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錢仲嵐回憶錄 我的父母
關燈
小
中
大
前些日子,收到了新華出版社的邀請,想讓我寫篇文章談談我的父母。
一開始,我是打算拒絕的。父親一輩子都沈迷科研,從來沒有參與過任何的曝光。母親身上似乎也沒有太多需要深談的東西。他們都還在人生的黃金時期,還輪不到我以後輩的口吻對他們的人生做出評價。
不過我也很理解出版社的朋友們為什麽會將這個邀約發給我。去年的一個意外,讓公眾註意到了我的父母,大家是懷著敬仰的心情看待他們的,感到好奇也不過是因為想知道更多關於他們的故事。
其實就在我看來,雖然他們是我的父母,但在我的眼中亦有著光環,這光環並不因為朝夕相處而暗淡,他們確乎是有傳奇色彩的人,也是我一生中見過的最傑出的人。
為人子女,特別是這樣一對優秀的夫婦的子女,我不敢也沒有資格對他們的成就做出評價,這就是我一開始為什麽想要拒絕的原因。後來,我出版社的朋友提醒我,大家不止是對他們的人生感到好奇,更感興趣的,是他們的感情故事。
當時我被提示得有些怔然,但很快,我就有了興趣,並且許多靈感在我腦子裏湧現出來,讓我懷疑如果把這些想法具象到文字上,我一定會忍不住寫出一篇長到讓編輯為難的文章。關於這點,我認為我大有所談,懷著一種隱秘的終於得以與人分享的快樂,我猶豫了兩天,還是答應了邀約。
寫了這麽多,我想我首先應該自我介紹一下自己的情況,以免讀者讀了這麽久還雲裏霧裏,不明白這個無名小卒到底何許人也。
我叫錢仲嵐,今年21歲,是科學家錢三一院士和知名新聞人齊豫女士的獨子,在哈佛讀研究生,主研國際關系,今年剛剛畢業。
這篇文章就是由我坐在哈佛圖書館角落的書桌後寫成的,當然是在寫論文的間隙裏偷得一些空閑,等完成這篇導師布置下來的心得論文後我就該回國了。
哈哈,聽上去有些奇怪,我的家人們大多都是學者,父親更是一個純粹的科研人員,我這樣的選擇,當時也讓我們家很多人都大跌眼鏡。在此,感謝我的母親,如果沒有她,我不會從小對國際局勢如此感興趣,以至於在將來的現在,這成為影響我一生的重要因素。
我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無名之輩,我的父母卻不是。他們都是擁有相當智慧的男女,也當然在一生裏取得過無數令人矚目的成就。我敢說莫名得到了大眾的關註,我的父母一定會覺得措手不及,乃至會有一點點感到困擾。
我的父母都是世紀之交出生的一代。二十世紀的崛起與二十一世紀的騰飛記憶在他們的生命裏刻下烙印。老人們說,這一代中國青年人身上是背負著責任的,他們與互聯網共同成長,所有的思維方式都與過去的人們有明顯的不同。這一點在千禧一代開始當家的時候表現得尤為淋漓盡致。
我聽說我出生以前,我父親在酒泉的衛星發射基地供職。怪不得我出生後的八年,記憶裏都沒有太多他的身影,一般只有逢年節的時候,我才能看到他清瘦的身影。偶爾母親會帶我去探望他,不過次數很少,因為母親亦很忙。
八歲知事以前,我還不太懂我的父親工作有多麽特殊,母親也從來沒有告訴過我酒泉意味著什麽。我們住在北京的一個大院裏,周圍的小朋友的父母大多與我父親一樣,常年在外,院子裏留下的,大多都是他們的妻子兒女。母親說他們的父母都是我父親的同事與夥伴。
老實說我不太懂,我小時候理解不了。我只知道我的幼兒園同學和小學同學都同時擁有著父母,他們的父親甚至還會親自來開家長會!家長會!我父親一次也沒有來過的家長會!
