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76章 裂縫再現【已捉蟲】

關燈
何陽軒從口袋裏拿出來三個糖塊給他們,仨孩子將糖塞嘴裏臉就笑了。有人說甜蜜能帶給人幸福感,至少對於孩子們來說是這樣的。

何陽軒指指一條壟的終點:“你們幹完活就有糖吃,最先幹完的能多吃一塊。”

然後孩子們一邊發著牢騷,一邊暗中比較將三條壟全部種完了。

八個人的速度怎麽也比兩個人的快,不過說好了是幹兩天,將這三條壟補種完了時間還很早。

一到了中午,爺爺家裏那邊鎖上門,過來送飯。

之前倆人吃飯,都是從何陽軒空間裏拿的,反正坐在車裏也沒人發現。現在要麽帶盒飯,要麽就要爺爺給送了。

因為多出來六個人,不能用空間裏的食材,所以全部用的溫室裏收獲的食物。

飯是白米飯,菜是兩個,一個是西紅柿炒雞蛋,一個是辣椒炒肉。

那六個人雖說是過來賠償的,可也是用工錢頂苗錢,飯還是要供的。

八口人坐在地頭石頭上一人捧著一個飯碗,補充著一上午損失的能量。

最小的五歲孩子,夾起一塊肉,擡頭一臉天真地問爸爸:“爸爸,今天也過年嗎?”

孩子太小了,這兩年的災難,讓他忘記了小時候的好日子。他為數不多的記憶裏,只記得上次吃肉肉是在過年,小小的孩子,只覺得肉是過年才能吃的食物。

父親眼睛一酸,伸手揉揉他腦袋:“吃吧。”然後將自己碗裏的肉夾給他幾塊。

其實這些肉對於林家來說,不過是最普通的一餐,可對於那些家裏吃不上肉的人來說,那是相當的奢侈。

其實孩子的惡很簡單,有的時候僅僅是覺得有趣。但孩子的成長也很簡單,有時候可能就是一頓說教,就能讓他們記住一輩子。

林謙二人給他們三個孩子上了很好的一課,讓他們知道播種的疲憊和食物的珍貴。

下午四五點的時候,林謙就叫停了。別人家都是幹活到天黑才舍得回家,林謙家裏還是習慣朝九晚五。既能讓人很快適應這樣的疲勞,又不至於太累,有足夠的時間休息。

林謙要將三家人送回去,爺爺打來電話,說帶他們回家裏坐坐。

林謙知道爺爺心疼孩子,這熊孩子教育是教育過了,不過該疼還是要疼的。

這讓孩子們曬一天太陽累一天,其實林謙這氣也消了。

孩子知錯了,人家大人也願意管教,這樣就挺好。

“孩兒們,餓沒餓?”林謙坐在副駕駛上回頭看仨孩子。

“餓啦!”三張小嘴異口同聲。

“那乖不乖?”

“乖!”

“明天還去不去地裏了?”

孩子們有些猶豫,最大的那個孩子開口問:“有糖吃嗎?”

“有。”

“去!”

林謙轉頭看一眼何陽軒,何陽軒開著車也沒回頭看他。

車停家門口。三個家長知道是要給孩子們吃的,也不好意思跟著,就先回家了。有的人家幹活時間長,回家晚,這時候回去還能多幫幫忙。

林謙家裏頭每天都能收獲些牛奶。因為不怎麽會做奶食,平時也就弄來些早上喝的。

早上爺爺特意多擠了些牛奶,煮開消毒以後,晾涼放入蜂蜜。

仨孩子到的時候,進屋六只小眼睛就滿屋子的看,又是好奇又覺得新鮮。

爺爺把仨孩子叫到一邊,開始給仨孩子上課:“今天累不累啊?”

“累!”

“種地辛不辛苦?”

“辛苦!”

“那以後還踩不踩苗了?”

“不踩了!”

