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八章 有傷天和
關燈
小
中
大
左良玉的二十萬大軍,戰鬥力參差不齊,大多是這土匪流寇收編而來的渣渣。
這也是他們接近二十萬人,真的打起來的話,根本是正常軍隊的對手。
李巖和左軍談判,商討著受降的事宜。
但李巖要面對的是二十萬大軍,並且是軍紀渙散的部隊。
二十萬張口,可不是那麽容易可以輕易負擔的,並且,這些人由於出身太雜。
說起來接受容易。
但真的實行起來,十分的困難。
南京滿打滿算的兵力不過五六萬,吃下幾倍於自己的兵力,實在過於勉強。
並且,由於崇禎年間,降而覆叛的事情頻發。
李巖和張煌言也合計著,對於納降的事情也非常謹慎。
“如果你們要降的話,百戶以上的將官,必須調職去他地。”
李巖面對著前來談判的將領,堅持著這一點,當初聖上在受降闖軍降眾的時候,使用的是屠殺的策略。
將中高層將領基本清理了一遍,沒人帶頭惹事,下面那些人不過是些百姓,基本乖了下來。
李巖並沒有朱慈那般暴虐。
最主要的是,他雖然手持尚方寶劍,也不可能無法無天,狂妄的不知道自己是誰的話,要不了多久就該被聖上清算了。
所以,和北京的溝通是經常性的,避免犯了忌諱。
他還不想死,小紅那麽漂亮,怎麽能讓她守寡?
殺人。很謹慎,尤其是大規模殺人,那就更得謹慎。
將左軍內部中層將領抽走,基本可以保證他們難以再次做亂。
這也是李巖納降左軍的底線,如果不願意,那就只能繼續幹下去了。
不過,出乎李巖預料的是。
左軍的代表,左良玉的心服副將田才濟答應的很爽快。
“既然已經決定歸降朝廷,朝廷若有安排,自然願意服從,只是……”
田才濟話到一半,並沒有說完。
“只是什麽?”
“大軍駐守湖北,日費糜多,還請朝廷煩心,調撥軍餉,以免軍心混亂。”
李巖和張煌言對視了一眼。
只靠著眼神,就仿佛交流了一番。
他們都是聰明人,現在是明白了左軍之所以投降的最主要原因。
軍餉……不夠用了。
朝廷養一支二十萬的大軍,都很夠嗆了,更何況是一個地方軍閥,沒有勢力依靠,又不懂得經營。
當初東林黨們傾南方之力,支援左良玉,還能過日子。
現在,只能掀桌子了。
這是經濟上的勝利。
大明拖的起,但左軍拖不起。
不過,南京方面也表示,實在難以去養左良玉這麽多的人。
更何況的是,一群基本沒啥戰鬥力的軍隊。
但放著他們不管顯然也不合適。
“你們那的糧草還夠用幾日?”
這句問的都有些廢了,左軍在東林倒塌後,本來就沒收入來源。
又經歷過去年的戰事,都不知道他們是怎麽過來的。
這件事情,經過謝芳確認過,從他對湖北的刺探也知道一內情,那就是這些人,基本靠劫掠附近的州縣百姓,補充軍糧。
但這也不是長久的法子。
或許可以戰略性轉移,去其他地方就食。
但是。
向西是張獻忠的地盤,左不敢打,向北是順軍的勢力左軍也不敢打,向東……倒是大明的富庶之地,但打輸了。
到最後,也只能在湖北吃喝,不過薅羊毛,只薅一只羊,後果很嚴重。
薅到現在無毛可薅,就只能投降。
田才濟覺得,被調走中層軍官,也能接受,反正打仗就是圖的吃軍餉,誰給軍餉誰就是爹。
“幾近於無。”田才濟苦笑著搖頭。
“那這樣吧,你先回去,帶大軍遣去蕪湖,同時準備好將百戶以上的將領集中起來,等待本官帶人帶糧來,交接兵權,可行?”
