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我有預感
關燈
小
中
大
王玉楠聽了潤筆一千元, 就像被踩了尾巴的貓, 立即蹦了起來, “一千元?
幾個字就一千元?
您這不是搶錢嗎?”
小郭也沒想到魯盼兒會要潤筆費,且在他心目中,也是覺得寫幾個字不算什麽, “這價是不是定得高了點兒?”
“覺得貴可以不寫。”
魯盼兒笑瞇瞇地說:
“十年前我們就說好了,楊老師幫人寫字的潤筆都給我, 所以價格當然也要由我作主了。”
她又補充了一句, “現在一千元還是便宜的, 以後還會越來越高。”
這麽多年,小郭和玉楠找楊瑾鑒定文物都是免費的,在他們心目中, 知識不值錢, 寫字也不算什麽,但他們轉手一件古董掙幾千元卻是應該的。
魯盼兒不屑跟他們爭論,但她要維護楊瑾的利益——掙潤筆不是她的目的, 但她要這些人知道, 楊瑾的字、楊瑾的知識都很值錢。
“還越來越高呢!
誰會來寫!”
玉楠不信。
“那我們就拭目以待?”
魯盼兒一笑,“到時候你可別後悔呀。”
“我才不後悔!”
王玉楠就說:
“郭哥, 我們走。”
小郭遲疑了一下,“其實一千塊錢也沒什麽, 我們還是寫了吧。”
“不寫不寫, 就用興慶和的舊匾!”
玉楠用力拉著小郭, 小郭也就順勢跟著走了, 到了門口又說:
“改天潘家園見。”
“好的,改天去潘家園,去你們店看看。”
楊瑾笑著應了一聲,但心裏明白,兩人之間的裂痕又深了一分。
魯盼兒自然也知道自己向小郭要了高價潤筆的結果,但是她不後悔,“我就是看他們不順眼!”
又問楊瑾,“你會不會怪我?”
“你為我爭,我為什麽要怪你?”
楊瑾一笑,“表面寫幾個字很簡單,可背後是我二十多年的練習,收潤筆也是應該的,不過要是沒有你在,我恐怕不好意思提。”
“我就知道,這些年你幫小郭和玉楠免費看文物,就從沒收過一分錢。
原本我也不在意,可看到他們如此不自覺,把一切都當成應該的,就不想再忍他們了。”
“不用忍,這潤筆本來就都是你的。”
“既然是我的,我就有權定價了。
現在定了一千元的高價,也能擋下一部分求字的,正好你不願意寫。”
“這個價肯定能攔住人。”
一千元,是楊瑾半年的工資,除了對魯盼兒這樣做生意的老板以外,都不是小數目了,誰會肯買幾個字呢?
“怎麽不值?
當年紀教授寫匾收五十元,現在你在學術界的地位並不亞於當年的紀教授。
而且,你在古董鑒定方面更有名氣,家裏的收藏上過國際期刊。
更何況,現在的物價與過去可不一樣了,早漲了好多倍。”
魯盼兒還有一個理由,“這個價位還包含我的對你的預期。”
楊瑾忍不住笑了,“你對我的信心是不是過於充足了?”
魯盼兒不笑,鄭重地宣布,“我有預感,將來你的字還會更值錢。”
其實楊瑾也相信自己,他對自己的期許很高,因此一直在努力,也一直在進步,但他覺得這個“將來”會很遠,說過便罷了。
魯盼兒也因為不滿小郭和玉楠才要了潤筆,並沒真心指望著這筆錢,也就置之腦後。
夫妻倆都沒想到,沒兩天家裏便來了求字的,直接奉上千元潤筆。
楊瑾笑著回絕,“我的字還差些火候,不如另請高明吧。”
“半年前我來求過字,楊老師就用這話回的我,我只得回去了。”
來人很執著,“不過我聽說楊老師答應過王玉楠,也是寫匾,也是這個價——既然如此,總要一視同仁呀。”
如此一來,楊瑾就不好推了,“要寫什麽?”
“雅博苑。”
“噢?
潘家園有一家做古硯生意的,也叫這個名字。”
“那正是我家呀!”
