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奪嫡渣受
關燈
小
中
大
“主子息怒, 莫氣壞了自個兒身子。眼下您只是暫時行事不利罷了, 等幕僚大人來了, 咱們從長計議。”一旁的心腹小廝勸道。
他知道在這樣的場合下說這種話有多麽的蒼白無力,可該勸的還是得勸,若大皇子一直維持著這樣暴躁的狀態, 最後吃虧的還是他們。
“息怒?你讓我怎麽息怒?本皇子費了那麽大的周章,可不是為了成全太子的!”
自己辛辛苦苦開墾的土地,上頭的好處自己還沒占夠,就突然殺出個程咬金來,這讓大皇子如何不惱火?
他耍盡心機, 不惜以命相搏, 得到的帝寵不過短短一旬。而太子, 仗著元後嫡出的身份,輕輕松松的就可以做到這一點。他甚至什麽都不必做, 只要擺出孝子的架勢, 與皇帝追古憶今, 皇帝就會買他的賬。兩相一對比, 讓大皇子的心氣兒如何平得下來?
這些天,他去求見皇帝的時候,大太監就直接扔出一句:“皇上再與太子共敘天倫,此時怕是不適合見旁人。” 旁人?哈!多麽諷刺的詞匯!
原來在這老貨的眼中,他就是一個“旁人”,只有太子才是皇帝的兒子!
日日來,日日如此,大皇子一張臉,幾乎快被踩到地上。偏偏明知道要被打臉,他第二天還得準時過來報道,要不然,他先前在皇帝面前表現的“孝順知禮”可不就是在作秀了麽!這種騎虎難下的局面,讓大皇子倍感憋屈。
如果不是知道太子每日來得時間不定,且都是忙完了政務才過來,只怕大皇子就要以為太子是在刻意打他的臉了。不過,現在的情況,比他被太子打臉,沒好到哪兒去。
人家根本沒有刻意針對他,都能把他整得這麽灰頭土臉。這讓他覺得自己像個小醜一般,也讓他心中越發不甘。
沒想到,他整死了三皇子,又刻意用流言動搖太子的聲望,最後,還是沒能撼動太子的地位。
——早知道,當初那件事,他應該栽在太子身上的。
倏然間,大皇子的腦海中冒出這麽個想法。不過,他也很清楚,這個想法,也就只能是個想法了。且不說太子已經是儲君,沒有謀反的理由,就算大皇子真的想對太子動手,也找不到機會。太子的身邊被整治得如銅墻鐵壁一般,根本就不是身邊防偽疏忽的三皇子能夠比的。大皇子若想栽贓陷害他,只怕最後會偷雞不成蝕把米。
在沒有足夠的內應的情況下,就算大皇子硬要把這盆汙水往太子身上栽,也沒有人會相信,只會讓人覺得大皇子自己為了爭奪皇位不擇手段,連兄弟都可以構陷。
基於這些原因,大皇子才退而求其次,臨時選擇了當時已經失去生母的三皇子。
有齊妃在,大皇子想要在三皇子身邊做什麽手腳也十分困難,但偏偏齊妃去了,三皇子本身是個糊塗的,根本約束不了身邊的人,大皇子幾乎沒費什麽功夫就找到了下手的機會,將謀害皇帝之事栽贓給了三皇子。
在皇帝準備提審三皇子的時候,近身侍駕的他又提前得到消息,買通宮人,偷偷在皇帝的桌案上點了幾支熏香,無毒,僅僅只是會令人心情煩躁而已。皇帝剛剛死裏逃生,得知有人故意謀害自己,正是最憤怒、最沒有理智的時候,那熏香一燃,皇帝本就少得可憐的耐心無限趨近於零。
三皇子被帶進宮殿之後,只知道說那件事不是他做的,卻怎麽也拿不出個證據來,皇帝問他,地動剛剛開始之時他在哪兒,他又支支吾吾,眼神亂瞄,極易讓人產生不好的聯想。
皇帝怒了,一心以為在他的寢宮中埋炸藥之事就是三皇子做的,偏偏三皇子還在不停的狡辯,面對一個“滿口謊言”,又想要了他命的皇子,皇帝沒有了耐心,當即命人把三皇子拉到偏殿,取出鴆酒,賜死了三皇子。
直到事後,皇帝方才察覺,自己的此舉過於草率。可是,三皇子畢竟已經死了,人死不能覆生,哪怕皇帝後悔,也晚了。且三皇子還是皇帝親口賜死的,哪怕是為了自己的顏面,皇帝也不能反口。明知道三皇子刺殺之事有蹊蹺,卻也只能當做是三皇子做的,不過,他終究不甘心,暗地裏派了不少人調查這件事。
