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64章 蓉姐兒靈前守燈王四郎燈州置宅

關燈
秋老虎一過,雨水就卷了涼意澆透了暑氣,潘氏還張羅著給娘家送去中秋節禮,給老父做了身新衣,又納了雙新鞋,才要帶了蓉姐兒去瞧他,娘家侄兒來給她報信:“阿公沒了。”

潘氏的爹今年八十,算是高壽,一向跟在兒子家裏,是蓉姐兒的太公,最愛同小輩兒玩鬧,回回潘氏帶了蓉姐兒去,他就將她抱到膝上,伸出拳頭給蓉姐兒數手指頭玩,往往捏緊了藏起一個,哄得蓉姐兒兩只手捧牢大手,翻來覆去的找尋。

蓉姐兒知道阿公就是太公,眨巴眨巴眼兒,潘氏一聽卻跺了腳哭,還是沈老爹出來:“哭個甚,這是喜喪呢,還不趕緊辦事兒。”

原來做的新衣新鞋子便成了潘老爹的壽衣壽鞋,全身換上了新的停在房中。潘老爹三十多上死了老婆,把一雙兒女養大,又給潘氏尋了門好親,自己的兒子更是疼愛,就為了這份疼愛,六十七八還在外頭撐船,好賺些零碎錢給孫子孫女兒買糖果子吃。

潘大郎過過苦日子,性子同潘老爹一付模樣,誰料到自家兒子這裏,竟是個不肖的,成日不做正經事,專會逗草打狗,女兒又懶,萬事不碰,十五六了還是橫針不動,豎針不拈的,自家做一付襪子還要推到老娘身上。

潘氏趕緊收拾了包袱回娘家幫著治喪,蓉姐兒自然不能跟了去,叫玉娘帶了她,蘭娘帶了妍姐兒,兩個娃娃跟了她們去織綢,沈大郎跟著潘氏去買些錫箔紙錢。

待去了潘家,老嫂子劉氏倒能幹,早早就把面和好了,要做一百零八的饅頭供在靈桌前,屋子裏一處狼藉,紅紙白紙疊了一桌,卻不見她女兒媛姐兒,竟還在屋裏,將將起來洗漱。

潘氏也不說她,走到竈邊燒火,又有請了信的親戚舊友往門上來,趕緊煮起茶來,忙的腳打後腦勺,鵬哥兒一家家報了信,回來就吃飯,劉氏還要給她做,潘氏摸了三十個大錢出來:“這時節亂糟糟的,還做什麽湯面,自家出去買一碗進來,問問媛姐兒,若要吃,也給她一碗。”

這才算把這兩個打發了,潘氏從早晨忙到夜裏,蒸得了饅頭,調了紅水點上點兒,裁了白布做衣,屋子裏的喜慶顏色俱都換了下來,屋子裏裏外外都打掃幹凈。

潘老爹住的那間屋子便停靈用,潘氏嫌它太潮,想把院子裏鵬哥兒單住的那間空出來,鵬哥兒說甚都不肯,劉氏慣了兒子,還是把公爹停要屋裏,蓋上白布。

潘氏回來氣憤不過,又嘆:“我爹一輩子不予人添麻煩,到走了,還撿這麽個風涼日,要再熱點兒,嫂嫂同我兩個怎麽辦得過來。”

孫蘭娘捧了茶湯過來,聽見這說的不像,趕緊接口:“娘,明兒我跟了去,也好幫著打打下手。”第二日果真不再去織綢,跟了潘氏去下橋裏,做了一天活計回來,累得渾身酸乏,捶了手道:“連娘都忙個不停,表妹怎生就這般站著幹看,一只手指兒都不動的。”

“她便是那個性子,你莫同她多話,你看家裏,尋常可跟那邊來往?”沈大郎哄睡了女兒,又來給妻子捏肩,還倒了盆熱水來:“給你燙燙腳兒。”

孫蘭娘笑一笑:“勞動你,”說著去了腳襪燙起腳來,看一回沈大郎:“你怎的同那兩個都生的不像,這家裏同你最像便是秀娘了。”

閑話一回兩個脫衣睡了,玉娘屋子裏燈卻沒熄,蓉姐兒在床上翻來翻去睡不著覺,玉娘以為她要起夜,擦了火把燈點著了餵她水喝,蓉姐兒擺擺手不要:“玉娘,死了疼不疼的?”

