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昭天下雲珪逆案隱追查借酒澆愁
關燈
小
中
大
全國通緝賈寶玉?
算了吧。誰不知道那是皇帝的小舅子,還是個有龍陽之好、敢在親爹眼前“辦事兒”的,丟一次臉就夠了,沒必要再鬧滿城的風言風語。
況且,並沒有跡象顯示,這個詭異的“侄”是與賈敬血緣相關的親侄,或許只是哪家的“賢侄”——那這範圍就廣得沒邊兒了。
因此,雲朔便只是派出了侍衛,暗中監視賈家,並搜查賈寶玉的下落。
三更半夜,禦書房中依舊燈火通明,因為正在連夜禦審。
將抓捕的雲珪同黨一個個提上來審問,得知雲珪不僅勾結西寧王、勾結紀伊真緒、勾結賈敬——這次,文臣大肆爭國本,攪得朝堂烏煙瘴氣,也有這忠順王世子的推手在內。
審得如此著急,是因為太子的建議很急,雲涯再次進言:“兒臣認為,雲珪與賈敬雖然相互勾連,但並非同黨。因此,雖然仍在追查賈敬下落,但已經可以將雲珪謀逆的事實通告天下,並按律處置相關人等。”
審了近兩個時辰,雲朔口幹,喝了半杯茶才繼續問:“你覺得有必要這麽急著處理?”
“父皇明鑒,爭國本一事貽害不淺,半朝文臣依舊人心惶惶,父皇應早日處理‘罪魁禍首’,安定人心。”
雲朔一直跟文臣擰著犟著,甚至“威脅”要開恩科,並非是記恨或報覆,而是想緩一緩,釣出幕後之人;今夜,聽得審案的證詞,結合之前的種種跡象,已經能確認,爭國本之後,推波助瀾最狠的便是雲珪,最早跳騰的幾只螞蚱,不少都受了雲珪的哄騙,或是收了一定好處。
已經查出了幕後黑手是雲珪,那便可以抓大放小、殺雞儆猴,給文臣吃顆定心丸了。
可能還有其他人在攪渾水,但水至清則無魚,而且,君臣不宜長期冷戰,否則易被有心之人鉆空子——就如雲珪攛掇的,這是個收攏人心的好機會;雲涯無意挑撥離間,但就怕其他人生出不該的想法。
雲朔又喝了半杯茶,問另一個:“定遠侯怎麽看?”
“臣剛回京,並不清楚此案來龍去脈。”
依舊是家都沒回就進了宮,林睿對皇帝與文臣的恩怨情仇只是稍稍聽了一耳朵,說實話,他還有些納悶,怎麽會鬧到這種程度的?
雲朔不由嘆氣,就知道,問也白問。
想想看,過兩天雲征便要回京,確實不宜繼續這麽亂著,弄個爛攤子給死對頭看笑話?而且國本之爭是肅王離京兩日後便掀起來的,能讓人說,肅王一離開,皇帝便壓不住朝堂?
雲朔轉向雲涯,點頭:“就按你所說的吧,雲珪與賈敬,分開來辦。”
不過該問的還得問清楚,雲朔又吩咐:“你將那封密信拿去給雲珪看,看能不能審出什麽來。”
“兒臣遵旨。”
於是,一天之內,忠順王世子被“提審”三回,最後一次還是四更天,被從床上拽下來的。
雲珪正想打著哈欠問“太子有何貴幹”,卻被糊了一張紙在臉上,好容易扒下來,對上的竟然是林睿那張面無表情的臉。
雲珪陡然皺眉,低頭看那五個字、言簡意不賅的密信,目光最終停留在那個“龜”字之上,覆雜難言。
雲涯冷笑道:“在賈敬及暗軍心中,世子可與那‘萬壽無疆’的畜生別無二致。”
這有些文縐縐了,說得接地氣些,就是跟王八沒兩樣。
雲珪的臉色愈加晦暗,終於擡頭,淡淡問道:“就憑一個‘龜’字,太子就能確認這封信與我有關?”
雲涯向林睿點了點頭,林睿開口解釋:“世子將賈敬囚於江南農莊,布下重兵看守,那些人已經招供。”
——怎麽會?雲珪驚疑不定,他布在賈敬周圍之人慎之又慎,也是借他人之手訓練的一批人馬,怎可能供出他來?
