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關燈
小
中
大
“功德石”被運至樂游原, 皇帝和暮晚搖等皇室子女登上高樓, 下方貴族男女、百姓們也同樣翹首以望。
眾人看到廣闊的平原上, 黑壓壓如山一般的物蒙著布。都知這是“功德石”,但是擡頭仰得脖子酸楚,仍讓人咂舌。
暮晚搖站在皇帝,婉婉一笑:“父皇請看——”
她示意之下,下方被封了“護石將”的衛士們便合力一扯,將罩著石頭的布扯下。下方百姓們先傳來嘩然讚嘆之聲,他們看到此石如此巍峨高大,石身冷峻泛青。
石身上凹凸不平,有孔洞密密麻麻。而離遠一些,這些孔洞, 倒真像是刻著字一般。
此年代最高的樓閣也不過三層樓, 而這石頭,已經有五層樓那般高,要百來人牽手才能繞石一圈。如此巨石, 從南方一路運到長安,完好無損,可以想象出動了多少苦力, 花了多長時間。
太子瞇眼,看著“功德石”上密密麻麻的孔洞, 故意問道:“搖搖,這石頭上寫的什麽字?”
太子為她拉陣,暮晚搖自然領情。
她向太子殿下點一下頭致意, 才朗聲解釋:“上面刻的是古字,和我們現在用的字不同。我念給父皇聽:千載膺期,萬物斯睹。四夷賓服,萬邦來朝。有石巍然,大江之頭。石以碑之……”
公主在樓上為皇帝等皇室人解釋,機靈的內侍跟在皇帝身旁,立刻將公主的解釋一層層向下傳。
女郎聲音清越,樓上樓下的眾人伸長脖子,內宦們上上下下、來來回回、一趟又一趟地跑——
下面的貴人們:“還有呢?公主說什麽了?”
內宦喘著氣,擦著汗:“第一句,千載膺期,萬物斯睹。”
士人仕女們暗自呢喃,連連點頭。
“四夷賓服,萬邦來朝。”
貴族男女們抓著內宦,急得眼紅:“還有呢、還有呢?”
內宦:“奴再去聽!”
下方人催促,上方皇室人也頻頻點頭,跟在皇帝等人身後的使臣們聽得迷迷糊糊,只因他們中文才最好的去“文鬥”了。然而內宦們跑得大汗淋漓,長安中人面露讚嘆,使臣們便也知道這是好話,連忙讓自己的人記下來。
一陣楊花飛過閣樓,雲水晴天,碎如金銀。
皇帝幽幽聽著諸人的讚嘆,聽著幼女的解說,所有人都十分激昂,都湊近那石頭,想要看得更仔細。
皇帝面露笑意。
暮晚搖觀察他,見他露出笑,順口道:“父皇,此石巨大,不好運入長安,不如就將這石頭留在樂游原。圍繞這石頭,建一座園林。這園林留下,功德石正中,而父皇的功勞,後人都可以看到。”
皇帝看向暮晚搖,道:“辛苦搖搖了。”
暮晚搖微笑:“也是外祖父一家幫的忙。”
皇帝“嗯”一聲:“也辛苦他們了。”
暮晚搖:“還有太子哥哥的支持,如果不是太子哥哥一直用戶部和工部來開路,這石頭也運不到長安。”
皇帝看向太子,說:“太子也很好。”
太子一楞,竟有些驚喜感,連忙說這是自己的分內事,只是為父皇祝壽,算不上什麽。
皇帝說:“太子事情辦的不錯,之後朕五日一朝,其餘時候都由太子監國,替代朕吧。”
太子連忙說是。
等背過身,太子看向暮晚搖,暮晚搖對他露出笑。太子也露出一絲笑,知道自己到底沒有白費心。
而再轉目,太子和秦王互相看了一眼。
李氏借功德石向皇帝投誠,皇帝也接受了對方的認輸。從此之後,恐怕皇帝和南方世家的矛盾就不會再如之前那般僵了。那皇帝是否不會再對世家逼迫了?
至少在這時候,太子和秦王都希望皇帝不要再繼續壓世家了。
秦王母家是南陽大戶,本就是大世家自不用提;就是太子出身差些,他背後也有楊家支持。皇帝若一味打壓世家,對他兩方都不好。
倒是晉王無所謂。
晉王妃因為是繼室的緣故,出身必然不會太高貴。晉王至少明面上不和兩個皇兄爭,如此兩個皇兄試探皇帝的時候,他也只是跟在皇帝身後,單純品讀這功德石上刻的字。
皇帝回頭,見晉王正吩咐自己的人將詩記下來。
皇帝詫異:“老五,你記這個幹什麽?”
晉王連忙:“這詩頌讚父皇,兒臣自然要記下,回去府上,好日日品賞。”
皇帝:“一些白話而已,不是好詩。”
晉王:“無關好壞,皆是稱頌父皇,於兒臣來說,已彌足珍貴……”
皇帝靜靜看了他兩個呼吸,目光才移開。
秦王在心裏罵:馬屁精。
太子當然也不會讓皇帝被晉王吸引走註意力,太子道:“父皇,我們去看看真正的文鬥吧。”
皇帝轉身先走,眾人跟上。暮晚搖特意比他們都慢一步,等在最後看晉王。
暮晚搖對晉王似笑非笑:“五哥,方才那馬屁拍的,有點兒過了。”
晉王疑惑:“六妹在說什麽?我方才都是肺腑之言,你們該不會都誤會了吧?”
其實皇帝靜看他的那兩眼,他也突然反應過來自己有點兒誇大。今日是暮晚搖的主場,是太子的主場,他這般直白地誇……晉王暗自懊惱,想自己還是著急了。
因為皇帝給了太子權限太大,他到底著急了。
見晉王目露沮喪,知道對方已經收到了自己的提醒,暮晚搖便微微一笑,不再多說了。她心中嘆然,沒想到有朝一日,自己居然能看懂他們那些隱秘的、欲言又止的話和眼神都代表什麽意思,還能提醒晉王。
她和晉王一路下樓,問:“春華還好吧?”
晉王心裏一動,露出笑:“她快要生了……六妹什麽時候來我府上看看?”