爺爺滿意點點頭,將三杯加了蜂蜜的牛奶給他們。就算大孩子也快忘記上次喝奶是什麽時候了,而且牛奶裏面加了蜂蜜,味道更佳香甜可口。

“為啥爺爺家有奶奶喝,我家沒有?”大一點的孩子問道。

“因為爺爺家養牛了。”

“為啥我家沒有……”小一點的孩子問。

“因為養牛很辛苦。”爺爺伸手揉一揉他的小腦袋,“而且牛要吃很多東西,只能產出來一點點奶,還不是一直有,只能吃一兩個月就沒了。爺爺家地裏種了那麽多東西,不光是人吃,還要餵牛。”

小女孩想一想,開口道:“是不是爺爺種地,地裏苗長大,就能讓牛吃飽,牛吃好多東西以後,就能喝到甜甜的奶了?”

爺爺笑得頗慈祥:“是啊。所以你們踩壞苗才讓你們叔叔那麽生氣。你們只是覺得好玩,可讓牛沒有吃的了,不光咱們沒有奶喝,牛寶寶也要餓肚子了。”

要他們認錯是一方面,同樣還要讓他們知理。現在世道不好,孩子再小再心疼也要讓他們盡快成長起來,否則大人心疼他們,環境永遠不會。

淘氣犯錯大人可以不計較,可現在這社會,一時淘氣就有可能搭上性命。比如去年那個在地縫上玩勇敢游戲的孩子,現在他獨居的父親還處於自責中難以自拔。

三個孩子看看杯中的牛奶,小腦袋都低下去了。如果說幹活讓他們長教訓,知道這種事情不可以再做了,那麽現在爺爺的一番話就真的讓他們感覺到他們錯了。原來他們一時的玩鬧,真的會造成很壞的結果。

爺爺自然看得出他們的情緒,很滿意的給每個孩子一塊糖,讓他們拿回家吃。

沒留他們吃飯,因為天快黑了,再不回去孩子家長就要著急了。

林謙跟何陽軒到家也沒閑著,將明天要種的苗準備上,再看看牲口們的狀態。爺爺按時餵過了,也不用二人再忙了。

爺爺做好了飯,等著倆孫子上桌吃飯。

“其實咱們雇幾個孩子在家裏幫忙也不錯。本來在溫室裏面條件好,不用風吹日曬的,活也不重。雖說費些時間,不過小孩子就是浪費時間的時候。”爺爺喜歡孩子,家裏林謙跟何陽軒二人忙也確實有些吃力,雇些孩子來,也算是一舉兩得。

前提是孩子們都能聽話。

“那咱家不是成了幼兒園了?”何陽軒笑道。

“您要是能管住那些小兔崽子不搗亂,其實也挺好。這不是國家還要支持各家各戶弄溫室嗎?咱們可以再多建幾個溫室。這樣咱們缺人手,讓孩子們過來幫忙,也能省不少事,賺得糧食也多。”

“如果全面支持弄溫室,菜價要不了多久就不值錢了。”何陽軒潑涼水道。

“甭管能賣多少,咱們規模保持住了,以後心裏也有底氣。再說,好好教教村裏頭孩崽子們,也是給他們找點事兒幹。”