即使雲珪強作鎮定,眼中的慌亂依舊沒逃過雲涯的眼睛。雲涯了然,不由嘲諷:“看來,那個農莊早被賈敬逆黨滲透。京城到江南路遠,世子鞭長莫及,也不奇怪。”
如此,也明白了龜入的是什麽“甕”。就算雲涯沒有在甄家將雲珪逼堵上絕路,待林睿回京,自會帶回雲珪勾結賈敬的證人,雲珪還是會淪為階下囚——這是賈敬所報“一箭之仇”。
“眾叛親離,還胡亂樹敵。”
雲涯再次諷刺,清楚看見,雲珪眼中越發壓抑不住的難堪之色。
圍審忠順王世子的持久戰又持續了兩天,大概是因為太子殿下終於狠挫了雲珪自以為是的傲氣,訊問還算順利,雲珪又交代了不少“圖謀不軌”。
皇室竟然還藏了這麽個狼子野心的,決不可姑息。三日後朝堂之上,雲朔將雲珪種種罪狀公布於世,褫奪世子封號,逐出宗室,並發配皇陵囚禁一生。
雲珪餘黨也受到清算,首當其沖的便是在爭國本中“居功至偉”的那些個,殺的殺、貶的貶,又破了一回“不殺言官”的忌諱,卻讓其他文臣放了心。因為皇帝明顯將錯處全按在了這幫人身上,至於其他文臣,不輕不重地得了幾句訓斥,又受了安撫——“之前君臣生嫌,乃是小人作祟,如今真相大白,朕與眾卿都覺欣慰。”
倍覺欣慰,恩科不再提起,被“官降三級原職留用”的也終於“因功官覆原職”,總之算是一片皆大歡喜,眾臣齊道皇上聖明。
甄寶玉頭七之日,雲涯帶著黛玉親自去甄家吊唁。
甄老爺子老淚縱橫,真想帶著這把殘骨歸田,可又清楚地知道,甄家從來都是京城官局中的一環,有權有勢時被忌憚,無權無勢時也被利用。
根本走不脫、走不得。
雲涯臨走時,告知老師,父皇已決定要再次啟用甄家,時機就在定南疆前後——甄老爺子聽著,又看著靈堂內的白幡,蒼老的臉上竟露出一絲嘲諷之意。
都說人生最得意事乃是“升官發財死老婆”,換到他這處,兩次死裏逃生,竟都是“否極泰來死孫兒”。
朝臣以為,爭國本這破事兒終於告一段落,卻不知,皇宮裏眾人皆震驚憤怒——爭國本的源頭就是有問題的!
雲珪交代,桃林裏算計藍宜茜,是他與何致合謀。雲珪本想留著何致將來對付鎮國公府,哪知道自己栽得過早,壓根沒用上這步妙棋。
就算沒用上,也掩飾不過何致那不是東西的玩意兒!下流到算計個十五歲的小姑娘,還敢附和叛賊造反,雲朔聽雲涯匯報時是森森冷笑,他竟不知道,他那毫無血緣關系的外家裏頭,還有這般出息的人物!
一隊侍衛星夜出宮,奉皇命要將壽安伯何致提到皇帝跟前禦審,卻不成想撲了個空——三日前,何家的女眷便以上香還願為名,悄悄躲出京城;而何致本人,也在白天喬裝離京了。
無旨意下,身為外戚的伯爵不可輕易出京。這已經是明明白白的不臣之心。
若不是怕牽連鎮國公府,雲朔真想張出皇榜,全國通緝何致這個欽犯。
弄月悄悄麽麽打探到了消息,趕緊將藍宜茜接進宮,又特意派人送信去景襄侯府,將蕭若繁狠狠罵了一頓:叫你狗拿耗子,拿出事兒來了吧?