暮晚搖托腮笑,調皮道:“等我閑了。難道我不去,五哥還會虐待她不成?我不急。”
二人說著話,出了樓,跟上大部隊,一同去看文鬥。
所有人對暮晚搖恭恭敬敬,上輦的時候,她的輦只比皇帝、太子等次差一點。
而上輦的時候,又鬧出了一場爭執。原是看到太子上輦後,廬陵長公主理所當然要跟上,誰想到這第三個位置,內宦們卻排給了丹陽公主。廬陵長公主自然不服氣,大鬧一頓,那些內侍卻巍然不動,只說“死罪”,卻不肯讓長公主先行。
廬陵長公主氣得渾身哆嗦:“以前每次都是我先行!我是皇兄的親妹妹!你們這些狗奴才,這是看我失勢了,就來欺負我麽?你們等著我告狀……”
“什麽事?”一把冷淡男聲跟上。
聽這聲音耳熟,暮晚搖坐在輦中,撩開簾子,見到一身黃袍的內宦,眉目清秀,正是許久不見的劉文吉。
劉文吉了解了情況,對長公主道:“還請殿下莫要鬧去陛下那裏。我等為殿下的安排,難道殿下以為陛下不知道麽?皇宮若說是家的話,那陛下就是家主,我等都是家仆,而你等是家主的親人。我等為家主的親人安排坐席時,自然會請示家主。”
長公主楞住:“你是說,陛下早就知道……他怎會這樣對我……”
劉文吉垂眸:“那奴便不知了。”
長公主悵然若失,呆呆站在車輦下,看著旗幟林立,一輛輛車馬從她面前駛過。而她這裏,卻如同六月飛雪般,心中一陣陣發冷。
她明明在大典中重新回到了皇帝身邊,皇帝已經原諒了她,她已經能重新在長安交際了。可是如今自己的位置被丹陽公主取代,被那個小丫頭片子代替……陛下為什麽對她這麽心狠?
是不是、莫非……廬陵長公主心中疾跳,想是不是自己和太子的合作,被皇帝知道了?
可是……丹陽公主不也和太子合作麽?他怎麽只許他女兒碰政治,不許她這個妹妹碰?
劉文吉道:“奴勸殿下一句,不管殿下想做什麽,請一以貫之。若是中途變道,那也不要怪旁人了。”
廬陵長公主失魂落魄半天,腦中空洞。香風撩人,帷帳飛揚,她擡頭,看到香車寶馬中,暮晚搖露出半張臉來看她。
廬陵長公主瞬間想到言尚,想到將自己害到這一步的最開始,都是那一晚碰到言尚開始……而建議她投靠太子的,也是言尚!
而今長安,南山事後,誰還看不出言二郎和丹陽公主關系匪淺?
長公主咬牙切齒:“暮晚搖!”
暮晚搖坐在輦中,對下方一笑。她懶得多說什麽,放下簾子,阻斷了長公主暗恨的目光。
金色陽光透過帳子照入,暮晚搖打量著自己的纖纖十指,心中湧上無限快慰感。
金箔金粉貼在額心、眼尾,她美目流波,眼眸微微瞇起,欣賞著下方狼狽的長公主,還有百姓們的圍觀。她心中清楚,和親也不必自己了,父皇也要聽自己的話了,長公主也不敢瞧不起她了——
而這都是權力帶來的。
都是她參與政治才獲得的。
權勢這般讓人沈迷,暮晚搖只是初初嶄露頭角,就已經為之心動,想要更多的權勢。這條路,她走對了,並且要更加堅定地走下去。
暮晚搖的眼中神情變得冷淡而堅定。
-----
演兵那邊,趙靈妃氣沖沖,不情不願,根本不想保護韋樹。但是她擡眸,氣勢洶洶地想要看一下自己要保護的是誰,看到韋樹,趙靈妃驀地呆了一下。
小娘子臉刷地一紅,一邊暗想這個人真好看,一邊又惱言二哥太壞了,好像完全知道她的點,故意拿這個針對她。她瞪向言尚,卻是言尚溫和看她。
趙靈妃不忍心對言尚發火發火,最後她踢了楊嗣一腳,跑出了營帳。
楊嗣:“……”
艹。
牽連無辜啊。
言尚用一個韋樹打發掉了趙靈妃,就和楊嗣出去看兵馬。他們才看了不到一刻,就有小兵來報:“敵軍沖下山了!哨兵已經看到了!”
言尚便讓旁邊的人開始記時辰,說:“烏蠻王反應真快。”
楊嗣道:“那我們也出兵吧。直接讓騎兵列陣迎戰。”
言尚:“多分幾路。”
楊嗣:“唔,對。正好試探。”
楊嗣擡頭眺望,對臨時搭建的城樓不滿意。他幹脆道:“我們出城,找一山上好的地方,觀察戰局更方便。”
將士在營中進出,楊嗣沒有出戰的意思,言尚亦有自己的想法,自然應是。
一個時辰後,雙方兵馬在城下交戰,大魏這邊裝備精良,人數和對方差不多。然而烏蠻王領的軍隊氣勢極強,雙方一交戰,大魏這邊士氣就被壓了一頭。
言尚和楊嗣站在靠近城樓的一座山上,這是楊嗣找的好位置,二人正好將戰局看得一清二楚。
見到大魏這邊一除即敗,言尚搖了搖頭,吩咐身後的小兵:“記下來。”
楊嗣抱著胸,若有所思道:“雙方裝備、用的馬、甚至人數,都是一樣的。大魏這邊還是差了點。既然差了,吩咐下去,讓他們收兵回城。”
言尚看他:“打算如何?”
楊嗣:“既是不能硬碰硬,只能分兵分隊,從旁騷擾了。”
言尚點頭,聽楊嗣拄著下巴:“不過雙方局勢才拉開,蒙在石就這麽迫不及待地沖來,難道僅僅是因為烏蠻王英勇,想打大魏一個措手不及?”
