鎮這個皇帝會死在外面。
——他要為百姓負責,宣府絕不能破。
可,這是弒君啊!誰知道宮裏那位會不會為此不悅。
正在他憂心忡忡之間,宮裏傳來聖旨,是上位一貫愛用的大白話——
“幹得不錯,俺給你聖旨,日後再得這樣情況,你就把他們騙到城門前,萬箭齊發把他們射死,管個鳥皇帝。”
楊洪:(⊙o⊙)
上位,你自己也是皇帝啊!
【此時,京師裏得知皇帝被俘後,人人自危,富戶遷移,不少臣子也偷偷將子女移到南京,翰林院侍講徐珵更是在十七日的早朝上,當眾提出要遷都南京,朝中爭論洶洶,有不少臣子讚同。】
【皇太後命郕王朱祁鈺監國,又立朱祁鎮之子朱見深為皇太子,然而無論是皇太後還是郕王,此刻都拿不定主意,更別說此刻才兩歲的皇太子了。】
【幸有兵部左侍郎於謙站出來,直言:“言南遷者,可斬也!若棄北而去,國事休矣——諸君皆忘宋南渡之事乎!”】
【郕王朱祁鈺聽到此話,定下決心:“守城!絕不南遷!”】
明朝,洪武年間。
朱元璋一拍大腿:“哎呦!還是這個玄孫好!俺就說,俺朱家血脈怎會出朱祁鎮這孬種,必然是變異了!”
……
明朝,宣德年間。
聽到要南遷時,朱瞻基緩緩捂住心臟。
要在平時,他也沒這麽大反應,但昨天才剛看完趙構的事,提到南遷,就條件反射想到宋朝,想到宋朝就想到靖康以後,宋朝廷再沒能回到北方。
“還好還好,有於謙在!”
朱瞻基現在越看於謙越順眼:“可惜於卿如今正巡撫河南、山西,否則朕定要當面嘉獎他!”
現在只能讓人快馬加鞭,把獎勵送過去了。
而當朱瞻基看到朱祁鈺決定守住北京時,神色中帶著幾分微妙:“祁鈺?”
對於這個兒子,朱瞻基向來十分忽視——在今天之前,他的心肝寶貝是心愛之人誕下的兒子,朱祁鎮。哪怕他在天幕中領監國重任,朱瞻基也沒太當回事。
在他印象中,朱祁鈺不活潑,不大膽,學業方面也無甚出彩地方,可從天幕所放將來來看,朱祁鈺似乎是個可塑之才。
“治國才能如何倒不知曉,但……有勇氣守京師而不是棄城南遷,有魄力敢信於謙,倒是個好孩子。”
待天幕中播放到朱祁鈺答應守城的下一刻,封於謙為兵部尚書時,朱瞻基越發驚喜:“好好好,知道於謙地位不足,為保其政,升其為兵部尚書鎮壓不滿之聲,此舉甚是不錯。”
他能看得出來朱祁鈺此刻處政的青澀與生疏,給於謙提官也是遵循直覺,但正是如此,才能看得出來朱祁鈺是一塊璞玉,未加雕琢就有如此華光,若細心培養,豈不光芒萬丈?
百官瞧著朱瞻基臉上沒有掩飾的喜愛之情,心中嘀咕:陛下難道是打算廢太子,改立次子祁鈺?
這真是……太好了!
他們可不敢再讓朱祁鎮當太子,有一就有一,這種直接帶著大臣送死的太子,他們不敢要。更坑的是,他帶著大臣去送,大臣們被一波送走,他居然還活著!活下來後還叫門!實在讓人心梗!
【守京之政落定後,大臣們便也知道該往哪個方向使力氣,開始準備軍備,準備糧草,以待瓦剌。】
【而朱祁鎮……八月一十日到大同之後,讓大同取銀一萬五千兩送至營中,五千兩給也先,五千兩給得知院等三人,再有五千兩,散給整個瓦剌軍。】
【嗯,整個大同也就只有十四萬兩銀子。】
看得所有人都麻了。
開始時還憤怒,還斥罵,後來就……算了,隨他吧,臉皮比城墻還厚,再罵也沒辦法破防。
只除了朱元璋還在罵。
老朱兩眼發直,十分激動:“給一萬五千兩?若是俺在大同,俺一兩都不給!有什麽好給的,來個百步穿楊的弓手,把朱祁鎮這小兔崽子射死啊!”
看到一萬五千兩就這麽給出去了,之前在懷來城外時,朝廷還給了一堆金帛,全特麽是竹籃打水!朱元璋心口一陣又一陣地疼。
這些可都是真金白銀啊!