每當我看著他們牽著父親的手得意洋洋地從我面前走過,我心裏就很不是滋味。我的父親看著要比他們的父親年輕得多,身姿挺拔,像一枝永不會彎折的竹,眉眼清俊,舉手投足都是風華。我父親是我見過的最好看的男人。
小時候的我心裏一直都很委屈,母親雖然就在身邊,但也很忙,是一個“空中飛人”。我擁有著優渥的生活條件,但其實內心很郁悶。因為缺少陪伴,又因為長輩們的溺愛,我小的時候一度是一個混世魔王,鬥雞遛狗,欺負小女孩,這些損事我都沒少幹,成為附近小有名氣的小區一霸,每次母親回家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帶著我挨家挨戶地向那些被我欺負的孩子們道歉。我面上很乖順地說了對不起,但內心很不屑,因為他們大多比我年紀大,比我高,但一個個都被我打得呱呱叫,竟然還向家長告狀,實在是不可原諒。
母親大概也吃驚我的闖禍天賦,還有我天生的打架能力。在斥責了我幾次無果後,她把我送進了少年宮,給我報了個跆拳道班,說是與其讓我把力氣用來打架,還不如正正經經學點本事。
其實我挺喜歡跆拳道的,因為我很快就在那個小班裏稱王稱霸了,教練說我是他見過最有天賦的學生。而且最重要的是,自從我學了跆拳道,母親就可以親自來接我回家,因為每天放學就已經晚上八點了,正好與她加班後回家的時間對上了。
當然,每次她叫我的時候我都感覺有些丟人。我剛出生的時候,不知道是我父母中的誰,給我起了“錢串串”這樣的小名,這個名字陪伴著我從一個穿著紙尿褲的嬰兒到在大院裏作威作福的小霸王,流傳度極高,以至於上學前,我一不留神就會忘記我自己的大名。
咳,有些跑題了,我小時候頑劣又有趣的事實在太多了,每次說起來我就收不住嘴……就在我考到了跆拳道黑帶的那一年,我父親回來了,這並非是指他休假回來,而是說,他真真正正地回來了,回到了我和母親的身邊。
我記得很清楚,那年我九歲,上小學三年級。有一天母親突然很早就下班回來,她一直在跆拳道館外面等我,等了我兩個小時,直到我上完課才接我回家。她那天的表現實在很異常,睡覺前我給了她一個晚安吻,她問我爸爸要回來了,高不高興。
高不高興呢?我似乎忘了,反正那天晚上我一直都睡不著,直到後半夜,月光悄悄爬進我的屋子,我才迷迷糊糊地睡過去,夢裏全都是坐在父親懷裏,他教我做一個智能小機器人的回憶。
但你要說我父親虧欠我和母親,那我也不同意。我之所以沒有長成怨天尤人、怨恨著父母的失足少年,大概率是因為我父母給我的愛和關懷,還有我的充滿/愛/的/家庭。我的每個家人都無私而真摯地愛著彼此,他們是對方眼中的唯一,就算沒有太多的時間相處,愛戀依舊能從眼裏透露出來。
我父親是個頂天立地的男人,但也是個心思細膩會揣摩別人心思的好男兒。他一直覺得對不起我,於是回來以後盡他所能地陪伴我、教導我,給了我過去九年哪怕是母親都沒有給過我的極致的關愛。除了科學院的工作,旁的邀約他一概不接受,每天下了班就帶我到處去玩。我的祖母都調侃,他所有的空餘時間似乎都投到我身上——他似乎一心要把我們欠缺的相處時間都補回來。
擁有這樣一個父親,誰能忍心埋怨他呢?我心裏僅有的一點怨懟也早就煙消雲散了,他一躍成為我心中最敬仰的人。
我的父親毫無疑問是我將來最想長成的那種人。旁人心中的父親都是有瑕疵的,但他在我的心中沒有半點的不好。父親的形象是那麽偉岸,從少年到青年,他都是我追逐的目標,像不落的燈塔,照亮著我前進的路。
說完父親,我還想說說我的母親。說到母親,我的心中有說不完的話,全部寫下來大概能寫成一部長篇小說,嗯,我想想,起名不如就叫《我的女神》?哈,開個玩笑。作為陪伴我時間最長的親人,我的母親在我心中永遠占據著最重要的地位,沒有人能撼動,就算是父親也不行——當然,他也對我如此愛著我母親的事實樂見其成,並不想沖擊她的地位。
我母親,在旁人看來,是一個完美的女人。人一生中在不同階段,欣賞的眼光也會發生變化。但我的母親就是那樣一個神奇的人,無論是院裏和我一起長大的孩子,還是曾祖父輩那些老人,他們心目中一個女人最優秀的樣子,永遠有一個存在的模板,那就是我的母親。