言尚答:“因為環境所致。”
楊嗣挑眉。
言尚:“我之前特意調查過烏蠻的情況。我還為此給老師寫了一份折子,老師至今沒有回覆我。我心中本不確定,但現在見烏蠻王這般著急,我的猜測倒是坐實一些了。
“烏蠻的地勢氣候和大魏不同。他們在大魏作戰,不能長久,時間長了,他們身體會不適。所以此次演兵,烏蠻王與我方定的時候,就只定了三天。而今一開戰就沖陣,更說明他拖不起。”
立在綠蔭蔥郁中,二人看著下方臨時城樓下的塵土,看到大魏這邊收兵入城,烏蠻那邊卻不退,而是開始沖城門。
楊嗣隨意吩咐他們守城,也不著急,知道僅僅第一日,大魏這邊準備充足,烏蠻根本不可能破城。比起下方的戰局,楊嗣對言尚的話更感興趣。
楊嗣:“你的意思豈不是,我們和烏蠻的戰爭,若是能拖下去,大魏就很有可能勝?因為烏蠻適應不了我們的氣候。”
言尚反問:“如何叫勝?”
楊嗣毫不猶豫:“將他們打回他們的土地。趁勢再追,若是可能,幹脆占了他們的國土也無妨。”
言尚:“可是他們不適應我們的氣候,我們也不適應他們的氣候。大魏人到了烏蠻,同樣會生病,有嚴重的,入了烏蠻不到十二時辰,便會病死。我向公主殿下問過此事,公主確認了我的猜測。當年跟隨公主和親的人,不少都死於水土不服。”
楊嗣怔一下,唇角抿成一個銳利的痕跡。
言尚總結:“所以我們和烏蠻才必須結盟。他們打不過我們,我們也打不過他們。大家差不多,不如合作。”
楊嗣:“沒想到一場兩國結盟,背後有這麽多原因。”
他又道:“不過幸好,現在這個問題不用我煩惱。”
他捏著自己的手腕,招呼言尚回城:“分一些軍隊,去敵方的軍營擾一下他們。來而不往非禮也。”
言尚應了楊嗣的計劃,讓小兵記下。這些戰略之類的,他並不多插嘴。只是和楊嗣下山時,言尚跟楊嗣說了自己的計劃:“既打算騷擾,不如直奔糧草。”
楊嗣頓一下,平日不見得他多聰明,但是這個時候言尚只說一句,楊嗣就瞬間反應過來:“我們打不過他們,你想多批次嚇唬他們?等到他們不耐煩的時候,再集中兵力,攻他們的後方糧草?”
言尚點頭。
楊嗣:“可我要是猜得不錯,烏蠻王也是這個意思,他也會針對我們的糧草出手。”
言尚淡聲:“你不是說你表妹武功好麽?我也沒其他要求,靈妃能保護巨源不受傷便是。巨源撐不住,直接認輸便好。”
楊嗣笑:“那得要最後再認輸。中間,我們可是打算好好打的。”
言尚問:“那不知三郎何時才打算下場?”
楊嗣隨手扯過一根草桿,拿在手中晃。他的身影被日光切得極長,言尚跟在他身後,看他回頭對自己戲謔一笑:“自然要配合你最後攻糧草的那一步了。
“中樞要我們輸,但我總要跟蒙在石較量一番。我的意思是摸清他們的兵力,不知道你的意思是什麽?言二,都到了這一步,你總能跟我透個底吧?”
言尚輕聲:“中樞吩咐的是要我們輸,而我要烏蠻王——雖勝猶敗。”
-----
文鬥這一方,長安貴族女郎坐鎮,連續三天,分了許多批次,一一應對使臣們的挑戰。
暮晚搖為了主持此賽,自然連續三日都宿在樂游原。雙方比試中,暮晚搖也經常在旁邊觀望,有時為他們做做判者。
同時間,大地上的震動聲一直不斷,演兵那邊的情況不斷地向這邊匯報而來。暮晚搖即使不用派人,也有人快馬加鞭不斷來報——
“報陛下,今日我軍連續三次去使臣那方後方搶糧草,我軍趁機在亂終喊他們的話,說‘魏軍已至’,讓對方慌亂,我軍小勝!”
“報陛下,烏蠻王親臨城下,一箭將城中一將射了下去,拖馬而行一裏,那位將領認輸,退出演兵。”
“報,烏蠻王被我方使勁拉下馬,卻一人連戰百人,直到援軍至,救走烏蠻王。”
“報,魏軍中的楊三郎,只帶了十人沖去敵軍。雙方交戰城下,最後帶了對方百人歸順!”
“報,魏軍今日小敗,和烏蠻王約定歇戰,然雙方都去夜襲了……”
一遍遍戰場上的情況傳過來,文鬥這邊的人也聽得心旌搖曳,詩歌辭賦、書畫棋藝中,都帶上了鏗鏘戰意。
暮晚搖也操心那邊的情況,她不斷讓人悄悄去問言尚可曾受傷,楊嗣可曾受傷,又私下裏悄悄吩咐傳話的人,讓言尚沒事別往戰場上跑,在外面指揮指揮便好了……
戰局不穩,暮晚搖聽得憂心,長安兒女卻聽得血脈僨張,激動興奮。
連續兩三日,烏蠻王、楊三郎的名聲,在長安兒女中傳遍,都是青年才俊,武力這般強盛,這些豪爽的大魏貴族男女,恨不得親臨演兵場,好好看一看他們雙方是如何作戰。
然而作戰不是兒戲,即便是演兵,也不是給外人看戲。這些文人才子只能扼腕,在外抱憾。
恨和楊三郎不熟,恨不能親眼看到烏蠻王的風采!
而翰林院這邊反應極快,秦王安排下,眾人剛被戰局上的戰爭牽動神魂,翰林院這邊就開始寫書,為眾人實時匯報演兵情況,並寫詩歌辭賦,歌頌那些人。
關鍵是翰林院這邊的書,不是寫給貴族男女看,而是直接面對普通百姓。
暮晚搖這裏聽了,立刻橫眉,覺得秦王是搶了文鬥這裏的風頭。不就是寫戰局麽!文鬥這邊也行!
暮晚搖讓人去翰林院那邊打聽情況,讓那群學士停筆。
劉若竹剛剛結束和一人的畫作比試,之後又全程圍觀了公主發火。暮晚搖將秦王咬牙切齒地罵了一通,就派人去翰林院那邊,說要尋個由頭把那些文人都關起來,不要攪局。
劉若竹申請:“殿下,我能去麽?”
