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關燈
小
中
大
“為安兄!”高賀迎上前去。
騎著高頭大馬過來的青年在人前勒住馬, 微微頷首:“高四弟竟來得這麽早?”
高賀乖乖應答:“今日詩會由我們兄弟倆主辦, 不好叫人久等。”
詩會辦的是名聲, 往年主辦的世家子弟, 無一不是讓管事打理, 他們兄弟倆要是一樣把事情撂下讓管事做,於名聲上,就和從前那些人沒甚區別。倒不是起的早一些,親自迎接, 更顯真誠。
青年點點頭,自馬背上打量方才高賀迎接的兩人:“劉兄,胥小郎,那日一別,再見不知可適應了江南氣候?”
劉拂低聲回應, 下意識看了眼趙幼苓。
趙幼苓本已經站上臺階, 聽到背後青年說話的聲音, 無奈緩緩轉身:“世子。”
趙臻看著她稚嫩的面孔,微微養得圓潤起來的臉頰, 和被眼簾遮擋卻依舊能叫人看出三分清澈水靈的眼眸, 忍不住翻身下馬,走到人前。
他近日總沒來由地想起十一娘。
父王雖好女色,但對幾個庶出的子女一貫沒有太多耐心。反而是身為嫡母的母妃,無論是父王的寵妾還是只寵幸過一次便忘在腦後的侍女,只要是父王所出,母妃都盡心盡力地庇佑。
十一娘是什麽模樣, 趙臻已經記不起來了。只記得她的生母是個出身不高的舞姬。容貌自然是上乘,不然也不會被父王從教坊司看中。
那個女人在有身孕之前,就一直是韶王府的後院裏最安靜的一個。父王對她的寵愛似乎隨著離開教坊司,就隨之淡去了,鮮少會去她的房裏。就連後來被發現有了身孕,到十一娘的出身,她都始終待在後院角落裏,靠著母妃的憐憫活著。
趙臻曾在母妃身邊意外見過那個女人,抱著小小一團,還不會說話的十一娘。之後幾年,也曾陸續見過十一娘。
會爬,會走,會跑,會笑,會哭,會聽話,卻偏偏不會鬧的十一娘。
胥九辭的這個女兒……
像極了那個女人。
如果十一娘還活著,是不是也差不多該是這副容貌?
她還那樣小……他的那些弟弟妹妹都還那樣小,如果韶王府當年沒有出事,他們都該多大了?
趙臻看著趙幼苓,半天不說話,高賀走近幾步,試探著輕聲喊他:“為安兄?世子?”
趙臻眼簾微擡:“在外不必喚我世子。”
這話是對趙幼苓說的。趙幼苓應下,雙手一拱:“趙兄。”
因門口還有其他學子要迎,高賀在將趙臻和劉拂迎進滿芳園後,便趕忙回到門口繼續迎客。
汴都鮮少下雪,高氏兄弟難得辦一次詩會,還沒等人來齊,天上竟意外開始飄起小雪來。先到的學子們聚在亭子處,一邊高聲闊談,一邊賞花看雪。
趙幼苓跟著劉拂,才知道他如今的確在外結識了不少人。還沒進亭子,便有人遠遠地招呼了一聲。
落座後不多時,就有人奉上熱茶。
劉拂在趙臻面前略有些畏縮,但到了亭子裏與人說話時,神情自若,絲毫不見膽怯。
有相熟的學子指了趙幼苓詢問,劉拂便解釋說是帶表弟來開開眼界。學子們見趙幼苓年紀小,容貌又生得清秀,言語間便多有照顧,新上的一小碟點心也被推到了她的面前。
趙幼苓坐在一旁,吃著點心。詩會還沒開始,略顯得有些無趣,亭子外紅梅映雪,趙幼苓倍感無聊之下索性撐了仆從送來的傘,隨意往園子裏溜達。
滿芳園很大,來往的仆從並不阻攔人到處溜達。趙幼苓撐傘一路賞花看雪,一不留神竟撞見趙臻在與人一道雪中論劍。
說是論劍,不如說是在比試。
滿芳園今日辦的是詩會,論理來的都該是一些文人,但自幾年前汴都湧入大量北方南逃的世家後,重文輕武的南方文人便時常與文武兼備的北方世家子弟發生沖突。
高氏兄弟有自己的打算,因此詩會也邀請了不少北方來的世家子弟。只是這些世家子弟大多看不起只會搖頭晃腦之乎者也的文人,唯韶王世子趙臻馬首是瞻。
這也是為什麽高賀會請趙臻來的原因。
“有興趣賞雪賞梅的風雅人士都在亭子那邊,你這又是哪裏來的小子,就不怕我們這舞.刀弄.槍的?”
