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64章

關燈
程立邦聽爸媽說打算讓他退學, 當場表示不願意。

“媽, 我大哥也退學嗎, 立偉也退學嗎?他倆不退學,憑啥讓我退學?”程立邦表示他非常委屈。

就算他成績不算太好, 可也沒考倒數,爸媽竟然讓他退學?

退學以後,他豈不是要天天下地幹活, 以後跟村裏人一樣, 跟土坷垃打一輩子交道, 不會有任何出息, 被埋沒在河上村這片土地裏。

雖然程立邦話少, 但他好歹讀了初中, 有了自己的想法和理想, 也許對未來還有了規劃, 當然不願意被爸媽硬生生地折斷羽翼。

劉玉香苦口婆心跟兒子解釋:“我和你爸也不想讓你退學, 可是你們仨一年比一年大,眼看挨個就要結婚了。你說說,到時你們結婚能不花錢嗎?我跟你爸就那點本事,一年攢不下幾個錢, 現在還不是為了你們將來考慮。就是小三,等他上完小學,我和你爸也不打算讓他上初中了。你大哥眼看就要考出來了,讓他退學太虧。如果他考上大學端了鐵飯碗,以後不能不拉巴你和立偉……”

劉玉香也是覺得沒辦法。分家以後, 兒子們的婚事全壓在她和丈夫身上,關鍵是家裏孩子都上學,沒有幫著賺工分的,就指著她和丈夫賺錢養家,一年存不下多少錢。沒錢將來怎麽給兒子出彩禮?出不起彩禮,兒子們就結不了婚,到時豈不是讓村裏人看笑話。

劉玉香的想法也是這年頭很多父母的想法。好多人家因為供不起太多兒女上學,會在其中選擇一個,集全家之力供一個孩子上學。而這個孩子成才之後,會拿出一部分工資幫助家人,或者是幫兄弟姐妹介紹工作或對象,或者是為他們的兒女忙活。

可是,程立邦還小,對未來結婚的事從未考慮過。他現階段的理想是高中畢業以後,能在城裏找個工作,以後再想辦法在城裏安家。

程立邦聽說了,城裏招工都招有文化的,最起碼也得初中或高中畢業。他連初中都畢不了業,怎麽去城裏找工作?

所以,爸媽讓他退學,程立邦不願意。

可是他想上學,就得讓爸媽出學費,爸媽不出學費,他也上不了。

所以,程立邦去找爺奶了。

“爺爺,我爸媽說不讓我上學了?”

程爺爺吃了一驚問:“為啥啊?”

立邦都上初中了,再上幾年就供出來了,這時候讓他退學多可惜。

程爺爺作為程家的大家長,自然更希望子孫後輩有出息,所以沒分家時,他讓家裏孩子都去讀書。

在程爺爺看來,想要程家興旺,還得子孫有出息才行。所以他讓所有孫子孫女上學。至於孩子們能讀到什麽程度,全看他們自己。

可是自從兒子們分家後,孫子孫女們上學的事就不歸老兩口管了。他只能盡量勸兒子們讓孩子上學,可是卻不能強制要求送孩子們去上學。

分了家以後,他管不了那麽多了。就算他管,兒媳婦們也可以陰奉陽違不聽。

程立邦委屈地跟爺爺說:“我媽說我們都大了,以後結婚會花很多錢。她說以後只讓我大哥上學,立偉上完小學,也不讓他上了。”

程爺爺聽完皺著眉說:“把你爸叫來,我問問他。”

結果程茂才去了,也是同樣的說法。他就說兒子們長大了,一個個快要輪著找對象結婚了。他和媳婦能力有限,沒法繼續供孩子讀書,還得給他們找媳婦,二選一,他們只能讓兒子放棄上學,攢錢給他們娶媳婦。老大立宗不上可惜了,把老大供出來以後,可以拉巴他兩個兄弟。

程爺爺聽了,卻痛心疾首訓斥兒子,“胡鬧。你腦子糊住了,怎麽會這麽想?我以前怎麽跟你說的,孩子們上學很重要。你說你們兄妹幾個,我哪個沒讓你們讀書識字,也就是你們沒趕上好時候,正好趕上打仗的年頭,才都留在村裏種地。要不是這樣,你們也能憑識字在城裏找個工作幹。“

“你又不是沒聽你姑姑說過,城裏的工廠找人,也是招初高中畢業的,立邦再有一年就初中畢業了,你怎麽就不能讓他多上一年了。如果他們能上出學來,端上鐵飯碗,還用著急準備彩禮找媳婦嗎?”

