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進退之間
關燈
小
中
大
李豫在勤政務本樓設宴,為李泌接風洗塵,命梨園子弟陳列百戲,什麽舞盤伎、長蹺伎、擲倒伎、跳劍伎、高縆伎、吞劍伎,種種花樣,極其精彩。
即便李汲是從後世魂穿而來的,也不禁看得是目眩神搖,逸興遄飛——關鍵這年月娛樂活動太過稀缺啦,若在前世,只要有手機可刷,誰耐煩看滿場的雜技表演?
至於飲食,自也頗為精致,李汲手不停揮,齒不停嚼,吃了個饜足,心裏還在懊悔:早知道我就不用早飯,空腹過來了……
原本以為這般大宴,主題是社交,不會有什麽機會放膽吃喝吧。然而斜眼朝上一瞥,李豫和李泌相談甚歡,李適在旁邊支棱著耳朵傾聽;至於郭子儀以下,也有相互敬酒的,懇談的,卻都因皇帝在坐,不敢放肆,也不敢高聲,由此更多官員也跟自己似的,只管埋頭吃喝。
李汲只是跟閣老楊綰略略交談了一會兒,他下首的官員因為不熟,僅僅寒暄一兩語而已。楊綰所食不多,很快就放下筷子,去與旁人私語了,由得李汲在身後不顧禮儀地大吃大喝。
終究是大酺,是饗宴,即便遠遠地還有殿中侍禦史端坐屋角,目光冷冷地環視、逡巡,只要不大呼小叫,擲杯潑菜,一般情況下,也不至於責以失儀慢君之罪。
正低頭吃著呢,突然間楊綰在李汲肩膀上拍了一下,李汲匆忙擡頭,楊閣老將嘴一努:“聖人喚你。”李汲趕緊端起杯來,喝一口酒,把滿嘴的飯菜順下喉去,然後起身,趨近禦前。
李豫指著李汲,笑問道:“聽聞長源先生昨日,是與長衛在書齋同睡的?”
李汲點頭道:“是——契闊已久,要與阿兄聯榻夜話,因此睡在書齋。”
“如此也好,”李豫笑一笑,“你便不必再為長源先生整理居室了。”隨即轉向李泌:“朕已在蓬萊殿側,為先生起一靜室,請先生入住,方便旦夕恭聆先生教誨。”
李泌聞言吃了一驚,急忙擺手:“臣是山野之人,焉能居於禁中啊?”
李豫笑道:“先生昔在定安,不也曾居於禁中麽?難道先帝所賜,先生便肯受,朕之賜,先生便不肯受了麽?”
不等李泌再辭,便又問李汲:“長衛要不要入宮同住?”
李汲嘴巴一歪,正打算說話,李適卻在旁邊笑著為他解圍:“今日與往昔不同,聖人難道忘了,李汲已娶妻室,且還有一個妾。他若去禁中陪伴長源先生,難道要妻妾獨守空閨不成麽?”
李豫“哈哈”大笑:“那便這樣定了,長源先生宴後便隨朕歸於大明宮,長衛還回自家陪伴妻妾去。”旋又註目李泌:“先生是喜歡修道的,自當伴蓬萊殿而臨太液池,如朕從天上恭請得一位神仙下凡來也!”
——————————
罷宴之後,百官辭去,其中戶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元載,與刑部侍郎王縉府邸相近,因而並轡而行。走了一程,見左右只有自家侍從,並無閑雜人等,王縉便壓低聲音問元載:“元相啊,君看聖人是否有拜李長源為相之意哪?”
元載撇嘴一笑:“聖人之意,豈是我等為人臣者所敢妄自揣度的?然而夏卿是希望李長源拜相,還是不希望李長源拜相?”
王縉字夏卿,乃是當代著名的書法家,又是“詩佛”王維之弟。此前收覆長安,王維因為曾受偽職而理當嚴懲,王縉上奏,請罷己官為兄長贖罪,從而名聲大噪,得到士林間的盛譽。肅宗皇帝感其悌德,不但不罷其官,反而重用,積功升為刑部侍郎。
王縉冀望相位已久,本以為自家排名是比較靠前的,政事堂任何一位大老去職,估計還在回朝途中,即將覆任戶部侍郎的劉晏最有機會補任,若有第二位大老去職,那就該輪到自己啦。可是突然間李泌自衡山歸朝,眼瞧著皇帝對他如此信重,竟聚百官,設宴為其接風,則李泌……他會不會趁機加塞兒啊?那自己拜相不就遙遙無期了麽?
