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3章 穿越古代去種田14
關燈
小
中
大
然而事情並不是永遠一帆風順的, 早前說了,本朝讀書人看不起種地偏好風花雪月,雖然皇帝重視, 但是下面的人執行起來劃劃水也是常態。
有一個陸姓官員,他三十五歲考上進士,高中後在翰林院做得郁郁不得志, 某日攀上了個好門路, 一番運作後主動申請下放。這位陸大人非常擁躉朝廷的政策,聽說了神農莊的好處, 很認真地在赴任前來莊子聽了許多課程, 事無巨細地記了下來,只等著赴任後將這些法子一一實行。
他去了西邊一個叫梁州的州府,一年時間,打著神農莊的名義在百姓質疑聲中強力推行神農莊的種植之法,讓百姓播種神農莊的種子,結果一年過去,當地不僅沒有提高產量,風調雨順之年卻顆粒無收、民怨沸騰,到了秋收, 該地收不上一絲一毫的稅賦,百姓們紛紛聚集在衙門口鬧事,昌平盛世竟然出了民|亂,這是幾十年都不曾有過的事了。
這位官員慌了,連忙上奏彈劾程珮儀, 指責她對農事一竅不通,教導官員的方法完全無用,如果再讓這個女子胡亂傳授什麽新種植之法,大魏危矣!
這事一出,對程珮儀的存在一直心中不滿的大臣紛紛站隊,開始討伐她這些年越來越出格的事跡。讓讀書人去向一個女人學習種地,就這一項,多少讀書人覺得是屈辱?
這些年借著推廣種子進入朝堂的四皇子當先站了出來力保程珮儀:“大魏各地因神農莊提高糧食產量度過幾次天災這是不爭的事實,此次事件,兒臣願意親自去當地查看原委。”
皇帝心裏偏向程珮儀,別的不說,光土豆一項,讓多少人免於餓肚子?但是他兢兢業業執政一輩子,臨到老了鬧出了幾十年不曾有過的民|亂,簡直是他為帝生涯的恥辱。見老四站了出來,他立刻答應了。
四皇子關鍵時刻的出頭讓皇帝對這個兒子更加欣賞,想起四皇兒這些年的遭遇,忍不住就有幾分心疼。
這事還是和程珮儀有關。
四皇子這些年上學習程珮儀的研究成果,下傳授官員農業知識,擔任著傳播知識中非常重要的一環,時不時各地出現問題還要外出公幹。因為事務繁忙,只要在京城的日子,他幾乎都泡在了神農莊,神農莊如今發展得非常大,除了程珮儀帶著仆從住的院子,又在不遠處新建了授課的“農學院”、儲存的倉庫、以及專門的培育室。
見他有時候忙得趕不上城門關閉,程珮儀便派人幫四皇子在授課的院子裏收拾了一間廂房,專門供他太過繁忙時過夜休息。不偏不倚,經常前來的楚王也有。
這事並沒有外傳,關註的人不多,只是相比於成親後夫妻恩愛的楚王,大家都知道四皇子幾乎住在了神農莊。
因為程珮儀被妖魔化,和她走得近的四皇子也受到了波及。沒有人願意嫁給四皇子。誰家都不願意自家如珠如寶的女兒嫁進四皇子府,卻看著四皇子早出晚歸幾乎以神農莊為家。
皇帝前年強硬下旨給四皇子定了一門婚事,結果那家的女子本就天生柔弱,又因為對婚事郁郁不樂,有一年天特別冷,她一場風寒成親前就去世了,外人都說是四皇子克妻,也有說那位姑娘是被程珮儀與四皇子勾勾搭搭氣死的。
皇帝知道一切是怎麽回事,但是這種事都是婦人嘴碎,他沒法放到明面上幫兒子澄清;四皇子早就習慣了,他因為生母養母對女人興趣不大,在他眼裏,土地比娘子還可愛,土地種出了預想中的果實,他比生了兒子還開心。
程珮儀起初對四皇子同樣抱有戒心,畢竟都是皇子,韜光養晦的皇子又不少見,“不爭便是爭”的皇子常常最後就是贏家。但是這麽多年下來,見他滿腦子都是種地,比她還要熱愛農業,她慢慢就放下了戒備,真心和他相交了。
而四皇子眼裏,程珮儀於他,四字足以概括:亦師亦友。
所以當程珮儀聽說此事提出自己一同出京去當地察看,四皇子第一反應不是反對,而是詢問緣由:“那邊百姓的情緒高漲,對你恐怕有很多誤解,你此時過去難以保證安全。可是有什麽非去不可的緣故?”
