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董卓故智
關燈
小
中
大
幾代唐天子,全都是多產兔子,李豫光兒子就有十一個,封王三人,至於閨女兒,也有七個,且自排行第三的永清公主以下,均未成年,而上面的靈仙、真定二公主早夭,永清公主已嫁裴仿。
所以他不願意將“真公主”許嫁吐蕃讚普——我那些閨女兒都還小啊,怎忍心遠涉異域,從此長居蠻荒之地呢?倒是有個幼妹永穆公主,其婿韋會已死,是個寡婦……但李豫照樣舍不得啊!
相對於乃父肅宗李亨而言,李豫對於骨肉親情還是比較看重的——起碼到目前是如此。
所以他才要李汲去跟蕃使解釋,我唐只有公主、郡主之別,沒啥真公主、假公主的區分,反正宗室女子一大堆,隨便封個公主許嫁赤松德讚就好了嘛。
宰相元載也建議:“我唐嫁大小寧國公主於回紇,遂得回紇兩度遣軍相助,平定安史之亂;則若能嫁公主於吐蕃讚普,必可解兩家宿怨,且或使吐蕃不再與我唐為敵。”
李泌卻駁斥道:“我唐本嫁文成、金城二公主於吐蕃先讚普,然兩家交兵,無時或止,可見和親並不能消弭彼獠的貪欲。嫁公主於回紇,是回紇睦鄰,故此獎賞之,以固交誼;則若吐蕃肯先歸還隴右,以蒙谷、赤嶺為界,約和罷兵,然後可議和親。若其不允,既嫁公主,元相卻欲將來覆奪隴右,豈非不信、不義,有損我唐威望麽?”
其實吧,李泌並不反對唐蕃和親,許嫁公主——別管是不是皇帝的親閨女兒,若能出一女子而銷兵罷戰,那多惠而不費啊。他駁斥元載的那番話,還是從前跟李汲辯論的時候,從李汲口中學來的。
李汲認為,兩國是戰是和,從來都是因應雙方強弱形勢而定,並非和親所導致的結果——在政治問題上沒人真跟你談感情。好比說漢初和親,公主代代出塞,匈奴歲歲來侵,這女婿若是強勢,照樣暴打老丈人啊。至於昭君出塞,則是呼韓邪先窮蹙來投,方才利用婚姻的紐帶把兩家牽系得更牢靠一些罷了。
文成公主和蕃,那前提也是吐蕃來侵,被唐軍給痛揍回去了,但唐也不能一口氣殺向邏些,犁庭掃閭,雙方都有和意,才始商定婚姻——嫁大小寧國公主於回紇可汗亦為同理。
所以說了,和親就是錦上添花的事兒,可以將友邦之間的感情拉得更近些,卻並不能因此化敵為友。倘若將李汲的理論施用於今日,那就是吐蕃既不肯交還隴右,又不肯即刻退兵,敵意仍深,野心仍熾,那光許嫁個公主,能管蛋用?
李泌覺得吧,李汲所言似乎有些道理……但他也未被徹底說服,終究對於這些古代士大夫而言,不管有無作用,為了國家,一個女人的幸福,犧牲就犧牲了吧,有啥大不了?至於此番駁斥元載,他是料定不管和議成與不成,吐蕃都必然退兵,則於談判最好拖著,什麽條件都不能答應對方。再者說了,真要是嫁出公主去,咱以後還有堂皇正大的理由規覆隴右嗎?
元載因此深恨李泌,暫且不提,且說李汲跟李泌商議定了,歸報李豫,翌日便扯著郭子儀、仆固懷恩來鴻臚寺見綺力蔔藏,為的是展示我唐良將齊集,則若汝等逗留不去,對於日後的戰事,且好好掂量掂量吧。
並且他還質問綺力蔔藏:“我昔在陣前,雲真公主、假公主,汝等竟然信以為真?既然如此,我還曾說汝等都是披毛戴角的畜生,吐蕃讚普是猩猩王呢,難道汝等也肯承認麽?!”
郭子儀自然呵斥:“李魏博且積些口德!”