由此開言試探元載,元載明了其意,卻並不肯正面作答。
王縉乃道:“李長源於先帝在時,便為師為友,原本不過待詔翰林、東宮供奉,且已去職,行在一見,先帝便披紫袍於其身,命為元帥府長史……今日還朝,看聖人的意思,仍要重用他,則以三品之銜,入政事堂,情理之中啊。”
元載搖搖頭:“不見聖人在宮中起靜室,迎長源先生入居麽?倘若是朝臣,焉能受此殊榮?”山人也就罷了,高宗朝有葉法善、玄宗朝有張果、肅宗朝有才被砍了腦袋不久的申泰芝,都曾經在宮裏住過;但別說宰相了,哪有朝臣可以入宮,跟皇帝住隔壁的道理啊?
王縉忙道:“昔日先帝能披以紫袍,焉知今上……且其久居宮中,聖人旦夕咨以政事,則恐如昔日的李輔國一般,政事堂的權柄,必定內移——元相不可不慮啊!”
元載瞥了王縉一眼,也不由得微微蹙眉。
他的想法與王縉不盡相同,固然也不希望李泌進入政事堂,分薄自家的權柄,但以自己先期拜相的資望,滿朝黨羽的勢力,未必壓制那山人不住。然而若讓李泌常居宮中,可以隨時對皇帝施加影響,且自己還不能始終盯著對方,那就太過不利啦。
不行,得想個法子,把李泌轟出禁中,改任為朝官。而且到那時候,是不是拜相,也不是皇帝一個人能夠說了算的,總得聽取百官,尤其是宰相們的意見。元載才剛協助李適扳倒了李輔國,由此對自家的政爭能力頗具信心,只要把李泌收入體制之內,他不擔心對付不了;而若李泌始終游離於體制之外,那便難以措手了。
於是一邊暗自籌劃,一邊朝王縉笑笑:“長源先生實為高才,聖人咨以政事,必可彌補我等的缺失,豈不是好?”不等王縉再說什麽,直接一催坐騎,跑到前面去了。
果然第二日午後,李豫召見元載,直截了當地問他:“朕欲拜長源先生為門下侍郎、同平章事,元相以為可否?”
元載先是歡喜拜舞,極言李泌才高,足堪任相,但隨即話鋒一轉:“長源先生若拜相,必須移至宮外居住,聖人舍得嗎?”
李豫“哦”了一聲,果然就此有些猶豫。
元載乃道:“不如拜先生為‘內相’吧。”
所謂“內相”,乃是翰林學士的俗稱。此官始創於南北朝,入唐後即在禁中設翰林院,後又增設學士院,遴選文章卓異之臣充任翰林學士,入直內廷——相當於皇帝的高級顧問和秘書官。因為親近天子,時常值宿禁中,奉命草擬各種重要詔命,且若加“知制誥”銜,等於中書舍人,因此權柄頗重,遂有“內相”之稱。
大明宮內的翰林院,就在麟德殿西,其南面是學士院,再南面就是右銀臺門,然後是內侍別省。因此當初李輔國才常在右銀臺門坐鎮,左手把著翰林院和學士院,掌控朝局,右手把著內侍別省,制壓宮中。
元載出主意,說陛下您不如拜李泌為翰林學士吧,這樣他便能在宮裏上班,即便您晚上想見,也可以留他值宿,從麟德殿過去,不過幾步路而已。李豫聞言大喜:“元相此言,深合朕意。”
元載這是以退為進,表面上請任李泌為翰林學士,充實內朝的力量,或將削弱以政事堂為首的外朝的權柄,但實際上——難道李泌以山人之身,居於禁中,整天跟皇帝耳朵邊上吹風,政事堂群相就很好受嗎?反倒是李泌就任了翰林學士,為皇帝草制,以白麻紙書寫,名為“內制”,實際效力是不如中書舍人所擬,以黃麻紙書寫的“外制”的。
更重要的是,如此便可將李泌置於體制之內。翰林學士雖然地位特殊,終究也屬百官,宰相對其是具有一定掌控權的。
至於下一步,那就要抹除掉李泌身上獨特的光環,使其泯然眾人矣。
於是元載趁機進言道:“曩昔長源先生輔佐先帝,不過一載有餘,便即辭官遁入深山。則陛下以為,與長源先生之親厚,比先帝如何?倘若先生再起歸隱之心,必為我朝之大損失啊。”
李豫皺眉問道:“朕也在掛慮此事,則元相有何計策,可以長留長源先生在朝哪?”