總說小孩子學習重要、健康成長玩樂重要。可在這世道,孩子會的再多、再自由,也沒有提前學會在這個世界生存重要。就好像野外出生的牛羊,一出生就要學會逃跑來躲避天敵。

一家人小心對待跟村裏人的關系,家裏有富餘的時候也不介意伸手幫村裏人一些忙,做點善事沒有什麽不好。

第二天仨孩子一早扯著家長過來幹活,昨天確實累得厲害,回家也躺炕上打滾撒了好一會兒嬌。可一覺起來休息夠了,滿腦子都是這邊有甜甜的牛奶喝,還有糖和肉吃。

對比大人們每天面對地裏頭有些無奈的疲憊,孩子們的活力就好像用不完一樣,不論累成什麽樣子,一覺起來又是活力滿滿的樣子。

一天忙下來,林謙家地裏就種過一半了。

當天晚上爺爺又給仨孩子準備了牛奶喝。第三天孩子們還想去林謙家幹活,結果家長告訴他們說好了幹兩天用工錢抵菜苗,現在兩天過了不用去了。

其實家長們都以為孩子們這兩天受了罪,肯定不樂意去了,結果這仨孩子都哭著鬧著要拉著爹媽一塊去幹活去。

也就這時候,家長們才真正體會到到林謙家教育的好處。看上去覺得孩子們都受苦了,十分心疼,可這兩天以後孩子們不再滿腦子的玩和搗亂,而是學會幹活知道心疼人了。

孩子們鬧著要去林謙叔家幹活,家大人也覺得孩子們成長得挺明顯的,也有這個心,就去找林謙看看能不能幫忙多帶幾天孩子。剛好林謙還是大學生,現在學校都關門了,真要是能教會孩子們些東西,花糧食也樂意。

這事其實就不歸林謙管了,爺爺喜歡孩子,也樂意當孩子王。

“我家溫室你這也看到了,後面開始用無土栽培種菜,也確實忙不過來。你們要是不心疼孩子幹活,送我這也行。我能管管孩子,他們這邊幫我幹幹活挺好,就怕你們心疼了,覺得我讓孩子們幹活是在欺負孩子。”

其實倒退十年,村裏頭就基本沒有孩子幹活了。計劃生育後每家人就一兩個寶貝疙瘩,加上條件都好了,大人們因為自己小時候吃苦吃多了,也都憋著把最好的都給孩子,哪還舍得孩子幹一點活?

現在孩子更稀少,可環境更惡劣。學會幹活,甚至學會養活自己,能讓他們在這世上過得更好。

再怎麽心疼,也要拎得清什麽世道。

“那沒事,我家孩子皮實,真要是淘氣了就往屁股上踢。”那十歲男孩的家長笑道。

很少有人將孩子交給別人時候會說:“這孩子打不得罵不得,是我家寶貝。”

聰明些的家長都會把自家孩子說的能多壞有多壞,這樣讓對方做好心理準備,後面孩子做好事了才會有驚喜感而獎勵孩子。

這種做法類似於嫁女兒的時候,娘家人都喜歡說自家閨女怎麽怎麽嬌氣,怎麽怎麽十指不染洋蔥水。若是嫌棄這婚就別結了,別讓我家閨女禍害你。如此女孩到了婆家,偶爾洗個盤子婆婆都能誇半天。

爺爺哪裏能不明白這種事情?

這仨孩子白天都進入溫室裏面幫忙,晚上的時候自己就能回家,左右村子不大,家大人也放心。

林謙跟何陽軒繼續倆人種苗,這邊將地裏頭都種出來,再去插秧。

插秧這活瞧著簡單,其實比栽苗難得多。雙腿穿著靴子在水田裏一走走一天,一天下來消耗的體力都是翻倍的。

而且倆人還是新手,沒什麽經驗,還在泥漿裏摔了一跟頭,弄得頗狼狽。

可漸漸的,這其中的樂趣也在這裏,親手將一棵棵稚嫩的幼苗插入土中,眼瞧著它們長大、成熟,這種成就感是需要雙手去得到的。

這邊插秧還在忙碌著,家裏頭泳池裏面的魚肚子都大起來了。

林謙和何陽軒晚上回家的時候爺爺正在送仨孩子離開,剛洗把臉,爺爺就把魚的事情跟他們提了。

“這不少魚瞧著肚子都挺大的,應該能繁殖了。不過也不著急,你們這幾天夠忙的,過兩天再準備也行。”

二人去游泳池看看,鯽魚一直餵的囤積的魚糧,當初買了很多,放在何陽軒的空間裏頭。瞧這樣子,如果一直保持這麽多的魚,大概還能餵個三五年。只是三五年以後若是找不出代替品的話,這養魚的數量就要大幅度減少了。

林謙倒是有養禾花魚的想法,只是之前諸多條件不準許。受限就是魚苗的問題,魚還沒辦法繁殖。而這些現成的魚也不可能放進去,因為游泳池裏面有凈水裝置,沒兩三天就會凈化一次水質保持水的幹凈,同時也會定期換水和註氧,這群鯽魚算得上是溫室裏的花朵,貿然送進稻田裏根本活不了。

