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關燈
小
中
大
他知道家裏窮困,他知道阿娘最看重的是大哥甄博文,現在家裏好過了些,可他從未想過,阿娘居然也願意送他去學堂,他以為他能夠跟著阿姐識字,就已經是最大的奢求了,沒想到還有能自己上學堂的一天。
慕清要走,席瑞安卻是十分舍不得。
他在現代知識研究植物和藥物的研發人員,做的一直是和植物實驗室打交道的工作,還是頭一次當一縣之長,有很多事情不好找幕僚商量的,就想找慕清說說話,兩人一起也方便拿主意,況且兩人自來這古代都大半年了,慕清一直在鄉下照顧甄家的一家子,他也吃味的很,拉著她的手不肯放她走。
席瑞安本就占有欲有些強,兩人在一起和和美美了一輩子都未分開過,這次一下子分開大半年,又因身份有別,無法立刻在一起。
好在他知道這個時代不遠的地方,有她在,心中惶惑少了許多,只抓著她的手,與她商量:“馬上就是發解試,發解試之後,我們來到此地也滿一年了,給了他們一年時間緩沖,也差不多了,等博文和席鑲考完,咱們就成親。”
此時的慕清外表看上去年輕了很多,這個身體本身虛歲才三十四,此時外表看上去也就三十來歲的樣子,加上二人本來就長得像,現在越發靠近慕清原本的相貌了,席瑞安只是拉著她的手,就心安不已。
慕清被他孩子一樣拉著手撒嬌,好笑不已地拍了拍他的手:“快了。”
他們是從縣城西門回去的,此時縣城東西二門的馬路兩邊,放眼望去,一片金黃,沈甸甸的谷穗垂的稻桿都彎了腰,來來往往的村民們看到這樣的情景,比他們自己都高興,現在就等著稻谷收割稱重,看著兩季稻到底畝產有多少斤。
對慕清的事情,席瑞安十分上心,不過幾日之後,他就為甄三郎打聽到懷安縣比較好的私塾,慕清帶著甄三郎去私塾拜師去。
已經十二歲的甄三郎就像個六七歲孩子似的,忐忑又激動的跟在阿娘身後,懷裏抱著阿娘給他縫制的書包,學著大哥甄博文的模樣,面上故作淡定。
私塾裏的老師早已被縣尊打過招呼,知道他是縣尊入室弟子的弟弟,又聽說他今年開春才開始學識字,現在已經能夠默寫《百家姓》和《千字文》,考察了他後,就見這小少年目光清澈,問他可取了名字。
現在很多農家子都還‘大郎’‘二郎’‘三郎’的叫著,沒取正經名字。
被叫了十多年的甄三郎心跳如擂鼓,好半響才平覆好心情,說:“學生幼時由外祖父取名甄行善,‘博聞強志而讓,敦行善而不怠,謂之君子。'。”
在說完自己名字後,甄行善眼眶一熱,差點落下淚來。
“甄行善,甄行善。”夫子撫了撫胡須,笑瞇瞇地應了一聲:“好名字。”
至此,三郎甄行善也入了私塾,家中放羊的事情已經交給甄四郎,慕清回到家待了沒多少天,雜交水稻也到了收割的時候了。
懷安縣出現高產量農作物稻谷,並且稻谷即將豐收的消息也早已穿到州府,懷安縣與淮州州府的距離,相當於同一個市下面,縣裏到市裏的距離,坐牛車大約要四五個時辰便能到達。
隨著發解試的一日日臨近,席鑲也需要回到他的祖籍去考試,甄博文也需要回到懷安縣提前準備。
懷安縣兩季稻的事,席瑞安也沒瞞著岑知州,早已寫信與他講過,正好馬上就到收割的季節,席瑞安又去了信告知岑知州。
岑知州從被貶謫發配到此地始,身體便一直不大好。
他一國之相,年紀又大了,被貶謫到此,一路舟車勞頓,心情又抑郁,實際上就是發配到這裏養老了,剛來時也和席瑞安一樣,並不大管事。
直到這段時間身體看著改善許多,又逢甄博文回鄉,自己學生席瑞安在治下搞出兩季稻的事,想著身體恢覆,便下來走走看看。
若此事是真,他一把老骨頭,哪怕老死於此,便也罷了,總要為自家學生打算一二,總不能讓他一直蹉跎在此。
牛車一路緩緩前行,岑相出身寒門,生來簡譜,一路上也無人知他是知州,待牛車從東門兩邊路過,望著路邊兩岸金黃,找了個路邊駐足的老農問:“老鄉,這就是你們縣的兩季稻吧?”
老農不知他身份,聞言高興道:“可不是,我還從未見過如此多的稻穗,且聽縣令說,一年可以種兩季,若真能達到畝產六石,那我們農家再也不怕餓肚子啦,神農開恩,縣尊開恩,聖上開恩吶!”