哪有什麽緣故,只不過是她覺得時候到了,自己該出去走走了,永遠靠別人外出帶回資料哪有親自踏上土地來得清晰直接呢?
“今年梁州的糧食恐怕都要打水漂了,我親自去看一眼,試試能不能找到讓百姓不餓著肚子過冬的辦法。”
四皇子想象不出來,還有什麽辦法可以讓百姓不餓肚子,他是打算查出造成此種惡果的緣由給神農莊洗刷清白,至於百姓這個冬天的糧食,必然是需要朝廷賑災了——雖然這是人災。
程珮儀提出親自跟隨欽差下梁州調查的事情果然引起一片反對,在某些衛道士眼裏,程珮儀一步一步越過女子的權限,想要站到朝堂中來,這是絕對不可以的。
皇帝對自己很有信心,他不讓程珮儀當官,程珮儀永遠只是神農莊裏的程二小姐,有名聲不會有實權。所以他不怕程珮儀做出種種出格之事,見這麽多人反對,他沈著聲音反問:“那眾位愛卿,誰願意同四皇子一同去梁州,協助四皇子讓梁州百姓過個好年?”
程珮儀捅出的簍子,他們才不去!做不好沾一身腥;做好了,回報倒是很大,但是整個州的糧食都沒了收成,程珮儀都不一定救得回來,他們去能做到?
還是程珮儀去吧,最好讓她看看真正的鄉野刁民,被百姓遷怒打死了也就不會再鬧各種幺蛾子了。
不過為了監察,除四皇子和程珮儀之外,又加了一名戶部官員,皇帝親選的保皇派。
得罪了太多讀書人,四皇子和程珮儀離開京城時,幾乎沒人來送行,只有楚王一人。
楚王面帶憂慮:“你們此番前去,凡事盡力而為便可,梁州今年的稅賦減免以及百姓過冬的糧食,我會在京城盡力幫忙的。一切以己為重。”
四皇子感激抱拳:“謝謝皇叔。”
程珮儀身披大紅披風,筆直地站在四皇子身側半步遠:“如果情況順利,神農莊過段時間會有車隊往梁州去,為了防止路上小人作祟,煩請王爺看顧一二。”
楚王問:“你打算自己出資資助梁州百姓?那楚王府也出一部分。”
程珮儀搖頭:“那點東西杯水車薪哪裏夠,只是一些種子,至少得確保梁州明年收成不會有問題。”
楚王有些擔憂:“恐怕梁州百姓不會輕易接受朝廷的指導了。”
四皇子也是這樣的想法,只是怕說出來打擊了程珮儀。
“什麽情況都要去了才知道,且走且看吧。”程珮儀笑了笑,並沒有太多憂愁。
她這幅雲淡風輕的模樣讓四皇子心神一松,而楚王卻對她越發重視,只覺得自己似乎一直沒有探得程珮儀的底,每以為她差不多如此了,卻發現她還有新東西在手。
臨行在即,三人敘話不多,四皇子看著程珮儀被仆人扶上馬車,自己縱身上馬,與楚王告別一聲,往西邊而去。戶部的那位侍郎全程只默默看著,很有眼色地選擇當透明人。
楚王看著欽差隊伍慢慢消失,轉身回內城的楚王府。
本該一路西行的欽差隊伍卻在出發不久後又停了下來。
“大哥?”四皇子驚訝地看著出現在半道的人。
大皇子騎著馬上前:“城門外眼睛多,我專門等在這送你們一送。”
程珮儀掀開車簾:“大皇子。”
大皇子和煦地對她點點頭,又看向自己的四弟:“大哥知道你們做的都是對的,只是朝堂上派系林立,利益覆雜,有些對的事不可說不能做,四弟你這樣不畏人言專心只做自己覺得對的事,值得讓人敬佩;我特意來這就是告訴你們,去了梁州放手做,遇到為難的情況,寫信給我,無論幫你們轉告父皇還是幫你們做些什麽,我都義不容辭。”
四皇子心口一熱,一時說不出話來。