母親樣貌姝麗,但從不會給人以距離感,她沒有那些美人的傲氣。曾外祖母說,母親從小到大都是一個低調的孩子,乖順又懂事,從來不會以自身的任何優越條件自覺高人一等。她是曾外祖母見過的最善良的孩子,出身富貴卻不驕不躁,知世故而不世故,看得比許多人都要通透。
母親四十一歲的時候,拿到了普利策獎,那是“新聞界的諾貝爾獎”,母親也一夜之間名聲大噪,登上了微博熱搜,並且詞條掛在那裏足足兩天才下去。也是從那時候起,人們關註起了我的家庭,關註起我的父母。在某些方面,我對無所不能的網友也表示感謝,如果不是他們,我還看不到二十四年前那個采訪,原來我的父母曾經是同一年的江州文理狀元,那時候他們竟然就在一起了,真是好遙遠的過往。
我看到許多人評價我父母的外表,佩服他們年過四十依然年輕而俊美,其實容貌反而是他們最不值一提的特質,如果你了解他們,你便不會用如此淺顯的印象看待他們。
他們是我見過對物質感官最淡漠的人,我母親告訴過我,想要活得開心,就不要在意太多,因為人能顧及的東西太少了,如果貪心地什麽都想要,一般能抓住的也比你想象中的要少得多。父親和母親都活在當下,如果能在一起度過一天,沒有工作的煩擾,他們能安靜地相處數個小時,哪怕一句話不說,空氣裏也都是幸福的味道。
我十四歲的時候,孤身一人拿著行李離家,去了合肥,念中科大的少年班。這個決定是我自己一個人做的,當我告訴母親這件事的時候,母親的面容恍惚了一下,隨後她看向坐在陽臺上正組裝一片芯片的父親,得到了一個含著笑的眼神。他們對視著笑了,笑容裏蘊含著我不知道的意味。
後來母親在我離家前一天告訴我,父親曾經也差點去了科大的少年班,是差點。沒錯,他為了母親放棄了那個機會。所以當聽到我的話時,我的父母才會如此的驚訝。歲月流逝,光陰逝去,屬於他們的青春年華已經過去,而我的決定猶如一代一代的傳承,暗地裏昭示出血脈之間的羈絆與緣分。
有人問我,既然我如此渴求著來自父母的親情,更是在九歲才得到了完整的父愛,為什麽我會在十四歲時候就這麽早離家,難道我並不留戀我父母的愛嗎?
其實這麽說也不對,我聲明,我的成長一直是很健康的,心理上也並沒有缺失。或許是從九歲起,父親和母親盡力彌補了我,我並沒有不滿,我知道我是被人愛著的。
是我父母教給了我,愛是有質量的需求的,我得到的愛的過程雖然比別人短了一段,但在質量上少有人能及。我的父母,他們真心相愛,我從未見過如此淡然而雋永的感情,它浩瀚而廣闊,是隔著萬水千山也散不盡的骨子裏的情深。
我是他們愛的成就,是他們這一生愛情最偉大的見證,是所隔山河那些年裏留給對方的期盼,是懷著希望和祝福誕生的孩子。他們這一生從未打罵過我,他們予我傳達出的珍視,是如此清晰而強烈。我感受到父母對我的期盼,對我的珍惜,這份愛如此純粹而深重,時常讓我感動到想要落淚。
我不缺愛,我堅信我是這個世界上被愛得最深的人,所以我不戀家,因為我知道,天空廣闊,我可以任意翺翔,如果累了,背後有更強大而厚重的力量,它會看著我一路高飛,為我保駕護航。我父母的愛是我在這個世上最堅固的後盾。
有些人或許感受不到,覺得我誇大其詞,其實真的沒有,但我也不願意在這個話題上費力辯駁。有些事,他們懂了就好,時光足證,不需我們繪色。
我十四歲就上了少年班,後來又在老師的舉薦下直升入科大本科班,那時我僅僅16歲。完成在科大的學業後,我考上了哈佛的研究生,從一個工科狗轉成了研究國際關系的學子,外院的人戲稱我們是“間諜”,我也欣然接受,並不覺得有什麽不好,反而覺得頗有趣味。
我的教授是一個風度翩翩、為人幽默的美國人,在很多時候我們很投緣,雖然他也不可避免地對中國有一些刻板印象,比如中式家庭與中式教育。他很欣賞我的父母,覺得他們是為數不多的開明的家長,這樣的家庭教育出的我,才有可能如此優秀,思維跳躍,還有一種“美國式”的樂觀。其實我不是很讚同,我身邊一起長大的孩子們大多都非常優秀,如他們父母一般長成國家未來的棟梁,這些家庭的教育方式各有千秋,但都培養出了優秀而正直的子女。