趙幼苓才在邊上站了沒一會功夫,便叫人發現了。
那人興致勃勃地收了劍,幾步就走到她跟前,人高馬大的身影一整個將她罩了起來:“這細皮嫩肉的,該不會是哪家小娘子女扮男裝混進滿芳園,想給自己相個夫婿吧?”
趙臻劍回鞘,擡腳就踹上了那人的小腿肚:“閉嘴。”
那人哎喲兩聲:“不就是開個玩笑。”他盯著趙幼苓,把人上下打量了一番,才道,“這模樣生得不像是南方人,倒像是北方來的小子。也只有咱們北方來的,才不怕這刀啊劍的。”
這人似乎向來是快言快語的,沒幾下功夫,就將亭子那邊的學子都奚落了一番,轉首又誇讚起北方人的豪邁來。
趙臻和其他人並不阻止,顯然也對南方的文人做派不以為然。
趙幼苓手中的傘轉了轉,手一擡,“啪”一下收攏,竹傘發出一聲輕響。
那人話一頓,和趙臻一道聞聲望向了她。
趙幼苓低頭仔細收攏竹傘,無視落在頭頂的探究目光。
她不是男子,入不了仕,可無論是重生前跟著叱利昆耳濡目染,還是重生後跟著謝先生讀書識字,得呼延騅教導,類似的話語她都聽了不下百遍。
大胤也好,戎迂也罷,都在文武的問題上爭論不休。
文人認為武將粗鄙,只會刀槍劍戟,打打殺殺,染一身血債。武將則認為文人賣弄嘴皮,光說不做,心思詭異,處處算計。
但凡碰到些事,總會一不留神就引得兩方激變,文人引經據典,武將卷袖掄拳,每每都分不出個上下來。
可趙幼苓自經歷過重生,看得比從前都要明白。
文人的唇槍舌戰,武將的刀光血影,都少不得。
“徐兄。”
趙幼苓收好傘,仰頭看向青年。
她一開口,口齒清晰,語速輕緩,音色還柔柔的,一時難辨雌雄。
那說話的青年姓徐,是兵部侍郎的兒子,不久前正隨韶王剿匪歸來,與趙臻也算是自小認識的至交好友。
趙幼苓不認得他,可看趙臻和他說話的態度,就知兩人關系親近。
趙幼苓仰頭:“徐兄說文人無用,其實不過是認為北人比南人厲害。”
徐堪眉頭一擰,倒沒否認。
趙幼苓將傘尖往地上一戳,笑問:“徐兄認為,北人豪邁英勇,南人拘謹怯懦,北人文武兼備,南人重文輕武。可如果北人真的這麽厲害,京城如何會破,北人又為何南遷?”
她本就帶著幾分貴氣,出門前又特地做了一番打扮,錦衣華服的少年郎君,雖然在笑,可笑裏清冷,帶了十足十的揶揄。
本來那麽小小的一個,誰也沒放在心上,可突然這一下,倒是讓人一時驚詫,挪不開眼來。
“天祿十一年,吐渾鐵騎如有神助,一路燒殺搶掠,攻下大胤數座城池,最後兵臨城下,不出三日,攻入京城。此時天子一行人早已南逃,京城頃刻間水深火熱,死傷無數。”
趙幼苓頓了頓,“那時候,請問驍勇善戰,文武兼備的北人去了哪裏?”
徐堪臉色一青,趙臻也皺起眉頭試圖打斷她的話。
趙幼苓上前一步,咄咄道:“有膽色的北人武將為保護滿城百姓,死在了吐渾鐵騎之下。有智謀的北人文官,為求天子調兵迎敵,早已在朝堂上觸柱而亡。”
她又往前:“南逃的北人文官武將中,有不甘南逃的不得已隨駕,有膽小怯弱的拋妻棄子,只求活命。如此,徐兄也覺得北人比南人更厲害?”
