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5)
關燈
小
中
大
都拆出來清洗了一翻,順便也把屋子裏裏外外都掃了一回。
年初養的兩頭豬,由於家裏夥食不錯,都長成了百二三斤的大豬。她尋思著家裏的親戚不算多,殺一頭豬盡夠了。便打算賣掉其中一頭賺點錢,再添兩只小的來養。
和二郎說了,他也讚成。沒兩日他便聯系好了殺豬佬,自然不是朱大富那廝。現在宋家輕易不提起這些糟心事,宋母恨死了李氏,正是因為她,宋家失去了一個金孫。
如今豬肉老貴了,瘦肉都賣到二十五文一斤了,還有往上漲的趨勢。眾人一提起這個都不住地搖頭,不過多養了幾頭豬的人家就樂了。羅雲初他們賣了一頭,整只賣的,得了兩千一百多文錢。結賬那會,直看得許氏羨慕不已,只可惜今年他們大房這邊只養了一頭,得留著自家用,哪能買呀。
那殺豬佬得了一頭豬後,還老問二郎他們欄裏的那頭賣不賣。待他們說了是留給自家過年用的後,他才一臉遺憾地走了。
過了臘月後,羅雲初便把家裏為過年準備的零嘴放出來了。飯團口袋裏更是時刻都裝著一些吃食,早上是鹹脆花生,下午便換成了黃酥糖。幾乎一天幾個花樣,還不帶重樣的。加上他又是個大方的,很少吃獨食,遂他在村子裏是最受孩子們歡迎的玩伴。哪個要是不長眼地敢欺負他把他弄哭,必定遭到一群小蘿蔔頭的圍攻。上回就有個六歲的娃眼氣他,搶了他兜裏的三文錢,把他惹哭了。被大胖領著一群孩子追著滿村打。
過年其實是最舒心的日子,除了忙碌一點外,吃穿用度均是一年中最好的。羅雲初有時閑下來時,總會遺憾這裏沒有麻將,若不然得空時約幾個相熟的嬸嫂摸個八圈,豈不樂哉?有欲望就有動力,麻將她是整不出來了,或許說她能做出來,但木頭的麻將有什麽好玩的?光滑沈重的質感觸感才是麻將吸引人之處啊。不過沒有麻將不代表沒有別的娛樂方式啊,一副撲克更利於家庭間的交流。
弄了兩天,一副撲克終於還是被她弄出來了。雖然比不上現代的美觀,但畢竟還是能玩的。晚上一家四口窩在暖暖的大床上,就著黃亮的燭光打上幾鋪牌,氣氛異常溫馨。飯團畢竟只是個四歲的孩子,許多時候都出錯牌幫倒忙,常被羅雲初和二郎戲稱為小叛徒。而此時躺在一旁的小湯圓總會吃著拳頭,咿咿呀呀地叫著,每逢有人偷個空去逗他時,他總會流著口水兀自笑得開心,眉眼彎彎的。
天氣越來越冷,在飯團一次小感冒後,大冷的天裏羅雲初實在不放心他一個人在西側間那邊睡。便讓二郎將他之前睡的小床撐開,放在他們的房裏,讓飯團也一起睡在他們的房裏,同房不同床。
飯團當時知道這一大好消息時,吸著兩管鼻涕追問了好幾回是不是真的。直到晚上躺在暖暖的小床上,他才肯相信這是真的。當下他就撲到羅雲初懷裏撒了好一會嬌。
不過飯團如願了,二郎就慘了。對媳婦這一決定,他心裏不樂意極了,以前房子緊張,不得不委屈一點,現在自己有好幾間大屋了,還得委屈自己?在自個屋裏想和媳婦親熱一下,都還要顧忌兒子。湯圓就算了,人小也不記事,偶爾當著他的面放縱一下也無事。但飯團嘛,都快四歲了,在他面前肯定得收斂點。即便他不介意,媳婦肯定是不允的。
於是,二郎的艱難的隱忍日子便開始了,每晚都在心裏祈禱他那倆兒子趕緊睡吧睡吧,睡了他便可以和媳婦那個那個了。
83、野菜充饑...
宋銘承拆開家中寄來的書信,心裏狠狠地松了口氣。之前隨著京城的物價越升越高,他心中也隱隱擔憂老家那邊,他啟程時老家已有許久未下雨了。一路走來,他聽說不少地方都鬧幹旱。遂到了京城沒幾日,他便修書一封托人帶回老家,問了問家裏的情況。如今收到信,知道一切尚好,他便放下心來了。
他沒在信中說盤纏被搶一事,今年大部分地方年成都不好,家中收成想必也不甚樂觀,他可不想再麻煩家裏了。而且他現在身上還有三十二兩呢。自打付了房租後,他就沒怎麽動這筆錢了。如今他每日傍晚都會花一個時辰,準時到崇文門那裏擺攤給人寫書信寫對聯。他字好人又耐心,加上態度好,不像別的舉子一樣一副鼻孔朝天的清高樣子,遂很快就有了口碑。四九城裏的平頭百姓販夫走卒等都樂意找他幫忙,而且價錢也公道。
“銘承,回來了?”
宋銘承剛上樓,就被一個書生叫住了,他頓住腳步,笑道:“是啊。”
旁邊一位書生聽到林曾慶主動和宋銘承打招呼,看向宋銘承的眼神閃過一股爐火,隨即冷笑道:“宋兄剛從崇文門那邊回來吧?不知掙了幾文錢,說出來也好讓大家樂呵樂呵。”這話擺明了說他一屆清貴書生,卻整日地與這些黃白之物打道,真是有辱斯文。
宋銘承一挑眉,“不過是掙點口糧錢罷了。比不得張兄家底豐厚,完全不用自己操心經濟。”自食其力,他不覺得有什麽可恥的。
眼前這位叫張世名的書生,似乎開始就和他很不對盤,其實他也不知道自己哪裏得罪他了,使得他處處和自己做對。頭幾回的酸言酸語他都懶得和他計較,不計較不代表他是好欺負的。這種人就像虱子,時不時咬你一下,不是很痛,卻讓你煩不勝煩。事不過三,既然他一而再再而三來挑釁,自己也不必再給他什麽好臉色。
家底豐厚這一詞頓時讓張世名脹紅了臉,他家境清貧的事狀元樓裏十有八九都是知道的。而宋銘承此刻說他家底豐厚,這不是明擺著打他的臉麽?他若家底豐厚的話,他就不會住在那吵雜的下等房了,他若家底豐厚的話,家中老母便不用為了給他上京湊盤纏把家中的口糧都賣了大半了。
來到京城,領略了京城的繁華後,張世名方覺得之前自己就是井底之蛙啊。想在此紮根的想法就此種下,所以才會對據說是某高官之子的林曾慶那麽巴結。可惜人家卻對自己愛搭不理的,反而對同是一屆布衣的宋銘承熱情有加。這怎麽能不讓他妒火中燒?宋銘承,他憑什麽?
其實同住在此樓,誰有料誰沒料大家都看得出來。若不是張世名太過分了,宋承銘也不會如此反諷於他。
林曾慶笑了,心中對宋銘承這朋友更是欣賞,他很對自己的口味。
“走走走,馮安臨在大堂那辦了個以文會友的辯論賽,咱們去看看。”說話間,林曾慶的手便勾上了他的肩,一副哥倆好的樣子。
“成,你等我一下,我把手上的東西放好了便來。”宋銘承點頭。
“哎呀,你這人做事就是溫吞。來,小趙,幫他把這些東西拿回房再跟上來。”林曾慶一把搶過他手裏的東西,直接塞給一旁的小廝。
“是,少爺。”
“對了,馮安臨說今晚要給咱們介紹一個人,好像叫餘成之的。”林曾慶似乎不經意地說道。
餘成之?工部侍郎的嫡長子?!宋銘承聽了,眸光一閃,神色如常,讓人瞧不出什麽異樣。
自打在狀元樓住下後,宋銘承便慢慢地融入這群從全國各地經過層層選拔的學子們中去了。木秀於林的道理他懂,而且讀書人自命清高又是最要不得的,但庸才又難免被人輕視。遂他在各種詩宴茶宴的交流會中,只拿出八分的學識,表現略好。既不奪人鋒芒紮人眼招人記恨,也不會被人忽視了去。遂他在狀元樓學子中的人緣很好,還從中結交了幾個志趣相投的好友。
正月裏,在人們期盼中,春雨淅淅瀝瀝地下過兩回,雖然比不上往年的雨量,但好歹下了不是?