甄博文也下車,望著馬路兩邊的稻谷,也是沈思感慨。
他和岑相都出自寒門,甚至他還是真正農家子出身,最是明白稻谷的豐收,產量增高,對農家人來說意味著什麽。
岑知州來到懷安縣第二日,縣令便開始組織人收割兩季稻,此時他們本土種的一季稻還未成熟,席瑞安根本不需要召集農人,就有很多農閑在家的農人主動來幫忙收割,幹勁十足。
收割那天,只要是有空的農人們,全都來到縣城東西二門的路邊觀看。他們已經迫不及待的想知道,這兩季稻畝產量能有多高了。
在懷安縣農人的主動幫忙下,馬路兩邊各二十畝水稻,總共四十畝,一天時間就全部收割完畢,他們又花了一天時間將打谷,等畝產量出來後,他們全都驚呆了。
畝產量七百斤!
高達九石!
這還是因為古代肥料不足的緣故,若是和現代一樣,各種肥料充足,畝產量還能再增加一些。
農人們都驚呆啦!
為了防止這只是個別現象,其它沒裏都種植了至少一畝地的兩季稻。
懷安縣很多地方並不想甄家村,當初每戶人家五斤稻種的限額幾乎領滿,其它很多村落,真的只是每一裏只種了一畝。
現在這一畝地的金黃在一片尚且青色的稻谷間,是那樣醒目。
就連岑知州都顧不得身體年邁,每日都跟著下地,去一裏一裏的鄉下,看鄉下的兩季稻畝產。
縣城馬路兩邊的稻田由於被席瑞安全部買下,屬於席瑞安的私產,作為給全縣農人又親自照料,全都是嚴格按照席瑞安的要求種植,畝產量相較鄉下的雜交水稻要高一些。
鄉下畢竟偏遠,席瑞安不可能面面俱到,多是教了各村的村長裏正和有經驗的老農,讓他們照著做。
可這世上永遠不乏自作聰明陰奉陽違的人。
所以下面每一裏的試驗田畝產量也都不等,高的,如甄家村,嚴格按照席縣令指導的來做,畝產量和縣城兩邊的畝產量一樣,同樣高達九石之多。
次一些的,便是和甄家村有親緣關系的,附近的村莊,每畝地的產量也足足有八旦。
其它也大多能達到畝產六七旦。
就連最少的,也有五石之多。
在這個平均畝產量只有三百多斤,也是四石的古代,即使是每畝地達到五石,也已經是增產很多了,更何況是翻了一番,直接達到九石的田地,那簡直就是神跡。
看著那切切實實在眾目睽睽之下收割的沒有一點虛言的稻谷,幫忙收割的農人們紛紛淚如雨下,對著雜交水稻,長跪不起,口中大喊:“老天有眼,神農開恩!”
這下全懷安縣的人都知道這兩季稻高產,不用席瑞安說,他們就主動想要來年全部換上可以種兩季的雜交水稻來種植。
岑知州也是這時候才知道,這兩季稻原來還有個名稱叫雜交水稻,據說是一個名叫袁隆平的農神所賜。
恰逢當今萬壽街,岑知州當下就寫了折子,並將一把帶著稻桿一起的稻穗,連夜送往京城。
每年為了奉承皇帝,下面制造的祥瑞不計其數,其中自然也有稻谷祥瑞一項。
古人不懂,當看到有高產量稻穗時,不等它們成熟,便將它們折下作為祥瑞送給皇帝,實際上這些高產量稻穗都是優質稻谷,若全部搜集,來年用這些優質稻谷為種子種植,可增加產量。
然而還不等這些稻谷長成,就被祥瑞了。
岑知州的折子和稻谷被遞交到京城後,首先是被現如今的宰相劉相所截,看到岑知州的折子後輕蔑地冷笑一聲:“岑道正一生剛正,最是厭惡這些華而不實的東西,想不到他人到晚年居然也玩起這樣的把戲來。”
他和岑道正雖是政敵,政見不和,一個保守派,一個是革新派,該打壓的打壓,但都是政治上的事,對於他的前任對手岑相的人品還是認可的。
此刻他將折子一扔,意興闌珊道:“罷了,給聖上呈上去罷。”
上至皇帝,下至百官,都沒有將岑知州這封折子當回事,甚至還有像如今劉相這樣對前任宰相岑道正十分失望的。
畢竟,這樣的祥瑞每隔兩年就來一次,但從未聽說哪裏真有稻谷產量增加的,聖上也只是看過笑過,給他的前任心腹岑相批了折子安撫他,之後也沒放在心上。
卻說懷安縣這邊,在趁著雜交水稻豐收,所有農人都群情激昂之際,席瑞安又連忙趁機向他們安利了另外幾項高產量農作物:土豆、玉米、花生、紅薯,並且說,這幾樣農作物不挑土地,山地旱地皆可種植,畝產量皆可達到千斤以上。
此言一出,眾人嘩然。
像土豆、玉米、紅薯,本身它們的畝產量就很高,而慕清種植空間裏的土豆、玉米等農作物,和普通土豆、玉米又是不同,它們全部是農學院的農學家教授們一生的心血研究而成,產量較之普通的,又要高了許多。
像花生,它的正常畝產量不過三四百斤,而慕清空間裏的花生畝產量卻能達到五六百斤以上。
而慕清的種植空間裏,還有一種嫁接的植物,就是泥土上面長的是西紅柿,挖開下面的土層,全是土豆或紅薯的,或是上面枝幹長的是小米椒,挖開土層下面是花生的。
種植空間十分鬼畜,就連這種嫁接技術都一模一樣的拷貝出來,在空間裏種植。