程爺爺認為,只要孩子有了穩定工作,媳婦應該很好找的,說不定還能在城裏找個更好的;即便不在城裏找,在鄉下找的話,有工作的男人也好找對象。他覺得大兒子和大兒媳目光短淺,只看到眼前的困難,看不到孩子們未來的發展,怕是要耽誤孩子。

再說了,就算孫子考不上大學,程爺爺打算拜托妹妹給孫子或孫女在城裏找工作。如果連學都沒上,哪好意思跟妹妹提。

其實程方秀曾經私下跟哥哥透露過。如果家裏哪個孩子高中畢業沒工作,她可以讓丈夫幫忙在鐵路部門找個工作。正式工不好找,可以先幹臨時工,好好幹幾年再轉正,一樣拿工資。

前提是,必須有學歷才行。

程爺爺怕孫子孫女知道這事後不好好學習,所以一直沒跟家人透露過這個消息。只是他沒想到,分家以後,先是老三家的柳兒退學,接下來又是立邦,下一個又會是誰?

孩子們不上學,他連讓妹夫幫忙找工作的底氣都沒有。

所以,程爺爺聽到大兒子不讓立邦上學,心裏特別生氣,也很難過。

他甚至想,當初分家是不是分錯了?

如果不分家的話,他起碼能做主讓家裏的小輩上學。這一點老四兩口子做得很不錯。就算沒人幫他們照顧小立遠,他們也沒有讓立國或七彩退學在家看孩子。而且他們還送七彩去市裏學醫,比老大兩口子強多了。

現在是和平年代,程爺爺不想讓孫輩一個接一個的退學,將來沒有出息,一個個只能在家種地下苦力。所以,他勸了老大一頓,甚至誘惑他說:“孩子們上學有出息了,還怕找不到媳婦嗎,你別跟你媳婦一樣,頭發長見識短。要緊的是讓孩子上出學來。”

為了不讓孫子退學,程爺爺只好把他的殺手鐧使出來,“最起碼讓他們上完高中,如果考不上大學,那時還能托你姑父給他們找個工作。”

程茂林聽了這話,眼睛猛地一亮。是啊,他以前想差了,忘了還有姑姑和姑父呢。孩子們上出學來,可以托姑父在市裏給兒子們找工作。

如果將來是三個兒子都能去市裏工作……

暢想美好的未來,程茂才笑著跟父親說:“爸,你怎麽不早跟我說這茬,要不我不能讓孩子退學,借錢也得把他們供出來。”

“行了,別廢話了,回去跟你媳婦好好說說,還是得讓孩子們上學才能有出息。還有,讓你姑姑給找工作的事,別往外傳,要是真傳出去,都想求你姑姑給找個工作咋辦?你可得想清楚了。”

鐵飯碗有限,自家人還照顧不過來呢,哪能給別人找工作。程茂才點頭保證:“爸,我保證不往外說,也不讓我媳婦說。”

然後他扭頭對二兒子說:“行了,這下如你的意了,開學你還是接著去上學,不過你可得好好學,不然對不起我跟你媽出的那些錢和糧。”

程爺爺也告誡孫子:“立邦,別以為有你姑姑幫忙介紹工作,你就不好好學習。如果你不好好學,我就不你姑奶奶幫你找工作。其實,要是你自己能考上大學,我會更高興。”

經歷這件事後,程立邦似乎瞬間成熟了不少。他知道這次上學的機會全靠爺爺爭取的,於是重重點頭跟爺爺保證:“爺爺,我會好好學的,爭取自己考出去。”

完了程爺爺又囑咐大兒子:“你也別先把托你姑父找工作的事跟立宗說,省的他不好好學了。”

“爸,我知道了。”

程茂才回頭跟媳婦一說,劉玉香也高興了,不再反對繼續送底下倆小的上學。

她非常慶幸地說:“幸虧咱家兒子最大,能沾上你姑姑的光。你想想,你姑父總不能給程家孩子都安排工作,還是先安排的沾光。人情越用越少,說不定後面幾個都安排不了。”