暮晚搖看她一眼,目色一閃,想翰林院那裏應該不好意思欺負宰相家裏的小娘子,就把劉若竹也派了過去。
劉若竹走後,暮晚搖心裏有主意,想找皇帝做主,便也出去了。
而劉若竹過去時,翰林院那邊支開架勢,如同說評書一般,拉開案,案上飛筆飛紙,數位士人提筆寫書。一個年輕學士坐於一旁,那些人寫的書便被交給他,而一旦他點頭,這些寫好的書才會傳出去,給這些站在帳外的長安男女們圍觀。
這年輕官員不僅檢閱旁人的文字,他自己也提筆寫字。
公主派來的人進去對翰林院的學士們喊停,長安男女們不滿地在帳外阻攔。
劉若竹站在人群中,左看看,右看看。
來傳話的人對那掌著所有人筆墨的年輕學士說話。說這是公主的意思。這位年輕學士皺了下眉,敷衍道:“你們看,外面這些人正等著看,翰林院也是為大家傳書,大家都對演兵有興趣。公主何必阻攔呢?”
下方年輕男女們立刻迎合:“是呀,文鬥那邊已經攬了世家貴族,我們這些寒門出身的,湊不過去,總不能不讓我們知道演兵情況吧?我們也很關心魏軍啊。”
他們七嘴八舌,說得公主派來傳來的人手足無措,只虎著臉:“放肆!”
劉若竹立在人群中,見那安然坐在矮凳上、挑撥離間的年輕官員露出一絲笑,將手中他自己剛剛寫好、還散發著墨香的一本冊子遞給旁邊一小吏,讓繼續傳下去。
劉若竹趁著亂哄哄中,擠到最前方,在旁人忙著吵架時,她踮著腳硬是把這本新寫的冊子搶了過來。被人群推擠,劉若竹左搖右晃,卻努力低頭,打開冊子看起來。
見題目是《長安英豪錄》。
劉若竹皺眉,心想:好大的口氣。
她擡目,看了對方一眼。卻一怔,見那個年輕官員正盯著她,顯然已經發現了她。
劉若竹慌得心一跳,連忙當作沒看見,低頭快速翻閱。這人的文才極好,寫的也十分有趣。匆匆攬閱,很難挑到毛病,然而——劉若竹努力大聲:“既然寫的是‘英豪錄’,為何只記演兵,不記文鬥?只記男子,不記女子?難道在翰林院學士們眼中,我等女兒這邊的文鬥毫無意義,只有演兵那裏才有趣麽?”
年輕官員一怔。
他發現這個小娘子躲在人群裏,應當是公主派來為難翰林院的人。卻不想這小娘子還真的敢開口,瞪大眼睛看他。
劉若竹抱著冊子,鼓起勇氣,高聲努力壓過所有人的聲音:“你所寫的文章不公!你自己寫的都不公,憑什麽檢閱旁人的?我們想看的是真正的‘英豪錄’,而不是你這樣只將男子寫進去的英豪錄。”
年輕官員哂笑:“娘子不要開玩笑了。這本就是寫演兵的……”
劉若竹硬著頭皮:“反正你寫的不對,我不服!”
年輕官員敷衍道:“英豪也只有男子,我確實只見過男子,你不要胡攪蠻纏……”
眾男女憤怒盯著劉若竹,發現這個喋喋不休的女子竟然出現在人群中。他們擔心翰林院聽了這個娘子的話,就停了這書,頓時圍攻劉若竹。劉若竹被眾人嚇唬得臉紅,卻抱著冊子不肯讓步。
那年輕官員詫異盯著劉若竹,見她竟然還不跑。
翰林院這邊帳外鬧騰著,聽到女子清越朗聲:“吵什麽吵?劉娘子說的哪裏不對了?既有演兵,又有文鬥。既有男子,又有女子。何以口氣這麽大的《長安英豪錄》都出來了,裏面的英豪卻沒有我們女子?”
眾人齊齊回頭,本要發火,卻見是丹陽公主來了。
然後他們更加恐慌。
因不僅暮晚搖來了,皇帝也來了。
暮晚搖把皇帝搬過來,一起看戲了。
-----
雙方爭執,各執一詞。
皇帝沈吟。
最後向暮晚搖道:“如此,確實不公。
“爾等女子的文鬥,當寫書《長安女兒行》;
演兵所戰,翰林院當寫《長安少年行》;
而朕也想湊個你們年輕人的熱鬧。你……”
皇帝看向那個年輕的翰林學士,那人連忙躬身:“臣名林道,字衍之。”
皇帝點頭:“那林愛卿,朕就借你的《長安英豪錄》這個題目,記下今日盛事吧。”
林道自然說好。
筆墨伺候,暮晚搖又提起,三本書,都由皇帝題記。皇帝看一眼她,笑著應下。
-----
夜幕降臨,演兵場中,言尚和楊嗣已分兵。
一個叫韓束行的人來自公主府,這人和蒙在石身形十分相似,原本要被公主拿來偽裝烏蠻王。如今派不上用,言尚卻用了這個人,幾次讓這個人混在軍隊中,去敵軍後方的軍營騷擾,截取對方糧草。
只是前兩日都是韓束行和其他兵士一同行動。
這一晚,言尚領著他們,親自偷襲敵軍。
楊嗣沒有和他們合兵,而是只領了百來人脫隊,不知行蹤。
烏蠻王留了人看守陣營,自己趁著夜黑風光,前去襲擊魏軍的糧草,勢必要將魏軍在今夜一網打盡。
魏軍中,主隊離開,韋樹坐在帳中看賬目時,忽聽到外面兵馬亂了起來,一把火燒了起來……他緩緩放下賬目,知道最後這個陣,他得幫言尚和楊嗣拖時間了。
-----
樂游原中,杯酒交錯,各方兒女相候,等著陛下的筆墨。
皇帝閉目片刻,緩聲為三篇文念同一題記:
“佑和二十三年春,風調雨順,百使來朝,賀朕之壽。
頌不輟工,筆無停史,乃歌乃謳……功過千秋,特留三書綴記:女兒行、少年行、英豪錄。願我大魏,運膺九五,澤垂萬世!”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眾人看到廣闊的平原上, 黑壓壓如山一般的物蒙著布。都知這是“功德石”,但是擡頭仰得脖子酸楚,仍讓人咂舌。
暮晚搖站在皇帝,婉婉一笑:“父皇請看——”
她示意之下,下方被封了“護石將”的衛士們便合力一扯,將罩著石頭的布扯下。下方百姓們先傳來嘩然讚嘆之聲,他們看到此石如此巍峨高大,石身冷峻泛青。
石身上凹凸不平,有孔洞密密麻麻。而離遠一些,這些孔洞, 倒真像是刻著字一般。
此年代最高的樓閣也不過三層樓, 而這石頭,已經有五層樓那般高,要百來人牽手才能繞石一圈。如此巨石, 從南方一路運到長安,完好無損,可以想象出動了多少苦力, 花了多長時間。
太子瞇眼,看著“功德石”上密密麻麻的孔洞, 故意問道:“搖搖,這石頭上寫的什麽字?”