過了正月,春耕又慢慢開始了。可是糧食的價錢不降反漲,好些個在去年年尾賣了糧食的家夥心裏慌了,家裏的糧食不多,眼見著就要揭不開鍋了。有些個狠心的,拿出積蓄,貴了也當機立斷地咬牙買了些回來。有些仍舊在觀望,希望等降一些再買。
許多人家今年的年過得並不肥,一過了年初五,就開始節省著糧食過日子了。
到二月中旬時,各大糧行已經沒有糧食賣了。前頭那些觀望的人才真的慌了,四處求爺爺告奶奶地借糧買糧。但此時誰會那麽傻?新糧食要到七月那頭才出來,且不提收成,怎麽捱過幾個月還是問題。錢財都是身外物,他們固然喜愛,但也得有命花不是?
好在如今春天了,田間地裏總會冒出一些野菜,像婆婆丁,芥菜,苦菜,蕨菜,馬齒莧等。勤儉的婦人每日都會去沿著田裏坡地四處采摘,若運氣好時,每天也能摘上把來斤。摘回來洗幹凈後,放進鍋裏,加上幾碗米湯,一家子圍著也能吃個半飽,加上鍋裏的野菜湯,不說飽足,肚裏能滿個七八分了。
羅雲初家糧食豐足,但也不好表現得一副財大氣粗不愁餓的樣子。遂在趙大婦約她出去撅苦菜時,她也不推辭,吃了點東西墊了墊肚子。叮囑飯團好好照看熟睡過去的湯圓,挎了個籃子便出發了。
“嫂子,咱們得趕緊,湯圓約摸小半個時辰便會醒來了。”羅雲初攏了攏耳際被風吹拂的一摟細發,笑道。
趙大嫂領著她往田間小路走去,“曉得了,咱們今天到畔田角那去挖,昨兒我無意中經過時,見那裏的苦菜長得不錯,水靈靈的。”
路上遇上不少熟人,大夥見到時都笑著打個招呼,羅雲初註意到他們挎著的籃子,挑著的簸箕、籮筐裏面無一不是放著一小把野菜的。
“現在糧食緊張,田間的野菜也走俏啊。”趙大嫂嘆道。
“其實野菜味道也不錯呀。”野菜是個好東西,現代那些個城裏人,把吃野菜當作一種回歸大自然的方式。不過他們這裏的野菜,可沒有現代城裏人那樣花樣繁多的做法。羅雲初想起有一回和同事去一家私房菜吃飯,當時他們點了個野菜來嘗鮮,當上菜時,發現野菜只有那麽幾根,一在盤都是大蝦。當歸她就無語了,做個野菜還配上半斤大蝦,真不知道到底是吃肉還是吃野菜了。
野菜是純天然的綠色食品,經常吃野菜能預防和治療許多疾病。有句名謠,苣蕒菜裏三兩糧,馬齒莧養胃潤大腸,掃帚苗清心又敗火,老鴰筋滋陰又壯陽。就道出了野菜的許多功效。像這個薺菜吧,就具有和脾健胃、明目止血、利尿解毒等功效;馬齒莧能預防痢疾,並對胃及十二指腸潰瘍、口腔潰瘍等病癥有良效;吃蕨菜能起到清熱滑腸、降氣化痰、利尿安神的作用。就沖著野菜這些功效,羅雲初就很樂意到田裏鄉間來采摘它們。
二郎就理解不了她為啥如此熱愛野菜?在他眼裏,肉的魅力勝過一切綠色植物。羅雲初也不指望他懂,做好他吃就行了。
“是啊,前幾天你做的那個薺菜餃子就不錯,大胖這兩天吵著要我弄給他吃呢。那孩子,真被我們慣壞了。”趙大嫂搖搖頭。
“呵呵,那回我不過是在和餡的時候,多放了十來只野香菇罷了。”
野菜的吃法,也有很多講究和學問。像薺菜,用來煮湯,味道就很不錯。最妙是將其剁碎調以肉餡,包水餃、蒸包子、烙餡餅,樣樣可口,味美而清香。她前兩天試著拿它來包了些餃子,蒸了幾籠,大郎家趙大嫂家李大爺家都分了一些,他們都說很好吃。次日顧氏還特意去田間挖了一些薺菜,回來問她怎麽調餡的呢。不是顧氏不會做薺菜餃子,而是她調出的餡沒有羅雲初弄的好吃。
走著聊著,就來到了畔田角,不過這片地裏根本沒有趙大嫂說的那個長得水靈靈的苦菜。只有一些只長開了三四片葉子的小野菜。
趙大嫂搖搖頭,嘆了口氣,“才一個晚上,就被人家捷足先登了。看來村子裏不少人家家中糧食欠缺啊。”
說話間,她領著羅雲初往別處挖野菜去。
“對了,年底的時候還多虧了你家二郎提醒,讓咱們別賣糧食。若不然,咱們家恐怕也像付老三一家子那樣揭不開鍋了。”
羅雲初默默地聽著,並不答話。對這件事她真的無能為力,能勸住她身邊這些人,她已經覺得很難得了。即便是身邊的人,她也是讓二郎隱晦地勸上一勸,聽不聽隨他們了。外人,她還真沒有把握能勸住。再者她也不想暴露自己家囤了糧的事,於是就如此吧。
羅雲初不知道,二郎其實也有勸過一個賣糧的遠親,可是人家不聽勸還說二郎是嫉妒他們一大家子今年收成比他好,見不得他們家日子越過越紅火。自此後,二郎才沒那麽好心了。能提點的就提點兩句,不聽勸的,二郎才懶得理了。他們要發財便去吧。
趙大嫂也不在意,縷縷說道:“其實這付三家的也可憐,若不是去年年尾的時候家裏的老頭大病了一場,他們也不用賣糧的。唉,其實都怪去年那場大旱,還有在秋收的時候朝廷又加重了賦稅。”
後面那句是她低聲咕噥的,田間風大,羅雲初也沒怎麽聽得清。不過朝廷和賦稅幾個字隱約傳進她耳裏,略想一下便明白了。不過明白了又能如何?無能為力的事她不願多想,她只能在大同的環境下努力地讓自己一家子過得好一點,不挨餓不挨凍。
在田間忙碌了小半個時辰,羅雲初估摸著湯圓也該醒了,遂拎著一小撮野菜,準備打道回府。
看著這一片被整飭過的田地,羅雲初衷心希望今年老天爺賞臉,不旱不澇,讓農民都有個豐收年。因為每逢有自然災害,受害最深的往往是農民。
靠著田裏的野菜,缺糧的人家捱過了二月。但村子裏人口那麽多,人人都想省糧,都打地裏的野菜的主意,再多的野菜也架不住人多啊。
84、衣錦還鄉...
幹旱,前所未有的幹旱,從正月到現在,都三個月了,滴雨未見。種到地裏的種子都不發芽,各種芋頭已經發芽,卻遲遲等不到種植時機。前頭僅下過的兩回春雨根本不頂用,地裏仍舊是幹巴巴的。前頭到了播種季節,家家戶戶還發動人員到地裏擔水一眼眼地澆地。可是作物是種下去了,等了大半個月仍舊沒見天下一滴雨。本來小河裏的水就不多,現在已經幹涸了。
曾老實來到屋後,看著一片焦尾的麥苗,嘆了口氣。默默地蹲下來,將地裏的麥苗拔了。
曾大娘揭開米缸上的簸箕,見缸底還有淺淺的一層米,她拱□子,伸長了手將它們攏到一起,然後用手將它們一一抓起來,放到鍋裏。忙碌了好一會,直到缸裏一粒米都撿幹凈,才坐在門檻上歇一會,她怔怔地看著鍋裏的米,兩把米,還沒蓋過鍋底。她搖搖頭,無聲地嘆了口氣,哆嗦著站了起來,挺直了微陀的腰板。
拿著那個鍋來到廚房,微微洗過後,放了兩大瓢水進鍋裏,然後就添柴進竈間,燒了起來。曾大娘剛走出院子,就看到丈夫挎著一簍子的麥苗進來。“這些麥子都絕收了?”