我半開玩笑地和我的教授說:“史蒂夫,其實你這樣說有點片面。我們中國有句古話是棍棒底下出孝子,並不是你們想象中要靠暴力去征服孩子。我知道你們重視孩子的個人權利,但這並不能解釋現在美國日益增多的暴力事件,有的時候家長的權威還是很重要的。畢竟我們是擁有全世界最多人口的國家,我們不能放縱孩子,給他們太多特權。”
我的美國教授皺起了眉,嘴裏嘟囔著“好吧”,但是我知道他心中並不以為然,但他不願意與我產生分歧。我是他最喜歡的中國學生,在我們國際關系學院裏,除了幾位美國政客的兒女,我是他另眼相看的第一個外國學生。他一直勸我留在美國,將來可以為我引薦,讓我進政府工作,因為他認為美國是體量第一的國家,他們的政府才是最先進的。
其實有句話我一直想告訴他,但是想了想何必呢,偏見總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更改的。我是個圓滑的人,目前的人生裏從來沒有明確與別人交惡過,有些道理並不是當面告訴他就能讓他領會的,你得把成果擺出來,然後讓別人啞口無言。
但是畢業典禮的時候,我當著哈佛全校的師生,當著我的教授、我的同班同學,大膽地把這句話說出了口,我說“中國預計在明年經濟體量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經濟大國”的話一出口,我看到下面不少人直接變了臉色。我在哈佛是鳳凰俱樂部的成員,和俱樂部高層會員關系還算不錯,但現在會長瞪著我,就好像看著一個叛徒。更別說一直對我有所不滿的哈佛金字塔俱樂部,坡斯廉(別稱烤豬俱樂部)的成員了,他們大多是我的同班同學,出身美國的政要世家,平時裏就對我態度很微妙,我也覺得他們高高在上,我們自覺地井水不犯河水,互不幹涉,但他們現在一個個皺起眉頭,好像被冒犯了一樣擡頭看著我,被一絲不茍抹在腦後的頭發絲兒都泛著不滿的光澤。
哈!我才不想理會他們是什麽感覺呢,我有預感大概畢業以後我不會再收到校友會的邀請了,但是who cares?這都二十一世紀中葉了,中國的主權問題早就全部解決了,現在我的祖國團結一心,港澳臺同胞也竭盡所能推動國家發展,我為我的祖國自豪,我很早就想對著他們趾高氣揚的鼻孔揍一拳了。我敢說我的跆拳道自從來了美國可多了很多實戰的機會,街上搶劫的混混們讓我大開眼界,還好我跟我父親不一樣,我比他性格烈多了,也不怕招惹麻煩。
我知道我班裏那些天之驕子背後叫我什麽——“snow white(白雪公主)”是他們的原話,用來形容我太過秀致的外貌。教授以前勾搭我留在美國的時候他們曾一度對我釋放善意,張口閉口“我的朋友”,但在我畢業前堅定拒絕了他們的橄欖枝以後他們就徹底與我分道揚鑣。
當然,關於此事我也曾經困惑,畢業前的聖誕我回了北京,當我與家裏的長輩討論起這件事,他們面面相覷。我們家基本都是愛國的知識分子,一輩子為國家做貢獻,從來沒思考過立場問題。你們想想我的父母,大概也知道我有一個多麽根正苗紅的出身。
他們最後也沒給我建議,曾外祖父反對我留在美國任職美政府,除此外他們對我的職業選擇並不幹涉。我用了一個聖誕假期的時間思考,出發前最後一天,我百無聊賴地調臺到CCTV-7,我最熟悉的電視臺,意外的,在當天的新聞裏看到了母親的身影。
她前些天飛去了非洲,我沒想到的是會在直播連線裏看到她。
看完當天的新聞,我第二天收拾東西,自己飛回了學校——父親在科學院裏有事,沒辦法送我。
歸根到底,影響了我一輩子命運的,其實還是我的父母。
我們這一代,出生在更加繁榮的祖國,可以稱作百年以來最幸福的一代。不敢說我的父母有多大的功勞,但總歸是有他們的貢獻的。我不知道當初我父母,兩個一路順風順水的年輕人是怎麽有這種覺悟去為國奉獻一生的,畢竟他們跟我不同,我的家庭本來就決定我的覺悟要比常人高,但我父母那時候並沒有這樣的熏陶,他們大可以有更舒服的選擇。
我聽說過一些他們的故事,關於江州,關於一所私立高中,關於朝夕相處,關於彼此的默默愛戀,關於異國,關於山海相隔,關於守望,關於信仰。那些他們曾一起度過的時光,講述起來都泛著歲月的沈香。
或許最好的愛情就是這樣吧,以你的選擇作為選擇,以你的信仰作為信仰。我母親那樣一個溫柔纖細的人,一生丈量過無數山河的脈絡,眼中有著不拔的韌性,不懼跨越山水,性情亦堅強如鋼鐵。
