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相關
關燈
小
中
大
《琴瑟在禦,寵辱兩忘》作者:我獨頑且鄙
文案:
人生版簡介:皇帝李朗要在保住皇位的同時,擄獲僭王趙讓的身心,事業愛情雙得意,走向人生巔峰。
僭王趙讓要在保住自己和家人小命的同時,替皇帝看好他的寶座,順帶謝絕皇帝的一廂情願。
誰能如願?
李朗x趙讓
超精簡文藝版:以吾一生,許你一世。
v,HE
正劇向
內容標簽: 強強 年下 宮廷侯爵 情有獨鐘
搜索關鍵字:主角:李朗,趙讓 ┃ 配角:眾人 ┃ 其它:皇帝,古風
序章
小皇子安份地坐在武場一側,心驚膽戰地觀戰,只望纏鬥持久,雙方精疲力盡,分出勝負後難再折騰。
不然無論輸贏,皆無他好。
場內激戰正酣的是他的兩位皇兄,十四歲的大皇子與十二歲的二皇子,一刀一棍,暫不分伯仲,喝殺聲不止。
驕陽似火,小皇子只覺眼前發黑。
其實他本不該在此地。
宮中習俗,皇子六歲開蒙,識字讀經,十歲學兵刃,十二歲始習騎射、馭兵。
但這年僅八歲的小皇子卻自去年起,便不得不出入武場,陪同兩位皇兄修習武藝。
更確切地說,是作兩位皇兄陪練的靶子。
同為皇子,非一母所出,尊卑猶如霄壤。
迥別於兩位皇兄托生於皇後之腹,母家顯赫,小皇子生母身份微賤,偶承皇恩雨露,春風一度而得一子,借此龍嗣得以晉位妃嬪,卻從此無寵。
皇帝既惡其母,也乖其子。
小皇子出生至今,命運多舛,母妃庇佑不得,令他小小年紀,已知世態炎涼、人情冷暖。
兩位自視甚高的皇兄都把自己作了未來皇帝,把他這註定是臣子的小弟呼來喚去,待若奴仆。
小皇子從不敢聲張,他雖年幼,也知宮中人最是勢利,不落井下石已是心存良善,莫要提挺身而出、見義勇為。
他註定孤苦無恃,唯一的倚靠只有自己的小心與謹慎。
然而總有他躲也躲不過的時候。
好比說武場陪練。
小皇子明明未到年紀,不曾經兵戈受訓,這般屢屢被皇兄們欺壓,隨從皆視而不見,緘口不提。
兩位皇子的較量已有一盞茶功夫,大皇子到底仗著年長力壯,習武時間更長,出刀如風,把二皇子的齊眉棍打落在地。
大皇子得意洋洋地下場歇息,走入迎前服侍、言語阿諛的隨侍之中。
落敗的二皇子卻滿腔不忿,他自然不會找大皇子再自取其辱,目光鎖住乖坐一旁的小皇子,大叫大嚷,非要讓弟弟下場比試。
小皇子明白在劫難逃,硬著頭皮起身,接過侍從遞來的棍子,不消兩回合,便被打翻在地。
二皇子不依不饒,輕鄙嗤笑,要小皇子再起身與他過招。
知道求饒只會被對方羞辱更甚,小皇子含淚遵從,爬起來撿起掉落的棍子,還未來得及擺出姿勢,便被二皇子一棍挑在小腹,淩空摔落。
十二歲少年膂力雖不若成年男子,但習武強身經年,欺負個弱小無助仍是綽綽有餘。
小皇子心中驚恐萬狀,天旋地轉間只覺身子猛撞向地面,他緊閉雙目,死咬下唇。
然而劇痛並沒有如期襲來。
他倏然發現有人趁勢攬他入懷,騰空幾個翻鬥,再穩穩當當地重新站立。
不及睜眼,先是聽到一陌生少年的朗聲爭辯:“二殿下,三殿下年幼,尚未開武課,您這不是比試,是恃強淩弱。”
小皇子忐忑難安,無措地看向出手相救的少年武士,他此刻仍在少年懷中,既覺溫暖舒坦,又不由為這莽撞少年擔心不已。
這少年武士一身禁軍侍衛打扮,年紀甚輕,不過十六七的模樣,眉眼斯文,臉上卻滿布凜然之氣。
大皇子、二皇子及周邊隨侍紛紛叱責、怒罵這少年,道他膽大包天,區區侍衛,竟也敢替人出頭,必得重罰。
少年武士將小皇子放下,甚而還朝他微微一笑,繼而長身肅立,淡對一眾指責,甚而連禁軍侍衛隊正要他向二皇子跪拜賠禮亦堅辭不從,反而道:“兩位殿下對小殿下不行兄友弟恭之過,與屬下頂撞二殿下之過,孰過重,孰過輕?”