“嗯,我拿去屋後餵牛。”曾老實悶悶地答道。
“孩子他爹,家裏沒米了,紅薯面粉也都空了。”曾大娘低低地道。
曾老實聽了,張了張嘴,卻什麽也沒說,搖著頭嘆著氣,挎著那簍子麥苗慢慢地往屋後走去,整個人感覺像老了幾歲般。他心裏悔啊,去年年底那會,阿寧給了三兩銀子讓他們多買點糧。當時他不聽,又湊了幾百個大錢,買回了一頭牛。
“深點,再挖深一點。”
二郎家院子大開,村子裏好些個漢子聚在院子裏。近來太旱了,從井裏打上來的水都很混濁,而且還帶著一投泥土味。羅雲初就和二郎商量,把那口井往下掏一掏,看看是不是多點水出來,遂才有了這出。
“哎,下面有塊大石頭,你們快把鐵釗遞給我。”二郎往上喊了一聲。
“鐵釗,快快,拿過來,用繩子綁緊了遞下去給他。”大郎吩咐道。
把工具遞下去後,男人們和大郎趙大山幾個湊一塊說今年的年景,說到地裏的莊稼,大夥都不樂觀。
院子裏都是一群大男人,因為這井是幾個男人輪流下去挖的,遂他們都是光著膀著,有些甚至是裸著上身,羅雲初不好湊到院子裏,遂在屋裏帶孩子避嫌。
羅母很突然地來訪,大郎給她開了門,告訴她羅雲初在屋內,讓她直接過去便成。
“娘,你怎麽來了?”此時見到羅母,羅雲初很是驚訝。
羅母板著臉,氣呼呼地道,“說的是什麽話?不愛我來呀,那我走便是了。”
羅雲初瞧著不對勁,忙道,“哪裏不愛了,你要是住在這,我就更樂意了。”
“這還差不多!”羅母的臉總算柔和下來了。
“娘,別站著,進來坐。”
“外婆。”飯團挺怕宋母的,見了她怯怯地喊了聲,臉上努力擠出笑容來。娘說了,見了人要有禮貌。
“嗯。”從鼻子間哼出一聲,羅母看到床上躺著的湯圓,喜笑顏開。完全無視站在一旁的飯團,對他愛搭不理的。
羅雲初對她這便宜娘真是無語了,回應一個孩子的善意真的那麽難嗎?但她也明白這是喜好問題,她也不好勉強,她只是心疼她的飯團而已。
娘的娘不喜歡自己,飯團難過地低下頭掩飾他微紅的眼眶。突然他感到有一只手在他頭頂上輕輕地揉著,他擡頭,見娘溫柔地對自己笑著。沒一會,小手就被她牽引著往外走去。
“娘,你看著湯圓,我去廚房給你端點吃的來。”
“去吧。”羅母將湯圓抱在懷裏,也不理會女兒了。
“飯團,還記得娘和你說過的嗎?我們不是銀子,不可能得到每個人的喜歡的。對於不喜歡我們的人,我們只要盡到禮數就好了,不必過多地理會他們。”來到廚房,羅雲初蹲□,摸摸他的頭,和他講一些小道理。
“可是,外婆是娘的娘,飯團不理她也沒關系嗎?”飯團對了一下手指,擡頭問。
“沒關系,只要飯團禮數做到就行了。”她那便宜娘不喜歡飯團,估計這事是難以改變的了。她不想飯團因為她背負著壓力去討好一個人。
飯團想了想,然後重重地點了個頭,“嗯,飯團知道怎麽做了。”
她在廚房忙了一會兒,他大哥在院子裏喊她,說她弟弟來了。羅雲初在圍裙上擦了把手,心裏兀自納悶,今兒怎麽了?娘家那頭的親戚都上趕著來她家了?待見了一臉焦急的阿德後,她才明白怎麽回事。
阿德不好意思地笑笑,“姐,事情就是這樣,知道娘在你這,我就放心了。你幫我勸著點吧,哎,這事,頭疼。”
“成,你回去忙你的吧。放心吧,娘氣不了多久的。”
“其實現在也沒什麽可忙的了,顧客倒還有,但沒有糧食了,家裏的也不打算動用。”
“對頭,暫時別賣了吧。”
兩人又聊了一會,羅雲初親自將他送了出去,才回到廚房,端起剛才做的雞蛋芥菜粥進了屋。
“娘,湯圓我來抱吧,你去吃點東西墊墊肚子吧。”
聞著噴香的粥,感受到女兒的孝心,羅母總算露出了笑臉。
“阿德剛才來過了。”
羅母的手頓了頓,“來就來唄。”
“娘,這事你辦得不地道。”
聽到女兒的數落,羅母不幹了,“我咋不地道了?她之前隔三差五地給娘家送銀子,我啥時候吭過一聲?你也知道,現在的糧食多緊張啊,她娘家一來人,她就幾十斤上百斤地給!真當咱們家開糧行的不成?”
“人家娘家都揭不開鍋了,還不給點糧食,難不成要看著自己爹娘活活餓死?”其實現在形勢那麽緊張,若不是真正血濃於水,沒人願意把自己的口糧讓給別人。
“他老曾家又不止阿寧一個女兒!”羅母咕噥。
曾家另外兩個女兒夫家那頭都是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了,哪裏還有餘力來救濟娘家這頭?
“娘,我知道你是為了阿德好。但阿德大了,知道怎麽做的。只要少不了你那碗吃的,你又何必去操心那麽多呢?每天清閑點不好嗎?”在她看來,現在當家做主的是阿德,阿寧是他妻子,夫妻倆的事情,做老人的何必管得太多?像今天這事,只會讓阿德夾在中間難做人,沒得傷了母子間的感情。
所以,老人呀,還是別太爭強好勝得好,沒得讓大家的日子都不好過。待她以後老了,飯團湯圓都長大了,她才懶得管那麽多呢。每天養養花種種草,日子多舒服啊。
“唉,我這不是不放心麽?”其實她也不是鐵石心腸的人,只不過她看不過眼阿寧一下子給那麽多而已。那麽大方地給糧法,會讓人以為他們羅家有很多存糧的。
羅雲初見她態度軟化了,便不再多提這個話題,“娘,既然來了,就在這住一晚吧,我把東側間收拾一下給你住。”
“嗯。”羅母應下了。
晚點兒的時候,井挖好了,挖出一塊大大的石頭後,水就汩汩而出,沒一會便從腰際漸漸沒過肩膀,把二郎喜得什麽似的。當下抓了繩子,讓大郎把他拉了上去。
羅雲初給二郎備了幹凈的衣服讓他在屋裏換。
“湯圓呢?”二郎看了一眼屋裏,小床上飯團在呼呼大睡,沒見著小兒子。
“我娘把他抱到東側間了。”
“岳母來是?”
羅雲初趁著給他換衣服的空檔,把她娘來的因由細說了一遍。
“哎,現在大家都難,不過咱們這地方還好,至少還沒有人餓死。”二郎皺著眉頭道。
如今舉國上下不少地方鬧了糧荒饑荒,時不時有人餓死,特別是俞閽附近的,災情真是太嚴重了。
“也不知道官府什麽時候開倉放糧?”以前電視上不是說了嗎,通常這種時候都會開倉放糧施粥的。
“早著呢,大牛哥說了,現在官府那邊一點動靜都沒有。”從鬧糧荒開始,裏正就組織了人,每天輪流派兩人到鎮上去,官府一有動靜就回來報。
“也不知老三考得怎麽樣了?現在都三月中旬了,人沒回來,消息也沒有。”
“是啊。”說起這個他也憂慮,他娘都和他叨念了好幾回了,希望不要出什麽事吧。
情勢越來越嚴重了,當初她以為最多就三五個月的饑荒而已,現在這種天持續下去,恐怕上半年農民都將棵粒無收。而令她更憂心的是,大旱之後必有大澇。朝廷的糧倉,儲備夠嗎?
羅雲初慶幸自己當初還算狠得下心,買了十八兩銀子的東西,除了米面最大宗外,糖和藥她也各準備了百來斤。應該能夠了吧?她心裏也不是很確定。
在這種大前提下,雖然飯團的零嘴羅雲初不會短了。但如今為了避嫌,總讓他呆在家裏吃完再出去。
宋銘承將馬車上的幃幔慢慢放了下來,腦中的揮之不去的是一群老人帶著孩子進城沿街乞討的慘景。金榜提名衣錦還鄉的喜悅頓時蕩然無存,此刻,他只覺得心裏一陣沈悶。
春闈後,他不出意料地中了進士。再經殿試,得幸被當今點為一甲的榜眼。其實他心裏明白,他這個正七品的翰林院編修,背後離不開他們的暗中使力,這個他們便是林曾慶和餘成之等人,可以說他是沾了他們林家和餘家的光了。
若不然憑一介布衣的家境,頂多就得一個外放的官,從七品正八品的都有可能。沒見今屆的探花只得了個按察司知事的官職嗎,這固然離不開他性格孤高的原因,但他出身寒門也是原因之一。
此次,當今格外恩準他們回鄉一趟,再回京走馬上任。也不知當地官府是否接到了京城的喜報,已到家中報喜了?
