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附錄四:作者後續
關燈
小
中
大
附錄四:初版序言:解讀《一九四三》(修正版)
感謝大家在《一九四三》連載以來的一路陪伴和支持。在大家的共同努力和幫助下,《一九四三》終於要印刷成書,在這裏我要特別感謝Spade在聯系排版印刷上的巨大幫助,還有傳說中的傻麅子,Rachel,王卿繹,Lorraine,Jessica Yi和小安所做的校對工作,如果沒有你們,《一九四三》是不可能印出來的。
這裏我想交代一些寫作背景。
伊麗莎白的死亡方式(巴黎隧道車禍)和死亡時間(8月31日淩晨12點零5分)與英國前威爾士王妃戴安娜一樣。在我的最初設定裏,伊麗莎白就像巫師界的戴安娜王妃。當然,她們兩人從出身到性格肯定是截然不同的,弗朗西斯·斯圖亞特也不是查爾斯王子那樣的王八蛋,但是她們都是率真、自由、渴望真愛的女子。她的一生是一個絕美的傳奇。
我塑造了為了唯一愛而終身不婚的作者Ella Gardner,謹以紀念終身未婚的偉大作家Jane Austen與Tom Lefroy的無疾而終的愛情。Jane的姐姐也叫卡桑德拉。
作為一個從小熱愛寫作的人,這篇文章讓我第一次真真切切地感覺到了寫作帶來的神奇而巨大的力量。我可以把我腦海裏構築的世界傳達給別人,可以讓我的故事在成百上千的人心裏一次次上演,回顧,被記住,或者被遺忘,被感動。
寫作真的是一件需要投入感情和生命的事。不管今後的路怎樣走,我永遠都不會忘記我發表的第一部 作品《一九四三》。我也永遠都不會忘記你們,第一批跟隨著我的故事哭和笑的讀者們。很多時候,讀者的解讀給了我新的思路。有些文評比我寫作的時候想得更加深刻,讓我感覺自愧不如。
如果非要給全文定一個主旨的話,那就是一個最簡單,最單純的字——愛。如果要說得再通俗詳盡一點,那就我們每個人都要在這個時代的洪流中,做一個敢於追求和守護愛的偉大的小人物。
在我心裏,《哈利波特》是一部具有永恒生命力的偉大作品。《一九四三》是基於《哈利波特》的基礎上延生出的幻想故事,敘述了原著中一個重要人物湯姆·裏德爾的生平。這是我發表的第一部 作品,有些情節與人物設定還十分生硬和幼稚,我非常感激大家給我的支持。同樣以“愛”作為主題,我想向J.K. Rowling表達我內心最為深刻的敬意。Ms. Rowling的筆觸讓我在文學中深深體會到了生命和人性的偉大。這是一種超越死亡,超越時代的力量,在我童年時期就深深根植在了我的生命中。
我是一個偏向理想主義的人,所以我傾向於給我文中的每一個人都賦予一個飽滿的靈魂。女主角伊麗莎白·布拉德利是一個天真直率、魯莽大膽的女孩子。她的天真熱忱讓人喜愛,可是她魯莽急躁有時候非常令人討厭。她的性格是她的成長環境造成的。
關於伊麗莎白的父親約翰·布拉德利,《一九四三》的初稿中是有大段的關於約翰·布拉德利的描寫的,但是後來為了避免行文過於拖沓全部刪除了。雖然文章中沒有提到他的名字,但是在寫文之前我腦中就出現了這樣一個身穿綠袍、略帶靦腆、年輕英俊的治療師的身影。文章裏簡單地指出他曾經是聖芒戈的一名風度翩翩的治療師(【雪落荒原】的第五章:畢業季)。當年,他愛上了自己的一名病人瑪德琳。瑪德琳是倫敦社交界中最為活躍的女巫之一。結婚後約翰·布拉德利才意識到自己的妻子其實是個花錢大手大腳、個人生活毫無節制的人。瑪德琳榨幹了他的積蓄,也榨幹了他的生命。在瑪德琳為了蘭道爾先生離開他之後,他從原來那個英俊有為的年輕治療師變成了一名頹廢潦倒的醉漢。
