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家長難做
關燈
小
中
大
永王李璘謀反,此事對李亨的精神打擊是很大的——這我正身負國仇家恨,打算跟安賊較量呢,誰想親兄弟卻在背後捅刀子,還是我一直以來最關懷、最愛護的兄弟!
憤慨之下,甚至於把手裏的暖手爐都給狠狠砸在了地上,還說:“早知今日,曩昔與其同榻,哄他入眠之時,便應當直接扼死了——不想席側竟臥著一條惡狼!”
好在就理論上而言,李璘不會跟安祿山合流,而唐朝的江南地區,各郡兵馬尚全,也足夠和李璘相拮抗。況且短時間內,李亨所必須操心的還是規覆兩京之戰,不可能再分兵去討伐李璘。
只是在當晚李泌向李汲介紹相關情況的過程中,李汲記住了幾個人名。
其一是江陵長史李峴,他本是太宗玄孫、李唐宗室,在得知李璘的謀劃後,稱病逃離,前來定安告變。李亨一開始還不信他——我跟永王那麽親,他不至於會造我的反吧——要等今日廣陵、吳郡的急報傳來,李亨這才徹底拋棄幻想,於是便召李峴前來問計。
其二是諫議大夫高適,數月前隨宰相們從成都來投定安,李泌讚其:“高公胸中,實有韜略。”今日殿上商議應對江東變亂之事,高適也在場,所言皆中肯綮,於是在李泌的支持下,李亨任命他為淮南節度使,負責討伐永王李璘。
晚間說起此人,李泌隨口介紹:“高公久在邊庭,其詩慷慨激昂,亦為當世之冠。”李汲趁機就問啦,這位高適寫過什麽佳作哪,阿兄你且吟一首來聽聽?
李泌略略回憶一下,便吟誦了一首《燕歌行》:“漢家煙塵在東北,漢將辭家破殘賊。男兒本自重橫行,天子非常賜顏色。摐金伐鼓下榆關,旌旆逶迤碣石間。校尉羽書飛瀚海,單於獵火照狼山……”
還沒念完,李汲就趕緊擺手,說行了行了,還是說正事兒,詩詞歌賦咱們有空再聊。其實他是完全給嚇著了,我的天爺,這兒又一位詩豪!幸虧我打消了抄詩的念頭,否則遲早被這路貨把臉按在地上摩擦啊……
李汲記住的第三個名字,是第五琦。此人本是臨淮節度使賀蘭進明的錄事參軍,數月前,進明遣其入朝奏事,遂謁李亨於定安。第五琦獻言道:“今日之急,在於用兵,而兵之強弱,在於賦稅,賦稅最盛處,在於江淮。若陛下能假臣一職,請悉取東南寶貲,飛餉函、洛。”
李亨從其言,便拜第五琦為監察禦史、勾當江淮租庸使。就在得報李璘謀反的同時,第五琦也有上奏到來,說江淮賦稅,已然齊集江陵,不日便將沿長江、漢水,走洋川郡,送至扶風。順便還提了一句,永王以四鎮節度的名義向我索餉要糧,我因為未得詔命,所以沒給他……
李泌因此就對李亨說:“若永王能得江淮賦稅,足餉實軍,則恐難制,天幸陛下命第五禹珪(第五琦字)先期籌措,以供關西,則永王必敗也,可無憂。”
李亨憤然道:“什麽永王,李璘豎逆!理當褫其一切爵、職!”
然而當晚分析局勢,李泌卻說:“永王或許本無謀逆之意,而聖人雖然口出惡言,事後卻也並沒有真的下詔,剝奪永王王號……”
隨即解釋說,當日李峴來報,說李璘不肯奉詔返回成都,因為向第五琦索要軍餉不得,乃用參謀薛镠的建議,打算率舟師東下吳郡、廣陵。李亨不相信李璘有反意,還揣測道:“永王是欲自江淮北上,兜抄叛賊的後路麽?”