便連得其救助的小皇子也差點被這話噎著,只覺這少年武士全不懂何為識時務者俊傑,如此令人下不了臺,自己豈非更是遭殃?
果不其然,少年武士當場被罰受二十鞭刑。
小皇子眼睜睜看著他的救命恩人被綁縛於受刑柱上,生生被浸水的牛皮長鞭抽足二十鞭,行刑之人剛要收手,二皇子沖上前,搶過皮鞭,劈頭蓋臉朝少年武士狂抽一氣。
長鞭打過少年的臉頰,那是少年首次忍耐不得慘呼出聲。
鮮血霎時從少年左眼處淌下,不多會便覆蓋住半臉,觸目驚心。
小皇子初次明白心痛如絞的滋味,淚水涓涓而下,他想飛撲過去護在少年武士身前,卻又深知這麽做只會加重少年所受的責罰,腳步生根,不能稍動。
幸得二皇子氣力不繼,又有旁人怕鬧出人命,這少年武士入得禁衛之職,定不會是庶民百姓,真出了事,皇子無妨,隨侍可要大禍臨頭,便都來勸說。
淚流不止的小皇子目視著少年武士被人解綁後,無人敢上前扶助,只能自行踉蹌前進,暗暗雙拳緊握。
待到兩位皇兄心滿意足離去,小皇子終於不顧一切,追上那少年武士,不敢多話,猛在他掌中塞入一塊從小便佩戴在身上的玉塊,囁嚅一聲“謝謝”,飛快奔走。
小皇子清楚,若被人發覺,那少年武士會遭殃更甚。
當夜他回到寢宮,久久不能成眠。他並不後悔將玉給那少年武士,雖然母妃曾告訴他,那是他出生時,父皇的賞賜,是父皇隨身的佩玉,是父皇衷心祈盼他這位皇子平安降生的證物。
然而,父皇於他,怎麽反不比今日那少年武士的恩重?
明月窺人,小皇子心思如潮。
無能為力的憤懣將小少年從頭到腳重重疊疊地纏縛,怒焰高漲,小皇子左手成拳,塞入口中,狠力咬住,止住欲噴湧而出的哭泣。
模模糊糊中,小皇子醒悟到,他亦是皇族血脈,天潢貴胄,他也有資格問鼎皇位!
他必須當上皇帝。
如那稀罕一見的父皇般權勢在手,威風八面,生殺予奪既不在話下,便任誰都要畢恭畢敬苦心討好。
到那時候,報覆兩位視他如仇的皇兄,為母妃揚眉吐氣自是順理成章。
以及,尋到今日那不顧安危替他出頭的少年武士——小皇子憶起受刑場景,心頭猛似也遭鞭笞,疼地蜷縮起身。
“你要等我,”待痛楚退卻,小皇子擦去不知何時流出的眼淚,輕聲喃喃,“總有天,我也可以保護你,不讓你再被任何人欺負。你一定要等我。”
童稚自許的誓言無人知曉,靜靜消散在金陵後宮不起眼的一隅。
時東楚朝嘉熹十年,盛夏。
據此回溯三十三年,原定都關中長安的東楚內亂頻發,終至異族暴動,天下四分五裂,戰火連綿,兵鋒四起,群雄爭霸。
東楚宗室、東海王李延見收覆中原無望,轉至江南,占據金陵,以為王都,圖謀自立。
長江天險在前,又有江南富庶錢糧作為後盾,兼且中原異族蜂起,互相反目,搏殺不絕,無力南征,東楚雖是茍延殘喘,終是留得重振旗鼓的一線生機。
元帝李延在位二十二年而崩,其子李冼繼位,次年改元嘉熹,這便是東楚第二任皇帝順帝。
李冼遵從父命,為謀北伐,先統南域,在位第十三年,遣大軍南下,收閩國,征南越,開疆拓土,以安置從中原南下避禍的漢民。
此後又五年,李冼派兵過江北上,推過淮河,卻遭異族痛擊。
敵軍趁勢渡江,長驅直入,所向披靡,重重包圍了王都金陵。
率領東楚軍隊絕地反擊,力挽狂瀾,最終打退異族,斬殺其將領的,是李冼第三子李朗。