元載奏道:“臣有一計,可以留下長源先生——要在使先生徹底消去山人之心、歸隱之志,而為國家大臣,唯陛下之命是聽……”
——————————
李輔國已然自殺了,李泌也從衡山返歸長安,李汲就此尋機暗示李適:你是不是該給我挪個地方了?始終居於都中,統領北衙禁軍,終無上陣殺敵的機會啊。
我可不願意如玄宗皇帝當日所願,去做什麽陳玄禮!
李適寫字條傳給李汲,要其稍安勿燥。他說長源先生才剛返京,聽說聖人在宮中,整天跟長源先生膩在一起,咨以治國之道,這幾天誰都插不進手去。且待長源先生得空,孤請先生協助籌謀平定史朝義叛軍之計,等到全面反擊的計劃確定了,才好找一個合適的地方安置長衛,覓一支合適的部隊給你統領。
這個理由,李汲接受了——反正也已經等了那麽長時間啦,不在乎多等個把月。尤其青鸞大概是在去歲末坐的胎,本年度九、十月間便要生產,如今已是八月中旬了,最遲下個月便要發兵東討,或許自己趕不及孩子降生……若是小崽兒先落地,我再離京,最為天從人願。
這一日從衙署返回家中,詢問青鸞的狀況,崔措道:“已請太醫來看過了,這一、二月間便要臨盆。”李汲脫口而出:“不能早一些麽?”隨即反應過來,急忙擺手:“算我沒說……”
崔措瞥他一眼,面色不豫,低聲道:“我聽說婦人臨盆,實有定期,早晚三五日還則罷了,若是過早或者過遲,必害其身,甚至於連嬰兒都難保——難道這是郎君所願不成?”
李汲連聲道:“你聽岔了,我什麽都沒說過……”
崔措輕嘆一聲:“我知郎君之意,是恐出師在即,趕不及見到嬰兒降生。且放寬心,有我留在京中,必會善加看護鄒氏……”然而話才出口,便覺得不妥——如此重責大任,我不可能全都攬到自己身上來啊,因此補充道:“命中有時,必定無恙;命中若無,便郎君守在身邊,也是無補於事的……”
隨即趕緊轉換話題:“對了,隔鄰蘇府,今已售出。”
李汲眨眨眼睛,有些茫然:“誰有這麽大的勢力,竟能說動蘇卿?”
他近日所居的平康坊內宅邸,本是崔家別院,在長安城裏也算是黃金地段的次等豪宅了,整條街上只有四戶,俱都雕梁畫棟、高樓廣廈,為朝中顯貴的產業。其中西鄰蘇宅最大,因為原本屬於長寧公主。
長寧公主是唐中宗與韋皇後所生,乃是大名鼎鼎的安樂公主的親妹妹。“唐隆政變”中,韋後與安樂公主都被誅殺,長寧公主也受到牽連,其夫楊慎交被貶絳州刺史,公主隨行,乃被迫將此處宅邸和洛陽城內的別院一並出售,據說得錢二十億。
過了幾年,楊慎交去世,李隆基做主,將長寧公主改嫁故相蘇良嗣之子蘇興。公主返回長安後第一件事,就是以勢相壓,把平康坊內這所宅邸又買了回來。蘇興無子,與公主俱都仙逝之後,便將此宅傳給了侄兒蘇震。
蘇震娶了玄宗之女真陽公主——也就是李豫的親姑姑——為妻,並隨肅宗逃亡靈武,算是擁立功臣,為此得到重用,兩京平定後,受封岐陽縣公,官拜河南尹。然而相州之敗,蘇震主動放棄洛陽城,逃亡襄鄧,由此遭貶為濟王長史,又出為絳州刺史。
就是在蘇震離京外放之時,崔光遠派人去跟他打商量,有意買下長寧公主的舊邸,打算跟自家別院連成一片。然而蘇震堅決不肯,說:“我雖年邁,亦終有還朝之日。”
——又不是再不回長安來了,則把宅邸賣給了你,將來還朝,我上哪兒住去啊?