來人笑著指著桌上的硯臺說:
“楊老師,你還在我們家買過一方端硯,就是您現在用的這方。”
楊瑾看看人,再看看端硯,怎麽也想不起,便笑著道歉,“對不住了,我只記得端硯,卻沒認出人來。”
“沒什麽,我們這些人,眼裏看的都是古玩,別的都還在其次。
我姓白,我們家專門做古硯生意,上古的石硯、漢代的磚硯、魏晉時的瓷硯、唐代的澄泥硯……
只要叫得出名堂的,在我家都能找得到。”
“下次楊老師用什麽,只管來雅博苑。”
“對了,最近我新收了一方明代蓮葉形青玉硯。
雕工十分流暢,玉質又堅硬又細膩,用起來發墨快,出墨細,還不損筆毫。”
“我來的時候帶著就好了,沒準兒楊老師能喜歡呢,”白老板有些遺憾,“當時就想著寫匾,聽了消息就跑過來了。”
“那塊青玉硯果真難得,楊老師或者自己用,或者收藏,都極好,若不是我先前有了一塊和田玉硯,怎麽也舍不得賣。”
楊瑾聽了果然動了心思,“你幫我留著,三天後,我寫好了字送過去,順便看硯……”
魯盼兒聽兩人說得有趣兒,又見白老板熱情健談,便好奇地問:
“您與王玉楠很熟?”
這兩個不似一路人呀。
“也熟也不熟。”
白老板就說:
“北京做古玩生意的,差不多都知道那小子,是個混不吝,為了錢什麽規矩、道理都不講!
有一次我到農村收硯,原本已經談好價了,他不知怎麽聽到了,闖進門把錢扔下抱著硯臺就跑。
貨主和我追也追不上,只得罷了。”
“不久前他到潘家園,就在我家旁開了個店,名字叫興慶和。
我聽這個名不像做古玩的,就好奇地問了問,他就說本要換個名的,可楊老師寫匾要一千元,太貴了就沒換……
我一聽,楊老師答應寫匾了,別說一千元,就是再多也值得呀!
楊老師寫的匾掛在店裏,懂行的便知道我們家的東西不錯,便急忙拿一千元錢過來了!”
原來是這樣!
接著潘家園又有不少店鋪來家裏求匾,多半都是玉楠幫忙“宣傳”的結果。
楊瑾賣字賺了錢,可他有了錢哪裏留得住?
尤其是在潘家園賺的,有時還沒拿回家就一轉手又花在潘家園,甚至倒貼些錢,換成東西帶回來,其中就有那塊青玉硯。
魯盼兒對古董一向看看就罷了,唯獨喜歡上這方荷葉形的青玉硯,先是擺在書桌上玩賞,後來也時不時地寫上幾個毛筆字——畢竟有這麽好的硯,不練練字好可惜的。
三月裏的一天,魯盼兒從公司回到家,就見豐美正和於大姐一起擺飯,又驚又喜,“什麽時候回來的?
怎麽不提前打電話?
我早些回家做幾個好菜。”
“姐,”豐美回頭笑了,“今天的菜都是我做的,嘗嘗怎麽樣?”
“你工作那麽忙,好不容易回北京,還是多歇歇吧。”
豐美之所以能成為襄平縣最年輕的處級幹部,表面光鮮,其實背後付出了數不清的辛苦。
她從畢業後就把全部精力放在工作上,就連過春節也只休息了兩天,魯盼兒很是心疼。
“其實,姐比我還忙呢。”
豐美就說:
“過去又當民辦教師又做衣服,現在管著好多工廠和店鋪。
論起來,我可比不了姐。”
魯盼兒早習慣了,根本不覺得自己忙,被豐美一說便笑了,“我是做生意的,忙也只為了自家掙錢,比不了你這位政府官員忙的都是國家大事。”
“誰說做生意只為了自家掙錢?
姐的幾個廠子和幾十家鋪子不只給國家交稅,還解決了上千人的就業,帶動了經濟發展……”
“嗬,我們豐美講起道理一套又一套的,我又比不過了呢。”
魯盼兒笑著問:
“你這次來北京是開會?”
過去師兄就常來開會。
“我的級別比張廳長差遠了,還夠不上到北京開會呢。”
豐美笑瞇瞇地說:
“不過,我這次雖然有工作任務,卻能在北京住些日子。”
聽說豐美能在家裏住些日子,魯盼兒很開心,又問:
“韓冬呢?