第35章 “於謙!那個人是你誒!提督各營軍馬!二十二萬的兵都歸你指
正統十四年。
明朝有禦門聽政這一說法,是以,朱祁鎮高坐龍椅上,臣子皆低立於右順門外。
一高一低,一坐一立,盡顯皇權威儀。然而,朱祁鎮此刻卻體會到漢宣帝的不安,如有芒刺在背,令他倉惶。
那些臣子盡管沒有擡頭,可他卻能感覺到他們是在冷眼看他。
朱祁鎮深吸一口氣,盡力壓下胸中怨懟——
他怨天幕中的自己,茍且偷生還天子叫門,真是丟盡他的臉!
他怨王振,若非王振攛掇他禦駕親征,若非王振下令大軍轉身側對瓦剌,若非王振不許大軍進城,若非王振還未等議和落定就讓士兵去取水,他又怎麽會成為階下囚。
他還怨那些隨軍大臣,為什麽不強行推開王振,闖到他面前來向他陳述利弊?若是如此,根本就不會有土木堡之變!
怨來怨去,朱祁鎮就是不覺得自己有問題。
他甚至隱隱還有些埋怨這些大臣居然敢對皇帝不滿。
叫門又怎麽了,這個天下都是我朱家的,你們難道不應該以我的安危為先嗎?瓦剌打進來,你們這些文臣武將不是有本事?再把他們打出去便是!
……
瓦剌部。
也先扼腕:“為何天幕不能晚幾個月再出現?我還想嘗嘗俘虜大明小皇帝的滋味呢。”
可惜這個天幕出現後,大明小皇帝也不會想親征了。
【到八月二十二日時,明軍中有哨探潛入瓦剌營,請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建文元年。
建文帝朱允炆看到“祁”這個排輩,出了一身冷汗。
他爺爺洪武大帝朱元璋有著強烈的控制欲,喜歡一切都在掌握之中,就連子孫名字排輩也要提前排好,二十三個兒子,每人排二十個字輩。
像他,就是“允文遵祖訓”裏的允字輩,而“祁”字輩,來自他四叔——燕王朱棣。
“四叔家排行是高瞻祁見佑……朱祁鎮,是我堂侄孫?他怎麽會是天子!四叔居然謀反?”
朱允炆目定口呆地看著天幕,片刻後反應過來,驚叫:“快去請三位先生來!”
方孝孺、齊泰、黃子澄來得非常快,齊泰直接拍桌暴起:“上位!我就說那燕王狼子野心,擒賊先擒王,直接削他吧!如今朝廷占據大義,天幕都說燕王是亂臣賊子了!”
方孝孺只覺怪怪奇奇:“嗯?天幕何時說過?”
齊泰壓低聲音,在場幾人卻都能聽見:“叫門天子——”
曾孫是天子,那曾孫的曾祖是什麽?
“天幕將此事透露出來,不正是在警醒我們?”
朱允炆急促地點頭。
我也覺得是這樣!
黃子澄卻道:“上位和還記得東宮之時,上位問臣:諸王皆擁重兵,多不守法,該如何好?”
朱允炆震了一下,答道:“黃師言,諸王僅有護兵,只能自守,倘若有變,面對六師,如何能擋。”
黃子澄嘴角含著一抹淡淡的笑:“如此,上位還憂心什麽呢?”
朱允炆微微猶豫後,點頭:“燕王還是放到最後……”
齊泰一把抓住朱允炆袖子:“上位!”
朱允炆還沒說話,黃子澄皺眉:“齊尚禮,你的禮呢?”
“我若有理便是有禮!我若無理便是無禮!”齊泰繼續抓著朱允炆袖子,眼帶焦急:“上位,將燕王放到最後,是在養虎為患啊!”
朱允炆又動搖了。
黃子澄變了臉色:“上位,若如今先削全盛時期的燕王,元氣大傷,其他藩王聯合起來作亂——如晉時八王之亂,那該如何是好?”
朱允炆又動搖了。
方孝孺端坐在自己位置上,品著建寧供茶‘探春’,白霧氤氳中,他輕輕搖頭。
黃子澄和齊泰之所以針鋒相對便是因為他們對朝政都有自己的理解,並且希望天子能傾向於自己,偏偏天子又優柔寡斷,最後是誰吵贏就選誰……唉,不過這樣也好,至少不會出現重臣聯手,架空上位之事。
北平。
燕王朱棣看著天幕,後背一陣涼意:“蒼天可憐見!俺從未想過篡位!”
不好,得打消大侄子疑心才行!
燕王朱棣將僅有的三個兒子叫來,最大的二十一,最小的十六。他眼角染著一道悲憤的紅:“你們速速啟程,去南京見上位!便說……便說燕王送子為質!”
只希望朝廷能饒過他們一家人吧。
【朱祁鎮,為大一統皇朝——‘明’的第六任與第八任皇帝。】
一句話,腥風血雨撲面而來。
朱祁鈺已登基的世界中,他倒嘶涼氣,扳手指數了數:“洪武,建文,永樂,洪熙,宣德,正統,還有我的景泰……我是第七任!朱祁鎮他覆辟了?!”