85、來去匆匆...
“老夫人,韓某向你道喜了,貴府三公子被當今聖上點為榜眼,大喜啊。”今早一接到京城帶來的好消息,韓先志就領著人率先到宋家報喜了。
說起來,他和宋家大郎還有一段淵源,如今宋家又出了一個前途無量的榜眼,他自然得好好結交才是。可不是前途無量麽?能以一介布衣之身擠進了翰林,若非驚才絕艷之輩便是有可能攀上了貴人得到提攜,後者的可能性很大。現在全國的形勢這般危急,人人自危,據說好些官員因辦事不力被革職了。宋銘承在翰林當真是一個很好的避風處,至少安全平穩不是?
今天一早,他先去了周家報喜。畢竟周墩遲如今可是正八品的縣丞,日後需要和他共事的。報喜後,又和他說了一會子話。無意中提起宋家時,周墩遲對宋銘承褒貶有之。說他重情義,又說他四處逢迎拍馬,靠著拍馬屁上位。這話他韓先志是不信的,只當是他周墩遲見不得別人好說的酸話罷了。
即便是又如何?他不像周墩遲一樣迂腐,認為巴結權貴是一件可恥之事,在他看來,人脈也是實力的一部分。宋銘承能結交權貴又能讓他們把他當朋友,非常人之能啊。其實他上司張有仁就是欠缺人脈,本來以張有仁的年紀,再幹上一任也是可以的,奈何他上頭的人借使不上力,這屆就被默默幹掉提前退休了。
當今聖上如今正為舉國大範圍的災情頭疼著,災情從去年就開始了,一直都沒有得到太妥善的解決。遂當今對應屆的科舉更是關心,希望能從中挑出一些對朝廷社稷有用的人才。宋銘承周墩遲就在此列,不過在他看來,周墩遲還是太迂腐了,日後處理縣務,必有一番苦頭吃。
“你是說銘承他中了榜眼?”宋母瞪大了眼,呼吸急促地問。
羅雲初忙扶住她,她滿眼期待地看著韓先志。這消息也算是和她切身相關了,宋銘承真能當上官的話,對她以後的孩子來說,百利而無一害。不管怎麽樣,她都希望孩子的將來能好一些,不說能領先別人一大截,至少別輸在起點上就好。
其他人都緊張地摒住呼吸,大郎二郎更誇張,粗氣已經喘上了。
“是的,老朽絕無虛言。”韓先志笑道。
“太好了,老三終於考上了。”大郎二郎兄弟倆抱住彼此,狠狠地在對方身上捶了一拳。
分開時,大郎情不自禁地擦了擦眼角。
老太太更是高興得哭上了,羅雲初忙扯出一條帕子遞給她。
許氏摸了摸凸出的肚子,微微一笑。
飯團不知道他們為什麽笑,也跟著樂呵呵地笑著。
唯獨宋大嫂,喜悅間帶了絲悔意,早知道當初分家時不管如何都得扒拉住這個小叔啊。現在白白給二房撿了這麽個大便宜!都是娘家毀了她啊。她一想起娘家氣就不打一處來,前頭不是說不認她這個女兒了麽,現在咋還眼巴巴地來和她借糧食?
這種場面韓先志見多了,微微一笑,待他們平靜一些他便提出告辭,他知道他走了後宋家還要給親戚們報喜的。
見韓先志要走,宋母站起來想送,但由於情緒過於激動,腿有點軟,竟站不起來。嚇得羅雲初等人忙讓她又坐下,羅雲初忙轉移話題,怕再提小叔高中的事會讓老人興奮過頭,萬一中風便不好了。
“二郎,大哥,你們送送韓師爺吧。”錯手間,羅雲初將剛才拿在手裏的荷包塞給二郎,朝他使了個眼色,又看了韓師爺一眼。
二郎摸著那個荷包,裏面沈甸甸的,他一怔,順著他媳婦的眼睛看了過去,便明白了,朝她點點頭,示意她放心。
許氏註意到兩人的互動,也明白過來了。她想進屋裏拿錢,可是韓先志已經往外走去了。大郎又傻呼呼的跟了出去,她不禁跺了跺腳。看著無動於衷的方氏,心裏對她更不屑了,一點人情事故都不懂。
“韓師爺,這幾個錢你拿去和幾位差大哥買酒吃。”二郎將荷包塞到他手裏,笑道。
韓先志聞言笑意更深了,手裏的荷包裏面少說也有三四百錢,其實錢多錢少無所謂,重要的是這個態度,“成,我就不和你推辭了,正好讓咱們也沾沾榜眼郎的喜氣。”
沒兩天,古沙村以及附近的幾個村子都傳遍了這一好消息,宋家不少親戚都上門道喜,詢問哪天請喜酒,好讓他們準備了禮物來賀。宋母發話了,老三還未回來,待他回來了再確定日子,到時會給他們發賀帖的。宋家這才恢覆了安靜。
官府報喜後沒幾天,宋銘承便回來了。此時離他上任還有兩個月,除去上京所需的日子,也沒剩下幾天了。挑了個好日子,請了親朋好友來熱鬧了一翻。這兩年年景不好,若不然,宋母還真想大擺流水席呢。
請客的時候,羅雲初提醒宋母,為了不打眼,他們的席面上用了許多粗糧,並且每桌的食物份量並不足,除了一兩碗肉之外,其他的均以湯水野菜為主。
這時候大夥的日子都不好過,親戚間也能體諒,並且打心底裏說,宋家此次宴會的夥食還是不錯的,至少能讓大夥吃個飽,不是嗎?
不過他們帶來的許多禮物,宋母聽從羅雲初的意見,只收了小部分,大部分還是讓他們帶回去了。大家都不容易,他們宋家也不能明目張膽地救濟別人,他們也不缺這點東西,便讓他們各自拿回去罷。
羅雲初娘家也來人了,趁入席前,羅雲初把阿德帶到一旁,問他和阿寧溝通的情況。上回她娘家來借糧的事,死阿德沒和她說清楚阿寧一出手就是幾十斤糧食這事,害她誤會了她那便宜老娘。說實話,阿寧的做法太打眼了,幸虧她還知道讓她爹晚上才扛著糧食回去。羅雲初能體諒曾老實夫婦年老了,兒子又還小,對女兒有點依賴的情況,但一回就借那麽多糧食,容易讓她娘家那邊的人產生依賴性。而且她那兩個姐姐羅雲初也不了解,萬一她們見著娘家一下子多了這麽多糧食,問出了是和三妹借的,到時來向他們借糧,那他們是借還是不借好?
“姐,你放心吧,我和阿寧說好了。其實她就是心疼她爹娘,當時也沒想那麽多就給了。我說過她了,她說了以後做事會多點考慮的。”阿德安撫。
“那樣便好了,其實大家都難,你別以為家裏囤了點糧就可以高枕無憂了。這樣的日子還有得過呢。”他們夫妻間的事,羅雲初也不好插手太多,點到為止,省得惹人厭。
阿德好奇地問,“上半年收成不好,下半年應該會好點了吧?”