太子為她拉陣,暮晚搖自然領情。
她向太子殿下點一下頭致意, 才朗聲解釋:“上面刻的是古字,和我們現在用的字不同。我念給父皇聽:千載膺期,萬物斯睹。四夷賓服,萬邦來朝。有石巍然,大江之頭。石以碑之……”
公主在樓上為皇帝等皇室人解釋,機靈的內侍跟在皇帝身旁,立刻將公主的解釋一層層向下傳。
女郎聲音清越,樓上樓下的眾人伸長脖子,內宦們上上下下、來來回回、一趟又一趟地跑——
下面的貴人們:“還有呢?公主說什麽了?”
內宦喘著氣,擦著汗:“第一句,千載膺期,萬物斯睹。”
士人仕女們暗自呢喃,連連點頭。
“四夷賓服,萬邦來朝。”
貴族男女們抓著內宦,急得眼紅:“還有呢、還有呢?”
內宦:“奴再去聽!”
下方人催促,上方皇室人也頻頻點頭,跟在皇帝等人身後的使臣們聽得迷迷糊糊,只因他們中文才最好的去“文鬥”了。然而內宦們跑得大汗淋漓,長安中人面露讚嘆,使臣們便也知道這是好話,連忙讓自己的人記下來。
一陣楊花飛過閣樓,雲水晴天,碎如金銀。
皇帝幽幽聽著諸人的讚嘆,聽著幼女的解說,所有人都十分激昂,都湊近那石頭,想要看得更仔細。
皇帝面露笑意。
暮晚搖觀察他,見他露出笑,順口道:“父皇,此石巨大,不好運入長安,不如就將這石頭留在樂游原。圍繞這石頭,建一座園林。這園林留下,功德石正中,而父皇的功勞,後人都可以看到。”
皇帝看向暮晚搖,道:“辛苦搖搖了。”
暮晚搖微笑:“也是外祖父一家幫的忙。”
皇帝“嗯”一聲:“也辛苦他們了。”
暮晚搖:“還有太子哥哥的支持,如果不是太子哥哥一直用戶部和工部來開路,這石頭也運不到長安。”
皇帝看向太子,說:“太子也很好。”
太子一楞,竟有些驚喜感,連忙說這是自己的分內事,只是為父皇祝壽,算不上什麽。
皇帝說:“太子事情辦的不錯,之後朕五日一朝,其餘時候都由太子監國,替代朕吧。”
太子連忙說是。
等背過身,太子看向暮晚搖,暮晚搖對他露出笑。太子也露出一絲笑,知道自己到底沒有白費心。
而再轉目,太子和秦王互相看了一眼。
李氏借功德石向皇帝投誠,皇帝也接受了對方的認輸。從此之後,恐怕皇帝和南方世家的矛盾就不會再如之前那般僵了。那皇帝是否不會再對世家逼迫了?
至少在這時候,太子和秦王都希望皇帝不要再繼續壓世家了。
秦王母家是南陽大戶,本就是大世家自不用提;就是太子出身差些,他背後也有楊家支持。皇帝若一味打壓世家,對他兩方都不好。
倒是晉王無所謂。
晉王妃因為是繼室的緣故,出身必然不會太高貴。晉王至少明面上不和兩個皇兄爭,如此兩個皇兄試探皇帝的時候,他也只是跟在皇帝身後,單純品讀這功德石上刻的字。
皇帝回頭,見晉王正吩咐自己的人將詩記下來。
皇帝詫異:“老五,你記這個幹什麽?”
晉王連忙:“這詩頌讚父皇,兒臣自然要記下,回去府上,好日日品賞。”
皇帝:“一些白話而已,不是好詩。”
晉王:“無關好壞,皆是稱頌父皇,於兒臣來說,已彌足珍貴……”
皇帝靜靜看了他兩個呼吸,目光才移開。
秦王在心裏罵:馬屁精。
太子當然也不會讓皇帝被晉王吸引走註意力,太子道:“父皇,我們去看看真正的文鬥吧。”
皇帝轉身先走,眾人跟上。暮晚搖特意比他們都慢一步,等在最後看晉王。
暮晚搖對晉王似笑非笑:“五哥,方才那馬屁拍的,有點兒過了。”
晉王疑惑:“六妹在說什麽?我方才都是肺腑之言,你們該不會都誤會了吧?”
其實皇帝靜看他的那兩眼,他也突然反應過來自己有點兒誇大。今日是暮晚搖的主場,是太子的主場,他這般直白地誇……晉王暗自懊惱,想自己還是著急了。
因為皇帝給了太子權限太大,他到底著急了。
見晉王目露沮喪,知道對方已經收到了自己的提醒,暮晚搖便微微一笑,不再多說了。她心中嘆然,沒想到有朝一日,自己居然能看懂他們那些隱秘的、欲言又止的話和眼神都代表什麽意思,還能提醒晉王。
她和晉王一路下樓,問:“春華還好吧?”
晉王心裏一動,露出笑:“她快要生了……六妹什麽時候來我府上看看?”