當時李泌對李亨說,李峴逃離永王幕府,必然導致陛下與永王之間無端而生猜忌,希望陛下趕緊寫封信去,好言撫慰永王。於是李亨便親筆作書,命宦官啖廷瑤、段喬福去曉喻李璘,並且催促他釋兵歸蜀。
由此李泌便猜測道:“向來閹宦局促於宮禁之中,謀財貪功之心反倒更熾,往往無事生非,以求從中漁利。昔高仙芝、封常清即因邊令誠讒言而死;陳濤斜之戰,或雲房次律臨陣本不欲浪戰,卻受到中使邢延恩的逼迫……則恐啖、段二宦於荊襄間處置不當,這才使得帝、王之間,嫌隙日深……
“且有傳言,永王率舟師東下,本欲自海道掩襲幽州,吳郡太守、江南東路采訪使李希言因此寫信責問來意,永王大怒,這才發兵襲擊吳郡和廣陵……”
李汲對此不由得撇嘴,反駁道:“阿兄,兄弟鬩墻,確實是慘事,但權力面前,誰都可能利令智昏,而且此等事在帝王家更是屢見不鮮,你又何必為永王洗地……開脫呢?駕舟船出長江,千裏迢迢自海道掩襲幽州,這是完全不懂兵法的妄想,難道永王募兵萬眾,麾下就全是一群白癡不成麽?!”
李泌垂首不語。李汲卻自顧自地繼續說下去:“我不知道今時今日,海上航路是否通暢,海運技術……這個,操舟的水平如何,是否能夠千裏運兵。但我知道,江船與海船截然不同,可以橫行江面,未必可以馳騁海上。且船運雖比車運快捷一些,終究相隔千裏……恐怕還不止吧?則必須有
穩固的後方基地,才能保證軍事行動的順利達成。則若永王欲以吳郡、廣陵為基地,當地郡守、采訪使之類的,不得詔命,哪敢聽從?
“因此吳郡、廣陵行文責問來意,完全在情理之中啊。他們所面對的乃是藩王,太上的親兒子,皇帝的親兄弟,而且皇帝保愛永王之事,恐怕無人不知吧,則書信中必不敢有無禮言辭。既然如此,永王為何勃然大怒,要發兵攻打兩郡?而若他並不惱怒,難道就不會發兵攻打兩郡了嗎?舟船在長江下游要如何立足?難道他要以江陵為基地,一口氣殺到幽州去嗎?
“或許永王起初確實無反意,甚至於如阿兄所言,是被那些宦官所逼迫的;但時至今日,兩郡告急文書送達,則永王謀反已是鐵證如山。正如阿兄前日所言,安祿山起初不也未必有反心嘛,是被楊國忠所逼……阿兄又為何不將類似言辭上稟聖人,為安祿山開脫?”
李泌只是傾聽,也不回答。正議論之間,突然門上來報,說皇帝李亨來了……
李亨這回沒帶仨兄弟,身旁只有李輔國一人跟隨,而且隨即就把李輔國留在院中,他一個人跟著李泌兄弟進了屋,脫鞋登榻,還示意李汲去關上房門。李汲關門前特意往黑漆漆的院中瞅了一眼,可惜瞧不清李輔國那老賊的表情……
李亨坐在榻上,李泌和李汲在榻前端立,皇帝垂著腦袋,半晌無語,好不容易才有所動作,伸手一扯李泌的衣襟,說:“長源來與朕共坐吧。”等到李泌也上了榻,他就湊近去,壓低聲音問道:“或雲永王無反意,不過想要自海道掩襲幽州……長源以為,此言可信否?”
李汲明白了,皇帝白天遭到當頭一蒙棍,那是真急眼了,竟然當著眾臣之面摔了手爐,還破口大罵李璘,可是等這股勁兒過去,終究是忠厚軟弱的性格,心底裏還是希望李璘其實並無反意的——他背叛誰都成啊,哪怕是老爹,可他怎麽能夠背叛我呢?
就聽李泌拱手回覆道:“永王或為形勢所迫,不得已而為之,原本並無背叛陛下之意,然而——自海道掩襲幽州雲雲,實為借口……”
李汲跟旁邊兒聽得直運氣:想不到李泌你濃眉大眼的,也叛變了革命……哦不對,是也學會了抄襲啊?你這會兒跟皇帝說的,不就是我剛才對你的分析嗎?中間才隔了幾分鐘啊,還熱乎呢吧?!
不過再想想,以李泌的精明,早就建議李亨解除李璘的兵權,他既然有這份政治敏感性,難道還會相信什麽海路襲幽州的借口嗎?他剛才是估計到皇帝會來問,一時沒想好說辭,所以來朝我討要呢,還是故意試探我呢?
阿兄啊,我對你一片至誠,你卻玩兒這種小花招,未免太不厚道了吧!
聽完李泌的分析後,李亨不禁眼圈一紅,隨即清淚雙垂,嘴裏連番念叨:“豈可如此?朕待永王如此親厚,他怎能疑心朕有加害之意,竟然背朕而去呢?難道是朕有什麽做得不對,才會讓永王錯會了朕意?”