不知道是他出意外駕崩,才讓朱祁鎮重新上位,還是……
南宮。
二十五歲就榮登太上皇的朱祁鎮一楞,第一反應是咧嘴大笑,笑兩聲後隨即捂住嘴,掩面作哭泣狀:“祁鈺,定然是你不註意身體,案牘勞形,才英年早逝。不曾想你死時還惦記著我這長兄,將皇位與我,我一個罪人,何德何能啊……”
這番話傳到朱祁鈺耳中,原本想讓朱祁鎮意外“病逝”的朱祁鈺眉頭蹙起來,又有些遲疑了。
其實,他們兄弟二人以前關系十分不錯,或許……
也罷,先看完今日份天幕吧。
朱祁鈺擡頭看天——
【登基時,虛歲僅九歲。】
宣德年間。
朱瞻基還沒感覺到什麽,滿朝文武先炸了。
英國公張輔、戶部尚書蹇義、兵部尚書楊士奇、工部尚書楊榮、禮部尚書金幼孜齊齊有了動作:“懇請陛下宣太醫!”
在他們這個時間,太子可是虛歲五歲!也就是說,四年後陛下就會駕崩!
他們陛下四年後才三十七!
壽終正寢不可能,必然是有甚疾病!
朱瞻基十分確定自己身體沒毛病,想來是後面幾年出的事情,卻也沒有拂去愛卿們好意,命人領太醫上殿。
在此期間,天幕仍在繼續——
【和趙構接手的破爛不同,朱祁鎮接手的明朝,是由他祖父朱高熾、父親朱瞻基共同打造的仁宣之治。】
【其休養生息,清靜養民,明有仁、宣,猶周有成、康,漢有文、景。】
——成、康,就是周武王的下兩任,周成王與周康王,文、景,就是漢文帝與漢景帝。
【明面:人口五千一百萬,冊田畝數四億。】
周朝。
周武王姬發按著抽疼的太陽穴。
姜子牙輕輕地問:“主君可要喚巫前來?”
“不必,不過是昨天被岳飛之事氣狠了,頭一抽一抽地疼。休息幾天就好。”
“原來如……”姜子牙瞥到天幕,未及細想便疑問出聲:“猶周有成、康?”
“什麽?”姬發亦擡首,瞧到這句對他後代的讚譽,激動地舉起周的旗幟,踏上戰車:“諸君!為你們的主君馭車!”
戰車咆哮而動,如銅獸奔騰,周武王揮舞周旗,於空中盤旋,如鳳尾忽揚忽落。
“周有成、康!周有成、康!哈哈哈哈——”
……
漢朝。
漢景帝劉啟霎時從席上站起,大臣們本就是在跪坐,順勢笑呼:“恭喜陛下!”
如果單說“景”,他們不知道是誰,但“文”他們知道啊,先帝謚號就是“文”,順推下來,當今便是“景”。
布義行剛曰景——散布仁義,行動果斷稱之為景。
劉啟高高仰起頭,笑得驕傲。
皇太子劉徹——這個九歲的孩童眼眸清亮,忽然鼓足勇氣,大聲說:“文景之治後,吾當為盛世!”
臣子們不敢吭聲,劉啟不僅沒有被覬覦皇位的不悅,反而將孩童扯入懷中,高高舉起:“哈哈哈,徹是吾家驕兒!”
【而其留下的武力底蘊,足以讓朱祁鎮分別於正統三年、正統六年、正統九年、正統十四年發動四次北伐。】
【除此之外,在兵力被北伐拖住時,明朝廷還有餘力分別在正統四年、正統六年、正統七年、正統十三年發兵征伐雲南麓川。】
【四次征討,前後動用了南京、雲南、湖廣、四川、貴州等地兵力數十萬,立石於金沙江為界,聲稱:“石爛江枯,爾乃得渡。”】
【不止如此,正統九年的起義,正統十三年的起義,達到十萬人規模,連克二十餘州縣,朝廷居然還能抽調出數萬兵力前往鎮壓。】
【如此三線作戰,於正統十四年,朱祁鎮竟然還能抽出二十萬兵力進攻瓦剌。】
【足以見其家產豐厚。】
明朝,洪武年間。
朱元璋抓住重點:“這是敗家榜單。”
天幕把這些兵力擺出來,該不會說全被老四家後代敗了吧?
他捂住心臟:“妹子,俺心好疼。”
好多兵啊!這什麽後輩,崽賣爺田不心疼是吧!
馬皇後輕輕拍打他後背,保心丸已經準備好了,就放在朱元璋手邊,一夠就能夠到。
她想了想,還是提出來:“重八,居然是棣兒的兒子上位……該不會標兒於子嗣方面有甚隱疾吧?”
