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關燈
小
中
大
當然,蕭逸也不是毫無反應的。
喝罷這盞茶,他立即開始安排部署。
蕭逸並沒有全力格擋,而是明進暗退,他要示弱。
皇帝來勢洶洶,他吸取了上次對蕭遲的教訓,下手極其快準狠,蕭逸自然是節節敗退的。
初時,蕭遲還暗推波助瀾了,但沒到旬,他皺眉,立馬收手。
蕭逸這是要以退為進。
沒錯。
蕭逸面上溫和,實際手段幹脆利落,他收斂鋒芒被皇帝通狠削,立馬就將蕭遲凸顯出來了。
安王有不支之勢,在他煽動下,不少人露出倒向寧王府的趨勢。
皇帝的忌憚對象換成了蕭遲。
提蕭逸,壓蕭遲,平衡兩黨。
兩黨趨向平衡了,可朝堂已經動蕩起來,蕭逸率先向蕭遲出手,蕭遲立馬反擊。
鬥得是火花四濺。
局勢很緊繃,個壓下去了,另個又冒起頭,按下葫蘆又起瓢。
京城動蕩不休,餘波連連,為了自保,不少人不得不站隊了,越演越烈。
另外,朝鬥法連連,炮灰很多,人心惶惶。
膠著著,緊繃著,立黨受不住了,紛紛上折,求皇帝立新太子吧。
不立真不合適了!
……
紫宸宮,禦書房。
皇帝擱下筆,用力閉了閉眼睛,仰起頭,靠在禦座椅背頂上,張太監趕緊揮手,讓按摩太監悄悄上前,給皇帝按壓眼部穴道。
年紀大了,奏折和事情卻越來越多,每每深夜方才安歇,皇帝視物越來越容易模糊,看陣子,就受不住了。
顏瓊陳平等心腹開始輪流常駐外書房,幫助皇帝整理奏折,協助理事。
禦書房很靜謐,侍立的人很多,卻聽不到點呼吸聲,僅聞很輕微的奏折翻動聲響。
翻過奏折,分門別類,不算重要的寫下意見條子夾在裏頭。另外這幾天,還多了項工作,統計。
統計請求立太子的奏折。
良久,翻動奏折的聲音停了,顏瓊和陳平對視眼,互相眼神交流陣,最後顏瓊不得不硬著頭皮上前兩步。
皇帝睜開眼睛。
“陛下。”
顏瓊輕聲稟:“今日有十封奏折,奏請陛下冊立東宮,有參知政事梁錫,書右丞羅傳芳,左都禦史吳宏欽,……”
這些都是直立的三省重臣,甚至有三朝元老,以及仇崇等掌兵武將。
很多了,大家都受不住了,連續多日,越來越多人上折說,不立太子真的不合適的。
顏瓊垂首,須臾,上首聲音:“下去罷。”
“是。”
顏瓊陳平趕緊下去了。
腳步身漸遠,氣氛卻未曾因此稍松下來,反而越來越緊繃。
皇帝盯著眼前大摞的明黃奏折,大怒,驟推,“劈裏啪啦”連同筆架都統統翻側落地。
“放肆!”
他怒不可遏。
皇帝並不想立太子,也並不打算立太子,可如今局勢壓力卻越來越大,他惱極了。
他要不要立太子,什麽時候立,立誰,只有他個人能做主!
皇帝盛怒之下,眼前黑,暈了暈,頭栽倒。
“陛下!!”
張太監等人大驚,趕緊沖上前去,“禦醫,禦醫,快叫禦醫!!”
