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章節
關燈
小
中
大
了禦書房,朱厚照再要道歉,朱宸濠卻道:“太子還是將陛下的用意想淺了。”
朱厚照訝然,朱宸濠便向他細細講解皇帝的用意:
“陛下在藩王之中最憂心我,我的勢力也確實是藩王中最強的,皇上並不是想要我的命,只有一個用意,就是震懾我。”
“此話怎講?”
“其一是讓我承太子的情,其二是給其他四王一個借口,讓我無法起事作亂,名不正則言不順矣,我可以不在乎欠太子的這個情,其他四王卻可以以此為借口反對我,我要是不想將把柄送到他們手中,就不能反對太子。”
對父皇的深謀遠慮朱厚照深感佩服,但也笑道:“父皇太多慮了。”
朱宸濠卻沈默了很久,才輕聲道:
“……或許不是……”
朱厚照有些驚異,不知如何回答。
爭辯的過程中寧王始終一言未出,不知他是當時就看出父皇的用意,還是之後才想到,也不知他不為自己辯解,是相信太子的勸說足夠起效,還是已經……心灰意懶了。
他從小看到大,父皇對皇叔的防備實在太多,或許皇叔已經對父皇灰心了吧。
朱厚照想,他登基後,一定會好好補償皇叔,但心中仍然有著淺淺的不安,無法消弭。
弘治帝駕崩當夜,朱厚照始終在病榻邊,事後聽內侍轉述,寧王是第一個覆議父皇遺詔的,他只覺得欣慰。
無論對太子的現狀是否滿意,弘治帝都為心愛的兒子留下一道道保障。其中之一就是不懂。
就算當朝皇帝,想讓一個草民一躍而成一品太傅,也得面對重重阻力,和朝臣打打官司,但作為遺詔發出,就很難反對了。
不懂胡攪蠻纏式的橫沖直撞,面對任何困局,都是極好的突破方式。
但生性謹慎的朱厚照,對不懂所行的寬容,不全是因為信任,身為王者,不可能只憑信任就輕忽皇權法規。
他敢放任不懂老師在前朝胡鬧,都是因為有所依仗。他知道寧王必定會支持他。
有寧王的兵權和人脈作保,他才有恃無恐。
所以寧王突然失蹤的時候,朱厚照一下就慌了。
四位藩王眼看朝堂漸平,已經不耐煩等下去,欲要撕破臉,直接兵諫了,這關頭,寧王卻突然無故失蹤,怎麽能不讓朱厚照心急如焚!
禦書房中,朱厚照無助地翻著桌案上的奏折,忽地想起,朱宸濠在藩王兵馬進京的時候,曾教導他,盯緊各王兵馬,也就是盯緊了各王的動向,他豁然開朗,再看寧王的兵馬,僅僅有條,毫無慌亂,分明不是主帥失蹤的樣子。
他忽然有了主心骨,什麽也不懼怕。
果然,要不是寧王冒險被俘,從內擊破了鄭王,不懂老師怎麽能唱得了這一出空城計,他自己也說了,是騙不過鄭王的。
寧王帶著鄭王的人頭來請罪,朱厚照只有歡喜,寧王在臺階下深深望向他,那時的目光,他沒有明白。
他沒想到自己已經依賴寧王和不懂太多了,然而這天下不是靠兩個人治理的,正是他在這時的表現,讓寧王下定了決心。
內憂方平,外患又起,瓦剌突然間連下數城,直逼京師。
爭權奪利一往直前的朝臣們,對此的反應除了推卸責任,就是慌亂無措,甚至提出遷都。
想起當日寧王教他背大明祖訓,朱厚照怒火攻心,氣的幾乎笑出來。
先帝一心想除寧王,然後就想憑著這樣一朝臣子保大明江山嗎?
不懂老師雖然憑著小聰明可以在朝堂上攪混水,真正面對軍國大事還是無能為力,寧王獨闖瓦剌王帳,換來和談機會,不妨瓦剌大王子被刺殺,大軍兵臨城下,第二次,仍然是寧王獨面喪子的瓦剌往,重啟和談。
瓦剌六皇子當朝口出狂言,寧王一再為他辯解,待瓦剌使者拂袖而去,寧王立馬上前請罪:
“皇上,都是微臣辦事不利,沒想到瓦剌提出如此苛刻的要求,令皇上受辱,臣懇請皇上降罪。”
這當然怪不得寧王,朱厚照懶得為此打官腔,只是為了瓦剌要求大明易主的奇異條件憂心,這些天不懂已證明他在朝堂交際中能發揮的能量,朱厚照求助道:
“太傅,你有什麽意見?”
不懂卻道:“寧王你的看法呢?”