朱元璋聽了這話,眉頭緊鎖,心底亦多出幾分擔憂。遂道:“俺讓太醫去看看,回頭也問一問標兒房事如何,這孩子可不能諱疾忌醫啊!”
他們誰都不覺得朱棣會搶朱標的位置。
【變故就出在正統十四年這次北伐上。】
【但是鏡頭暫時沒有給到北伐,而是到了皇宮之中。一個英氣滿面的中年男子將一孩童抱於膝上,孩童才三歲,年歲雖小,眉眼中卻有一股罕見的自信滿滿氣度。】
【中年男子問孩童:“他日為天子,可能令天下太平?”】
【“能!”】
【“若有賊敢傷國紀,吾兒可敢親總六師,以正其罪?”】
【“敢!”】
【孩童身形漸漸拉長,男人身影漸漸虛化,一呼一吸間,孩童拔高成了二十來歲的青年。】
【他身穿龍袍,在朝堂上震聲:“區區瓦剌竟敢傷大明國紀,朕欲親率六師,以正其罪!”】
秦朝。
始皇帝微微頷首:“倒是會迷惑人。”
若非天幕所言,誰能想到此人會敗家呢。倒也怪不得他那些臣子迷糊,在發現阻攔不下之後,便輕易地通過了此事。畢竟,如此神采英毅的年輕人,倘若在大秦他見到了,亦會考慮考慮給他一次機會——就像是昔日給李信這名小將機會,讓他代替王翦伐楚一樣。
【朱祁鎮:“聚集二十萬大軍,朕將禦駕親征!而後——”】
【“英國公張輔、成國公朱勇、兵部尚書鄺塋、戶部尚書王佐、內閣大學士曹鼐……”他一口氣連點五十四名官員:“保駕出征。”】
始皇帝:“……”
始皇帝迷惘了:“他去打仗,帶中央那麽多官員作甚?”
那些國公伯爵也就算了,帶太常寺少卿就當他打仗前需要祭祀來鼓舞士氣,可大理寺官員——天幕解釋大理寺負責刑事案件,怎麽也要帶去?
他是去打仗,還是去郊游踏青?
——或許是去公司團建()
第33章 蒙毅:“下輩子……挑個如我家陛下那樣的帝王效忠吧。”
正統十四年,此時正好是朱祁鎮心動,第一次在朝堂上提出想要禦駕親征。
面前是陛下慷慨激昂要振大明君威,耳邊是天幕播放畫面時,畫中人言語之聲。頗有些見證歷史,又在創造歷史的感覺。
待天幕播放到朱祁鎮“朝堂大點兵”時,好幾個臣子臉色十分扭曲。
戶部尚書王佐:“……”
你帶我做什麽啊?你不用人在後方給你調度糧草嗎?
刑部侍郎丁鉉瞪大眼:“……”
我一個刑部侍郎上什麽戰場啊,在戰火紛飛中給你處理案件,順便當場在士兵違反軍紀時,執行並監督徒刑、流刑、充軍等刑罰嗎。
還有許許多多官員在自己被點到時,一句優美大明話堵在喉嚨裏,十分想吐出來。
誰家禦駕親征是如此禦駕?一點也不莊重肅穆,你當戰場是兒戲呢!
英國公張輔楞了楞,臉上露出凝重。
他是真上過戰場,還參加過靖難之役,懂得何為一將無能,累死三軍。皇帝禦駕親征不可怕,反而會鼓舞士氣,可怕的是,這個皇帝全然不把戰場當回事,將打仗作兒戲。
再思及此為敗家榜。
英國公張輔下意識便覺不好。
恐怕……歷史上他們這些人,下場不太妙。
【由於朱祁鎮此次出征目標僅是嚇退瓦剌,在其勒令下,二十萬大軍出發時,幾乎沒有後勤準備。】
【出發前兩日,方給每個官兵發放一兩白銀及衣物、炒麥等物資。】
【為了運輸物資,每三人配備一頭毛驢,隊中人驢混行,人聲驢叫,雜亂不堪。】
畫面中一片亂糟糟,皇令要求二三日間出發,六部只能倉促地進行準備,每一個人都忙到腳不沾地,紕漏四出。
“嘶……”
各朝各代的人光是看到這些畫面,就感覺腦子有一股火燒火燎地疼。
比如……
袁紹整個人都不好了:“這是在準備後勤?這是準備出戰?誰要是這樣給我調動後勤,我一定要砍了他!”
不過,想想這是在要求二十萬大軍兩日內集結完畢,備好後勤物資。袁紹就沒辦法苛求太多,並且給予這個朝代的軍隊和大臣深切的同情。
好慘啊,這種狀態出征,就是去送死。
……
朱瞻基作為朱祁鎮的爹,已經從頭麻到腳。
他仰頭望天,不眨眼不說話,一副楞頭呆腦樣子。半晌之後,他擡起手,“啪——”地給了自己一巴掌:“朱瞻基!讓你亂說話!”
