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關燈
小
中
大
“大臣貴重,敵主爭事,外市樹黨,下亂國法,上以劫主,而國不危者,未嘗有也。”
趙讓讀到此處,住了聲音,默然無言地望向端坐沈思的李朗。
無聲無息後時隔數日,皇帝午後移駕承賢宮,浮生偷閑,趙讓實難相信李朗這番前來只是聽他誦讀古籍,這不該是皇家父子之間的考察功課麽?
微微一嘆,他把書卷放下,輕聲笑道:“你是要太子開始學習《韓非子》麽?會不會太早了些?”
李朗回視趙讓,眼中紅絲密布,他察覺趙讓眸中不加掩飾的憐惜之意,不由地低下頭去,悻悻道:“太子……我倒是未料到那小子雖然身子骨不行,行事還挺有自己的主意。”
趙讓訝然,李朗噙笑接道,“他滿以為你是皇恩日淺,特地找到禦書房給你鳴不平來了。”
“這……”趙讓恍然悟到昨日太子匆匆告辭的目的,吃驚之外,不禁頗為感動,難怪人皆道“赤子之心”最為可貴,情真天真,絕無作偽。
然再望李朗,趙讓卻未能放下心中忐忑。
年輕天子低首垂眸,薄唇緊繃,;一副心事重重狀,偶有與他視線相接,卻不覆此前深沈如湖,癡情猶在,只是似乎更添了幾分意味深長。
他稍稍遲疑,還是緩緩問道:“你挑了這一段,是有什麽用意麽?”
這幾句話原是出自《韓非子.內儲說六微》,是寫晉厲公時,國內六卿權重,寵臣胥僮、長魚矯對君王的勸諫。
結果是晉厲公聽勸僅聽了一半,六卿殺了仨,卻道:“吾一朝而夷三卿,予不忍盡也。”,不願斬草除根,反為餘下諸卿所殺,並分其地。
韓非借此事以說六微之一,權借在下,君主權勢若為臣下所用,則難再得收,並佐以李聃之言:“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趙讓對先秦諸子的言論並不陌生,當然有此一問。
李朗沈默良久,倏然伸手,與趙讓相握,並與他前額相抵,慨然喟嘆:“靜篤,我不想做這皇帝了。”
他閉眼沈於趙讓臂彎之中,神情沮喪,眉間倦色畢露,懨懨道:“照其所言,人主頂好絕仁棄義,冷血無情,既要備內,又需防外,上承天命,下憫黎庶,還註定是孤家寡人,莫說手足夫妻,便是面對父母子女,也絕不敢持松懈之心。靜篤,你說,人活到這份上,即便天下歸心,穩坐九五之尊的高位,自己倒還留下什麽樂趣?”
話音落處,李朗的頭滑落下來,靠上趙讓肩膀,目仍半閉,無精打采。
趙讓一時無話,唯能由著李朗似無助孩童般在他面前道累訴苦。良久聽李朗悶悶的一聲“你怎麽不說話?”,他才嘆息著回答:“既為天子,只有承國之垢,人主並非不講求孝義仁德,只是……不同於匹夫罷了。”
“那,伉儷之情,結發之義呢?”
長久的沈默之後,趙讓低聲道:“國事為重,自是唯有大義滅親。”
聞聽此言,李朗霍然張眸,目光如炬:“此話當真?”
趙讓一笑道:“大義滅親,親生骨肉概莫能外,陛下要成就宏圖大業,本就……本就不該有個人的兒女心腸。”
他扶著李朗坐正,深深凝入對方的瞳仁深處,“還天下一個海晏河清,盛世太平,便是為君者最大的仁義。”
李朗不語,倏爾近前,以唇瓣擦過趙讓的,噙笑道:“好,靜篤的話,我全記在心間便是。對了,聽太子說,你讓內侍們排演了舞蹈?是預備宮中歡宴助興麽?”