蕭若繁對信,無奈至極,可公主殿下也沒罵錯。只得一邊自嘆識人不清,一邊想方設法地去安慰藍老夫人。
何太後自責不已,想要親自去寧康宮脫簪待罪。蕭氏卻一道旨意發過來讓她繼續“養病”,自己則在考慮怎麽處理藍宜茜那樁已經指下的婚約。
或許,只能讓皇上將藍宜茜收為義女,由皇家出面悔婚,今後也繼續由皇家保媒。但現在也不是時機,須得再等等。
再過十幾日便是黛玉的及笄禮,藍老夫人卻還在為了孫女兒心急如焚。柔蘭公主帶著黛玉一道去勸慰了好幾回,藍老夫人苦笑,說鎮國公府今年諸事不順,或許不宜給太子妃上頭。
其實,由長公主這個嬸母給黛玉上頭也沒什麽關系,只是柔蘭公主考慮到自己沒有子嗣,並不是全福之人,而且宮裏也想拉近與鎮國公府的聯絡,這才特意請了藍老夫人。
都是一腔熱心,誰知越發的煩雜。
黛玉被藍老夫人捏著手,心裏滿是酸澀感,卻又不知如何勸慰:“老夫人放心……我、我下午便進宮,去看藍姑娘。”
“勞煩你了。”藍老夫人撫了撫黛玉細細軟軟的秀發,心裏也覺得過不去,“少女將及笄,是成人大典,你卻還要為宜茜的事東奔西跑。”
事關藍宜茜的終身大事,她跑一跑、愁一愁又算什麽?
柔蘭公主留著,繼續陪藍老夫人說話,也是以長公主的身份名正言順地擋掉一些自以為是的耳報神;黛玉則匆匆進宮,在沁芳苑之後的小竹林裏頭捉住了藍宜茜。
竹林幽雅,石桌清涼,藍宜茜卻不怎麽“優雅”。
依舊在哼哧哼哧地吃著點心,身邊還放這個高高的酒壇子,桌上一套橡木杯,從小到大,看樣子喝了不少。
弄月也坐在石凳上,手裏把玩個白瓷杯子,是個陪吃陪喝的。
見黛玉來了,藍宜茜難得有點蔫蔫的,弄月則擡手招呼:“坐過來吧,要不要一起喝一杯?藍丫頭心情不好。”
心情不好,借酒澆愁麽?
黛玉挑了個石凳子坐下,一雙明眸滿是憂色,倚著翠竹依依,皆搖曳少女心事。杏花酒芳,香醇不已,醞釀的卻是略顯青澀的憂愁。
藍宜茜又擡起手,“咕嘟”灌了一杯下去,臉兒有些紅通通的,趴在桌上嘀咕:“我還是不信,他會是那樣的人。”
黛玉撚了塊糕送進藍宜茜嘴裏,看她嚼巴嚼巴,無奈勸著:“慢點兒吃,別噎著。”
藍宜茜剛想說什麽,黛玉一眼瞪過去,兇巴巴的:“把嘴裏頭東西咽下去再說話!”順手也把酒杯拿走了,就算噎著了也該拿茶送,杏花酒再清淡也是酒,辣了喉嚨豈不嗆得更厲害。
白被弄月拿洋蔥汁禍害過的,黛玉正對所以刺激性的吃食異常敏感。
兩個人總比一個人攔得住,看藍丫頭被半醉不醉的,估計是沒力氣了。弄月站起來,讓宮女將酒收了去,換了茶和水果上來,既方便說話兒,也能解酒。
說著,弄月還戳了戳藍宜茜的臉頰,瘦了不少,下巴都尖了。公主殿下直嘆氣:“不準喝了,知道不?”
藍宜茜趴窩在石桌子上,鼓著腮幫子搖晃腦袋,卻還是那句:“我真不信,他是那種人。”
……
何致是個什麽樣的人,可能,連何致自己都不清楚。
靠近京郊的小鎮甸,人來人往,熙熙攘攘。
所謂大隱隱於市,伴著吱吱呀呀的鋸木之聲,紡紗機轉過一圈又一圈,骨碌著壓過了帶著笑意的感謝:“老道能逃出生天,還多虧伯爺相救。”
淺色道袍,一襲拂塵,自是賈敬這位方外之人。
對比之下,沈默寡言的“伯爺”顯得有些晦暗,抱了抱拳,聲卻很沈:“不敢當,雲珪逆案已經大白於天下,世間很快便不再有壽安伯。”
這當然是,何致。
賈敬摸了摸胡子,笑道謙恭,心裏又是另一番光景:三殿下神機妙算,篤定會是五皇子登基,又怎能不做好“準備”?威逼也好,利誘也罷,總之得到了這個結果:何家列屬暗軍,已經傳了三代,當年便參與過多次暗殺——若不是太上皇犯了執拗不肯封爵,皇上也將外家忘了個幹凈,這些年,恐怕還要兇險多倍。
作者有話要說:“亻”+“至”=“侄”
雲珪:何致是你的人?!