如今禦醫已是紫宸宮常駐,張太監架著皇帝放在側邊的榻上,禦醫已背著藥箱沖進來。
趕緊打開藥箱拿出針包,連連施針,又揉搓按壓,皇帝這才醒轉。
頭疼欲裂。
皇帝犯病已不是第次,最近越來越頻繁,看張太監小心翼翼伺候皇帝服了藥後,禦醫不得不硬著頭皮上前。
“稟陛下,頭風之疾,且忌怒疲。”
“陛下先前重病場,本就需要長期調養,可如今……不亞於雪上加霜。”
到底是年紀大了,恢覆能力本就不可能如年輕的時候。皇帝年頭那場大病損傷了根本,不動氣,不勞神,認認真真調養幾年,還能補上個七成。
可現在這樣。
不說調養了,皇帝身體狀況是急轉直下。
禦醫不得不隱晦提醒:“……若長此以往,恐損元壽甚巨。”
這已經很含蓄了,皇帝這是頭疾,真的很難說會不會明日個暴怒,就此直接倒下了。
就算不倒下,繼續這樣下去,命也不長了。
真不行。
……
漸漸入夜了。
小太監輕手輕腳把燈燃起,然後罩上層厚紗,讓光線更加柔和。
室內落針可聞。
禦醫說完之後,借口調整藥方退下了,就剩張太監等人含胸彎腰低頭站著。
動不動,就聽見滴漏滴滴答答。
暈黃的燭光下,皇帝斜靠在短榻上,臉色陰沈,動也不動,他兩頰微微下垂,顏面罩上層灰色,短短幾個月,像老了十年。
良久,他擡了擡眼皮子,將視線投在禦案上最左側,放他批過但待定的折子位置。
那裏只有封折子。
“把折子取過來。”
張太監輕手輕腳,趕緊取了,遞到皇帝手裏。
皇帝翻了翻,這是淮南道上的折子。
是淮南道監察使和泗州刺史的聯名上奏,漕糧官船行至運河通濟渠段,官船翻側,漕糧落水被毀。
從前年至今,已經是第二十起。
運河是南北運輸登車最重要通道,漕銀漕糧鹽鐵等稅收和戰備物資的必經之途。
開始覺得是偶然,可後來刺史換了,監察使換了,通淤修渠的銀子已撥了下去,還是不斷有官船翻側。
那就明顯有問題了。
淮南江南帶,還臨近靖王封地。
皇帝欲遣欽差前往調查處理,可此事何其重要,欽差分量必須極重,且能耐分量忠誠等等需樣不缺,他時沒斟酌好人選。
“傳朕口諭,書省擬旨,著寧王蕭遲、安王蕭逸為巡南欽差,出京查清並處置通濟渠覆船事。”
皇帝闔上折子,扔了回去。
……
皇帝不得不將兩個兒子攆出京去了。
降降溫。
他再趁這段時間布置布置。
說來不服老,但皇帝身體真受不住了。
當天下午,聖旨降下。
“兒臣領旨!”
蕭遲接過明黃的飛龍紋卷軸,旨到三日內出發,他站了起身,張太監說:“三殿下,陛下還有口諭,說讓您明日進宮趟。”
按照約定成俗,聖旨降下當天算天的,那就是後天就該出發了。
蕭遲點點頭,吩咐王鑒送張太監出去。
他轉頭,先扶起跪在他身後的裴月明,裴月明接過聖旨看了眼,遞給小子按規矩供起。
是挺突然的,但怎麽說呢,也有種意料之外,情理之的感覺。
詫之後,就淡定下來了。
沒多久,段至誠周淳葛賢等人陸續趕到,段至誠捋了捋須,“大病場後,陛下精力遠不如前了。”
皇帝是不肯再立太子的,那這個結果也就沒什麽太出奇了。
“也罷,出京走走也好。”
局勢非常緊張,降降溫也是好的,畢竟短期內,蕭遲無法擊敗蕭逸,而蕭逸也無法擊潰蕭遲,只能僵持。
他們也好趁著這段時間,仔細思考下對安王府方針策略。
這段時間忙著周旋交鋒,根本沒法分神理會其他事情。
蕭遲已經出過次外差了,有經驗,基本的東西都不需要叮囑了,隨聖旨起的來的還有關於淮南道和運河有關的卷宗來,段至誠略略翻過,增調和口述下補充。
現在得忙出京前的準備,行囊車馬這些不用蕭遲和裴月明操心,他們主要斟酌的離京後人手的布置,以及隨行人員的調配。
這趟和蕭逸同行,路途又遠,需要的考慮得更全面下,否則出去以後,就沒法調整了。
時間很緊迫,明天還得騰空進宮趟,蕭遲和裴月明忙得是腳後跟打後腦勺。
蕭遲緊著去了戶部趟交接手頭公務,裴月明則在府裏擬隨行名單。等他匆匆趕回已經傍晚了,三兩口扒了晚飯,而後挑燈夜戰,行人就著草擬的名單商量。
增增減減,最終落實,趕在宵禁前分別送書省和吏部去了。
段至誠等人直接在王府客院歇下了,明天大早起來繼續,也免了奔波。
裴月明伸了伸僵直的腰,這才打著哈欠起身,和蕭遲準備回嘉熙堂。
不過回去之前,馮慎來了,說李鑫有事要稟。
給他先稟過了,不是緊急,但馮慎覺得有上稟的必要,於是給王鑒傳話了。
“李鑫?”
