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單騎入京合圍兵鏈良禽擇木各奔前程
關燈
小
中
大
林睿的一把刀著實嚇狠了榮伯府,可不等一家子回過神來,王家那邊又提出:現在京城不定,巧姐兒的周歲宴,最好等到太上皇的壽宴之後再辦,以免有不恭之嫌。
這小姑娘的周歲就是那個日子,七月初七,怎麽能拖?再說,請帖都發出去了,忽然改了,這不是讓人笑話麽。
可現在,王家的腰板兒最硬,榮伯府是打落牙齒和血吞,總歸也不是第一次做笑柄,很多事,習慣了也沒什麽;可賈府眾主子又想不明白了,雖說那是巧姐兒的周歲宴,可打得旗號是王子騰,榮伯府丟臉,王家不也跟著丟臉?
——王子騰還真是被逼的。
說是九省都檢點,可是九城兵馬哪裏是那麽容易掌握的?林睿一回來,毫不客氣的,又把侍衛司要了回去;肅王過兩日也要回來了,有這麽個“他山之石”,看樣子他還得分出去兩個司。更別說,最靠近皇宮的那幾個司的兵馬,都是皇帝或者太上皇的心腹,眼高於頂,若真出了事,一準勤王去了,等他發令,黃花菜都涼了。
榮伯府的“滿月宴”是個餿主意,可在王子騰看來,不失為一個拉攏人脈的好法子,總歸不是自己起的宴,借東風,誰不樂意。誰曉得,京城真的嚇怕了,不熟的自然不來,熟悉的那邊,保齡侯府和忠靖侯府居然都拒了!
仔仔細細問了閨女王熙鳳,得知“抄檢大觀園”,王子騰總算明白了為何史家和林家都如此不給面子,為何皇帝會重罰賈家——根本不是為了“孽障”賈寶玉,頓時氣得肝兒疼,就沒見過這麽自挖墻腳自毀長城的!
妹妹居然如此膽大妄為,咬牙切齒著,王子騰也掃了親戚的面子:這什麽周歲宴,要不,給我拖,要不,別找我!
因此,榮伯府既“逆子”、“改名”之後,又上了京城流言蜚語的榜首,因為他們家的小姐一年要過兩個生日。
不過,這流言也沒風傳多久,因為另一位話題人物,肅王,及時的回京。
肅王雲征督兵南疆,比在東海的林睿遠了不少,又過了好幾日方才趕到京城。風塵仆仆,黑衣黑馬,頂著七月流火,分明是一身的肅殺。
別說守城兵丁,連前來“迎駕”的周家人都嚇了一跳:肅王竟然是單騎入京!
這些年,自家那從來不著調的皇貴太妃沒少給肅王殿下惹麻煩。宮權伴著幹政的人脈,皆是太上皇給的,左丞相周稟肅依然是外臣,即使再心焦,也無法阻止太上皇放任妹妹往越發栽歪的道上走。
還是那句話,皇帝防備周家,太上皇更是“遠交近攻”,遠遠地拉著肅王這個手握重權的兒子,卻又對身在京城的周家多方提防。是以,整整三年,周稟肅任由女兒周貴妃被幽禁宮中,從未想過營救,而是全力支援著肅王。
現在太上皇越發年老,皇權的“和平過渡”越發的明顯,這種時候,被推上風口浪尖的不再是根基不穩的新帝背後的林家,而變成了他們周家。
造成如此局面的,與其說是皇帝五弟,還不如說是他們的“好父皇”。雲征沈默不語,只是冷冷地看著飽經風霜的城門,心裏嘲諷——如此,這裏,還夠不上玄武門。
得知雲征單騎入京,雲朔冷笑:“兄長是擔心朕給他來一出荊州之宴麽!”