朱宸濠猶豫一下,回答:
“哦……剛才嚴尚書說的對,瓦剌兵強,我看,這件事情要從詳計議。”
朱厚照不可否認他對這個回答充滿了失望,千頭萬緒,絞成一團,他只能說:
“你們先退下,讓朕好好的想想。”
他想問一句,在觀自在書院時,皇叔明明一心主戰,為何此時又主和了呢?
武試之後,皇叔充滿諷刺地質問他,能否一旦主戰,就有出兵的決心。
此時皇叔主和,可是因為還不信任他的能力嗎?
當天退朝之後,朱宸濠獨自來見朱厚照,對他講的話,只有一個主題:退位,然後傳給寧王。
朱厚照感到更多的不是憤怒,而是悲哀。
他懷疑過皇叔很多次,也推翻過自己的想法很多次,可他從觀自在書院回到皇宮,登上龍椅,就決定要做一個堅定的人了。
被皇叔直接教導“為君之道第一條”,被他直言“我對殿下的要求不一樣”之後,他就已經決定,要完全信任皇叔。
哪怕皇叔親自來逼宮。
其實這件事情,只要相信皇叔,並不難想通。
皇叔曾說他本心尚仁,作為一個皇帝而言未免太軟弱,就連父皇,都在臨終前千叮萬囑他不能太仁慈,皇叔只是……想他更堅定一點。
朱厚照充滿悲哀的想,不逼宮,怎麽有足夠的理由非殺皇叔不可呢?
他此時想起,那天先皇要殺皇叔,退朝之後皇叔的表情,才能明白。
皇叔曾經想過,曾經希望過,等他登基後,用心輔佐他,幫他削藩,出兵平定瓦剌,他信任皇叔,皇叔也忠於他,他們叔侄君臣共圖天下。
但是父皇那天的舉動讓皇叔明白了,作為一個藩王,為了江山平定,他是非死不可的。
不,皇叔早就明白了,不然不會說此生唯願戰死沙場。
但父皇臨終前的命令,讓皇叔明白,連這個願望,都是奢望。
朱厚照退到龍椅前,踉蹌坐倒,怔怔地擡手,看自己的掌紋。
這個皇位,到底要讓他做到什麽地步?
朱厚照沒有把這一番結論告訴不懂,他知道不懂不會信,其實他自己都覺得太一廂情願了點。
但他不想再做沒有決斷的人了。
他喜歡小月,就封她為後,他相信寧王,就再也不改。
拖延中,不懂的母親被殺,朱厚照得知了一個驚人的秘密:不懂老師竟然是他皇兄!
這麽說來,這皇位並不非得是他的,那麽就算讓了皇叔……
朱厚照被自己的想法嚇了一跳。
他對父皇的殷殷教導感到羞愧,他也對不懂很愧疚,因為按他的想法,寧王是要保證他朱厚照的正統地位,才對不懂和他母親下殺手。
但這個想法揮之不去,他越想越覺得可行。
如果他的繼承權出現爭議……不懂自己是不想做皇位的。
那麽,理所當然,就該是皇叔了。
皇兄和皇叔都會怒他太不爭氣吧?
從太師府回宮,獨自坐在轎中,朱厚照都在翻來覆去地想這個念頭,不懂卻突然闖了進來。他高興壞了,皇兄沒有走!
皇兄說,還是叫“不懂老師”。
他知道,是因為他和籽言都希望老師留下來,不懂老師才會在最後關頭來幫他。
朱厚照忽然間下定決心了。
不懂老師和皇叔都希望他做一個好皇帝,他絕不會辜負這份期許。
回到宮中,朱厚照平靜地把一切都交給了太傅。
他能做的,就是一步也不後退。
皇叔曾經教過他,爬也要爬到戰場上,剩下的事,臣子會為他解決。
突然出現的另一位“皇子”激化了矛盾,三日期限未到,寧王便攜同瓦剌六王子攻城,大軍兵臨城門,不懂突然出現。
不懂一件一件揭露朱宸濠的“陰謀”,最終於與朱宸濠在城下對峙。
直到這時朱厚照都不明白有什麽辦法能化解局面,但他一點都不擔心,他知道寧王不會讓事情發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但似乎真的是民心所向,朝臣、士子、僧侶、百姓,這就是天下的根基了,都站在朱厚照這邊,不懂趁熱打鐵,好言相勸,終於讓寧王麾下的士兵放下刀劍。
朱宸濠緩緩從急促與憤怒中平息,沈靜地說:
“好,我認輸了,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認輸。”
他翻轉劍柄,眼瞳中一瞬間映入劍光。
松手棄劍。
大家都在歡呼,都在笑,朱厚照的笑容一閃而沒,目光越過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朱厚照訝然,朱宸濠便向他細細講解皇帝的用意:
“陛下在藩王之中最憂心我,我的勢力也確實是藩王中最強的,皇上並不是想要我的命,只有一個用意,就是震懾我。”
“此話怎講?”