裴月明楞了楞,時半會的,她還真沒想起這是誰?
王鑒忙道:“馮校尉說,是先前在鄣州時,重傷不便挪動,留在鄣州養傷的其個護軍隊長。”
裴月明這才恍然大悟。
先前鄣州的時候,沒出現犧牲,但因公受傷卻是有的。其有兩個老家就是鄣州的,遂養傷連探親假起放了。二人好好養傷,等痊愈後,好生探探親再歸隊不遲。
裴月明還記得,個叫張平,另個就是李鑫。
李鑫傷勢很重,當時大夫就說了,痊愈加覆健差不多得半年,再加上二月的探親假,這時候也確實差不多歸隊了。
這是有什麽事?
蕭遲道:“叫進來。”
兩人回身,重新在炕幾前坐下。
馮慎和李鑫早候著了,須臾便到,很精神的個小夥子,黑皮膚大眼睛,目光炯炯,進來立馬拂袖單膝跪地見禮,鏘聲:“卑職給殿下請安,給王妃娘娘請安!”
“起罷。”
“李鑫,你傷勢調養如何?”
“謝殿下垂詢,”李鑫連忙拱手,“卑職業已痊愈,與傷前無異!”
“很好。”
詢問兩句傷勢,又關切句註意休養,這小夥子有點激動,鼻尖連汗都出來。
裴月明不禁笑了笑。
蕭遲問:“你二人前來,是有什麽事嗎?”
“是這樣的!”
李鑫連忙稟:“卑職偶然間發現,與我們同行的那個竇安,並非真的竇安!”
不是竇安?!
什麽意思?
裴月明微笑斂,輕松的氣氛當即去了,她和蕭遲對視眼,她問:“什麽意思,你說具體點兒!”
“是這樣的,卑職傷勢痊愈後,正是竇大人從京城折返之時,監察使府已整裝完畢前往江南,卑職就想著,去和竇公子告個別,誰知……”
誰知,卻發現這兩竇安根本不是個人!
李鑫祖籍黎州魯縣劉鄉,是個山溝溝的地方,但事實上從祖父那輩子人,就遣往黎州城裏謀生了,就住在黎州城郊。
這些寧王府檔案有,但官憑上卻不寫這麽詳細的,只寫了前者。
李鑫父母在京城謀生,因而他能被選寧王府護軍,但祖父和叔伯大家子人卻在鄣州,他惦記著與親人團聚盡孝,因而傷勢漸好的時候,就動身回去了。
大家只以為他回魯縣,但其實不是,他就在黎州城郊。
因為距離近,就想著去和竇安告個別。
他並不知道竇廣蕭逸之類的事情,因鄣州行,與竇安有過並肩作戰的革命情誼。竇廣調任江南道監使,年末卸任,上京述職,然後再到江南上任。
家眷和幕僚就留在黎州,等他回頭再起上路。
竇廣官聲極佳,離開黎州很多百姓都舍不得,去送行,還送了萬民傘。
動靜很大,李鑫就知道了,他趕進城看,恰巧監察使府大門洞開,騾馬家人魚貫而出。
牛氏眼睛不好,需要額外照顧,竇廣得在前頭寒暄,這責任就交到竇安頭上。竇安與牛氏同車,好幾次撩簾吩咐,慢些,小心些。
這撩簾,正巧落在趕過來的李鑫眼裏,他登時就楞了。
是個清秀面白,有些瘦削病弱,五官和竇廣有幾分相似,生得平凡又嚴肅的年輕人。
和清雋驚艷的竇安那是迥異,離得遠遠,眼就分辨得清清楚楚了。
他又驚又疑,還不肯信,於是悄悄尾隨,過後又托黎州刺史張祥幫忙,他打聽過後,最後確定,這位年輕人確竇安,監察使府的司馬,竇廣過繼的兒子。
這明顯不對勁了,於是李鑫立馬趕回京城稟告。
“不是竇安,那這人是誰?”