好端端問什麽可敢親總六師,如果不問,不就沒有這些屁事了?
朱瞻基看向臣子們,由於他英年早逝,這些臣子大部分都被那逆子繼承過去。
他有些疲憊地嘆氣:“是朕對不起你們啊。”
“陛下……”臣子們皆是眼含熱淚。
這怎麽能怪陛下呢!誰能想到太子如此之荒謬,誰家統帥六師是這麽個統帥法啊!
他們甚至有點心疼陛下。
這是上輩子造了多大孽,這輩子才有如此兒子,來毀大明江山。
……
三國時期。
劉禪腳步虛浮地從房裏出來,接過小黃門手中那碗鹿血,熟練地一飲而盡,轉頭看到諸葛亮微笑著站在不遠處,劉禪驚喜:“相父!你怎麽來啦!”
諸葛亮萬分疼惜:“陛下辛苦了。”
劉禪好似得到鼓勵那般,挺胸:“我不辛苦!相父處理政務才辛苦!”
諸葛亮摸摸劉禪頭發:“天幕快開始了,陛下可要和老臣一起……”
劉禪眼睛一亮:“要!!!”
便有小黃門搬來案幾與軟墊,讓他們落座室外。
等到天幕播放至——
【而明朝軍隊因長期屯田,軍器破舊,此次出征,朝廷匆匆忙忙從武庫中調出軍器分發於各部隊,或許是因著此次有皇帝禦駕親征,便連庫房中久存,平時舍不得給軍隊用的先進火器亦拿出來配給士卒。】
劉禪撓撓頭:“平時收著不用,臨到頭再拿出來,這樣是不是不好?”
諸葛亮頷首:“此人如此做,倒不如還用舊兵器。再不好士兵也用慣了,臨時換武器,其害處不亞於臨陣換帥。”
劉禪哼哼,突然得意:“我都懂的道理,這朱祁鎮居然不懂,怪不得是敗家榜第四名!”
諸葛亮含笑點頭。也並不打算和陛下說,那朱祁鎮未必不懂,他懂,卻不在意,士兵是否會因武器不熟悉死多少人都與他無關,他只想滿足自己禦駕親征的欲望。
……不過,火器是什麽?畫面裏的鳥銃又有何用?那麽小小一個黑棍,竟能讓一個大國鄭重其事取出來給軍隊?
諸葛亮起了疑心,鄭重地觀察起此物來。
【因火器是新式,士兵尚未熟悉其如何操作,便稀裏糊塗揣著它開始行軍。】
【二十萬大軍,若蟻群長連,北出居庸關,向大同前進,首尾難顧。】
【因著後勤不穩,不到十日,軍中已絕糧。】
明洪武年間。
宋國公馮勝捏著拳頭,牙齒格格咬響。
“二十萬大軍啊!”
無論哪個朝代,資本再雄厚,賠光二十萬大軍都是元氣大傷。
何況,這是明朝!而他是明朝開國功臣!多少同袍死於開國戰役中,才將大明建起,你朱祁鎮就是這麽揮霍的?
馮勝簡直不敢想象,一下子缺了近二十萬大軍,大明國力會衰退到什麽地步,周邊那些豺狼虎豹又是怎樣伺機對著大明咬下一大塊肉。
【軍隊終於行至宣府,天公不作美,狂風暴雨劈面而至,兵卒又累又餓又冷,士氣沈至谷底,軍中多有抱怨之聲。】
【尚書鄺埜、王佐勸朱祁鎮回軍,且明言如此軍隊,人再多也無法取勝。然而他們卻無法見到朱祁鎮,只能見到宦官王振。】
【王振此人深受朱祁鎮敬愛,被朱祁鎮尊稱為先生,此次朱祁鎮想要禦駕親征,背後少不了王振的攛掇。】
【王振得知鄺埜、王佐想要回軍,大怒,將這兩個尚書罰跪草中。】
【成國公朱勇等人若想要稟告事情也無法見到朱祁鎮,只能與王振說,且需膝行面見。】
明,正統十四年。
成國公朱勇翕然擡頭去看朱祁鎮,雙眼瞪大,嘴唇顫抖。
若說朱祁鎮完全不知道他受如此羞辱,絕不可能,不過是覺得無所謂,放任自流罷了。
朱祁鎮面色尷尬:“成國公,朕……”
卻見朱勇倏然當庭落下淚來,要知道其昔日隨明太宗朱棣北征蒙古,為明宣宗朱瞻基出境殺賊,大大小小戰役令軀體疤痕遍布,也不曾有一次涕哭。
朱祁鎮心生不妙。
朱勇已顧不上他心情,只是悲從中來,轟然大哭:“上位!臣想你啊!上位,你不在了,有人欺辱臣啊!”