李朗一戰成名,鋒芒畢露,聲望直逼太子。
北寇敗退後,東楚內訌再起,太子聯合二皇子向三皇子李朗發難不成,反被早有準備的李朗盡數誅滅。李朗繼而率兵逼宮,李冼退位,李朗於次年登基,改元盛和。
在金陵戰亂之際,還發生了一件令東楚皇朝雪上加霜的事。
本已納入疆土的嶺南一帶,南越駐軍大將趙讓趁國運艱難、風雨飄搖時高舉叛旗,起兵作亂,甚至奪取了原屬閩國的部分疆域,自立為南越國主。
是時東楚內憂外患,無力兼顧平叛,直到李朗登位後的第五年,皇帝發兵十萬,欲滅南越,收回國土。
大軍開拔後,兵行神速,不到一個月,已將南越王都重重包圍。
而南越軍不足四萬,又有半數以上為東楚軍舊屬,無論人數戰力皆處於劣勢。然縱使如此,東楚大軍卻圍而不攻,似不急於拿下王城。
雙方僵持數日後,東楚大將夤夜迎入從金陵快馬星夜兼程而來的皇帝特使一行。
次日,那特使竟單槍匹馬孤身前往南越城,自謂是趙讓故人,身攜東楚皇帝的手書,為免生靈塗炭,徒造殺孽,請求一見南越國主。
不多時,特使被帶入城內。
城外,重兵壓境,東楚大軍嚴陣以待,箭在弦上,攻城車也已連夜架好,就等時辰一到,特使未能平安歸來,即刻攻城。
同一時刻的金陵皇宮內,李朗負手而立,遙望南方,面色沈靜如水。
盛和五年七月中旬,南越國搖搖欲墜,覆滅之局已無可避免。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文案:
人生版簡介:皇帝李朗要在保住皇位的同時,擄獲僭王趙讓的身心,事業愛情雙得意,走向人生巔峰。
僭王趙讓要在保住自己和家人小命的同時,替皇帝看好他的寶座,順帶謝絕皇帝的一廂情願。
誰能如願?
李朗x趙讓
超精簡文藝版:以吾一生,許你一世。
v,HE
正劇向
內容標簽: 強強 年下 宮廷侯爵 情有獨鐘
搜索關鍵字:主角:李朗,趙讓 ┃ 配角:眾人 ┃ 其它:皇帝,古風
序章
小皇子安份地坐在武場一側,心驚膽戰地觀戰,只望纏鬥持久,雙方精疲力盡,分出勝負後難再折騰。
不然無論輸贏,皆無他好。
場內激戰正酣的是他的兩位皇兄,十四歲的大皇子與十二歲的二皇子,一刀一棍,暫不分伯仲,喝殺聲不止。
驕陽似火,小皇子只覺眼前發黑。
其實他本不該在此地。
宮中習俗,皇子六歲開蒙,識字讀經,十歲學兵刃,十二歲始習騎射、馭兵。
但這年僅八歲的小皇子卻自去年起,便不得不出入武場,陪同兩位皇兄修習武藝。
更確切地說,是作兩位皇兄陪練的靶子。
同為皇子,非一母所出,尊卑猶如霄壤。
迥別於兩位皇兄托生於皇後之腹,母家顯赫,小皇子生母身份微賤,偶承皇恩雨露,春風一度而得一子,借此龍嗣得以晉位妃嬪,卻從此無寵。
皇帝既惡其母,也乖其子。
小皇子出生至今,命運多舛,母妃庇佑不得,令他小小年紀,已知世態炎涼、人情冷暖。
兩位自視甚高的皇兄都把自己作了未來皇帝,把他這註定是臣子的小弟呼來喚去,待若奴仆。
小皇子從不敢聲張,他雖年幼,也知宮中人最是勢利,不落井下石已是心存良善,莫要提挺身而出、見義勇為。
他註定孤苦無恃,唯一的倚靠只有自己的小心與謹慎。
然而總有他躲也躲不過的時候。
好比說武場陪練。