趙讓怔愕,須臾大笑:“舞蹈?太子這般對你形容?這孩子倒是極為聰敏——阿朗,我瞧太子分明是可塑之才,你莫要因他的出身而心懷芥蒂,日後承你大統……”
“此事尚早,”李朗揮手道,“你不妨先讓我看看你精心準備的舞蹈。”
趙讓微微退後,笑道:“微臣遵旨。”
不多會兒,李朗便在承賢宮的後苑內滿頭霧水地欣賞到這由宮中內侍們所排演的舞蹈——與其說是舞蹈,倒更似操練。
十五人作了三排,形成一個方陣,每人持一三尺來長的木棍,第一排持棍抵肩,由最左的一名內侍充任隊長,大喊聲“去”的口號,同排中其餘諸人皆同聲齊應。
旋即,一、二排不動,第三排上到方陣最前,一模一樣的操作之後,第二排又整齊地列到隊伍的前方。
如是反覆,整個方陣緩慢推進。
行進約半盞茶的功夫後,隊伍倏爾一變,仍是十五人,小跑而變化成中空心,各邊四人的方陣,多出的兩人則位於上下的左右斜角位置,持棍站定不動。
李朗津津有味地欣賞完畢,只覺有趣至極,與此同時也不由心下暗讚,這些陽剛氣盡喪的內侍們幹凈利落的動作,已頗有訓練有素的兵卒之貌,趙讓的統兵之才,也可管中窺豹。
他手指那紋絲不動的方陣,轉頭笑問坐在一旁的趙讓:“靜篤不說明一番麽?”
趙讓並不即刻作答,沈吟著道:“臣私揣聖意,先行告罪。陛下需寬赦臣之妄為,臣方可作講解。”
李朗眉尖一挑,頗為不滿:“靜篤?”
“陛下在前番臨去之前,曾與臣道,要贈臣一特殊大禮。”
迥異於趙讓的平靜無波,李朗則意外顯形於色,他不吝在趙讓面前流露真意,張口結舌地問:“你,你竟能猜到,我要贈你之物?”
趙讓莞爾淺笑:“既是特殊,並不同尋常。臣如今心之所系,陛下亦可相贈之禮,不外乎臣女,與臣……身遭奇劫之前,所遺下的那卷圖紙吧。”
李朗啞然,瞠目而視,半晌之後,才慨然長笑:“靜篤,靜篤!我果然……”
他未將話語道盡,深吸口氣,正色向趙讓道:“你猜得沒錯。正是那物,你所書所畫極為詳盡,我已命人將其制成。此物狀似火銃,可是與之相通,借火藥之威的軍器?”
這回換作趙讓眸中閃過一絲欣賞之意,他點頭讚道:“正是如此。”
只是那新鮮之物與傳統火銃並不盡然相同,它無引火之繩,而是有個夾著燧石的觸發桿,靠擊錘與燧石砸出火星,而引燃火藥池中的火藥。
除此之外,還有個更徹底的改進,便是銃管之下,還有個管狀空統,專門用來填塞配套制成的刺刀。
經這變動,此物便不止能成弓矢般的遠程武器,還可作近身白刃戰之用,經訓練的士兵便無需另行安排□□兵額外保護。
李朗越聽便越覺心花怒放,他當即讓人把已制成的火銃取來,交予趙讓。
趙讓見他興致勃勃,便也不加推辭,二話不說地為李朗演練起來。
原來他所展示給李朗一觀的陣法,正是配合那新型火銃所用,其一是基本陣型的改良,可緩步前行至能與敵方實施近戰肉搏為止。
後一則空心陣,則可禦敵於四面八方,若人數眾多,則罕有死角和弱點。
趙讓向李朗詳加說明道,這陣法原本是用以對付昔日南越不馴的蠻夷,他們人數眾多,常數倍於東楚軍隊,且大多置生死度外,彪悍勇武,此陣與三行列陣齊用,效果非同小可。
李朗聽罷,更現出神往之色,他重新要過火銃,由趙讓指引著,將火銃擱地直立,往銃內前填火藥,無視貼身老內侍的力阻,甚至嘗試著發出一彈。
隨著火藥爆炸的聲響,鉛彈擊斷丈餘遠的一根粗枝,李朗志得意滿地向趙讓一笑道:“甚好甚好,等來日烽煙再起,我也可親臨陣前——是了,此物所射出的彈丸,卻也比弓箭更易得,戍北軍亦大可裝備。”
提到邊境軍務,李朗的臉色微微一變,不過轉瞬即逝,又成笑顏:“來人,擺酒設宴,朕與靜篤要開懷痛飲!”