——他口中上位是明太宗朱棣。
三朝老臣,卻落得如此對待,殿中諸臣不免惻然,心亦有些許寒涼。
如此帝王,還值得他們效忠麽?
【瓦剌首領也先得知明軍主力前來,不知其是疲軍,謹慎北撤,埋伏塞外,以待戰機。】
【此時,饑勞的明軍冒著風雨來到大同,不見瓦剌蹤影,一下子懷疑起自己為何要受如此多苦楚,於精神上更是疲憊。王振仍要北進,炫耀軍威,幸有大同太監郭敬向其密報時,詳細描繪前些時候大同守軍與瓦剌交鋒,慘敗,屍橫遍野之景,王振心生懼意,這才決定回軍。】
【為了避免受到瓦剌軍追擊,經過商議後,決定舍棄宣府那條路線,自紫荊關返回。得知要回程,三軍皆喜。】
【此時,王振又攛掇朱祁鎮將大軍調向其家鄉山西蔚州,欲衣錦還鄉,向父老鄉親炫耀自己如今地位。】
正統年間的蔚州人看到這一幕紛紛呆住。
“你別過來啊!!!”
這王振居然是他們蔚州人?什麽仇什麽怨,讓一群兵痞來蔚州?!
腦子有病吧!真以為所有士兵都和岳家軍一樣,對百姓秋毫無犯嗎!
【當大軍向著蔚州前進四十裏後,王振突然想起來,大軍前進會踏壞他家鄉的莊稼,立刻下令全軍折回大同,改走宣府回京。】
【足足二十萬人的大軍拐彎調頭,便無法保持列陣,像極了一群又一群無頭蜜蜂,四處亂轉,亂哄哄一團。】
【最可怕的是,明軍掉頭後,便是後衛軍背對著瓦剌。】
秦朝。
蒙毅驚呆了,忍不住:“都沒人識軍事麽?若我是也先,發現敵軍出如此紕漏,將側背對我,我必率兵狠擊其背!”
話剛出口,他猛然醒悟。
這哪裏是無人知兵,分明是知兵之人無權調動軍隊,只能坐以待斃。
蒙毅想到一會兒將出現的屠殺,且又是一次蠻夷屠殺中原人,一顆心漸漸沈下去。默然半晌,蒙毅命下人送來酒水,輕輕往地上澆。
“下輩子……挑個如我家陛下那樣的帝王效忠吧。”
【也先得知如此天賜良機,幾乎樂瘋,立即率軍出擊,長途跋涉又缺乏糧食的明軍如何能抵擋,明軍後衛吳克忠部匆忙與之交戰,全軍覆沒。】
【朱祁鎮大驚,勒令成國公朱勇率軍抗敵,朱勇於鷂兒嶺遭瓦剌軍埋伏,四萬軍馬全軍覆沒。】
【因兩部明軍拼死拖住敵人,明軍得以退至河北懷來東南的土木堡,此地距懷來城僅二十裏。王振堅持不肯帶明軍入城,因為——】
【“輜重車還在後面沒到呢!足足千餘輛輜重,難道就不要了嗎?爾等如此奢靡,豈非要亡我大明!”】
正統朝大臣們:“……”
追兵都快到了,你是真想亡了大明啊!!!
第34章 朱元璋:“來個百步穿楊的弓手,把朱祁鎮這小兔崽子射死啊!
【王振找死,其他人可帶著腦子。比如兵部尚書鄺野,就上疏請英宗先入城,再派精兵斷後。但王振將此疏打回,鄺野請見朱祁鎮,遭王振斥責,鄺野爭辯幾句,堂堂尚書,被王振命人將其拖拽出去。】
【朱祁鎮便與大軍於野外露宿。】
朱瞻基:“……”
穩婆當初是不是接錯孩子了?其實接出來的不是孩子,是胎盤吧。不然怎麽會這麽沒腦子。
就算你被王振蒙蔽視聽,不見臣子,不知戰報,那你好歹知道後面有追兵吧,這種時候居然還能放心在野外露營?!
