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莫回頭
關燈
小
中
大
雲安醒來的第三日,與母親柳氏乘一駕輕車離開了山間別宅。車輿內布置了四五層毛氈軟墊,縱是山路,人也不覺顛簸。拉車的馬兒是性情溫順的母馬,駕車之人就是許延。
這些自然都是李珩的周全安排。自雲安在柳氏的攙扶下走出屋子,他便一直從旁目送,面上既有心疼,更多的卻是憧憬。待車駕駛遠不見,韋妃輕聲問他:
“小妹一去襄陽,千裏之遙,大王準備何時將事情定下?要不要我去向柳夫人提?”
李珩倒不急在一時,也不料韋妃此時會提,一笑道:“惠兒,等鄭家的事一畢,這一年便算過去了。明年春天,我們要到長安去,那時,雲安必已痊愈,再作計較吧。”
韋妃聽過這話才知她是多慮了,也一時看窄了,小瞧了李珩。
遷居外地的諸王宗室,不得皇帝親詔是不能擅自返京的。但他們每年春天都會回一趟長安,只因昭明德妃的忌日就在春天。這是排除在皇權限制之外的孝道,也是唯一一個名正言順的機會。
而明年的春天,會和往年不太一樣。
想通了大事,韋妃回給李珩同樣寬懷的笑容:“那大王想何時去了結鄭家的事?宜早不宜遲。”
李珩不假思索:“周仁鈞昨日入葬,喪事已畢,就再容他們一日,後日去吧。”
“好。”
……
柳氏那日離開鄭家前,交代鐘娘與白肅尋客棧安置。可這話是一時安排,未及深思。當她看見女兒傷得這樣重,便知是要長久滯留了,即遣了素戴傳話,在城中租賃下一處空宅。宅子只有幾進院落,並不大,但清靜也幹凈。
載著雲安的車駕抵達時,鐘娘早收拾好了內院正屋,與白肅同在門下迎候。二人一見小主人的病容,形銷骨立,全無往日活潑的光景,都不禁聲淚俱下。
雲安精神尚好,反勸著他們,喚鐘娘、白叔,道許久不見。這情形,在場眾人無不動容,就連駕車的許延也紅了眼眶。但其實沒人知道,雲安心裏的饜足,實在是多過悲傷的。
進屋安頓,許延又來診脈,見雲安無礙,便留下藥方醫囑,告辭而去。雲安仍無睡意,遣開素戴,只要母親在跟前。這一二日,她已聞知諸事,卻從未細究,應對的態度與柳氏剛來時毫無二致。
“我同阿娘回襄陽之前,要先與鄭夢觀離婚,是嗎?”雲安拉著柳氏的手,神色沈靜地問道。
柳氏倒聽不出女兒的意思,是願或不願,只語重心長地說道:“從前都是娘對你疏於關心,如今再不可能獨留你在鄭家。你安心養傷,娘會為你做主的。”
“阿娘,我知道的。”雲安卻坦然一笑,握著柳氏的手加了幾分力道,“從我走出鄭家後院的那一刻起,我就想通了,我不能在鄭家了。只是,我不希望娘怪罪鄭夢觀,他是真心待我的,否則,也不會瞞著我將娘接來。”
女兒傷重至此,做母親的豈會不怪?但現在已知鄭家有內鬼作祟,這一點卻也不能忽略。而此刻母女相對,兩顆心從未貼得這麽近,柳氏亦是能體會女兒之意的。
女人麽,嫁了丈夫,與他生出情愛,就算被傷得體無完膚,也終究會給那人留一片餘地。
“娘當時是生氣,但自始至終也沒有責問他什麽,如今更不會與他多說。世間夫妻相離,一則出妻,二乃和離,三是義絕。你既想與他留顏面,那便擬了放妻書請他簽下,和離吧。”
和離,和離——雲安忽想起新婚之夜與鄭夢觀三擊掌定下的誓約,其中要義便是“不離婚”,然則造化輾轉,竟也到了這樣的地步。她的眼中泛起了淚意,卻也只是淡淡流露。
其實,發生了這許多駭人聽聞的事,雲安都只在乎一個鄭夢觀。她的從容平靜,也不過是因為她不怨。
不論是尚未相愛時,鄭夢觀給予她的善待,還是表明心意後,鄭夢觀奉上的真情,雲安都視若瑰寶。她一直以來都是滿足的,現在,她願意用這份滿足來抵消一切仇怨苦痛。
“好,就和離,放妻書娘幫我寫。”幽思糾纏於胸臆,一時放出口來,已不再摻雜任何情緒。寂靜一陣後,雲安用力閉了閉發澀的眼,再擡向柳氏時,卻是略帶慶幸的,道:
