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關燈
小
中
大
尋常女子十月懷胎的苦楚姜妍完全沒有感受到, 只有腹中生命漸漸成長的一種陌生新奇感。
她又遵著醫囑過了幾日閑日子, 發現真的沒有什麽異狀了, 她也就不再願意聽從禦醫靜養修心的醫囑了。再這樣下去, 她的關節都要生銹了。
磨著朱元璋同意她依然按日子往國子監去後,隨行的宮人禦醫就只能提心吊膽地看著小腹微微凸起的女子滿懷激情地向學子們描繪類似海外仙山的傳說。他們隨時觀察著她的神情, 擔憂著一旦她露出痛楚不舒服的表情,便要立刻看顧照料她。
所幸沒有意外發生,姜妍宣洩了多餘的精力,又成功在這些擁有宏達前程的學子的心裏埋下了新大陸的種子, 滿意地收拾東西離開了國子監。
隨行人等舒了一口氣, 國子監的學生們也松緩了一直緊繃著的肩膀,氣氛再次活躍了起來,討論間不可避免地談起了剛剛姜妍描繪的美好藍圖。
“皇後娘娘方才說的耐旱耐寒耐貧瘠的農作物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存在, 若真的能夠種植這樣的作物, 怕是土地的產收得翻上幾番。”出身貧寒的農家子弟對姜妍提到的幾種土地作物表現出了十足的興趣。
“娘娘不過是與我們說故事, 你倒當真了。”另有一人嗤笑道:“若真有這麽神奇的作物,怎麽到現在都沒見有人種植,有做白日夢的功夫不如務實想想怎麽改良土質溝通水渠。”
“你才是笨蛋吧, 沒聽娘娘說,那種叫作番薯的作物是海外番人地域才有的嗎?”
“咱們這裏地大物博都沒有的東西,那些身上帶著怪味說著鳥語的番人怎麽可能有。”
“咱們這裏從前還沒有黃毛紅毛的番人呢,世界之大無奇不有,你又未曾探索過海外,怎麽就能篤定海外沒有這麽神奇的東西?你這就是自大!”
他們爭論不出結果, 但無論是信還是不信,心中都不可避免地對海外的未知產生了好奇心——好奇才是一切行動的動力,這就是姜妍講述的目的。
到除夕的時候,天上飄起了雪花,很快就在地上覆蓋了厚厚的一層,踩下去差不多能沒過腳踝。瑞雪兆豐年,原本煩憂明年北伐軍糧供給的劉基提著的心稍稍放下了,壓在下屬官員肩上的擔子也輕巧了些。
下雪了,溫度卻沒有降得太低,一直久處南方沒見過這樣大雪的姜妍趴在窗沿上眼睛發亮,然後披了厚重的鬥篷,只用手輕輕護住自己已經有些顯懷的小腹,便要踩雪玩耍。
朱元璋也沒有阻止她,只是喊住她替她換了雙厚實的絨靴,就站在一旁看著她開心地倒著行走在這片雪地上。
姜妍看著自己留下的一連串腳印傻笑,朱元璋的心也溫暖柔和了下來。直到她玩耍了一陣稍微露出疲態,他才迎上去借力半摟著帶她回屋歇息,又替她將已經帶了潮意的鞋襪都給換了。
兩個人坐在炭火盆旁邊,桌上放著的是兩人扮作平民夫婦購置的年貨。商道已經在全國鋪設開來了,作為京都的應天府街道上的貨物更是應有盡有,南北特產堆滿了桌子,看著便花花綠綠讓人欣喜。
房間內很靜,連木炭上火星跳動的聲音都能聽得見。溫暖的火光映在朱元璋的面上,姜妍聽見朱元璋輕輕說了句:“今年終於能過上一個好年節了。”
“是啊,終於吃飽穿暖又不用日日擔憂前路了。”朱元璋建國後國事再忙碌,也是行走在一片光明中,只需要做好一個統治者構建秩序排除蛀蟲,不像從前擔著手下萬人性命,每做一個決定都得考量著最佳選項,背負著犧牲同伴的沈重壓力。