“朕……朕……”
朱瞻基痛苦地捂住心臟,重重喘氣。
太醫慌忙往陛下嘴裏懟保心丸。
【是夜,瓦剌軍兵圍土木堡這個驛站,且控制附近唯一的水源——土木堡南十五裏外的一條河,十數萬明軍斷水。】
【兩日後,也先派遣使者前來講和,且似乎是為表明誠意,勒令瓦剌大軍後撤。】
【朱祁鎮已饑渴一日,得知也先欲講和,欣喜地應下。王振更是迫不及待下令拔營,讓士兵去河中取水。】
朱瞻基這個真正上過戰場,打過勝仗的天子已經不捂胸口了。他別過頭臉,以手臂壓住雙眼。兩行淚水劃過面頰。
也先又非完顏構,怎會勝券在握時決定議和?這必然是在降低明軍戒心。
接下來,恐怕……
【王振命令下達後,明軍幹熬一日,早便口渴到難以忍受,爭先恐後地往河水方向奔去,無人記得陣列,無人想起防守。】
【瓦剌騎兵發起沖鋒。】
【明軍驚惶逃命,長官不論如何打令旗,也無法阻止軍隊潰散。再加上明軍並不熟練手中火器,難以對敵,瓦剌沖入明軍中,舉長刀砍殺這些士兵,如同殺豬宰羊。大量士兵更是死於相互踩踏。】
【明軍慘敗,死傷眾多。】
【隨軍大臣十之(八)(九)都死在亂軍中。護衛將軍樊忠悲憤之下,怒而擊殺王振。後為掩護朱祁鎮撤退,被亂箭射死,屍體如同刺猬。】
朱瞻基:“……”
他想起來他剛看天幕時說出的話了。
怒極反笑:“怪不得將他排在趙構前面,原來真的將整個朝堂大臣都屠戮一空啊。”
頓了頓,朱瞻基咬牙:“哦不,倒也不曾全空,還留了三瓜兩棗在朝中。”
【朱祁鎮由親兵護著,乘馬試圖突圍,卻始終沖不出去,最後只能束手就擒。】
【此時,是正統十四年,八月十五日。一十萬明軍,敗於一萬瓦剌軍。】
【被俘虜的明臣軍吏被瓦剌逼著蓬頭垢面,赤身**行過山谷,數日後抵達居庸關下。而朱祁鎮則被留在瓦剌大營中,且在也先要求下,去信給懷來守將:“朕乃爾等皇帝,如今被瓦剌留於營中,他索要珍珠六托,九龍段子、蟒龍、金一百兩、銀四百兩,且先給著。”】
【懷來守將大驚,急命人以快馬將這封手書送到京師,京師大震,覆遣人準備金帛,以八匹馬馱至瓦剌大營,請求瓦剌將朱祁鎮歸還。】
【瓦剌不還。】
【八月十七日,朱祁鎮被帶至宣府,書寫聖旨,命守將楊洪、範廣、朱謙、羅亨信開門將他接到城上去。】
秦朝。
李斯條件反射念出天幕給朱祁鎮的外號:“叫門天子?”
其他大臣:“!!!”
嘶——
是這個叫門啊!
李斯:“嘖。”
他百思不得其解,這朱祁鎮該不會不知道在瓦剌騎兵虎視眈眈之下,宣府但凡給他這個皇帝開門,就會被瓦剌騎兵長驅直入吧?
……
另一個世界的明朝。
明仁宗朱高熾才剛登基:“……”
一陣窒息之後,他當著文武百官的面喃喃自語:“不能開門,不能開門,不能開門,皇帝而已,京中又不是沒有宗室了,你們管他去死!”
【宣府並未開門,卻也不敢直言說要放棄皇帝,就采用拖字訣:“今天天晚不好開門,楊總兵也出去了,不在城中,我等也無法做主。”】
永樂年間的楊洪心頭一跳,他此時正好在京,看到這個畫面,神色明顯有不安。
若說他不在城裏,鬼都不信。很明顯那些話是編出來敷衍瓦剌的。他就是不打算開門,哪怕朱祁鎮這個皇帝會死在外面。
——他要為百姓負責,宣府絕不能破。
可,這是弒君啊!誰知道宮裏那位會不會為此不悅。
正在他憂心忡忡之間,宮裏傳來聖旨,是上位一貫愛用的大白話——
“幹得不錯,俺給你聖旨,日後再得這樣情況,你就把他們騙到城門前,萬箭齊發把他們射死,管個鳥皇帝。”
楊洪:(⊙o⊙)
上位,你自己也是皇帝啊!
【此時,京師裏得知皇帝被俘後,人人自危,富戶遷移,不少臣子也偷偷將子女移到南京,翰林院侍講徐珵更是在十七日的早朝上,當眾提出要遷都南京,朝中爭論洶洶,有不少臣子讚同。】
【皇太後命郕王朱祁鈺監國,又立朱祁鎮之子朱見深為皇太子,然而無論是皇太後還是郕王,此刻都拿不定主意,更別說此刻才兩歲的皇太子了。】
【幸有兵部左侍郎於謙站出來,直言:“言南遷者,可斬也!若棄北而去,國事休矣——諸君皆忘宋南渡之事乎!”】
【郕王朱祁鈺聽到此話,定下決心:“守城!絕不南遷!”】
明朝,洪武年間。
朱元璋一拍大腿:“哎呦!還是這個玄孫好!俺就說,俺朱家血脈怎會出朱祁鎮這孬種,必然是變異了!”