同時家家戶戶都有給稻田打農藥施肥的習慣,大大降低了魚的成活率。即便是活下來了,魚肉裏面含毒量也高,長期吃對人身體不好。

不過今年整體條件都挺好的。魚到了繁殖期可以繁育了,而地裏因為物資短缺的問題,很少有人家打藥了。其實打藥若是在正常範圍內,養出來的魚吃問題不大。只是往年為了多產量,家家戶戶都是拼了命的施肥、施藥,左右不是自家吃,收成越多賣得錢越多。

現在物資即便買得到也要限量,且種出來的東西都要留著自家填飽肚子,自然都舍不得用太多了。

林謙跟何陽軒這幾天晚上再累,也會在吃完晚飯後跟一塊研究研究鯽魚養殖方面的書。

將需要準備的東西列個單子交給爺爺,讓爺爺抽空準備,等二人插完秧就弄這群小家夥。

其實家裏頭稻地不多,也就三畝多地,不過二人不習慣幹這個,手法生疏。幹了兩天適應以後速度才快起來,別人家兩個人兩三天就幹完的活,兩個新手幹成這樣也不容易。

游泳池的這個溫室平時都是鎖著的,也不讓孩子們進來。孩子們好奇,只告訴他們這裏頭養的小魚膽子小怕見到外人。這些孩子也不清楚他們家養了多少魚,只是很聽爺爺的話,爺爺不讓去就不去了。

幹完了活,二人休息了一整天。林謙一覺起來都十點多了,坐起來肚子就開始叫。何陽軒沒在身邊,他下樓去看。

結果在樓梯口就聽見下面孩子說話的聲音。

“報告太爺爺,我完成了七個育苗盤,狀態良好請指示。”

“報告太爺爺,我完成了八個育苗盤,狀態良好請指示。”

“報告、報告舅老爺,我完成了六個育苗盤。”

林謙走下樓瞧見三個小家夥有模有樣的站成一排挨個跟爺爺作報告,忍俊不禁道:“爺您這列兵呢?”

“差不多。管理管理我的小兵蛋子。”爺爺手裏拿著三根肉串,叫一個人一個人就跑步過去領。

三個人都領到了也不會立刻吃,而是跑回去站好,等爺爺下了指令才開始吃。

還真是標準的軍事化管理。

林謙對此的感想是爺爺當兵的電視看多了。不過別說,這麽一管這仨孩子還真有些模樣了。

林謙直接去游泳池,何陽軒果然在這邊觀察著。

何陽軒從空間裏拿出來幾個箱子,拿著漁網在游泳池裏頭挑挑揀揀,分公母找出繁殖期的魚,在箱子裏裝上水,將魚裝進去,然後二人將箱子一個個搬上樓。

二樓的環境比較幹凈,溫度也穩定,更加適合給它們繁殖。至於樓上原本養的魚,除了進入繁殖期的魚,剩下的全都轉到游泳池那邊去。

今年在稻田地裏做個試驗,如果成功了,明年就多孵化育苗往外賣。自家牛羊不能往外賣,豬要限量,只是雞鴨鵝來解決吃肉的問題有些勉強,這食譜上再加個魚也不錯。

魚先放在樓上小養魚池裏面,用溫水通過循環過濾造成流動來刺激魚成熟。

二人沒什麽經驗,只能連猜帶蒙,瞧著那條魚狀態差不多了,撈出來往盆裏頭分別擠魚卵和魚精。

鯽魚魚卵外面有一層粘膜,對於人工繁育來說,要優先將這層粘膜去掉。

對二人來說相對簡單的方法就是用生理鹽水去洗,將魚卵倒入生理鹽水裏,分批次攪入魚精,大概三分鐘左右就可以正常孵化了。

二人對這種事情一回生二回熟,一個攪一個添。何陽軒看著攪動的液體,隱約能瞧見裏面點點魚卵,開口來了句:“技術不錯。”