那些苦痛的日子明明並沒有過去多久,兩人卻都有一種恍然隔世的感覺。
但他也沒有
將那些日子完全拋棄忘記。
朱元璋是個重視恩情的人,建國後封了劉繼祖一大片沃土。這個曾經贈他半畝貧田安葬父母的小地主完全想不到,那個許諾他報答的瘦弱孩童竟然成了這個帝國的統治者,真的完成了當年的諾言。
還有香樟廟,那座小小的廟宇沒有給朱元璋留下太好的回憶,卻因為朱元璋的發跡而被擴建成了皇覺寺。原本坐在廟正中的破落佛像也被替換成了朱元璋的塑像,香火更是源源不斷。
如今的住持早已經不是當年的住持了,廟裏的和尚也不知換了幾批了。朱元璋與姜妍回去過一趟,覺得住持看著有些面熟,大約是廟中從前的哪位師叔或是師兄,然而他已經記不得了。
但住持卻是知道從廟中出去的小沙彌從前都是受怎樣欺壓壓榨的,擔憂他回來追究從前的仇恨。
朱元璋問他廟中亡者都被埋在哪裏,他膽戰心驚地領他去了廟後山上的一片碎石地,直到朱元璋揮手示意讓他離開,他這才松了一口氣。
碎石地上隆起了一個又一個小土包,都是廟裏或餓死或病死又尋不到親人下葬的人埋骨之地。沒有立碑,沒有標志物,朱元璋完全不知道哪一個小土包裏埋著的是那個心口不一的善良小師兄。
最後他自己動手替如源立了一個小小的碑石,卻遲遲不能用刻刀刻下如源的名字。
姜妍接了他手裏的刻刀,手腕發力刻下了如源的名諱,又想了一會兒,刻了一小句悼詞:“安眠於此,再無饑寒痛苦”。
他也曾經派人去固始城尋過陳四叔,可惜沒有一點消息。
酒樓化作灰燼,陳四叔不知還能依憑什麽作為生計。那場淒厲的分別仿佛猶在眼前,朱元璋明白陳四叔不可能選擇離開固始城。
那裏戰亂變動頻繁,沒有消息意味著什麽朱元璋很清楚。
得到回報的那幾天,朱元璋如常上朝批閱折子,沒有流露出一絲悲傷難受的情緒。夜晚摟著姜妍的力道卻幾乎勒得姜妍肋骨發疼,嗓音有些沙啞地向姜妍傾訴道:“阿妍,我心裏梗得難受。”
她不知道該怎麽安慰朱元璋,他沒有流淚,她也只能輕輕拍著他的背:“我知道,我都明白。”
還有一個特殊的日子,在南方駐守的趙普勝提前幾日便千裏奔赴回來。二人都沒有多言,只是擺了一桌子菜,找了一家戲班子在臺上咿咿呀呀地唱著,他二人則一人一杯溫好了的酒飲盡,剩下的一杯一杯的傾瀉在了土地上,敬給那些沒能在建國宴席上討到一杯酒喝的師兄弟們和師父。
回憶到這些,朱元璋的心情變得沈重,但他什麽也沒有說,只是安靜地替姜妍剝著一粒粒花生放進碗中。
二人靜坐了片刻,有宮人走來輕叩門扉:“陛下,娘娘,煙火燃放的時辰到了。”
他話落,姜妍與朱元璋同時將視線投向窗外。巨大的煙花綻放在鴉色的天幕上,照亮了整片天,讓深夜恍如白晝,就像是人為制造出一輪巨大的太陽。
“明年守歲的時候我們還能帶著我們的孩子。”姜妍看著他略顯冷峻的側臉,柔聲道:“新的一年到了,一切都是新的了,之後我們也會一起面對一切的,心情好一些。”她的手覆在他的手背上,稍有些冰涼,朱元璋便用另一只手將她的手籠住,讓自己的體溫能夠傳遞給她:“好。”
開春了,冰雪消融,枝頭放春,常遇春意氣風發地自東南回來了,興致勃勃地要與徐達規劃北伐的戰術。他與江眷眷約定此次凱旋便要十裏紅妝娶親,所以動力十足。
徐達怕他因此貪功冒進,將原本計劃帶在身邊的李文忠安排在了常遇春身邊。
常遇春的副將勸不住常遇春,李文忠外柔內
剛又是朱元璋的外甥,常遇春再怎麽樣也得聽李文忠幾句勸。