“誰知道呢,做好最壞的準備準沒錯。”羅雲初不甚樂觀地搖了搖頭,大旱之後必有大澇,誰也不敢肯定。
宋銘承很忙,忙著謝師,忙著四處應酬,畢竟要走仕途了,多認識點人沒錯。沒聽說過嗎,多認識個人就多條路。因為吃不準什麽時候就要求到別人頭上,與其臨時抱佛腳,還不如平時多燒香。
小半個月後,帶著不舍和安心,他踏上了回京之路,懷裏揣著之前他還剩下的三十兩外加二哥二嫂又給了一百兩,這回他沒有推辭,畢竟回京之後上下都得打點一翻,處處都得花錢。家裏的事,大哥二哥已和他交了個底。聽了後,他對二嫂很是佩服,對家裏也更放心了。
而且這半個月,他認識了不少青河縣的官員,料想他們也不敢刻意為難他的家人的。可以直白地說,他們宋家在縣裏尋常人是敢招惹的。辦完這一切後,他才算是略略放了心。
本來他想請他娘和大哥二哥一大家子一起進京的,但想到他在京城還沒有自己的宅邸他便歇了這個心思,待日後吧。
宋銘承走後,宋家又恢覆了平靜。
時間不緊不慢地又過了一個月,不知不覺間,湯圓六七個月大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年初養的兩頭豬,由於家裏夥食不錯,都長成了百二三斤的大豬。她尋思著家裏的親戚不算多,殺一頭豬盡夠了。便打算賣掉其中一頭賺點錢,再添兩只小的來養。
和二郎說了,他也讚成。沒兩日他便聯系好了殺豬佬,自然不是朱大富那廝。現在宋家輕易不提起這些糟心事,宋母恨死了李氏,正是因為她,宋家失去了一個金孫。
如今豬肉老貴了,瘦肉都賣到二十五文一斤了,還有往上漲的趨勢。眾人一提起這個都不住地搖頭,不過多養了幾頭豬的人家就樂了。羅雲初他們賣了一頭,整只賣的,得了兩千一百多文錢。結賬那會,直看得許氏羨慕不已,只可惜今年他們大房這邊只養了一頭,得留著自家用,哪能買呀。
那殺豬佬得了一頭豬後,還老問二郎他們欄裏的那頭賣不賣。待他們說了是留給自家過年用的後,他才一臉遺憾地走了。
過了臘月後,羅雲初便把家裏為過年準備的零嘴放出來了。飯團口袋裏更是時刻都裝著一些吃食,早上是鹹脆花生,下午便換成了黃酥糖。幾乎一天幾個花樣,還不帶重樣的。加上他又是個大方的,很少吃獨食,遂他在村子裏是最受孩子們歡迎的玩伴。哪個要是不長眼地敢欺負他把他弄哭,必定遭到一群小蘿蔔頭的圍攻。上回就有個六歲的娃眼氣他,搶了他兜裏的三文錢,把他惹哭了。被大胖領著一群孩子追著滿村打。
過年其實是最舒心的日子,除了忙碌一點外,吃穿用度均是一年中最好的。羅雲初有時閑下來時,總會遺憾這裏沒有麻將,若不然得空時約幾個相熟的嬸嫂摸個八圈,豈不樂哉?有欲望就有動力,麻將她是整不出來了,或許說她能做出來,但木頭的麻將有什麽好玩的?光滑沈重的質感觸感才是麻將吸引人之處啊。不過沒有麻將不代表沒有別的娛樂方式啊,一副撲克更利於家庭間的交流。
弄了兩天,一副撲克終於還是被她弄出來了。雖然比不上現代的美觀,但畢竟還是能玩的。晚上一家四口窩在暖暖的大床上,就著黃亮的燭光打上幾鋪牌,氣氛異常溫馨。飯團畢竟只是個四歲的孩子,許多時候都出錯牌幫倒忙,常被羅雲初和二郎戲稱為小叛徒。而此時躺在一旁的小湯圓總會吃著拳頭,咿咿呀呀地叫著,每逢有人偷個空去逗他時,他總會流著口水兀自笑得開心,眉眼彎彎的。
天氣越來越冷,在飯團一次小感冒後,大冷的天裏羅雲初實在不放心他一個人在西側間那邊睡。便讓二郎將他之前睡的小床撐開,放在他們的房裏,讓飯團也一起睡在他們的房裏,同房不同床。
飯團當時知道這一大好消息時,吸著兩管鼻涕追問了好幾回是不是真的。直到晚上躺在暖暖的小床上,他才肯相信這是真的。當下他就撲到羅雲初懷裏撒了好一會嬌。
不過飯團如願了,二郎就慘了。對媳婦這一決定,他心裏不樂意極了,以前房子緊張,不得不委屈一點,現在自己有好幾間大屋了,還得委屈自己?在自個屋裏想和媳婦親熱一下,都還要顧忌兒子。湯圓就算了,人小也不記事,偶爾當著他的面放縱一下也無事。但飯團嘛,都快四歲了,在他面前肯定得收斂點。即便他不介意,媳婦肯定是不允的。
於是,二郎的艱難的隱忍日子便開始了,每晚都在心裏祈禱他那倆兒子趕緊睡吧睡吧,睡了他便可以和媳婦那個那個了。
83、野菜充饑...
宋銘承拆開家中寄來的書信,心裏狠狠地松了口氣。之前隨著京城的物價越升越高,他心中也隱隱擔憂老家那邊,他啟程時老家已有許久未下雨了。一路走來,他聽說不少地方都鬧幹旱。遂到了京城沒幾日,他便修書一封托人帶回老家,問了問家裏的情況。如今收到信,知道一切尚好,他便放下心來了。
他沒在信中說盤纏被搶一事,今年大部分地方年成都不好,家中收成想必也不甚樂觀,他可不想再麻煩家裏了。而且他現在身上還有三十二兩呢。自打付了房租後,他就沒怎麽動這筆錢了。如今他每日傍晚都會花一個時辰,準時到崇文門那裏擺攤給人寫書信寫對聯。他字好人又耐心,加上態度好,不像別的舉子一樣一副鼻孔朝天的清高樣子,遂很快就有了口碑。四九城裏的平頭百姓販夫走卒等都樂意找他幫忙,而且價錢也公道。
“銘承,回來了?”
宋銘承剛上樓,就被一個書生叫住了,他頓住腳步,笑道:“是啊。”
旁邊一位書生聽到林曾慶主動和宋銘承打招呼,看向宋銘承的眼神閃過一股爐火,隨即冷笑道:“宋兄剛從崇文門那邊回來吧?不知掙了幾文錢,說出來也好讓大家樂呵樂呵。”這話擺明了說他一屆清貴書生,卻整日地與這些黃白之物打道,真是有辱斯文。
宋銘承一挑眉,“不過是掙點口糧錢罷了。比不得張兄家底豐厚,完全不用自己操心經濟。”自食其力,他不覺得有什麽可恥的。
眼前這位叫張世名的書生,似乎開始就和他很不對盤,其實他也不知道自己哪裏得罪他了,使得他處處和自己做對。頭幾回的酸言酸語他都懶得和他計較,不計較不代表他是好欺負的。這種人就像虱子,時不時咬你一下,不是很痛,卻讓你煩不勝煩。事不過三,既然他一而再再而三來挑釁,自己也不必再給他什麽好臉色。
家底豐厚這一詞頓時讓張世名脹紅了臉,他家境清貧的事狀元樓裏十有八九都是知道的。而宋銘承此刻說他家底豐厚,這不是明擺著打他的臉麽?他若家底豐厚的話,他就不會住在那吵雜的下等房了,他若家底豐厚的話,家中老母便不用為了給他上京湊盤纏把家中的口糧都賣了大半了。
來到京城,領略了京城的繁華後,張世名方覺得之前自己就是井底之蛙啊。想在此紮根的想法就此種下,所以才會對據說是某高官之子的林曾慶那麽巴結。可惜人家卻對自己愛搭不理的,反而對同是一屆布衣的宋銘承熱情有加。這怎麽能不讓他妒火中燒?宋銘承,他憑什麽?
其實同住在此樓,誰有料誰沒料大家都看得出來。若不是張世名太過分了,宋承銘也不會如此反諷於他。
林曾慶笑了,心中對宋銘承這朋友更是欣賞,他很對自己的口味。
“走走走,馮安臨在大堂那辦了個以文會友的辯論賽,咱們去看看。”說話間,林曾慶的手便勾上了他的肩,一副哥倆好的樣子。
“成,你等我一下,我把手上的東西放好了便來。”宋銘承點頭。
“哎呀,你這人做事就是溫吞。來,小趙,幫他把這些東西拿回房再跟上來。”林曾慶一把搶過他手裏的東西,直接塞給一旁的小廝。
“是,少爺。”
“對了,馮安臨說今晚要給咱們介紹一個人,好像叫餘成之的。”林曾慶似乎不經意地說道。
餘成之?工部侍郎的嫡長子?!宋銘承聽了,眸光一閃,神色如常,讓人瞧不出什麽異樣。
自打在狀元樓住下後,宋銘承便慢慢地融入這群從全國各地經過層層選拔的學子們中去了。木秀於林的道理他懂,而且讀書人自命清高又是最要不得的,但庸才又難免被人輕視。遂他在各種詩宴茶宴的交流會中,只拿出八分的學識,表現略好。既不奪人鋒芒紮人眼招人記恨,也不會被人忽視了去。遂他在狀元樓學子中的人緣很好,還從中結交了幾個志趣相投的好友。
正月裏,在人們期盼中,春雨淅淅瀝瀝地下過兩回,雖然比不上往年的雨量,但好歹下了不是?