伊麗莎白的童年並不是沒有溫暖。她的家境雖然不好,可是布拉德利先生是一名善良的父親,她是愛她的父親的。小時候布拉德利先生對伊麗莎白還是很寵愛的,所以她的性格裏除了天真還有一種任性頑皮,是個骨子裏的天真熱忱的小女孩,並沒有後來的憤世嫉俗和暴躁。幼年時期對父親的愛就是她從來都沒有猶豫過自己將來想成為一名治療師的原因,也是後來她不願意提起自己父親的原因,因為她不願意看到自己幼時心目中那位身穿淡綠色袍子的治療師現在的這幅潦倒模樣。
瑪德琳並不是一個負責任的妻子和母親,她是個漂亮並且貪玩成性的女巫,很少會花時間陪一陪自己的女兒。她所有的時間都花在穿衣打扮出門玩樂上,就連帶伊麗莎白去海德公園玩的時候,都是把她一個人丟在公園裏,自己和朋友們出去玩樂,伊麗莎白就是在那個時候遇到弗朗西斯·斯圖亞特的(見【挽秋】第三章:回到一九四三)。
伊麗莎白一生都是個任性急躁、沖動魯莽的人。自從她的母親離開家後,她的家境就越來越糟糕,布拉德利先生也借酒消愁,就是在那段時間,伊麗莎白才變成了全文開頭時的那個邋遢粗魯、暴躁易怒的街頭小流浪兒。
湯姆·裏德爾和伊麗莎白不同,他沒有家庭,在他的整個童年中,沒有任何人給過他哪怕是一絲的溫暖。換做是普通孩子,這輩子肯定就潦倒下去了,但是他不僅不是普通人,而且還是個資質超人的男巫。他相貌英俊,是古老的斯萊特林的後代。他驕傲自大,城府極深,獨來獨往,他只相信權力和征服。黑暗到極致,也優秀到了極致,集矛盾於一身。
少年時期的裏德爾是個極富人格魅力的人。不管是獲得學生的崇拜感還是老師的好感上,在學生期間沒有人可以和他相提並論。這一切都大大加重了他的自負和孤傲。
他的優秀和他的悲慘遭遇發生了猛烈的碰撞,讓他從小就對命運、對人生、甚至對整個巫師社會都產生了一種懷疑不信任的態度。他冷酷無情,善於偽裝自己討好別人,並且極其擅長抓住別人的弱點來恐嚇和操控別人,並且在別人一失去利用價值之後立刻把他扔到一邊去。
當然了,這是我自己對湯姆·裏德爾這個人物的理解。是我在《哈利·波特》原著的留白的基礎上的想象。我必須要申明的是,我筆下的湯姆不是原著裏的伏地魔。我認為,《哈利·波特》原著的第五、六、七冊,在寫作和構思上和前面的四本發生了斷層。羅琳女士也許是受到了外界因素的影響,修改了最初的寫作布局。在五、六、七冊的故事中,伏地魔的行為並沒有展現出湯姆·裏德爾應該有的水準。前面四本書裏一些很精彩的重大伏筆,在後面的故事裏並沒有得到延續。
當然了,如果不是羅琳女士的寫作過程中真的發生人物塑造前後斷層,那也可能是因為危險的變形降低了湯姆的智商。
回到《一九四三》的故事裏,在伊麗莎白面前,湯姆對自己還是控制的一直都很好的,沒有露出真正的殘酷的一面來。我傾向於認為這不是一種假裝和欺騙,而是一種暫時的解脫,就好像是在伊麗莎白面前,他可以暫時不用做那個冷酷無情、劍拔弩張的自己。他可以放下防衛。也許,如果小時候有人愛過他,給過他溫暖,湯姆不至於會往黑暗之路上走到這麽遠。湯姆不敢去相信別人。他不敢去愛別人。用殘酷的手段來打壓別人,獲得利益已經變成了他的一種生存本能。