近乎全國的兵力被集中到了北方,北伐大軍帶著精良裝備浩浩蕩蕩地出發了。
然而陣勢太大,元軍早早便得了消息。他們打定了避而不戰的主意,依靠著對戈壁沙漠地形的熟悉分散躲藏。好在明軍此次北伐帶了許多對地形熟悉的蒙人向導,才沒有在覆雜艱險的環境中迷失方向。
元軍分散躲藏,徐達與常遇春的主力軍隊也只能分隊進攻。
沒了徐達的束縛,常遇春一路深入,如同一把尖刀直直就要插入元軍腹地,對一路遇到的牧民也沒有留半分情面。牧民中直接投降的還能享受俘虜一日一餐的待遇,只要有反抗便是全面剿滅,收繳牛羊的結局,即便是再要投降也不行。
一直只是學習書本戰術知識的李文忠對這種做法一時有些不能接受,得到卻只是一句懶洋洋的回覆:“這可是戰場,別那麽天真。”
“戰場屠殺敵人是理所當然。”李文忠皺了眉:“但這些牧民都只是些老弱婦孺,若是他們已經投降,沒有必要再全滅吧。”
常遇春聽他念叨得頭疼,他不是徐達,講不出許多大道理,語氣有些不好地說:“你書讀傻了吧,你以為元軍的糧食從哪兒來的,留著這些牧民養敵人啊?”
他說的有十足的底氣,李文忠信以為真,只能道歉離開,副官卻是有些疑惑地問:“被收押的牧民都已經嚴厲問過了,和元軍沒有聯系啊,將軍怎麽向李將軍這麽說?”
“那咱們的糧食從哪兒來,壓力全壓在國內,壓在陛下肩上?”常遇春的語氣更不好了,李文忠不懂就算了,副官怎麽也傻了:“這些牧民明明有機會投入我國,卻寧願游蕩草原,他們說沒聯系便是沒聯系了?”
“這是戰場,到底該對誰仁慈你自己想想吧。”常遇春將佩劍丟在了副官膝上:“你帶支隊伍去前方探路順便吹吹冷風清醒清醒吧。”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她又遵著醫囑過了幾日閑日子, 發現真的沒有什麽異狀了, 她也就不再願意聽從禦醫靜養修心的醫囑了。再這樣下去, 她的關節都要生銹了。
磨著朱元璋同意她依然按日子往國子監去後,隨行的宮人禦醫就只能提心吊膽地看著小腹微微凸起的女子滿懷激情地向學子們描繪類似海外仙山的傳說。他們隨時觀察著她的神情, 擔憂著一旦她露出痛楚不舒服的表情,便要立刻看顧照料她。
所幸沒有意外發生,姜妍宣洩了多餘的精力,又成功在這些擁有宏達前程的學子的心裏埋下了新大陸的種子, 滿意地收拾東西離開了國子監。
隨行人等舒了一口氣, 國子監的學生們也松緩了一直緊繃著的肩膀,氣氛再次活躍了起來,討論間不可避免地談起了剛剛姜妍描繪的美好藍圖。
“皇後娘娘方才說的耐旱耐寒耐貧瘠的農作物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存在, 若真的能夠種植這樣的作物, 怕是土地的產收得翻上幾番。”出身貧寒的農家子弟對姜妍提到的幾種土地作物表現出了十足的興趣。
“娘娘不過是與我們說故事, 你倒當真了。”另有一人嗤笑道:“若真有這麽神奇的作物,怎麽到現在都沒見有人種植,有做白日夢的功夫不如務實想想怎麽改良土質溝通水渠。”
“你才是笨蛋吧, 沒聽娘娘說,那種叫作番薯的作物是海外番人地域才有的嗎?”
“咱們這裏地大物博都沒有的東西,那些身上帶著怪味說著鳥語的番人怎麽可能有。”
“咱們這裏從前還沒有黃毛紅毛的番人呢,世界之大無奇不有,你又未曾探索過海外,怎麽就能篤定海外沒有這麽神奇的東西?你這就是自大!”