林謙差點把整盆魚卵扣他頭上。

林謙家裏每天都會有些生意,也就有人知道了這邊爺爺帶孩子的事情。

農忙時期,家家戶戶都在忙碌,自然沒工夫看孩子,也都有心帶孩子過來,可相互關系不熟,又不好意思開口讓人家給帶孩子。跟這邊三個孩子的家長去打聽,原來也不算是白帶孩子,孩子去人家家每天還要幹不少活的。

問問幹活的孩子,每天都做些什麽,孩子們將每天的工作數出來,那些動心的家長又往回縮了。因為在大人眼裏,這些工作完全可以安排給大人了,而林家竟然全讓小孩子做,還不給工錢的那種。

小心眼些的,就覺得林謙家裏是白占便宜。也有少數想讓自家孩子鍛煉鍛煉的,畢竟自己家孩子舍不得管教,這邊有幹活的,讓孩子去兩天知道知道辛苦也好。

只是他們都忽略了一個細節,孩子們提起自己的工作都很開心,也很積極。

家裏這邊的魚卵還沒孵化出來,家裏孩子多了兩個。都是六七歲的男孩子,瞧著還挺淘氣的,一看就是家長送過來“體驗生活”的。

爺爺當然猜得到家長的意思,也都收下了。

林謙跟何陽軒兩個上過大學的兔崽子都能被爺爺收拾得服服帖帖,更何況幾個小孩崽子。

林謙去找劉志鳳,也勸她白天把孩子放爺爺這邊,爺爺已經帶五個孩子了,多一個也不怕什麽。劉志鳳家的姑娘從小就懂事,也知道幹活,來到爺爺這邊適應的最快,幹起活來也從來不叫苦。

林謙跟何陽軒只是偶爾過來看一眼。溫室裏需要技術的工作還是不放心交給孩子的,依舊由兩個人親自弄。

二人每天上午去地裏看看苗的存活情況,給一天澆一次水,遇到死苗及時補種。下午在溫室裏忙碌,同時也開始往外放養蜜蜂,遇到滿了的蜂巢,就將蜂蜜取出來儲存好。

蜂箱只有兩箱,產出來的蜂蜜也有限,所以這個並不會往外面賣,只留著自家吃。

爺爺高興的時候會沖一點蜂蜜水給孩子們,剩下的都在冰箱裏存著。

二人過了幾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子。第四天,就在二人開始懷疑自己孵化失敗的時候,開始有小魚苗破卵而出了。

剛從魚卵裏出來的小魚只有一點點,不註意根本瞧不見。

小心的將小魚苗裝出來,餵些豐年蝦卵,這些開口飼料還是何陽軒空間裏存著的。可惜放進裏面以後,蝦卵就不能再孵化了。不然孵出來小豐年蝦,對於育苗來說更有營養,自家也可以繁殖豐年蝦。

“這大魚還那麽大呢,這小魚崽子就這麽個小黑點,還真挺能長的。”何陽軒忍不住伸手戳一戳。

“長得快著呢。不過咱們是不是繁殖的早了點?這時候等長到適合投放的時候,地裏頭稻苗還沒長大呢,不得吃稻苗?”林謙拿小棍攪一攪水裏。

何陽軒道:“稻地邊上不是有溝嗎?先放溝裏,等稻苗長差不多了再說。就是魚苗太小的話,不容易擋住溝兩頭,容易逃跑。”

“逃跑倒是不心疼。咱們這能繁殖的魚不少,有這些魚,基本上天冷前想要多少魚苗就有多少。到時候可能咱們一不小心養出來太多,只能扔河裏也說不定。”

“真要是多到用不了賣給村裏也行。雖說禾花魚能不能成還是兩說,提前把情況說明白,賣得便宜點也不會落埋怨。不過今年以後咱就不用緊巴巴的吃魚了,相吃多少吃多少。”林謙看著一個個小小的魚苗,這哪裏是魚苗,是一口口香噴噴的魚肉。想想爺爺做魚肉的手藝,頓頓吃都吃不膩。

