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55章 捷報

關燈
晉陽。

晏蓉穿過連接前後院的內儀門, 進入前院, 來往仆役紛紛停下恭敬見禮。

她頷首,溫聲叫起。

大半個月時間過去, 殘雪盡褪, 枝頭新芽完全舒展, 冬寒徹底遠去,煦煦和風吹拂,春回大地。

天氣暖和了, 彭夫人的病已悉數痊愈, 雖人還是消瘦泛力, 體虛氣弱, 但好生養著就完全無礙。

母親病愈,晏蓉的心思就更往外頭分一些,每日總要往前院走幾趟。

公務並無需要她操心的地方, 因為之前晏珣並不肯定女兒歸寧,晉陽諸多事務早已安排妥帖, 井井有條。晏蓉也不插手, 她幾趟過來,只為詢問可有軍報送返。

在軍情並不緊急的情況下, 遂城軍報每日一送;若軍情緊急,則不限定。

不管是霍珩,還是晏珣父子, 都知道她們母女心焦, 這點是從不耽誤的。只是軍報靠快馬傳送, 總有早些晚些的差異,若是有戰事,那就更不定時了。

晏蓉心有掛礙,少不得多跑幾趟。

好在晉陽太守府是前衙後宅的格局,不過幾步路的功夫,連車都不用套,既不費時,也不費力。

這日,晏蓉剛接近前衙辦公區的勤慎堂,便見出入吏仆面帶雀躍,她登時一喜。

跟在後面的申媼喜道:“莫不是,初戰告捷了?”

前二日的軍報,都是說盟軍和西河將展開第一場大戰,晉陽太守府人人的心都懸起。算算日子,這場大戰確實該結束了。

晏蓉已提起裙擺,急急往前奔去。

她剛要進門,不想裏頭轉出一個人,雙方差點撞上,忙都急剎並倒退一步。

“表妹?”

此人玉面紅唇,一身赭色官袍,身姿挺拔,正是彭澈,見了晏蓉他一喜,笑道:“表妹可是來察看軍報?我正要進裏頭給你和姑母報喜呢。”

彭澈主管典儀法度,雖去年又有擢升,但依舊並不涉及軍務諸事。只不過,好歹官位高,前線喜報傳來並非需要保密的事,他自然是頭一批知曉的。

他是彭夫人侄子,主動前往內宅報喜,也是自然而然的事。不想剛出院門,就迎面見了晏蓉。

“首戰大捷,殲敵二萬有餘!”

彭澈笑:“聽說同來還有姑父和君侯的家信,阿辭大約也是要寫的,怕是晚了一步,得等明日再到了。”

晏蓉聞言大喜,顧不上寒暄,告別彭澈快步進了勤慎堂,往左側軍備軍報的跨院而去。

軍務專設一院,如今喜報已經傳開,跨院內人人面帶笑意,見郡公之女前來,紛紛見禮賀喜。

她含笑叫起,進了靠裏的一個值房,負責軍報傳送的尉丞周玄拱手,遞來一張新到的軍報並二封家信,笑道:“夫人大喜,晉陽大喜。”

晏蓉匆匆瀏覽過軍報,雖其上簡明扼要,但明確寫了首戰告捷,殲敵二萬餘的信息,心滿意足,笑著說:“同喜同喜。”

確實同喜,二郡所有官吏皆太守府任命,尤其晉陽屬官,更是依附晏氏而生。晏氏好了,他們才好;晏氏不好,他們必受池魚之殃。

二人笑語了好幾句,晏蓉將軍報還給周玄歸檔,拿上二封家信,回去給母親報喜去了。

彭夫人如何歡喜不提,晏蓉在母親處看過父親家信,霍珩寫那封她則揣在懷裏,晚上回屋再看。

“……吾思汝甚矣,昨夜隱約得聽雷鳴,細雨綿綿,忽思汝徹夜難眠。嗟乎!不知汝之心是否如吾?”