他們爭論不出結果, 但無論是信還是不信,心中都不可避免地對海外的未知產生了好奇心——好奇才是一切行動的動力,這就是姜妍講述的目的。
到除夕的時候,天上飄起了雪花,很快就在地上覆蓋了厚厚的一層,踩下去差不多能沒過腳踝。瑞雪兆豐年,原本煩憂明年北伐軍糧供給的劉基提著的心稍稍放下了,壓在下屬官員肩上的擔子也輕巧了些。
下雪了,溫度卻沒有降得太低,一直久處南方沒見過這樣大雪的姜妍趴在窗沿上眼睛發亮,然後披了厚重的鬥篷,只用手輕輕護住自己已經有些顯懷的小腹,便要踩雪玩耍。
朱元璋也沒有阻止她,只是喊住她替她換了雙厚實的絨靴,就站在一旁看著她開心地倒著行走在這片雪地上。
姜妍看著自己留下的一連串腳印傻笑,朱元璋的心也溫暖柔和了下來。直到她玩耍了一陣稍微露出疲態,他才迎上去借力半摟著帶她回屋歇息,又替她將已經帶了潮意的鞋襪都給換了。
兩個人坐在炭火盆旁邊,桌上放著的是兩人扮作平民夫婦購置的年貨。商道已經在全國鋪設開來了,作為京都的應天府街道上的貨物更是應有盡有,南北特產堆滿了桌子,看著便花花綠綠讓人欣喜。
房間內很靜,連木炭上火星跳動的聲音都能聽得見。溫暖的火光映在朱元璋的面上,姜妍聽見朱元璋輕輕說了句:“今年終於能過上一個好年節了。”
“是啊,終於吃飽穿暖又不用日日擔憂前路了。”朱元璋建國後國事再忙碌,也是行走在一片光明中,只需要做好一個統治者構建秩序排除蛀蟲,不像從前擔著手下萬人性命,每做一個決定都得考量著最佳選項,背負著犧牲同伴的沈重壓力。
那些苦痛的日子明明並沒有過去多久,兩人卻都有一種恍然隔世的感覺。
但他也沒有
將那些日子完全拋棄忘記。
朱元璋是個重視恩情的人,建國後封了劉繼祖一大片沃土。這個曾經贈他半畝貧田安葬父母的小地主完全想不到,那個許諾他報答的瘦弱孩童竟然成了這個帝國的統治者,真的完成了當年的諾言。
還有香樟廟,那座小小的廟宇沒有給朱元璋留下太好的回憶,卻因為朱元璋的發跡而被擴建成了皇覺寺。原本坐在廟正中的破落佛像也被替換成了朱元璋的塑像,香火更是源源不斷。
如今的住持早已經不是當年的住持了,廟裏的和尚也不知換了幾批了。朱元璋與姜妍回去過一趟,覺得住持看著有些面熟,大約是廟中從前的哪位師叔或是師兄,然而他已經記不得了。
但住持卻是知道從廟中出去的小沙彌從前都是受怎樣欺壓壓榨的,擔憂他回來追究從前的仇恨。
朱元璋問他廟中亡者都被埋在哪裏,他膽戰心驚地領他去了廟後山上的一片碎石地,直到朱元璋揮手示意讓他離開,他這才松了一口氣。
碎石地上隆起了一個又一個小土包,都是廟裏或餓死或病死又尋不到親人下葬的人埋骨之地。沒有立碑,沒有標志物,朱元璋完全不知道哪一個小土包裏埋著的是那個心口不一的善良小師兄。
最後他自己動手替如源立了一個小小的碑石,卻遲遲不能用刻刀刻下如源的名字。
姜妍接了他手裏的刻刀,手腕發力刻下了如源的名諱,又想了一會兒,刻了一小句悼詞:“安眠於此,再無饑寒痛苦”。
他也曾經派人去固始城尋過陳四叔,可惜沒有一點消息。
酒樓化作灰燼,陳四叔不知還能依憑什麽作為生計。那場淒厲的分別仿佛猶在眼前,朱元璋明白陳四叔不可能選擇離開固始城。
那裏戰亂變動頻繁,沒有消息意味著什麽朱元璋很清楚。
得到回報的那幾天,朱元璋如常上朝批閱折子,沒有流露出一絲悲傷難受的情緒。夜晚摟著姜妍的力道卻幾乎勒得姜妍肋骨發疼,嗓音有些沙啞地向姜妍傾訴道:“阿妍,我心裏梗得難受。”