……
明朝,宣德年間。
聽到要南遷時,朱瞻基緩緩捂住心臟。
要在平時,他也沒這麽大反應,但昨天才剛看完趙構的事,提到南遷,就條件反射想到宋朝,想到宋朝就想到靖康以後,宋朝廷再沒能回到北方。
“還好還好,有於謙在!”
朱瞻基現在越看於謙越順眼:“可惜於卿如今正巡撫河南、山西,否則朕定要當面嘉獎他!”
現在只能讓人快馬加鞭,把獎勵送過去了。
而當朱瞻基看到朱祁鈺決定守住北京時,神色中帶著幾分微妙:“祁鈺?”
對於這個兒子,朱瞻基向來十分忽視——在今天之前,他的心肝寶貝是心愛之人誕下的兒子,朱祁鎮。哪怕他在天幕中領監國重任,朱瞻基也沒太當回事。
在他印象中,朱祁鈺不活潑,不大膽,學業方面也無甚出彩地方,可從天幕所放將來來看,朱祁鈺似乎是個可塑之才。
“治國才能如何倒不知曉,但……有勇氣守京師而不是棄城南遷,有魄力敢信於謙,倒是個好孩子。”
待天幕中播放到朱祁鈺答應守城的下一刻,封於謙為兵部尚書時,朱瞻基越發驚喜:“好好好,知道於謙地位不足,為保其政,升其為兵部尚書鎮壓不滿之聲,此舉甚是不錯。”
他能看得出來朱祁鈺此刻處政的青澀與生疏,給於謙提官也是遵循直覺,但正是如此,才能看得出來朱祁鈺是一塊璞玉,未加雕琢就有如此華光,若細心培養,豈不光芒萬丈?
百官瞧著朱瞻基臉上沒有掩飾的喜愛之情,心中嘀咕:陛下難道是打算廢太子,改立次子祁鈺?
這真是……太好了!
他們可不敢再讓朱祁鎮當太子,有一就有一,這種直接帶著大臣送死的太子,他們不敢要。更坑的是,他帶著大臣去送,大臣們被一波送走,他居然還活著!活下來後還叫門!實在讓人心梗!
【守京之政落定後,大臣們便也知道該往哪個方向使力氣,開始準備軍備,準備糧草,以待瓦剌。】
【而朱祁鎮……八月一十日到大同之後,讓大同取銀一萬五千兩送至營中,五千兩給也先,五千兩給得知院等三人,再有五千兩,散給整個瓦剌軍。】
【嗯,整個大同也就只有十四萬兩銀子。】
看得所有人都麻了。
開始時還憤怒,還斥罵,後來就……算了,隨他吧,臉皮比城墻還厚,再罵也沒辦法破防。
只除了朱元璋還在罵。
老朱兩眼發直,十分激動:“給一萬五千兩?若是俺在大同,俺一兩都不給!有什麽好給的,來個百步穿楊的弓手,把朱祁鎮這小兔崽子射死啊!”
看到一萬五千兩就這麽給出去了,之前在懷來城外時,朝廷還給了一堆金帛,全特麽是竹籃打水!朱元璋心口一陣又一陣地疼。
這些可都是真金白銀啊!
第35章 “於謙!那個人是你誒!提督各營軍馬!二十二萬的兵都歸你指
正統十四年。
明朝有禦門聽政這一說法,是以,朱祁鎮高坐龍椅上,臣子皆低立於右順門外。
一高一低,一坐一立,盡顯皇權威儀。然而,朱祁鎮此刻卻體會到漢宣帝的不安,如有芒刺在背,令他倉惶。
那些臣子盡管沒有擡頭,可他卻能感覺到他們是在冷眼看他。
朱祁鎮深吸一口氣,盡力壓下胸中怨懟——
他怨天幕中的自己,茍且偷生還天子叫門,真是丟盡他的臉!
他怨王振,若非王振攛掇他禦駕親征,若非王振下令大軍轉身側對瓦剌,若非王振不許大軍進城,若非王振還未等議和落定就讓士兵去取水,他又怎麽會成為階下囚。
他還怨那些隨軍大臣,為什麽不強行推開王振,闖到他面前來向他陳述利弊?若是如此,根本就不會有土木堡之變!
怨來怨去,朱祁鎮就是不覺得自己有問題。
他甚至隱隱還有些埋怨這些大臣居然敢對皇帝不滿。
叫門又怎麽了,這個天下都是我朱家的,你們難道不應該以我的安危為先嗎?瓦剌打進來,你們這些文臣武將不是有本事?再把他們打出去便是!
……
瓦剌部。
也先扼腕:“為何天幕不能晚幾個月再出現?我還想嘗嘗俘虜大明小皇帝的滋味呢。”
可惜這個天幕出現後,大明小皇帝也不會想親征了。
【到八月二十二日時,明軍中有哨探潛入瓦剌營,請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