玉娘給她正正小竹枕頭:“似太公這般,活到八十便是喜喪了,老天帶了他去享福呢。”蓉姐兒似懂非懂,又問:“那太公還來跟我數手指頭麽,上回數了四個呢。”她舉起手伸出四個手指頭,曲在一塊撅起嘴兒:“太公答應給我買桂花糕兒吃。”

玉娘不曉得怎麽答她,胡亂哄睡了她,第二日早晨起來還以為她不記著了,誰知道蓉姐兒怎麽也要跟了去,按說這樣大點的娃兒不該去到靈堂去,怕眼睛太幹凈了瞧見不該瞧著的,可潘氏拿她無法,只好把她抱了去,叫她去院子裏玩。

潘家的天井比原來王家的還小的多,長了一棵樹,此時剛黃了葉兒,蓉姐兒撿了一捧,趁了無人跑去太公屋裏,悄悄把白布掀起來,輕輕叫他一聲:“太公。”

潘老爹瞧著倒似睡著了一般,活著的時候慈眉善目,死了也不是猙獰模樣,蓉姐兒見叫他不應,拿手去摸他的手背,潘老爹手背上生了許多斑,青筋一根根的,此時全都糾在一處,蓉姐兒拿手一碰,又是涼又是軟,可要再把他的手團成拳頭,那骨頭卻硬,她怎麽也團不動。

外頭劉氏哎喲一聲,見蓉姐兒在,趕緊進來瞧一眼,見點的長明燈沒滅,把她趕出去:“趕緊出去,這兒可不能呆的,別把燈弄滅了,太公還要走路的。”

蓉姐兒記在心裏,倒有人進門問,她也似模似樣的答:“太公沒了,太公走路要點燈。”守在門邊看著那油燈,燈芯若是燒到跟油平了,她還曉得伸手進去挑上來一些,把來吊唁的人家看得嘖嘖稱奇:“好乖的娃兒,這樣懂事體。”

媛姐兒心裏不樂,太公沒了,她也要守喪,原都在相看的親事,這一停就是一年,原也能在百日裏說親成禮,可家中這般光景哪裏能在百日裏辦兩場紅白事,日日躲在屋中不出來,難得出來倒個茶,聽見誇獎個毛孩子,冷哼一聲:“可不是,她倒是伶俐的,太公這才最疼她。”

蓉姐兒不理她,看見人來人往的在屋子裏走動,拿兩只手合了燈,不叫風把燈吹滅了,劉氏瞧見了,又奇一聲:“怎的姐兒一點不怕,就是咱們媛姐兒都不肯再睡後頭的屋子了。”只有一墻之隔,媛姐兒怎麽也不肯睡在自己屋裏,偏要跟父母調個屋睡。

蓉姐兒小人兒也聽的懂,只說不出,潘氏一聽接了口:“太公待她最好,變做了鬼也疼她呢。”蓉姐兒點點頭,又去看那燈,燈火原還暗暗的,忽的亮起來,燒得旺了,蓉姐兒差點兒燒著手,縮回來盯著坐上看,笑一笑的招招手,轉了圈子玩起來。

潘氏回頭看見,把她抱過來:“太公走路,你莫要吵。”

蓉姐兒皺皺眉毛:“太公不走路,太公歇歇。”潘氏一把把她抱起來不許她再在這個屋裏呆著,哄了她往外頭去,拿給她一塊細糕吃。

來吊唁的人家給了白包,還要拿一個長壽碗回去當做潘家的回禮,潘老爹活到八十,又兒女雙全,算是長壽多福的,他的碗兒倒有人爭,一個一個的拿出去,那熟識的人家一拿就是三五個,潘家備的碗很快就用盡了,潘氏領了蓉姐兒去瓷器鋪子,支了錢鈔叫再備一百個,同那夥計爭了幾句,把錢饒上幾分。