她不知道該怎麽安慰朱元璋,他沒有流淚,她也只能輕輕拍著他的背:“我知道,我都明白。”
還有一個特殊的日子,在南方駐守的趙普勝提前幾日便千裏奔赴回來。二人都沒有多言,只是擺了一桌子菜,找了一家戲班子在臺上咿咿呀呀地唱著,他二人則一人一杯溫好了的酒飲盡,剩下的一杯一杯的傾瀉在了土地上,敬給那些沒能在建國宴席上討到一杯酒喝的師兄弟們和師父。
回憶到這些,朱元璋的心情變得沈重,但他什麽也沒有說,只是安靜地替姜妍剝著一粒粒花生放進碗中。
二人靜坐了片刻,有宮人走來輕叩門扉:“陛下,娘娘,煙火燃放的時辰到了。”
他話落,姜妍與朱元璋同時將視線投向窗外。巨大的煙花綻放在鴉色的天幕上,照亮了整片天,讓深夜恍如白晝,就像是人為制造出一輪巨大的太陽。
“明年守歲的時候我們還能帶著我們的孩子。”姜妍看著他略顯冷峻的側臉,柔聲道:“新的一年到了,一切都是新的了,之後我們也會一起面對一切的,心情好一些。”她的手覆在他的手背上,稍有些冰涼,朱元璋便用另一只手將她的手籠住,讓自己的體溫能夠傳遞給她:“好。”
開春了,冰雪消融,枝頭放春,常遇春意氣風發地自東南回來了,興致勃勃地要與徐達規劃北伐的戰術。他與江眷眷約定此次凱旋便要十裏紅妝娶親,所以動力十足。
徐達怕他因此貪功冒進,將原本計劃帶在身邊的李文忠安排在了常遇春身邊。
常遇春的副將勸不住常遇春,李文忠外柔內
剛又是朱元璋的外甥,常遇春再怎麽樣也得聽李文忠幾句勸。
近乎全國的兵力被集中到了北方,北伐大軍帶著精良裝備浩浩蕩蕩地出發了。
然而陣勢太大,元軍早早便得了消息。他們打定了避而不戰的主意,依靠著對戈壁沙漠地形的熟悉分散躲藏。好在明軍此次北伐帶了許多對地形熟悉的蒙人向導,才沒有在覆雜艱險的環境中迷失方向。
元軍分散躲藏,徐達與常遇春的主力軍隊也只能分隊進攻。
沒了徐達的束縛,常遇春一路深入,如同一把尖刀直直就要插入元軍腹地,對一路遇到的牧民也沒有留半分情面。牧民中直接投降的還能享受俘虜一日一餐的待遇,只要有反抗便是全面剿滅,收繳牛羊的結局,即便是再要投降也不行。
一直只是學習書本戰術知識的李文忠對這種做法一時有些不能接受,得到卻只是一句懶洋洋的回覆:“這可是戰場,別那麽天真。”
“戰場屠殺敵人是理所當然。”李文忠皺了眉:“但這些牧民都只是些老弱婦孺,若是他們已經投降,沒有必要再全滅吧。”
常遇春聽他念叨得頭疼,他不是徐達,講不出許多大道理,語氣有些不好地說:“你書讀傻了吧,你以為元軍的糧食從哪兒來的,留著這些牧民養敵人啊?”
他說的有十足的底氣,李文忠信以為真,只能道歉離開,副官卻是有些疑惑地問:“被收押的牧民都已經嚴厲問過了,和元軍沒有聯系啊,將軍怎麽向李將軍這麽說?”
“那咱們的糧食從哪兒來,壓力全壓在國內,壓在陛下肩上?”常遇春的語氣更不好了,李文忠不懂就算了,副官怎麽也傻了:“這些牧民明明有機會投入我國,卻寧願游蕩草原,他們說沒聯系便是沒聯系了?”
“這是戰場,到底該對誰仁慈你自己想想吧。”常遇春將佩劍丟在了副官膝上:“你帶支隊伍去前方探路順便吹吹冷風清醒清醒吧。”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