暮晚搖托腮笑,調皮道:“等我閑了。難道我不去,五哥還會虐待她不成?我不急。”
二人說著話,出了樓,跟上大部隊,一同去看文鬥。
所有人對暮晚搖恭恭敬敬,上輦的時候,她的輦只比皇帝、太子等次差一點。
而上輦的時候,又鬧出了一場爭執。原是看到太子上輦後,廬陵長公主理所當然要跟上,誰想到這第三個位置,內宦們卻排給了丹陽公主。廬陵長公主自然不服氣,大鬧一頓,那些內侍卻巍然不動,只說“死罪”,卻不肯讓長公主先行。
廬陵長公主氣得渾身哆嗦:“以前每次都是我先行!我是皇兄的親妹妹!你們這些狗奴才,這是看我失勢了,就來欺負我麽?你們等著我告狀……”
“什麽事?”一把冷淡男聲跟上。
聽這聲音耳熟,暮晚搖坐在輦中,撩開簾子,見到一身黃袍的內宦,眉目清秀,正是許久不見的劉文吉。
劉文吉了解了情況,對長公主道:“還請殿下莫要鬧去陛下那裏。我等為殿下的安排,難道殿下以為陛下不知道麽?皇宮若說是家的話,那陛下就是家主,我等都是家仆,而你等是家主的親人。我等為家主的親人安排坐席時,自然會請示家主。”
長公主楞住:“你是說,陛下早就知道……他怎會這樣對我……”
劉文吉垂眸:“那奴便不知了。”
長公主悵然若失,呆呆站在車輦下,看著旗幟林立,一輛輛車馬從她面前駛過。而她這裏,卻如同六月飛雪般,心中一陣陣發冷。
她明明在大典中重新回到了皇帝身邊,皇帝已經原諒了她,她已經能重新在長安交際了。可是如今自己的位置被丹陽公主取代,被那個小丫頭片子代替……陛下為什麽對她這麽心狠?
是不是、莫非……廬陵長公主心中疾跳,想是不是自己和太子的合作,被皇帝知道了?
可是……丹陽公主不也和太子合作麽?他怎麽只許他女兒碰政治,不許她這個妹妹碰?
劉文吉道:“奴勸殿下一句,不管殿下想做什麽,請一以貫之。若是中途變道,那也不要怪旁人了。”
廬陵長公主失魂落魄半天,腦中空洞。香風撩人,帷帳飛揚,她擡頭,看到香車寶馬中,暮晚搖露出半張臉來看她。
廬陵長公主瞬間想到言尚,想到將自己害到這一步的最開始,都是那一晚碰到言尚開始……而建議她投靠太子的,也是言尚!
而今長安,南山事後,誰還看不出言二郎和丹陽公主關系匪淺?
長公主咬牙切齒:“暮晚搖!”
暮晚搖坐在輦中,對下方一笑。她懶得多說什麽,放下簾子,阻斷了長公主暗恨的目光。
金色陽光透過帳子照入,暮晚搖打量著自己的纖纖十指,心中湧上無限快慰感。
金箔金粉貼在額心、眼尾,她美目流波,眼眸微微瞇起,欣賞著下方狼狽的長公主,還有百姓們的圍觀。她心中清楚,和親也不必自己了,父皇也要聽自己的話了,長公主也不敢瞧不起她了——
而這都是權力帶來的。
都是她參與政治才獲得的。
權勢這般讓人沈迷,暮晚搖只是初初嶄露頭角,就已經為之心動,想要更多的權勢。這條路,她走對了,並且要更加堅定地走下去。
暮晚搖的眼中神情變得冷淡而堅定。
-----
演兵那邊,趙靈妃氣沖沖,不情不願,根本不想保護韋樹。但是她擡眸,氣勢洶洶地想要看一下自己要保護的是誰,看到韋樹,趙靈妃驀地呆了一下。
小娘子臉刷地一紅,一邊暗想這個人真好看,一邊又惱言二哥太壞了,好像完全知道她的點,故意拿這個針對她。她瞪向言尚,卻是言尚溫和看她。
趙靈妃不忍心對言尚發火發火,最後她踢了楊嗣一腳,跑出了營帳。
楊嗣:“……”
艹。
牽連無辜啊。
言尚用一個韋樹打發掉了趙靈妃,就和楊嗣出去看兵馬。他們才看了不到一刻,就有小兵來報:“敵軍沖下山了!哨兵已經看到了!”
言尚便讓旁邊的人開始記時辰,說:“烏蠻王反應真快。”
楊嗣道:“那我們也出兵吧。直接讓騎兵列陣迎戰。”
言尚:“多分幾路。”
楊嗣:“唔,對。正好試探。”
楊嗣擡頭眺望,對臨時搭建的城樓不滿意。他幹脆道:“我們出城,找一山上好的地方,觀察戰局更方便。”
將士在營中進出,楊嗣沒有出戰的意思,言尚亦有自己的想法,自然應是。
一個時辰後,雙方兵馬在城下交戰,大魏這邊裝備精良,人數和對方差不多。然而烏蠻王領的軍隊氣勢極強,雙方一交戰,大魏這邊士氣就被壓了一頭。
言尚和楊嗣站在靠近城樓的一座山上,這是楊嗣找的好位置,二人正好將戰局看得一清二楚。
見到大魏這邊一除即敗,言尚搖了搖頭,吩咐身後的小兵:“記下來。”
楊嗣抱著胸,若有所思道:“雙方裝備、用的馬、甚至人數,都是一樣的。大魏這邊還是差了點。既然差了,吩咐下去,讓他們收兵回城。”
言尚看他:“打算如何?”
楊嗣:“既是不能硬碰硬,只能分兵分隊,從旁騷擾了。”
言尚點頭,聽楊嗣拄著下巴:“不過雙方局勢才拉開,蒙在石就這麽迫不及待地沖來,難道僅僅是因為烏蠻王英勇,想打大魏一個措手不及?”