程茂才非常認同媳婦的話:“說的也是。”

可是侄子侄女跟兒子一比,他更希望自家兒子能讓姑姑安排工作。

所以程茂才立馬囑咐媳婦:“這事到咱倆這裏打住,別往外說了,免得都惦記著讓姑姑給找工作。”

劉玉香:“我肯定不往外說。”

雖然他們兩口子啥都不忘外說,但是程家兄弟還是得到一點風聲。

主要是程立邦因為爸媽這一折騰,開始缺乏安全感。他想過,現在是爸媽出錢出糧讓他上學,說不上他上,那他是一點辦法都沒有。全都是因為他手頭沒錢。

程立邦起了自己弄錢的想法。可是他一個農村小子,能從哪裏弄來錢呢?

程立邦思來想去,只想到一個合適的辦法,就是弄點東西去收購站賣錢。可是家裏根本沒有能讓他拿去換錢的東西,他只能自己另想辦法。

還真讓程立邦想到個辦法,這事還跟他四叔程茂林有關。

程茂林不是隔三差五就往老宅送點野物吃嗎,程爺爺和程奶奶心疼孫子,經常腌制完留著兩個大孫子上學回來一起吃。

程立邦覺得四叔打獵有一手,他想跟似乎學學,偶爾能在山頭抓點小獵物拿去換錢,也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所以,他找上門來。

程茂林乍一聽大哥大嫂想讓兩個小的棄學,覺得倆人真是犯蠢了。孩子上學才能有出息,就算讓孩子晚點找對象,或著缺錢時可以借錢,幹嘛非得讓孩子退學。

孩子不上學,將來還不是只能回來種地,能有什麽出息?

再說,只讓立宗上學,不讓立邦和立偉上,這不是擎著讓兒子埋怨嗎?即便倆孩子現在小,可能察覺不到上不上學的差別,可以後呢?

以後立邦上出學來在城裏上班,剩下倆小的,卻因為當初爸媽讓他們退學在家裏種地,將來能不埋怨爸媽嗎?

在程茂林看來,眼看大哥大嫂都把立宗供出來來,只要立宗有了工作,拿了工資,家裏日子就寬松點了。立宗就算上大學,也就再有個三四年,頂多再難幾年,熬熬也就過去了,犯不著讓立邦立偉退學。要不將來肯定得落埋怨。

程茂林看立邦來求他學打獵的技巧,知道他是想弄獵物換錢,心裏不是滋味的同時,也想幫幫侄子。

即便程茂林沒什麽狩獵技巧。他全靠學了功夫,身手靈活,才方便了打獵。

如果教給侄子打獵,豈不是得先讓他學功夫。倒也不是不能教,就是不知道侄子能不能學會。畢竟當初他可是練了好長時間才練成。

畢竟他都同意教給林長生,沒道理不能教給自家侄子。

程茂林主要是怕立邦學不會。

程茂林跟立邦說了實話,問題是程立邦聽了竟然不信。

什麽?四叔說他竟然學過功夫,因為身手靈活才敢進山打獵?

四叔年紀這麽大了,啥時候學的功夫啊?爺奶應該不知道吧,要不怎麽都沒提過?程立邦內心閃過一連串的疑問,

“四叔,你啥時候學的功夫?”

程茂林呵呵笑了聲說:“這事說來話長,我就不跟你細說了。你立國弟弟跟七彩都練著呢,效果還不錯,身手比以前靈活多了。你要是想學,我也可以先教教你。至於能不能學成,得看你有沒有那個資質了。”

作者有話要說:我聽我媽說過:姥姥家一個鄰家,在那個年代,人家在隊上借錢,年年欠債,就是為了叫孩子上學,後來她家孩子就端了鐵飯碗,有當老師的……

而我姥姥家三兒四女,不讚成閨女上學。我大姨不識字,我媽上了一年級,還經常曠課回家看孩子,其他兩個姨好像最多上到三年級。只有三個舅舅隨便上學。可惜三個都不是上學的料,都沒考出去。因為這,我大姨經常埋怨我姥姥。其實我媽也埋怨。她倆是家裏最想上學的,可惜都沒機會上學。

唉,以前太窮了,學都上不起。現在條件好了,孩子們卻不想學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