大皇子伸手拍拍四皇子的肩。
程珮儀出聲:“多謝大皇子。”
大皇子扭頭看過來:“這是司徒家子孫的本分。程姑娘,我之前實在無顏見你,當年去神農莊學農,我和二弟三弟五弟落荒而逃,如今想來實在是丟人。”
程珮儀笑出聲:“那我還沒感謝大皇子一直以來對我們的鼎力支持,神農莊的玻璃暖房全靠您才建得越來越大。”
大皇子有些不好意思地笑起來。
之前他雖然有意親近程珮儀,但是想起當年的事情還是心存羞愧,不太敢碰上她,都是讓門人來接近神農莊,今日兩人正面碰上,他說出了自己多年的慚愧,心裏頓時輕松不已。
大皇子性格其實太過溫厚了,簡言之就是不夠不要臉不夠果決。所以三皇子五皇子比他受重視,楚王比他受寵,最後一把好牌打了稀爛。
梁州之行比程珮儀和四皇子想象得還要艱難。
此時神農莊的名聲已經傳遍天下,很多人都聽說了神農莊可以讓糧食增產的本事,甚至大半人已經得益。所以這位陸大人帶著滿滿的課堂筆記來指導梁州的農業生產時,底下的大小官吏都深信不疑。
然而這位陸大人的筆記是怎麽回事呢?
程珮儀到了梁州地界,看著一片慘淡的麥田,田邊生無可戀的老農,又是沈重又是憤怒。她喬裝打扮走訪了梁州六個縣,除了深信自己手藝不肯聽官差調遣偷偷摸摸打理麥田的個別農戶,所有人都聽從了陸大人的“神農筆記”,或自願或被官差強逼,以至於如今顆粒不收。
而導致顆粒不收的原因,隨便問一個當地的農民都知道,這些方法完全違背了當地種植的自然條件,說官府紙上談兵都是輕了,簡直是胡搞一氣。程珮儀聽著那些所謂“神農莊種植之法”氣得眉毛直跳。把南邊的種植辦法拿來梁州使用,把去年東邊產量大增受皇帝褒獎的種子買來種到了西邊,反而把農民們精挑細選留下的小麥種子全都淘汰了。更別說種植期間官府一茬又一茬的搞事,把她這些年提高產量的所有辦法不分天南地北全都在梁州這一季小麥身上試了一遍,這能有產量嗎?
四皇子拍了桌子:“朝廷明令禁止官府強逼農戶改變種植之法,本皇子當日推廣間種都要挨家挨戶獲得農戶的同意,你竟敢逼著整個州府全按你的方法種地!”
陸大人很冤枉:“臣的法子是神農莊教的,臣也不知道神農莊的法子有問題啊!”
四皇子更怒了:“我看法子沒問題,你人才是問題!”
戶部侍郎輕咳了一聲:“四皇子,不如聽聽陸大人的解釋。”
陸大人立刻說:“臣冤枉啊!朝廷讓我們下放前去神農莊上課,臣當初不敢漏聽一個字,記了密密麻麻幾本筆記,到了梁州不敢擅專,一切全都按照筆記施行,結果卻是整個州顆粒無收,這……這……臣實在不知道錯在了何處……”
四皇子冷笑:“神農莊授課大半時候就是我本人,我為何不記得你?”
陸大人冷汗滴下來:“下官……許是下官長得普通……”
程珮儀曬得臉頰通紅,一邊摘鬥笠一邊走進來:“陸大人可知,你是第一個被神農莊教導後赴此地為官的人?”
陸大人莫名:“本官知道。”
程珮儀不在意他切換自如的自稱,坐下喝了好幾杯水才解了渴:“我們每教導一位下放的官員都要確認他所去的地方,根據當地的氣候土質、多年來欽天監記載的天氣情況以及楚王、四皇子派人實地考察,才能確認當地最合適的種植之法。你是第一位來梁州的官員,我們卻對你沒有印象,陸大人,這不就奇怪了嗎?”