過了正月,春耕又慢慢開始了。可是糧食的價錢不降反漲,好些個在去年年尾賣了糧食的家夥心裏慌了,家裏的糧食不多,眼見著就要揭不開鍋了。有些個狠心的,拿出積蓄,貴了也當機立斷地咬牙買了些回來。有些仍舊在觀望,希望等降一些再買。
許多人家今年的年過得並不肥,一過了年初五,就開始節省著糧食過日子了。
到二月中旬時,各大糧行已經沒有糧食賣了。前頭那些觀望的人才真的慌了,四處求爺爺告奶奶地借糧買糧。但此時誰會那麽傻?新糧食要到七月那頭才出來,且不提收成,怎麽捱過幾個月還是問題。錢財都是身外物,他們固然喜愛,但也得有命花不是?
好在如今春天了,田間地裏總會冒出一些野菜,像婆婆丁,芥菜,苦菜,蕨菜,馬齒莧等。勤儉的婦人每日都會去沿著田裏坡地四處采摘,若運氣好時,每天也能摘上把來斤。摘回來洗幹凈後,放進鍋裏,加上幾碗米湯,一家子圍著也能吃個半飽,加上鍋裏的野菜湯,不說飽足,肚裏能滿個七八分了。
羅雲初家糧食豐足,但也不好表現得一副財大氣粗不愁餓的樣子。遂在趙大婦約她出去撅苦菜時,她也不推辭,吃了點東西墊了墊肚子。叮囑飯團好好照看熟睡過去的湯圓,挎了個籃子便出發了。
“嫂子,咱們得趕緊,湯圓約摸小半個時辰便會醒來了。”羅雲初攏了攏耳際被風吹拂的一摟細發,笑道。
趙大嫂領著她往田間小路走去,“曉得了,咱們今天到畔田角那去挖,昨兒我無意中經過時,見那裏的苦菜長得不錯,水靈靈的。”
路上遇上不少熟人,大夥見到時都笑著打個招呼,羅雲初註意到他們挎著的籃子,挑著的簸箕、籮筐裏面無一不是放著一小把野菜的。
“現在糧食緊張,田間的野菜也走俏啊。”趙大嫂嘆道。
“其實野菜味道也不錯呀。”野菜是個好東西,現代那些個城裏人,把吃野菜當作一種回歸大自然的方式。不過他們這裏的野菜,可沒有現代城裏人那樣花樣繁多的做法。羅雲初想起有一回和同事去一家私房菜吃飯,當時他們點了個野菜來嘗鮮,當上菜時,發現野菜只有那麽幾根,一在盤都是大蝦。當歸她就無語了,做個野菜還配上半斤大蝦,真不知道到底是吃肉還是吃野菜了。
野菜是純天然的綠色食品,經常吃野菜能預防和治療許多疾病。有句名謠,苣蕒菜裏三兩糧,馬齒莧養胃潤大腸,掃帚苗清心又敗火,老鴰筋滋陰又壯陽。就道出了野菜的許多功效。像這個薺菜吧,就具有和脾健胃、明目止血、利尿解毒等功效;馬齒莧能預防痢疾,並對胃及十二指腸潰瘍、口腔潰瘍等病癥有良效;吃蕨菜能起到清熱滑腸、降氣化痰、利尿安神的作用。就沖著野菜這些功效,羅雲初就很樂意到田裏鄉間來采摘它們。
二郎就理解不了她為啥如此熱愛野菜?在他眼裏,肉的魅力勝過一切綠色植物。羅雲初也不指望他懂,做好他吃就行了。
“是啊,前幾天你做的那個薺菜餃子就不錯,大胖這兩天吵著要我弄給他吃呢。那孩子,真被我們慣壞了。”趙大嫂搖搖頭。
“呵呵,那回我不過是在和餡的時候,多放了十來只野香菇罷了。”
野菜的吃法,也有很多講究和學問。像薺菜,用來煮湯,味道就很不錯。最妙是將其剁碎調以肉餡,包水餃、蒸包子、烙餡餅,樣樣可口,味美而清香。她前兩天試著拿它來包了些餃子,蒸了幾籠,大郎家趙大嫂家李大爺家都分了一些,他們都說很好吃。次日顧氏還特意去田間挖了一些薺菜,回來問她怎麽調餡的呢。不是顧氏不會做薺菜餃子,而是她調出的餡沒有羅雲初弄的好吃。
走著聊著,就來到了畔田角,不過這片地裏根本沒有趙大嫂說的那個長得水靈靈的苦菜。只有一些只長開了三四片葉子的小野菜。
趙大嫂搖搖頭,嘆了口氣,“才一個晚上,就被人家捷足先登了。看來村子裏不少人家家中糧食欠缺啊。”
說話間,她領著羅雲初往別處挖野菜去。
“對了,年底的時候還多虧了你家二郎提醒,讓咱們別賣糧食。若不然,咱們家恐怕也像付老三一家子那樣揭不開鍋了。”
羅雲初默默地聽著,並不答話。對這件事她真的無能為力,能勸住她身邊這些人,她已經覺得很難得了。即便是身邊的人,她也是讓二郎隱晦地勸上一勸,聽不聽隨他們了。外人,她還真沒有把握能勸住。再者她也不想暴露自己家囤了糧的事,於是就如此吧。
羅雲初不知道,二郎其實也有勸過一個賣糧的遠親,可是人家不聽勸還說二郎是嫉妒他們一大家子今年收成比他好,見不得他們家日子越過越紅火。自此後,二郎才沒那麽好心了。能提點的就提點兩句,不聽勸的,二郎才懶得理了。他們要發財便去吧。
趙大嫂也不在意,縷縷說道:“其實這付三家的也可憐,若不是去年年尾的時候家裏的老頭大病了一場,他們也不用賣糧的。唉,其實都怪去年那場大旱,還有在秋收的時候朝廷又加重了賦稅。”
後面那句是她低聲咕噥的,田間風大,羅雲初也沒怎麽聽得清。不過朝廷和賦稅幾個字隱約傳進她耳裏,略想一下便明白了。不過明白了又能如何?無能為力的事她不願多想,她只能在大同的環境下努力地讓自己一家子過得好一點,不挨餓不挨凍。
在田間忙碌了小半個時辰,羅雲初估摸著湯圓也該醒了,遂拎著一小撮野菜,準備打道回府。
看著這一片被整飭過的田地,羅雲初衷心希望今年老天爺賞臉,不旱不澇,讓農民都有個豐收年。因為每逢有自然災害,受害最深的往往是農民。
靠著田裏的野菜,缺糧的人家捱過了二月。但村子裏人口那麽多,人人都想省糧,都打地裏的野菜的主意,再多的野菜也架不住人多啊。
84、衣錦還鄉...
幹旱,前所未有的幹旱,從正月到現在,都三個月了,滴雨未見。種到地裏的種子都不發芽,各種芋頭已經發芽,卻遲遲等不到種植時機。前頭僅下過的兩回春雨根本不頂用,地裏仍舊是幹巴巴的。前頭到了播種季節,家家戶戶還發動人員到地裏擔水一眼眼地澆地。可是作物是種下去了,等了大半個月仍舊沒見天下一滴雨。本來小河裏的水就不多,現在已經幹涸了。
曾老實來到屋後,看著一片焦尾的麥苗,嘆了口氣。默默地蹲下來,將地裏的麥苗拔了。
曾大娘揭開米缸上的簸箕,見缸底還有淺淺的一層米,她拱□子,伸長了手將它們攏到一起,然後用手將它們一一抓起來,放到鍋裏。忙碌了好一會,直到缸裏一粒米都撿幹凈,才坐在門檻上歇一會,她怔怔地看著鍋裏的米,兩把米,還沒蓋過鍋底。她搖搖頭,無聲地嘆了口氣,哆嗦著站了起來,挺直了微陀的腰板。
拿著那個鍋來到廚房,微微洗過後,放了兩大瓢水進鍋裏,然後就添柴進竈間,燒了起來。曾大娘剛走出院子,就看到丈夫挎著一簍子的麥苗進來。“這些麥子都絕收了?”