不過這樣的嫁接技術十分精細覆雜,不適合普通的農家種植,這種技術自然也不需要拿出來了。
因為有雜交水稻在前,對於縣尊這次拿出來的,據說山地和旱地也能種植的玉米、土豆、紅薯、花生等物,農家人們也種植熱情空前高漲。
不過相對於玉米和紅薯來說,人們對於種植土豆的熱情要稍微次一點,因為縣尊說,這個名叫土豆的東西,發芽或者發綠後,就不能吃了。
不能吃他們還種它幹嘛?可別吃中毒了。
是以只有少數的人家種植,即使有種的,也只種植不過巴掌大一塊地,試試看而已。
和之前一樣,縣尊說各種農作物種子有限,每家每戶限五斤種,有功名和積善之家率先領取,可擇優領取十斤種子。
越是這樣限購,原本還有些猶豫的人家,全都怕種子沒了,越發要種。
慕清家八口人,二十畝地,其中十畝上等水田,五畝中等水田,五畝下等山地,這田地在還未分家的農家已經算多了。
很多人家總共能有個十畝地,就已經很不錯了,而這十畝地中,必然有幾畝山地是不能種稻子的,每年只能種些麥子和菘菜、秋葵。
今年這些山地全部都種上了玉米、紅薯和土豆、花生。
等到七月其它人家在收割本土的稻谷時,母親家種植的蕓苔熟了。
***
席瑞安已經離家數月,此時回到懷安縣,除了要拜訪他的恩師席瑞安之外,還要回家一趟。
他跟著岑知州到懷安縣並沒有馬上回去,而是跟著席瑞安、岑知州一起下鄉,見證了全懷安縣雜交水稻豐收的一幕。
此時雜交水稻全部收割完畢,他也準備回家一趟,看看家中兄弟姐妹和阿娘。
回去前,他已經聽恩師席瑞安說過,阿娘將三郎也送去學堂讀書,現在家裏除了他之外,又有一個讀書的人,甄博文自然是欣喜。
獨木不成林,他早就想過,若他他日能中,定也要讓族中少年都去讀書,若他有天真能高中,整個族中靠他一人是不行的,且若不培養族人,等他老去,族中後繼無力,也會很快衰敗。
當然,此時說這個還為時過早,這不過是甄博文偶然的一些想法罷了,一切還要等他哪天真的高中再說,不然都是虛談。
此時正值農忙季節,牛全都拿去耕地了,農人家裏有牛的,都心疼牛不易,此時都不會拿它來做牛車。
他自己走了兩個多小時的路回家。
他從小走慣了,即使背著個書箱,也不覺得勞累。
待走到自家,看到家中老屋沒人,旁邊一個村民看到甄博文,高聲叫道:“博文,你家已經搬到那邊的四合院去啦,看到沒,就是那座嶄新的四合院,就是你家!”
甄博文望著旁邊不遠處蓋起來的一棟四合院時,有些吃驚。
甄四郎看到這波穩,老遠就跟小炮彈似的沖過來高喊:“大哥!大哥!”
村裏其他人也都高聲喊:“二嬸子!你家大郎回來啦!二嬸子!你家大郎回來啦!”
這時代對於人的稱呼很有意思,家中老大全部是稱呼大郎,老二是二郎,女兒老大是大娘,老二是二娘,小姑娘就是小娘子。
像甄博文這樣有名字的,也會稱呼他名字,比如甄香君她們,慕清便是喊她們香君、香草,而非大娘、二娘。
又比如像甄二郎這樣沒上學的,雖然他大名叫甄志強,但還是二郎二郎的喚著,甄行善若不是被送去私塾上學,估計還是三郎三郎的喊著,不過甄家人也喊習慣了,他在外面和同窗交友旁人或許會喊他名字,等他回來,還是會叫他三郎。
再比如甄四郎大名甄君子,四兄弟的名字取自‘博聞強志而讓,敦行善而不怠,謂之君子。',慕清只要想到要叫甄四郎那個熊孩子叫君子,就張不了那個口。
“大哥大哥,咱家建新房子啦,看到沒?那個氣派的四合院就是咱家噠!”甄四郎挺著肉呼呼的小胸脯,特別驕傲特別自得地說。
他現在在村子裏可威風啦,小夥伴都喜歡巴結他,然後來他家裏玩。
他阿娘說,院子裏有井,危險的很,要是那個小孩子不懂事,掉井裏就麻煩了,阿娘都不讓他帶小夥伴回家渾玩。
甄博文發現,一段時間不見,四郎長高了許多,小身板更加肥壯了。
慕清也聽到了周圍人的喊聲,一開始沒反應過來他們口中的大郎就是甄博文,還是甄香君和甄香草歡天喜地的來提醒她:“阿娘,博文回來了!”
“阿娘阿娘,大哥回來了!”
一家人都快速的到門口迎他。
慕清也是快速走出來,看到身高已經超過一米七五大概有一米七八左右的甄博文,第一句話就是笑容滿面的走過來:“瘦了,我兒高了也瘦了,這衣衫又短了。”
在男子一米七五就已經是高個兒的時代,一米七八的甄博文身材已經可以稱得上是偉岸了。
只是他身材清瘦,倒不顯健壯。
這段時間,他恩師和岑知州都告訴他,身體對於考科舉的重要性,這半年來,他已經開始每日鍛煉,為接下來的發解試做準備。
慕清看到甄博文回家欣喜不已,引著他往院子裏走。
甄博文問慕清:“阿娘,家裏怎麽會建了這麽大屋子?”