作者有話要說: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有一個陸姓官員,他三十五歲考上進士,高中後在翰林院做得郁郁不得志, 某日攀上了個好門路, 一番運作後主動申請下放。這位陸大人非常擁躉朝廷的政策,聽說了神農莊的好處, 很認真地在赴任前來莊子聽了許多課程, 事無巨細地記了下來,只等著赴任後將這些法子一一實行。
他去了西邊一個叫梁州的州府,一年時間,打著神農莊的名義在百姓質疑聲中強力推行神農莊的種植之法,讓百姓播種神農莊的種子,結果一年過去,當地不僅沒有提高產量,風調雨順之年卻顆粒無收、民怨沸騰,到了秋收, 該地收不上一絲一毫的稅賦,百姓們紛紛聚集在衙門口鬧事,昌平盛世竟然出了民|亂,這是幾十年都不曾有過的事了。
這位官員慌了,連忙上奏彈劾程珮儀, 指責她對農事一竅不通,教導官員的方法完全無用,如果再讓這個女子胡亂傳授什麽新種植之法,大魏危矣!
這事一出,對程珮儀的存在一直心中不滿的大臣紛紛站隊,開始討伐她這些年越來越出格的事跡。讓讀書人去向一個女人學習種地,就這一項,多少讀書人覺得是屈辱?
這些年借著推廣種子進入朝堂的四皇子當先站了出來力保程珮儀:“大魏各地因神農莊提高糧食產量度過幾次天災這是不爭的事實,此次事件,兒臣願意親自去當地查看原委。”
皇帝心裏偏向程珮儀,別的不說,光土豆一項,讓多少人免於餓肚子?但是他兢兢業業執政一輩子,臨到老了鬧出了幾十年不曾有過的民|亂,簡直是他為帝生涯的恥辱。見老四站了出來,他立刻答應了。
四皇子關鍵時刻的出頭讓皇帝對這個兒子更加欣賞,想起四皇兒這些年的遭遇,忍不住就有幾分心疼。
這事還是和程珮儀有關。
四皇子這些年上學習程珮儀的研究成果,下傳授官員農業知識,擔任著傳播知識中非常重要的一環,時不時各地出現問題還要外出公幹。因為事務繁忙,只要在京城的日子,他幾乎都泡在了神農莊,神農莊如今發展得非常大,除了程珮儀帶著仆從住的院子,又在不遠處新建了授課的“農學院”、儲存的倉庫、以及專門的培育室。
見他有時候忙得趕不上城門關閉,程珮儀便派人幫四皇子在授課的院子裏收拾了一間廂房,專門供他太過繁忙時過夜休息。不偏不倚,經常前來的楚王也有。
這事並沒有外傳,關註的人不多,只是相比於成親後夫妻恩愛的楚王,大家都知道四皇子幾乎住在了神農莊。
因為程珮儀被妖魔化,和她走得近的四皇子也受到了波及。沒有人願意嫁給四皇子。誰家都不願意自家如珠如寶的女兒嫁進四皇子府,卻看著四皇子早出晚歸幾乎以神農莊為家。
皇帝前年強硬下旨給四皇子定了一門婚事,結果那家的女子本就天生柔弱,又因為對婚事郁郁不樂,有一年天特別冷,她一場風寒成親前就去世了,外人都說是四皇子克妻,也有說那位姑娘是被程珮儀與四皇子勾勾搭搭氣死的。
皇帝知道一切是怎麽回事,但是這種事都是婦人嘴碎,他沒法放到明面上幫兒子澄清;四皇子早就習慣了,他因為生母養母對女人興趣不大,在他眼裏,土地比娘子還可愛,土地種出了預想中的果實,他比生了兒子還開心。
程珮儀起初對四皇子同樣抱有戒心,畢竟都是皇子,韜光養晦的皇子又不少見,“不爭便是爭”的皇子常常最後就是贏家。但是這麽多年下來,見他滿腦子都是種地,比她還要熱愛農業,她慢慢就放下了戒備,真心和他相交了。
而四皇子眼裏,程珮儀於他,四字足以概括:亦師亦友。
所以當程珮儀聽說此事提出自己一同出京去當地察看,四皇子第一反應不是反對,而是詢問緣由:“那邊百姓的情緒高漲,對你恐怕有很多誤解,你此時過去難以保證安全。可是有什麽非去不可的緣故?”