這祖國960多萬平方公裏的大地,她追隨我的父親,義無反顧。
最好的愛情,或許就是,與他攜手,為這錦繡河山奉獻一生。因為愛,無論是北京城還是西北的基地,她都一往無前。
並肩一路,千帆閱遍,山河同籌。
我父母的風華永駐。我還體會不到這樣的愛,但不妨礙我為人子,愛著父母的所愛,與他們一起,守護遠方的故國。
――選自錢仲嵐回憶錄《我的小半生》第一節 ,“我的父母”。
註:本書由新華出版社主編整理出版,系共和國外長錢仲嵐個人出版物總集(後收入《共和國外交風雲》第六冊 )。書中手稿寫作時間不定,但基本概括了這位傑出外交人物的前半生歲月。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一開始,我是打算拒絕的。父親一輩子都沈迷科研,從來沒有參與過任何的曝光。母親身上似乎也沒有太多需要深談的東西。他們都還在人生的黃金時期,還輪不到我以後輩的口吻對他們的人生做出評價。
不過我也很理解出版社的朋友們為什麽會將這個邀約發給我。去年的一個意外,讓公眾註意到了我的父母,大家是懷著敬仰的心情看待他們的,感到好奇也不過是因為想知道更多關於他們的故事。
其實就在我看來,雖然他們是我的父母,但在我的眼中亦有著光環,這光環並不因為朝夕相處而暗淡,他們確乎是有傳奇色彩的人,也是我一生中見過的最傑出的人。
為人子女,特別是這樣一對優秀的夫婦的子女,我不敢也沒有資格對他們的成就做出評價,這就是我一開始為什麽想要拒絕的原因。後來,我出版社的朋友提醒我,大家不止是對他們的人生感到好奇,更感興趣的,是他們的感情故事。
當時我被提示得有些怔然,但很快,我就有了興趣,並且許多靈感在我腦子裏湧現出來,讓我懷疑如果把這些想法具象到文字上,我一定會忍不住寫出一篇長到讓編輯為難的文章。關於這點,我認為我大有所談,懷著一種隱秘的終於得以與人分享的快樂,我猶豫了兩天,還是答應了邀約。
寫了這麽多,我想我首先應該自我介紹一下自己的情況,以免讀者讀了這麽久還雲裏霧裏,不明白這個無名小卒到底何許人也。
我叫錢仲嵐,今年21歲,是科學家錢三一院士和知名新聞人齊豫女士的獨子,在哈佛讀研究生,主研國際關系,今年剛剛畢業。
這篇文章就是由我坐在哈佛圖書館角落的書桌後寫成的,當然是在寫論文的間隙裏偷得一些空閑,等完成這篇導師布置下來的心得論文後我就該回國了。
哈哈,聽上去有些奇怪,我的家人們大多都是學者,父親更是一個純粹的科研人員,我這樣的選擇,當時也讓我們家很多人都大跌眼鏡。在此,感謝我的母親,如果沒有她,我不會從小對國際局勢如此感興趣,以至於在將來的現在,這成為影響我一生的重要因素。
我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無名之輩,我的父母卻不是。他們都是擁有相當智慧的男女,也當然在一生裏取得過無數令人矚目的成就。我敢說莫名得到了大眾的關註,我的父母一定會覺得措手不及,乃至會有一點點感到困擾。
我的父母都是世紀之交出生的一代。二十世紀的崛起與二十一世紀的騰飛記憶在他們的生命裏刻下烙印。老人們說,這一代中國青年人身上是背負著責任的,他們與互聯網共同成長,所有的思維方式都與過去的人們有明顯的不同。這一點在千禧一代開始當家的時候表現得尤為淋漓盡致。
我聽說我出生以前,我父親在酒泉的衛星發射基地供職。怪不得我出生後的八年,記憶裏都沒有太多他的身影,一般只有逢年節的時候,我才能看到他清瘦的身影。偶爾母親會帶我去探望他,不過次數很少,因為母親亦很忙。
八歲知事以前,我還不太懂我的父親工作有多麽特殊,母親也從來沒有告訴過我酒泉意味著什麽。我們住在北京的一個大院裏,周圍的小朋友的父母大多與我父親一樣,常年在外,院子裏留下的,大多都是他們的妻子兒女。母親說他們的父母都是我父親的同事與夥伴。
老實說我不太懂,我小時候理解不了。我只知道我的幼兒園同學和小學同學都同時擁有著父母,他們的父親甚至還會親自來開家長會!家長會!我父親一次也沒有來過的家長會!
