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劉邦張良初相識
關燈
小
中
大
“不好!他們有援兵,趕緊撤進城!”那守將眼見著就要將劉邦他們拿下,卻突然來了援兵,氣得跳腳,卻還是機敏地命令士兵撤進了城裏,重重地關了城門。
劉邦他們本就是無意攻城,他們撤走了,哪裏還會有心思追擊,遂也命人撤遠了一些,整頓傷員。
做好了這一切後,他親自帶著曹參和樊噲,往那救了他們的人走去,高聲道:“不知道兄弟們是哪裏人?我乃來自沛縣的劉邦,今日實乃路過此地,多謝各位兄弟拔刀相助,日後有機會,定然報答。”
那群人粗略看了一眼,不過是百餘人,但是身手個個不凡,似乎都是練家子,而且箭術之精準,劉邦他們也是有目共睹的。
那些人沒有人回話,倒是規規矩矩地讓開了,將一人迎了出來。
那人穿了一身白色長袍,身姿修長,五官俊美,神色沈靜,頗有幾分仙風道骨的味道。
他上前來,對著劉邦微微點頭,行了個禮,聲音不疾不徐道:“大哥言重了,我們是下邳神人黃石公的弟子,奉師傅之命下山跟隨明主叛亂,秦朝苛政,此番必亡。”
“哎喲,沛公,我沒有說錯吧,我說了這個地方是有神仙的,你不信?”樊噲趕緊湊上前來,低聲伏在劉邦耳邊道,“你瞧那公子,長得仙風道骨,一派出塵絕世的味道,沛公你是赤帝之子,想來也是神仙,必然是一家的。”
劉邦默默地瞥了樊噲一眼,心裏卻起了盤算。
他們不過是山野莽夫,雖然武功高強,腦子缺不定比他劉邦更為靈活,且他也說了,要下山跟隨明主叛亂,可見並沒有心思自立門戶問鼎九五,若是能將他們收入囊中,豈非不是一件美事?
劉邦心裏的算盤打得那是啪啪的響,頓時端出了一個笑容來,對著那公子道:“緣分,緣分,我等也是那有志平亂的人,大家都是一條道上的人,我叫劉邦,不知道先生名諱?”
那公子見他客氣,也只能微微行了個禮,一字一頓道:“姓張名良,字子房。”
“張先生。”劉邦微微一笑,上前了一步,客客氣氣地問道,“不知道張先生可有去處了?”
張良微微擡起頭,環視了一下這漆黑天幕,今日已經不下雪了,只是仍是無星無月,黑得令人心驚。
他沈默了一會,這才緩聲道:“我聽聞起義軍的靈魂人物陳勝已然身死,他的部下秦嘉為了穩定軍心,立了楚國後人景駒為楚假王,如今六國紛紛覆舉大旗,但民間早有傳言,亡秦必楚,我打算去投奔假王。”
聽他這麽一說,劉邦哈哈一笑,十分自來熟地拍了拍張良的肩膀,朗聲道:“果然是英雄所見略同啊!張老弟與我所想一般!”
張良聽他這麽一說,倒有些好奇了,不經意地瞥了劉邦一眼,言語卻依舊冷靜道:“莫非劉大哥也有意投奔假王?”
劉邦聽後,卻長嘆了一口氣,神色有些無奈道:“投奔倒是談不上,只是想借些兵馬一用。”
“借兵馬?”張良更是納悶了,據他所知,那假王的情況也不甚樂觀,如何能借兵馬與他?
劉邦似是看穿了他的疑惑,這才接著道:“這事說來羞愧,我從沛縣帶了幾千子弟起事,殺了那縣令,拿下了沛縣,又攻下了隔壁的幾個縣城,我將那攻下的名為豐縣的一個城池,交予我沛縣一些子弟看守,他們卻受了魏人的利益誘惑,據城降了魏人,背叛了我。我如何能忍得這口氣?自然要討回那城池的!可是兩軍對峙之下,守城的都是我從沛縣帶出的兄弟鄉親,叫我如何下得去狠手?這一下子進退不得,倒叫我急出病來了,我娘子這才給我出了一個計謀,讓我去借些兵馬來,嚇一嚇那幫沒有見過世面的小子,好叫他們自動自覺,降了我。”
原來是這麽一回事,張良聽了劉邦的話,這才重新審視了一下劉邦,緩聲道:“沛公帶他們起事,他們卻背叛你,你對他們豈不應該恨之入骨?如何還下不去手?”
劉邦搖了搖頭,嘆氣道:“帶著他們投降的,是我的一個朋友,名為雍齒,往日不過是點頭之交,殺了他倒是沒有什麽,但那守城的,卻是鄉裏鄉親的,雖說他們也有錯,但畢竟是我的老鄉,從小一起長大,若是將他們殺了,日後我有何面目回我家鄉面見他們的父母?”
