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一百三十七章 人心

關燈
A、煞句的“也”:

a、基本用法:用於判斷句的句尾來幫助判斷。由此用法引申出來的用法如下:

b、“也”常用在因果句的句尾。如:置杯焉則膠,水淺而舟大也。(由果溯因,說明真相)古之人與民偕樂,故能樂也。(由因及果,進行推理。加“故”字)

c、說話人對所說的事情的真實性表示深信不疑,用“也”煞句。如:蔓難圖也。若潛師以來,國可得也。

d、表示命令的句子。如:不及黃泉,無相見也。

e、註意:如果句中有疑問代詞或疑問副詞,“也”似乎也帶了疑問語氣。這種“也”和“邪”(耶)的區別在於:

1)“也”本身不表示疑問,“邪”(耶)本身表示疑問。如“子知子之所不知邪?”換用“也”就不是疑問句了。

2)“也”仍然帶有一點確定語氣,後面容許再用疑問語氣詞。如“也與”“也邪”。

B、句中的“也”:用在單句或覆句中作語氣詞,表示頓宕。有以下三種情況:

a、用在單句中的主語(有的是主謂結構作主語)之後。如:今由與求也相夫子。鳥之將死,其鳴也哀。

b、用在時間副詞(或詞組)之後。如:今也則亡。當是時也,禹八年於外,三過其門而不入。

c、用在覆句中的第一個分句之後,這個分句往往是表示時間修飾的分句。如: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時間修飾)臣之壯也,猶不如人。(時間修飾)且而與其從辟人之士也,豈若從辟世之士哉?(非時間修飾)

通論(八)

1、敘述句:以動詞為謂語、敘述人或事物的行動變化的句子。其結構一般和現代漢語沒有什麽不同。

2、雙賓語句:一般說來,動詞如果是“賜”“予”“遺”“語”“告”等字,大致總有兩個賓語:指物的直接賓語和指人的間接賓語。間接賓語放在動詞和直接賓語之間。這種句法古今是相同的。但是,上古漢語能帶有雙賓語的並不限於上述這一類動詞,一般的及物動詞也可以帶有雙賓語。如:閉之門、奪之食、立之君。

3、值得註意的是“為”(wéi)字:及物動詞。古代的涵義非常廣泛,但在具體上下文中涵義比較具體。可理解為“作”“做”“造”“治”“處理”“安排”等等。常帶雙賓語。如:且君嘗為晉君賜矣。

4、賓語的位置:

A、一般放在動詞後。

B、有時為了強調賓語,可以把賓語提前,用代詞“是”或“之”覆指提前的賓語,這是古代漢語變更動賓詞序的一種語法手段。有三種情況:

a、在賓語後用“是”“實”“之”覆指。如:豈不榖是為?先君之好是繼。鬼神非人實親,惟德是依。

b、在A的基礎上,還在賓語前用“惟”(唯),構成“惟(唯)……是……”“惟(唯)……之……”的說法。

c、如果被提前的賓語是代詞,一般只用“之”來覆指。如:此之謂也。子是之學。

5、上古漢語表示行為數量的句法:

A、一般是把數詞直接放在動詞的前面,而不用表示動量的量詞。這個表示動量的數詞是作為狀語來修飾動詞的。如:九合諸侯(“九”只表示多次)、駑馬十駕。

B、如果要強調某一行為的數量,可以改變句法:把數詞移到句尾,在數詞前加“者”。“者”前面的詞語就充當全句的主語,數詞就上升為全句的謂語。如:魯仲連辭讓者三。

6、被動:

A、意念上的被動,還不是真正表示被動的句法。如:蔓草猶不可除。諫行言聽。袞不廢矣。

B、真正的被動句:

a、一般在動詞後用“於”以引進行為的主動者,“於”字介賓詞組放在動詞後面。註意:不是介詞“於”本身能表示被動,而是動詞用於被動的意義;但是,由於用“於”引進了行為的

A、煞句的“也”:

a、基本用法:用於判斷句的句尾來幫助判斷。由此用法引申出來的用法如下:

b、“也”常用在因果句的句尾。如:置杯焉則膠,水淺而舟大也。(由果溯因,說明真相)古之人與民偕樂,故能樂也。(由因及果,進行推理。加“故”字)

c、說話人對所說的事情的真實性表示深信不疑,用“也”煞句。如:蔓難圖也。若潛師以來,國可得也。

d、表示命令的句子。如:不及黃泉,無相見也。

e、註意:如果句中有疑問代詞或疑問副詞,“也”似乎也帶了疑問語氣。這種“也”和“邪”(耶)的區別在於:

1)“也”本身不表示疑問,“邪”(耶)本身表示疑問。如“子知子之所不知邪?”換用“也”就不是疑問句了。

2)“也”仍然帶有一點確定語氣,後面容許再用疑問語氣詞。如“也與”“也邪”。

B、句中的“也”:用在單句或覆句中作語氣詞,表示頓宕。有以下三種情況:

a、用在單句中的主語(有的是主謂結構作主語)之後。如:今由與求也相夫子。鳥之將死,其鳴也哀。

b、用在時間副詞(或詞組)之後。如:今也則亡。當是時也,禹八年於外,三過其門而不入。

c、用在覆句中的第一個分句之後,這個分句往往是表示時間修飾的分句。如: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時間修飾)臣之壯也,猶不如人。(時間修飾)且而與其從辟人之士也,豈若從辟世之士哉?(非時間修飾)

通論(八)

1、敘述句:以動詞為謂語、敘述人或事物的行動變化的句子。其結構一般和現代漢語沒有什麽不同。

2、雙賓語句:一般說來,動詞如果是“賜”“予”“遺”“語”“告”等字,大致總有兩個賓語:指物的直接賓語和指人的間接賓語。間接賓語放在動詞和直接賓語之間。這種句法古今是相同的。但是,上古漢語能帶有雙賓語的並不限於上述這一類動詞,一般的及物動詞也可以帶有雙賓語。如:閉之門、奪之食、立之君。

3、值得註意的是“為”(wéi)字:及物動詞。古代的涵義非常廣泛,但在具體上下文中涵義比較具體。可理解為“作”“做”“造”“治”“處理”“安排”等等。常帶雙賓語。如:且君嘗為晉君賜矣。

4、賓語的位置:

A、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