我在上一段話裏寫的是“我傾向於認為”。因為我筆下的人物不屬於我,我不知道他們到底是怎麽想的。寫作的過程對我來講是一種自發的行為,而不是可控的。《一九四三》的整個寫作過程中,我仿佛都可以看到一個個的人物在我的腦子裏蹦出來。每到一個情節,他們自己就會告訴我這裏他們會怎麽行動。作為作者,我不是這篇文章裏的世界的上帝。我只是這個故事的執筆者。在我看來,即使我寫的故事不是同人文,我的故事也不屬於我。我的故事屬於讀者,屬於我筆下的人物們他們自己。
我一直堅信,讀者對我的解讀,才是我真正表達出來了的東西。
再回到湯姆這個人物身上。湯姆能夠崛起為黑魔王,除了他本身在黑魔法上的造詣,我相信他一定還是一個殺伐果決的人,一個有氣魄有遠見的人。至少在早期未毀容階段,他應該是這樣的。
前四個部分都是從伊麗莎白的角度來敘事的,我出於私心,盡可能地把湯姆一生中所有那些短暫的溫存的一面都表現了出來。
最後一部分【挽秋】其實都是伊麗莎白不知道的事情。她的一生都被保護得太好了,在她以為自己非常痛苦的時候,她不知道別人也在承擔著很多她不知道的痛苦。
凡是人總會犯錯,湯姆犯了錯誤就是把自己的真面目暴露給了兩個人:鄧布利多和弗朗西斯。鄧布利多那時候忙著收拾格林德沃,沒空來多管他,而弗朗西斯卻從小和湯姆結下了梁子。弗朗西斯也不是好惹的,從魔法的造詣上來看,弗朗西斯不如湯姆。但是從家世背景和資歷權勢來看,湯姆又遠遠不如弗朗西斯。弗朗西斯如果和湯姆同年,他在學校不見得會鬥得過湯姆。弗朗西斯占的優勢就在於他比湯姆大了七歲,在湯姆還不算成熟的時候很是老練地收拾了他好幾次。
但是湯姆也不是好欺負的,他一找到機會就開始反撲。在他的覆仇計劃裏,他殺了羅莎琳威脅馬爾福,通過瑪格麗特收拾了托尼,然後又開始勾引伊麗莎白以期待報覆弗朗西斯。但他沒想到伊麗莎白是個坑,他自己掉進去了。
西爾維婭·布萊克就是在這個時候對湯姆怒火中燒的。湯姆沒有讓伊麗莎白加入食死徒,沒有利用伊麗莎白挾持弗朗西斯,他甚至在計劃出現亂子的時候依然控制不住自己靠近伊麗莎白。他自己也知道,這是他這輩子唯一犯過的錯誤。為了這個錯誤他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六年級的時候他在對角巷做黑魔法實驗的時候遇上一場差點害得他被丟進阿茲卡班的爆炸事故,他知道是弗朗西斯在背後搞的鬼。逃脫之後他完全可以隨便玩幾個把戲輕松騙走伊麗莎白,只要把她綁架了,弗朗西斯肯定會答應他開的一切條件,可是他沒有這麽做。他殺裏德爾一家的事情被弗朗西斯發現後,他答應他在畢業後離開伊麗莎白。雖然不願意承認,但是十七歲的裏德爾潛意識裏是不想讓伊麗莎白知道自己是個殺人犯的。他也許也想過畢業後可以進入魔法部發展,可是憑那些大家族在魔法部掌權特別是弗朗西斯,他到死也不可能有什麽大發展,況且他主張極權和□□,純血統至上,和魔法部主張和平的主流政治傾向完全就是三觀不合。他也想過做老師,但是很明顯這個想法在老校長眼裏是不行的。所以他就丟下伊麗莎白專心去阿爾巴尼亞找冠冕,一心鉆研他的魂器去了。