得知自己的性命被人覬覦,且覬覦自己命的那個人還沒死,活得好好個兒的,還拿了自己的兒子當替罪羔羊,就是皇帝,也是滿肚子惱火。
那些日子,皇帝幾乎一門心思的撲在查找刺客上,幾乎沒什麽心情主持賑災之事。好在太子頗有手段,將一應事務打理得井井有條,引得人交響稱讚,硬是把先前那些議論他失德,才引來地動的聲音給壓了下去。
就是不知道,當皇帝回歸朝堂,面對一個受到百官尊敬、百姓愛戴的太子,會作何感想。大皇子的眼眸深處劃過一絲諷刺,不知道,到時候,皇帝和太子的父子情深,是否還能夠繼續維持下去。
現在,他對他那父皇,是一點兒信心都沒有了。希望太子在得知父皇的真面目時,不要太驚訝。現在,太子與父皇的感情越是好,到了圖窮匕見的那一刻,才會更加諷刺。這麽想著,大皇子的心氣兒終於平和了些許,也不再嫉妒太子獨得皇帝青眼,反倒期待見到太子被皇帝猜忌、排擠、打壓時的表情。
一陣聲音將大皇子的註意力拉了回來。小廝恭敬地奉上一封書信:“大殿下,這是暗衛癸送來的信息,您看看吧。”
沒想到這暗衛癸倒是“敬業”,自打答應了他,要幫他監視皇帝寢宮中的情況後,幾乎日日都要給他發一些信息。
有時,是皇帝與太子的對話;有時,是皇帝吃喝拉撒的日常;有時,是大太監的諂媚日常……認真看下來,沒幾條是重點。不過,大皇子還是耐著性子看了,多多了解一下皇帝身邊的消息,對他來說並沒有壞處。此刻的他,太需要這種消息了。當然,如果暗衛癸能把關於朝堂的消息一起送過來,並且去掉皇帝和太子的肉麻(?)日常,那就更好了。
不過,大皇子到底也知道,皇帝一向防備心甚重,不見得會在暗衛面前說朝堂上的事,尤其是重要的事。希瑞爾一時之間收集不到相關的情報,也沒有辦法。
看著希瑞爾日日精心收集了送來的信息,大皇子開始相信,也許那名小暗衛是真的喜歡自己了。否則,怎麽解釋他的這些行為呢?就目前看來,若是想要功名利祿,跟著他那父皇,或者跟著太子,豈不比跟著他更好?當然,大皇子自認日後自己的前程一定是超過太子的,不過其他人不知道啊。
在自己處境不利的情況下,小暗衛居然還對自己這麽忠心,大皇子想,待他成了大事,給那小暗衛一個名分也不是什麽難事,當然,若是小暗衛不想要名分,還有爵位可供選擇。他對自己人,總是相當慷慨的。
這會兒還有功夫想一些雜七雜八的事,等到拆開信封仔細的閱讀過其中的內容後,大皇子的臉都綠了。
無他,只因信中寫著:
——皇上與太子相談甚歡,期間提及大皇子,皇上態度冷淡,言若大皇子有太子一半孝順就好了。
——三皇子宮中的調查結果已經出來,沒有發現任何異常。
——從明天開始,皇上準備繼續召大皇子伴駕。
在希瑞爾看來,第一條信息中,他告訴了大皇子該如何討皇帝的歡心,大皇子應該會感到很高興,畢竟這些日子以來他上竄下跳的,不就是為了帝寵麽?
第二條,告訴大皇子,皇帝的調查已經結束了,沒有查出什麽結果來,大皇子可以安心了。他相信,這一條也可以讓大皇子滿意,畢竟大皇子最近擔憂的,不就是事情敗露,他被牽扯進去麽?
第三條,那就更不必說了。大皇子這些日子以來天天想著到皇帝宮中伴駕,卻一直沒有成功。為了讓大皇子高興起來,希瑞爾主動聯系了太子,讓太子想辦法在皇帝面前為大皇子說了話,皇帝終於對松了口。大皇子心願得償,必定會很高興吧。
天真的希瑞爾根本就不知道,他在大皇子處扔下了怎樣的一顆炸彈。
這三條信息,單獨分開看,沒有什麽問題,可放在一起,就由不得人不去深思了。
首先,太子天天與皇帝呆在一處,會不會說大皇子的壞話?就算不說大皇子的壞話,不著痕跡的給大皇子上些眼藥,降低皇帝對大皇子的印象分,太子也是絕對做得出來的吧?
其次,希瑞爾又提到了三皇子的案件……雖然皇帝沒有查到什麽,但太子會不會在皇帝面前說些什麽,讓皇帝認為這件事是大皇子做的?皇帝隨後就下發了讓大皇子伴駕的詔令,會不會就是因為疑心大皇子,想要把大皇子放在眼皮子底下監視,好看出些破綻來?