每當我看著他們牽著父親的手得意洋洋地從我面前走過,我心裏就很不是滋味。我的父親看著要比他們的父親年輕得多,身姿挺拔,像一枝永不會彎折的竹,眉眼清俊,舉手投足都是風華。我父親是我見過的最好看的男人。
小時候的我心裏一直都很委屈,母親雖然就在身邊,但也很忙,是一個“空中飛人”。我擁有著優渥的生活條件,但其實內心很郁悶。因為缺少陪伴,又因為長輩們的溺愛,我小的時候一度是一個混世魔王,鬥雞遛狗,欺負小女孩,這些損事我都沒少幹,成為附近小有名氣的小區一霸,每次母親回家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帶著我挨家挨戶地向那些被我欺負的孩子們道歉。我面上很乖順地說了對不起,但內心很不屑,因為他們大多比我年紀大,比我高,但一個個都被我打得呱呱叫,竟然還向家長告狀,實在是不可原諒。
母親大概也吃驚我的闖禍天賦,還有我天生的打架能力。在斥責了我幾次無果後,她把我送進了少年宮,給我報了個跆拳道班,說是與其讓我把力氣用來打架,還不如正正經經學點本事。
其實我挺喜歡跆拳道的,因為我很快就在那個小班裏稱王稱霸了,教練說我是他見過最有天賦的學生。而且最重要的是,自從我學了跆拳道,母親就可以親自來接我回家,因為每天放學就已經晚上八點了,正好與她加班後回家的時間對上了。
當然,每次她叫我的時候我都感覺有些丟人。我剛出生的時候,不知道是我父母中的誰,給我起了“錢串串”這樣的小名,這個名字陪伴著我從一個穿著紙尿褲的嬰兒到在大院裏作威作福的小霸王,流傳度極高,以至於上學前,我一不留神就會忘記我自己的大名。
咳,有些跑題了,我小時候頑劣又有趣的事實在太多了,每次說起來我就收不住嘴……就在我考到了跆拳道黑帶的那一年,我父親回來了,這並非是指他休假回來,而是說,他真真正正地回來了,回到了我和母親的身邊。
我記得很清楚,那年我九歲,上小學三年級。有一天母親突然很早就下班回來,她一直在跆拳道館外面等我,等了我兩個小時,直到我上完課才接我回家。她那天的表現實在很異常,睡覺前我給了她一個晚安吻,她問我爸爸要回來了,高不高興。
高不高興呢?我似乎忘了,反正那天晚上我一直都睡不著,直到後半夜,月光悄悄爬進我的屋子,我才迷迷糊糊地睡過去,夢裏全都是坐在父親懷裏,他教我做一個智能小機器人的回憶。
但你要說我父親虧欠我和母親,那我也不同意。我之所以沒有長成怨天尤人、怨恨著父母的失足少年,大概率是因為我父母給我的愛和關懷,還有我的充滿/愛/的/家庭。我的每個家人都無私而真摯地愛著彼此,他們是對方眼中的唯一,就算沒有太多的時間相處,愛戀依舊能從眼裏透露出來。
我父親是個頂天立地的男人,但也是個心思細膩會揣摩別人心思的好男兒。他一直覺得對不起我,於是回來以後盡他所能地陪伴我、教導我,給了我過去九年哪怕是母親都沒有給過我的極致的關愛。除了科學院的工作,旁的邀約他一概不接受,每天下了班就帶我到處去玩。我的祖母都調侃,他所有的空餘時間似乎都投到我身上——他似乎一心要把我們欠缺的相處時間都補回來。
擁有這樣一個父親,誰能忍心埋怨他呢?我心裏僅有的一點怨懟也早就煙消雲散了,他一躍成為我心中最敬仰的人。
我的父親毫無疑問是我將來最想長成的那種人。旁人心中的父親都是有瑕疵的,但他在我的心中沒有半點的不好。父親的形象是那麽偉岸,從少年到青年,他都是我追逐的目標,像不落的燈塔,照亮著我前進的路。
說完父親,我還想說說我的母親。說到母親,我的心中有說不完的話,全部寫下來大概能寫成一部長篇小說,嗯,我想想,起名不如就叫《我的女神》?哈,開個玩笑。作為陪伴我時間最長的親人,我的母親在我心中永遠占據著最重要的地位,沒有人能撼動,就算是父親也不行——當然,他也對我如此愛著我母親的事實樂見其成,並不想沖擊她的地位。
我母親,在旁人看來,是一個完美的女人。人一生中在不同階段,欣賞的眼光也會發生變化。但我的母親就是那樣一個神奇的人,無論是院裏和我一起長大的孩子,還是曾祖父輩那些老人,他們心目中一個女人最優秀的樣子,永遠有一個存在的模板,那就是我的母親。
母親樣貌姝麗,但從不會給人以距離感,她沒有那些美人的傲氣。曾外祖母說,母親從小到大都是一個低調的孩子,乖順又懂事,從來不會以自身的任何優越條件自覺高人一等。她是曾外祖母見過的最善良的孩子,出身富貴卻不驕不躁,知世故而不世故,看得比許多人都要通透。