趙讓並不推辭,只向李朗低聲笑道:“你還是不想當皇帝麽?”
李朗一笑,不覆多言,只將趙讓的手一牽,兩人相偕,同回宮中。
酒宴擺上之後,李朗先行滿盅,雙手捧與趙讓,趙讓環視左右,見隨從內侍皆在席外,這才含笑接過,置於額前。
李朗大笑:“你我真不用如此客氣。”
“這宮中耳目眾多,總要收斂些為好。”趙讓不以為然,“我實不願又惹出是非,難得太後因佛事而不欲再將我驅離……”
提及母後,李朗又是微沈了面色,他略一搖頭道:“此時不要談這些煞風景之事,先浮一大白。”
兩人相對舉觴,盡管各懷心事,喝起酒來卻又互不甘示弱,不多時,便有內侍上前添壺。
酒酣耳熱之際,李朗凝著趙讓的眼眸,忽而脫口而出道:“靜篤,你妹妹到底去了哪裏?”
他緊緊盯著趙讓,宛若匍匐蓄勢的猛虎,趙讓面色如常,淡然回道:“太後將長樂召回泰安宮服侍,她在承賢宮內,到底有諸多不便。”
“哦?此事我倒是不知。”李朗的目光並未偏離半寸,依然炯炯。
趙讓將酒盅放下,柔聲對李朗道:“我趙讓縱不是東楚的臣子,為你也無甚可留戀惋惜。”
稍稍一頓,他看似極為隨意地添道:“從南越上調至金陵的兵士,領軍亦深谙火器之陣。”
李朗舉杯著唇,卻不入口,也未接趙讓的話語,亦像輕描淡寫一般道:“明日我便安排你女兒入宮。劉嬪臨盆在際,等孩子出生,我便攫升她為妃——不管孩子是男是女,就交給你吧。”
趙讓一驚苦笑:“這……強令母子骨肉分離,只怕……不妥……”
“靜篤,”李朗沈聲,“此事是我下的決定,你不必愧疚。”
——————————————————————————————————————————
一點點的題外話,專供可能出現的考究黨——
本章裏小趙給小皇帝展示的方陣,有個大名鼎鼎的名字叫“線列戰術”,別稱“排隊槍斃”法……是產生於世紀盛行於、世紀甚至直到一戰還能見到其身影的戰法。
盡管看起來很傻,但卻是應遂發滑膛槍和刺刀的誕生而橫行於世。
那個緩步推進的三段擊和空心陣都是這種陣法的變形。
我國的大明朝就出現過這種三段擊,既記載於明將焦玉的《火龍經》上,又曾實戰運用於和雲南麓川土司思倫的戰爭中,威力巨大——把大象打跑了,嗯。
不過當時,只有火繩槍便是了,明以後,清的火器不進反退,直到鴉片戰爭後,西方早已用上遂發槍,線列戰術,本朝麽……
話說因為本文是架空,所以裏面的元素從秦漢一直延伸延伸延伸到,明,可以說是上下兩千年了哇哈哈哈!
