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開竅
關燈
小
中
大
太後看看鄭秀那張漂亮得不行卻因抹了膏藥而顯出幾分滑稽的臉,滿目慈愛道:“哄便哄罷,我這老太婆啊,到如今也只阿秀肯花心思哄了。”
皇帝:“……”
難道母後是怪他不肯哄人,也不想想他都多大年紀了,難道還能學這臭小子油嘴滑舌嗎,他是皇帝,他也要臉的。
鄭秀一瞅皇帝的臉色不對勁,立刻跳了起來,道:“姑祖母,你的小廚房借我使使。”說完就竄了出去。
太後被他火燒屁股的模樣逗得直笑,趕緊叫了人跟上去,道:“看著點,可別教他把廚房給燒了。”
皇帝嘴角直抽,道:“母後,你還真讓他去煮粥?燒了廚房便罷,只他煮的粥,能入口麽?”
他這外甥,打小金尊玉貴的長大,什麽時候還會下廚了。
太後瞅了皇帝一眼,道:“皇帝不喝,都留給哀家便是。”
嘴倒是硬,只怕到時候皇帝頭一個搶著喝吧。
皇帝訕訕,不吭聲了,只眼睛時不時往廚房的方向瞄,暗搓搓示意隨身太監準備好水龍,萬一廚房真燒起來了,能及時搶救。一時又忍不住想著那粥怎麽還沒有煮好,阿秀的孝心呢,哪怕是煮糊了,他也得喝,幾個兒子都沒這孩子有孝心,果然不枉他素日裏那麽疼這孩子。
看著皇帝坐立不安的心急樣子,太後抿了嘴偷笑,她這個兒子,嘴硬的毛病從小到大就沒改過,想必等老了以後,也還是這脾氣。
“阿秀大了,不好再這樣游手好閑下去,皇帝你可有什麽打算?”
太後一句話,把皇帝的心思給拉了回來。
“兒子心裏已有了些打算,等明年花朝節後,再作定論。”
皇帝這句話聽得太後心中一動,為什麽要花朝節後?莫非是……
“阿秀的親事,你心中也有打算了?”
皇帝摸摸鼻子,點頭道:“先給這小子定下親事,不然朕可不敢給他派差。”
鄭秀一向想繼承父志,到邊關去歷練,將來要走領軍作戰的路子,為皇朝守護國門。可先建平侯英雄一世,還是落個馬革裹屍還的下場,皇帝私心裏是不願鄭秀去邊關,更想把他留在京中,兩京大營、城門衛、五城兵馬司、羽林軍、九門都衛包括其他天子親衛軍都可以任他挑,只是皇帝太了解鄭秀的性子,這孩子年紀越長,往外飛的心就越強烈,他是越來越壓不住了,上回要不是皇帝當機立斷派出了昝大總管,恐怕這小子就賴在雁門關不回來了。
常言道,溫柔鄉,英雄冢,給這小子成個家,有了牽掛,大概就能牽住他想往外飛的心。對於鄭秀,皇帝從來就沒有望子成龍的心態,他只希望這孩子,尊榮一世,平安一生,多生幾個孩子,將來兒孫滿堂,如是而已。
太後很了解皇帝的心思,緩緩轉動著腕間雕著六字真言的檀香鐲子,道:“皇帝既有這打算,還應先給阿秀透個底兒,不然,只怕皇帝這臉上啊,要無光了。”
皇帝一楞,道:“母後這話……是什麽意思?”
太後挑了挑眉,道:“你整日教人盯著阿秀,竟是連他的心思都半分沒察覺?”
男人啊,就算是高高在上的皇帝,也是粗心的,那麽多的蛛絲馬跡,連深宮中的太後都瞧出了幾分,皇帝居然楞是沒發現。
“他有什麽心思?還不是一門心思想去邊關,這幾個月來,去威遠將軍府的次數都比入宮的次數多。”皇帝滿肚子的不高興。
這醋味兒大的……太後抿嘴直笑,皇帝連這都計較,也是沒誰了。
皇帝抱怨了幾句,忽的回過味來,吃驚道:“母後的意思,不會是這小子……有了中意的姑娘?”