仔仔細細問過之後,賞了李鑫讓二人下去,裴月明就詫了。
這竇家,真是剝完層還有層。
因有蕭逸在前,大驚失色倒不至於,但驚詫還是很有的,連竇安都是假的!
回憶起當初那個俊俏活潑的年輕人,曾這麽近身接近過他們,裴月明驚疑且不適,和蕭遲對視眼,他的臉也繃起來了。
這人究竟是誰?
回憶起那個假竇安,演技精湛,言語表現都是那麽恰到好處,他當初有多麽不引人留神,就足說明他多有能耐。
裴月明仔細回想對方的表現,越回憶,越覺得,這假竇安真不是什麽二流三流人物。
如果他是蕭逸心腹,那至少得是馮慎或以上的位置。
“會是這真竇安木訥弱,身體原因不能勝任,竇廣不得不另尋他人嗎?”
仔細問過李鑫,這真竇安不但木訥,身體也不大強健,連日奔波爬山涉水的,他肯定不行。
是嫌疑他身體差不能完成任務嗎?
“還是,這假竇安是蕭逸遣過來的?”
還是事關重大,所以蕭逸特地安排了人下來?
這兩個解釋都挺合理的,但不知為什麽,裴月明心裏總有種不大踏實的感覺。
她皺了皺眉。
作者有話要說:好了好了,小小肥的二更發射完畢!
吃飯去也!給你們個大大的麽麽啾!明天見啦寶寶們!!(づ ̄3 ̄)づ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喝罷這盞茶,他立即開始安排部署。
蕭逸並沒有全力格擋,而是明進暗退,他要示弱。
皇帝來勢洶洶,他吸取了上次對蕭遲的教訓,下手極其快準狠,蕭逸自然是節節敗退的。
初時,蕭遲還暗推波助瀾了,但沒到旬,他皺眉,立馬收手。
蕭逸這是要以退為進。
沒錯。
蕭逸面上溫和,實際手段幹脆利落,他收斂鋒芒被皇帝通狠削,立馬就將蕭遲凸顯出來了。
安王有不支之勢,在他煽動下,不少人露出倒向寧王府的趨勢。
皇帝的忌憚對象換成了蕭遲。
提蕭逸,壓蕭遲,平衡兩黨。
兩黨趨向平衡了,可朝堂已經動蕩起來,蕭逸率先向蕭遲出手,蕭遲立馬反擊。
鬥得是火花四濺。
局勢很緊繃,個壓下去了,另個又冒起頭,按下葫蘆又起瓢。
京城動蕩不休,餘波連連,為了自保,不少人不得不站隊了,越演越烈。
另外,朝鬥法連連,炮灰很多,人心惶惶。
膠著著,緊繃著,立黨受不住了,紛紛上折,求皇帝立新太子吧。
不立真不合適了!