李汲一翻白眼:“也不知聖人要我等來,是聽些什麽?從來土地、戶口,都從刀尖上搶得,哪有樽俎間折沖便可定論的?昔澠池之會,若非廉頗將兵車陳於界上,我料藺相如必不能奉趙王生還邯鄲!
“前日王師未集,猶須敷衍蕃使,今既……”
郭子儀雙眉一擰,以手拍髀,大喝一聲:“李魏博,君若不耐煩聽,便可自去,由我等事後歸報聖人便是!”硬生生打斷了李汲的話頭。
李汲一臉的不忿,朝郭子儀、仆固懷恩等人作個揖,便即昂然而去。綺力蔔藏卻不禁暗自思忖:李汲剛才想說啥啊?什麽“前日王師未集”,什麽“今既”……今既如何?
他此番奉命出使請和,自然也負有覘候唐廷動向的重任,結果一路行來,奉天以西,還能見到些逃亡的軍民,越接近長安城,局面便越是穩定。尤其長安城內,市面繁榮,秩序井然,較上回來更要熱鬧多了……這貌似沒受到什麽戰爭壓力嘛。
不過途中倒也打探了出來,李汲前往鳳翔,所領只有千騎,後面並無步軍跟隨,並且很可能只是禁軍,不是河北的人馬。
但今日得見李汲,郭子儀還是一口一個“李魏博”,則李汲領魏博節度使是實,並未遷轉他任,那魏博節度使為什麽會在這個節骨眼上還朝呢?唐廷究竟有沒有調河北兵馬前來勤王啊?
這年月的國家機構普遍無保密意識,除非上官嚴令,否則小官小吏是不知道三緘其口的,因此綺力蔔藏既入長安,便命其部屬尋找各種機會、渠道,打探唐廷動向。昨日才剛得報,說有一支兵馬從東南方向而來,在長安城南稍歇後,便啟程西去了。
兵數不多,也就三四千人而已,裝備也不齊全,打著“山南東道”的旗號。
——其實這是李棲筠收攏了逃亡商州的敗兵,才剛趕到長安,便奉命西援鳳翔。
綺力蔔藏心說若只召聚這些勤王兵馬,我卻無懼啊。誰成想今日見到李汲,那粗漢一時嘴快,仿佛洩露了什麽天機……當晚返回館驛,從人又來密報——
“昨夜有一支唐軍自東北而來,過渭橋往西去了。”
“何處的旗號,有多少兵馬?”
“不下萬眾,天黑瞧不清旗號,但其中騎兵甚多。”
綺力蔔藏不由得疑雲叢生。然後翌日晚間,又得稟報:“又一支唐軍自東而來,由城北繞至三橋西去,也有萬眾,騎兵甚多,隱約可見有‘魏博’、‘昭義’等旗號。”
綺力蔔藏大驚:“果然是李汲的河北兵!”
其實根本沒啥河北兵,這是李汲向李豫獻的計,仿效漢末董卓控制京師之策,命北衙禁軍虛打旗幟,潛出城北,然後從不同方向繞過長安城,假意西行。綺力蔔藏雖然也很精明,問題這種花招他從來沒見過啊,就此上當——
嗯,那說得通了,河北到長安山水迢遞,千裏之遙,想必是李汲勤王心切,因此快馬先到,而其大軍在後……
於是急遣人歸報馬重英,說唐朝勤王之兵齊聚,每晚過長安者不下萬眾!馬重英心說有嗎,我怎麽沒見著啊?既然綺力蔔藏說唐軍都是夜間繞過長安城,那想必是先在某地秘密集結,約期一並攻我!