哪有什麽緣故,只不過是她覺得時候到了,自己該出去走走了,永遠靠別人外出帶回資料哪有親自踏上土地來得清晰直接呢?
“今年梁州的糧食恐怕都要打水漂了,我親自去看一眼,試試能不能找到讓百姓不餓著肚子過冬的辦法。”
四皇子想象不出來,還有什麽辦法可以讓百姓不餓肚子,他是打算查出造成此種惡果的緣由給神農莊洗刷清白,至於百姓這個冬天的糧食,必然是需要朝廷賑災了——雖然這是人災。
程珮儀提出親自跟隨欽差下梁州調查的事情果然引起一片反對,在某些衛道士眼裏,程珮儀一步一步越過女子的權限,想要站到朝堂中來,這是絕對不可以的。
皇帝對自己很有信心,他不讓程珮儀當官,程珮儀永遠只是神農莊裏的程二小姐,有名聲不會有實權。所以他不怕程珮儀做出種種出格之事,見這麽多人反對,他沈著聲音反問:“那眾位愛卿,誰願意同四皇子一同去梁州,協助四皇子讓梁州百姓過個好年?”
程珮儀捅出的簍子,他們才不去!做不好沾一身腥;做好了,回報倒是很大,但是整個州的糧食都沒了收成,程珮儀都不一定救得回來,他們去能做到?
還是程珮儀去吧,最好讓她看看真正的鄉野刁民,被百姓遷怒打死了也就不會再鬧各種幺蛾子了。
不過為了監察,除四皇子和程珮儀之外,又加了一名戶部官員,皇帝親選的保皇派。
得罪了太多讀書人,四皇子和程珮儀離開京城時,幾乎沒人來送行,只有楚王一人。
楚王面帶憂慮:“你們此番前去,凡事盡力而為便可,梁州今年的稅賦減免以及百姓過冬的糧食,我會在京城盡力幫忙的。一切以己為重。”
四皇子感激抱拳:“謝謝皇叔。”
程珮儀身披大紅披風,筆直地站在四皇子身側半步遠:“如果情況順利,神農莊過段時間會有車隊往梁州去,為了防止路上小人作祟,煩請王爺看顧一二。”
楚王問:“你打算自己出資資助梁州百姓?那楚王府也出一部分。”
程珮儀搖頭:“那點東西杯水車薪哪裏夠,只是一些種子,至少得確保梁州明年收成不會有問題。”
楚王有些擔憂:“恐怕梁州百姓不會輕易接受朝廷的指導了。”
四皇子也是這樣的想法,只是怕說出來打擊了程珮儀。
“什麽情況都要去了才知道,且走且看吧。”程珮儀笑了笑,並沒有太多憂愁。
她這幅雲淡風輕的模樣讓四皇子心神一松,而楚王卻對她越發重視,只覺得自己似乎一直沒有探得程珮儀的底,每以為她差不多如此了,卻發現她還有新東西在手。
臨行在即,三人敘話不多,四皇子看著程珮儀被仆人扶上馬車,自己縱身上馬,與楚王告別一聲,往西邊而去。戶部的那位侍郎全程只默默看著,很有眼色地選擇當透明人。
楚王看著欽差隊伍慢慢消失,轉身回內城的楚王府。
本該一路西行的欽差隊伍卻在出發不久後又停了下來。
“大哥?”四皇子驚訝地看著出現在半道的人。
大皇子騎著馬上前:“城門外眼睛多,我專門等在這送你們一送。”
程珮儀掀開車簾:“大皇子。”
大皇子和煦地對她點點頭,又看向自己的四弟:“大哥知道你們做的都是對的,只是朝堂上派系林立,利益覆雜,有些對的事不可說不能做,四弟你這樣不畏人言專心只做自己覺得對的事,值得讓人敬佩;我特意來這就是告訴你們,去了梁州放手做,遇到為難的情況,寫信給我,無論幫你們轉告父皇還是幫你們做些什麽,我都義不容辭。”
四皇子心口一熱,一時說不出話來。
大皇子伸手拍拍四皇子的肩。
程珮儀出聲:“多謝大皇子。”