“沛公仁義,日後必有作為。”張良覺得此人不簡單,忽然起了念頭,緩聲道,“既是如此,沛公如何不以他家人挾持,威逼他投降呢?”
劉邦見他有意試探自己,心裏有些自喜,臉上卻仍裝出一副為難的模樣:“張老弟你有所不知,我乃一介草民,得到各位兄弟的擡愛,才能揭竿而起,殺了那縣令,既然大家忠心與我,要跟著我幹大事,我卻為了一時之氣,做這些令人不齒之事,豈非壞了名聲,自斷後路?我若拿他父母脅迫與他,這手段過於齷鹺,此番我正是要用人之際,壞了名聲,還有誰願意跟著我呢?那我這些兄弟,還有何前程可言?”
“沛公大義。”張良心服口服,忽然改了那投奔景駒的念頭,對著劉邦恭恭敬敬地行了個禮,開口道,“不知道沛公可願意接納我一眾兄弟?跟隨沛公,同謀大事?”
這正中了劉邦的下懷,他趕緊伸手將張良扶了起來,故作謙遜地推辭道:“張老弟能夠賞臉,我自是高興的,但是我與那假王差的不是一星半點,還望張老弟三思。”
張良正視著劉邦,不疾不徐道:“近況非遠況,今日非明日,我相信沛公定然能打出一番天下的,不出十年,定然問鼎九五,居於萬萬人之上。”
這話可說得劉邦都有些暈乎乎的了,雖然他見過皇帝的車駕,說過當大丈夫理應如此這樣的豪言壯語,可是眼下,他手上只有三四千人,要到這樣的境界,實在還有些遠,但若是能打下十幾個城池,自立為王,倒也不枉這一番出生入死了。
“張兄弟言重了,如今苛秦暴政,六國紛亂,民不聊生,若是憑你我之力,能給這亂世打下一片太平的邊角,亦不枉此生了。”劉邦故作深沈地嘆氣道。
“沛公大義,定成大事。”張良點頭稱讚。
不費一兵一卒,便收服了兩百人馬,雖然人數不多,但是抵不過他們個個身懷武功啊,這一個精通武功的人,可比那不通功夫的民夫要強上百倍。
再說那張子房,他既說是黃石公的弟子,定然不是尋常人,黃石公,聽當地的人說,那可是神仙一般的人物,出神入化,神出鬼沒的,指不定這真是上天派來幫助自己的。
劉邦簡直樂不可支,在營帳裏睡覺,都要笑醒過來。
他們兩行人馬,合為了一處,次日醒來,便馬不停蹄地往那楚假王的駐紮地留縣去了。
那景駒此刻正焦頭爛額,有士兵來通報有人求見,他本意不見,煩躁地將案桌上書卷砸在地上。
可此刻他已然被逼上了臺面,若是放任自棄,只有死路一條,思前想後,便問了一聲:“是何人?”
“說是沛縣來的起義軍,叫劉邦,來請假王借兵的。”
“借兵?現今兵荒馬亂的,他來問我借兵?我還想問問誰願意,借點兒給我呢!”那景駒冷諷了兩聲,正要回絕,卻又忽然生出了一個計策來,對著那通報的小兵道,“讓他進來吧。”
自從這幾日與張良在一起,劉邦越發被他的談吐折服。
要說能人,他手底下其實不少,就說蕭何,辦事那叫一個穩妥,他就從來沒有看過蕭何辦砸的事情,還有曹參,打仗那叫一個勇猛,功夫特好,樊噲也不錯,從不怕死,除了對他小姨子,他就沒見過樊噲犯過慫,還有他弟弟劉交,劉交的好友周勃,都是聰明人,想的鬼點子一個勝一個,更就別說他家娘子了,文能賺錢供糧草,武能出計定城池。
但是他卻從來沒有遇到過張良這般的人物,怎麽說呢,劉邦覺得他身上有一種大義。
別人打仗,不是為名就是為利,但是這個張良不一樣,他覺得他純粹就是為了安頓天下,他並無貪欲,朗朗如明月,幽幽如清風,實在令劉邦心悅誠服。
所以得了假王的召見,劉邦並沒有帶曹參,也沒有帶周勃,反而是帶了張良一同。
兩人進了內室,那假王也沒有擺架子,反而是十分親熱地接待了他們:“聽說兩位是從沛縣來?聽聞那項梁現今正在攻薛,沛公緣何不去問他借兵?”