……
紫宸宮,禦書房。
皇帝擱下筆,用力閉了閉眼睛,仰起頭,靠在禦座椅背頂上,張太監趕緊揮手,讓按摩太監悄悄上前,給皇帝按壓眼部穴道。
年紀大了,奏折和事情卻越來越多,每每深夜方才安歇,皇帝視物越來越容易模糊,看陣子,就受不住了。
顏瓊陳平等心腹開始輪流常駐外書房,幫助皇帝整理奏折,協助理事。
禦書房很靜謐,侍立的人很多,卻聽不到點呼吸聲,僅聞很輕微的奏折翻動聲響。
翻過奏折,分門別類,不算重要的寫下意見條子夾在裏頭。另外這幾天,還多了項工作,統計。
統計請求立太子的奏折。
良久,翻動奏折的聲音停了,顏瓊和陳平對視眼,互相眼神交流陣,最後顏瓊不得不硬著頭皮上前兩步。
皇帝睜開眼睛。
“陛下。”
顏瓊輕聲稟:“今日有十封奏折,奏請陛下冊立東宮,有參知政事梁錫,書右丞羅傳芳,左都禦史吳宏欽,……”
這些都是直立的三省重臣,甚至有三朝元老,以及仇崇等掌兵武將。
很多了,大家都受不住了,連續多日,越來越多人上折說,不立太子真的不合適的。
顏瓊垂首,須臾,上首聲音:“下去罷。”
“是。”
顏瓊陳平趕緊下去了。
腳步身漸遠,氣氛卻未曾因此稍松下來,反而越來越緊繃。
皇帝盯著眼前大摞的明黃奏折,大怒,驟推,“劈裏啪啦”連同筆架都統統翻側落地。
“放肆!”
他怒不可遏。
皇帝並不想立太子,也並不打算立太子,可如今局勢壓力卻越來越大,他惱極了。
他要不要立太子,什麽時候立,立誰,只有他個人能做主!
皇帝盛怒之下,眼前黑,暈了暈,頭栽倒。
“陛下!!”
張太監等人大驚,趕緊沖上前去,“禦醫,禦醫,快叫禦醫!!”
如今禦醫已是紫宸宮常駐,張太監架著皇帝放在側邊的榻上,禦醫已背著藥箱沖進來。
趕緊打開藥箱拿出針包,連連施針,又揉搓按壓,皇帝這才醒轉。
頭疼欲裂。
皇帝犯病已不是第次,最近越來越頻繁,看張太監小心翼翼伺候皇帝服了藥後,禦醫不得不硬著頭皮上前。
“稟陛下,頭風之疾,且忌怒疲。”
“陛下先前重病場,本就需要長期調養,可如今……不亞於雪上加霜。”
到底是年紀大了,恢覆能力本就不可能如年輕的時候。皇帝年頭那場大病損傷了根本,不動氣,不勞神,認認真真調養幾年,還能補上個七成。
可現在這樣。
不說調養了,皇帝身體狀況是急轉直下。
禦醫不得不隱晦提醒:“……若長此以往,恐損元壽甚巨。”
這已經很含蓄了,皇帝這是頭疾,真的很難說會不會明日個暴怒,就此直接倒下了。
就算不倒下,繼續這樣下去,命也不長了。
真不行。
……
漸漸入夜了。
小太監輕手輕腳把燈燃起,然後罩上層厚紗,讓光線更加柔和。
室內落針可聞。
禦醫說完之後,借口調整藥方退下了,就剩張太監等人含胸彎腰低頭站著。
動不動,就聽見滴漏滴滴答答。
暈黃的燭光下,皇帝斜靠在短榻上,臉色陰沈,動也不動,他兩頰微微下垂,顏面罩上層灰色,短短幾個月,像老了十年。
良久,他擡了擡眼皮子,將視線投在禦案上最左側,放他批過但待定的折子位置。
那裏只有封折子。
“把折子取過來。”
張太監輕手輕腳,趕緊取了,遞到皇帝手裏。
皇帝翻了翻,這是淮南道上的折子。
是淮南道監察使和泗州刺史的聯名上奏,漕糧官船行至運河通濟渠段,官船翻側,漕糧落水被毀。
從前年至今,已經是第二十起。
運河是南北運輸登車最重要通道,漕銀漕糧鹽鐵等稅收和戰備物資的必經之途。
開始覺得是偶然,可後來刺史換了,監察使換了,通淤修渠的銀子已撥了下去,還是不斷有官船翻側。
那就明顯有問題了。
淮南江南帶,還臨近靖王封地。
皇帝欲遣欽差前往調查處理,可此事何其重要,欽差分量必須極重,且能耐分量忠誠等等需樣不缺,他時沒斟酌好人選。
“傳朕口諭,書省擬旨,著寧王蕭遲、安王蕭逸為巡南欽差,出京查清並處置通濟渠覆船事。”
皇帝闔上折子,扔了回去。
……
皇帝不得不將兩個兒子攆出京去了。
降降溫。
他再趁這段時間布置布置。
說來不服老,但皇帝身體真受不住了。
當天下午,聖旨降下。
“兒臣領旨!”