李泌正色道:“陛下,永王若疑陛下,則更當急歸成都,太上必可保其安泰。今不西行,反而奮舟東向,此非出於疑心也,恐怕是出於野心啊!並非陛下之失。”
這麽一說,李亨就更傷心了,哭得是涕淚橫流啊,還掄起拳頭來連連捶胸。李泌百般解勸,他都不能釋懷。
間中李泌略略側過臉來,朝李汲使了一個眼色,那意思:你有什麽招兒,可以令陛下止住悲聲的麽?
李汲跟旁邊兒早就不耐煩了,心說這皇帝夤夜前來,我還以為有什麽要事跟李泌商量,原來是來找人哭訴,吐苦水的嗎?這都幾點了,李泌手頭還一大堆公事要處理呢,你多呆一刻,李泌就得晚睡一刻。而且李泌或許晚睡已經習慣了,我自來此世,逐漸的也習慣了九十點鐘入眠,你這不走,我也不得睡啊!我可很困哪!
只是以自己的人設,又不便跟李泌似的,想出種種理由來,委婉而溫柔地勸解他人。李汲不禁撓頭,琢磨了好一會兒,這才叉著手一鞠躬,高聲問道:“草人……不,臣不明白,永王謀叛又如何?陛下為何要如此傷心啊?”
屋子不大,又當夜間,四外並無人聲,所以李汲這一張嘴,聲音洪亮,餘音繞梁,當即把李亨和李泌都嚇了一大跳。李泌便拂袖道:“汝不曉事,安得妄言?永王為陛下愛弟,今愛弟背道而行,豈有不傷心的道理?”
李汲回覆道:“臣聽說,一樹之果,有酸有甜,又聽說,橘生淮南味甜,生淮北則苦。倘若永王一直在陛下身邊,每日面聆教誨,今卻叛去,陛下傷心猶有可說;既已成年分爨,人都是會變的,誰知道受什麽混蛋的教唆做了錯事呢,也不奇怪啊。”
李亨聞聽此言,當即止住悲啼,恨恨地一拍榻沿,說:“必是薛镠那廝,攛掇的永王!”
薛镠是永王的謀主,據說乘船東下就是他提出來的建議,至於包括不包括經海道奇襲幽州,以及有沒有唆使永王謀叛,那就不清楚了。李汲曾聽李泌提起過,這個薛镠乃是鄎國長公主之子,跟李亨和李璘都算是表兄弟。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憤慨之下,甚至於把手裏的暖手爐都給狠狠砸在了地上,還說:“早知今日,曩昔與其同榻,哄他入眠之時,便應當直接扼死了——不想席側竟臥著一條惡狼!”
好在就理論上而言,李璘不會跟安祿山合流,而唐朝的江南地區,各郡兵馬尚全,也足夠和李璘相拮抗。況且短時間內,李亨所必須操心的還是規覆兩京之戰,不可能再分兵去討伐李璘。
只是在當晚李泌向李汲介紹相關情況的過程中,李汲記住了幾個人名。
其一是江陵長史李峴,他本是太宗玄孫、李唐宗室,在得知李璘的謀劃後,稱病逃離,前來定安告變。李亨一開始還不信他——我跟永王那麽親,他不至於會造我的反吧——要等今日廣陵、吳郡的急報傳來,李亨這才徹底拋棄幻想,於是便召李峴前來問計。
其二是諫議大夫高適,數月前隨宰相們從成都來投定安,李泌讚其:“高公胸中,實有韜略。”今日殿上商議應對江東變亂之事,高適也在場,所言皆中肯綮,於是在李泌的支持下,李亨任命他為淮南節度使,負責討伐永王李璘。
晚間說起此人,李泌隨口介紹:“高公久在邊庭,其詩慷慨激昂,亦為當世之冠。”李汲趁機就問啦,這位高適寫過什麽佳作哪,阿兄你且吟一首來聽聽?
