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113章 113

關燈
乾康九年四月廿一日, 京城。

素日裏早朝議事的皇宮政事堂上空, 黑雲籠罩,夏暑正濃。

政事堂外錦廊兩側的蟬鳴不絕,錦榮河同寶蘊河上春來開閘洩水、潺潺水聲伴隨著天空中滾滾聚攏來的悶雷,炸響在這金色的殿宇上方。

禦案後龍椅上的淩承漫不經心地在翻動著手邊的幾卷奏折, 玉天祿並他的幾個徒弟、政事堂伺候的宮人們正在他身後打著扇子。

去年冬日裏貯下的冰磚被從冰庫中取了出來,眼下正放在一柄新羅風扇前,朝著淩承扇涼。

豆大的汗珠自玉天祿腦門子上往下直墜, 他也不敢擦拭, 只敢小心翼翼地伺候著, 生怕自己成了這暴風雨之前用來獻祭的牲畜之一。

殿上,宰相龔安邦正在慷慨陳詞,而一向在朝堂上不發一言的納言閣大學士舒慶山,則一反常態同龔安邦針鋒相對:

“您說龔大將軍在江南鞠躬盡瘁、為國捐軀,老臣卻覺得龔將軍他在江南可沒打什麽勝仗,還折損了我朝廷數萬士兵, 江南水師更是因此全軍覆沒。這可算不上什麽大功績,宰相大人您護短——未免也太過明顯了一些!”

龔安邦橫行朝堂二十餘年, 何曾受到如此忤逆, 何況對方還是他素來看不上眼的老懦夫舒慶山, 他瞪了眼睛吹直胡子,大聲喝道:

“你個老匹夫知道什麽?!江南水師全軍覆沒都是王璜輕信廬州指揮使耿鑫的緣故,與將軍有何相幹?!你且只管將這些腌臜事都推到季叔身上!”

舒慶山也不怕他,捋了捋胡須淡笑道:“宰相大人疾言厲色, 莫不是知道自家弟弟搞的手段,開始心虛了?”

“心虛?!”宰相龔安邦冷笑一聲,雙手合攏對著淩承一揖:“我龔安邦今日所奏句句屬實,陛下若不信皆可往江南查證。至於舒慶山舒大人所言,臣也想要他拿出證據來——”

“若沒有證據……”龔安邦眼中兇光一現:“舒大人就沒要怪我到禦史臺參你納言閣大學士誣告大臣一本了!”

被提到的禦史臺眾位官員面面相覷,頗有種“躺著也中槍”的心酸感。倒是他們一向同宰相大人“穿一條褲子”的禦史中丞尹正,此刻也只是無奈地攤開手:

“二位大人廷辯就廷辯吧,何苦牽扯上我?”

這話聽上去頗為無辜,可是卻讓看熱鬧的眾位大臣心裏暗暗心驚——尹正一向是偏幫宰相的,怎麽今日竟然轉了性,當起了中立和事佬?

朝臣們都是事兒精,政事堂上“大人物”們的一兩句話,都能揣摩出十多種可能性。眼看文臣們紛紛打了眼開始在心裏盤算,龔安邦的臉色也變得十分難看。

他瞪著多年盟友正欲發作,那邊卻又聽得一直沈默的皇帝陛下一聲清咳。

現下,這吵吵嚷嚷的殿宇內,終於重新安靜下來,龍椅中一直沒個正形的皇帝淩承總算是端正了態度、直起了腰板,對著眾位大臣們開了口:

“舅舅不幸為逆賊殺了,朕也十分悲痛。龔相所言有幾分道理,但朕也相信舒大學士並非張口胡說,尹卿所言對極,二位大人廷辯可以,其他旁的事,也不便再牽扯就是。”

“可是……”龔安邦變了臉色,他在朝堂上這麽多年,可從沒聽過皇帝說這樣的話。

今日在朝堂上的大臣們,都知道江南討逆大軍慘敗的境況:正一品的武將、前軍都督府都督龔安固戰死,沿海抗倭儲備軍軍長王璜失去右臂幾成廢人,江南水師總兵張暉戰死。

討逆大軍死傷數十萬人,戰船軍艦損毀遺棄百餘,江南水師幾乎告破而被俘數欺近兩萬餘。

夜城失守。

湖城、安閭縣、長海縣、青茬鄉等地嘩變投誠,蓬萊鄉、易嶺、莒縣等爆發大規模的鄉民起義,江寧失守而廬州刺史被殺,廬州軍在指揮使耿鑫帶領下投誠起義軍。

江南情勢岌岌可危,轉眼已有二十多州郡縣脫離了京城錦朝中央政權的統治。

討逆大軍敗局已定,但龔宰相卻還是想替慘死的弟弟爭一份哀榮。然而,淩承此番、竟然不允。

皇帝的態度不算強硬,但是卻讓龔安邦瞬間涼了心。

見他訥訥不言,淩承站起身來,嘆了一口氣道:“朕自問待長姐同嘉不薄,對待恭王也十分寬和,為何——他們要如何待朕?且朕痛失三員良將,心裏又何嘗不知宰相的惋惜。”

堂下不少武將,其中不乏躍躍欲試站出來準備去討逆的人。

但淩承卻一一拒絕了他們:“朕並非不信任你們,只是這江南逆匪中良將如此多,朕不想你們有去無回!”

“可是陛下!”某位將領搶言道:“江南逆匪猶如洪水猛獸,若此時不善加疏導,將來必定形成滔天之勢啊!臣等請命!也是為了社稷考慮,還望陛下三思啊——!”