但也正因為是架空,所以這裏只是略提一提,盡管覺得沒有多少人會介意,但還是防範於未然嘛——以及,對了!沒錯,我還在註水!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趙讓讀到此處,住了聲音,默然無言地望向端坐沈思的李朗。
無聲無息後時隔數日,皇帝午後移駕承賢宮,浮生偷閑,趙讓實難相信李朗這番前來只是聽他誦讀古籍,這不該是皇家父子之間的考察功課麽?
微微一嘆,他把書卷放下,輕聲笑道:“你是要太子開始學習《韓非子》麽?會不會太早了些?”
李朗回視趙讓,眼中紅絲密布,他察覺趙讓眸中不加掩飾的憐惜之意,不由地低下頭去,悻悻道:“太子……我倒是未料到那小子雖然身子骨不行,行事還挺有自己的主意。”
趙讓訝然,李朗噙笑接道,“他滿以為你是皇恩日淺,特地找到禦書房給你鳴不平來了。”
“這……”趙讓恍然悟到昨日太子匆匆告辭的目的,吃驚之外,不禁頗為感動,難怪人皆道“赤子之心”最為可貴,情真天真,絕無作偽。
然再望李朗,趙讓卻未能放下心中忐忑。
年輕天子低首垂眸,薄唇緊繃,;一副心事重重狀,偶有與他視線相接,卻不覆此前深沈如湖,癡情猶在,只是似乎更添了幾分意味深長。
他稍稍遲疑,還是緩緩問道:“你挑了這一段,是有什麽用意麽?”
這幾句話原是出自《韓非子.內儲說六微》,是寫晉厲公時,國內六卿權重,寵臣胥僮、長魚矯對君王的勸諫。
結果是晉厲公聽勸僅聽了一半,六卿殺了仨,卻道:“吾一朝而夷三卿,予不忍盡也。”,不願斬草除根,反為餘下諸卿所殺,並分其地。
韓非借此事以說六微之一,權借在下,君主權勢若為臣下所用,則難再得收,並佐以李聃之言:“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趙讓對先秦諸子的言論並不陌生,當然有此一問。
李朗沈默良久,倏然伸手,與趙讓相握,並與他前額相抵,慨然喟嘆:“靜篤,我不想做這皇帝了。”
他閉眼沈於趙讓臂彎之中,神情沮喪,眉間倦色畢露,懨懨道:“照其所言,人主頂好絕仁棄義,冷血無情,既要備內,又需防外,上承天命,下憫黎庶,還註定是孤家寡人,莫說手足夫妻,便是面對父母子女,也絕不敢持松懈之心。靜篤,你說,人活到這份上,即便天下歸心,穩坐九五之尊的高位,自己倒還留下什麽樂趣?”
話音落處,李朗的頭滑落下來,靠上趙讓肩膀,目仍半閉,無精打采。
趙讓一時無話,唯能由著李朗似無助孩童般在他面前道累訴苦。良久聽李朗悶悶的一聲“你怎麽不說話?”,他才嘆息著回答:“既為天子,只有承國之垢,人主並非不講求孝義仁德,只是……不同於匹夫罷了。”
“那,伉儷之情,結發之義呢?”
長久的沈默之後,趙讓低聲道:“國事為重,自是唯有大義滅親。”
聞聽此言,李朗霍然張眸,目光如炬:“此話當真?”
趙讓一笑道:“大義滅親,親生骨肉概莫能外,陛下要成就宏圖大業,本就……本就不該有個人的兒女心腸。”
他扶著李朗坐正,深深凝入對方的瞳仁深處,“還天下一個海晏河清,盛世太平,便是為君者最大的仁義。”
李朗不語,倏爾近前,以唇瓣擦過趙讓的,噙笑道:“好,靜篤的話,我全記在心間便是。對了,聽太子說,你讓內侍們排演了舞蹈?是預備宮中歡宴助興麽?”