他沒跟你一起回來?”
“他最近書寫得特別順利,所以連作協的例會也沒回來參加,家閉門謝客專心創作。
說是如果一直這麽順就寫下去,萬一卡文了再來北京。”
正說著話,楊瑾和兩個孩子也到家了,大家吃了飯又聊。
豐美便說到了工作,“姐,我這次來北京的工作任務是為襄平縣招商引資。”
“招商引資?”
當年陳港生、李老板等人正是在國家招商引資的政策下回國,在國內做出一番成就,“襄平縣也要招商引資?”
“對!”
豐美點了點頭,“改革開放以來,襄平雖然有了變化,但是經濟發展還是太緩慢了!
所以我們要引進外面的資本和先進的管理、技術,帶動縣城的發展——姐,我是來爭取你回來幫助家鄉的經濟建設。”
魯盼兒一怔,“原來你說的工作是這樣啊。”
想了想,“為家鄉做些事是應該的,只是我不懂怎麽做呀?”
“姐,其實你已經做過了,”豐美笑著說:
“當年東平安堡村種果樹,不就是你幫忙出的主意,又和姐夫在北京找了林學院的同學郵回不少果樹栽培技術的書箱和材料,如今才有了上百畝的果林,東平安堡村也才能成為縣裏唯一一個萬元戶村!”
“其實我們不過幫點兒小忙,真正帶著大家的致富的人是小春嬸兒……”
“雖然姐可能覺得出個主意、找點技術不算什麽,但其實小春嬸兒一直說,如果沒有你的提議,她恐怕想不到種果樹;還有,即使種了果樹,如果沒有技術,也不能種得這麽好,產量這麽高。”
“姐,你可是我們襄平縣走出去的最有本事的人呢。”
“現在襄平縣就是需要姐這樣有能力、也有實力的人幫忙。”
豐美拉著姐姐,“對農業收入占百分之九十以上襄平縣城來說,我們實在是太缺乏這些建議、技術和投資了。”
看豐美急切的神情,魯盼兒不由得笑了,“你果然是襄平縣的領導幹部了,一心為襄平著想。”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幾個字就一千元?
您這不是搶錢嗎?”
小郭也沒想到魯盼兒會要潤筆費,且在他心目中,也是覺得寫幾個字不算什麽, “這價是不是定得高了點兒?”
“覺得貴可以不寫。”
魯盼兒笑瞇瞇地說:
“十年前我們就說好了,楊老師幫人寫字的潤筆都給我, 所以價格當然也要由我作主了。”
她又補充了一句, “現在一千元還是便宜的, 以後還會越來越高。”
這麽多年,小郭和玉楠找楊瑾鑒定文物都是免費的,在他們心目中, 知識不值錢, 寫字也不算什麽,但他們轉手一件古董掙幾千元卻是應該的。
魯盼兒不屑跟他們爭論,但她要維護楊瑾的利益——掙潤筆不是她的目的, 但她要這些人知道, 楊瑾的字、楊瑾的知識都很值錢。
“還越來越高呢!
誰會來寫!”
玉楠不信。
“那我們就拭目以待?”
魯盼兒一笑,“到時候你可別後悔呀。”
“我才不後悔!”
王玉楠就說:
“郭哥, 我們走。”
小郭遲疑了一下,“其實一千塊錢也沒什麽, 我們還是寫了吧。”
“不寫不寫, 就用興慶和的舊匾!”
玉楠用力拉著小郭, 小郭也就順勢跟著走了, 到了門口又說:
“改天潘家園見。”
“好的,改天去潘家園,去你們店看看。”
楊瑾笑著應了一聲,但心裏明白,兩人之間的裂痕又深了一分。
魯盼兒自然也知道自己向小郭要了高價潤筆的結果,但是她不後悔,“我就是看他們不順眼!”
又問楊瑾,“你會不會怪我?”
“你為我爭,我為什麽要怪你?”
