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十二章 李府胡傭

關燈
李適凱旋長安,自解天下兵馬元帥,群臣因此紛紛上奏,請求正式冊立太子,李豫被逼不過,應允且待秋後定論——先拖個半年再說。

李汲往見李適,屏眾密談,李適說我暫時做不成皇太子啊,多半是那獨孤貴妃在聖人面前進了什麽讒言!不過好在她親兒子年歲還小,且威脅不到我的地位哪,反倒是崔貴妃所生的鄭王李邈,是我大敵。

李汲即將外放,不打算再過多摻合立儲之事,只是表態——孩子我看好你,我一定支持你!旋即便向李適請求:“臣即將往鎮河北,更兼魏州刺史……然於牧人之事,未曾做過,深感為難。原本前次東征平叛,麾下便少文吏,則殿下能否舉薦幾名才傑之士哪?”

因為前兩天韓會跑來辭行了,他原本身入幕府,就是混資歷兼鍍金去的,沒有在軍中長呆的打算;尤其乃父也不知道從什麽渠道得著消息,說今秋有可能開制科……

唐朝選官最主要的途徑就是科舉,但即便科舉得中,也不是即刻便可授官的,還得待選,在吏部再考核幾場——這一待選,年歲就保不齊嘍,甚至於有近十載長坐冷板凳,遲遲不得實命者。因而很多新科進士才會先躋身於州刺史或者節度等使職的幕下,刷刷聲望,再求舉薦。

其實韓會不屬於這種情況,因為他壓根兒就沒考取過進士——關鍵一是行文質樸,不尚綺華,難入考官法眼,二是做詩不大行——要靠入商州李棲筠幕府,才混了一個九品散職,旋因李汲舉薦、述功,晉為八品。

但還有一個晉身的機會,可能對士人更為重要,那便是“制科”,由皇帝親自出題策問,有針對性地選拔人才。制科不常設,想趕上得憑運氣,但一般情況下更重時務而非辭賦,因此韓仲卿才覺得吧,這是兒子的好機會,很可能做龍門之躍。

關鍵是制科得中,即時授官啊,不用再往吏部備選,去坐冷板凳啦。

因此韓會才來向李汲辭行,說我要利用這小半年的時間,好好溫習功課,以待制科之詔頒下——不過這只是小道消息而已,防禦……不對,節帥千萬不要傳揚開去。

強扭的瓜不甜,尤其韓會還是問李棲筠借來的,李汲不能不放人——本來使職與幕僚之間,就是合則留,不合則去的主賓關系,亦無強迫之理啊。可是這樣一來,李汲手底下可用的文吏就剩尹申了,且尹申別有驅策,還不能當一個完整的文吏使用……他無奈之下,只能跑去央告李適。

李適兩手一攤,說我也囊中羞澀啊,而且這個節骨眼上,我真不方便往你幕府裏塞人……想了一想,便道:“春闈將開,長衛也無須即刻啟程,不如稍待數日,等放了榜,再看有無可用之才聘取吧。”

李汲聞言恍然——我怎麽把這碴兒給忘了!

前幾天他去李棲筠府上,與李老彭、李寡言等相見之時,李寡言就曾提起過,說自己已經報了名,本年春闈,要去應試。當時李老彭還連連搖頭,說:“家父雅不願寡言今歲應舉,他卻反覆懇請……然去歲並未開科,兩年之士齊聚,機會實在渺茫啊……”

去年本是肅宗元年,等他死後李豫才恢覆年號制度,定為寶應元年。那一年甫開春,李亨便覺病體日重,對外朝的控制被迫放松,李輔國趁機攬權,不提春闈之事;隨即四月間二帝先後駕崩,那就更不會開科了。

唐朝從武德五年首開科舉,至今將近一百五十年,歲停貢者不過九次——寶應元年是第九次,第八次則在武則天大足元年,間隔整整六十三年——原因多種多樣,比方說年荒歲歉,京城米貴,所以士子們就別再來添亂了……

去年未舉,則今年應試之人必多,李棲筠因此奉勸李寡言還是多等一年的為好。然而李寡言被叔父勒逼著深居苦讀,人都快憋出毛病來了,加上對自己有信心,認為今科多半高中,因而反覆去信哀懇。終究李棲筠本人不在長安,不可能把這這個侄子管得太死,心說讓他去試一回,撞撞南墻也好,起碼積累點兒經驗吧,最終首肯了。

李汲當時沒往心裏去,要等李適提醒,這才明白,還有這麽個機會在哪!