慕清頓時氣到:“還不是那起子眼皮子淺的二流子賊扒手,見我們孤兒寡母在家,竟過來爬墻,幸虧你爹保佑,香君香草都無事,不然……”
說到那件事,慕清就生氣。
“今年開春,我們不是種了甘拓嗎?縣尊估計是擔心你考試沒有盤纏,花了五十兩銀子將咱家地裏的甘拓全買了去,縣尊本意是想將咱們懷安縣打造成霜糖之鄉,鼓勵農人多種植甘拓創收,就沒藏著掖著,而是大張旗鼓來收,誰知就被人惦記上了。”
“我一看這樣不是事,這次是幸運,那兩小賊被抓住,下次若是被得手了呢?你兩個妹妹還活不活了?正好縣尊去年還給我預支了一百兩的霜糖分紅,還有之前賣霜糖得的錢,去年我向清風樓送菜也掙了些錢,本來是要留給你做盤纏的,但家中發生這樣的事,也不是小事,就做了個相對安全的磚瓦房,這房子形狀,還是縣尊給設計的,據說叫四合院,京城裏的人家都是這樣建房子的,安全。”
說完這事,她又喜上眉梢道:“你放心,你考試的盤纏阿娘都給你備著呢,今年咱家種了十五畝地的雜交水稻,畝產量八百斤,現在家裏的地窖都裝滿了糧食,去年縣尊給我的一些農作物的種子我也都種了出來,賣給清風樓,一百文一斤呢。”慕清神神秘秘的伸出一只手:“去一趟就能掙十兩!”她眉開眼笑地說:“我還把三郎送去私塾了。”
“快來,快看看你房間和書房,這朝南的兩個房間特意給你留的,你今年也十九了,等你發解試考完,也要想看小娘子了,阿娘就等著你娶媳婦抱孫子了!”
饒是甄博文性格冷靜克制,也被慕清說的耳尖通紅。
甄博文時隔數月不見家裏人,對於家裏人的變化感到十分高興。
首先便是阿娘,可能是人逢喜事精神爽,他都快不記得一年前阿娘蒼老憔悴的模樣了,現在的阿娘看上去根本不像老婦人,而像個普通的婦人。
當然,阿娘本身也不老,過了年也才三十四,對於很多人來說還稱得上壯年。
變化最大的當屬大姐甄香君,他還記得去年大姐回娘家時,整個人被田家磋磨的幹癟瘦小,十八歲的人看上去跟二十四五似的,如今大姐整個人如春花綻放,嬌艷俏麗。
二妹甄香草如今變化也很大,且不說外表上的變化,只她神情不再卑怯麻木,眼睛明亮喜人這一點,就足以讓甄博文欣喜,更別說小臉肉嘟嘟可愛極了的小甄香,還有小孫青了。
在這一家子人翻天覆地的變化之中,慕清的變化可以稱得上毫不起眼。
在山上山地裏砍蕓苔的甄二郎聽說大哥回家,去山上的陷阱裏查看了一番,找到一只野雞,這只野雞可不是慕清放進去的,而是夏季來臨,山上獵物增多,真正掉入陷阱的獵物,被他撿了回來。
看到甄博文第一眼,他臉上就露出極為燦爛的笑:“大哥!”
甄博文連忙上前要接下甄二郎肩上的擔子,被甄二郎避開:“不用的大哥,不重,你剛回來,快去歇會兒吧,我在山上逮了只山雞,叫香草給你燉上!”
慕清趕緊補充一句:“加上蘑菇一起燉!”又拿了鑰匙給甄香草:“去把我之前曬得香腸、火腿都拿出來一些,今天你哥回來,你們這段時間也辛苦了,晚上加餐!”
“阿娘,拿多少?”
慕清爽快笑道:“五根香腸,一斤火腿,晚上吃幹飯!”