不得不說,腦補真是要不得。原本只是普普通通的幾件小事,被大皇子和其幕僚一串連,立馬變成了一個驚天陰謀。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他知道在這樣的場合下說這種話有多麽的蒼白無力,可該勸的還是得勸,若大皇子一直維持著這樣暴躁的狀態, 最後吃虧的還是他們。
“息怒?你讓我怎麽息怒?本皇子費了那麽大的周章,可不是為了成全太子的!”
自己辛辛苦苦開墾的土地,上頭的好處自己還沒占夠,就突然殺出個程咬金來,這讓大皇子如何不惱火?
他耍盡心機, 不惜以命相搏, 得到的帝寵不過短短一旬。而太子, 仗著元後嫡出的身份,輕輕松松的就可以做到這一點。他甚至什麽都不必做, 只要擺出孝子的架勢, 與皇帝追古憶今, 皇帝就會買他的賬。兩相一對比, 讓大皇子的心氣兒如何平得下來?
這些天,他去求見皇帝的時候,大太監就直接扔出一句:“皇上再與太子共敘天倫,此時怕是不適合見旁人。” 旁人?哈!多麽諷刺的詞匯!
原來在這老貨的眼中,他就是一個“旁人”,只有太子才是皇帝的兒子!
日日來,日日如此,大皇子一張臉,幾乎快被踩到地上。偏偏明知道要被打臉,他第二天還得準時過來報道,要不然,他先前在皇帝面前表現的“孝順知禮”可不就是在作秀了麽!這種騎虎難下的局面,讓大皇子倍感憋屈。
如果不是知道太子每日來得時間不定,且都是忙完了政務才過來,只怕大皇子就要以為太子是在刻意打他的臉了。不過,現在的情況,比他被太子打臉,沒好到哪兒去。
人家根本沒有刻意針對他,都能把他整得這麽灰頭土臉。這讓他覺得自己像個小醜一般,也讓他心中越發不甘。
沒想到,他整死了三皇子,又刻意用流言動搖太子的聲望,最後,還是沒能撼動太子的地位。
——早知道,當初那件事,他應該栽在太子身上的。
倏然間,大皇子的腦海中冒出這麽個想法。不過,他也很清楚,這個想法,也就只能是個想法了。且不說太子已經是儲君,沒有謀反的理由,就算大皇子真的想對太子動手,也找不到機會。太子的身邊被整治得如銅墻鐵壁一般,根本就不是身邊防偽疏忽的三皇子能夠比的。大皇子若想栽贓陷害他,只怕最後會偷雞不成蝕把米。
在沒有足夠的內應的情況下,就算大皇子硬要把這盆汙水往太子身上栽,也沒有人會相信,只會讓人覺得大皇子自己為了爭奪皇位不擇手段,連兄弟都可以構陷。
基於這些原因,大皇子才退而求其次,臨時選擇了當時已經失去生母的三皇子。
有齊妃在,大皇子想要在三皇子身邊做什麽手腳也十分困難,但偏偏齊妃去了,三皇子本身是個糊塗的,根本約束不了身邊的人,大皇子幾乎沒費什麽功夫就找到了下手的機會,將謀害皇帝之事栽贓給了三皇子。
在皇帝準備提審三皇子的時候,近身侍駕的他又提前得到消息,買通宮人,偷偷在皇帝的桌案上點了幾支熏香,無毒,僅僅只是會令人心情煩躁而已。皇帝剛剛死裏逃生,得知有人故意謀害自己,正是最憤怒、最沒有理智的時候,那熏香一燃,皇帝本就少得可憐的耐心無限趨近於零。
三皇子被帶進宮殿之後,只知道說那件事不是他做的,卻怎麽也拿不出個證據來,皇帝問他,地動剛剛開始之時他在哪兒,他又支支吾吾,眼神亂瞄,極易讓人產生不好的聯想。
皇帝怒了,一心以為在他的寢宮中埋炸藥之事就是三皇子做的,偏偏三皇子還在不停的狡辯,面對一個“滿口謊言”,又想要了他命的皇子,皇帝沒有了耐心,當即命人把三皇子拉到偏殿,取出鴆酒,賜死了三皇子。
直到事後,皇帝方才察覺,自己的此舉過於草率。可是,三皇子畢竟已經死了,人死不能覆生,哪怕皇帝後悔,也晚了。且三皇子還是皇帝親口賜死的,哪怕是為了自己的顏面,皇帝也不能反口。明知道三皇子刺殺之事有蹊蹺,卻也只能當做是三皇子做的,不過,他終究不甘心,暗地裏派了不少人調查這件事。
得知自己的性命被人覬覦,且覬覦自己命的那個人還沒死,活得好好個兒的,還拿了自己的兒子當替罪羔羊,就是皇帝,也是滿肚子惱火。