隨即李適又說:“薛公和(薛邕)見為檢校禮部員外郎,參預本年春闈,長衛正可去向他求問一二。”

——貢舉之事,若非天子指定考官人選,多半都由禮部負責,比方說今春的知貢舉就是禮部侍郎蕭昕,則薛邕作為禮部重要屬官,也在參與之列。

對於隴右時期的幾名同僚,比如說楊炎、杜甫,李汲前些天也都去拜訪過了,並在呂妙真家設宴歡聚;唯有薛邕,因為忙於科考之事,暫時推掉了李汲的宴請。此番既得了李適的提點,李汲翌日便再登門去拜訪薛邕,薛邕說這樣吧,且等放榜之後,我第一時間把取中的卷子抄出來給長衛,讓你先挑。

不過新科進士肯不肯入君幕府,就要看你的本事了——估計很多方鎮也都眼巴巴地瞄著哪。

李汲心說怪不得,仆固父子、李懷光、馬璘等亦皆全無離京之意,或許早就存心藉此機會錄用人才了,這我可未必搶得過他們哪……

於是辭別薛邕,再度前往李棲筠府上,去拜訪李寡言,見面就問:“六兄於今科應舉的士人,多少有些往來吧?”

每歲春二月開科,三月三上巳日前放榜,但一般情況下,外地士子去年年底便陸續離鄉登程了,這一是擔心路上有所耽擱,導致遲入長安,不易尋找寄宿之處;二也是為了以詩文幹謁權貴,提前給自己刷名聲。當然還有一則需求,應試的士人會提前結識、聚會,倒未必是偵查誰才是自家勁敵,而必須考慮一旦得中,同年間若有交情,將來官場上方便相互照應啊。

因此李寡言往年間整歲閉門讀書,如今既然已被允許去應試,肯定也要招朋引伴,跟同科應舉者打交道吧。李汲因此才打算問問,你知不知道士子中都有什麽卓異之輩,可以做我的幕僚?

李寡言聽問,先朝李汲一拱手:“尚未恭賀長衛,得授方面之任。”

李汲連連擺手:“總是聖人厚德,使我年紀輕輕便可做到一任節度……”

李寡言笑道:“然而不要來尋我,我是不肯隨你往魏博去的。”

李汲正在擔心這事兒呢,自己登門求問,今科士子中可有傑才,卻並沒有禮聘李寡言之意——經過多次的接觸和觀察,他覺得這就一書呆子,並無實務經驗,可能天生也沒那方面的能力,我用不著啊——這有點兒不大地道吧?會不會因此而生嫌隙啊?幸好李寡言聞弦歌而知雅意,並且直接就把自己給摘除掉了。

李汲暗中長出一口氣,臉上卻表露出遺憾之色來:“可惜,可惜……”

李寡言擺手道:“親眷之間,不宜為賓主,恐難自處啊。”

“六兄說得是,弟也是這般考慮的……然不知今科士子,可有能為弟所用之人麽?”

李寡言約略想了想,回答道:“我知道河北初平,長衛奉命出鎮,必求傑士,且須甫到任便能做事的;然而應試舉子,多半無實務經驗,唯知讀書……一時間,實在想不出什麽可用之才。”

李汲聞言,多少有些沮喪,稍稍考慮了一會兒,便又懇求道:“兄等同輩,是否會聚論詩文啊?我能不能假冒士子,隨兄前往,自己去訪察一番?”

李寡言道:“我常與之相聚的,是趙州士子……”因為趙州是他本籍——“還有京兆士子……”因為他長居京兆——“趙州久陷於賊,今歲應試者,加上為兄,不過三人,實無俊才在內。倒是京兆文風頗彰,士子鼎盛,每常會聚於宣平坊法輪寺中,我可以領長衛前往……”

說到這裏,擡眼上下打量李汲:“只是長衛這般相貌,卻不象士子啊。”

李汲摸摸自己的臉:“如何不象?”

李寡言輕嘆一聲:“數歲前我與長衛初見時,倒有幾分可以混冒,如今殺伐日重,武夫氣概難除,便著襕衫行於通衢,人也只當是微服的官員,不會認你做白身。尤其這把胡須……要麽剃了去?”