見徐堪不答,趙幼苓霍地拿起傘:“南人北人有什麽區別?不都是大胤的子民?真正有區別的,是為百姓戰死,為百姓茍活,還是為自己棄天下不顧。”
她不指著鼻子罵人,也沒打算罵這裏的誰。
她不懂朝政,只知道有人為民而死,有人為己茍活。北人南人,誰好誰壞,又豈是一兩句話就能說得清楚的。
在場的幾個青年臉色都不大好看。
他們方才由著徐堪奚落亭子那邊的學子,的確是存了輕視。
他們出身北方,本是京城的世家。南遷之後,南北世家的融合在短時間內自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紛爭始終未停。
而青年們都正是滿腔熱血的時候,南方學子的儒雅和手不能提,更是叫他們忍不住嘲笑。
趙幼苓的話,沒有指名道姓的罵,但就好比兩個巴掌,隔空結結實實地落在了他們的臉上。
汗顏。懊惱。五味混雜。
徐堪有些動怒,趙臻眸光微黯,幾步擋在了他和趙幼苓的中間。
也就這麽一會兒功夫,遠處有仆從匆匆而來。
“胥小郎。”仆從識人臉色,見狀忙大聲道,“小郎君原是在這,請隨奴往這邊請,我家主子正等著小郎君呢。”
趙幼苓微微詫異,面上不露聲色,拱手一揖,就作告辭,跟著仆從往亭子那邊去了。
徐堪想攔,這一回便不光是趙臻把人擋住了。
“那小子牙尖嘴利的,不教訓教訓,我不姓……”徐堪吵嚷,被同伴一扇子打上腦門。
“你教訓了她,回頭你就不姓徐了。”同伴收扇,連連嘖舌。
徐堪聞言,一楞:“怎麽的,他還是王母娘娘坐下金童啊?”
“差不多了。”趙臻輕笑,不見一絲惱怒,“你剛才可聽清楚她姓什麽了?”
“不就是姓胥……胥?”徐堪瞪眼。
趙臻合掌而笑:“掌印大太監,胥九辭的義子。如此,你待如何?”
徐堪張了張嘴,好一會兒,突然把手裏的劍往邊上小廝一丟,哈著氣就要往亭子那邊走。
同伴詢問他作甚。
他冷哼一聲:“去看看熱鬧。”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騎著高頭大馬過來的青年在人前勒住馬, 微微頷首:“高四弟竟來得這麽早?”
高賀乖乖應答:“今日詩會由我們兄弟倆主辦, 不好叫人久等。”
詩會辦的是名聲, 往年主辦的世家子弟, 無一不是讓管事打理, 他們兄弟倆要是一樣把事情撂下讓管事做,於名聲上,就和從前那些人沒甚區別。倒不是起的早一些,親自迎接, 更顯真誠。
青年點點頭,自馬背上打量方才高賀迎接的兩人:“劉兄,胥小郎,那日一別,再見不知可適應了江南氣候?”
劉拂低聲回應, 下意識看了眼趙幼苓。
趙幼苓本已經站上臺階, 聽到背後青年說話的聲音, 無奈緩緩轉身:“世子。”
趙臻看著她稚嫩的面孔,微微養得圓潤起來的臉頰, 和被眼簾遮擋卻依舊能叫人看出三分清澈水靈的眼眸, 忍不住翻身下馬,走到人前。
他近日總沒來由地想起十一娘。
父王雖好女色,但對幾個庶出的子女一貫沒有太多耐心。反而是身為嫡母的母妃,無論是父王的寵妾還是只寵幸過一次便忘在腦後的侍女,只要是父王所出,母妃都盡心盡力地庇佑。
十一娘是什麽模樣, 趙臻已經記不起來了。只記得她的生母是個出身不高的舞姬。容貌自然是上乘,不然也不會被父王從教坊司看中。
那個女人在有身孕之前,就一直是韶王府的後院裏最安靜的一個。父王對她的寵愛似乎隨著離開教坊司,就隨之淡去了,鮮少會去她的房裏。就連後來被發現有了身孕,到十一娘的出身,她都始終待在後院角落裏,靠著母妃的憐憫活著。
趙臻曾在母妃身邊意外見過那個女人,抱著小小一團,還不會說話的十一娘。之後幾年,也曾陸續見過十一娘。
會爬,會走,會跑,會笑,會哭,會聽話,卻偏偏不會鬧的十一娘。
胥九辭的這個女兒……
像極了那個女人。
如果十一娘還活著,是不是也差不多該是這副容貌?