淩承背對著眾位大臣,嘴角閃過一絲兒不易察覺的笑意,一轉身卻又變成了那副珍惜良將、左右為難的苦大仇深模樣,他飽含深情地痛道:

“朕知道你們的心意,只是江南逆匪,朕心中自然有數。那江家父子,早有反心,朕已讓白袍大將軍陳洛自西北帶軍來京,想必不日便會替朕捉拿叛逆。”

他這話本是個辦法,但朝臣臉上的神色卻更加各異起來——

羽城的白袍將軍自錦朝建立起便稍有調動,一則陳家多年在羽城經營已經家大勢大,貿然讓他們領兵入京恐有功高震主、改朝換代之嫌疑;二則白袍將軍對塞北戎狄是個震懾,若無大事,白袍軍不會擅離羽城北地。

淩承此舉冒失,更不能令百官安心。

然而他沒有給任何一個官員說話的機會,只是皺眉擡手止了這場廷辯:“好了!此事也就到此為止,錦朝疆域遼闊,小小江南——也能另眾卿自亂陣腳到如此境地麽?”

百官諾諾,心卻急道:那可是江南!天下半數百姓的糧倉!

“朕倒還有一件要緊的事兒,想同眾位卿家商議。”

淩承愁眉緊鎖,端態度不似玩笑,百官只好沈下心來靜聽——眼下除了江南情勢,只怕也就只有戎狄那邊陡然換了大巫的事兒,帶了幾分新鮮勁兒了。

難道是北地大戎國又有大舉入侵之變?

眾位大臣猜測頗多,但偏偏沒想到——淩承一開口,就提了一件讓他們覺得荒唐不已的事情:

淩承說:“禮部制儀司的司長告訴朕,十日後正有一個黃道吉日。鏡城眼下倒也不算十分安穩,紫隼替朕辦事至今未歸,國不可一日無君、皇後之位也不可一日無主。朕還需以為冊封使,去迎新後巖羅郡主入宮。”

迎娶新皇後?

他這話徹底讓整個朝堂炸開了鍋!龔安邦的臉色難看至極,當場憤憤甩袖而去。倒是舒慶山、尹正等人未動,只看著眾位大臣們議論紛紛,臉上露出不可的神色。

幾位武將的臉色也難看起來,只覺得剛才站出來慷慨陳詞擔心天下的他們仿佛一個傻瓜。

——在皇帝的眼裏,家國山河算什麽,娶新媳婦兒才是大事兒!

大臣們都覺得荒唐,但是淩承還是一意孤行,找了半天,總算是說動了大宗正院宗人令賓白同封地在乾州的睿王淩書前往親迎。

這位賓白、賓大人前兒才在江南折了家中唯一成器的庶子賓龍飛,此番前往也有些惴惴不安,當年對廢太子淩威,他可明裏暗裏使了不少絆子。

若非是淩承許諾允他女兒進宮,賓白也不願接下這遺臭萬年的苦差事。

至於睿王淩書,他的母妃文貴太妃尹姓,自然是尹家一派,此刻朝堂局勢不明朗,文貴太妃讓他接下此事,淩書也無可奈何,只能前去親迎——

誰讓親王當中,自誠王去後,只有他合適了呢。

混亂的早朝如此散去,從錦廊出宮的道路上,三兩大臣聚攏在一起議論紛紛,說的、都是今日皇帝的種種荒唐昏聵之舉,在宮中,他們也不敢說得太露骨,可也免不了有一兩個仗義執言之輩——

“在當今聖上的眼裏,江南水禍數萬百姓流離失所,逆賊橫行,折損我朝數十萬士兵,這上萬人命——竟比不上新後要緊?!”

“呵——我看吶,那江南的逆匪說的倒也不錯,這天啊——遲早要變了!”

他們的議論,自然一句不落地傳到了淩承的耳裏。

此刻的他正坐在明光殿內,心情極好地溫著一壺茶,在他面前不遠處站著的,是尚虞備用處的兩位總管太監,還有禦史中丞尹正。

“尹卿從來都是個聰明人,”淩承笑瞇瞇地將一杯他親手炮制的茶遞給了尹正:“這也是朕欣賞你的原因之一。”

尹正勾了勾嘴角,面上謙虛“陛下可折煞臣下了”,後背卻已經濕透發涼。

“那些說朕壞話的人啊……”淩承拿著一個空茶杯在空中拋了個較大的弧度,沖兩位太監眨了眨眼睛:“用個冊子給朕一個不差地記下來,現在先莫要打草驚蛇。”

“待來年——秋後算賬之時,朕自有千百種法子,獎賞這些‘功臣’!”

兩位太監諾諾應了,而尹正卻只是望著杯中茶水中垂而不墜的片片茶葉,仿佛看見了龔家、尹家還有他們這些舊臣“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下場。

政事堂上空聚攏的烏雲終於承受不住雨滴的威壓,轟隆隆一陣雷響後、大雨傾盆而下,京城難得一場夏雨,而江南夜城之中,眾位將士卻聚攏在夜城空曠的廣場上:

等待著他們的英雄恭王淩武到場點將。

作者有話要說: 淩承:嘻嘻嘻嘻嘻,朕又出來作妖啦!

江俊:忙著,沒空理你,王爺繼續用力不要停。

淩武:忙著,沒空理你,媳婦兒威武馬背不虛。

------------------------------------

被秀了一臉恩愛的淩承,最後很可能沒等到兵臨城下,就被狗糧噎死了。

真是喜聞樂見的完美大結局(淩承:你有膽子給朕再說一遍!!!)

-------------------------------

存稿的新文有了一些新的想法,大致的內容是不會多變化啦,、

但是可能最近會改一改文案和文名,已經收了的大家不要驚慌)沒收的大家悄悄咪咪收一收又不會月半~

(諂媚笑~)

-------------------------------

感謝各位吃嘛嘛香永遠吃不胖腹肌八塊胸肌兩塊宇宙第一美的大寶貝兒們: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