皇帝大舅子一向喜歡繞,大概是蟄伏久了養出的不好好說話的怪毛病。林睿權當沒聽見,他只是負責將那份所謂的“南疆布軍圖”呈給皇帝,不確定這裏頭到底摻了多少水分,但大體看得清晰:雲征在回京之前,將南疆駐軍分呈鏈狀,圍繞南疆幾處險要之地,進可攻,退可守。
還是留了一分餘地,沒有布下“進可造反,退可出疆”的必有一戰的死局。這個陣法,只意在圍鎖——就如,抗倭的海軍明知倭寇背後有扶桑勢力在操縱,又不得輕易以國之名義開戰,便常常采取此法:派出海船占據扶桑幾個出海口的險要位置,並不交火,僅僅堵死你,憋屈死你。
“父皇”壽宴在即,逼反手握朝中近半兵馬的兄長,氣死那老頭兒——天下大亂,實在得不償失,朕肩負千乘江山,不是隨便哭鬧打架的小孩子。
因此,雲朔幹脆將“正事”撂下,拐彎抹角找別的路子舒緩心情:“朕本打算趁著父皇的壽宴大赦天下,不過,仔細考慮,父皇並不是整壽,故作隆重,恐折了壽數。”無法深追扶桑貢品之事,只能治幾個無關緊要的小人物,如此還是別赦了,免得皇貴太妃娘娘差點捅破天卻得不到一點兒教訓,下次繼續自以為是地犯蠢。
林睿收回布軍圖,面無表情,只是在心裏計算,若真要打這一仗,水軍可以從河道之中突圍,但所付出的代價必然十分慘重。
雲朔頓了頓,忽然又笑著岔到了另一件事上:“朕記得,當年朕剛到水軍之中,你便與朕提出:要平海事,必得先定海疆。”
林睿不語,雲朔繼續道: “你當年與朕言,明確定下屬我方的海域,劃明界限,令行禁止。”明確了界限,只要敢來便打回去,如此既不失國威,又緊緊握著義理,免得明明是“反擊”,到別人嘴裏倒鬧成了“侵略”。
“可是,鬧不清楚的,又何止是海疆!現在,不管是對著倭寇還是對著那幫南蠻,很多時候,朝廷打也不是,忍也不是,因為出了事根本鬧不明白是誰的地盤,屬誰的責任,時間都耗在扯皮上頭了!”雲朔冷言,“朝廷重禮,卻奈何不了不講理的!”
林睿明了雲朔之意,前些年,朝廷裏帝黨與太上皇黨鬥爭不休,朝廷忙著內耗,顧不上解決這些外患;拖到了現在,太上皇終於漸漸服老,肅王剛硬,但也並非不明大義之人,不會輕舉妄動,是以,疆域問題終於迎來了解決的契機。
“朕打算把這件事交由你——還有雲涯。”雲朔淡淡道,“雲涯年輕,但十分聰慧,更難得的是心性堅忍,朕相信,他可以擔此大任。”
——憫恭郡王,大皇子的庶長子。
林霽風傳來的信中明確提到,雲朔拉攏了雲涯,不明就裏地很是照顧。可由林睿看來,如此絕非“照顧”,過早地將如此重擔壓到一個十五歲的少年身上,不是想借機要他的命,就是所圖、甚遠。
“往大了說,這可是‘萬事難得之功業’;不過朕想的沒那麽遠,就如你當初與朕說的一般,只是不想打個仗——都這麽憋屈。”
國權在上,不可短視為皇權之爭。林睿跪下,鄭重諾言:“必不負陛下重托。”
雲涯本想找機會向皇帝請一個外放的差事,可沒成想攤上了這“上下五千年,縱橫九萬裏”的重任。身為皇族男子,自當心系天下,天降大任,斷沒有推諉的道理。
因此,雲涯只能苦笑,自嘲:定疆域之事,兵部尚書林睿不可或缺,管著與外族往來的鴻臚寺自然也跑不掉,更別說林霽風本身管的便是南疆那那片兒的“儀制”。自己越是不想沾上林家,越是,被緊緊黏在了一起。
好在,定疆域任重道遠,當務之急是辦好太上皇的壽宴。雖然沒有大赦天下,可壽宴上的幾道聖旨,也牽著半個京城的心脈。
第一,按照本朝皇子“分封而不襲土,列爵而不臨民”的祖制,六皇子雲諾被封為旭王,於宮外修建府邸,準備擇吉日搬出皇宮,開府自住。因為旭王年幼,且新近喪母,暫不定婚事。
第二,大公主雲弄月指婚於將軍崔應明,同樣修建公主府,三月後擇吉日完婚。大公主極受寵愛,準駙馬被授予侯爵之位,可是,明眼人都看得出來,準駙馬從將官變成了勳官,再無領兵之日。
第三,各地分送來奇珍異寶祝賀萬壽,太上皇念臣子辛勞,將不少貢品賜予有功之臣,得了賞露了臉面的,又何止一個兩個,各個都稱讚皇家厚道,必當肝腦塗地以報君恩。
……
不管這個金秋是否多事兒,皇家表了個高興的態度,連帶著大臣也逐漸高興起來,借著這“東風”,榮伯府這周歲宴總算是辦了起來,巧姐兒終於如願地長大了一歲。
林府早已送過“禮”,史侯兩府同樣權當不知道。只是這次終於漏了消息,原來史侯府早已決定結交更可靠的盟友,是巧合也是幸運,往上追溯家譜,史侯府與當下風頭正盛的史昭儀家竟然是同宗!