“嗯,我拿去屋後餵牛。”曾老實悶悶地答道。
“孩子他爹,家裏沒米了,紅薯面粉也都空了。”曾大娘低低地道。
曾老實聽了,張了張嘴,卻什麽也沒說,搖著頭嘆著氣,挎著那簍子麥苗慢慢地往屋後走去,整個人感覺像老了幾歲般。他心裏悔啊,去年年底那會,阿寧給了三兩銀子讓他們多買點糧。當時他不聽,又湊了幾百個大錢,買回了一頭牛。
“深點,再挖深一點。”
二郎家院子大開,村子裏好些個漢子聚在院子裏。近來太旱了,從井裏打上來的水都很混濁,而且還帶著一投泥土味。羅雲初就和二郎商量,把那口井往下掏一掏,看看是不是多點水出來,遂才有了這出。
“哎,下面有塊大石頭,你們快把鐵釗遞給我。”二郎往上喊了一聲。
“鐵釗,快快,拿過來,用繩子綁緊了遞下去給他。”大郎吩咐道。
把工具遞下去後,男人們和大郎趙大山幾個湊一塊說今年的年景,說到地裏的莊稼,大夥都不樂觀。
院子裏都是一群大男人,因為這井是幾個男人輪流下去挖的,遂他們都是光著膀著,有些甚至是裸著上身,羅雲初不好湊到院子裏,遂在屋裏帶孩子避嫌。
羅母很突然地來訪,大郎給她開了門,告訴她羅雲初在屋內,讓她直接過去便成。
“娘,你怎麽來了?”此時見到羅母,羅雲初很是驚訝。
羅母板著臉,氣呼呼地道,“說的是什麽話?不愛我來呀,那我走便是了。”
羅雲初瞧著不對勁,忙道,“哪裏不愛了,你要是住在這,我就更樂意了。”
“這還差不多!”羅母的臉總算柔和下來了。
“娘,別站著,進來坐。”
“外婆。”飯團挺怕宋母的,見了她怯怯地喊了聲,臉上努力擠出笑容來。娘說了,見了人要有禮貌。
“嗯。”從鼻子間哼出一聲,羅母看到床上躺著的湯圓,喜笑顏開。完全無視站在一旁的飯團,對他愛搭不理的。
羅雲初對她這便宜娘真是無語了,回應一個孩子的善意真的那麽難嗎?但她也明白這是喜好問題,她也不好勉強,她只是心疼她的飯團而已。
娘的娘不喜歡自己,飯團難過地低下頭掩飾他微紅的眼眶。突然他感到有一只手在他頭頂上輕輕地揉著,他擡頭,見娘溫柔地對自己笑著。沒一會,小手就被她牽引著往外走去。
“娘,你看著湯圓,我去廚房給你端點吃的來。”
“去吧。”羅母將湯圓抱在懷裏,也不理會女兒了。
“飯團,還記得娘和你說過的嗎?我們不是銀子,不可能得到每個人的喜歡的。對於不喜歡我們的人,我們只要盡到禮數就好了,不必過多地理會他們。”來到廚房,羅雲初蹲□,摸摸他的頭,和他講一些小道理。
“可是,外婆是娘的娘,飯團不理她也沒關系嗎?”飯團對了一下手指,擡頭問。
“沒關系,只要飯團禮數做到就行了。”她那便宜娘不喜歡飯團,估計這事是難以改變的了。她不想飯團因為她背負著壓力去討好一個人。
飯團想了想,然後重重地點了個頭,“嗯,飯團知道怎麽做了。”
她在廚房忙了一會兒,他大哥在院子裏喊她,說她弟弟來了。羅雲初在圍裙上擦了把手,心裏兀自納悶,今兒怎麽了?娘家那頭的親戚都上趕著來她家了?待見了一臉焦急的阿德後,她才明白怎麽回事。
阿德不好意思地笑笑,“姐,事情就是這樣,知道娘在你這,我就放心了。你幫我勸著點吧,哎,這事,頭疼。”
“成,你回去忙你的吧。放心吧,娘氣不了多久的。”
“其實現在也沒什麽可忙的了,顧客倒還有,但沒有糧食了,家裏的也不打算動用。”
“對頭,暫時別賣了吧。”
兩人又聊了一會,羅雲初親自將他送了出去,才回到廚房,端起剛才做的雞蛋芥菜粥進了屋。
“娘,湯圓我來抱吧,你去吃點東西墊墊肚子吧。”
聞著噴香的粥,感受到女兒的孝心,羅母總算露出了笑臉。
“阿德剛才來過了。”
羅母的手頓了頓,“來就來唄。”
“娘,這事你辦得不地道。”
聽到女兒的數落,羅母不幹了,“我咋不地道了?她之前隔三差五地給娘家送銀子,我啥時候吭過一聲?你也知道,現在的糧食多緊張啊,她娘家一來人,她就幾十斤上百斤地給!真當咱們家開糧行的不成?”
“人家娘家都揭不開鍋了,還不給點糧食,難不成要看著自己爹娘活活餓死?”其實現在形勢那麽緊張,若不是真正血濃於水,沒人願意把自己的口糧讓給別人。
“他老曾家又不止阿寧一個女兒!”羅母咕噥。
曾家另外兩個女兒夫家那頭都是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了,哪裏還有餘力來救濟娘家這頭?
“娘,我知道你是為了阿德好。但阿德大了,知道怎麽做的。只要少不了你那碗吃的,你又何必去操心那麽多呢?每天清閑點不好嗎?”在她看來,現在當家做主的是阿德,阿寧是他妻子,夫妻倆的事情,做老人的何必管得太多?像今天這事,只會讓阿德夾在中間難做人,沒得傷了母子間的感情。
所以,老人呀,還是別太爭強好勝得好,沒得讓大家的日子都不好過。待她以後老了,飯團湯圓都長大了,她才懶得管那麽多呢。每天養養花種種草,日子多舒服啊。
“唉,我這不是不放心麽?”其實她也不是鐵石心腸的人,只不過她看不過眼阿寧一下子給那麽多而已。那麽大方地給糧法,會讓人以為他們羅家有很多存糧的。
羅雲初見她態度軟化了,便不再多提這個話題,“娘,既然來了,就在這住一晚吧,我把東側間收拾一下給你住。”
“嗯。”羅母應下了。
晚點兒的時候,井挖好了,挖出一塊大大的石頭後,水就汩汩而出,沒一會便從腰際漸漸沒過肩膀,把二郎喜得什麽似的。當下抓了繩子,讓大郎把他拉了上去。
羅雲初給二郎備了幹凈的衣服讓他在屋裏換。
“湯圓呢?”二郎看了一眼屋裏,小床上飯團在呼呼大睡,沒見著小兒子。
“我娘把他抱到東側間了。”
“岳母來是?”
羅雲初趁著給他換衣服的空檔,把她娘來的因由細說了一遍。
“哎,現在大家都難,不過咱們這地方還好,至少還沒有人餓死。”二郎皺著眉頭道。
如今舉國上下不少地方鬧了糧荒饑荒,時不時有人餓死,特別是俞閽附近的,災情真是太嚴重了。
“也不知道官府什麽時候開倉放糧?”以前電視上不是說了嗎,通常這種時候都會開倉放糧施粥的。
“早著呢,大牛哥說了,現在官府那邊一點動靜都沒有。”從鬧糧荒開始,裏正就組織了人,每天輪流派兩人到鎮上去,官府一有動靜就回來報。
“也不知老三考得怎麽樣了?現在都三月中旬了,人沒回來,消息也沒有。”
“是啊。”說起這個他也憂慮,他娘都和他叨念了好幾回了,希望不要出什麽事吧。
情勢越來越嚴重了,當初她以為最多就三五個月的饑荒而已,現在這種天持續下去,恐怕上半年農民都將棵粒無收。而令她更憂心的是,大旱之後必有大澇。朝廷的糧倉,儲備夠嗎?
羅雲初慶幸自己當初還算狠得下心,買了十八兩銀子的東西,除了米面最大宗外,糖和藥她也各準備了百來斤。應該能夠了吧?她心裏也不是很確定。
在這種大前提下,雖然飯團的零嘴羅雲初不會短了。但如今為了避嫌,總讓他呆在家裏吃完再出去。
宋銘承將馬車上的幃幔慢慢放了下來,腦中的揮之不去的是一群老人帶著孩子進城沿街乞討的慘景。金榜提名衣錦還鄉的喜悅頓時蕩然無存,此刻,他只覺得心裏一陣沈悶。
春闈後,他不出意料地中了進士。再經殿試,得幸被當今點為一甲的榜眼。其實他心裏明白,他這個正七品的翰林院編修,背後離不開他們的暗中使力,這個他們便是林曾慶和餘成之等人,可以說他是沾了他們林家和餘家的光了。
若不然憑一介布衣的家境,頂多就得一個外放的官,從七品正八品的都有可能。沒見今屆的探花只得了個按察司知事的官職嗎,這固然離不開他性格孤高的原因,但他出身寒門也是原因之一。
此次,當今格外恩準他們回鄉一趟,再回京走馬上任。也不知當地官府是否接到了京城的喜報,已到家中報喜了?