這小子開竅這麽早?想當年,朕在他這麽大的時候……皇帝想著想著,臉色又有些不好了。太後和他對鄭秀護得緊,這小子幼時中過毒,有兩年餘毒一直未清,大大損耗了身體,後來雖然身子大好,但太後和皇帝還是怕他太早通了人事會導致精血不足損了壽數,在這上頭管得極嚴,不像宮裏幾個皇子,十三四歲就專門安排了教導人事的宮女,結果這小子居然自己不吭不響的就開竅了。
皇帝臉上火辣辣的,這麽一比較,更顯得皇帝年少的時候,活脫脫就是個榆木疙瘩,死活就是不開竅,眼睜睜的看著心上人嫁為他婦,直到她死了,皇帝痛得徹夜難眠,經歷了一場摧心傷肝連命都丟了半條的大病,才終於懂了自己的心意,但一切都遲了。
看著皇帝突然變得黯然的神情,太後眼中的笑意也漸漸收斂,道:“且看著吧,莫讓阿秀步了你的後塵。”
皇帝沈浸在過去的情緒裏,一時間也沒了心情細問,含糊的“恩”了一聲,然後便怔怔出神。
太後看著神游天外的皇帝,不由得長嘆了一聲。女人心思細膩,何況太後更是不知經歷了多少,鄭秀那點兒花心思,太後老早就發現了端倪,只是她沒有插手,只在旁邊看著。其實太後並不是沒打算插手,而是在她把袁嬤嬤給了鄭秀之後,明覺大師就讓人送了一封信來。
信中寫道:前世孽因,今生債果,勿忘前事,當警眼下。帝王之憾,尚因天下而補之,少年之憾,何以補全?紅塵富貴不足惜,佛前叩首千萬次。
太後看了信,悚然而驚。皇帝年少時,情竇未開,懵懵懂懂的,太後就借著皇帝自個兒都不明白的時候,暗插了一手,結果導致皇帝抱憾終身,若不是這天下還需要皇帝治理,只怕當年皇帝就心灰意冷遁世而去。
明覺大師在信中以皇帝比少年,這少年還能是誰,只有鄭秀,皇帝對他比親兒子還親,簡直就是拿他當掌中寶,仿佛這樣就能補足皇帝心頭的遺憾。那句“紅塵富貴不足惜,佛前叩首千萬次”嚇得太後腿都軟了,然後對鄭秀的事兒,她就只敢看,不敢問,更不敢管,怕就怕,這孩子會走了皇帝的老路,應了明覺大師這句話。
太後也曾經問過明覺大師,她應該怎麽做,明覺大師只給了她四個字:順其自然。
那就……順其自然吧。看著,等著,等到鄭秀自己醒悟,知道自己想要什麽,到時候,太後順手推舟一把就是了。
只沒想到,這孩子倒是比皇帝當年強了不少,到底是自己開了竅。太後想著,眉眼漸漸松開,那半鍋粥說是扔了,哼,是扔在那姑娘家了吧,罷了,看在這小子還知道親自下廚煮粥的份兒上,這口老幹醋,她就不喝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皇帝:“……”
難道母後是怪他不肯哄人,也不想想他都多大年紀了,難道還能學這臭小子油嘴滑舌嗎,他是皇帝,他也要臉的。
鄭秀一瞅皇帝的臉色不對勁,立刻跳了起來,道:“姑祖母,你的小廚房借我使使。”說完就竄了出去。
太後被他火燒屁股的模樣逗得直笑,趕緊叫了人跟上去,道:“看著點,可別教他把廚房給燒了。”
皇帝嘴角直抽,道:“母後,你還真讓他去煮粥?燒了廚房便罷,只他煮的粥,能入口麽?”
他這外甥,打小金尊玉貴的長大,什麽時候還會下廚了。
太後瞅了皇帝一眼,道:“皇帝不喝,都留給哀家便是。”
嘴倒是硬,只怕到時候皇帝頭一個搶著喝吧。
皇帝訕訕,不吭聲了,只眼睛時不時往廚房的方向瞄,暗搓搓示意隨身太監準備好水龍,萬一廚房真燒起來了,能及時搶救。一時又忍不住想著那粥怎麽還沒有煮好,阿秀的孝心呢,哪怕是煮糊了,他也得喝,幾個兒子都沒這孩子有孝心,果然不枉他素日裏那麽疼這孩子。
看著皇帝坐立不安的心急樣子,太後抿了嘴偷笑,她這個兒子,嘴硬的毛病從小到大就沒改過,想必等老了以後,也還是這脾氣。
“阿秀大了,不好再這樣游手好閑下去,皇帝你可有什麽打算?”
太後一句話,把皇帝的心思給拉了回來。
“兒子心裏已有了些打算,等明年花朝節後,再作定論。”
皇帝這句話聽得太後心中一動,為什麽要花朝節後?莫非是……
“阿秀的親事,你心中也有打算了?”