此後又陸續有顯貴通過各種途徑,求購此宅,全都被蘇震給婉拒了。直到去歲蘇震還朝,擔任戶部侍郎,這股覬覦之風才就此止息。
目前麽,新帝方召劉晏還朝為戶部侍郎,蘇震則改任太常卿,仍為國家重臣,不可能有誰權勢熏天,能夠迫得他把公主舊宅給交出來啊——除非是老閹李輔國還掌握著權柄……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即便李汲是從後世魂穿而來的,也不禁看得是目眩神搖,逸興遄飛——關鍵這年月娛樂活動太過稀缺啦,若在前世,只要有手機可刷,誰耐煩看滿場的雜技表演?
至於飲食,自也頗為精致,李汲手不停揮,齒不停嚼,吃了個饜足,心裏還在懊悔:早知道我就不用早飯,空腹過來了……
原本以為這般大宴,主題是社交,不會有什麽機會放膽吃喝吧。然而斜眼朝上一瞥,李豫和李泌相談甚歡,李適在旁邊支棱著耳朵傾聽;至於郭子儀以下,也有相互敬酒的,懇談的,卻都因皇帝在坐,不敢放肆,也不敢高聲,由此更多官員也跟自己似的,只管埋頭吃喝。
李汲只是跟閣老楊綰略略交談了一會兒,他下首的官員因為不熟,僅僅寒暄一兩語而已。楊綰所食不多,很快就放下筷子,去與旁人私語了,由得李汲在身後不顧禮儀地大吃大喝。
終究是大酺,是饗宴,即便遠遠地還有殿中侍禦史端坐屋角,目光冷冷地環視、逡巡,只要不大呼小叫,擲杯潑菜,一般情況下,也不至於責以失儀慢君之罪。
正低頭吃著呢,突然間楊綰在李汲肩膀上拍了一下,李汲匆忙擡頭,楊閣老將嘴一努:“聖人喚你。”李汲趕緊端起杯來,喝一口酒,把滿嘴的飯菜順下喉去,然後起身,趨近禦前。
李豫指著李汲,笑問道:“聽聞長源先生昨日,是與長衛在書齋同睡的?”
李汲點頭道:“是——契闊已久,要與阿兄聯榻夜話,因此睡在書齋。”
“如此也好,”李豫笑一笑,“你便不必再為長源先生整理居室了。”隨即轉向李泌:“朕已在蓬萊殿側,為先生起一靜室,請先生入住,方便旦夕恭聆先生教誨。”
李泌聞言吃了一驚,急忙擺手:“臣是山野之人,焉能居於禁中啊?”
李豫笑道:“先生昔在定安,不也曾居於禁中麽?難道先帝所賜,先生便肯受,朕之賜,先生便不肯受了麽?”
不等李泌再辭,便又問李汲:“長衛要不要入宮同住?”
李汲嘴巴一歪,正打算說話,李適卻在旁邊笑著為他解圍:“今日與往昔不同,聖人難道忘了,李汲已娶妻室,且還有一個妾。他若去禁中陪伴長源先生,難道要妻妾獨守空閨不成麽?”
李豫“哈哈”大笑:“那便這樣定了,長源先生宴後便隨朕歸於大明宮,長衛還回自家陪伴妻妾去。”旋又註目李泌:“先生是喜歡修道的,自當伴蓬萊殿而臨太液池,如朕從天上恭請得一位神仙下凡來也!”
——————————
罷宴之後,百官辭去,其中戶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元載,與刑部侍郎王縉府邸相近,因而並轡而行。走了一程,見左右只有自家侍從,並無閑雜人等,王縉便壓低聲音問元載:“元相啊,君看聖人是否有拜李長源為相之意哪?”
元載撇嘴一笑:“聖人之意,豈是我等為人臣者所敢妄自揣度的?然而夏卿是希望李長源拜相,還是不希望李長源拜相?”
王縉字夏卿,乃是當代著名的書法家,又是“詩佛”王維之弟。此前收覆長安,王維因為曾受偽職而理當嚴懲,王縉上奏,請罷己官為兄長贖罪,從而名聲大噪,得到士林間的盛譽。肅宗皇帝感其悌德,不但不罷其官,反而重用,積功升為刑部侍郎。
王縉冀望相位已久,本以為自家排名是比較靠前的,政事堂任何一位大老去職,估計還在回朝途中,即將覆任戶部侍郎的劉晏最有機會補任,若有第二位大老去職,那就該輪到自己啦。可是突然間李泌自衡山歸朝,眼瞧著皇帝對他如此信重,竟聚百官,設宴為其接風,則李泌……他會不會趁機加塞兒啊?那自己拜相不就遙遙無期了麽?