我所在的位置也頗險要,便唐軍十萬來,也無可懼,怕就怕他們分道而行,又再想抄我後路……乃與諸大人商議。諸大人此前搶掠已足,財貨也皆經隴右押回高原,戰意由此稍減,原本還寄望攻破長安城,大搶一場呢,但既聽說唐朝四方軍鎮齊來勤王,有如一瓢涼水,當頭澆滅了心頭貪欲。就此紛紛建議,咱們不如還是撤兵吧。
於是馬重英讓綺力蔔藏繼續跟唐人周旋——你還得咬定條件,雖說談下來的可能性不大,但萬一呢——自率大軍,連夜退去。數日後消息報至長安城中,自李豫以下,君臣們方才大舒了一口長氣。
終於,可以踏踏實實過個太平年啦。
再過大半個月就是廣德二年了,東方有信傳來,說在顏真卿的統籌之下,秋糧入庫,軍用稍足,地方上也還算安靖,由此李汲不著急回鎮,稟報李豫,容他年後再走。李豫允準了。
年前有數騎自西而來,進入長安城,投往李汲在平康坊的府邸,李汲迎入,不勝之喜。
他手底下缺人用,因此前日馳救鳳翔,高昇設宴接風,李汲便以酒遮臉,向高昇提出了“不情之請”。他考慮到自己曾在隴右節度大使李倓幕下,與隴右軍將多半熟稔,此前隴右道失陷,其兵部分跟隨郭昕、李元忠逃向河西,旋二將被授以鎮西、北庭的重任,部分東歸,被合並進了鳳翔軍中,因此跟高昇商量,我幕下乏人,您把隴右舊將勻我幾個成不?
高昇一開始答應得好好的,但翌日李汲將出名單來,他卻又反悔了。不過高昇的理由也很充分:如今隴右失陷,鳳翔府正面當賊,則於其兵、其將,唯恐不足,哪有再削弱的道理啊?且即便我應允了你,朝廷那邊也未必過得了關哪。
因此高昇答應將六品以下將吏,勻幾個給李汲,至於六品以上——這必須得過兵部啊,麻煩大了,咱們日後再說吧。
由此曾與李汲在隴右並肩奮戰的陳桴、羿鐵錘等人,就被從名單上劃掉了,最終李汲只索得了三人:一是賈槐,二是從河西帶回來的小將馬蒙,二是舊神策軍將,因為得罪了劉希暹被貶,李汲介紹去隴右打拼的徐渝。
其實吧,徐渝原本已經做到了正六品什將,後因兵敗棄守伏羌縣,被降為正七品,正好卡在線上。
三人在年前抵達長安,暫居李汲府上。
作者的話:今日當有兩更,請期待。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所以他不願意將“真公主”許嫁吐蕃讚普——我那些閨女兒都還小啊,怎忍心遠涉異域,從此長居蠻荒之地呢?倒是有個幼妹永穆公主,其婿韋會已死,是個寡婦……但李豫照樣舍不得啊!
相對於乃父肅宗李亨而言,李豫對於骨肉親情還是比較看重的——起碼到目前是如此。
所以他才要李汲去跟蕃使解釋,我唐只有公主、郡主之別,沒啥真公主、假公主的區分,反正宗室女子一大堆,隨便封個公主許嫁赤松德讚就好了嘛。
宰相元載也建議:“我唐嫁大小寧國公主於回紇,遂得回紇兩度遣軍相助,平定安史之亂;則若能嫁公主於吐蕃讚普,必可解兩家宿怨,且或使吐蕃不再與我唐為敵。”
李泌卻駁斥道:“我唐本嫁文成、金城二公主於吐蕃先讚普,然兩家交兵,無時或止,可見和親並不能消弭彼獠的貪欲。嫁公主於回紇,是回紇睦鄰,故此獎賞之,以固交誼;則若吐蕃肯先歸還隴右,以蒙谷、赤嶺為界,約和罷兵,然後可議和親。若其不允,既嫁公主,元相卻欲將來覆奪隴右,豈非不信、不義,有損我唐威望麽?”