蕭遲接過明黃的飛龍紋卷軸,旨到三日內出發,他站了起身,張太監說:“三殿下,陛下還有口諭,說讓您明日進宮趟。”
按照約定成俗,聖旨降下當天算天的,那就是後天就該出發了。
蕭遲點點頭,吩咐王鑒送張太監出去。
他轉頭,先扶起跪在他身後的裴月明,裴月明接過聖旨看了眼,遞給小子按規矩供起。
是挺突然的,但怎麽說呢,也有種意料之外,情理之的感覺。
詫之後,就淡定下來了。
沒多久,段至誠周淳葛賢等人陸續趕到,段至誠捋了捋須,“大病場後,陛下精力遠不如前了。”
皇帝是不肯再立太子的,那這個結果也就沒什麽太出奇了。
“也罷,出京走走也好。”
局勢非常緊張,降降溫也是好的,畢竟短期內,蕭遲無法擊敗蕭逸,而蕭逸也無法擊潰蕭遲,只能僵持。
他們也好趁著這段時間,仔細思考下對安王府方針策略。
這段時間忙著周旋交鋒,根本沒法分神理會其他事情。
蕭遲已經出過次外差了,有經驗,基本的東西都不需要叮囑了,隨聖旨起的來的還有關於淮南道和運河有關的卷宗來,段至誠略略翻過,增調和口述下補充。
現在得忙出京前的準備,行囊車馬這些不用蕭遲和裴月明操心,他們主要斟酌的離京後人手的布置,以及隨行人員的調配。
這趟和蕭逸同行,路途又遠,需要的考慮得更全面下,否則出去以後,就沒法調整了。
時間很緊迫,明天還得騰空進宮趟,蕭遲和裴月明忙得是腳後跟打後腦勺。
蕭遲緊著去了戶部趟交接手頭公務,裴月明則在府裏擬隨行名單。等他匆匆趕回已經傍晚了,三兩口扒了晚飯,而後挑燈夜戰,行人就著草擬的名單商量。
增增減減,最終落實,趕在宵禁前分別送書省和吏部去了。
段至誠等人直接在王府客院歇下了,明天大早起來繼續,也免了奔波。
裴月明伸了伸僵直的腰,這才打著哈欠起身,和蕭遲準備回嘉熙堂。
不過回去之前,馮慎來了,說李鑫有事要稟。
給他先稟過了,不是緊急,但馮慎覺得有上稟的必要,於是給王鑒傳話了。
“李鑫?”
裴月明楞了楞,時半會的,她還真沒想起這是誰?
王鑒忙道:“馮校尉說,是先前在鄣州時,重傷不便挪動,留在鄣州養傷的其個護軍隊長。”
裴月明這才恍然大悟。
先前鄣州的時候,沒出現犧牲,但因公受傷卻是有的。其有兩個老家就是鄣州的,遂養傷連探親假起放了。二人好好養傷,等痊愈後,好生探探親再歸隊不遲。
裴月明還記得,個叫張平,另個就是李鑫。
李鑫傷勢很重,當時大夫就說了,痊愈加覆健差不多得半年,再加上二月的探親假,這時候也確實差不多歸隊了。
這是有什麽事?
蕭遲道:“叫進來。”
兩人回身,重新在炕幾前坐下。
馮慎和李鑫早候著了,須臾便到,很精神的個小夥子,黑皮膚大眼睛,目光炯炯,進來立馬拂袖單膝跪地見禮,鏘聲:“卑職給殿下請安,給王妃娘娘請安!”
“起罷。”
“李鑫,你傷勢調養如何?”
“謝殿下垂詢,”李鑫連忙拱手,“卑職業已痊愈,與傷前無異!”