楊瑾一笑,“表面寫幾個字很簡單,可背後是我二十多年的練習,收潤筆也是應該的,不過要是沒有你在,我恐怕不好意思提。”
“我就知道,這些年你幫小郭和玉楠免費看文物,就從沒收過一分錢。
原本我也不在意,可看到他們如此不自覺,把一切都當成應該的,就不想再忍他們了。”
“不用忍,這潤筆本來就都是你的。”
“既然是我的,我就有權定價了。
現在定了一千元的高價,也能擋下一部分求字的,正好你不願意寫。”
“這個價肯定能攔住人。”
一千元,是楊瑾半年的工資,除了對魯盼兒這樣做生意的老板以外,都不是小數目了,誰會肯買幾個字呢?
“怎麽不值?
當年紀教授寫匾收五十元,現在你在學術界的地位並不亞於當年的紀教授。
而且,你在古董鑒定方面更有名氣,家裏的收藏上過國際期刊。
更何況,現在的物價與過去可不一樣了,早漲了好多倍。”
魯盼兒還有一個理由,“這個價位還包含我的對你的預期。”
楊瑾忍不住笑了,“你對我的信心是不是過於充足了?”
魯盼兒不笑,鄭重地宣布,“我有預感,將來你的字還會更值錢。”
其實楊瑾也相信自己,他對自己的期許很高,因此一直在努力,也一直在進步,但他覺得這個“將來”會很遠,說過便罷了。
魯盼兒也因為不滿小郭和玉楠才要了潤筆,並沒真心指望著這筆錢,也就置之腦後。
夫妻倆都沒想到,沒兩天家裏便來了求字的,直接奉上千元潤筆。
楊瑾笑著回絕,“我的字還差些火候,不如另請高明吧。”
“半年前我來求過字,楊老師就用這話回的我,我只得回去了。”
來人很執著,“不過我聽說楊老師答應過王玉楠,也是寫匾,也是這個價——既然如此,總要一視同仁呀。”
如此一來,楊瑾就不好推了,“要寫什麽?”
“雅博苑。”
“噢?
潘家園有一家做古硯生意的,也叫這個名字。”
“那正是我家呀!”
來人笑著指著桌上的硯臺說:
“楊老師,你還在我們家買過一方端硯,就是您現在用的這方。”
楊瑾看看人,再看看端硯,怎麽也想不起,便笑著道歉,“對不住了,我只記得端硯,卻沒認出人來。”
“沒什麽,我們這些人,眼裏看的都是古玩,別的都還在其次。
我姓白,我們家專門做古硯生意,上古的石硯、漢代的磚硯、魏晉時的瓷硯、唐代的澄泥硯……
只要叫得出名堂的,在我家都能找得到。”
“下次楊老師用什麽,只管來雅博苑。”
“對了,最近我新收了一方明代蓮葉形青玉硯。
雕工十分流暢,玉質又堅硬又細膩,用起來發墨快,出墨細,還不損筆毫。”
“我來的時候帶著就好了,沒準兒楊老師能喜歡呢,”白老板有些遺憾,“當時就想著寫匾,聽了消息就跑過來了。”
“那塊青玉硯果真難得,楊老師或者自己用,或者收藏,都極好,若不是我先前有了一塊和田玉硯,怎麽也舍不得賣。”
楊瑾聽了果然動了心思,“你幫我留著,三天後,我寫好了字送過去,順便看硯……”
魯盼兒聽兩人說得有趣兒,又見白老板熱情健談,便好奇地問:
“您與王玉楠很熟?”
這兩個不似一路人呀。
“也熟也不熟。”
白老板就說:
“北京做古玩生意的,差不多都知道那小子,是個混不吝,為了錢什麽規矩、道理都不講!
有一次我到農村收硯,原本已經談好價了,他不知怎麽聽到了,闖進門把錢扔下抱著硯臺就跑。
貨主和我追也追不上,只得罷了。”
“不久前他到潘家園,就在我家旁開了個店,名字叫興慶和。
我聽這個名不像做古玩的,就好奇地問了問,他就說本要換個名的,可楊老師寫匾要一千元,太貴了就沒換……
我一聽,楊老師答應寫匾了,別說一千元,就是再多也值得呀!
楊老師寫的匾掛在店裏,懂行的便知道我們家的東西不錯,便急忙拿一千元錢過來了!”
原來是這樣!
接著潘家園又有不少店鋪來家裏求匾,多半都是玉楠幫忙“宣傳”的結果。
楊瑾賣字賺了錢,可他有了錢哪裏留得住?