雲翳:所以說你眼瞎。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算了吧。誰不知道那是皇帝的小舅子,還是個有龍陽之好、敢在親爹眼前“辦事兒”的,丟一次臉就夠了,沒必要再鬧滿城的風言風語。
況且,並沒有跡象顯示,這個詭異的“侄”是與賈敬血緣相關的親侄,或許只是哪家的“賢侄”——那這範圍就廣得沒邊兒了。
因此,雲朔便只是派出了侍衛,暗中監視賈家,並搜查賈寶玉的下落。
三更半夜,禦書房中依舊燈火通明,因為正在連夜禦審。
將抓捕的雲珪同黨一個個提上來審問,得知雲珪不僅勾結西寧王、勾結紀伊真緒、勾結賈敬——這次,文臣大肆爭國本,攪得朝堂烏煙瘴氣,也有這忠順王世子的推手在內。
審得如此著急,是因為太子的建議很急,雲涯再次進言:“兒臣認為,雲珪與賈敬雖然相互勾連,但並非同黨。因此,雖然仍在追查賈敬下落,但已經可以將雲珪謀逆的事實通告天下,並按律處置相關人等。”
審了近兩個時辰,雲朔口幹,喝了半杯茶才繼續問:“你覺得有必要這麽急著處理?”
“父皇明鑒,爭國本一事貽害不淺,半朝文臣依舊人心惶惶,父皇應早日處理‘罪魁禍首’,安定人心。”
雲朔一直跟文臣擰著犟著,甚至“威脅”要開恩科,並非是記恨或報覆,而是想緩一緩,釣出幕後之人;今夜,聽得審案的證詞,結合之前的種種跡象,已經能確認,爭國本之後,推波助瀾最狠的便是雲珪,最早跳騰的幾只螞蚱,不少都受了雲珪的哄騙,或是收了一定好處。
已經查出了幕後黑手是雲珪,那便可以抓大放小、殺雞儆猴,給文臣吃顆定心丸了。
可能還有其他人在攪渾水,但水至清則無魚,而且,君臣不宜長期冷戰,否則易被有心之人鉆空子——就如雲珪攛掇的,這是個收攏人心的好機會;雲涯無意挑撥離間,但就怕其他人生出不該的想法。
雲朔又喝了半杯茶,問另一個:“定遠侯怎麽看?”
“臣剛回京,並不清楚此案來龍去脈。”
依舊是家都沒回就進了宮,林睿對皇帝與文臣的恩怨情仇只是稍稍聽了一耳朵,說實話,他還有些納悶,怎麽會鬧到這種程度的?
雲朔不由嘆氣,就知道,問也白問。
想想看,過兩天雲征便要回京,確實不宜繼續這麽亂著,弄個爛攤子給死對頭看笑話?而且國本之爭是肅王離京兩日後便掀起來的,能讓人說,肅王一離開,皇帝便壓不住朝堂?
雲朔轉向雲涯,點頭:“就按你所說的吧,雲珪與賈敬,分開來辦。”
不過該問的還得問清楚,雲朔又吩咐:“你將那封密信拿去給雲珪看,看能不能審出什麽來。”
“兒臣遵旨。”
於是,一天之內,忠順王世子被“提審”三回,最後一次還是四更天,被從床上拽下來的。
雲珪正想打著哈欠問“太子有何貴幹”,卻被糊了一張紙在臉上,好容易扒下來,對上的竟然是林睿那張面無表情的臉。
雲珪陡然皺眉,低頭看那五個字、言簡意不賅的密信,目光最終停留在那個“龜”字之上,覆雜難言。
雲涯冷笑道:“在賈敬及暗軍心中,世子可與那‘萬壽無疆’的畜生別無二致。”
這有些文縐縐了,說得接地氣些,就是跟王八沒兩樣。
雲珪的臉色愈加晦暗,終於擡頭,淡淡問道:“就憑一個‘龜’字,太子就能確認這封信與我有關?”
雲涯向林睿點了點頭,林睿開口解釋:“世子將賈敬囚於江南農莊,布下重兵看守,那些人已經招供。”
——怎麽會?雲珪驚疑不定,他布在賈敬周圍之人慎之又慎,也是借他人之手訓練的一批人馬,怎可能供出他來?