昏黃燭光下,晏蓉展開信帛細看,忽哧地一樂。

這男人每日一封信,開始還是很含蓄的,簡單說一下前線情況後,就是囑咐晏蓉寒則添衣,餓則多食,雖照顧母親但不可過疲,切莫忘了還有仆婦侍女可供驅使等等。

漸漸的,信中就添了“吾思汝”之類的坦誠情感的話。分離時間越久,思念之詞越發直白。直至如今,已經差不多直接說了,閑下來他孤枕難眠。

果然每個男生都會寫情書,分離和時間是最好的老師。

晏蓉感嘆歸感嘆,俏臉上盈盈的笑卻是止也止不住,將信帛反覆細看幾遍,小心收進一個雕花填漆木匣中,她也不睡,展開絹帛,提筆就給他回信。

“妾思君之心,如郎君一般無二,春日夜涼,枕孤衾寒,妾亦輾轉。盼郎君早日凱旋,妾翹首……”

肉麻是肉麻了點,不過都是夫妻了,霍珩這般思念她,她不熱情點恐怕會被控訴。

當然了,晏蓉還是挺想他的,被火爐子般的軀體貼熟悉了,乍然沒了,還很不習慣了幾天。

她唇畔笑意始終沒褪下,寫了信,親自蠟封好,收進匣子裏,打算明天去前面時,順道交給周玄。

“夫人,夜色已深,快快歇了吧。”

申媼喜滋滋的,前線告捷,自家夫人和郎主感情深厚,她從前面回來一直處於興奮狀態。

晏蓉應了一聲,解了外衣,躺在三面圍了吉祥如意圍欄的寬大床上。

夜還有些寒意,申媼替她掖了掖錦被,放下淡青色的軟羅紗帳,和侍女們一起吹熄滅大部分燈,僅餘墻角一盞,才輕手輕腳退了下去。

屋裏昏暗下來,很寂靜,晏蓉攏了攏錦被,探手撫了撫隔壁空位。

這張大床,她獨自睡了十多年,霍珩只睡了一夜,卻有了獨屬於他的位置,他不在,感覺空蕩蕩的。

晏蓉輕輕籲了一口氣,閉上眼睛。

不知前線如何了?

希望盟軍再接再厲,早日凱旋。

盟軍確實要再接再厲了。

晏慶首戰告敗後,痛定思痛,後面幾場範圍小些的交鋒,雖沒有大勝,但也沒有敗。

雙方呈僵持狀態。

“李原已經過了呂梁,正隱於西麓待命。”

霍珩看罷手中信報,將其遞給晏珣陸禮等人傳閱。

李原,霍珩帳下大將,當初兵分四路率先奔前線而去的四路大軍之一,手下領了三萬精兵。

霍珩當初密令他,在太原軍的掩護下,遁入呂梁山,隱伏在西麓。

西河治所離石城,正正位於呂梁山脈中段西側。

春季草長鶯飛,綠樹蔥郁,呂梁山脈崇山峻嶺,三萬大軍隱藏其中,只要有心,並不困難。

西河固然警惕,然而這呂梁山脈卻有近一半是太原郡的地盤,太原晏氏盤踞於此多代,論熟悉,並不比西河晏氏少。

晏珣祖上有一位酷愛游覓山川的先祖,畢生精力俱在此處,太行呂梁二山脈,他走得非常熟悉,因此,傳下手劄中,記載了好些不為人知的奇景與小道。

晉陽糧坊的那個峽谷,就是這位先祖手劄所載。

如今李原及手下三萬精兵悄然穿行的崎嶇小道,也是出自此手劄。

霍珩此戰目的,是要徹底攻陷並州七郡的,他的部署,他的目光,自然看得深遠很多。

李原及三萬精兵,是他為後面戰局部署的。

陸禮看過信報,道:“既李原已準備就緒,我們就該盡快設法擊潰晏慶大軍。”

那三萬精兵,是預備突襲離石城的。

由於晏慶盡最大可能抽調將士,因此如今離石城,也就駐紮了堪堪一萬軍隊。突襲不難,難的是晏慶大軍不潰敗,突襲沒用,人家眨眼就能回援了,而且還可以甕中捉鱉,一舉殲滅來犯之敵。

晏珣蹙眉:“只是這西河大軍兵力雄厚,又有城池工事掩護,找不到契機,怕是難以將其大敗。”

攻城攻寨的戰役,攻擊一方比防守方難度大出不少,晏慶好歹經營多年,手下也不是酒囊飯袋,在兵力不占優勢的情況下,很難。

得靠智謀取勝。

在座諸人陷入沈思,將目前已獲悉的情報翻來覆去地想,試圖找到突破點。

霍珩食指點了點帥案,道:“西河的糧車正自離石城出發,運往安山孝義兩城,必會途徑汾水,我以為,此事有可為之處。”