尤其是在潘家園賺的,有時還沒拿回家就一轉手又花在潘家園,甚至倒貼些錢,換成東西帶回來,其中就有那塊青玉硯。
魯盼兒對古董一向看看就罷了,唯獨喜歡上這方荷葉形的青玉硯,先是擺在書桌上玩賞,後來也時不時地寫上幾個毛筆字——畢竟有這麽好的硯,不練練字好可惜的。
三月裏的一天,魯盼兒從公司回到家,就見豐美正和於大姐一起擺飯,又驚又喜,“什麽時候回來的?
怎麽不提前打電話?
我早些回家做幾個好菜。”
“姐,”豐美回頭笑了,“今天的菜都是我做的,嘗嘗怎麽樣?”
“你工作那麽忙,好不容易回北京,還是多歇歇吧。”
豐美之所以能成為襄平縣最年輕的處級幹部,表面光鮮,其實背後付出了數不清的辛苦。
她從畢業後就把全部精力放在工作上,就連過春節也只休息了兩天,魯盼兒很是心疼。
“其實,姐比我還忙呢。”
豐美就說:
“過去又當民辦教師又做衣服,現在管著好多工廠和店鋪。
論起來,我可比不了姐。”
魯盼兒早習慣了,根本不覺得自己忙,被豐美一說便笑了,“我是做生意的,忙也只為了自家掙錢,比不了你這位政府官員忙的都是國家大事。”
“誰說做生意只為了自家掙錢?
姐的幾個廠子和幾十家鋪子不只給國家交稅,還解決了上千人的就業,帶動了經濟發展……”
“嗬,我們豐美講起道理一套又一套的,我又比不過了呢。”
魯盼兒笑著問:
“你這次來北京是開會?”
過去師兄就常來開會。
“我的級別比張廳長差遠了,還夠不上到北京開會呢。”
豐美笑瞇瞇地說:
“不過,我這次雖然有工作任務,卻能在北京住些日子。”
聽說豐美能在家裏住些日子,魯盼兒很開心,又問:
“韓冬呢?
他沒跟你一起回來?”
“他最近書寫得特別順利,所以連作協的例會也沒回來參加,家閉門謝客專心創作。
說是如果一直這麽順就寫下去,萬一卡文了再來北京。”
正說著話,楊瑾和兩個孩子也到家了,大家吃了飯又聊。
豐美便說到了工作,“姐,我這次來北京的工作任務是為襄平縣招商引資。”
“招商引資?”
當年陳港生、李老板等人正是在國家招商引資的政策下回國,在國內做出一番成就,“襄平縣也要招商引資?”
“對!”
豐美點了點頭,“改革開放以來,襄平雖然有了變化,但是經濟發展還是太緩慢了!
所以我們要引進外面的資本和先進的管理、技術,帶動縣城的發展——姐,我是來爭取你回來幫助家鄉的經濟建設。”
魯盼兒一怔,“原來你說的工作是這樣啊。”
想了想,“為家鄉做些事是應該的,只是我不懂怎麽做呀?”
“姐,其實你已經做過了,”豐美笑著說:
“當年東平安堡村種果樹,不就是你幫忙出的主意,又和姐夫在北京找了林學院的同學郵回不少果樹栽培技術的書箱和材料,如今才有了上百畝的果林,東平安堡村也才能成為縣裏唯一一個萬元戶村!”
“其實我們不過幫點兒小忙,真正帶著大家的致富的人是小春嬸兒……”
“雖然姐可能覺得出個主意、找點技術不算什麽,但其實小春嬸兒一直說,如果沒有你的提議,她恐怕想不到種果樹;還有,即使種了果樹,如果沒有技術,也不能種得這麽好,產量這麽高。”
“姐,你可是我們襄平縣走出去的最有本事的人呢。”
“現在襄平縣就是需要姐這樣有能力、也有實力的人幫忙。”
豐美拉著姐姐,“對農業收入占百分之九十以上襄平縣城來說,我們實在是太缺乏這些建議、技術和投資了。”
看豐美急切的神情,魯盼兒不由得笑了,“你果然是襄平縣的領導幹部了,一心為襄平著想。”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