“那咱們吃魚的問題是解決了。剩下再看看還有別的啥能養的,豐富一下品種也能多吃些。”何陽軒想想又道,“雖說咱們什麽都不缺,可多養點總沒壞處。”

何陽軒空間裏囤積了大量的食物,其中還包括很多末世前就很珍稀的食材,所以倒是不怕什麽東西吃不到。

“多跟政府聯系唄。咱們先增加生產力,只要生產力上去就不怕買不著東西。”林謙打個哈欠,將給小魚打氧氣的機器啟動。

二人檢查一遍所有電器都沒問題,蓄電池情況也很好。再去看看外面天氣,天氣晴朗,不用將太陽能收回來,風力發電沒什麽問題,也就回屋準備睡覺了。

睡覺前林謙心血來潮在床頭放了兩個瓷盤,一左一右分別燒了一個松脂木塊。瞧著那騰騰燃燒的火苗,感覺一下村裏頭大部分人夜晚的狀態。

“說起來,大部分人連這個也沒有,天一黑除非圓月,否則兩眼一抹黑,跟一兩百年前一樣了。”洗漱完的林謙爬上床。

“也別瞧不起古代人,古代窮人家也有燈油燒的。”

以前窮人燒油,富人燒臘。燈油光亮小,還有味道,不過價格低廉,即便窮人也燒得起。而蠟燭幾乎沒有味道,火苗大照的亮,只是價錢稍貴,只有富人舍得大量買來用。

現在的條件還不如古代,至少在晚上照明這方面。

林謙道:“我聽說以前有人家燒豆油的,有燈芯就能用。只是那光比燈油還小太多,一斤半斤的豆油夠用一年的。”

何陽軒貼上去抱住林謙:“你說咱們村有沒有這麽用的?”

“有事肯定有。不過肯定少見吧,畢竟現在有豆油用的也不多。”林謙想想,按照正常人家吃油的速度,這二年來怎麽也吃光了,政府那邊的補助也沒給過這個。

“聽你這麽一說,說不定今年政府補助能給發豆油下來。”何陽軒手不老實的往林謙睡衣裏頭伸。

林謙壓著何陽軒的手,還面帶嚴肅的跟他討論:“你說政府這麽送物資還能堅持多久?就算咱們國家屯了再多的物資,也經不起這樣只出不進。如果生產再不上去,恐怕政府這邊就要采取別的行動了。”

“咱們窩在村裏,連其他地方的狀況都弄不清楚。不過如果是我的話,先觀望,等今年秋收了再說。如果說今年秋收的收成仍不理想,那麽就要考慮節省物資,率先保證一部分人的生存,然後大規模建立能夠短時間內恢覆生產甚至提高生產的環境。等這部分人改善了,再去幫助剩下的人。”

這是標準的先富帶後富的方法,也是執行度相對較高的方法。只是現在不是以前,以前再怎麽貧窮也不至於餓肚子,更不會餓死,可現在執行這個決定,那就代表相當一部分人會因為過度饑餓而餓死。