早年皆漂泊,保齡侯府發跡於軍功,史昭儀家也是那時漸漸興起書香之風,能吃飽飯方才能想著供奉宗祠,方才知道,原來天底下的緣分竟然是這般的奇妙。
本就是後宮顏色最好的嬪妃,又有太皇太後的看重,可不比榮伯府那個跟太監傳緋聞的賢妃可靠的多,保齡侯與忠靖侯自然樂得與清貴之家結交;而史昭儀這邊,雖然清貴,畢竟沒什麽權勢,與軍功更是無緣,兩位史侯雖無實職,積威尤在,侯府嫡長女史湘雲又與小將衛若蘭訂了親,將來或更有出息,一層層的親戚,一點點的勢力,可不都是這麽拉的麽。
良禽擇木而棲,既然各有奔頭,那還何苦去貼人家的冷屁股。
因此,榮伯府只得無奈著解決一些“遺留”之事,譬如讓府裏的幾個姑娘都入寺廟,許願祈福,顯個孝心和規矩,“抄檢大觀園”那事遺害不小,只得盡力彌補;不過,去了四個,只回來三個,迎探惜自不必說,賈素瑤卻留在了寺廟裏頭,因為“甄英蓮”是甄家之女,因為自己“告禦狀”,害得甄家險些滅族,是為大不孝,再無顏留於塵世,自請入寺廟,一輩子青燈古佛,誦經贖罪。
若留個“奴隸”姑娘在家,甄府姑娘嫁不出去,賈府的又能好到哪裏去?
王家埋怨著,賈家忙碌著,可兩家似乎都忘了一件事:賈史王薛,最後這“豐年好大雪”,似乎也沒露面。
——得仔細琢磨,才能想起來,不是薛家甩了臉子;而是,榮伯府的請帖,壓根就不會送到“商家”裏頭去。
又有誰還記得,薛家的當家主母,同樣姓王;府裏頭,寶釵捧著一本佛經仔細看,似乎根本沒聽見外頭夏金桂與寶蟾等人劈裏啪啦的牌九吆喝聲兒。
作者有話要說:第二卷完結,撒花~~
明天開第三卷,“政事情事,有心黃泉瞻舊事;疾風流風,何妨嫁杏付東風”~
有名無實的嫡長女啊,雲妹妹挺住!
家道中落,寒雪連江的寶姐姐,振作!
還有善良可愛的小黛玉,小心,且莫忘本心!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這小姑娘的周歲就是那個日子,七月初七,怎麽能拖?再說,請帖都發出去了,忽然改了,這不是讓人笑話麽。
可現在,王家的腰板兒最硬,榮伯府是打落牙齒和血吞,總歸也不是第一次做笑柄,很多事,習慣了也沒什麽;可賈府眾主子又想不明白了,雖說那是巧姐兒的周歲宴,可打得旗號是王子騰,榮伯府丟臉,王家不也跟著丟臉?
——王子騰還真是被逼的。
說是九省都檢點,可是九城兵馬哪裏是那麽容易掌握的?林睿一回來,毫不客氣的,又把侍衛司要了回去;肅王過兩日也要回來了,有這麽個“他山之石”,看樣子他還得分出去兩個司。更別說,最靠近皇宮的那幾個司的兵馬,都是皇帝或者太上皇的心腹,眼高於頂,若真出了事,一準勤王去了,等他發令,黃花菜都涼了。
榮伯府的“滿月宴”是個餿主意,可在王子騰看來,不失為一個拉攏人脈的好法子,總歸不是自己起的宴,借東風,誰不樂意。誰曉得,京城真的嚇怕了,不熟的自然不來,熟悉的那邊,保齡侯府和忠靖侯府居然都拒了!
仔仔細細問了閨女王熙鳳,得知“抄檢大觀園”,王子騰總算明白了為何史家和林家都如此不給面子,為何皇帝會重罰賈家——根本不是為了“孽障”賈寶玉,頓時氣得肝兒疼,就沒見過這麽自挖墻腳自毀長城的!
妹妹居然如此膽大妄為,咬牙切齒著,王子騰也掃了親戚的面子:這什麽周歲宴,要不,給我拖,要不,別找我!
因此,榮伯府既“逆子”、“改名”之後,又上了京城流言蜚語的榜首,因為他們家的小姐一年要過兩個生日。
不過,這流言也沒風傳多久,因為另一位話題人物,肅王,及時的回京。
肅王雲征督兵南疆,比在東海的林睿遠了不少,又過了好幾日方才趕到京城。風塵仆仆,黑衣黑馬,頂著七月流火,分明是一身的肅殺。
別說守城兵丁,連前來“迎駕”的周家人都嚇了一跳:肅王竟然是單騎入京!