南京也並不富裕,去年雖然不是荒年,但由於許多方便的弊端,導致稅收並不是很充足。
商稅,他又不敢收。
並且,所獲得的稅收,很大一部分通過運河送去北京了,結餘的很少。李巖兩手空空,由他所支配的資源,捉肘見襯。
但現在,顯然不是吝嗇的時候,為了能夠順利的解決左軍的問題。
舍得一些糧草是必要的。
至於田才濟,他也能接受。
他在左軍當將領並不好過,尤其是面對二十萬張嘴時候,還是早點甩掉為好。
“如此便好,還請李巡撫早日遣糧來迎。”
又交談了一番其他的事情。
田才濟便告退了,直接返程回湖北而去。
至於李巖,即刻開始書寫奏章將此地事情告知於北京。
“巖兄真要準備糧草運給叛軍?”
張煌言,似乎有著什麽想法,卻猶豫的沒有直接說出來。
“恩,如若不然,怕是難以讓其真心歸降。”李巖說道。
“怕就怕,給了後,他們仍然不會真心歸降。”張煌言道。
“所以為兄才讓田濟才先將兵權交出,才會給他們糧草。”李巖當然很謹慎,自然不會去做平白無故給敵人好處的事情。
不過張煌言的提醒,讓李巖又再思索起來,此事畢竟事關重大,絕對不能有失。“你是說,左夢庚那邊有詐?”
“不不。”張煌言搖了搖頭。“詐不詐,到不得而知,但即使無詐,二十萬人吶,南京可堪乎?”
“若不可養,真降亦叛,假降亦叛。”
是啊,這也是李巖所頭疼的問題。
“玄著的意思是?”李巖卻感覺張煌言話中有話。
張煌言卻沒有繼續說下去,似乎接下來的話,很難出口。
但李巖從他沈默的語氣下感覺到了什麽,卻是明白了他的意思。
“此事,萬不可如此。”
“愚弟明白,但涉及家國百姓之事,缺的便是丈夫二字。”
兩人能走到一起,並且結為兄弟,那便是因為他們有著共同的人生追求,為了國家興衰願意貢獻出自己的一切力量。
李巖發現,張煌言對於這個理想的追求,遠遠比他更加狂熱。
連這種有傷天和的事情都能提的出來。
實際上,如果要徹底解決左軍的事端,這種方法,卻是最有效的方法。
但李巖還是覺得張煌言考慮的不周,畢竟這若是載入史書上,會遺臭萬年的。
:。: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這也是他們接近二十萬人,真的打起來的話,根本是正常軍隊的對手。
李巖和左軍談判,商討著受降的事宜。
但李巖要面對的是二十萬大軍,並且是軍紀渙散的部隊。
二十萬張口,可不是那麽容易可以輕易負擔的,並且,這些人由於出身太雜。
說起來接受容易。
但真的實行起來,十分的困難。
南京滿打滿算的兵力不過五六萬,吃下幾倍於自己的兵力,實在過於勉強。
並且,由於崇禎年間,降而覆叛的事情頻發。
李巖和張煌言也合計著,對於納降的事情也非常謹慎。
“如果你們要降的話,百戶以上的將官,必須調職去他地。”
李巖面對著前來談判的將領,堅持著這一點,當初聖上在受降闖軍降眾的時候,使用的是屠殺的策略。
將中高層將領基本清理了一遍,沒人帶頭惹事,下面那些人不過是些百姓,基本乖了下來。
李巖並沒有朱慈那般暴虐。
最主要的是,他雖然手持尚方寶劍,也不可能無法無天,狂妄的不知道自己是誰的話,要不了多久就該被聖上清算了。
所以,和北京的溝通是經常性的,避免犯了忌諱。
他還不想死,小紅那麽漂亮,怎麽能讓她守寡?
殺人。很謹慎,尤其是大規模殺人,那就更得謹慎。
將左軍內部中層將領抽走,基本可以保證他們難以再次做亂。
這也是李巖納降左軍的底線,如果不願意,那就只能繼續幹下去了。
不過,出乎李巖預料的是。
左軍的代表,左良玉的心服副將田才濟答應的很爽快。
“既然已經決定歸降朝廷,朝廷若有安排,自然願意服從,只是……”
田才濟話到一半,並沒有說完。
“只是什麽?”