“很好。”
詢問兩句傷勢,又關切句註意休養,這小夥子有點激動,鼻尖連汗都出來。
裴月明不禁笑了笑。
蕭遲問:“你二人前來,是有什麽事嗎?”
“是這樣的!”
李鑫連忙稟:“卑職偶然間發現,與我們同行的那個竇安,並非真的竇安!”
不是竇安?!
什麽意思?
裴月明微笑斂,輕松的氣氛當即去了,她和蕭遲對視眼,她問:“什麽意思,你說具體點兒!”
“是這樣的,卑職傷勢痊愈後,正是竇大人從京城折返之時,監察使府已整裝完畢前往江南,卑職就想著,去和竇公子告個別,誰知……”
誰知,卻發現這兩竇安根本不是個人!
李鑫祖籍黎州魯縣劉鄉,是個山溝溝的地方,但事實上從祖父那輩子人,就遣往黎州城裏謀生了,就住在黎州城郊。
這些寧王府檔案有,但官憑上卻不寫這麽詳細的,只寫了前者。
李鑫父母在京城謀生,因而他能被選寧王府護軍,但祖父和叔伯大家子人卻在鄣州,他惦記著與親人團聚盡孝,因而傷勢漸好的時候,就動身回去了。
大家只以為他回魯縣,但其實不是,他就在黎州城郊。
因為距離近,就想著去和竇安告個別。
他並不知道竇廣蕭逸之類的事情,因鄣州行,與竇安有過並肩作戰的革命情誼。竇廣調任江南道監使,年末卸任,上京述職,然後再到江南上任。
家眷和幕僚就留在黎州,等他回頭再起上路。
竇廣官聲極佳,離開黎州很多百姓都舍不得,去送行,還送了萬民傘。
動靜很大,李鑫就知道了,他趕進城看,恰巧監察使府大門洞開,騾馬家人魚貫而出。
牛氏眼睛不好,需要額外照顧,竇廣得在前頭寒暄,這責任就交到竇安頭上。竇安與牛氏同車,好幾次撩簾吩咐,慢些,小心些。
這撩簾,正巧落在趕過來的李鑫眼裏,他登時就楞了。
是個清秀面白,有些瘦削病弱,五官和竇廣有幾分相似,生得平凡又嚴肅的年輕人。
和清雋驚艷的竇安那是迥異,離得遠遠,眼就分辨得清清楚楚了。
他又驚又疑,還不肯信,於是悄悄尾隨,過後又托黎州刺史張祥幫忙,他打聽過後,最後確定,這位年輕人確竇安,監察使府的司馬,竇廣過繼的兒子。
這明顯不對勁了,於是李鑫立馬趕回京城稟告。
“不是竇安,那這人是誰?”
仔仔細細問過之後,賞了李鑫讓二人下去,裴月明就詫了。
這竇家,真是剝完層還有層。
因有蕭逸在前,大驚失色倒不至於,但驚詫還是很有的,連竇安都是假的!
回憶起當初那個俊俏活潑的年輕人,曾這麽近身接近過他們,裴月明驚疑且不適,和蕭遲對視眼,他的臉也繃起來了。
這人究竟是誰?
回憶起那個假竇安,演技精湛,言語表現都是那麽恰到好處,他當初有多麽不引人留神,就足說明他多有能耐。
裴月明仔細回想對方的表現,越回憶,越覺得,這假竇安真不是什麽二流三流人物。
如果他是蕭逸心腹,那至少得是馮慎或以上的位置。
“會是這真竇安木訥弱,身體原因不能勝任,竇廣不得不另尋他人嗎?”
仔細問過李鑫,這真竇安不但木訥,身體也不大強健,連日奔波爬山涉水的,他肯定不行。
是嫌疑他身體差不能完成任務嗎?
“還是,這假竇安是蕭逸遣過來的?”
還是事關重大,所以蕭逸特地安排了人下來?
這兩個解釋都挺合理的,但不知為什麽,裴月明心裏總有種不大踏實的感覺。
她皺了皺眉。
作者有話要說:好了好了,小小肥的二更發射完畢!
吃飯去也!給你們個大大的麽麽啾!明天見啦寶寶們!!(づ ̄3 ̄)づ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