甄二郎的變化也十分大,首先是他的身高,每日早晚羊奶不綴,各種肉食蔬菜不停,他現在已經長到快有一米七五,每日勞作的他,身體結實有力,挑著一旦蕓苔回來的他,脫下身上的麻衣,擦去汗漬,去井邊打水洗臉,隨著他的動作,身上肌肉分明。
甄博文一點一點的打量和感受著家裏人的變化,不知不覺中,家裏就在一切往好的方面發展,讓他高興之餘,也感到心安。
過去他總是有股迫切的想要快點考中發解試的欲望,他擔心他再不考中,阿娘就要將二妹三妹賣了,他擔心他再不中,就要耽誤二郎娶妻,他擔心他再不中,家中就要被他拖垮。
所以他將全部心思都放在讀書上,身上的壓力也十分大。
此時所有的壓力,在看到全家人紅潤的面色,和寬大的磚瓦房屋時,瞬間消散了許多。
二郎已經長成,大姐也不需要他來撐腰就脫離苦海,三妹也已初長成。
但這些還不夠,他知道這一切只是鏡中花水中月,他怕自己一旦懈怠,讓阿娘沒了希望,阿娘就會再度將大姐、二妹、三妹賣了。
只有他自己立起來,給阿娘希望,他的阿娘,他的兄弟姐妹們日子才能好過起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慕清要走,席瑞安卻是十分舍不得。
他在現代知識研究植物和藥物的研發人員,做的一直是和植物實驗室打交道的工作,還是頭一次當一縣之長,有很多事情不好找幕僚商量的,就想找慕清說說話,兩人一起也方便拿主意,況且兩人自來這古代都大半年了,慕清一直在鄉下照顧甄家的一家子,他也吃味的很,拉著她的手不肯放她走。
席瑞安本就占有欲有些強,兩人在一起和和美美了一輩子都未分開過,這次一下子分開大半年,又因身份有別,無法立刻在一起。
好在他知道這個時代不遠的地方,有她在,心中惶惑少了許多,只抓著她的手,與她商量:“馬上就是發解試,發解試之後,我們來到此地也滿一年了,給了他們一年時間緩沖,也差不多了,等博文和席鑲考完,咱們就成親。”
此時的慕清外表看上去年輕了很多,這個身體本身虛歲才三十四,此時外表看上去也就三十來歲的樣子,加上二人本來就長得像,現在越發靠近慕清原本的相貌了,席瑞安只是拉著她的手,就心安不已。
慕清被他孩子一樣拉著手撒嬌,好笑不已地拍了拍他的手:“快了。”
他們是從縣城西門回去的,此時縣城東西二門的馬路兩邊,放眼望去,一片金黃,沈甸甸的谷穗垂的稻桿都彎了腰,來來往往的村民們看到這樣的情景,比他們自己都高興,現在就等著稻谷收割稱重,看著兩季稻到底畝產有多少斤。
對慕清的事情,席瑞安十分上心,不過幾日之後,他就為甄三郎打聽到懷安縣比較好的私塾,慕清帶著甄三郎去私塾拜師去。
已經十二歲的甄三郎就像個六七歲孩子似的,忐忑又激動的跟在阿娘身後,懷裏抱著阿娘給他縫制的書包,學著大哥甄博文的模樣,面上故作淡定。
私塾裏的老師早已被縣尊打過招呼,知道他是縣尊入室弟子的弟弟,又聽說他今年開春才開始學識字,現在已經能夠默寫《百家姓》和《千字文》,考察了他後,就見這小少年目光清澈,問他可取了名字。
現在很多農家子都還‘大郎’‘二郎’‘三郎’的叫著,沒取正經名字。
被叫了十多年的甄三郎心跳如擂鼓,好半響才平覆好心情,說:“學生幼時由外祖父取名甄行善,‘博聞強志而讓,敦行善而不怠,謂之君子。'。”
在說完自己名字後,甄行善眼眶一熱,差點落下淚來。
“甄行善,甄行善。”夫子撫了撫胡須,笑瞇瞇地應了一聲:“好名字。”
至此,三郎甄行善也入了私塾,家中放羊的事情已經交給甄四郎,慕清回到家待了沒多少天,雜交水稻也到了收割的時候了。
懷安縣出現高產量農作物稻谷,並且稻谷即將豐收的消息也早已穿到州府,懷安縣與淮州州府的距離,相當於同一個市下面,縣裏到市裏的距離,坐牛車大約要四五個時辰便能到達。
隨著發解試的一日日臨近,席鑲也需要回到他的祖籍去考試,甄博文也需要回到懷安縣提前準備。
懷安縣兩季稻的事,席瑞安也沒瞞著岑知州,早已寫信與他講過,正好馬上就到收割的季節,席瑞安又去了信告知岑知州。
岑知州從被貶謫發配到此地始,身體便一直不大好。
他一國之相,年紀又大了,被貶謫到此,一路舟車勞頓,心情又抑郁,實際上就是發配到這裏養老了,剛來時也和席瑞安一樣,並不大管事。
直到這段時間身體看著改善許多,又逢甄博文回鄉,自己學生席瑞安在治下搞出兩季稻的事,想著身體恢覆,便下來走走看看。
若此事是真,他一把老骨頭,哪怕老死於此,便也罷了,總要為自家學生打算一二,總不能讓他一直蹉跎在此。
牛車一路緩緩前行,岑相出身寒門,生來簡譜,一路上也無人知他是知州,待牛車從東門兩邊路過,望著路邊兩岸金黃,找了個路邊駐足的老農問:“老鄉,這就是你們縣的兩季稻吧?”
老農不知他身份,聞言高興道:“可不是,我還從未見過如此多的稻穗,且聽縣令說,一年可以種兩季,若真能達到畝產六石,那我們農家再也不怕餓肚子啦,神農開恩,縣尊開恩,聖上開恩吶!”
甄博文也下車,望著馬路兩邊的稻谷,也是沈思感慨。
他和岑相都出自寒門,甚至他還是真正農家子出身,最是明白稻谷的豐收,產量增高,對農家人來說意味著什麽。
岑知州來到懷安縣第二日,縣令便開始組織人收割兩季稻,此時他們本土種的一季稻還未成熟,席瑞安根本不需要召集農人,就有很多農閑在家的農人主動來幫忙收割,幹勁十足。
收割那天,只要是有空的農人們,全都來到縣城東西二門的路邊觀看。他們已經迫不及待的想知道,這兩季稻畝產量能有多高了。
在懷安縣農人的主動幫忙下,馬路兩邊各二十畝水稻,總共四十畝,一天時間就全部收割完畢,他們又花了一天時間將打谷,等畝產量出來後,他們全都驚呆了。
畝產量七百斤!