伊麗莎白不是湯姆·裏德爾唯一的愛,他同樣愛著的還有高深的魔法,特別是黑魔法。他去阿爾巴尼亞之後就一頭鉆進了黑魔法的海洋,如癡如醉不可自拔,結果回到英國後,就發現弗朗西斯已經把伊麗莎白弄到手了。
在西爾維婭的幫助下,湯姆一邊繼續深入英國的黑魔法領域。弗朗西斯一直把湯姆看做眼中釘,只要他回了英國,弗朗西斯絕對不會對他的一舉一動坐視不管。湯姆防不勝防,他在殺掉赫普茲巴的時候被弗朗西斯盯梢了,僥幸逃脫了,接著弗朗西斯還策劃了一起刺殺案嫁禍於他,想把湯姆趕到國外去。這一招還真的把湯姆弄成了通緝犯。湯姆這時候終於下定決心徹底離開伊麗莎白。他知道自己永遠沒法給伊麗莎白一個安穩寧靜的生活。
湯姆·裏德爾下決心做一件事可不是鬧著玩的。他不僅把伊麗莎白擊昏了,還親手殺了她肚子裏和他的孩子,說了一番狠話讓伊麗莎白從此心如死灰。
文中另外一個重要人物就是西爾維婭·布萊克。她是原創人物,嫁給了西格納斯·布萊克成為了貝拉三姐妹的母親,取代了原著中德魯埃拉·羅齊爾的位置。因為西爾維婭的地位和出身,她幫助湯姆從零開始,先是建立人脈,然後一步步往黑魔法的領域越走越遠。在弗朗西斯把湯姆逼向逃往國外之後,她也義無反顧無怨無悔地幫助湯姆一路的逃亡之路。
她對湯姆的愛深入骨髓,可是湯姆無法給她她想要的。
最後在八月圍城之後,湯姆帶著最後的人性和伊麗莎白一起在出租車裏灰飛煙滅。湯姆·裏德爾死去了,一個殘酷無情、無人可擋的伏地魔誕生了。
、在《一九四三》中,我想表達的東西還有很多,可是無奈有些人不是主角,沒法細說只能一帶而過。有些寫過的細節,後來為了行文順暢也全都刪了。《一九四三》的刪減文字一共有七萬多。
如果真的要放開寫,每個人都有一段真實而生動的故事。
弗朗西斯的前妻勞拉·格林格拉斯,她是個知書達理的名門閨秀,可是在這段婚姻裏葬送了一生。
傑奎琳·皮埃爾,她與弗朗西斯小時候的故事以及此後的糾纏其實十分悲劇。
伊麗莎白在聖芒戈的同事,格蘭芬多的畢業生吉莉安·蘇利文,她後來成為了一名出色的治療師。
艾達·伍德森,她癡癡愛了托尼一輩子,畢業後甚至不惜為了他加入食死徒,而當時在學校裏時,克裏斯其實是一直喜歡艾達的。
克勞蒂亞·斯圖亞特,她從小就和她母親維多利亞關系不和,後來離家出走,這命運倒是有點像小天狼星。她和托尼結婚兩年後,托尼就在八月圍城中去世了,她也在伯納德山谷身受重傷,此後一直身患殘疾。
弗朗西斯的姐姐克拉麗莎,她是個質樸、務實的女巫,對弟弟一直非常關心。
伯納德山谷蘭道爾別墅的管家,在硝煙四起的時候還不顧性命危險要回去鎖上酒窖和銀器,盡管是小事,但是這是他的職責,他就一定要做好,典型的英式管家的職業操守令人動容。
斯圖亞特家的三個孩子埃莉諾,梅琳達和查爾斯,還有托尼的女兒艾斯黛拉……他們每個人都有著一波三折的曲折身世。
蘭道爾先生的第一個妻子叫做瑪格麗特,第二個妻子叫做茱莉亞。他深愛瑪格麗特,以至於把茱莉亞的女兒都取名為瑪格麗特。
他們的故事如果全都寫出來,估計《一九四三》的規模要直奔百萬字了。《一九四三》對我來說最美妙的地方就在這裏,這些人好像真的存在,脫離了我的電腦鍵盤和我的控制,活在了一個虛幻的魔法世界裏。
最後再說一句,我相信有生命,就有愛。這種簡單而純凈的感情,將使生命得以永生。就好像伊麗莎白的墓志銘上所寫:“黑暗的彼岸是愛的光明”。
謝謝你們!