她還那樣小……他的那些弟弟妹妹都還那樣小,如果韶王府當年沒有出事,他們都該多大了?
趙臻看著趙幼苓,半天不說話,高賀走近幾步,試探著輕聲喊他:“為安兄?世子?”
趙臻眼簾微擡:“在外不必喚我世子。”
這話是對趙幼苓說的。趙幼苓應下,雙手一拱:“趙兄。”
因門口還有其他學子要迎,高賀在將趙臻和劉拂迎進滿芳園後,便趕忙回到門口繼續迎客。
汴都鮮少下雪,高氏兄弟難得辦一次詩會,還沒等人來齊,天上竟意外開始飄起小雪來。先到的學子們聚在亭子處,一邊高聲闊談,一邊賞花看雪。
趙幼苓跟著劉拂,才知道他如今的確在外結識了不少人。還沒進亭子,便有人遠遠地招呼了一聲。
落座後不多時,就有人奉上熱茶。
劉拂在趙臻面前略有些畏縮,但到了亭子裏與人說話時,神情自若,絲毫不見膽怯。
有相熟的學子指了趙幼苓詢問,劉拂便解釋說是帶表弟來開開眼界。學子們見趙幼苓年紀小,容貌又生得清秀,言語間便多有照顧,新上的一小碟點心也被推到了她的面前。
趙幼苓坐在一旁,吃著點心。詩會還沒開始,略顯得有些無趣,亭子外紅梅映雪,趙幼苓倍感無聊之下索性撐了仆從送來的傘,隨意往園子裏溜達。
滿芳園很大,來往的仆從並不阻攔人到處溜達。趙幼苓撐傘一路賞花看雪,一不留神竟撞見趙臻在與人一道雪中論劍。
說是論劍,不如說是在比試。
滿芳園今日辦的是詩會,論理來的都該是一些文人,但自幾年前汴都湧入大量北方南逃的世家後,重文輕武的南方文人便時常與文武兼備的北方世家子弟發生沖突。
高氏兄弟有自己的打算,因此詩會也邀請了不少北方來的世家子弟。只是這些世家子弟大多看不起只會搖頭晃腦之乎者也的文人,唯韶王世子趙臻馬首是瞻。
這也是為什麽高賀會請趙臻來的原因。
“有興趣賞雪賞梅的風雅人士都在亭子那邊,你這又是哪裏來的小子,就不怕我們這舞.刀弄.槍的?”
趙幼苓才在邊上站了沒一會功夫,便叫人發現了。
那人興致勃勃地收了劍,幾步就走到她跟前,人高馬大的身影一整個將她罩了起來:“這細皮嫩肉的,該不會是哪家小娘子女扮男裝混進滿芳園,想給自己相個夫婿吧?”
趙臻劍回鞘,擡腳就踹上了那人的小腿肚:“閉嘴。”
那人哎喲兩聲:“不就是開個玩笑。”他盯著趙幼苓,把人上下打量了一番,才道,“這模樣生得不像是南方人,倒像是北方來的小子。也只有咱們北方來的,才不怕這刀啊劍的。”
這人似乎向來是快言快語的,沒幾下功夫,就將亭子那邊的學子都奚落了一番,轉首又誇讚起北方人的豪邁來。
趙臻和其他人並不阻止,顯然也對南方的文人做派不以為然。
趙幼苓手中的傘轉了轉,手一擡,“啪”一下收攏,竹傘發出一聲輕響。
那人話一頓,和趙臻一道聞聲望向了她。
趙幼苓低頭仔細收攏竹傘,無視落在頭頂的探究目光。
她不是男子,入不了仕,可無論是重生前跟著叱利昆耳濡目染,還是重生後跟著謝先生讀書識字,得呼延騅教導,類似的話語她都聽了不下百遍。
大胤也好,戎迂也罷,都在文武的問題上爭論不休。
文人認為武將粗鄙,只會刀槍劍戟,打打殺殺,染一身血債。武將則認為文人賣弄嘴皮,光說不做,心思詭異,處處算計。
但凡碰到些事,總會一不留神就引得兩方激變,文人引經據典,武將卷袖掄拳,每每都分不出個上下來。
可趙幼苓自經歷過重生,看得比從前都要明白。
文人的唇槍舌戰,武將的刀光血影,都少不得。
“徐兄。”
趙幼苓收好傘,仰頭看向青年。
她一開口,口齒清晰,語速輕緩,音色還柔柔的,一時難辨雌雄。
那說話的青年姓徐,是兵部侍郎的兒子,不久前正隨韶王剿匪歸來,與趙臻也算是自小認識的至交好友。
趙幼苓不認得他,可看趙臻和他說話的態度,就知兩人關系親近。
趙幼苓仰頭:“徐兄說文人無用,其實不過是認為北人比南人厲害。”
徐堪眉頭一擰,倒沒否認。
趙幼苓將傘尖往地上一戳,笑問:“徐兄認為,北人豪邁英勇,南人拘謹怯懦,北人文武兼備,南人重文輕武。可如果北人真的這麽厲害,京城如何會破,北人又為何南遷?”