趙讓怔愕,須臾大笑:“舞蹈?太子這般對你形容?這孩子倒是極為聰敏——阿朗,我瞧太子分明是可塑之才,你莫要因他的出身而心懷芥蒂,日後承你大統……”
“此事尚早,”李朗揮手道,“你不妨先讓我看看你精心準備的舞蹈。”
趙讓微微退後,笑道:“微臣遵旨。”
不多會兒,李朗便在承賢宮的後苑內滿頭霧水地欣賞到這由宮中內侍們所排演的舞蹈——與其說是舞蹈,倒更似操練。
十五人作了三排,形成一個方陣,每人持一三尺來長的木棍,第一排持棍抵肩,由最左的一名內侍充任隊長,大喊聲“去”的口號,同排中其餘諸人皆同聲齊應。
旋即,一、二排不動,第三排上到方陣最前,一模一樣的操作之後,第二排又整齊地列到隊伍的前方。
如是反覆,整個方陣緩慢推進。
行進約半盞茶的功夫後,隊伍倏爾一變,仍是十五人,小跑而變化成中空心,各邊四人的方陣,多出的兩人則位於上下的左右斜角位置,持棍站定不動。
李朗津津有味地欣賞完畢,只覺有趣至極,與此同時也不由心下暗讚,這些陽剛氣盡喪的內侍們幹凈利落的動作,已頗有訓練有素的兵卒之貌,趙讓的統兵之才,也可管中窺豹。
他手指那紋絲不動的方陣,轉頭笑問坐在一旁的趙讓:“靜篤不說明一番麽?”
趙讓並不即刻作答,沈吟著道:“臣私揣聖意,先行告罪。陛下需寬赦臣之妄為,臣方可作講解。”
李朗眉尖一挑,頗為不滿:“靜篤?”
“陛下在前番臨去之前,曾與臣道,要贈臣一特殊大禮。”
迥異於趙讓的平靜無波,李朗則意外顯形於色,他不吝在趙讓面前流露真意,張口結舌地問:“你,你竟能猜到,我要贈你之物?”
趙讓莞爾淺笑:“既是特殊,並不同尋常。臣如今心之所系,陛下亦可相贈之禮,不外乎臣女,與臣……身遭奇劫之前,所遺下的那卷圖紙吧。”
李朗啞然,瞠目而視,半晌之後,才慨然長笑:“靜篤,靜篤!我果然……”
他未將話語道盡,深吸口氣,正色向趙讓道:“你猜得沒錯。正是那物,你所書所畫極為詳盡,我已命人將其制成。此物狀似火銃,可是與之相通,借火藥之威的軍器?”
這回換作趙讓眸中閃過一絲欣賞之意,他點頭讚道:“正是如此。”
只是那新鮮之物與傳統火銃並不盡然相同,它無引火之繩,而是有個夾著燧石的觸發桿,靠擊錘與燧石砸出火星,而引燃火藥池中的火藥。
除此之外,還有個更徹底的改進,便是銃管之下,還有個管狀空統,專門用來填塞配套制成的刺刀。
經這變動,此物便不止能成弓矢般的遠程武器,還可作近身白刃戰之用,經訓練的士兵便無需另行安排□□兵額外保護。
李朗越聽便越覺心花怒放,他當即讓人把已制成的火銃取來,交予趙讓。
趙讓見他興致勃勃,便也不加推辭,二話不說地為李朗演練起來。
原來他所展示給李朗一觀的陣法,正是配合那新型火銃所用,其一是基本陣型的改良,可緩步前行至能與敵方實施近戰肉搏為止。
後一則空心陣,則可禦敵於四面八方,若人數眾多,則罕有死角和弱點。
趙讓向李朗詳加說明道,這陣法原本是用以對付昔日南越不馴的蠻夷,他們人數眾多,常數倍於東楚軍隊,且大多置生死度外,彪悍勇武,此陣與三行列陣齊用,效果非同小可。
李朗聽罷,更現出神往之色,他重新要過火銃,由趙讓指引著,將火銃擱地直立,往銃內前填火藥,無視貼身老內侍的力阻,甚至嘗試著發出一彈。
隨著火藥爆炸的聲響,鉛彈擊斷丈餘遠的一根粗枝,李朗志得意滿地向趙讓一笑道:“甚好甚好,等來日烽煙再起,我也可親臨陣前——是了,此物所射出的彈丸,卻也比弓箭更易得,戍北軍亦大可裝備。”
提到邊境軍務,李朗的臉色微微一變,不過轉瞬即逝,又成笑顏:“來人,擺酒設宴,朕與靜篤要開懷痛飲!”