Ella,
2014.10
2018.11 Update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感謝大家在《一九四三》連載以來的一路陪伴和支持。在大家的共同努力和幫助下,《一九四三》終於要印刷成書,在這裏我要特別感謝Spade在聯系排版印刷上的巨大幫助,還有傳說中的傻麅子,Rachel,王卿繹,Lorraine,Jessica Yi和小安所做的校對工作,如果沒有你們,《一九四三》是不可能印出來的。
這裏我想交代一些寫作背景。
伊麗莎白的死亡方式(巴黎隧道車禍)和死亡時間(8月31日淩晨12點零5分)與英國前威爾士王妃戴安娜一樣。在我的最初設定裏,伊麗莎白就像巫師界的戴安娜王妃。當然,她們兩人從出身到性格肯定是截然不同的,弗朗西斯·斯圖亞特也不是查爾斯王子那樣的王八蛋,但是她們都是率真、自由、渴望真愛的女子。她的一生是一個絕美的傳奇。
我塑造了為了唯一愛而終身不婚的作者Ella Gardner,謹以紀念終身未婚的偉大作家Jane Austen與Tom Lefroy的無疾而終的愛情。Jane的姐姐也叫卡桑德拉。
作為一個從小熱愛寫作的人,這篇文章讓我第一次真真切切地感覺到了寫作帶來的神奇而巨大的力量。我可以把我腦海裏構築的世界傳達給別人,可以讓我的故事在成百上千的人心裏一次次上演,回顧,被記住,或者被遺忘,被感動。
寫作真的是一件需要投入感情和生命的事。不管今後的路怎樣走,我永遠都不會忘記我發表的第一部 作品《一九四三》。我也永遠都不會忘記你們,第一批跟隨著我的故事哭和笑的讀者們。很多時候,讀者的解讀給了我新的思路。有些文評比我寫作的時候想得更加深刻,讓我感覺自愧不如。
如果非要給全文定一個主旨的話,那就是一個最簡單,最單純的字——愛。如果要說得再通俗詳盡一點,那就我們每個人都要在這個時代的洪流中,做一個敢於追求和守護愛的偉大的小人物。
在我心裏,《哈利波特》是一部具有永恒生命力的偉大作品。《一九四三》是基於《哈利波特》的基礎上延生出的幻想故事,敘述了原著中一個重要人物湯姆·裏德爾的生平。這是我發表的第一部 作品,有些情節與人物設定還十分生硬和幼稚,我非常感激大家給我的支持。同樣以“愛”作為主題,我想向J.K. Rowling表達我內心最為深刻的敬意。Ms. Rowling的筆觸讓我在文學中深深體會到了生命和人性的偉大。這是一種超越死亡,超越時代的力量,在我童年時期就深深根植在了我的生命中。
我是一個偏向理想主義的人,所以我傾向於給我文中的每一個人都賦予一個飽滿的靈魂。女主角伊麗莎白·布拉德利是一個天真直率、魯莽大膽的女孩子。她的天真熱忱讓人喜愛,可是她魯莽急躁有時候非常令人討厭。她的性格是她的成長環境造成的。
關於伊麗莎白的父親約翰·布拉德利,《一九四三》的初稿中是有大段的關於約翰·布拉德利的描寫的,但是後來為了避免行文過於拖沓全部刪除了。雖然文章中沒有提到他的名字,但是在寫文之前我腦中就出現了這樣一個身穿綠袍、略帶靦腆、年輕英俊的治療師的身影。文章裏簡單地指出他曾經是聖芒戈的一名風度翩翩的治療師(【雪落荒原】的第五章:畢業季)。當年,他愛上了自己的一名病人瑪德琳。瑪德琳是倫敦社交界中最為活躍的女巫之一。結婚後約翰·布拉德利才意識到自己的妻子其實是個花錢大手大腳、個人生活毫無節制的人。瑪德琳榨幹了他的積蓄,也榨幹了他的生命。在瑪德琳為了蘭道爾先生離開他之後,他從原來那個英俊有為的年輕治療師變成了一名頹廢潦倒的醉漢。