言尚答:“因為環境所致。”
楊嗣挑眉。
言尚:“我之前特意調查過烏蠻的情況。我還為此給老師寫了一份折子,老師至今沒有回覆我。我心中本不確定,但現在見烏蠻王這般著急,我的猜測倒是坐實一些了。
“烏蠻的地勢氣候和大魏不同。他們在大魏作戰,不能長久,時間長了,他們身體會不適。所以此次演兵,烏蠻王與我方定的時候,就只定了三天。而今一開戰就沖陣,更說明他拖不起。”
立在綠蔭蔥郁中,二人看著下方臨時城樓下的塵土,看到大魏這邊收兵入城,烏蠻那邊卻不退,而是開始沖城門。
楊嗣隨意吩咐他們守城,也不著急,知道僅僅第一日,大魏這邊準備充足,烏蠻根本不可能破城。比起下方的戰局,楊嗣對言尚的話更感興趣。
楊嗣:“你的意思豈不是,我們和烏蠻的戰爭,若是能拖下去,大魏就很有可能勝?因為烏蠻適應不了我們的氣候。”
言尚反問:“如何叫勝?”
楊嗣毫不猶豫:“將他們打回他們的土地。趁勢再追,若是可能,幹脆占了他們的國土也無妨。”
言尚:“可是他們不適應我們的氣候,我們也不適應他們的氣候。大魏人到了烏蠻,同樣會生病,有嚴重的,入了烏蠻不到十二時辰,便會病死。我向公主殿下問過此事,公主確認了我的猜測。當年跟隨公主和親的人,不少都死於水土不服。”
楊嗣怔一下,唇角抿成一個銳利的痕跡。
言尚總結:“所以我們和烏蠻才必須結盟。他們打不過我們,我們也打不過他們。大家差不多,不如合作。”
楊嗣:“沒想到一場兩國結盟,背後有這麽多原因。”
他又道:“不過幸好,現在這個問題不用我煩惱。”
他捏著自己的手腕,招呼言尚回城:“分一些軍隊,去敵方的軍營擾一下他們。來而不往非禮也。”
言尚應了楊嗣的計劃,讓小兵記下。這些戰略之類的,他並不多插嘴。只是和楊嗣下山時,言尚跟楊嗣說了自己的計劃:“既打算騷擾,不如直奔糧草。”
楊嗣頓一下,平日不見得他多聰明,但是這個時候言尚只說一句,楊嗣就瞬間反應過來:“我們打不過他們,你想多批次嚇唬他們?等到他們不耐煩的時候,再集中兵力,攻他們的後方糧草?”
言尚點頭。
楊嗣:“可我要是猜得不錯,烏蠻王也是這個意思,他也會針對我們的糧草出手。”
言尚淡聲:“你不是說你表妹武功好麽?我也沒其他要求,靈妃能保護巨源不受傷便是。巨源撐不住,直接認輸便好。”
楊嗣笑:“那得要最後再認輸。中間,我們可是打算好好打的。”
言尚問:“那不知三郎何時才打算下場?”
楊嗣隨手扯過一根草桿,拿在手中晃。他的身影被日光切得極長,言尚跟在他身後,看他回頭對自己戲謔一笑:“自然要配合你最後攻糧草的那一步了。
“中樞要我們輸,但我總要跟蒙在石較量一番。我的意思是摸清他們的兵力,不知道你的意思是什麽?言二,都到了這一步,你總能跟我透個底吧?”
言尚輕聲:“中樞吩咐的是要我們輸,而我要烏蠻王——雖勝猶敗。”
-----
文鬥這一方,長安貴族女郎坐鎮,連續三天,分了許多批次,一一應對使臣們的挑戰。
暮晚搖為了主持此賽,自然連續三日都宿在樂游原。雙方比試中,暮晚搖也經常在旁邊觀望,有時為他們做做判者。
同時間,大地上的震動聲一直不斷,演兵那邊的情況不斷地向這邊匯報而來。暮晚搖即使不用派人,也有人快馬加鞭不斷來報——
“報陛下,今日我軍連續三次去使臣那方後方搶糧草,我軍趁機在亂終喊他們的話,說‘魏軍已至’,讓對方慌亂,我軍小勝!”
“報陛下,烏蠻王親臨城下,一箭將城中一將射了下去,拖馬而行一裏,那位將領認輸,退出演兵。”
“報,烏蠻王被我方使勁拉下馬,卻一人連戰百人,直到援軍至,救走烏蠻王。”
“報,魏軍中的楊三郎,只帶了十人沖去敵軍。雙方交戰城下,最後帶了對方百人歸順!”
“報,魏軍今日小敗,和烏蠻王約定歇戰,然雙方都去夜襲了……”
一遍遍戰場上的情況傳過來,文鬥這邊的人也聽得心旌搖曳,詩歌辭賦、書畫棋藝中,都帶上了鏗鏘戰意。
暮晚搖也操心那邊的情況,她不斷讓人悄悄去問言尚可曾受傷,楊嗣可曾受傷,又私下裏悄悄吩咐傳話的人,讓言尚沒事別往戰場上跑,在外面指揮指揮便好了……
戰局不穩,暮晚搖聽得憂心,長安兒女卻聽得血脈僨張,激動興奮。
連續兩三日,烏蠻王、楊三郎的名聲,在長安兒女中傳遍,都是青年才俊,武力這般強盛,這些豪爽的大魏貴族男女,恨不得親臨演兵場,好好看一看他們雙方是如何作戰。
然而作戰不是兒戲,即便是演兵,也不是給外人看戲。這些文人才子只能扼腕,在外抱憾。
恨和楊三郎不熟,恨不能親眼看到烏蠻王的風采!
而翰林院這邊反應極快,秦王安排下,眾人剛被戰局上的戰爭牽動神魂,翰林院這邊就開始寫書,為眾人實時匯報演兵情況,並寫詩歌辭賦,歌頌那些人。
關鍵是翰林院這邊的書,不是寫給貴族男女看,而是直接面對普通百姓。
暮晚搖這裏聽了,立刻橫眉,覺得秦王是搶了文鬥這裏的風頭。不就是寫戰局麽!文鬥這邊也行!
暮晚搖讓人去翰林院那邊打聽情況,讓那群學士停筆。
劉若竹剛剛結束和一人的畫作比試,之後又全程圍觀了公主發火。暮晚搖將秦王咬牙切齒地罵了一通,就派人去翰林院那邊,說要尋個由頭把那些文人都關起來,不要攪局。
劉若竹申請:“殿下,我能去麽?”