大皇子扭頭看過來:“這是司徒家子孫的本分。程姑娘,我之前實在無顏見你,當年去神農莊學農,我和二弟三弟五弟落荒而逃,如今想來實在是丟人。”
程珮儀笑出聲:“那我還沒感謝大皇子一直以來對我們的鼎力支持,神農莊的玻璃暖房全靠您才建得越來越大。”
大皇子有些不好意思地笑起來。
之前他雖然有意親近程珮儀,但是想起當年的事情還是心存羞愧,不太敢碰上她,都是讓門人來接近神農莊,今日兩人正面碰上,他說出了自己多年的慚愧,心裏頓時輕松不已。
大皇子性格其實太過溫厚了,簡言之就是不夠不要臉不夠果決。所以三皇子五皇子比他受重視,楚王比他受寵,最後一把好牌打了稀爛。
梁州之行比程珮儀和四皇子想象得還要艱難。
此時神農莊的名聲已經傳遍天下,很多人都聽說了神農莊可以讓糧食增產的本事,甚至大半人已經得益。所以這位陸大人帶著滿滿的課堂筆記來指導梁州的農業生產時,底下的大小官吏都深信不疑。
然而這位陸大人的筆記是怎麽回事呢?
程珮儀到了梁州地界,看著一片慘淡的麥田,田邊生無可戀的老農,又是沈重又是憤怒。她喬裝打扮走訪了梁州六個縣,除了深信自己手藝不肯聽官差調遣偷偷摸摸打理麥田的個別農戶,所有人都聽從了陸大人的“神農筆記”,或自願或被官差強逼,以至於如今顆粒不收。
而導致顆粒不收的原因,隨便問一個當地的農民都知道,這些方法完全違背了當地種植的自然條件,說官府紙上談兵都是輕了,簡直是胡搞一氣。程珮儀聽著那些所謂“神農莊種植之法”氣得眉毛直跳。把南邊的種植辦法拿來梁州使用,把去年東邊產量大增受皇帝褒獎的種子買來種到了西邊,反而把農民們精挑細選留下的小麥種子全都淘汰了。更別說種植期間官府一茬又一茬的搞事,把她這些年提高產量的所有辦法不分天南地北全都在梁州這一季小麥身上試了一遍,這能有產量嗎?
四皇子拍了桌子:“朝廷明令禁止官府強逼農戶改變種植之法,本皇子當日推廣間種都要挨家挨戶獲得農戶的同意,你竟敢逼著整個州府全按你的方法種地!”
陸大人很冤枉:“臣的法子是神農莊教的,臣也不知道神農莊的法子有問題啊!”
四皇子更怒了:“我看法子沒問題,你人才是問題!”
戶部侍郎輕咳了一聲:“四皇子,不如聽聽陸大人的解釋。”
陸大人立刻說:“臣冤枉啊!朝廷讓我們下放前去神農莊上課,臣當初不敢漏聽一個字,記了密密麻麻幾本筆記,到了梁州不敢擅專,一切全都按照筆記施行,結果卻是整個州顆粒無收,這……這……臣實在不知道錯在了何處……”
四皇子冷笑:“神農莊授課大半時候就是我本人,我為何不記得你?”
陸大人冷汗滴下來:“下官……許是下官長得普通……”
程珮儀曬得臉頰通紅,一邊摘鬥笠一邊走進來:“陸大人可知,你是第一個被神農莊教導後赴此地為官的人?”
陸大人莫名:“本官知道。”
程珮儀不在意他切換自如的自稱,坐下喝了好幾杯水才解了渴:“我們每教導一位下放的官員都要確認他所去的地方,根據當地的氣候土質、多年來欽天監記載的天氣情況以及楚王、四皇子派人實地考察,才能確認當地最合適的種植之法。你是第一位來梁州的官員,我們卻對你沒有印象,陸大人,這不就奇怪了嗎?”
作者有話要說: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