母親四十一歲的時候,拿到了普利策獎,那是“新聞界的諾貝爾獎”,母親也一夜之間名聲大噪,登上了微博熱搜,並且詞條掛在那裏足足兩天才下去。也是從那時候起,人們關註起了我的家庭,關註起我的父母。在某些方面,我對無所不能的網友也表示感謝,如果不是他們,我還看不到二十四年前那個采訪,原來我的父母曾經是同一年的江州文理狀元,那時候他們竟然就在一起了,真是好遙遠的過往。
我看到許多人評價我父母的外表,佩服他們年過四十依然年輕而俊美,其實容貌反而是他們最不值一提的特質,如果你了解他們,你便不會用如此淺顯的印象看待他們。
他們是我見過對物質感官最淡漠的人,我母親告訴過我,想要活得開心,就不要在意太多,因為人能顧及的東西太少了,如果貪心地什麽都想要,一般能抓住的也比你想象中的要少得多。父親和母親都活在當下,如果能在一起度過一天,沒有工作的煩擾,他們能安靜地相處數個小時,哪怕一句話不說,空氣裏也都是幸福的味道。
我十四歲的時候,孤身一人拿著行李離家,去了合肥,念中科大的少年班。這個決定是我自己一個人做的,當我告訴母親這件事的時候,母親的面容恍惚了一下,隨後她看向坐在陽臺上正組裝一片芯片的父親,得到了一個含著笑的眼神。他們對視著笑了,笑容裏蘊含著我不知道的意味。
後來母親在我離家前一天告訴我,父親曾經也差點去了科大的少年班,是差點。沒錯,他為了母親放棄了那個機會。所以當聽到我的話時,我的父母才會如此的驚訝。歲月流逝,光陰逝去,屬於他們的青春年華已經過去,而我的決定猶如一代一代的傳承,暗地裏昭示出血脈之間的羈絆與緣分。
有人問我,既然我如此渴求著來自父母的親情,更是在九歲才得到了完整的父愛,為什麽我會在十四歲時候就這麽早離家,難道我並不留戀我父母的愛嗎?
其實這麽說也不對,我聲明,我的成長一直是很健康的,心理上也並沒有缺失。或許是從九歲起,父親和母親盡力彌補了我,我並沒有不滿,我知道我是被人愛著的。
是我父母教給了我,愛是有質量的需求的,我得到的愛的過程雖然比別人短了一段,但在質量上少有人能及。我的父母,他們真心相愛,我從未見過如此淡然而雋永的感情,它浩瀚而廣闊,是隔著萬水千山也散不盡的骨子裏的情深。
我是他們愛的成就,是他們這一生愛情最偉大的見證,是所隔山河那些年裏留給對方的期盼,是懷著希望和祝福誕生的孩子。他們這一生從未打罵過我,他們予我傳達出的珍視,是如此清晰而強烈。我感受到父母對我的期盼,對我的珍惜,這份愛如此純粹而深重,時常讓我感動到想要落淚。
我不缺愛,我堅信我是這個世界上被愛得最深的人,所以我不戀家,因為我知道,天空廣闊,我可以任意翺翔,如果累了,背後有更強大而厚重的力量,它會看著我一路高飛,為我保駕護航。我父母的愛是我在這個世上最堅固的後盾。
有些人或許感受不到,覺得我誇大其詞,其實真的沒有,但我也不願意在這個話題上費力辯駁。有些事,他們懂了就好,時光足證,不需我們繪色。
我十四歲就上了少年班,後來又在老師的舉薦下直升入科大本科班,那時我僅僅16歲。完成在科大的學業後,我考上了哈佛的研究生,從一個工科狗轉成了研究國際關系的學子,外院的人戲稱我們是“間諜”,我也欣然接受,並不覺得有什麽不好,反而覺得頗有趣味。
我的教授是一個風度翩翩、為人幽默的美國人,在很多時候我們很投緣,雖然他也不可避免地對中國有一些刻板印象,比如中式家庭與中式教育。他很欣賞我的父母,覺得他們是為數不多的開明的家長,這樣的家庭教育出的我,才有可能如此優秀,思維跳躍,還有一種“美國式”的樂觀。其實我不是很讚同,我身邊一起長大的孩子們大多都非常優秀,如他們父母一般長成國家未來的棟梁,這些家庭的教育方式各有千秋,但都培養出了優秀而正直的子女。
我半開玩笑地和我的教授說:“史蒂夫,其實你這樣說有點片面。我們中國有句古話是棍棒底下出孝子,並不是你們想象中要靠暴力去征服孩子。我知道你們重視孩子的個人權利,但這並不能解釋現在美國日益增多的暴力事件,有的時候家長的權威還是很重要的。畢竟我們是擁有全世界最多人口的國家,我們不能放縱孩子,給他們太多特權。”
我的美國教授皺起了眉,嘴裏嘟囔著“好吧”,但是我知道他心中並不以為然,但他不願意與我產生分歧。我是他最喜歡的中國學生,在我們國際關系學院裏,除了幾位美國政客的兒女,我是他另眼相看的第一個外國學生。他一直勸我留在美國,將來可以為我引薦,讓我進政府工作,因為他認為美國是體量第一的國家,他們的政府才是最先進的。