劉邦正要回話,張良卻使了一個眼色與他,反而不疾不徐地先開口道:“項梁軍雖盛,但終究名不正言不順,此乃楚地,我等借兵,自然要問楚國的主人來借。自古打仗,最講究的是師出有名,我等如何敢行不義之事?”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劉邦他們本就是無意攻城,他們撤走了,哪裏還會有心思追擊,遂也命人撤遠了一些,整頓傷員。
做好了這一切後,他親自帶著曹參和樊噲,往那救了他們的人走去,高聲道:“不知道兄弟們是哪裏人?我乃來自沛縣的劉邦,今日實乃路過此地,多謝各位兄弟拔刀相助,日後有機會,定然報答。”
那群人粗略看了一眼,不過是百餘人,但是身手個個不凡,似乎都是練家子,而且箭術之精準,劉邦他們也是有目共睹的。
那些人沒有人回話,倒是規規矩矩地讓開了,將一人迎了出來。
那人穿了一身白色長袍,身姿修長,五官俊美,神色沈靜,頗有幾分仙風道骨的味道。
他上前來,對著劉邦微微點頭,行了個禮,聲音不疾不徐道:“大哥言重了,我們是下邳神人黃石公的弟子,奉師傅之命下山跟隨明主叛亂,秦朝苛政,此番必亡。”
“哎喲,沛公,我沒有說錯吧,我說了這個地方是有神仙的,你不信?”樊噲趕緊湊上前來,低聲伏在劉邦耳邊道,“你瞧那公子,長得仙風道骨,一派出塵絕世的味道,沛公你是赤帝之子,想來也是神仙,必然是一家的。”
劉邦默默地瞥了樊噲一眼,心裏卻起了盤算。
他們不過是山野莽夫,雖然武功高強,腦子缺不定比他劉邦更為靈活,且他也說了,要下山跟隨明主叛亂,可見並沒有心思自立門戶問鼎九五,若是能將他們收入囊中,豈非不是一件美事?
劉邦心裏的算盤打得那是啪啪的響,頓時端出了一個笑容來,對著那公子道:“緣分,緣分,我等也是那有志平亂的人,大家都是一條道上的人,我叫劉邦,不知道先生名諱?”
那公子見他客氣,也只能微微行了個禮,一字一頓道:“姓張名良,字子房。”
“張先生。”劉邦微微一笑,上前了一步,客客氣氣地問道,“不知道張先生可有去處了?”
張良微微擡起頭,環視了一下這漆黑天幕,今日已經不下雪了,只是仍是無星無月,黑得令人心驚。
他沈默了一會,這才緩聲道:“我聽聞起義軍的靈魂人物陳勝已然身死,他的部下秦嘉為了穩定軍心,立了楚國後人景駒為楚假王,如今六國紛紛覆舉大旗,但民間早有傳言,亡秦必楚,我打算去投奔假王。”
聽他這麽一說,劉邦哈哈一笑,十分自來熟地拍了拍張良的肩膀,朗聲道:“果然是英雄所見略同啊!張老弟與我所想一般!”
張良聽他這麽一說,倒有些好奇了,不經意地瞥了劉邦一眼,言語卻依舊冷靜道:“莫非劉大哥也有意投奔假王?”
劉邦聽後,卻長嘆了一口氣,神色有些無奈道:“投奔倒是談不上,只是想借些兵馬一用。”
“借兵馬?”張良更是納悶了,據他所知,那假王的情況也不甚樂觀,如何能借兵馬與他?
劉邦似是看穿了他的疑惑,這才接著道:“這事說來羞愧,我從沛縣帶了幾千子弟起事,殺了那縣令,拿下了沛縣,又攻下了隔壁的幾個縣城,我將那攻下的名為豐縣的一個城池,交予我沛縣一些子弟看守,他們卻受了魏人的利益誘惑,據城降了魏人,背叛了我。我如何能忍得這口氣?自然要討回那城池的!可是兩軍對峙之下,守城的都是我從沛縣帶出的兄弟鄉親,叫我如何下得去狠手?這一下子進退不得,倒叫我急出病來了,我娘子這才給我出了一個計謀,讓我去借些兵馬來,嚇一嚇那幫沒有見過世面的小子,好叫他們自動自覺,降了我。”
原來是這麽一回事,張良聽了劉邦的話,這才重新審視了一下劉邦,緩聲道:“沛公帶他們起事,他們卻背叛你,你對他們豈不應該恨之入骨?如何還下不去手?”
劉邦搖了搖頭,嘆氣道:“帶著他們投降的,是我的一個朋友,名為雍齒,往日不過是點頭之交,殺了他倒是沒有什麽,但那守城的,卻是鄉裏鄉親的,雖說他們也有錯,但畢竟是我的老鄉,從小一起長大,若是將他們殺了,日後我有何面目回我家鄉面見他們的父母?”