“其一是讓我承太子的情,其二是給其他四王一個借口,讓我無法起事作亂,名不正則言不順矣,我可以不在乎欠太子的這個情,其他四王卻可以以此為借口反對我,我要是不想將把柄送到他們手中,就不能反對太子。”
對父皇的深謀遠慮朱厚照深感佩服,但也笑道:“父皇太多慮了。”
朱宸濠卻沈默了很久,才輕聲道:
“……或許不是……”
朱厚照有些驚異,不知如何回答。
爭辯的過程中寧王始終一言未出,不知他是當時就看出父皇的用意,還是之後才想到,也不知他不為自己辯解,是相信太子的勸說足夠起效,還是已經……心灰意懶了。
他從小看到大,父皇對皇叔的防備實在太多,或許皇叔已經對父皇灰心了吧。
朱厚照想,他登基後,一定會好好補償皇叔,但心中仍然有著淺淺的不安,無法消弭。
弘治帝駕崩當夜,朱厚照始終在病榻邊,事後聽內侍轉述,寧王是第一個覆議父皇遺詔的,他只覺得欣慰。
無論對太子的現狀是否滿意,弘治帝都為心愛的兒子留下一道道保障。其中之一就是不懂。
就算當朝皇帝,想讓一個草民一躍而成一品太傅,也得面對重重阻力,和朝臣打打官司,但作為遺詔發出,就很難反對了。
不懂胡攪蠻纏式的橫沖直撞,面對任何困局,都是極好的突破方式。
但生性謹慎的朱厚照,對不懂所行的寬容,不全是因為信任,身為王者,不可能只憑信任就輕忽皇權法規。
他敢放任不懂老師在前朝胡鬧,都是因為有所依仗。他知道寧王必定會支持他。
有寧王的兵權和人脈作保,他才有恃無恐。
所以寧王突然失蹤的時候,朱厚照一下就慌了。
四位藩王眼看朝堂漸平,已經不耐煩等下去,欲要撕破臉,直接兵諫了,這關頭,寧王卻突然無故失蹤,怎麽能不讓朱厚照心急如焚!
禦書房中,朱厚照無助地翻著桌案上的奏折,忽地想起,朱宸濠在藩王兵馬進京的時候,曾教導他,盯緊各王兵馬,也就是盯緊了各王的動向,他豁然開朗,再看寧王的兵馬,僅僅有條,毫無慌亂,分明不是主帥失蹤的樣子。
他忽然有了主心骨,什麽也不懼怕。
果然,要不是寧王冒險被俘,從內擊破了鄭王,不懂老師怎麽能唱得了這一出空城計,他自己也說了,是騙不過鄭王的。
寧王帶著鄭王的人頭來請罪,朱厚照只有歡喜,寧王在臺階下深深望向他,那時的目光,他沒有明白。
他沒想到自己已經依賴寧王和不懂太多了,然而這天下不是靠兩個人治理的,正是他在這時的表現,讓寧王下定了決心。
內憂方平,外患又起,瓦剌突然間連下數城,直逼京師。
爭權奪利一往直前的朝臣們,對此的反應除了推卸責任,就是慌亂無措,甚至提出遷都。
想起當日寧王教他背大明祖訓,朱厚照怒火攻心,氣的幾乎笑出來。
先帝一心想除寧王,然後就想憑著這樣一朝臣子保大明江山嗎?
不懂老師雖然憑著小聰明可以在朝堂上攪混水,真正面對軍國大事還是無能為力,寧王獨闖瓦剌王帳,換來和談機會,不妨瓦剌大王子被刺殺,大軍兵臨城下,第二次,仍然是寧王獨面喪子的瓦剌往,重啟和談。
瓦剌六皇子當朝口出狂言,寧王一再為他辯解,待瓦剌使者拂袖而去,寧王立馬上前請罪:
“皇上,都是微臣辦事不利,沒想到瓦剌提出如此苛刻的要求,令皇上受辱,臣懇請皇上降罪。”
這當然怪不得寧王,朱厚照懶得為此打官腔,只是為了瓦剌要求大明易主的奇異條件憂心,這些天不懂已證明他在朝堂交際中能發揮的能量,朱厚照求助道:
“太傅,你有什麽意見?”
不懂卻道:“寧王你的看法呢?”