皇帝摸摸鼻子,點頭道:“先給這小子定下親事,不然朕可不敢給他派差。”
鄭秀一向想繼承父志,到邊關去歷練,將來要走領軍作戰的路子,為皇朝守護國門。可先建平侯英雄一世,還是落個馬革裹屍還的下場,皇帝私心裏是不願鄭秀去邊關,更想把他留在京中,兩京大營、城門衛、五城兵馬司、羽林軍、九門都衛包括其他天子親衛軍都可以任他挑,只是皇帝太了解鄭秀的性子,這孩子年紀越長,往外飛的心就越強烈,他是越來越壓不住了,上回要不是皇帝當機立斷派出了昝大總管,恐怕這小子就賴在雁門關不回來了。
常言道,溫柔鄉,英雄冢,給這小子成個家,有了牽掛,大概就能牽住他想往外飛的心。對於鄭秀,皇帝從來就沒有望子成龍的心態,他只希望這孩子,尊榮一世,平安一生,多生幾個孩子,將來兒孫滿堂,如是而已。
太後很了解皇帝的心思,緩緩轉動著腕間雕著六字真言的檀香鐲子,道:“皇帝既有這打算,還應先給阿秀透個底兒,不然,只怕皇帝這臉上啊,要無光了。”
皇帝一楞,道:“母後這話……是什麽意思?”
太後挑了挑眉,道:“你整日教人盯著阿秀,竟是連他的心思都半分沒察覺?”
男人啊,就算是高高在上的皇帝,也是粗心的,那麽多的蛛絲馬跡,連深宮中的太後都瞧出了幾分,皇帝居然楞是沒發現。
“他有什麽心思?還不是一門心思想去邊關,這幾個月來,去威遠將軍府的次數都比入宮的次數多。”皇帝滿肚子的不高興。
這醋味兒大的……太後抿嘴直笑,皇帝連這都計較,也是沒誰了。
皇帝抱怨了幾句,忽的回過味來,吃驚道:“母後的意思,不會是這小子……有了中意的姑娘?”
這小子開竅這麽早?想當年,朕在他這麽大的時候……皇帝想著想著,臉色又有些不好了。太後和他對鄭秀護得緊,這小子幼時中過毒,有兩年餘毒一直未清,大大損耗了身體,後來雖然身子大好,但太後和皇帝還是怕他太早通了人事會導致精血不足損了壽數,在這上頭管得極嚴,不像宮裏幾個皇子,十三四歲就專門安排了教導人事的宮女,結果這小子居然自己不吭不響的就開竅了。
皇帝臉上火辣辣的,這麽一比較,更顯得皇帝年少的時候,活脫脫就是個榆木疙瘩,死活就是不開竅,眼睜睜的看著心上人嫁為他婦,直到她死了,皇帝痛得徹夜難眠,經歷了一場摧心傷肝連命都丟了半條的大病,才終於懂了自己的心意,但一切都遲了。
看著皇帝突然變得黯然的神情,太後眼中的笑意也漸漸收斂,道:“且看著吧,莫讓阿秀步了你的後塵。”
皇帝沈浸在過去的情緒裏,一時間也沒了心情細問,含糊的“恩”了一聲,然後便怔怔出神。
太後看著神游天外的皇帝,不由得長嘆了一聲。女人心思細膩,何況太後更是不知經歷了多少,鄭秀那點兒花心思,太後老早就發現了端倪,只是她沒有插手,只在旁邊看著。其實太後並不是沒打算插手,而是在她把袁嬤嬤給了鄭秀之後,明覺大師就讓人送了一封信來。
信中寫道:前世孽因,今生債果,勿忘前事,當警眼下。帝王之憾,尚因天下而補之,少年之憾,何以補全?紅塵富貴不足惜,佛前叩首千萬次。
太後看了信,悚然而驚。皇帝年少時,情竇未開,懵懵懂懂的,太後就借著皇帝自個兒都不明白的時候,暗插了一手,結果導致皇帝抱憾終身,若不是這天下還需要皇帝治理,只怕當年皇帝就心灰意冷遁世而去。
明覺大師在信中以皇帝比少年,這少年還能是誰,只有鄭秀,皇帝對他比親兒子還親,簡直就是拿他當掌中寶,仿佛這樣就能補足皇帝心頭的遺憾。那句“紅塵富貴不足惜,佛前叩首千萬次”嚇得太後腿都軟了,然後對鄭秀的事兒,她就只敢看,不敢問,更不敢管,怕就怕,這孩子會走了皇帝的老路,應了明覺大師這句話。
太後也曾經問過明覺大師,她應該怎麽做,明覺大師只給了她四個字:順其自然。
那就……順其自然吧。看著,等著,等到鄭秀自己醒悟,知道自己想要什麽,到時候,太後順手推舟一把就是了。
只沒想到,這孩子倒是比皇帝當年強了不少,到底是自己開了竅。太後想著,眉眼漸漸松開,那半鍋粥說是扔了,哼,是扔在那姑娘家了吧,罷了,看在這小子還知道親自下廚煮粥的份兒上,這口老幹醋,她就不喝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