高達九石!
這還是因為古代肥料不足的緣故,若是和現代一樣,各種肥料充足,畝產量還能再增加一些。
農人們都驚呆啦!
為了防止這只是個別現象,其它沒裏都種植了至少一畝地的兩季稻。
懷安縣很多地方並不想甄家村,當初每戶人家五斤稻種的限額幾乎領滿,其它很多村落,真的只是每一裏只種了一畝。
現在這一畝地的金黃在一片尚且青色的稻谷間,是那樣醒目。
就連岑知州都顧不得身體年邁,每日都跟著下地,去一裏一裏的鄉下,看鄉下的兩季稻畝產。
縣城馬路兩邊的稻田由於被席瑞安全部買下,屬於席瑞安的私產,作為給全縣農人又親自照料,全都是嚴格按照席瑞安的要求種植,畝產量相較鄉下的雜交水稻要高一些。
鄉下畢竟偏遠,席瑞安不可能面面俱到,多是教了各村的村長裏正和有經驗的老農,讓他們照著做。
可這世上永遠不乏自作聰明陰奉陽違的人。
所以下面每一裏的試驗田畝產量也都不等,高的,如甄家村,嚴格按照席縣令指導的來做,畝產量和縣城兩邊的畝產量一樣,同樣高達九石之多。
次一些的,便是和甄家村有親緣關系的,附近的村莊,每畝地的產量也足足有八旦。
其它也大多能達到畝產六七旦。
就連最少的,也有五石之多。
在這個平均畝產量只有三百多斤,也是四石的古代,即使是每畝地達到五石,也已經是增產很多了,更何況是翻了一番,直接達到九石的田地,那簡直就是神跡。
看著那切切實實在眾目睽睽之下收割的沒有一點虛言的稻谷,幫忙收割的農人們紛紛淚如雨下,對著雜交水稻,長跪不起,口中大喊:“老天有眼,神農開恩!”
這下全懷安縣的人都知道這兩季稻高產,不用席瑞安說,他們就主動想要來年全部換上可以種兩季的雜交水稻來種植。
岑知州也是這時候才知道,這兩季稻原來還有個名稱叫雜交水稻,據說是一個名叫袁隆平的農神所賜。
恰逢當今萬壽街,岑知州當下就寫了折子,並將一把帶著稻桿一起的稻穗,連夜送往京城。
每年為了奉承皇帝,下面制造的祥瑞不計其數,其中自然也有稻谷祥瑞一項。
古人不懂,當看到有高產量稻穗時,不等它們成熟,便將它們折下作為祥瑞送給皇帝,實際上這些高產量稻穗都是優質稻谷,若全部搜集,來年用這些優質稻谷為種子種植,可增加產量。
然而還不等這些稻谷長成,就被祥瑞了。
岑知州的折子和稻谷被遞交到京城後,首先是被現如今的宰相劉相所截,看到岑知州的折子後輕蔑地冷笑一聲:“岑道正一生剛正,最是厭惡這些華而不實的東西,想不到他人到晚年居然也玩起這樣的把戲來。”
他和岑道正雖是政敵,政見不和,一個保守派,一個是革新派,該打壓的打壓,但都是政治上的事,對於他的前任對手岑相的人品還是認可的。
此刻他將折子一扔,意興闌珊道:“罷了,給聖上呈上去罷。”
上至皇帝,下至百官,都沒有將岑知州這封折子當回事,甚至還有像如今劉相這樣對前任宰相岑道正十分失望的。
畢竟,這樣的祥瑞每隔兩年就來一次,但從未聽說哪裏真有稻谷產量增加的,聖上也只是看過笑過,給他的前任心腹岑相批了折子安撫他,之後也沒放在心上。
卻說懷安縣這邊,在趁著雜交水稻豐收,所有農人都群情激昂之際,席瑞安又連忙趁機向他們安利了另外幾項高產量農作物:土豆、玉米、花生、紅薯,並且說,這幾樣農作物不挑土地,山地旱地皆可種植,畝產量皆可達到千斤以上。
此言一出,眾人嘩然。
像土豆、玉米、紅薯,本身它們的畝產量就很高,而慕清種植空間裏的土豆、玉米等農作物,和普通土豆、玉米又是不同,它們全部是農學院的農學家教授們一生的心血研究而成,產量較之普通的,又要高了許多。
像花生,它的正常畝產量不過三四百斤,而慕清空間裏的花生畝產量卻能達到五六百斤以上。
而慕清的種植空間裏,還有一種嫁接的植物,就是泥土上面長的是西紅柿,挖開下面的土層,全是土豆或紅薯的,或是上面枝幹長的是小米椒,挖開土層下面是花生的。
種植空間十分鬼畜,就連這種嫁接技術都一模一樣的拷貝出來,在空間裏種植。
不過這樣的嫁接技術十分精細覆雜,不適合普通的農家種植,這種技術自然也不需要拿出來了。
因為有雜交水稻在前,對於縣尊這次拿出來的,據說山地和旱地也能種植的玉米、土豆、紅薯、花生等物,農家人們也種植熱情空前高漲。