她本就帶著幾分貴氣,出門前又特地做了一番打扮,錦衣華服的少年郎君,雖然在笑,可笑裏清冷,帶了十足十的揶揄。
本來那麽小小的一個,誰也沒放在心上,可突然這一下,倒是讓人一時驚詫,挪不開眼來。
“天祿十一年,吐渾鐵騎如有神助,一路燒殺搶掠,攻下大胤數座城池,最後兵臨城下,不出三日,攻入京城。此時天子一行人早已南逃,京城頃刻間水深火熱,死傷無數。”
趙幼苓頓了頓,“那時候,請問驍勇善戰,文武兼備的北人去了哪裏?”
徐堪臉色一青,趙臻也皺起眉頭試圖打斷她的話。
趙幼苓上前一步,咄咄道:“有膽色的北人武將為保護滿城百姓,死在了吐渾鐵騎之下。有智謀的北人文官,為求天子調兵迎敵,早已在朝堂上觸柱而亡。”
她又往前:“南逃的北人文官武將中,有不甘南逃的不得已隨駕,有膽小怯弱的拋妻棄子,只求活命。如此,徐兄也覺得北人比南人更厲害?”
見徐堪不答,趙幼苓霍地拿起傘:“南人北人有什麽區別?不都是大胤的子民?真正有區別的,是為百姓戰死,為百姓茍活,還是為自己棄天下不顧。”
她不指著鼻子罵人,也沒打算罵這裏的誰。
她不懂朝政,只知道有人為民而死,有人為己茍活。北人南人,誰好誰壞,又豈是一兩句話就能說得清楚的。
在場的幾個青年臉色都不大好看。
他們方才由著徐堪奚落亭子那邊的學子,的確是存了輕視。
他們出身北方,本是京城的世家。南遷之後,南北世家的融合在短時間內自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紛爭始終未停。
而青年們都正是滿腔熱血的時候,南方學子的儒雅和手不能提,更是叫他們忍不住嘲笑。
趙幼苓的話,沒有指名道姓的罵,但就好比兩個巴掌,隔空結結實實地落在了他們的臉上。
汗顏。懊惱。五味混雜。
徐堪有些動怒,趙臻眸光微黯,幾步擋在了他和趙幼苓的中間。
也就這麽一會兒功夫,遠處有仆從匆匆而來。
“胥小郎。”仆從識人臉色,見狀忙大聲道,“小郎君原是在這,請隨奴往這邊請,我家主子正等著小郎君呢。”
趙幼苓微微詫異,面上不露聲色,拱手一揖,就作告辭,跟著仆從往亭子那邊去了。
徐堪想攔,這一回便不光是趙臻把人擋住了。
“那小子牙尖嘴利的,不教訓教訓,我不姓……”徐堪吵嚷,被同伴一扇子打上腦門。
“你教訓了她,回頭你就不姓徐了。”同伴收扇,連連嘖舌。
徐堪聞言,一楞:“怎麽的,他還是王母娘娘坐下金童啊?”
“差不多了。”趙臻輕笑,不見一絲惱怒,“你剛才可聽清楚她姓什麽了?”
“不就是姓胥……胥?”徐堪瞪眼。
趙臻合掌而笑:“掌印大太監,胥九辭的義子。如此,你待如何?”
徐堪張了張嘴,好一會兒,突然把手裏的劍往邊上小廝一丟,哈著氣就要往亭子那邊走。
同伴詢問他作甚。
他冷哼一聲:“去看看熱鬧。”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