由此開言試探元載,元載明了其意,卻並不肯正面作答。
王縉乃道:“李長源於先帝在時,便為師為友,原本不過待詔翰林、東宮供奉,且已去職,行在一見,先帝便披紫袍於其身,命為元帥府長史……今日還朝,看聖人的意思,仍要重用他,則以三品之銜,入政事堂,情理之中啊。”
元載搖搖頭:“不見聖人在宮中起靜室,迎長源先生入居麽?倘若是朝臣,焉能受此殊榮?”山人也就罷了,高宗朝有葉法善、玄宗朝有張果、肅宗朝有才被砍了腦袋不久的申泰芝,都曾經在宮裏住過;但別說宰相了,哪有朝臣可以入宮,跟皇帝住隔壁的道理啊?
王縉忙道:“昔日先帝能披以紫袍,焉知今上……且其久居宮中,聖人旦夕咨以政事,則恐如昔日的李輔國一般,政事堂的權柄,必定內移——元相不可不慮啊!”
元載瞥了王縉一眼,也不由得微微蹙眉。
他的想法與王縉不盡相同,固然也不希望李泌進入政事堂,分薄自家的權柄,但以自己先期拜相的資望,滿朝黨羽的勢力,未必壓制那山人不住。然而若讓李泌常居宮中,可以隨時對皇帝施加影響,且自己還不能始終盯著對方,那就太過不利啦。
不行,得想個法子,把李泌轟出禁中,改任為朝官。而且到那時候,是不是拜相,也不是皇帝一個人能夠說了算的,總得聽取百官,尤其是宰相們的意見。元載才剛協助李適扳倒了李輔國,由此對自家的政爭能力頗具信心,只要把李泌收入體制之內,他不擔心對付不了;而若李泌始終游離於體制之外,那便難以措手了。
於是一邊暗自籌劃,一邊朝王縉笑笑:“長源先生實為高才,聖人咨以政事,必可彌補我等的缺失,豈不是好?”不等王縉再說什麽,直接一催坐騎,跑到前面去了。
果然第二日午後,李豫召見元載,直截了當地問他:“朕欲拜長源先生為門下侍郎、同平章事,元相以為可否?”
元載先是歡喜拜舞,極言李泌才高,足堪任相,但隨即話鋒一轉:“長源先生若拜相,必須移至宮外居住,聖人舍得嗎?”
李豫“哦”了一聲,果然就此有些猶豫。
元載乃道:“不如拜先生為‘內相’吧。”
所謂“內相”,乃是翰林學士的俗稱。此官始創於南北朝,入唐後即在禁中設翰林院,後又增設學士院,遴選文章卓異之臣充任翰林學士,入直內廷——相當於皇帝的高級顧問和秘書官。因為親近天子,時常值宿禁中,奉命草擬各種重要詔命,且若加“知制誥”銜,等於中書舍人,因此權柄頗重,遂有“內相”之稱。
大明宮內的翰林院,就在麟德殿西,其南面是學士院,再南面就是右銀臺門,然後是內侍別省。因此當初李輔國才常在右銀臺門坐鎮,左手把著翰林院和學士院,掌控朝局,右手把著內侍別省,制壓宮中。
元載出主意,說陛下您不如拜李泌為翰林學士吧,這樣他便能在宮裏上班,即便您晚上想見,也可以留他值宿,從麟德殿過去,不過幾步路而已。李豫聞言大喜:“元相此言,深合朕意。”
元載這是以退為進,表面上請任李泌為翰林學士,充實內朝的力量,或將削弱以政事堂為首的外朝的權柄,但實際上——難道李泌以山人之身,居於禁中,整天跟皇帝耳朵邊上吹風,政事堂群相就很好受嗎?反倒是李泌就任了翰林學士,為皇帝草制,以白麻紙書寫,名為“內制”,實際效力是不如中書舍人所擬,以黃麻紙書寫的“外制”的。
更重要的是,如此便可將李泌置於體制之內。翰林學士雖然地位特殊,終究也屬百官,宰相對其是具有一定掌控權的。
至於下一步,那就要抹除掉李泌身上獨特的光環,使其泯然眾人矣。
於是元載趁機進言道:“曩昔長源先生輔佐先帝,不過一載有餘,便即辭官遁入深山。則陛下以為,與長源先生之親厚,比先帝如何?倘若先生再起歸隱之心,必為我朝之大損失啊。”
李豫皺眉問道:“朕也在掛慮此事,則元相有何計策,可以長留長源先生在朝哪?”