不過相對於玉米和紅薯來說,人們對於種植土豆的熱情要稍微次一點,因為縣尊說,這個名叫土豆的東西,發芽或者發綠後,就不能吃了。
不能吃他們還種它幹嘛?可別吃中毒了。
是以只有少數的人家種植,即使有種的,也只種植不過巴掌大一塊地,試試看而已。
和之前一樣,縣尊說各種農作物種子有限,每家每戶限五斤種,有功名和積善之家率先領取,可擇優領取十斤種子。
越是這樣限購,原本還有些猶豫的人家,全都怕種子沒了,越發要種。
慕清家八口人,二十畝地,其中十畝上等水田,五畝中等水田,五畝下等山地,這田地在還未分家的農家已經算多了。
很多人家總共能有個十畝地,就已經很不錯了,而這十畝地中,必然有幾畝山地是不能種稻子的,每年只能種些麥子和菘菜、秋葵。
今年這些山地全部都種上了玉米、紅薯和土豆、花生。
等到七月其它人家在收割本土的稻谷時,母親家種植的蕓苔熟了。
***
席瑞安已經離家數月,此時回到懷安縣,除了要拜訪他的恩師席瑞安之外,還要回家一趟。
他跟著岑知州到懷安縣並沒有馬上回去,而是跟著席瑞安、岑知州一起下鄉,見證了全懷安縣雜交水稻豐收的一幕。
此時雜交水稻全部收割完畢,他也準備回家一趟,看看家中兄弟姐妹和阿娘。
回去前,他已經聽恩師席瑞安說過,阿娘將三郎也送去學堂讀書,現在家裏除了他之外,又有一個讀書的人,甄博文自然是欣喜。
獨木不成林,他早就想過,若他他日能中,定也要讓族中少年都去讀書,若他有天真能高中,整個族中靠他一人是不行的,且若不培養族人,等他老去,族中後繼無力,也會很快衰敗。
當然,此時說這個還為時過早,這不過是甄博文偶然的一些想法罷了,一切還要等他哪天真的高中再說,不然都是虛談。
此時正值農忙季節,牛全都拿去耕地了,農人家裏有牛的,都心疼牛不易,此時都不會拿它來做牛車。
他自己走了兩個多小時的路回家。
他從小走慣了,即使背著個書箱,也不覺得勞累。
待走到自家,看到家中老屋沒人,旁邊一個村民看到甄博文,高聲叫道:“博文,你家已經搬到那邊的四合院去啦,看到沒,就是那座嶄新的四合院,就是你家!”
甄博文望著旁邊不遠處蓋起來的一棟四合院時,有些吃驚。
甄四郎看到這波穩,老遠就跟小炮彈似的沖過來高喊:“大哥!大哥!”
村裏其他人也都高聲喊:“二嬸子!你家大郎回來啦!二嬸子!你家大郎回來啦!”
這時代對於人的稱呼很有意思,家中老大全部是稱呼大郎,老二是二郎,女兒老大是大娘,老二是二娘,小姑娘就是小娘子。
像甄博文這樣有名字的,也會稱呼他名字,比如甄香君她們,慕清便是喊她們香君、香草,而非大娘、二娘。
又比如像甄二郎這樣沒上學的,雖然他大名叫甄志強,但還是二郎二郎的喚著,甄行善若不是被送去私塾上學,估計還是三郎三郎的喊著,不過甄家人也喊習慣了,他在外面和同窗交友旁人或許會喊他名字,等他回來,還是會叫他三郎。
再比如甄四郎大名甄君子,四兄弟的名字取自‘博聞強志而讓,敦行善而不怠,謂之君子。',慕清只要想到要叫甄四郎那個熊孩子叫君子,就張不了那個口。
“大哥大哥,咱家建新房子啦,看到沒?那個氣派的四合院就是咱家噠!”甄四郎挺著肉呼呼的小胸脯,特別驕傲特別自得地說。
他現在在村子裏可威風啦,小夥伴都喜歡巴結他,然後來他家裏玩。
他阿娘說,院子裏有井,危險的很,要是那個小孩子不懂事,掉井裏就麻煩了,阿娘都不讓他帶小夥伴回家渾玩。
甄博文發現,一段時間不見,四郎長高了許多,小身板更加肥壯了。
慕清也聽到了周圍人的喊聲,一開始沒反應過來他們口中的大郎就是甄博文,還是甄香君和甄香草歡天喜地的來提醒她:“阿娘,博文回來了!”
“阿娘阿娘,大哥回來了!”
一家人都快速的到門口迎他。
慕清也是快速走出來,看到身高已經超過一米七五大概有一米七八左右的甄博文,第一句話就是笑容滿面的走過來:“瘦了,我兒高了也瘦了,這衣衫又短了。”
在男子一米七五就已經是高個兒的時代,一米七八的甄博文身材已經可以稱得上是偉岸了。
只是他身材清瘦,倒不顯健壯。
這段時間,他恩師和岑知州都告訴他,身體對於考科舉的重要性,這半年來,他已經開始每日鍛煉,為接下來的發解試做準備。
慕清看到甄博文回家欣喜不已,引著他往院子裏走。
甄博文問慕清:“阿娘,家裏怎麽會建了這麽大屋子?”