“大軍駐守湖北,日費糜多,還請朝廷煩心,調撥軍餉,以免軍心混亂。”
李巖和張煌言對視了一眼。
只靠著眼神,就仿佛交流了一番。
他們都是聰明人,現在是明白了左軍之所以投降的最主要原因。
軍餉……不夠用了。
朝廷養一支二十萬的大軍,都很夠嗆了,更何況是一個地方軍閥,沒有勢力依靠,又不懂得經營。
當初東林黨們傾南方之力,支援左良玉,還能過日子。
現在,只能掀桌子了。
這是經濟上的勝利。
大明拖的起,但左軍拖不起。
不過,南京方面也表示,實在難以去養左良玉這麽多的人。
更何況的是,一群基本沒啥戰鬥力的軍隊。
但放著他們不管顯然也不合適。
“你們那的糧草還夠用幾日?”
這句問的都有些廢了,左軍在東林倒塌後,本來就沒收入來源。
又經歷過去年的戰事,都不知道他們是怎麽過來的。
這件事情,經過謝芳確認過,從他對湖北的刺探也知道一內情,那就是這些人,基本靠劫掠附近的州縣百姓,補充軍糧。
但這也不是長久的法子。
或許可以戰略性轉移,去其他地方就食。
但是。
向西是張獻忠的地盤,左不敢打,向北是順軍的勢力左軍也不敢打,向東……倒是大明的富庶之地,但打輸了。
到最後,也只能在湖北吃喝,不過薅羊毛,只薅一只羊,後果很嚴重。
薅到現在無毛可薅,就只能投降。
田才濟覺得,被調走中層軍官,也能接受,反正打仗就是圖的吃軍餉,誰給軍餉誰就是爹。
“幾近於無。”田才濟苦笑著搖頭。
“那這樣吧,你先回去,帶大軍遣去蕪湖,同時準備好將百戶以上的將領集中起來,等待本官帶人帶糧來,交接兵權,可行?”
南京也並不富裕,去年雖然不是荒年,但由於許多方便的弊端,導致稅收並不是很充足。
商稅,他又不敢收。
並且,所獲得的稅收,很大一部分通過運河送去北京了,結餘的很少。李巖兩手空空,由他所支配的資源,捉肘見襯。
但現在,顯然不是吝嗇的時候,為了能夠順利的解決左軍的問題。
舍得一些糧草是必要的。
至於田才濟,他也能接受。
他在左軍當將領並不好過,尤其是面對二十萬張嘴時候,還是早點甩掉為好。
“如此便好,還請李巡撫早日遣糧來迎。”
又交談了一番其他的事情。
田才濟便告退了,直接返程回湖北而去。
至於李巖,即刻開始書寫奏章將此地事情告知於北京。
“巖兄真要準備糧草運給叛軍?”
張煌言,似乎有著什麽想法,卻猶豫的沒有直接說出來。
“恩,如若不然,怕是難以讓其真心歸降。”李巖說道。
“怕就怕,給了後,他們仍然不會真心歸降。”張煌言道。
“所以為兄才讓田濟才先將兵權交出,才會給他們糧草。”李巖當然很謹慎,自然不會去做平白無故給敵人好處的事情。
不過張煌言的提醒,讓李巖又再思索起來,此事畢竟事關重大,絕對不能有失。“你是說,左夢庚那邊有詐?”
“不不。”張煌言搖了搖頭。“詐不詐,到不得而知,但即使無詐,二十萬人吶,南京可堪乎?”
“若不可養,真降亦叛,假降亦叛。”
是啊,這也是李巖所頭疼的問題。
“玄著的意思是?”李巖卻感覺張煌言話中有話。
張煌言卻沒有繼續說下去,似乎接下來的話,很難出口。
但李巖從他沈默的語氣下感覺到了什麽,卻是明白了他的意思。
“此事,萬不可如此。”
“愚弟明白,但涉及家國百姓之事,缺的便是丈夫二字。”
兩人能走到一起,並且結為兄弟,那便是因為他們有著共同的人生追求,為了國家興衰願意貢獻出自己的一切力量。
李巖發現,張煌言對於這個理想的追求,遠遠比他更加狂熱。
連這種有傷天和的事情都能提的出來。
實際上,如果要徹底解決左軍的事端,這種方法,卻是最有效的方法。
但李巖還是覺得張煌言考慮的不周,畢竟這若是載入史書上,會遺臭萬年的。
:。: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