伊麗莎白的童年並不是沒有溫暖。她的家境雖然不好,可是布拉德利先生是一名善良的父親,她是愛她的父親的。小時候布拉德利先生對伊麗莎白還是很寵愛的,所以她的性格裏除了天真還有一種任性頑皮,是個骨子裏的天真熱忱的小女孩,並沒有後來的憤世嫉俗和暴躁。幼年時期對父親的愛就是她從來都沒有猶豫過自己將來想成為一名治療師的原因,也是後來她不願意提起自己父親的原因,因為她不願意看到自己幼時心目中那位身穿淡綠色袍子的治療師現在的這幅潦倒模樣。
瑪德琳並不是一個負責任的妻子和母親,她是個漂亮並且貪玩成性的女巫,很少會花時間陪一陪自己的女兒。她所有的時間都花在穿衣打扮出門玩樂上,就連帶伊麗莎白去海德公園玩的時候,都是把她一個人丟在公園裏,自己和朋友們出去玩樂,伊麗莎白就是在那個時候遇到弗朗西斯·斯圖亞特的(見【挽秋】第三章:回到一九四三)。
伊麗莎白一生都是個任性急躁、沖動魯莽的人。自從她的母親離開家後,她的家境就越來越糟糕,布拉德利先生也借酒消愁,就是在那段時間,伊麗莎白才變成了全文開頭時的那個邋遢粗魯、暴躁易怒的街頭小流浪兒。
湯姆·裏德爾和伊麗莎白不同,他沒有家庭,在他的整個童年中,沒有任何人給過他哪怕是一絲的溫暖。換做是普通孩子,這輩子肯定就潦倒下去了,但是他不僅不是普通人,而且還是個資質超人的男巫。他相貌英俊,是古老的斯萊特林的後代。他驕傲自大,城府極深,獨來獨往,他只相信權力和征服。黑暗到極致,也優秀到了極致,集矛盾於一身。
少年時期的裏德爾是個極富人格魅力的人。不管是獲得學生的崇拜感還是老師的好感上,在學生期間沒有人可以和他相提並論。這一切都大大加重了他的自負和孤傲。
他的優秀和他的悲慘遭遇發生了猛烈的碰撞,讓他從小就對命運、對人生、甚至對整個巫師社會都產生了一種懷疑不信任的態度。他冷酷無情,善於偽裝自己討好別人,並且極其擅長抓住別人的弱點來恐嚇和操控別人,並且在別人一失去利用價值之後立刻把他扔到一邊去。
當然了,這是我自己對湯姆·裏德爾這個人物的理解。是我在《哈利·波特》原著的留白的基礎上的想象。我必須要申明的是,我筆下的湯姆不是原著裏的伏地魔。我認為,《哈利·波特》原著的第五、六、七冊,在寫作和構思上和前面的四本發生了斷層。羅琳女士也許是受到了外界因素的影響,修改了最初的寫作布局。在五、六、七冊的故事中,伏地魔的行為並沒有展現出湯姆·裏德爾應該有的水準。前面四本書裏一些很精彩的重大伏筆,在後面的故事裏並沒有得到延續。
當然了,如果不是羅琳女士的寫作過程中真的發生人物塑造前後斷層,那也可能是因為危險的變形降低了湯姆的智商。
回到《一九四三》的故事裏,在伊麗莎白面前,湯姆對自己還是控制的一直都很好的,沒有露出真正的殘酷的一面來。我傾向於認為這不是一種假裝和欺騙,而是一種暫時的解脫,就好像是在伊麗莎白面前,他可以暫時不用做那個冷酷無情、劍拔弩張的自己。他可以放下防衛。也許,如果小時候有人愛過他,給過他溫暖,湯姆不至於會往黑暗之路上走到這麽遠。湯姆不敢去相信別人。他不敢去愛別人。用殘酷的手段來打壓別人,獲得利益已經變成了他的一種生存本能。