暮晚搖看她一眼,目色一閃,想翰林院那裏應該不好意思欺負宰相家裏的小娘子,就把劉若竹也派了過去。
劉若竹走後,暮晚搖心裏有主意,想找皇帝做主,便也出去了。
而劉若竹過去時,翰林院那邊支開架勢,如同說評書一般,拉開案,案上飛筆飛紙,數位士人提筆寫書。一個年輕學士坐於一旁,那些人寫的書便被交給他,而一旦他點頭,這些寫好的書才會傳出去,給這些站在帳外的長安男女們圍觀。
這年輕官員不僅檢閱旁人的文字,他自己也提筆寫字。
公主派來的人進去對翰林院的學士們喊停,長安男女們不滿地在帳外阻攔。
劉若竹站在人群中,左看看,右看看。
來傳話的人對那掌著所有人筆墨的年輕學士說話。說這是公主的意思。這位年輕學士皺了下眉,敷衍道:“你們看,外面這些人正等著看,翰林院也是為大家傳書,大家都對演兵有興趣。公主何必阻攔呢?”
下方年輕男女們立刻迎合:“是呀,文鬥那邊已經攬了世家貴族,我們這些寒門出身的,湊不過去,總不能不讓我們知道演兵情況吧?我們也很關心魏軍啊。”
他們七嘴八舌,說得公主派來傳來的人手足無措,只虎著臉:“放肆!”
劉若竹立在人群中,見那安然坐在矮凳上、挑撥離間的年輕官員露出一絲笑,將手中他自己剛剛寫好、還散發著墨香的一本冊子遞給旁邊一小吏,讓繼續傳下去。
劉若竹趁著亂哄哄中,擠到最前方,在旁人忙著吵架時,她踮著腳硬是把這本新寫的冊子搶了過來。被人群推擠,劉若竹左搖右晃,卻努力低頭,打開冊子看起來。
見題目是《長安英豪錄》。
劉若竹皺眉,心想:好大的口氣。
她擡目,看了對方一眼。卻一怔,見那個年輕官員正盯著她,顯然已經發現了她。
劉若竹慌得心一跳,連忙當作沒看見,低頭快速翻閱。這人的文才極好,寫的也十分有趣。匆匆攬閱,很難挑到毛病,然而——劉若竹努力大聲:“既然寫的是‘英豪錄’,為何只記演兵,不記文鬥?只記男子,不記女子?難道在翰林院學士們眼中,我等女兒這邊的文鬥毫無意義,只有演兵那裏才有趣麽?”
年輕官員一怔。
他發現這個小娘子躲在人群裏,應當是公主派來為難翰林院的人。卻不想這小娘子還真的敢開口,瞪大眼睛看他。
劉若竹抱著冊子,鼓起勇氣,高聲努力壓過所有人的聲音:“你所寫的文章不公!你自己寫的都不公,憑什麽檢閱旁人的?我們想看的是真正的‘英豪錄’,而不是你這樣只將男子寫進去的英豪錄。”
年輕官員哂笑:“娘子不要開玩笑了。這本就是寫演兵的……”
劉若竹硬著頭皮:“反正你寫的不對,我不服!”
年輕官員敷衍道:“英豪也只有男子,我確實只見過男子,你不要胡攪蠻纏……”
眾男女憤怒盯著劉若竹,發現這個喋喋不休的女子竟然出現在人群中。他們擔心翰林院聽了這個娘子的話,就停了這書,頓時圍攻劉若竹。劉若竹被眾人嚇唬得臉紅,卻抱著冊子不肯讓步。
那年輕官員詫異盯著劉若竹,見她竟然還不跑。
翰林院這邊帳外鬧騰著,聽到女子清越朗聲:“吵什麽吵?劉娘子說的哪裏不對了?既有演兵,又有文鬥。既有男子,又有女子。何以口氣這麽大的《長安英豪錄》都出來了,裏面的英豪卻沒有我們女子?”
眾人齊齊回頭,本要發火,卻見是丹陽公主來了。
然後他們更加恐慌。
因不僅暮晚搖來了,皇帝也來了。
暮晚搖把皇帝搬過來,一起看戲了。
-----
雙方爭執,各執一詞。
皇帝沈吟。
最後向暮晚搖道:“如此,確實不公。
“爾等女子的文鬥,當寫書《長安女兒行》;
演兵所戰,翰林院當寫《長安少年行》;
而朕也想湊個你們年輕人的熱鬧。你……”
皇帝看向那個年輕的翰林學士,那人連忙躬身:“臣名林道,字衍之。”
皇帝點頭:“那林愛卿,朕就借你的《長安英豪錄》這個題目,記下今日盛事吧。”
林道自然說好。
筆墨伺候,暮晚搖又提起,三本書,都由皇帝題記。皇帝看一眼她,笑著應下。
-----
夜幕降臨,演兵場中,言尚和楊嗣已分兵。
一個叫韓束行的人來自公主府,這人和蒙在石身形十分相似,原本要被公主拿來偽裝烏蠻王。如今派不上用,言尚卻用了這個人,幾次讓這個人混在軍隊中,去敵軍後方的軍營騷擾,截取對方糧草。
只是前兩日都是韓束行和其他兵士一同行動。
這一晚,言尚領著他們,親自偷襲敵軍。
楊嗣沒有和他們合兵,而是只領了百來人脫隊,不知行蹤。
烏蠻王留了人看守陣營,自己趁著夜黑風光,前去襲擊魏軍的糧草,勢必要將魏軍在今夜一網打盡。
魏軍中,主隊離開,韋樹坐在帳中看賬目時,忽聽到外面兵馬亂了起來,一把火燒了起來……他緩緩放下賬目,知道最後這個陣,他得幫言尚和楊嗣拖時間了。
-----
樂游原中,杯酒交錯,各方兒女相候,等著陛下的筆墨。
皇帝閉目片刻,緩聲為三篇文念同一題記:
“佑和二十三年春,風調雨順,百使來朝,賀朕之壽。
頌不輟工,筆無停史,乃歌乃謳……功過千秋,特留三書綴記:女兒行、少年行、英豪錄。願我大魏,運膺九五,澤垂萬世!”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