其實有句話我一直想告訴他,但是想了想何必呢,偏見總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更改的。我是個圓滑的人,目前的人生裏從來沒有明確與別人交惡過,有些道理並不是當面告訴他就能讓他領會的,你得把成果擺出來,然後讓別人啞口無言。
但是畢業典禮的時候,我當著哈佛全校的師生,當著我的教授、我的同班同學,大膽地把這句話說出了口,我說“中國預計在明年經濟體量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經濟大國”的話一出口,我看到下面不少人直接變了臉色。我在哈佛是鳳凰俱樂部的成員,和俱樂部高層會員關系還算不錯,但現在會長瞪著我,就好像看著一個叛徒。更別說一直對我有所不滿的哈佛金字塔俱樂部,坡斯廉(別稱烤豬俱樂部)的成員了,他們大多是我的同班同學,出身美國的政要世家,平時裏就對我態度很微妙,我也覺得他們高高在上,我們自覺地井水不犯河水,互不幹涉,但他們現在一個個皺起眉頭,好像被冒犯了一樣擡頭看著我,被一絲不茍抹在腦後的頭發絲兒都泛著不滿的光澤。
哈!我才不想理會他們是什麽感覺呢,我有預感大概畢業以後我不會再收到校友會的邀請了,但是who cares?這都二十一世紀中葉了,中國的主權問題早就全部解決了,現在我的祖國團結一心,港澳臺同胞也竭盡所能推動國家發展,我為我的祖國自豪,我很早就想對著他們趾高氣揚的鼻孔揍一拳了。我敢說我的跆拳道自從來了美國可多了很多實戰的機會,街上搶劫的混混們讓我大開眼界,還好我跟我父親不一樣,我比他性格烈多了,也不怕招惹麻煩。
我知道我班裏那些天之驕子背後叫我什麽——“snow white(白雪公主)”是他們的原話,用來形容我太過秀致的外貌。教授以前勾搭我留在美國的時候他們曾一度對我釋放善意,張口閉口“我的朋友”,但在我畢業前堅定拒絕了他們的橄欖枝以後他們就徹底與我分道揚鑣。
當然,關於此事我也曾經困惑,畢業前的聖誕我回了北京,當我與家裏的長輩討論起這件事,他們面面相覷。我們家基本都是愛國的知識分子,一輩子為國家做貢獻,從來沒思考過立場問題。你們想想我的父母,大概也知道我有一個多麽根正苗紅的出身。
他們最後也沒給我建議,曾外祖父反對我留在美國任職美政府,除此外他們對我的職業選擇並不幹涉。我用了一個聖誕假期的時間思考,出發前最後一天,我百無聊賴地調臺到CCTV-7,我最熟悉的電視臺,意外的,在當天的新聞裏看到了母親的身影。
她前些天飛去了非洲,我沒想到的是會在直播連線裏看到她。
看完當天的新聞,我第二天收拾東西,自己飛回了學校——父親在科學院裏有事,沒辦法送我。
歸根到底,影響了我一輩子命運的,其實還是我的父母。
我們這一代,出生在更加繁榮的祖國,可以稱作百年以來最幸福的一代。不敢說我的父母有多大的功勞,但總歸是有他們的貢獻的。我不知道當初我父母,兩個一路順風順水的年輕人是怎麽有這種覺悟去為國奉獻一生的,畢竟他們跟我不同,我的家庭本來就決定我的覺悟要比常人高,但我父母那時候並沒有這樣的熏陶,他們大可以有更舒服的選擇。
我聽說過一些他們的故事,關於江州,關於一所私立高中,關於朝夕相處,關於彼此的默默愛戀,關於異國,關於山海相隔,關於守望,關於信仰。那些他們曾一起度過的時光,講述起來都泛著歲月的沈香。
或許最好的愛情就是這樣吧,以你的選擇作為選擇,以你的信仰作為信仰。我母親那樣一個溫柔纖細的人,一生丈量過無數山河的脈絡,眼中有著不拔的韌性,不懼跨越山水,性情亦堅強如鋼鐵。
這祖國960多萬平方公裏的大地,她追隨我的父親,義無反顧。
最好的愛情,或許就是,與他攜手,為這錦繡河山奉獻一生。因為愛,無論是北京城還是西北的基地,她都一往無前。
並肩一路,千帆閱遍,山河同籌。
我父母的風華永駐。我還體會不到這樣的愛,但不妨礙我為人子,愛著父母的所愛,與他們一起,守護遠方的故國。
――選自錢仲嵐回憶錄《我的小半生》第一節 ,“我的父母”。
註:本書由新華出版社主編整理出版,系共和國外長錢仲嵐個人出版物總集(後收入《共和國外交風雲》第六冊 )。書中手稿寫作時間不定,但基本概括了這位傑出外交人物的前半生歲月。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