小皇子明明未到年紀,不曾經兵戈受訓,這般屢屢被皇兄們欺壓,隨從皆視而不見,緘口不提。
兩位皇子的較量已有一盞茶功夫,大皇子到底仗著年長力壯,習武時間更長,出刀如風,把二皇子的齊眉棍打落在地。
大皇子得意洋洋地下場歇息,走入迎前服侍、言語阿諛的隨侍之中。
落敗的二皇子卻滿腔不忿,他自然不會找大皇子再自取其辱,目光鎖住乖坐一旁的小皇子,大叫大嚷,非要讓弟弟下場比試。
小皇子明白在劫難逃,硬著頭皮起身,接過侍從遞來的棍子,不消兩回合,便被打翻在地。
二皇子不依不饒,輕鄙嗤笑,要小皇子再起身與他過招。
知道求饒只會被對方羞辱更甚,小皇子含淚遵從,爬起來撿起掉落的棍子,還未來得及擺出姿勢,便被二皇子一棍挑在小腹,淩空摔落。
十二歲少年膂力雖不若成年男子,但習武強身經年,欺負個弱小無助仍是綽綽有餘。
小皇子心中驚恐萬狀,天旋地轉間只覺身子猛撞向地面,他緊閉雙目,死咬下唇。
然而劇痛並沒有如期襲來。
他倏然發現有人趁勢攬他入懷,騰空幾個翻鬥,再穩穩當當地重新站立。
不及睜眼,先是聽到一陌生少年的朗聲爭辯:“二殿下,三殿下年幼,尚未開武課,您這不是比試,是恃強淩弱。”
小皇子忐忑難安,無措地看向出手相救的少年武士,他此刻仍在少年懷中,既覺溫暖舒坦,又不由為這莽撞少年擔心不已。
這少年武士一身禁軍侍衛打扮,年紀甚輕,不過十六七的模樣,眉眼斯文,臉上卻滿布凜然之氣。
大皇子、二皇子及周邊隨侍紛紛叱責、怒罵這少年,道他膽大包天,區區侍衛,竟也敢替人出頭,必得重罰。
少年武士將小皇子放下,甚而還朝他微微一笑,繼而長身肅立,淡對一眾指責,甚而連禁軍侍衛隊正要他向二皇子跪拜賠禮亦堅辭不從,反而道:“兩位殿下對小殿下不行兄友弟恭之過,與屬下頂撞二殿下之過,孰過重,孰過輕?”
便連得其救助的小皇子也差點被這話噎著,只覺這少年武士全不懂何為識時務者俊傑,如此令人下不了臺,自己豈非更是遭殃?
果不其然,少年武士當場被罰受二十鞭刑。
小皇子眼睜睜看著他的救命恩人被綁縛於受刑柱上,生生被浸水的牛皮長鞭抽足二十鞭,行刑之人剛要收手,二皇子沖上前,搶過皮鞭,劈頭蓋臉朝少年武士狂抽一氣。
長鞭打過少年的臉頰,那是少年首次忍耐不得慘呼出聲。
鮮血霎時從少年左眼處淌下,不多會便覆蓋住半臉,觸目驚心。
小皇子初次明白心痛如絞的滋味,淚水涓涓而下,他想飛撲過去護在少年武士身前,卻又深知這麽做只會加重少年所受的責罰,腳步生根,不能稍動。
幸得二皇子氣力不繼,又有旁人怕鬧出人命,這少年武士入得禁衛之職,定不會是庶民百姓,真出了事,皇子無妨,隨侍可要大禍臨頭,便都來勸說。
淚流不止的小皇子目視著少年武士被人解綁後,無人敢上前扶助,只能自行踉蹌前進,暗暗雙拳緊握。
待到兩位皇兄心滿意足離去,小皇子終於不顧一切,追上那少年武士,不敢多話,猛在他掌中塞入一塊從小便佩戴在身上的玉塊,囁嚅一聲“謝謝”,飛快奔走。
小皇子清楚,若被人發覺,那少年武士會遭殃更甚。
當夜他回到寢宮,久久不能成眠。他並不後悔將玉給那少年武士,雖然母妃曾告訴他,那是他出生時,父皇的賞賜,是父皇隨身的佩玉,是父皇衷心祈盼他這位皇子平安降生的證物。
然而,父皇於他,怎麽反不比今日那少年武士的恩重?