我在上一段話裏寫的是“我傾向於認為”。因為我筆下的人物不屬於我,我不知道他們到底是怎麽想的。寫作的過程對我來講是一種自發的行為,而不是可控的。《一九四三》的整個寫作過程中,我仿佛都可以看到一個個的人物在我的腦子裏蹦出來。每到一個情節,他們自己就會告訴我這裏他們會怎麽行動。作為作者,我不是這篇文章裏的世界的上帝。我只是這個故事的執筆者。在我看來,即使我寫的故事不是同人文,我的故事也不屬於我。我的故事屬於讀者,屬於我筆下的人物們他們自己。
我一直堅信,讀者對我的解讀,才是我真正表達出來了的東西。
再回到湯姆這個人物身上。湯姆能夠崛起為黑魔王,除了他本身在黑魔法上的造詣,我相信他一定還是一個殺伐果決的人,一個有氣魄有遠見的人。至少在早期未毀容階段,他應該是這樣的。
前四個部分都是從伊麗莎白的角度來敘事的,我出於私心,盡可能地把湯姆一生中所有那些短暫的溫存的一面都表現了出來。
最後一部分【挽秋】其實都是伊麗莎白不知道的事情。她的一生都被保護得太好了,在她以為自己非常痛苦的時候,她不知道別人也在承擔著很多她不知道的痛苦。
凡是人總會犯錯,湯姆犯了錯誤就是把自己的真面目暴露給了兩個人:鄧布利多和弗朗西斯。鄧布利多那時候忙著收拾格林德沃,沒空來多管他,而弗朗西斯卻從小和湯姆結下了梁子。弗朗西斯也不是好惹的,從魔法的造詣上來看,弗朗西斯不如湯姆。但是從家世背景和資歷權勢來看,湯姆又遠遠不如弗朗西斯。弗朗西斯如果和湯姆同年,他在學校不見得會鬥得過湯姆。弗朗西斯占的優勢就在於他比湯姆大了七歲,在湯姆還不算成熟的時候很是老練地收拾了他好幾次。
但是湯姆也不是好欺負的,他一找到機會就開始反撲。在他的覆仇計劃裏,他殺了羅莎琳威脅馬爾福,通過瑪格麗特收拾了托尼,然後又開始勾引伊麗莎白以期待報覆弗朗西斯。但他沒想到伊麗莎白是個坑,他自己掉進去了。
西爾維婭·布萊克就是在這個時候對湯姆怒火中燒的。湯姆沒有讓伊麗莎白加入食死徒,沒有利用伊麗莎白挾持弗朗西斯,他甚至在計劃出現亂子的時候依然控制不住自己靠近伊麗莎白。他自己也知道,這是他這輩子唯一犯過的錯誤。為了這個錯誤他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六年級的時候他在對角巷做黑魔法實驗的時候遇上一場差點害得他被丟進阿茲卡班的爆炸事故,他知道是弗朗西斯在背後搞的鬼。逃脫之後他完全可以隨便玩幾個把戲輕松騙走伊麗莎白,只要把她綁架了,弗朗西斯肯定會答應他開的一切條件,可是他沒有這麽做。他殺裏德爾一家的事情被弗朗西斯發現後,他答應他在畢業後離開伊麗莎白。雖然不願意承認,但是十七歲的裏德爾潛意識裏是不想讓伊麗莎白知道自己是個殺人犯的。他也許也想過畢業後可以進入魔法部發展,可是憑那些大家族在魔法部掌權特別是弗朗西斯,他到死也不可能有什麽大發展,況且他主張極權和□□,純血統至上,和魔法部主張和平的主流政治傾向完全就是三觀不合。他也想過做老師,但是很明顯這個想法在老校長眼裏是不行的。所以他就丟下伊麗莎白專心去阿爾巴尼亞找冠冕,一心鉆研他的魂器去了。
伊麗莎白不是湯姆·裏德爾唯一的愛,他同樣愛著的還有高深的魔法,特別是黑魔法。他去阿爾巴尼亞之後就一頭鉆進了黑魔法的海洋,如癡如醉不可自拔,結果回到英國後,就發現弗朗西斯已經把伊麗莎白弄到手了。