“好在,我和他不曾有孩子。”
柳氏因這一句垂下淚來,雙唇顫抖,斷續著道:“娘當初不應該讓你替瑤兒遠嫁的。”
雲安尚未告訴柳氏自己替嫁的初衷,但她也不必告訴了。她與母親經年累積的隔閡,已被這場禍事消解了。
“這不是娘的錯。”雲安替柳氏拭淚,音容恬淡,話意卻是深切的,“娘十五年前生下我便被人趕出了家門,不要三年衣糧,不求半點金銀,只帶走了我。娘比天下所有的母親都愛子,深恩大如天。”
柳氏當年與韋令義離婚,非是雲安這般和離,而是被丈夫出妻。只因韋令義認為柳氏必不願離婚,未免其間多事,更不忍他心愛之人再多流離,所以一紙休書扔去,讓柳氏再無餘地。
而那時,柳氏剛剛生下女兒半月,是生女未生男,便也成了休書上重要的因由——無子。可,柳氏十七歲嫁入韋家,生下雲安時是二十五歲,八年間不曾生養,竟是她一人之故麽?
她二十歲那年,韋珍惠便出生了。
出乎韋令義意料的,柳氏不爭不鬧,平平靜靜地接了休書。然後便像雲安所言,只問丈夫要了女兒。韋令義這才生出一絲慚愧,要用錢財彌補柳氏,也被柳氏拒絕。
柳氏離開韋家那日,正是女兒彌月。本該熱熱鬧鬧為孩子辦一場宴席,卻只由她冷冷清清給女兒取了名字。雲安的名字,出自前朝一首催妝詩,詩中描述了一位集萬千寵愛的公主出嫁時的情形,這位公主的邑號便是“雲安”。
雲安公主貴,出嫁五侯家。天母親調粉,日兄憐賜花。催鋪百子帳,待障七香車。借問妝未成,東方欲曉霞。
可憐的嬰孩一出生便失了父愛,隨母親遠走風霜。柳氏是想借一借這位雲安公主的好命道,希望女兒也能得到萬千寵愛。
然則,命運只給了她們母女一個輪回。
柳氏的淚水漸漸收幹,雲安又一笑:“阿娘,我只是覺得,若有個孩子,我不會做得比阿娘好,也不知道該怎麽做。”
柳氏無言,將心中痛楚深埋,傾身輕輕地抱住了女兒。
這日薄暮,柳氏搬來筆墨小案,在雲安的註目下寫好了放妻書。
……
在小宅安頓下的第三日,柳氏留下鐘娘、素戴照料雲安,單叫白肅駕車,只主仆兩人去了鄭府。自然不為別的,就是要鄭夢觀在放妻書上具名畫押。
尋常的放妻書都是由男家手立,故而柳氏這份放妻書不過是取其名義,實則該叫斷婚書,是不容鄭家轉圜的。
柳氏便是這樣決絕而來。
鄭家連日烏雲密布,又才送葬了周仁鈞,未得半日喘息。忽聽門吏稟報柳氏到來,長房夫妻唯是倉皇出迎,可行至前庭,卻見鄭夢觀已先到了。
二郎其實是要出門,往申王府去,卻巧與岳母迎面相逢。他不敢說話,楞怔了一時,腳步再三後退,然後便跪下了。柳氏既答應了雲安不會責問,便雖決絕,卻不動怒。
她的心裏亦是不屑的。
“二公子不必跪我,我也不是到貴府做客的。”
柳氏端正地平視前方,從袖中取出放妻書遞給身後的白肅,白肅接過便舉到了二郎面前。白肅面上卻是慍色,只是身為仆人不好發言。
這間隙,鄭楚觀與崔氏已小跑過來,一並鄭濡、鄭修吾都聞訊而至。而遠處的廊廡下,還有周燕閣一雙幽幽目光。戴孝之人原不便理會俗務,但她按捺不住觀望之心。
倒是黃氏,任憑外頭雨打風吹,依舊穩坐釣魚臺。
見鄭家人來得齊全,柳氏更好開言了,便轉對長房說道:“鄭侯與夫人既是二公子的兄嫂,是當家之人,便是能替他做主的。裴鄭兩家的婚事雖是先人約定,但夫妻之間只論情義綱常。夫婦之道,有義則合,無義則離。如今的事態想也不必我再多說,那麽就請二公子簽下這道放妻書,讓我的女兒歸回本家。從此兩不相幹,互不相欠。”
放妻離婚,這原是鄭家早想到的,然則事情臨頭,誰也不願輕易相信。一時間,所有的目光都聚在白肅手中的紙卷上。
“這,這是雲兒意思嗎?”鄭夢觀愴然涕下,聲音沙啞得有些變調。他已是憔悴支離,不堪一擊,雖看著穿戴齊整,卻都是臨嘯每日幫他。一副面容黯淡瘦削,也像個大傷大病之人了。
柳氏正聲道:“若非雲兒摔斷了右臂,不便書寫,她會親手寫來。但我是她的母親,這亦是我的意思。二公子未必不信?”