三軍未動,糧草先行。三十萬大軍,每天光是吃喝,就是一個龐大的數目。

晏慶在戰前,征集了大量糧草,大部分囤於離石及附近的數城大糧倉,小部分運往安山孝義兩城。如今戰局膠著,雙方僵持不下,持久戰看來必不可少,他已經下令,將糧草調往前線。

據信報,浩浩蕩蕩的糧車已經出發了。

糧車很重,靠人推手拉,行進困難,雖兩地距離不過百餘裏,但起碼得走上五六日。且為了集中護持,這些糧車每晚都會團團聚攏。

若是能成功火攻,西河大軍必然會軍心大亂,盟軍再趁機攻伐,必然大勝。

霍珩的意思,陸禮一聽就懂了,事實上,他也不是沒想過這塊,“嘶”一聲,他道:“主公是想借汾水一側守衛稀松,加以偷襲?”

他搖了搖頭:“怕是不成。”

糧草的重要性,晏慶自然不會不知道。

事實上,西河糧車大隊途徑汾水,之所以汾水側守衛略松懈,不是沒有原因的。

汾水這段,寬五六十丈,水流湍急,又十分之深。或許偶爾有人能潛行過河,但負重絕無可能。

要在一二萬將士眼皮子底下焚燒糧車,光敢死隊來了不行,還得有大量火油,而且得快,因為左近就是西河三十萬大軍。

這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也是因此,護糧軍隊才會著重其他三面的防守,放松汾水側。

霍珩道:“前年,焦泗兄弟來投,我記得他二人說過,生於黃河之側,極善水性。”

自從霍珩一統冀州,聲名遠揚,來投者眾多,這個焦氏兄弟,就是其中一員。

敢在自薦的時候說一句,極善水性,恐怕兄弟倆並不是一般的擅長。

為什麽陸禮沒有想到他們呢?

因為此二人才幹並不算特別突出,他們當初投的是軍,可惜不論勇悍還是智謀,皆屬中等偏上水平,在冀州軍中並不突出,目前只是個司馬,統千人,只算中等武官。

陸禮是謀士第一人,對於這對兄弟,只記得個名字。

也是霍珩記憶極好,他當初就是因為一句“極善水性”留人的。當時,他用不上善水性的人,但不代表以後用不上,特殊人才來了,當然留下。

現今果然有機會用上了。

諸人聽了他介紹,大喜,陸禮忙道:“快快招人到近前來。”

極善水性,得問清楚是善到怎麽一個程度。

焦氏兄弟很快來了,聽清楚具體任務後,焦泗立即道:“潛過汾水,標下兄弟輕易可行。”

當年兄弟二人,號稱水中蛟龍。

“只是負重潛行,……”

焦治接話,他沈吟片刻,道:“裝五十斤桐油油桶,標下一次最多負一個;一天,最多二十許。”

“標下亦如此。”這已經是二人竭盡全力的結果了,再多怕是不行了。

糧車隊伍一天約走二十裏,離石城距離孝義安山二城百餘裏,可以在第三天動手。每人每天天二十多,三天就至少一百五十,桐油七千五百斤。

油桶堆在河床邊緣水下,至於後續諸事,自有其餘水性好的兵士執行。

霍珩擊案而起,“好!此事若成,汝兄弟當記首功。”

“標下定不辱命!”

“此事宜早不宜遲,先生,你親自去安排。”

陸禮應了,領著焦氏兄弟匆匆離去,霍珩又道:“韓光晏辭,召集其餘善水性兵士,便交予二位。”

這是執行火攻任務的兵士了,必須選一批水性好的人出來,能獨自潛行過汾水,又膽大敢為的。

韓光是霍珩麾下謀士,雖不及陸禮,但也很得重視,負責冀州軍這邊。至於太原軍這邊,就交給晏辭了。

霍珩不好指使岳翁,又憂其身體欠佳不可多操勞,晏珣卻覺得這個活非常適合自己,也站起道:“我和阿辭一起去。”

事情很快安排起來,桐油很多,借附近鄉鎮不斷逃離這片區域的商人百姓掩飾,很快悄然運抵汾水東岸。

焦氏兄弟正悄然下水,而水性上佳的兵士,也已經揀選出來了。

萬事俱備,只欠糧車。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