這些年,自家那從來不著調的皇貴太妃沒少給肅王殿下惹麻煩。宮權伴著幹政的人脈,皆是太上皇給的,左丞相周稟肅依然是外臣,即使再心焦,也無法阻止太上皇放任妹妹往越發栽歪的道上走。
還是那句話,皇帝防備周家,太上皇更是“遠交近攻”,遠遠地拉著肅王這個手握重權的兒子,卻又對身在京城的周家多方提防。是以,整整三年,周稟肅任由女兒周貴妃被幽禁宮中,從未想過營救,而是全力支援著肅王。
現在太上皇越發年老,皇權的“和平過渡”越發的明顯,這種時候,被推上風口浪尖的不再是根基不穩的新帝背後的林家,而變成了他們周家。
造成如此局面的,與其說是皇帝五弟,還不如說是他們的“好父皇”。雲征沈默不語,只是冷冷地看著飽經風霜的城門,心裏嘲諷——如此,這裏,還夠不上玄武門。
得知雲征單騎入京,雲朔冷笑:“兄長是擔心朕給他來一出荊州之宴麽!”
皇帝大舅子一向喜歡繞,大概是蟄伏久了養出的不好好說話的怪毛病。林睿權當沒聽見,他只是負責將那份所謂的“南疆布軍圖”呈給皇帝,不確定這裏頭到底摻了多少水分,但大體看得清晰:雲征在回京之前,將南疆駐軍分呈鏈狀,圍繞南疆幾處險要之地,進可攻,退可守。
還是留了一分餘地,沒有布下“進可造反,退可出疆”的必有一戰的死局。這個陣法,只意在圍鎖——就如,抗倭的海軍明知倭寇背後有扶桑勢力在操縱,又不得輕易以國之名義開戰,便常常采取此法:派出海船占據扶桑幾個出海口的險要位置,並不交火,僅僅堵死你,憋屈死你。
“父皇”壽宴在即,逼反手握朝中近半兵馬的兄長,氣死那老頭兒——天下大亂,實在得不償失,朕肩負千乘江山,不是隨便哭鬧打架的小孩子。
因此,雲朔幹脆將“正事”撂下,拐彎抹角找別的路子舒緩心情:“朕本打算趁著父皇的壽宴大赦天下,不過,仔細考慮,父皇並不是整壽,故作隆重,恐折了壽數。”無法深追扶桑貢品之事,只能治幾個無關緊要的小人物,如此還是別赦了,免得皇貴太妃娘娘差點捅破天卻得不到一點兒教訓,下次繼續自以為是地犯蠢。
林睿收回布軍圖,面無表情,只是在心裏計算,若真要打這一仗,水軍可以從河道之中突圍,但所付出的代價必然十分慘重。
雲朔頓了頓,忽然又笑著岔到了另一件事上:“朕記得,當年朕剛到水軍之中,你便與朕提出:要平海事,必得先定海疆。”
林睿不語,雲朔繼續道: “你當年與朕言,明確定下屬我方的海域,劃明界限,令行禁止。”明確了界限,只要敢來便打回去,如此既不失國威,又緊緊握著義理,免得明明是“反擊”,到別人嘴裏倒鬧成了“侵略”。
“可是,鬧不清楚的,又何止是海疆!現在,不管是對著倭寇還是對著那幫南蠻,很多時候,朝廷打也不是,忍也不是,因為出了事根本鬧不明白是誰的地盤,屬誰的責任,時間都耗在扯皮上頭了!”雲朔冷言,“朝廷重禮,卻奈何不了不講理的!”
