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二百二十九章指點

關燈
“那國公爺也該知道,怎麽才能進建章營?”威遠將軍又道。

建章營可不是好進的,統領建章營的是上將軍韓期,此人出了名的六親不認,多少勳貴想讓家中閑散子弟進建章營混個出身資歷,韓期表面上照單全收,但不出三天,這些人就屁滾尿流的自己滾蛋了,原因無他,韓期在操練兵丁的時候極其嚴格,每天都給出死亡指標,那些勳貴子弟進去後,韓期不忙著訓練他們,只讓他們觀看了三天的操練,眼瞅著操練場上天天有人死掉,就先嚇得一批人尿了褲子。然後韓期再讓他們簽一份萬一熬不過操練生死無尤的協議,就再沒人真敢待在他手下了。

但對於真正想出人投地幹出一番天地的人來說,要進建章營也不難,就一個字:考。先進行文考,兵書兵策考上一輪,通過了,就進行武考,打上一輪,五場勝三場,就能留下。

這項規定還是太祖皇帝時期定下的,誰也不能破壞,哪怕是當今皇帝也只能幹瞪眼,韓期六親不認那話不是白說的,皇帝的臉面也不好使,哪怕皇帝想翻臉都不能,因為韓期此人,對先帝有過救命之恩,先帝對他的倚重信任,無與倫比,甚至將天下兵權盡托於其手,讓韓期成為當朝唯一一位柱國上將。後來先帝龍馭大行,皇帝登基,韓期又很識趣的交出了所有的兵權,只留下建章營。

就憑這個,除非他犯上造反,否則皇帝怎麽也要讓他七分的。而建章營從此也成為了韓期的一言堂,連皇帝都不好幹涉。只要鄭秀能堂堂正正的考進建章營,皇帝都不能從韓期手底下把人再要出來,

鄭秀其實早該想透這裏的關竅,只是正如威遠將軍所說,他是過於心急,反而亂了手腳,此時被威遠將軍這麽一點,哪裏還不能明白過來,高興得差點沒一蹦三尺高。

“多謝將軍指點,我明白了。”

然後這小子拔腿就往韓府跑,跑了一半路,又乖乖回去了。韓將軍六親不認,最煩有人趁著年節的時候到府上借拜年之機走關系,每到逢年過節時,韓府都大門緊閉,除了幾家姻親,旁人是一概不見的。此事,只能過了正月十五之後再說。

回去之後也是閑,少年提了幾樣新鮮玩意兒,又高高興興去裘家了。反正皇帝都知道了,也沒明裏暗裏敲打他,阻止他不許去什麽的,鄭秀就覺得,他想娶小姑娘的事兒,多半是有門兒,阻力沒他想象的那麽大。

然而他還是撲了個空,一打聽,才知道裘家母女幾個,還被太夫人留在伯府小住呢,壓根兒就沒讓人回家。

鄭秀恨得牙癢,他想進伯府可沒有進裘家容易,何況伯府也太大,哪像裘家,緊緊湊湊的,不經意就能見到小姑娘一面,哪怕見不著,偶爾隔墻也能聽到小姑娘的說話聲,撓得人可心癢癢了。

再回轉的時候,就正好碰上到處尋他的陸曄,倆難兄難弟湊一塊兒喝了一頓悶酒。

最後出手相助的,還是承恩侯夫人。上元佳節,人約黃昏……咳,簡而言之,就是承恩侯夫人見兒子自從上回見過裘家大姑娘之後,就整天持著那幅松圖不松手了,心知肚明,兒子這是看對眼了,加上她自己也確實滿意裘家大姑娘,皇後那裏又退了一步,再不幹涉侄兒的親事,承恩侯夫人就覺得,此時不趁熱打鐵,就怕夜長夢多,皇後那裏又變了主意。

因此,她決定上元佳節的時候,約上裘家母女一塊兒看花燈,在大庭廣眾之下再看一看裘大姑娘的為人行事,沒什麽問題的話,就可以去尋官媒了。

陸曄得了這好消息,高興之餘,心想若不拉拔鄭秀這個難弟一把,回頭鄭秀得多記恨他啊,馬上就給鄭秀遞了消息去。

鄭秀一聽,果然在小黑帳上給陸曄記了一筆,這家夥,沒義氣,分明是跟他炫耀來了,有親娘做主了不起啊,沒有他,哼,皇後跟承恩侯夫人還鬧著呢。記完了小黑帳,他就屁顛顛的滿大街去找制燈匠人了。

少年決定,他要親手為小姑娘制一盞這世間獨一無二的花燈。

學做花燈不難,難的是獨一無二。為這,鄭秀又去找昝公公了。昝公公掌管的梅花衛裏有個做機關的好手,尤其是各種小巧機關,精致得不行,鄭秀想找此人設計一款能讓花燈自動轉動開合的機關。

昝公公知道他的來意,倒也不為難,給了鄭秀一塊令牌讓他自個兒去尋人,只是轉頭難免就向皇帝稟報去了。

皇帝當場就笑罵了一句“臭小子”,免不了想起少年事,又一次感慨當年的自己太過遲鈍,若有這臭小子三分的機靈,興許便也不會抱憾終生了。

少年不識愁滋味,真好。

羨慕了片刻,皇帝就收起了閑心,板起面孔,又問昝公公道:“那件事,你查了這幾日,可有結果?”

昝公公立刻道:“回陛下,已有眉目,只是還不能確定。”

皇帝冷哼一聲,道:“既有眉目,就拿出手段來,朕不問你有沒有冤枉了誰,只不許放過一個,朕的身邊,絕不容二心之人。”

昝公公低頭:“是。”

有了皇帝這句話,昝公公辦起事徹底沒了顧忌,當日便從勤政殿帶走了三名內侍兩名宮人。人不可能都有問題,但有問題的必定是其中一個,只是昝公公暫時還不能確定是哪一個,有皇帝的話在前,昝公公就不必忌諱用些梅花衛的手段了,只是把人帶進梅花衛,不管是不是被冤枉,這輩子,恐怕是沒機會再出來了。

但效率是杠杠的,第二天,昝公公就把審訊結果稟報給了皇帝。是一名伺候皇帝茶水的宮人,那宮人眉眼十分靈活,最擅長察顏觀色,卻是有一日見皇帝處理政事累時,叫取了本詩經在手上看了一段,算是忙裏偷了閑,那宮人當時就給皇帝奉上了一盞清茶,退下的時候,偷看了一眼,見皇帝看的正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那一段,當時就暗暗記在了心裏。

隔不多時,那宮人又偶爾聽到皇帝感慨的對昝公公說“一轉眼,那孩子都十五了,朕像他這麽大的時候,太後已經在給朕挑選皇子妃……”

兩下裏一結合,那宮人便暗自猜測,皇帝多半是打算給榮國公說親了。其實宮裏頭,五皇子也是這個年紀,皇帝又沒有指名道姓,怎麽偏就教人一想就想到榮國公頭上去,怪只怪,皇帝素日實在是太過偏寵鄭秀,以至於那宮人連想都沒想起五皇子。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