在西爾維婭的幫助下,湯姆一邊繼續深入英國的黑魔法領域。弗朗西斯一直把湯姆看做眼中釘,只要他回了英國,弗朗西斯絕對不會對他的一舉一動坐視不管。湯姆防不勝防,他在殺掉赫普茲巴的時候被弗朗西斯盯梢了,僥幸逃脫了,接著弗朗西斯還策劃了一起刺殺案嫁禍於他,想把湯姆趕到國外去。這一招還真的把湯姆弄成了通緝犯。湯姆這時候終於下定決心徹底離開伊麗莎白。他知道自己永遠沒法給伊麗莎白一個安穩寧靜的生活。
湯姆·裏德爾下決心做一件事可不是鬧著玩的。他不僅把伊麗莎白擊昏了,還親手殺了她肚子裏和他的孩子,說了一番狠話讓伊麗莎白從此心如死灰。
文中另外一個重要人物就是西爾維婭·布萊克。她是原創人物,嫁給了西格納斯·布萊克成為了貝拉三姐妹的母親,取代了原著中德魯埃拉·羅齊爾的位置。因為西爾維婭的地位和出身,她幫助湯姆從零開始,先是建立人脈,然後一步步往黑魔法的領域越走越遠。在弗朗西斯把湯姆逼向逃往國外之後,她也義無反顧無怨無悔地幫助湯姆一路的逃亡之路。
她對湯姆的愛深入骨髓,可是湯姆無法給她她想要的。
最後在八月圍城之後,湯姆帶著最後的人性和伊麗莎白一起在出租車裏灰飛煙滅。湯姆·裏德爾死去了,一個殘酷無情、無人可擋的伏地魔誕生了。
、在《一九四三》中,我想表達的東西還有很多,可是無奈有些人不是主角,沒法細說只能一帶而過。有些寫過的細節,後來為了行文順暢也全都刪了。《一九四三》的刪減文字一共有七萬多。
如果真的要放開寫,每個人都有一段真實而生動的故事。
弗朗西斯的前妻勞拉·格林格拉斯,她是個知書達理的名門閨秀,可是在這段婚姻裏葬送了一生。
傑奎琳·皮埃爾,她與弗朗西斯小時候的故事以及此後的糾纏其實十分悲劇。
伊麗莎白在聖芒戈的同事,格蘭芬多的畢業生吉莉安·蘇利文,她後來成為了一名出色的治療師。
艾達·伍德森,她癡癡愛了托尼一輩子,畢業後甚至不惜為了他加入食死徒,而當時在學校裏時,克裏斯其實是一直喜歡艾達的。
克勞蒂亞·斯圖亞特,她從小就和她母親維多利亞關系不和,後來離家出走,這命運倒是有點像小天狼星。她和托尼結婚兩年後,托尼就在八月圍城中去世了,她也在伯納德山谷身受重傷,此後一直身患殘疾。
弗朗西斯的姐姐克拉麗莎,她是個質樸、務實的女巫,對弟弟一直非常關心。
伯納德山谷蘭道爾別墅的管家,在硝煙四起的時候還不顧性命危險要回去鎖上酒窖和銀器,盡管是小事,但是這是他的職責,他就一定要做好,典型的英式管家的職業操守令人動容。
斯圖亞特家的三個孩子埃莉諾,梅琳達和查爾斯,還有托尼的女兒艾斯黛拉……他們每個人都有著一波三折的曲折身世。
蘭道爾先生的第一個妻子叫做瑪格麗特,第二個妻子叫做茱莉亞。他深愛瑪格麗特,以至於把茱莉亞的女兒都取名為瑪格麗特。
他們的故事如果全都寫出來,估計《一九四三》的規模要直奔百萬字了。《一九四三》對我來說最美妙的地方就在這裏,這些人好像真的存在,脫離了我的電腦鍵盤和我的控制,活在了一個虛幻的魔法世界裏。
最後再說一句,我相信有生命,就有愛。這種簡單而純凈的感情,將使生命得以永生。就好像伊麗莎白的墓志銘上所寫:“黑暗的彼岸是愛的光明”。
謝謝你們!
Ella,
2014.10
2018.11 Update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