李泌略略回憶一下,便吟誦了一首《燕歌行》:“漢家煙塵在東北,漢將辭家破殘賊。男兒本自重橫行,天子非常賜顏色。摐金伐鼓下榆關,旌旆逶迤碣石間。校尉羽書飛瀚海,單於獵火照狼山……”
還沒念完,李汲就趕緊擺手,說行了行了,還是說正事兒,詩詞歌賦咱們有空再聊。其實他是完全給嚇著了,我的天爺,這兒又一位詩豪!幸虧我打消了抄詩的念頭,否則遲早被這路貨把臉按在地上摩擦啊……
李汲記住的第三個名字,是第五琦。此人本是臨淮節度使賀蘭進明的錄事參軍,數月前,進明遣其入朝奏事,遂謁李亨於定安。第五琦獻言道:“今日之急,在於用兵,而兵之強弱,在於賦稅,賦稅最盛處,在於江淮。若陛下能假臣一職,請悉取東南寶貲,飛餉函、洛。”
李亨從其言,便拜第五琦為監察禦史、勾當江淮租庸使。就在得報李璘謀反的同時,第五琦也有上奏到來,說江淮賦稅,已然齊集江陵,不日便將沿長江、漢水,走洋川郡,送至扶風。順便還提了一句,永王以四鎮節度的名義向我索餉要糧,我因為未得詔命,所以沒給他……
李泌因此就對李亨說:“若永王能得江淮賦稅,足餉實軍,則恐難制,天幸陛下命第五禹珪(第五琦字)先期籌措,以供關西,則永王必敗也,可無憂。”
李亨憤然道:“什麽永王,李璘豎逆!理當褫其一切爵、職!”
然而當晚分析局勢,李泌卻說:“永王或許本無謀逆之意,而聖人雖然口出惡言,事後卻也並沒有真的下詔,剝奪永王王號……”
隨即解釋說,當日李峴來報,說李璘不肯奉詔返回成都,因為向第五琦索要軍餉不得,乃用參謀薛镠的建議,打算率舟師東下吳郡、廣陵。李亨不相信李璘有反意,還揣測道:“永王是欲自江淮北上,兜抄叛賊的後路麽?”
當時李泌對李亨說,李峴逃離永王幕府,必然導致陛下與永王之間無端而生猜忌,希望陛下趕緊寫封信去,好言撫慰永王。於是李亨便親筆作書,命宦官啖廷瑤、段喬福去曉喻李璘,並且催促他釋兵歸蜀。
由此李泌便猜測道:“向來閹宦局促於宮禁之中,謀財貪功之心反倒更熾,往往無事生非,以求從中漁利。昔高仙芝、封常清即因邊令誠讒言而死;陳濤斜之戰,或雲房次律臨陣本不欲浪戰,卻受到中使邢延恩的逼迫……則恐啖、段二宦於荊襄間處置不當,這才使得帝、王之間,嫌隙日深……
“且有傳言,永王率舟師東下,本欲自海道掩襲幽州,吳郡太守、江南東路采訪使李希言因此寫信責問來意,永王大怒,這才發兵襲擊吳郡和廣陵……”
李汲對此不由得撇嘴,反駁道:“阿兄,兄弟鬩墻,確實是慘事,但權力面前,誰都可能利令智昏,而且此等事在帝王家更是屢見不鮮,你又何必為永王洗地……開脫呢?駕舟船出長江,千裏迢迢自海道掩襲幽州,這是完全不懂兵法的妄想,難道永王募兵萬眾,麾下就全是一群白癡不成麽?!”
李泌垂首不語。李汲卻自顧自地繼續說下去:“我不知道今時今日,海上航路是否通暢,海運技術……這個,操舟的水平如何,是否能夠千裏運兵。但我知道,江船與海船截然不同,可以橫行江面,未必可以馳騁海上。且船運雖比車運快捷一些,終究相隔千裏……恐怕還不止吧?則必須有
穩固的後方基地,才能保證軍事行動的順利達成。則若永王欲以吳郡、廣陵為基地,當地郡守、采訪使之類的,不得詔命,哪敢聽從?
“因此吳郡、廣陵行文責問來意,完全在情理之中啊。他們所面對的乃是藩王,太上的親兒子,皇帝的親兄弟,而且皇帝保愛永王之事,恐怕無人不知吧,則書信中必不敢有無禮言辭。既然如此,永王為何勃然大怒,要發兵攻打兩郡?而若他並不惱怒,難道就不會發兵攻打兩郡了嗎?舟船在長江下游要如何立足?難道他要以江陵為基地,一口氣殺到幽州去嗎?
“或許永王起初確實無反意,甚至於如阿兄所言,是被那些宦官所逼迫的;但時至今日,兩郡告急文書送達,則永王謀反已是鐵證如山。正如阿兄前日所言,安祿山起初不也未必有反心嘛,是被楊國忠所逼……阿兄又為何不將類似言辭上稟聖人,為安祿山開脫?”