趙讓並不推辭,只向李朗低聲笑道:“你還是不想當皇帝麽?”
李朗一笑,不覆多言,只將趙讓的手一牽,兩人相偕,同回宮中。
酒宴擺上之後,李朗先行滿盅,雙手捧與趙讓,趙讓環視左右,見隨從內侍皆在席外,這才含笑接過,置於額前。
李朗大笑:“你我真不用如此客氣。”
“這宮中耳目眾多,總要收斂些為好。”趙讓不以為然,“我實不願又惹出是非,難得太後因佛事而不欲再將我驅離……”
提及母後,李朗又是微沈了面色,他略一搖頭道:“此時不要談這些煞風景之事,先浮一大白。”
兩人相對舉觴,盡管各懷心事,喝起酒來卻又互不甘示弱,不多時,便有內侍上前添壺。
酒酣耳熱之際,李朗凝著趙讓的眼眸,忽而脫口而出道:“靜篤,你妹妹到底去了哪裏?”
他緊緊盯著趙讓,宛若匍匐蓄勢的猛虎,趙讓面色如常,淡然回道:“太後將長樂召回泰安宮服侍,她在承賢宮內,到底有諸多不便。”
“哦?此事我倒是不知。”李朗的目光並未偏離半寸,依然炯炯。
趙讓將酒盅放下,柔聲對李朗道:“我趙讓縱不是東楚的臣子,為你也無甚可留戀惋惜。”
稍稍一頓,他看似極為隨意地添道:“從南越上調至金陵的兵士,領軍亦深谙火器之陣。”
李朗舉杯著唇,卻不入口,也未接趙讓的話語,亦像輕描淡寫一般道:“明日我便安排你女兒入宮。劉嬪臨盆在際,等孩子出生,我便攫升她為妃——不管孩子是男是女,就交給你吧。”
趙讓一驚苦笑:“這……強令母子骨肉分離,只怕……不妥……”
“靜篤,”李朗沈聲,“此事是我下的決定,你不必愧疚。”
——————————————————————————————————————————
一點點的題外話,專供可能出現的考究黨——
本章裏小趙給小皇帝展示的方陣,有個大名鼎鼎的名字叫“線列戰術”,別稱“排隊槍斃”法……是產生於世紀盛行於、世紀甚至直到一戰還能見到其身影的戰法。
盡管看起來很傻,但卻是應遂發滑膛槍和刺刀的誕生而橫行於世。
那個緩步推進的三段擊和空心陣都是這種陣法的變形。
我國的大明朝就出現過這種三段擊,既記載於明將焦玉的《火龍經》上,又曾實戰運用於和雲南麓川土司思倫的戰爭中,威力巨大——把大象打跑了,嗯。
不過當時,只有火繩槍便是了,明以後,清的火器不進反退,直到鴉片戰爭後,西方早已用上遂發槍,線列戰術,本朝麽……
話說因為本文是架空,所以裏面的元素從秦漢一直延伸延伸延伸到,明,可以說是上下兩千年了哇哈哈哈!
但也正因為是架空,所以這裏只是略提一提,盡管覺得沒有多少人會介意,但還是防範於未然嘛——以及,對了!沒錯,我還在註水!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