即使雲珪強作鎮定,眼中的慌亂依舊沒逃過雲涯的眼睛。雲涯了然,不由嘲諷:“看來,那個農莊早被賈敬逆黨滲透。京城到江南路遠,世子鞭長莫及,也不奇怪。”
如此,也明白了龜入的是什麽“甕”。就算雲涯沒有在甄家將雲珪逼堵上絕路,待林睿回京,自會帶回雲珪勾結賈敬的證人,雲珪還是會淪為階下囚——這是賈敬所報“一箭之仇”。
“眾叛親離,還胡亂樹敵。”
雲涯再次諷刺,清楚看見,雲珪眼中越發壓抑不住的難堪之色。
圍審忠順王世子的持久戰又持續了兩天,大概是因為太子殿下終於狠挫了雲珪自以為是的傲氣,訊問還算順利,雲珪又交代了不少“圖謀不軌”。
皇室竟然還藏了這麽個狼子野心的,決不可姑息。三日後朝堂之上,雲朔將雲珪種種罪狀公布於世,褫奪世子封號,逐出宗室,並發配皇陵囚禁一生。
雲珪餘黨也受到清算,首當其沖的便是在爭國本中“居功至偉”的那些個,殺的殺、貶的貶,又破了一回“不殺言官”的忌諱,卻讓其他文臣放了心。因為皇帝明顯將錯處全按在了這幫人身上,至於其他文臣,不輕不重地得了幾句訓斥,又受了安撫——“之前君臣生嫌,乃是小人作祟,如今真相大白,朕與眾卿都覺欣慰。”
倍覺欣慰,恩科不再提起,被“官降三級原職留用”的也終於“因功官覆原職”,總之算是一片皆大歡喜,眾臣齊道皇上聖明。
甄寶玉頭七之日,雲涯帶著黛玉親自去甄家吊唁。
甄老爺子老淚縱橫,真想帶著這把殘骨歸田,可又清楚地知道,甄家從來都是京城官局中的一環,有權有勢時被忌憚,無權無勢時也被利用。
根本走不脫、走不得。
雲涯臨走時,告知老師,父皇已決定要再次啟用甄家,時機就在定南疆前後——甄老爺子聽著,又看著靈堂內的白幡,蒼老的臉上竟露出一絲嘲諷之意。
都說人生最得意事乃是“升官發財死老婆”,換到他這處,兩次死裏逃生,竟都是“否極泰來死孫兒”。
朝臣以為,爭國本這破事兒終於告一段落,卻不知,皇宮裏眾人皆震驚憤怒——爭國本的源頭就是有問題的!
雲珪交代,桃林裏算計藍宜茜,是他與何致合謀。雲珪本想留著何致將來對付鎮國公府,哪知道自己栽得過早,壓根沒用上這步妙棋。
就算沒用上,也掩飾不過何致那不是東西的玩意兒!下流到算計個十五歲的小姑娘,還敢附和叛賊造反,雲朔聽雲涯匯報時是森森冷笑,他竟不知道,他那毫無血緣關系的外家裏頭,還有這般出息的人物!
一隊侍衛星夜出宮,奉皇命要將壽安伯何致提到皇帝跟前禦審,卻不成想撲了個空——三日前,何家的女眷便以上香還願為名,悄悄躲出京城;而何致本人,也在白天喬裝離京了。
無旨意下,身為外戚的伯爵不可輕易出京。這已經是明明白白的不臣之心。
若不是怕牽連鎮國公府,雲朔真想張出皇榜,全國通緝何致這個欽犯。
弄月悄悄麽麽打探到了消息,趕緊將藍宜茜接進宮,又特意派人送信去景襄侯府,將蕭若繁狠狠罵了一頓:叫你狗拿耗子,拿出事兒來了吧?