朱宸濠猶豫一下,回答:
“哦……剛才嚴尚書說的對,瓦剌兵強,我看,這件事情要從詳計議。”
朱厚照不可否認他對這個回答充滿了失望,千頭萬緒,絞成一團,他只能說:
“你們先退下,讓朕好好的想想。”
他想問一句,在觀自在書院時,皇叔明明一心主戰,為何此時又主和了呢?
武試之後,皇叔充滿諷刺地質問他,能否一旦主戰,就有出兵的決心。
此時皇叔主和,可是因為還不信任他的能力嗎?
當天退朝之後,朱宸濠獨自來見朱厚照,對他講的話,只有一個主題:退位,然後傳給寧王。
朱厚照感到更多的不是憤怒,而是悲哀。
他懷疑過皇叔很多次,也推翻過自己的想法很多次,可他從觀自在書院回到皇宮,登上龍椅,就決定要做一個堅定的人了。
被皇叔直接教導“為君之道第一條”,被他直言“我對殿下的要求不一樣”之後,他就已經決定,要完全信任皇叔。
哪怕皇叔親自來逼宮。
其實這件事情,只要相信皇叔,並不難想通。
皇叔曾說他本心尚仁,作為一個皇帝而言未免太軟弱,就連父皇,都在臨終前千叮萬囑他不能太仁慈,皇叔只是……想他更堅定一點。
朱厚照充滿悲哀的想,不逼宮,怎麽有足夠的理由非殺皇叔不可呢?
他此時想起,那天先皇要殺皇叔,退朝之後皇叔的表情,才能明白。
皇叔曾經想過,曾經希望過,等他登基後,用心輔佐他,幫他削藩,出兵平定瓦剌,他信任皇叔,皇叔也忠於他,他們叔侄君臣共圖天下。
但是父皇那天的舉動讓皇叔明白了,作為一個藩王,為了江山平定,他是非死不可的。
不,皇叔早就明白了,不然不會說此生唯願戰死沙場。
但父皇臨終前的命令,讓皇叔明白,連這個願望,都是奢望。
朱厚照退到龍椅前,踉蹌坐倒,怔怔地擡手,看自己的掌紋。
這個皇位,到底要讓他做到什麽地步?
朱厚照沒有把這一番結論告訴不懂,他知道不懂不會信,其實他自己都覺得太一廂情願了點。
但他不想再做沒有決斷的人了。
他喜歡小月,就封她為後,他相信寧王,就再也不改。
拖延中,不懂的母親被殺,朱厚照得知了一個驚人的秘密:不懂老師竟然是他皇兄!
這麽說來,這皇位並不非得是他的,那麽就算讓了皇叔……
朱厚照被自己的想法嚇了一跳。
他對父皇的殷殷教導感到羞愧,他也對不懂很愧疚,因為按他的想法,寧王是要保證他朱厚照的正統地位,才對不懂和他母親下殺手。
但這個想法揮之不去,他越想越覺得可行。
如果他的繼承權出現爭議……不懂自己是不想做皇位的。
那麽,理所當然,就該是皇叔了。
皇兄和皇叔都會怒他太不爭氣吧?
從太師府回宮,獨自坐在轎中,朱厚照都在翻來覆去地想這個念頭,不懂卻突然闖了進來。他高興壞了,皇兄沒有走!
皇兄說,還是叫“不懂老師”。
他知道,是因為他和籽言都希望老師留下來,不懂老師才會在最後關頭來幫他。
朱厚照忽然間下定決心了。
不懂老師和皇叔都希望他做一個好皇帝,他絕不會辜負這份期許。
回到宮中,朱厚照平靜地把一切都交給了太傅。
他能做的,就是一步也不後退。
皇叔曾經教過他,爬也要爬到戰場上,剩下的事,臣子會為他解決。
突然出現的另一位“皇子”激化了矛盾,三日期限未到,寧王便攜同瓦剌六王子攻城,大軍兵臨城門,不懂突然出現。
不懂一件一件揭露朱宸濠的“陰謀”,最終於與朱宸濠在城下對峙。
直到這時朱厚照都不明白有什麽辦法能化解局面,但他一點都不擔心,他知道寧王不會讓事情發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但似乎真的是民心所向,朝臣、士子、僧侶、百姓,這就是天下的根基了,都站在朱厚照這邊,不懂趁熱打鐵,好言相勸,終於讓寧王麾下的士兵放下刀劍。
朱宸濠緩緩從急促與憤怒中平息,沈靜地說:
“好,我認輸了,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認輸。”
他翻轉劍柄,眼瞳中一瞬間映入劍光。
松手棄劍。
大家都在歡呼,都在笑,朱厚照的笑容一閃而沒,目光越過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