其實現在就有人開始餓死了。只是這邊條件相對較好,人們狀態也比較樂觀。

去年冬天死去的人都已經入葬,而現如今的環境還算是風調雨順。人類是最能夠調節自身狀態的種族,這種時候都抱起積極的態度,也只有這樣,才能鼓起勇氣面對更多。

天氣日漸炎熱,林謙也停止了去地裏頭給苗澆水。已經澆了這麽長時間,苗的根應該長出來了。剩下的能存活多少,就要看它們自己的本事了。

不過稻田裏頭的水稻漲勢還是相當喜人的。晴空烈日對於旱地來說可能要命,尤其是發芽階段,可對於稻田來說,只要河水沒有幹枯,太陽是越大越好。太陽越大,禾苗長得就越快。

魚苗長的比預料中還要快,一開始幾天投餵豐年蝦卵,幾天的功夫就能吃一些精細的魚飼料了。

二人每天都會去稻地看一下。值得慶幸的是稻地長大的速度比預料的更快一些。幾天緩苗後,那小苗也是蹭蹭的長。

如此,就算將小小的魚苗放進去,也不用太怕小魚苗會吃光稻苗了。

等農忙結束後,政府那邊的蓋溫室扶植政策也正式落實了。

不是每個村子都有,只有幾個距離城鎮或鄉鎮較近的村子才有。國家可以報銷每戶人家一個溫室的百分之九十的資金,還會提供工程隊來協助建設。

不過若是建更多的,國家就不管了。與此同時,政府重新整理了土地使用問題,村裏大部分都死了,很多死絕戶的人家的土地都是由親緣較近的親戚來繼承。政府下來的規定是,人死,他的土地父母或子女有繼承權,兄弟姐妹不可以。如果沒有父母或是子女繼承土地,那麽土地使用權國家收回,由國家來決定使用。

為此村裏頭還鬧了兩場。那些繼承了兄弟或是親戚土地的哪裏舍得將地拱手送出去?去村長那裏鬧不管,便有糾結起來集體去縣裏上訪。

打的旗號也是冠冕堂皇,說明明是他們家的地,偏偏要拿走。這是國家憋著餓死他們,搶他們的東西,這個說什麽都不行。

說起來挺諷刺的,這麽義正言辭的上門去索要那些本就不屬於他們的土地,他們好像忘了,那些土地本來就是國家分給普通人的。而現在大部分機械都因為鬧鼠災的時候被咬壞了零件無法使用,播種只能靠人工。每個人的勞動力有限,能種出來的地就那麽多,再多只會讓人累垮,要著也是勞神傷力,可偏偏就是貪心不足。

如果是以前,遇見這種事可能還會以懷柔的手段去解決,力求以和為貴。可現在是什麽時候?深入末世一點問題都有可能影響整個國家,自然不會客氣。

當天前去上訪的人,先是好言相勸,若是不聽便警告。一旦警告不聽的,便剝奪今年的所有扶持物資供給。這個意思是,以後一年村裏再發什麽物資都沒有他們的份。如果這樣還要鬧,那便是以妨礙公務罪拘留。

如果還有擰的人拘留後仍舊鬧事,那就只能入刑了。現在的監獄進去可沒以前那麽享受,那是真正的以絕對的勞動換取少量維持生命的食物,哪裏還有在外面自己種地自己吃的自在?

如此那些去鬧著上訪的人回來也老實了。有幾個鬧得厲害的,別說是今年全家的救援物資沒有了,連建溫室的補助也沒了。如果還想自己弄溫室,政府也提供工程隊,只是一切費用自理,可以用等價物品支付,比如糧食。

只是現金上面,現在通貨膨脹,金錢的價值起伏不定,至今國家高層還在為此多次協商。國家人口大幅度減少,到現在為止,原本十四億人口使用的錢幣變成了不足四億人使用,那麽即便排除生產力的問題不算,現在的十塊錢相比之下的購買力也只能等同於之前的一塊多一點。