鄭夢觀豈敢不信?又豈能不信!只不過徒然逼自己拖延,在最後的光陰裏,貼近關於雲安的消息。
“柳夫人!”鄭濡忽然沖出來,一下撲跪在柳氏面前,淚水奪眶而出,“都是我的錯,是我害二嫂傷得那麽重!夫人有氣有怨都朝我來吧!求你不要讓他們離婚,求你不要帶走二嫂!”
柳氏並未見過鄭濡,但聽她喚雲安為嫂,便知是鄭家的幼女。可柳氏本無意牽扯旁人,只求鄭夢觀速速具名,便不與應對,覆又向長房質問道:
“鄭侯與夫人為何不言?難道是不服我的話,還是不肯?”
長房夫妻的姿態已恨不能低到塵埃裏,又哪裏敢有不滿?不過也是不知所措,萬般不忍罷了。崔氏聞言,好歹先去拉回了鄭濡,含淚看向柳氏,哀求道:
“千錯萬錯都是我們鄭家的錯,柳夫人可否再寬容幾時,等雲安好了再議吧!離婚之事關乎兩家聲名,我鄭家該受,卻不能連累裴家失了體面啊!”
鄭楚觀也在一旁哀嘆,乞求地望著柳氏。
可這對夫妻的求告只換來柳氏的一句冷言:“放妻是夫妻和離之意,既是和離,便是兩家公平和解,不損顏面,又怎會累及聲名呢?”
自然就是這個道理啊。
鄭楚觀渾身縮退下去,鄭修吾適時地將父親扶穩,崔氏亦只有攬著鄭濡哭泣。這時,鄭夢觀以雙手接下了放妻書,舉在額上,然後向柳氏叩首。一下兩下三下,捶地聲聲。
柳氏倒有微驚,以為鄭夢觀尚存執拗,旋即一嘆,眉目舒展開來,心底反常地生出一絲絲憐憫,終究道:“那麽,快簽吧。”
下人去取文房,鄭夢觀便冷靜地展開了放妻書。婚姻函書之類,自有律法所定的格式,亦有世俗成例可循,不過根據各家情狀,再行填補化用而已。所以,二郎是對此原是知道些的。
然則他所見,除去格式官話,卻只寥寥數語,便將一切勾勒,文字清淡得像是什麽都沒發生過。
“……二心不同,難歸一意,結緣不合,見此分離……”
他不覺胸內驚痛,空開一手緊緊按在心口,眼中重新蒙上一層潮霧。但,他並未以此再有遷延,一待下人端來筆墨,便敏捷地提筆,在文書最後寫下了自己的名字。
鄭夢觀三個字很快寫完,但墨汁未盡,字亦未盡。他另起一列,又寫了八個字——伏願娘子千秋萬歲。
暮春四月裏,北郊竹廬下,七朵梅花相許的一生,是不望百年之壽,但求白首同期的。於今緣淺,只求她長長久久罷!
長長久久罷!