明月窺人,小皇子心思如潮。
無能為力的憤懣將小少年從頭到腳重重疊疊地纏縛,怒焰高漲,小皇子左手成拳,塞入口中,狠力咬住,止住欲噴湧而出的哭泣。
模模糊糊中,小皇子醒悟到,他亦是皇族血脈,天潢貴胄,他也有資格問鼎皇位!
他必須當上皇帝。
如那稀罕一見的父皇般權勢在手,威風八面,生殺予奪既不在話下,便任誰都要畢恭畢敬苦心討好。
到那時候,報覆兩位視他如仇的皇兄,為母妃揚眉吐氣自是順理成章。
以及,尋到今日那不顧安危替他出頭的少年武士——小皇子憶起受刑場景,心頭猛似也遭鞭笞,疼地蜷縮起身。
“你要等我,”待痛楚退卻,小皇子擦去不知何時流出的眼淚,輕聲喃喃,“總有天,我也可以保護你,不讓你再被任何人欺負。你一定要等我。”
童稚自許的誓言無人知曉,靜靜消散在金陵後宮不起眼的一隅。
時東楚朝嘉熹十年,盛夏。
據此回溯三十三年,原定都關中長安的東楚內亂頻發,終至異族暴動,天下四分五裂,戰火連綿,兵鋒四起,群雄爭霸。
東楚宗室、東海王李延見收覆中原無望,轉至江南,占據金陵,以為王都,圖謀自立。
長江天險在前,又有江南富庶錢糧作為後盾,兼且中原異族蜂起,互相反目,搏殺不絕,無力南征,東楚雖是茍延殘喘,終是留得重振旗鼓的一線生機。
元帝李延在位二十二年而崩,其子李冼繼位,次年改元嘉熹,這便是東楚第二任皇帝順帝。
李冼遵從父命,為謀北伐,先統南域,在位第十三年,遣大軍南下,收閩國,征南越,開疆拓土,以安置從中原南下避禍的漢民。
此後又五年,李冼派兵過江北上,推過淮河,卻遭異族痛擊。
敵軍趁勢渡江,長驅直入,所向披靡,重重包圍了王都金陵。
率領東楚軍隊絕地反擊,力挽狂瀾,最終打退異族,斬殺其將領的,是李冼第三子李朗。
李朗一戰成名,鋒芒畢露,聲望直逼太子。
北寇敗退後,東楚內訌再起,太子聯合二皇子向三皇子李朗發難不成,反被早有準備的李朗盡數誅滅。李朗繼而率兵逼宮,李冼退位,李朗於次年登基,改元盛和。
在金陵戰亂之際,還發生了一件令東楚皇朝雪上加霜的事。
本已納入疆土的嶺南一帶,南越駐軍大將趙讓趁國運艱難、風雨飄搖時高舉叛旗,起兵作亂,甚至奪取了原屬閩國的部分疆域,自立為南越國主。
是時東楚內憂外患,無力兼顧平叛,直到李朗登位後的第五年,皇帝發兵十萬,欲滅南越,收回國土。
大軍開拔後,兵行神速,不到一個月,已將南越王都重重包圍。
而南越軍不足四萬,又有半數以上為東楚軍舊屬,無論人數戰力皆處於劣勢。然縱使如此,東楚大軍卻圍而不攻,似不急於拿下王城。
雙方僵持數日後,東楚大將夤夜迎入從金陵快馬星夜兼程而來的皇帝特使一行。
次日,那特使竟單槍匹馬孤身前往南越城,自謂是趙讓故人,身攜東楚皇帝的手書,為免生靈塗炭,徒造殺孽,請求一見南越國主。
不多時,特使被帶入城內。
城外,重兵壓境,東楚大軍嚴陣以待,箭在弦上,攻城車也已連夜架好,就等時辰一到,特使未能平安歸來,即刻攻城。
同一時刻的金陵皇宮內,李朗負手而立,遙望南方,面色沈靜如水。
盛和五年七月中旬,南越國搖搖欲墜,覆滅之局已無可避免。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