其實吧,李泌並不反對唐蕃和親,許嫁公主——別管是不是皇帝的親閨女兒,若能出一女子而銷兵罷戰,那多惠而不費啊。他駁斥元載的那番話,還是從前跟李汲辯論的時候,從李汲口中學來的。
李汲認為,兩國是戰是和,從來都是因應雙方強弱形勢而定,並非和親所導致的結果——在政治問題上沒人真跟你談感情。好比說漢初和親,公主代代出塞,匈奴歲歲來侵,這女婿若是強勢,照樣暴打老丈人啊。至於昭君出塞,則是呼韓邪先窮蹙來投,方才利用婚姻的紐帶把兩家牽系得更牢靠一些罷了。
文成公主和蕃,那前提也是吐蕃來侵,被唐軍給痛揍回去了,但唐也不能一口氣殺向邏些,犁庭掃閭,雙方都有和意,才始商定婚姻——嫁大小寧國公主於回紇可汗亦為同理。
所以說了,和親就是錦上添花的事兒,可以將友邦之間的感情拉得更近些,卻並不能因此化敵為友。倘若將李汲的理論施用於今日,那就是吐蕃既不肯交還隴右,又不肯即刻退兵,敵意仍深,野心仍熾,那光許嫁個公主,能管蛋用?
李泌覺得吧,李汲所言似乎有些道理……但他也未被徹底說服,終究對於這些古代士大夫而言,不管有無作用,為了國家,一個女人的幸福,犧牲就犧牲了吧,有啥大不了?至於此番駁斥元載,他是料定不管和議成與不成,吐蕃都必然退兵,則於談判最好拖著,什麽條件都不能答應對方。再者說了,真要是嫁出公主去,咱以後還有堂皇正大的理由規覆隴右嗎?
元載因此深恨李泌,暫且不提,且說李汲跟李泌商議定了,歸報李豫,翌日便扯著郭子儀、仆固懷恩來鴻臚寺見綺力蔔藏,為的是展示我唐良將齊集,則若汝等逗留不去,對於日後的戰事,且好好掂量掂量吧。
並且他還質問綺力蔔藏:“我昔在陣前,雲真公主、假公主,汝等竟然信以為真?既然如此,我還曾說汝等都是披毛戴角的畜生,吐蕃讚普是猩猩王呢,難道汝等也肯承認麽?!”
郭子儀自然呵斥:“李魏博且積些口德!”
李汲一翻白眼:“也不知聖人要我等來,是聽些什麽?從來土地、戶口,都從刀尖上搶得,哪有樽俎間折沖便可定論的?昔澠池之會,若非廉頗將兵車陳於界上,我料藺相如必不能奉趙王生還邯鄲!
“前日王師未集,猶須敷衍蕃使,今既……”
郭子儀雙眉一擰,以手拍髀,大喝一聲:“李魏博,君若不耐煩聽,便可自去,由我等事後歸報聖人便是!”硬生生打斷了李汲的話頭。
李汲一臉的不忿,朝郭子儀、仆固懷恩等人作個揖,便即昂然而去。綺力蔔藏卻不禁暗自思忖:李汲剛才想說啥啊?什麽“前日王師未集”,什麽“今既”……今既如何?
他此番奉命出使請和,自然也負有覘候唐廷動向的重任,結果一路行來,奉天以西,還能見到些逃亡的軍民,越接近長安城,局面便越是穩定。尤其長安城內,市面繁榮,秩序井然,較上回來更要熱鬧多了……這貌似沒受到什麽戰爭壓力嘛。
不過途中倒也打探了出來,李汲前往鳳翔,所領只有千騎,後面並無步軍跟隨,並且很可能只是禁軍,不是河北的人馬。
但今日得見李汲,郭子儀還是一口一個“李魏博”,則李汲領魏博節度使是實,並未遷轉他任,那魏博節度使為什麽會在這個節骨眼上還朝呢?唐廷究竟有沒有調河北兵馬前來勤王啊?
這年月的國家機構普遍無保密意識,除非上官嚴令,否則小官小吏是不知道三緘其口的,因此綺力蔔藏既入長安,便命其部屬尋找各種機會、渠道,打探唐廷動向。昨日才剛得報,說有一支兵馬從東南方向而來,在長安城南稍歇後,便啟程西去了。
兵數不多,也就三四千人而已,裝備也不齊全,打著“山南東道”的旗號。
——其實這是李棲筠收攏了逃亡商州的敗兵,才剛趕到長安,便奉命西援鳳翔。
綺力蔔藏心說若只召聚這些勤王兵馬,我卻無懼啊。誰成想今日見到李汲,那粗漢一時嘴快,仿佛洩露了什麽天機……當晚返回館驛,從人又來密報——
“昨夜有一支唐軍自東北而來,過渭橋往西去了。”
“何處的旗號,有多少兵馬?”