等墨跡風幹,鄭夢觀又將放妻書雙手呈送。柳氏是看著他另寫了八個字的,拿來手中卻仍看了許久。到底,也沒再說什麽。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這些自然都是李珩的周全安排。自雲安在柳氏的攙扶下走出屋子,他便一直從旁目送,面上既有心疼,更多的卻是憧憬。待車駕駛遠不見,韋妃輕聲問他:
“小妹一去襄陽,千裏之遙,大王準備何時將事情定下?要不要我去向柳夫人提?”
李珩倒不急在一時,也不料韋妃此時會提,一笑道:“惠兒,等鄭家的事一畢,這一年便算過去了。明年春天,我們要到長安去,那時,雲安必已痊愈,再作計較吧。”
韋妃聽過這話才知她是多慮了,也一時看窄了,小瞧了李珩。
遷居外地的諸王宗室,不得皇帝親詔是不能擅自返京的。但他們每年春天都會回一趟長安,只因昭明德妃的忌日就在春天。這是排除在皇權限制之外的孝道,也是唯一一個名正言順的機會。
而明年的春天,會和往年不太一樣。
想通了大事,韋妃回給李珩同樣寬懷的笑容:“那大王想何時去了結鄭家的事?宜早不宜遲。”
李珩不假思索:“周仁鈞昨日入葬,喪事已畢,就再容他們一日,後日去吧。”
“好。”
……
柳氏那日離開鄭家前,交代鐘娘與白肅尋客棧安置。可這話是一時安排,未及深思。當她看見女兒傷得這樣重,便知是要長久滯留了,即遣了素戴傳話,在城中租賃下一處空宅。宅子只有幾進院落,並不大,但清靜也幹凈。
載著雲安的車駕抵達時,鐘娘早收拾好了內院正屋,與白肅同在門下迎候。二人一見小主人的病容,形銷骨立,全無往日活潑的光景,都不禁聲淚俱下。
雲安精神尚好,反勸著他們,喚鐘娘、白叔,道許久不見。這情形,在場眾人無不動容,就連駕車的許延也紅了眼眶。但其實沒人知道,雲安心裏的饜足,實在是多過悲傷的。
進屋安頓,許延又來診脈,見雲安無礙,便留下藥方醫囑,告辭而去。雲安仍無睡意,遣開素戴,只要母親在跟前。這一二日,她已聞知諸事,卻從未細究,應對的態度與柳氏剛來時毫無二致。
“我同阿娘回襄陽之前,要先與鄭夢觀離婚,是嗎?”雲安拉著柳氏的手,神色沈靜地問道。
柳氏倒聽不出女兒的意思,是願或不願,只語重心長地說道:“從前都是娘對你疏於關心,如今再不可能獨留你在鄭家。你安心養傷,娘會為你做主的。”
“阿娘,我知道的。”雲安卻坦然一笑,握著柳氏的手加了幾分力道,“從我走出鄭家後院的那一刻起,我就想通了,我不能在鄭家了。只是,我不希望娘怪罪鄭夢觀,他是真心待我的,否則,也不會瞞著我將娘接來。”
女兒傷重至此,做母親的豈會不怪?但現在已知鄭家有內鬼作祟,這一點卻也不能忽略。而此刻母女相對,兩顆心從未貼得這麽近,柳氏亦是能體會女兒之意的。
女人麽,嫁了丈夫,與他生出情愛,就算被傷得體無完膚,也終究會給那人留一片餘地。
“娘當時是生氣,但自始至終也沒有責問他什麽,如今更不會與他多說。世間夫妻相離,一則出妻,二乃和離,三是義絕。你既想與他留顏面,那便擬了放妻書請他簽下,和離吧。”
和離,和離——雲安忽想起新婚之夜與鄭夢觀三擊掌定下的誓約,其中要義便是“不離婚”,然則造化輾轉,竟也到了這樣的地步。她的眼中泛起了淚意,卻也只是淡淡流露。
其實,發生了這許多駭人聽聞的事,雲安都只在乎一個鄭夢觀。她的從容平靜,也不過是因為她不怨。
不論是尚未相愛時,鄭夢觀給予她的善待,還是表明心意後,鄭夢觀奉上的真情,雲安都視若瑰寶。她一直以來都是滿足的,現在,她願意用這份滿足來抵消一切仇怨苦痛。
“好,就和離,放妻書娘幫我寫。”幽思糾纏於胸臆,一時放出口來,已不再摻雜任何情緒。寂靜一陣後,雲安用力閉了閉發澀的眼,再擡向柳氏時,卻是略帶慶幸的,道:
“好在,我和他不曾有孩子。”