林睿明了雲朔之意,前些年,朝廷裏帝黨與太上皇黨鬥爭不休,朝廷忙著內耗,顧不上解決這些外患;拖到了現在,太上皇終於漸漸服老,肅王剛硬,但也並非不明大義之人,不會輕舉妄動,是以,疆域問題終於迎來了解決的契機。
“朕打算把這件事交由你——還有雲涯。”雲朔淡淡道,“雲涯年輕,但十分聰慧,更難得的是心性堅忍,朕相信,他可以擔此大任。”
——憫恭郡王,大皇子的庶長子。
林霽風傳來的信中明確提到,雲朔拉攏了雲涯,不明就裏地很是照顧。可由林睿看來,如此絕非“照顧”,過早地將如此重擔壓到一個十五歲的少年身上,不是想借機要他的命,就是所圖、甚遠。
“往大了說,這可是‘萬事難得之功業’;不過朕想的沒那麽遠,就如你當初與朕說的一般,只是不想打個仗——都這麽憋屈。”
國權在上,不可短視為皇權之爭。林睿跪下,鄭重諾言:“必不負陛下重托。”
雲涯本想找機會向皇帝請一個外放的差事,可沒成想攤上了這“上下五千年,縱橫九萬裏”的重任。身為皇族男子,自當心系天下,天降大任,斷沒有推諉的道理。
因此,雲涯只能苦笑,自嘲:定疆域之事,兵部尚書林睿不可或缺,管著與外族往來的鴻臚寺自然也跑不掉,更別說林霽風本身管的便是南疆那那片兒的“儀制”。自己越是不想沾上林家,越是,被緊緊黏在了一起。
好在,定疆域任重道遠,當務之急是辦好太上皇的壽宴。雖然沒有大赦天下,可壽宴上的幾道聖旨,也牽著半個京城的心脈。
第一,按照本朝皇子“分封而不襲土,列爵而不臨民”的祖制,六皇子雲諾被封為旭王,於宮外修建府邸,準備擇吉日搬出皇宮,開府自住。因為旭王年幼,且新近喪母,暫不定婚事。
第二,大公主雲弄月指婚於將軍崔應明,同樣修建公主府,三月後擇吉日完婚。大公主極受寵愛,準駙馬被授予侯爵之位,可是,明眼人都看得出來,準駙馬從將官變成了勳官,再無領兵之日。
第三,各地分送來奇珍異寶祝賀萬壽,太上皇念臣子辛勞,將不少貢品賜予有功之臣,得了賞露了臉面的,又何止一個兩個,各個都稱讚皇家厚道,必當肝腦塗地以報君恩。
……
不管這個金秋是否多事兒,皇家表了個高興的態度,連帶著大臣也逐漸高興起來,借著這“東風”,榮伯府這周歲宴總算是辦了起來,巧姐兒終於如願地長大了一歲。
林府早已送過“禮”,史侯兩府同樣權當不知道。只是這次終於漏了消息,原來史侯府早已決定結交更可靠的盟友,是巧合也是幸運,往上追溯家譜,史侯府與當下風頭正盛的史昭儀家竟然是同宗!
早年皆漂泊,保齡侯府發跡於軍功,史昭儀家也是那時漸漸興起書香之風,能吃飽飯方才能想著供奉宗祠,方才知道,原來天底下的緣分竟然是這般的奇妙。
本就是後宮顏色最好的嬪妃,又有太皇太後的看重,可不比榮伯府那個跟太監傳緋聞的賢妃可靠的多,保齡侯與忠靖侯自然樂得與清貴之家結交;而史昭儀這邊,雖然清貴,畢竟沒什麽權勢,與軍功更是無緣,兩位史侯雖無實職,積威尤在,侯府嫡長女史湘雲又與小將衛若蘭訂了親,將來或更有出息,一層層的親戚,一點點的勢力,可不都是這麽拉的麽。
良禽擇木而棲,既然各有奔頭,那還何苦去貼人家的冷屁股。
因此,榮伯府只得無奈著解決一些“遺留”之事,譬如讓府裏的幾個姑娘都入寺廟,許願祈福,顯個孝心和規矩,“抄檢大觀園”那事遺害不小,只得盡力彌補;不過,去了四個,只回來三個,迎探惜自不必說,賈素瑤卻留在了寺廟裏頭,因為“甄英蓮”是甄家之女,因為自己“告禦狀”,害得甄家險些滅族,是為大不孝,再無顏留於塵世,自請入寺廟,一輩子青燈古佛,誦經贖罪。
若留個“奴隸”姑娘在家,甄府姑娘嫁不出去,賈府的又能好到哪裏去?
王家埋怨著,賈家忙碌著,可兩家似乎都忘了一件事:賈史王薛,最後這“豐年好大雪”,似乎也沒露面。
——得仔細琢磨,才能想起來,不是薛家甩了臉子;而是,榮伯府的請帖,壓根就不會送到“商家”裏頭去。
又有誰還記得,薛家的當家主母,同樣姓王;府裏頭,寶釵捧著一本佛經仔細看,似乎根本沒聽見外頭夏金桂與寶蟾等人劈裏啪啦的牌九吆喝聲兒。
作者有話要說:第二卷完結,撒花~~
明天開第三卷,“政事情事,有心黃泉瞻舊事;疾風流風,何妨嫁杏付東風”~
有名無實的嫡長女啊,雲妹妹挺住!
家道中落,寒雪連江的寶姐姐,振作!
還有善良可愛的小黛玉,小心,且莫忘本心!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