“不下萬眾,天黑瞧不清旗號,但其中騎兵甚多。”
綺力蔔藏不由得疑雲叢生。然後翌日晚間,又得稟報:“又一支唐軍自東而來,由城北繞至三橋西去,也有萬眾,騎兵甚多,隱約可見有‘魏博’、‘昭義’等旗號。”
綺力蔔藏大驚:“果然是李汲的河北兵!”
其實根本沒啥河北兵,這是李汲向李豫獻的計,仿效漢末董卓控制京師之策,命北衙禁軍虛打旗幟,潛出城北,然後從不同方向繞過長安城,假意西行。綺力蔔藏雖然也很精明,問題這種花招他從來沒見過啊,就此上當——
嗯,那說得通了,河北到長安山水迢遞,千裏之遙,想必是李汲勤王心切,因此快馬先到,而其大軍在後……
於是急遣人歸報馬重英,說唐朝勤王之兵齊聚,每晚過長安者不下萬眾!馬重英心說有嗎,我怎麽沒見著啊?既然綺力蔔藏說唐軍都是夜間繞過長安城,那想必是先在某地秘密集結,約期一並攻我!
我所在的位置也頗險要,便唐軍十萬來,也無可懼,怕就怕他們分道而行,又再想抄我後路……乃與諸大人商議。諸大人此前搶掠已足,財貨也皆經隴右押回高原,戰意由此稍減,原本還寄望攻破長安城,大搶一場呢,但既聽說唐朝四方軍鎮齊來勤王,有如一瓢涼水,當頭澆滅了心頭貪欲。就此紛紛建議,咱們不如還是撤兵吧。
於是馬重英讓綺力蔔藏繼續跟唐人周旋——你還得咬定條件,雖說談下來的可能性不大,但萬一呢——自率大軍,連夜退去。數日後消息報至長安城中,自李豫以下,君臣們方才大舒了一口長氣。
終於,可以踏踏實實過個太平年啦。
再過大半個月就是廣德二年了,東方有信傳來,說在顏真卿的統籌之下,秋糧入庫,軍用稍足,地方上也還算安靖,由此李汲不著急回鎮,稟報李豫,容他年後再走。李豫允準了。
年前有數騎自西而來,進入長安城,投往李汲在平康坊的府邸,李汲迎入,不勝之喜。
他手底下缺人用,因此前日馳救鳳翔,高昇設宴接風,李汲便以酒遮臉,向高昇提出了“不情之請”。他考慮到自己曾在隴右節度大使李倓幕下,與隴右軍將多半熟稔,此前隴右道失陷,其兵部分跟隨郭昕、李元忠逃向河西,旋二將被授以鎮西、北庭的重任,部分東歸,被合並進了鳳翔軍中,因此跟高昇商量,我幕下乏人,您把隴右舊將勻我幾個成不?
高昇一開始答應得好好的,但翌日李汲將出名單來,他卻又反悔了。不過高昇的理由也很充分:如今隴右失陷,鳳翔府正面當賊,則於其兵、其將,唯恐不足,哪有再削弱的道理啊?且即便我應允了你,朝廷那邊也未必過得了關哪。
因此高昇答應將六品以下將吏,勻幾個給李汲,至於六品以上——這必須得過兵部啊,麻煩大了,咱們日後再說吧。
由此曾與李汲在隴右並肩奮戰的陳桴、羿鐵錘等人,就被從名單上劃掉了,最終李汲只索得了三人:一是賈槐,二是從河西帶回來的小將馬蒙,二是舊神策軍將,因為得罪了劉希暹被貶,李汲介紹去隴右打拼的徐渝。
其實吧,徐渝原本已經做到了正六品什將,後因兵敗棄守伏羌縣,被降為正七品,正好卡在線上。
三人在年前抵達長安,暫居李汲府上。
作者的話:今日當有兩更,請期待。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