“沛公仁義,日後必有作為。”張良覺得此人不簡單,忽然起了念頭,緩聲道,“既是如此,沛公如何不以他家人挾持,威逼他投降呢?”
劉邦見他有意試探自己,心裏有些自喜,臉上卻仍裝出一副為難的模樣:“張老弟你有所不知,我乃一介草民,得到各位兄弟的擡愛,才能揭竿而起,殺了那縣令,既然大家忠心與我,要跟著我幹大事,我卻為了一時之氣,做這些令人不齒之事,豈非壞了名聲,自斷後路?我若拿他父母脅迫與他,這手段過於齷鹺,此番我正是要用人之際,壞了名聲,還有誰願意跟著我呢?那我這些兄弟,還有何前程可言?”
“沛公大義。”張良心服口服,忽然改了那投奔景駒的念頭,對著劉邦恭恭敬敬地行了個禮,開口道,“不知道沛公可願意接納我一眾兄弟?跟隨沛公,同謀大事?”
這正中了劉邦的下懷,他趕緊伸手將張良扶了起來,故作謙遜地推辭道:“張老弟能夠賞臉,我自是高興的,但是我與那假王差的不是一星半點,還望張老弟三思。”
張良正視著劉邦,不疾不徐道:“近況非遠況,今日非明日,我相信沛公定然能打出一番天下的,不出十年,定然問鼎九五,居於萬萬人之上。”
這話可說得劉邦都有些暈乎乎的了,雖然他見過皇帝的車駕,說過當大丈夫理應如此這樣的豪言壯語,可是眼下,他手上只有三四千人,要到這樣的境界,實在還有些遠,但若是能打下十幾個城池,自立為王,倒也不枉這一番出生入死了。
“張兄弟言重了,如今苛秦暴政,六國紛亂,民不聊生,若是憑你我之力,能給這亂世打下一片太平的邊角,亦不枉此生了。”劉邦故作深沈地嘆氣道。
“沛公大義,定成大事。”張良點頭稱讚。
不費一兵一卒,便收服了兩百人馬,雖然人數不多,但是抵不過他們個個身懷武功啊,這一個精通武功的人,可比那不通功夫的民夫要強上百倍。
再說那張子房,他既說是黃石公的弟子,定然不是尋常人,黃石公,聽當地的人說,那可是神仙一般的人物,出神入化,神出鬼沒的,指不定這真是上天派來幫助自己的。
劉邦簡直樂不可支,在營帳裏睡覺,都要笑醒過來。
他們兩行人馬,合為了一處,次日醒來,便馬不停蹄地往那楚假王的駐紮地留縣去了。
那景駒此刻正焦頭爛額,有士兵來通報有人求見,他本意不見,煩躁地將案桌上書卷砸在地上。
可此刻他已然被逼上了臺面,若是放任自棄,只有死路一條,思前想後,便問了一聲:“是何人?”
“說是沛縣來的起義軍,叫劉邦,來請假王借兵的。”
“借兵?現今兵荒馬亂的,他來問我借兵?我還想問問誰願意,借點兒給我呢!”那景駒冷諷了兩聲,正要回絕,卻又忽然生出了一個計策來,對著那通報的小兵道,“讓他進來吧。”
自從這幾日與張良在一起,劉邦越發被他的談吐折服。
要說能人,他手底下其實不少,就說蕭何,辦事那叫一個穩妥,他就從來沒有看過蕭何辦砸的事情,還有曹參,打仗那叫一個勇猛,功夫特好,樊噲也不錯,從不怕死,除了對他小姨子,他就沒見過樊噲犯過慫,還有他弟弟劉交,劉交的好友周勃,都是聰明人,想的鬼點子一個勝一個,更就別說他家娘子了,文能賺錢供糧草,武能出計定城池。
但是他卻從來沒有遇到過張良這般的人物,怎麽說呢,劉邦覺得他身上有一種大義。
別人打仗,不是為名就是為利,但是這個張良不一樣,他覺得他純粹就是為了安頓天下,他並無貪欲,朗朗如明月,幽幽如清風,實在令劉邦心悅誠服。
所以得了假王的召見,劉邦並沒有帶曹參,也沒有帶周勃,反而是帶了張良一同。
兩人進了內室,那假王也沒有擺架子,反而是十分親熱地接待了他們:“聽說兩位是從沛縣來?聽聞那項梁現今正在攻薛,沛公緣何不去問他借兵?”
劉邦正要回話,張良卻使了一個眼色與他,反而不疾不徐地先開口道:“項梁軍雖盛,但終究名不正言不順,此乃楚地,我等借兵,自然要問楚國的主人來借。自古打仗,最講究的是師出有名,我等如何敢行不義之事?”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