元載奏道:“臣有一計,可以留下長源先生——要在使先生徹底消去山人之心、歸隱之志,而為國家大臣,唯陛下之命是聽……”
——————————
李輔國已然自殺了,李泌也從衡山返歸長安,李汲就此尋機暗示李適:你是不是該給我挪個地方了?始終居於都中,統領北衙禁軍,終無上陣殺敵的機會啊。
我可不願意如玄宗皇帝當日所願,去做什麽陳玄禮!
李適寫字條傳給李汲,要其稍安勿燥。他說長源先生才剛返京,聽說聖人在宮中,整天跟長源先生膩在一起,咨以治國之道,這幾天誰都插不進手去。且待長源先生得空,孤請先生協助籌謀平定史朝義叛軍之計,等到全面反擊的計劃確定了,才好找一個合適的地方安置長衛,覓一支合適的部隊給你統領。
這個理由,李汲接受了——反正也已經等了那麽長時間啦,不在乎多等個把月。尤其青鸞大概是在去歲末坐的胎,本年度九、十月間便要生產,如今已是八月中旬了,最遲下個月便要發兵東討,或許自己趕不及孩子降生……若是小崽兒先落地,我再離京,最為天從人願。
這一日從衙署返回家中,詢問青鸞的狀況,崔措道:“已請太醫來看過了,這一、二月間便要臨盆。”李汲脫口而出:“不能早一些麽?”隨即反應過來,急忙擺手:“算我沒說……”
崔措瞥他一眼,面色不豫,低聲道:“我聽說婦人臨盆,實有定期,早晚三五日還則罷了,若是過早或者過遲,必害其身,甚至於連嬰兒都難保——難道這是郎君所願不成?”
李汲連聲道:“你聽岔了,我什麽都沒說過……”
崔措輕嘆一聲:“我知郎君之意,是恐出師在即,趕不及見到嬰兒降生。且放寬心,有我留在京中,必會善加看護鄒氏……”然而話才出口,便覺得不妥——如此重責大任,我不可能全都攬到自己身上來啊,因此補充道:“命中有時,必定無恙;命中若無,便郎君守在身邊,也是無補於事的……”
隨即趕緊轉換話題:“對了,隔鄰蘇府,今已售出。”
李汲眨眨眼睛,有些茫然:“誰有這麽大的勢力,竟能說動蘇卿?”
他近日所居的平康坊內宅邸,本是崔家別院,在長安城裏也算是黃金地段的次等豪宅了,整條街上只有四戶,俱都雕梁畫棟、高樓廣廈,為朝中顯貴的產業。其中西鄰蘇宅最大,因為原本屬於長寧公主。
長寧公主是唐中宗與韋皇後所生,乃是大名鼎鼎的安樂公主的親妹妹。“唐隆政變”中,韋後與安樂公主都被誅殺,長寧公主也受到牽連,其夫楊慎交被貶絳州刺史,公主隨行,乃被迫將此處宅邸和洛陽城內的別院一並出售,據說得錢二十億。
過了幾年,楊慎交去世,李隆基做主,將長寧公主改嫁故相蘇良嗣之子蘇興。公主返回長安後第一件事,就是以勢相壓,把平康坊內這所宅邸又買了回來。蘇興無子,與公主俱都仙逝之後,便將此宅傳給了侄兒蘇震。
蘇震娶了玄宗之女真陽公主——也就是李豫的親姑姑——為妻,並隨肅宗逃亡靈武,算是擁立功臣,為此得到重用,兩京平定後,受封岐陽縣公,官拜河南尹。然而相州之敗,蘇震主動放棄洛陽城,逃亡襄鄧,由此遭貶為濟王長史,又出為絳州刺史。
就是在蘇震離京外放之時,崔光遠派人去跟他打商量,有意買下長寧公主的舊邸,打算跟自家別院連成一片。然而蘇震堅決不肯,說:“我雖年邁,亦終有還朝之日。”
——又不是再不回長安來了,則把宅邸賣給了你,將來還朝,我上哪兒住去啊?
此後又陸續有顯貴通過各種途徑,求購此宅,全都被蘇震給婉拒了。直到去歲蘇震還朝,擔任戶部侍郎,這股覬覦之風才就此止息。
目前麽,新帝方召劉晏還朝為戶部侍郎,蘇震則改任太常卿,仍為國家重臣,不可能有誰權勢熏天,能夠迫得他把公主舊宅給交出來啊——除非是老閹李輔國還掌握著權柄……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