蕭若繁對信,無奈至極,可公主殿下也沒罵錯。只得一邊自嘆識人不清,一邊想方設法地去安慰藍老夫人。
何太後自責不已,想要親自去寧康宮脫簪待罪。蕭氏卻一道旨意發過來讓她繼續“養病”,自己則在考慮怎麽處理藍宜茜那樁已經指下的婚約。
或許,只能讓皇上將藍宜茜收為義女,由皇家出面悔婚,今後也繼續由皇家保媒。但現在也不是時機,須得再等等。
再過十幾日便是黛玉的及笄禮,藍老夫人卻還在為了孫女兒心急如焚。柔蘭公主帶著黛玉一道去勸慰了好幾回,藍老夫人苦笑,說鎮國公府今年諸事不順,或許不宜給太子妃上頭。
其實,由長公主這個嬸母給黛玉上頭也沒什麽關系,只是柔蘭公主考慮到自己沒有子嗣,並不是全福之人,而且宮裏也想拉近與鎮國公府的聯絡,這才特意請了藍老夫人。
都是一腔熱心,誰知越發的煩雜。
黛玉被藍老夫人捏著手,心裏滿是酸澀感,卻又不知如何勸慰:“老夫人放心……我、我下午便進宮,去看藍姑娘。”
“勞煩你了。”藍老夫人撫了撫黛玉細細軟軟的秀發,心裏也覺得過不去,“少女將及笄,是成人大典,你卻還要為宜茜的事東奔西跑。”
事關藍宜茜的終身大事,她跑一跑、愁一愁又算什麽?
柔蘭公主留著,繼續陪藍老夫人說話,也是以長公主的身份名正言順地擋掉一些自以為是的耳報神;黛玉則匆匆進宮,在沁芳苑之後的小竹林裏頭捉住了藍宜茜。
竹林幽雅,石桌清涼,藍宜茜卻不怎麽“優雅”。
依舊在哼哧哼哧地吃著點心,身邊還放這個高高的酒壇子,桌上一套橡木杯,從小到大,看樣子喝了不少。
弄月也坐在石凳上,手裏把玩個白瓷杯子,是個陪吃陪喝的。
見黛玉來了,藍宜茜難得有點蔫蔫的,弄月則擡手招呼:“坐過來吧,要不要一起喝一杯?藍丫頭心情不好。”
心情不好,借酒澆愁麽?
黛玉挑了個石凳子坐下,一雙明眸滿是憂色,倚著翠竹依依,皆搖曳少女心事。杏花酒芳,香醇不已,醞釀的卻是略顯青澀的憂愁。
藍宜茜又擡起手,“咕嘟”灌了一杯下去,臉兒有些紅通通的,趴在桌上嘀咕:“我還是不信,他會是那樣的人。”
黛玉撚了塊糕送進藍宜茜嘴裏,看她嚼巴嚼巴,無奈勸著:“慢點兒吃,別噎著。”
藍宜茜剛想說什麽,黛玉一眼瞪過去,兇巴巴的:“把嘴裏頭東西咽下去再說話!”順手也把酒杯拿走了,就算噎著了也該拿茶送,杏花酒再清淡也是酒,辣了喉嚨豈不嗆得更厲害。
白被弄月拿洋蔥汁禍害過的,黛玉正對所以刺激性的吃食異常敏感。
兩個人總比一個人攔得住,看藍丫頭被半醉不醉的,估計是沒力氣了。弄月站起來,讓宮女將酒收了去,換了茶和水果上來,既方便說話兒,也能解酒。
說著,弄月還戳了戳藍宜茜的臉頰,瘦了不少,下巴都尖了。公主殿下直嘆氣:“不準喝了,知道不?”
藍宜茜趴窩在石桌子上,鼓著腮幫子搖晃腦袋,卻還是那句:“我真不信,他是那種人。”
……
何致是個什麽樣的人,可能,連何致自己都不清楚。
靠近京郊的小鎮甸,人來人往,熙熙攘攘。
所謂大隱隱於市,伴著吱吱呀呀的鋸木之聲,紡紗機轉過一圈又一圈,骨碌著壓過了帶著笑意的感謝:“老道能逃出生天,還多虧伯爺相救。”
淺色道袍,一襲拂塵,自是賈敬這位方外之人。
對比之下,沈默寡言的“伯爺”顯得有些晦暗,抱了抱拳,聲卻很沈:“不敢當,雲珪逆案已經大白於天下,世間很快便不再有壽安伯。”
這當然是,何致。
賈敬摸了摸胡子,笑道謙恭,心裏又是另一番光景:三殿下神機妙算,篤定會是五皇子登基,又怎能不做好“準備”?威逼也好,利誘也罷,總之得到了這個結果:何家列屬暗軍,已經傳了三代,當年便參與過多次暗殺——若不是太上皇犯了執拗不肯封爵,皇上也將外家忘了個幹凈,這些年,恐怕還要兇險多倍。
作者有話要說:“亻”+“至”=“侄”
雲珪:何致是你的人?!
雲翳:所以說你眼瞎。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