如此原本那些辛辛苦苦攢錢的人,這些錢都不值錢了。

最好的應對辦法就是發行新的鈔票,可新鈔票的發行可能會面臨更多的問題,這不是一兩年就能夠解決的。

眼下最好的辦法啊,也只能暫時用糧食作為貨幣來穩定市場。而國家上面還在擬定重新啟用糧票來平衡物價,只是這種事至少需要一年才能全面實施。

當然,這些都不是普通老百姓能夠操心的。

爺爺擺弄收音機,還真收到了幾個臺,現在還在播送電臺的也就是政府官方了。現如今電量珍貴,不過電池還有少數的流通,所以這些電臺是提供給能收聽收音機的人準備的。

內容還算豐富,每隔十五分鐘,會有個十五秒左右的加油打氣的鼓勵聲音,剩下的節目什麽曲藝語言歌曲一應俱全,晚上還會有個主持人講故事。

爺爺得了個新鮮,每天都會聽一會兒。白天帶著孩子幹活的時候,也會打開收音機,讓孩子們一邊幹活一邊聽收音機,也能減少些無聊。

林謙從村長那邊知道了村裏人去上訪的鬧劇,其實心裏頭有了計較。

忽然這麽大刀闊斧的整頓土地,加上只有少數村莊才實行溫室補助,其根本原因並不難猜。就是為了合並村裏,將人口集中起來。

方便管理,也提高了人們生存的幾率。

半個月後,林謙瞧著已經看不見水的稻田,跟著何陽軒合力將魚苗倒入稻田,還將一些魚食混入水裏,作為魚苗們適應稻田生活前的食物。

而二人剛從地裏頭出來,一進村就聽見幾人正在討論著什麽。

林謙走過去,他們瞧見了林謙,也沒避著他,因為這事跟林謙稍微有點關系。

“咱們村口又出事了。”

“咋了?”林謙忙問。

“就是去年地震裂開的那個地縫。之前不是釘了好幾塊木板嗎?這回徹底頂開了!裏面還真有東西,是一棵樹!要說是什麽東西往上長頂開了也不是不可能,可那樹誰都沒見過,長得還挺快。昨天頂開的時候長出來一尺多高,今天都快一米了。不少人都過去看,村長都去鄉裏匯報去了。”

二人平時很少在村裏走動,這要不是遇上了也不知道。

不過這種事情,他們知道也容易。因為家裏頭有個八十來歲的爺爺,身為全村一個年齡最大且不糊塗的老人,這種大事少不了過來找老爺子。

果然,林謙加快步子回家,剛到門口就看見爺爺帶著幾個孩子跟兩個人走出來。

孩子們一共六個,一個跟一個保持著隊形,走起路來整齊劃一,有模有樣的。

“還帶著孩子過去啊?”林謙二人走過去。這縫隙那邊掉進去過孩子,平時都是禁止孩子過去的,更何況現在從裏面長出來一棵奇怪的樹。

爺爺點頭笑道:“這不人多嗎?給他們看看我家的童子軍。”

六個孩子在門口排好隊,那最大的十歲男孩身為隊長,等候爺爺發號施令。爺爺這邊一句出發,他高喊一聲:“立正!齊步走!”

何陽軒歪著頭,瞧著爺爺拄著拐棍帶著孩子們一塊往村口走,手肘碰碰林謙:“咱爺爺這一套夠專業的。”

林謙沒當過兵,哪裏知道什麽專業不專業。

“這一年咱爺不也喜歡看打仗的電視劇嗎?還有特種兵的劇,說不定是從裏頭學出來的。”林謙道。

“那真要是這樣,咱爺也是真有本事。六個小祖宗能被訓練成這樣,這時候的孩子可正是淘氣的時候。”

“咱倆這大的都能被他捏手裏何況還不懂事的小屁孩。”林謙太了解爺爺,從小到大,林謙就沒有過叛逆期,基本上剛有點苗頭就被爺爺神不知鬼不覺的扼殺在苗頭裏了。

別說瞧著是個慈祥的老人家,其實蔫兒壞著呢。

“也是。”

一行人到了村口,幾個孩子在樹蔭下站作一排,此時這邊已經圍了不少人,眼瞧著這群孩子一路走過來滿是好奇,有人去跟他們說話也沒人理會。

這時候爺爺開口一句:“自由行動,遠離地縫!”

這群孩子這才炸開鍋四處跑開玩去了,難得他們休息不用幹活。

大家看這一個個小娃娃真被爺爺教得有鼻子有眼的,就忍不住過去跟爺爺打聽怎麽回事,爺爺回答也很簡單:“我們家實行軍事化管理。”

爺爺教這群孩子,確實把軍隊裏的那一套套用進來了。不過對孩子們也足夠好,家裏面好吃的好喝的好玩的都有,孩子們幹活的時候確實辛苦,可休息的時候能享受到平時享受不到的。

對於孩子家長來說,爺爺這裏是免費的幼兒園,而對於爺爺來說,有了玩伴之餘,也請了這群不用薪水的小家夥,給兩個孫子減負,算是各取所需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