柳氏因這一句垂下淚來,雙唇顫抖,斷續著道:“娘當初不應該讓你替瑤兒遠嫁的。”
雲安尚未告訴柳氏自己替嫁的初衷,但她也不必告訴了。她與母親經年累積的隔閡,已被這場禍事消解了。
“這不是娘的錯。”雲安替柳氏拭淚,音容恬淡,話意卻是深切的,“娘十五年前生下我便被人趕出了家門,不要三年衣糧,不求半點金銀,只帶走了我。娘比天下所有的母親都愛子,深恩大如天。”
柳氏當年與韋令義離婚,非是雲安這般和離,而是被丈夫出妻。只因韋令義認為柳氏必不願離婚,未免其間多事,更不忍他心愛之人再多流離,所以一紙休書扔去,讓柳氏再無餘地。
而那時,柳氏剛剛生下女兒半月,是生女未生男,便也成了休書上重要的因由——無子。可,柳氏十七歲嫁入韋家,生下雲安時是二十五歲,八年間不曾生養,竟是她一人之故麽?
她二十歲那年,韋珍惠便出生了。
出乎韋令義意料的,柳氏不爭不鬧,平平靜靜地接了休書。然後便像雲安所言,只問丈夫要了女兒。韋令義這才生出一絲慚愧,要用錢財彌補柳氏,也被柳氏拒絕。
柳氏離開韋家那日,正是女兒彌月。本該熱熱鬧鬧為孩子辦一場宴席,卻只由她冷冷清清給女兒取了名字。雲安的名字,出自前朝一首催妝詩,詩中描述了一位集萬千寵愛的公主出嫁時的情形,這位公主的邑號便是“雲安”。
雲安公主貴,出嫁五侯家。天母親調粉,日兄憐賜花。催鋪百子帳,待障七香車。借問妝未成,東方欲曉霞。
可憐的嬰孩一出生便失了父愛,隨母親遠走風霜。柳氏是想借一借這位雲安公主的好命道,希望女兒也能得到萬千寵愛。
然則,命運只給了她們母女一個輪回。
柳氏的淚水漸漸收幹,雲安又一笑:“阿娘,我只是覺得,若有個孩子,我不會做得比阿娘好,也不知道該怎麽做。”
柳氏無言,將心中痛楚深埋,傾身輕輕地抱住了女兒。
這日薄暮,柳氏搬來筆墨小案,在雲安的註目下寫好了放妻書。
……
在小宅安頓下的第三日,柳氏留下鐘娘、素戴照料雲安,單叫白肅駕車,只主仆兩人去了鄭府。自然不為別的,就是要鄭夢觀在放妻書上具名畫押。
尋常的放妻書都是由男家手立,故而柳氏這份放妻書不過是取其名義,實則該叫斷婚書,是不容鄭家轉圜的。
柳氏便是這樣決絕而來。
鄭家連日烏雲密布,又才送葬了周仁鈞,未得半日喘息。忽聽門吏稟報柳氏到來,長房夫妻唯是倉皇出迎,可行至前庭,卻見鄭夢觀已先到了。
二郎其實是要出門,往申王府去,卻巧與岳母迎面相逢。他不敢說話,楞怔了一時,腳步再三後退,然後便跪下了。柳氏既答應了雲安不會責問,便雖決絕,卻不動怒。
她的心裏亦是不屑的。
“二公子不必跪我,我也不是到貴府做客的。”
柳氏端正地平視前方,從袖中取出放妻書遞給身後的白肅,白肅接過便舉到了二郎面前。白肅面上卻是慍色,只是身為仆人不好發言。
這間隙,鄭楚觀與崔氏已小跑過來,一並鄭濡、鄭修吾都聞訊而至。而遠處的廊廡下,還有周燕閣一雙幽幽目光。戴孝之人原不便理會俗務,但她按捺不住觀望之心。
倒是黃氏,任憑外頭雨打風吹,依舊穩坐釣魚臺。
見鄭家人來得齊全,柳氏更好開言了,便轉對長房說道:“鄭侯與夫人既是二公子的兄嫂,是當家之人,便是能替他做主的。裴鄭兩家的婚事雖是先人約定,但夫妻之間只論情義綱常。夫婦之道,有義則合,無義則離。如今的事態想也不必我再多說,那麽就請二公子簽下這道放妻書,讓我的女兒歸回本家。從此兩不相幹,互不相欠。”
放妻離婚,這原是鄭家早想到的,然則事情臨頭,誰也不願輕易相信。一時間,所有的目光都聚在白肅手中的紙卷上。
“這,這是雲兒意思嗎?”鄭夢觀愴然涕下,聲音沙啞得有些變調。他已是憔悴支離,不堪一擊,雖看著穿戴齊整,卻都是臨嘯每日幫他。一副面容黯淡瘦削,也像個大傷大病之人了。
柳氏正聲道:“若非雲兒摔斷了右臂,不便書寫,她會親手寫來。但我是她的母親,這亦是我的意思。二公子未必不信?”