慕清頓時氣到:“還不是那起子眼皮子淺的二流子賊扒手,見我們孤兒寡母在家,竟過來爬墻,幸虧你爹保佑,香君香草都無事,不然……”
說到那件事,慕清就生氣。
“今年開春,我們不是種了甘拓嗎?縣尊估計是擔心你考試沒有盤纏,花了五十兩銀子將咱家地裏的甘拓全買了去,縣尊本意是想將咱們懷安縣打造成霜糖之鄉,鼓勵農人多種植甘拓創收,就沒藏著掖著,而是大張旗鼓來收,誰知就被人惦記上了。”
“我一看這樣不是事,這次是幸運,那兩小賊被抓住,下次若是被得手了呢?你兩個妹妹還活不活了?正好縣尊去年還給我預支了一百兩的霜糖分紅,還有之前賣霜糖得的錢,去年我向清風樓送菜也掙了些錢,本來是要留給你做盤纏的,但家中發生這樣的事,也不是小事,就做了個相對安全的磚瓦房,這房子形狀,還是縣尊給設計的,據說叫四合院,京城裏的人家都是這樣建房子的,安全。”
說完這事,她又喜上眉梢道:“你放心,你考試的盤纏阿娘都給你備著呢,今年咱家種了十五畝地的雜交水稻,畝產量八百斤,現在家裏的地窖都裝滿了糧食,去年縣尊給我的一些農作物的種子我也都種了出來,賣給清風樓,一百文一斤呢。”慕清神神秘秘的伸出一只手:“去一趟就能掙十兩!”她眉開眼笑地說:“我還把三郎送去私塾了。”
“快來,快看看你房間和書房,這朝南的兩個房間特意給你留的,你今年也十九了,等你發解試考完,也要想看小娘子了,阿娘就等著你娶媳婦抱孫子了!”
饒是甄博文性格冷靜克制,也被慕清說的耳尖通紅。
甄博文時隔數月不見家裏人,對於家裏人的變化感到十分高興。
首先便是阿娘,可能是人逢喜事精神爽,他都快不記得一年前阿娘蒼老憔悴的模樣了,現在的阿娘看上去根本不像老婦人,而像個普通的婦人。
當然,阿娘本身也不老,過了年也才三十四,對於很多人來說還稱得上壯年。
變化最大的當屬大姐甄香君,他還記得去年大姐回娘家時,整個人被田家磋磨的幹癟瘦小,十八歲的人看上去跟二十四五似的,如今大姐整個人如春花綻放,嬌艷俏麗。
二妹甄香草如今變化也很大,且不說外表上的變化,只她神情不再卑怯麻木,眼睛明亮喜人這一點,就足以讓甄博文欣喜,更別說小臉肉嘟嘟可愛極了的小甄香,還有小孫青了。
在這一家子人翻天覆地的變化之中,慕清的變化可以稱得上毫不起眼。
在山上山地裏砍蕓苔的甄二郎聽說大哥回家,去山上的陷阱裏查看了一番,找到一只野雞,這只野雞可不是慕清放進去的,而是夏季來臨,山上獵物增多,真正掉入陷阱的獵物,被他撿了回來。
看到甄博文第一眼,他臉上就露出極為燦爛的笑:“大哥!”
甄博文連忙上前要接下甄二郎肩上的擔子,被甄二郎避開:“不用的大哥,不重,你剛回來,快去歇會兒吧,我在山上逮了只山雞,叫香草給你燉上!”
慕清趕緊補充一句:“加上蘑菇一起燉!”又拿了鑰匙給甄香草:“去把我之前曬得香腸、火腿都拿出來一些,今天你哥回來,你們這段時間也辛苦了,晚上加餐!”
“阿娘,拿多少?”
慕清爽快笑道:“五根香腸,一斤火腿,晚上吃幹飯!”
甄二郎的變化也十分大,首先是他的身高,每日早晚羊奶不綴,各種肉食蔬菜不停,他現在已經長到快有一米七五,每日勞作的他,身體結實有力,挑著一旦蕓苔回來的他,脫下身上的麻衣,擦去汗漬,去井邊打水洗臉,隨著他的動作,身上肌肉分明。
甄博文一點一點的打量和感受著家裏人的變化,不知不覺中,家裏就在一切往好的方面發展,讓他高興之餘,也感到心安。
過去他總是有股迫切的想要快點考中發解試的欲望,他擔心他再不考中,阿娘就要將二妹三妹賣了,他擔心他再不中,就要耽誤二郎娶妻,他擔心他再不中,家中就要被他拖垮。
所以他將全部心思都放在讀書上,身上的壓力也十分大。
此時所有的壓力,在看到全家人紅潤的面色,和寬大的磚瓦房屋時,瞬間消散了許多。
二郎已經長成,大姐也不需要他來撐腰就脫離苦海,三妹也已初長成。
但這些還不夠,他知道這一切只是鏡中花水中月,他怕自己一旦懈怠,讓阿娘沒了希望,阿娘就會再度將大姐、二妹、三妹賣了。
只有他自己立起來,給阿娘希望,他的阿娘,他的兄弟姐妹們日子才能好過起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