那些日子,皇帝幾乎一門心思的撲在查找刺客上,幾乎沒什麽心情主持賑災之事。好在太子頗有手段,將一應事務打理得井井有條,引得人交響稱讚,硬是把先前那些議論他失德,才引來地動的聲音給壓了下去。
就是不知道,當皇帝回歸朝堂,面對一個受到百官尊敬、百姓愛戴的太子,會作何感想。大皇子的眼眸深處劃過一絲諷刺,不知道,到時候,皇帝和太子的父子情深,是否還能夠繼續維持下去。
現在,他對他那父皇,是一點兒信心都沒有了。希望太子在得知父皇的真面目時,不要太驚訝。現在,太子與父皇的感情越是好,到了圖窮匕見的那一刻,才會更加諷刺。這麽想著,大皇子的心氣兒終於平和了些許,也不再嫉妒太子獨得皇帝青眼,反倒期待見到太子被皇帝猜忌、排擠、打壓時的表情。
一陣聲音將大皇子的註意力拉了回來。小廝恭敬地奉上一封書信:“大殿下,這是暗衛癸送來的信息,您看看吧。”
沒想到這暗衛癸倒是“敬業”,自打答應了他,要幫他監視皇帝寢宮中的情況後,幾乎日日都要給他發一些信息。
有時,是皇帝與太子的對話;有時,是皇帝吃喝拉撒的日常;有時,是大太監的諂媚日常……認真看下來,沒幾條是重點。不過,大皇子還是耐著性子看了,多多了解一下皇帝身邊的消息,對他來說並沒有壞處。此刻的他,太需要這種消息了。當然,如果暗衛癸能把關於朝堂的消息一起送過來,並且去掉皇帝和太子的肉麻(?)日常,那就更好了。
不過,大皇子到底也知道,皇帝一向防備心甚重,不見得會在暗衛面前說朝堂上的事,尤其是重要的事。希瑞爾一時之間收集不到相關的情報,也沒有辦法。
看著希瑞爾日日精心收集了送來的信息,大皇子開始相信,也許那名小暗衛是真的喜歡自己了。否則,怎麽解釋他的這些行為呢?就目前看來,若是想要功名利祿,跟著他那父皇,或者跟著太子,豈不比跟著他更好?當然,大皇子自認日後自己的前程一定是超過太子的,不過其他人不知道啊。
在自己處境不利的情況下,小暗衛居然還對自己這麽忠心,大皇子想,待他成了大事,給那小暗衛一個名分也不是什麽難事,當然,若是小暗衛不想要名分,還有爵位可供選擇。他對自己人,總是相當慷慨的。
這會兒還有功夫想一些雜七雜八的事,等到拆開信封仔細的閱讀過其中的內容後,大皇子的臉都綠了。
無他,只因信中寫著:
——皇上與太子相談甚歡,期間提及大皇子,皇上態度冷淡,言若大皇子有太子一半孝順就好了。
——三皇子宮中的調查結果已經出來,沒有發現任何異常。
——從明天開始,皇上準備繼續召大皇子伴駕。
在希瑞爾看來,第一條信息中,他告訴了大皇子該如何討皇帝的歡心,大皇子應該會感到很高興,畢竟這些日子以來他上竄下跳的,不就是為了帝寵麽?
第二條,告訴大皇子,皇帝的調查已經結束了,沒有查出什麽結果來,大皇子可以安心了。他相信,這一條也可以讓大皇子滿意,畢竟大皇子最近擔憂的,不就是事情敗露,他被牽扯進去麽?
第三條,那就更不必說了。大皇子這些日子以來天天想著到皇帝宮中伴駕,卻一直沒有成功。為了讓大皇子高興起來,希瑞爾主動聯系了太子,讓太子想辦法在皇帝面前為大皇子說了話,皇帝終於對松了口。大皇子心願得償,必定會很高興吧。
天真的希瑞爾根本就不知道,他在大皇子處扔下了怎樣的一顆炸彈。
這三條信息,單獨分開看,沒有什麽問題,可放在一起,就由不得人不去深思了。
首先,太子天天與皇帝呆在一處,會不會說大皇子的壞話?就算不說大皇子的壞話,不著痕跡的給大皇子上些眼藥,降低皇帝對大皇子的印象分,太子也是絕對做得出來的吧?
其次,希瑞爾又提到了三皇子的案件……雖然皇帝沒有查到什麽,但太子會不會在皇帝面前說些什麽,讓皇帝認為這件事是大皇子做的?皇帝隨後就下發了讓大皇子伴駕的詔令,會不會就是因為疑心大皇子,想要把大皇子放在眼皮子底下監視,好看出些破綻來?
不得不說,腦補真是要不得。原本只是普普通通的幾件小事,被大皇子和其幕僚一串連,立馬變成了一個驚天陰謀。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