鄭夢觀豈敢不信?又豈能不信!只不過徒然逼自己拖延,在最後的光陰裏,貼近關於雲安的消息。
“柳夫人!”鄭濡忽然沖出來,一下撲跪在柳氏面前,淚水奪眶而出,“都是我的錯,是我害二嫂傷得那麽重!夫人有氣有怨都朝我來吧!求你不要讓他們離婚,求你不要帶走二嫂!”
柳氏並未見過鄭濡,但聽她喚雲安為嫂,便知是鄭家的幼女。可柳氏本無意牽扯旁人,只求鄭夢觀速速具名,便不與應對,覆又向長房質問道:
“鄭侯與夫人為何不言?難道是不服我的話,還是不肯?”
長房夫妻的姿態已恨不能低到塵埃裏,又哪裏敢有不滿?不過也是不知所措,萬般不忍罷了。崔氏聞言,好歹先去拉回了鄭濡,含淚看向柳氏,哀求道:
“千錯萬錯都是我們鄭家的錯,柳夫人可否再寬容幾時,等雲安好了再議吧!離婚之事關乎兩家聲名,我鄭家該受,卻不能連累裴家失了體面啊!”
鄭楚觀也在一旁哀嘆,乞求地望著柳氏。
可這對夫妻的求告只換來柳氏的一句冷言:“放妻是夫妻和離之意,既是和離,便是兩家公平和解,不損顏面,又怎會累及聲名呢?”
自然就是這個道理啊。
鄭楚觀渾身縮退下去,鄭修吾適時地將父親扶穩,崔氏亦只有攬著鄭濡哭泣。這時,鄭夢觀以雙手接下了放妻書,舉在額上,然後向柳氏叩首。一下兩下三下,捶地聲聲。
柳氏倒有微驚,以為鄭夢觀尚存執拗,旋即一嘆,眉目舒展開來,心底反常地生出一絲絲憐憫,終究道:“那麽,快簽吧。”
下人去取文房,鄭夢觀便冷靜地展開了放妻書。婚姻函書之類,自有律法所定的格式,亦有世俗成例可循,不過根據各家情狀,再行填補化用而已。所以,二郎是對此原是知道些的。
然則他所見,除去格式官話,卻只寥寥數語,便將一切勾勒,文字清淡得像是什麽都沒發生過。
“……二心不同,難歸一意,結緣不合,見此分離……”
他不覺胸內驚痛,空開一手緊緊按在心口,眼中重新蒙上一層潮霧。但,他並未以此再有遷延,一待下人端來筆墨,便敏捷地提筆,在文書最後寫下了自己的名字。
鄭夢觀三個字很快寫完,但墨汁未盡,字亦未盡。他另起一列,又寫了八個字——伏願娘子千秋萬歲。
暮春四月裏,北郊竹廬下,七朵梅花相許的一生,是不望百年之壽,但求白首同期的。於今緣淺,只求她長長久久罷!
長長久久罷!
等墨跡風幹,鄭夢觀又將放妻書雙手呈送。柳氏是看著他另寫了八個字的,拿來手中卻仍看了許久。到底,也沒再說什麽。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