李汲本能地朝後一縮,擡手護住胡須:“不可!”

其實他後世的魂魄,原本是習慣刮胡子的,每天早上起來都得用電動剃須刀刮一回,要摸上去皮光肉滑,毫無紮刺感,心裏才舒坦。問題穿來此世,凡成年男子皆蓄須,若是無須,多半會被當成是宦官……尤其李汲還被迫剃過須,假冒過一回宦官,從此更加忌諱此事。

李寡言搖頭道:“若去見那兩位趙州老鄉還則罷了,既是京兆士子……長安城內,不知多少人識得長衛啊,除非剃了須,才不會使人起疑吧?”

李汲撓撓頭皮,想了一會兒,這才緩緩說道:“或許不必剃須,也不必冒充士人了……我改扮一下,充作六兄的仆役,隨同前往,便無人關註了也未可知……”

當下跟李寡言約定,於明日午後,在法輪寺鄰街的拐角相會,一同入寺去訪察那些今歲應舉的士人。

到了約定時間,李寡言由一名仆役牽著坐騎,站立在街角,游目四顧——長衛怎麽還不來哪?就算改扮不象,臨時打了退堂鼓,也得先知會我一聲吧。

正感疑惑,還有些氣悶,忽聽身後有人低聲喚道:“敢問可是趙州舉子李寡言先生麽?”

李寡言轉過頭去一瞥,只見說話之人素衣小帽,是仆傭打扮,身材頗為高大,卻特意躬著背,叉手肅立。往臉上瞧,面做梨型,兩頰鼓脹,高眉棱,眉如亂帚,挺鼻梁,鼻似蒜頭,長得別提有多寒磣了。乍看此人,滿臉都是皺紋,須發花白,略有卷曲,仿佛歲數不小了,但細細一瞧,目光瑩然,卻仿佛又並不怎麽老……

“汝是何人?誰遣汝來的?”

難道是長衛派來知會我的?但我只知其家中有一康廉,如今認作義弟,鎖在宅內讀書,此外別無胡傭啊,眼前這人相貌,卻不似中原人士。

對方聽問,猛然間“噗”的一聲,憋不住笑出聲來,原本刻意壓低的聲音,也從而恢覆了舊狀:“既然連六兄都辨我不出,弟如此改扮,長安城內,再無人可以識破了。”

李寡言大吃一驚,再度細細打量——仿佛有點兒長衛的影子,尤其……那語音耳熟啊,雖然略有些含混,但確是長衛無疑了。

“好改扮,不知是出自誰人的手筆?”

其實昨天李汲便想到了,我如今麾下那麽多江湖異士,難道就沒人會喬裝改扮嗎?辭別李寡言,回家將其事與妻子一說,崔措當即笑道:“何必問人,我也略懂一些。”

隨即一邊仔細打量郎君的面容,一邊問道:“不知要扮成何等模樣?”

“狀類仆傭,使人辨認不出即可,也無別的要求……”

於是崔措就取來自家的首飾、脂粉,一應化妝用品,又去廚下討了一小團面和兩枚核桃。她先讓李汲口含核桃,將兩腮頂起,隨即又用面團墊高了眉棱和鼻梁,將面孔塗做紫紅色,用眉筆描畫些皺紋出來……

“郎君這部胡須,卻不好遮掩……是修剪一二,還是幹脆剃了去?”

李汲聞言大急:“你想自家郎君做宦官麽?!這胡須一根也不可動!”

崔措掩口而笑:“其實吧,郎君剃了胡須,倒顯青春得多,或許可以直接扮作士人了。”終究李汲沒胡子的模樣,身邊就她曾經見到過。

當然也僅僅戲謔幾句罷了,這胡子刮幹凈不難,再想蓄起,那可就耗費時日啦,總不成堂堂魏博節度使開衙,諸將朝堂上一望,並排兩個監軍宦官……

崔措道:“若不能去,便只有變化形狀了。”於是給李汲兩鬢和髭須上都撲點粉,扮作花白,然後厚塗須蠟,稍做卷曲之狀;最後揪點假髻上毛發,又把他眉毛給添濃了些。

等到扮完,李汲抄過銅鏡來一照,連自己都不認得自己了……不過吧,看著鏡中相貌,仿佛有些面熟啊……

我靠,這就好象是康老胡的兄弟,是康廉他親生的叔伯!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