85、來去匆匆...
“老夫人,韓某向你道喜了,貴府三公子被當今聖上點為榜眼,大喜啊。”今早一接到京城帶來的好消息,韓先志就領著人率先到宋家報喜了。
說起來,他和宋家大郎還有一段淵源,如今宋家又出了一個前途無量的榜眼,他自然得好好結交才是。可不是前途無量麽?能以一介布衣之身擠進了翰林,若非驚才絕艷之輩便是有可能攀上了貴人得到提攜,後者的可能性很大。現在全國的形勢這般危急,人人自危,據說好些官員因辦事不力被革職了。宋銘承在翰林當真是一個很好的避風處,至少安全平穩不是?
今天一早,他先去了周家報喜。畢竟周墩遲如今可是正八品的縣丞,日後需要和他共事的。報喜後,又和他說了一會子話。無意中提起宋家時,周墩遲對宋銘承褒貶有之。說他重情義,又說他四處逢迎拍馬,靠著拍馬屁上位。這話他韓先志是不信的,只當是他周墩遲見不得別人好說的酸話罷了。
即便是又如何?他不像周墩遲一樣迂腐,認為巴結權貴是一件可恥之事,在他看來,人脈也是實力的一部分。宋銘承能結交權貴又能讓他們把他當朋友,非常人之能啊。其實他上司張有仁就是欠缺人脈,本來以張有仁的年紀,再幹上一任也是可以的,奈何他上頭的人借使不上力,這屆就被默默幹掉提前退休了。
當今聖上如今正為舉國大範圍的災情頭疼著,災情從去年就開始了,一直都沒有得到太妥善的解決。遂當今對應屆的科舉更是關心,希望能從中挑出一些對朝廷社稷有用的人才。宋銘承周墩遲就在此列,不過在他看來,周墩遲還是太迂腐了,日後處理縣務,必有一番苦頭吃。
“你是說銘承他中了榜眼?”宋母瞪大了眼,呼吸急促地問。
羅雲初忙扶住她,她滿眼期待地看著韓先志。這消息也算是和她切身相關了,宋銘承真能當上官的話,對她以後的孩子來說,百利而無一害。不管怎麽樣,她都希望孩子的將來能好一些,不說能領先別人一大截,至少別輸在起點上就好。
其他人都緊張地摒住呼吸,大郎二郎更誇張,粗氣已經喘上了。
“是的,老朽絕無虛言。”韓先志笑道。
“太好了,老三終於考上了。”大郎二郎兄弟倆抱住彼此,狠狠地在對方身上捶了一拳。
分開時,大郎情不自禁地擦了擦眼角。
老太太更是高興得哭上了,羅雲初忙扯出一條帕子遞給她。
許氏摸了摸凸出的肚子,微微一笑。
飯團不知道他們為什麽笑,也跟著樂呵呵地笑著。
唯獨宋大嫂,喜悅間帶了絲悔意,早知道當初分家時不管如何都得扒拉住這個小叔啊。現在白白給二房撿了這麽個大便宜!都是娘家毀了她啊。她一想起娘家氣就不打一處來,前頭不是說不認她這個女兒了麽,現在咋還眼巴巴地來和她借糧食?
這種場面韓先志見多了,微微一笑,待他們平靜一些他便提出告辭,他知道他走了後宋家還要給親戚們報喜的。
見韓先志要走,宋母站起來想送,但由於情緒過於激動,腿有點軟,竟站不起來。嚇得羅雲初等人忙讓她又坐下,羅雲初忙轉移話題,怕再提小叔高中的事會讓老人興奮過頭,萬一中風便不好了。
“二郎,大哥,你們送送韓師爺吧。”錯手間,羅雲初將剛才拿在手裏的荷包塞給二郎,朝他使了個眼色,又看了韓師爺一眼。
二郎摸著那個荷包,裏面沈甸甸的,他一怔,順著他媳婦的眼睛看了過去,便明白了,朝她點點頭,示意她放心。
許氏註意到兩人的互動,也明白過來了。她想進屋裏拿錢,可是韓先志已經往外走去了。大郎又傻呼呼的跟了出去,她不禁跺了跺腳。看著無動於衷的方氏,心裏對她更不屑了,一點人情事故都不懂。
“韓師爺,這幾個錢你拿去和幾位差大哥買酒吃。”二郎將荷包塞到他手裏,笑道。
韓先志聞言笑意更深了,手裏的荷包裏面少說也有三四百錢,其實錢多錢少無所謂,重要的是這個態度,“成,我就不和你推辭了,正好讓咱們也沾沾榜眼郎的喜氣。”
沒兩天,古沙村以及附近的幾個村子都傳遍了這一好消息,宋家不少親戚都上門道喜,詢問哪天請喜酒,好讓他們準備了禮物來賀。宋母發話了,老三還未回來,待他回來了再確定日子,到時會給他們發賀帖的。宋家這才恢覆了安靜。
官府報喜後沒幾天,宋銘承便回來了。此時離他上任還有兩個月,除去上京所需的日子,也沒剩下幾天了。挑了個好日子,請了親朋好友來熱鬧了一翻。這兩年年景不好,若不然,宋母還真想大擺流水席呢。
請客的時候,羅雲初提醒宋母,為了不打眼,他們的席面上用了許多粗糧,並且每桌的食物份量並不足,除了一兩碗肉之外,其他的均以湯水野菜為主。
這時候大夥的日子都不好過,親戚間也能體諒,並且打心底裏說,宋家此次宴會的夥食還是不錯的,至少能讓大夥吃個飽,不是嗎?
不過他們帶來的許多禮物,宋母聽從羅雲初的意見,只收了小部分,大部分還是讓他們帶回去了。大家都不容易,他們宋家也不能明目張膽地救濟別人,他們也不缺這點東西,便讓他們各自拿回去罷。
羅雲初娘家也來人了,趁入席前,羅雲初把阿德帶到一旁,問他和阿寧溝通的情況。上回她娘家來借糧的事,死阿德沒和她說清楚阿寧一出手就是幾十斤糧食這事,害她誤會了她那便宜老娘。說實話,阿寧的做法太打眼了,幸虧她還知道讓她爹晚上才扛著糧食回去。羅雲初能體諒曾老實夫婦年老了,兒子又還小,對女兒有點依賴的情況,但一回就借那麽多糧食,容易讓她娘家那邊的人產生依賴性。而且她那兩個姐姐羅雲初也不了解,萬一她們見著娘家一下子多了這麽多糧食,問出了是和三妹借的,到時來向他們借糧,那他們是借還是不借好?
“姐,你放心吧,我和阿寧說好了。其實她就是心疼她爹娘,當時也沒想那麽多就給了。我說過她了,她說了以後做事會多點考慮的。”阿德安撫。
“那樣便好了,其實大家都難,你別以為家裏囤了點糧就可以高枕無憂了。這樣的日子還有得過呢。”他們夫妻間的事,羅雲初也不好插手太多,點到為止,省得惹人厭。
阿德好奇地問,“上半年收成不好,下半年應該會好點了吧?”
“誰知道呢,做好最壞的準備準沒錯。”羅雲初不甚樂觀地搖了搖頭,大旱之後必有大澇,誰也不敢肯定。
宋銘承很忙,忙著謝師,忙著四處應酬,畢竟要走仕途了,多認識點人沒錯。沒聽說過嗎,多認識個人就多條路。因為吃不準什麽時候就要求到別人頭上,與其臨時抱佛腳,還不如平時多燒香。
小半個月後,帶著不舍和安心,他踏上了回京之路,懷裏揣著之前他還剩下的三十兩外加二哥二嫂又給了一百兩,這回他沒有推辭,畢竟回京之後上下都得打點一翻,處處都得花錢。家裏的事,大哥二哥已和他交了個底。聽了後,他對二嫂很是佩服,對家裏也更放心了。
而且這半個月,他認識了不少青河縣的官員,料想他們也不敢刻意為難他的家人的。可以直白地說,他們宋家在縣裏尋常人是敢招惹的。辦完這一切後,他才算是略略放了心。
本來他想請他娘和大哥二哥一大家子一起進京的,但想到他在京城還沒有自己的宅邸他便歇了這個心思,待日後吧。
宋銘承走後,宋家又恢覆了平靜。
時間不緊不慢地又過了一個月,不知不覺間,湯圓六七個月大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