李泌只是傾聽,也不回答。正議論之間,突然門上來報,說皇帝李亨來了……
李亨這回沒帶仨兄弟,身旁只有李輔國一人跟隨,而且隨即就把李輔國留在院中,他一個人跟著李泌兄弟進了屋,脫鞋登榻,還示意李汲去關上房門。李汲關門前特意往黑漆漆的院中瞅了一眼,可惜瞧不清李輔國那老賊的表情……
李亨坐在榻上,李泌和李汲在榻前端立,皇帝垂著腦袋,半晌無語,好不容易才有所動作,伸手一扯李泌的衣襟,說:“長源來與朕共坐吧。”等到李泌也上了榻,他就湊近去,壓低聲音問道:“或雲永王無反意,不過想要自海道掩襲幽州……長源以為,此言可信否?”
李汲明白了,皇帝白天遭到當頭一蒙棍,那是真急眼了,竟然當著眾臣之面摔了手爐,還破口大罵李璘,可是等這股勁兒過去,終究是忠厚軟弱的性格,心底裏還是希望李璘其實並無反意的——他背叛誰都成啊,哪怕是老爹,可他怎麽能夠背叛我呢?
就聽李泌拱手回覆道:“永王或為形勢所迫,不得已而為之,原本並無背叛陛下之意,然而——自海道掩襲幽州雲雲,實為借口……”
李汲跟旁邊兒聽得直運氣:想不到李泌你濃眉大眼的,也叛變了革命……哦不對,是也學會了抄襲啊?你這會兒跟皇帝說的,不就是我剛才對你的分析嗎?中間才隔了幾分鐘啊,還熱乎呢吧?!
不過再想想,以李泌的精明,早就建議李亨解除李璘的兵權,他既然有這份政治敏感性,難道還會相信什麽海路襲幽州的借口嗎?他剛才是估計到皇帝會來問,一時沒想好說辭,所以來朝我討要呢,還是故意試探我呢?
阿兄啊,我對你一片至誠,你卻玩兒這種小花招,未免太不厚道了吧!
聽完李泌的分析後,李亨不禁眼圈一紅,隨即清淚雙垂,嘴裏連番念叨:“豈可如此?朕待永王如此親厚,他怎能疑心朕有加害之意,竟然背朕而去呢?難道是朕有什麽做得不對,才會讓永王錯會了朕意?”
李泌正色道:“陛下,永王若疑陛下,則更當急歸成都,太上必可保其安泰。今不西行,反而奮舟東向,此非出於疑心也,恐怕是出於野心啊!並非陛下之失。”
這麽一說,李亨就更傷心了,哭得是涕淚橫流啊,還掄起拳頭來連連捶胸。李泌百般解勸,他都不能釋懷。
間中李泌略略側過臉來,朝李汲使了一個眼色,那意思:你有什麽招兒,可以令陛下止住悲聲的麽?
李汲跟旁邊兒早就不耐煩了,心說這皇帝夤夜前來,我還以為有什麽要事跟李泌商量,原來是來找人哭訴,吐苦水的嗎?這都幾點了,李泌手頭還一大堆公事要處理呢,你多呆一刻,李泌就得晚睡一刻。而且李泌或許晚睡已經習慣了,我自來此世,逐漸的也習慣了九十點鐘入眠,你這不走,我也不得睡啊!我可很困哪!
只是以自己的人設,又不便跟李泌似的,想出種種理由來,委婉而溫柔地勸解他人。李汲不禁撓頭,琢磨了好一會兒,這才叉著手一鞠躬,高聲問道:“草人……不,臣不明白,永王謀叛又如何?陛下為何要如此傷心啊?”
屋子不大,又當夜間,四外並無人聲,所以李汲這一張嘴,聲音洪亮,餘音繞梁,當即把李亨和李泌都嚇了一大跳。李泌便拂袖道:“汝不曉事,安得妄言?永王為陛下愛弟,今愛弟背道而行,豈有不傷心的道理?”
李汲回覆道:“臣聽說,一樹之果,有酸有甜,又聽說,橘生淮南味甜,生淮北則苦。倘若永王一直在陛下身邊,每日面聆教誨,今卻叛去,陛下傷心猶有可說;既已成年分爨,人都是會變的,誰知道受什麽混蛋的教唆做了錯事呢,也不奇怪啊。”
李亨聞聽此言,當即止住悲啼,恨恨地一拍榻沿,說:“必是薛镠那廝,攛掇的永王!”
薛镠是永王的謀主,據說乘船東下就是他提出來的建議,至於包括不包括經海道奇襲幽州,以及有沒有唆使永王謀叛,那就不清楚了。李汲曾聽李泌提起過,這個薛镠乃是鄎國長公主之子,跟李亨和李璘都算是表兄弟。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