蓉姐兒站在鋪子外邊,瞧見徐小郎坐在馬上,後頭跟了一路的車,還有人擡箱子捧包袱,徐小郎也瞧見了她,吳家一家因著天亮不用再避暑,拖家帶口的全往江州去了,徐小郎看見她頭上戴了朵白絨花,曉得是家中有喪事,又不是重孝,料是宗親,便也不下馬相問,只在馬上沖她擺擺手,蓉姐兒歪頭看看他,也伸出手來揮一揮。

見馬兒走的遠了,又蹲下去跟瓷器店裏的娃兒玩翻花牌子,聽人念百花歷,潘氏出來抱了她家去,又燒一付紙錢,因著有人來吊,媛姐兒鵬哥兒正戴了孝帽子幹嚎,蓉姐兒聽見哭得滲人,抱了胳臂問:“太公不是去享福,為甚麽哭?”

一場喪事熱熱鬧鬧辦完了,停的靈擡出去,也沒尋個陰陽先生點穴尋個好風水,也沒水葬到南山上去,只在自家地頭挖個坑出來,薄薄一口棺材擺了進去,灑上土,就算發完了喪。

夜裏蓉姐兒還新鮮著不肯睡,一個人咕咕咕的玩個不休,好容易哄睡了她,半夢半醒的還說起了夢話來,夢裏還在掰手指頭,模模糊糊數了數兒:“太公……四個……”

玉娘夜裏常給她把尿餵水,早就習慣了警醒著,聽見她說話,把她拍起來,蓉姐兒翻身還在玩,叫一聲太公,把玉娘倒給唬住了,怕她惹了不幹凈的東西回來,夢裏逐了她玩兒。

白日裏同潘氏商量一回,那走了魂了孩兒俱都發熱生病,這才請了人回來叫魂,可蓉姐兒好好的,只不過作一場夢,許是白日有所思,夜裏才有所夢。

到這天夜裏還是這般,潘氏便把大白抱到蓉姐兒屋子裏,原來兩只貓兒夜裏太鬧,這才挪了出去,這回把它抱進來,看它夜裏叫不叫,可夜裏大白非但不叫,連小白都安穩得很,乖乖睡著,再問蓉姐兒,還是跟太公一塊兒玩。

一直到第三日起來,蓉姐兒用著早飯,手上拿一個花卷,撿那蔥花肥厚的嚼吃著,自家面前的那一小碗的粥也喝得幹幹凈凈,擡了臉讓玉娘給抹了嘴兒,忽的說道:“太公走了。”

小娃兒一句無心之語,倒把潘氏驚了一身汗出來,潘老爹最喜歡的便是蓉姐兒這個重外孫女,每每去瞧他,都抱在手裏不放,趕緊到陳阿婆那裏討主意。

陳阿婆拍拍腿兒:“既是走了,多燒些紙線上兩柱香也就罷了,想是放心不下孩子,這才留連不去,如今想是安了心,便去了。”

潘氏還是放心不下,使了錢到慶元寺供了個長生牌位,上邊刻了沈老爹的名字,貼了黃簽兒,幾百個牌位前供上些凈果香花,付幾個錢叫僧人時常念念地藏經。

蓉姐兒頭上的白花七七四十九日之後才除了,再問她太公來不來,她便只是搖頭,潘氏嘆了一口氣,摸了她的腦袋:“太公疼你呢,你可要忘著他。”

蓉姐兒“嘻”的一笑,伸出四根手指頭來,潘氏抱了她玩鬧,外頭黃巾小帽的驛站小夥計進來遞了信,已是支過錢的,拆了一瞧,是蓉姐兒爹娘送來的信,說是到年前便要回來,還是走水路。

信末還寫了,說是已在江州置下了院子,到時便舉家都遷到江州去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