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關燈
小
中
大
謝鏡愚態度嚴肅, 朕不免被他帶動,跟著認真起來。“怎麽?朕還沒說, 你就知道了?”
“也並不全是, ”雖然謝鏡愚這麽說,但他眼中掠過一絲果然如此的意味,“魏王殿下拿出了《後稷農書》, 實在出人意表。依臣料想,這只是個開頭。”
完全沒錯,朕讚許地點頭,而後把年初二時朕與雍蒙的會面情況大致說了說。謝鏡愚聽得聚精會神,在知道雍蒙變相承認自己曾對皇位有意的時候倒抽了一口冷氣。
“朕說他是兵行險著, 但他覺得自己是釜底抽薪。”
謝鏡愚安靜了好一陣子,眉宇深深蹙起。“臣料魏王殿下定然有大動作跟著, 卻沒料到是這樣大的動作。”
“那謝相覺得他是真情假意?”朕問他。
又是一陣沈默。“真情假意都無所謂, ”謝鏡愚慢慢分析,“因為陛下確實不會給他留下任何破綻。”
雍蒙想即位,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暫且不提天時地利,人和這方面他確實看不到任何希望——朕的帝位名正言順, 又自小以成祖廟號為奮鬥目標,他怎麽可能找得到為君不仁之類的反對理由?
思及此,朕稍一點頭。“朕這個四哥,膽子比朕想象的大多了。”膽子大並不是說雍蒙有意帝位, 而是他敢承認自己有意帝位。
謝鏡愚聽出了朕的潛臺詞,卻不很讚同。“然而, 魏王殿下只會在陛下面前如此做。只要有第三人在場,他絕不會顯出半分不臣之心,更別提承認。”
“那就是他自己的事情了。”朕一哂,頗是不以為然,“他確實想為天下百姓做事,朕沒理由不讓他做。至於他口裏說服、心裏到底服不服……”朕劃了劃水,繼而懶洋洋地笑了笑,“是與否都無所謂,因為朕根本不關心。”
謝鏡愚張了張嘴,像是想說朕是真命天子、雍蒙竟敢不服之類。但話出口時,他說的卻和周不比曾諫過的差不多:“防人之心不可無,陛下。”
“防人之心?”朕冷不丁被逗樂,“你這麽說可就太對不起魏王了。魏王可是把你、慕容起、松仁松讚都當做朕寬宏大量、既往不咎的例子!”
謝鏡愚皺了皺眉,又松開。“就如同臣剛說的,防人之心不可無。陛下一早疑臣情有可原,臣從未因此生出怨懟之心。之後陛下願意信臣,臣求之不得,自然也要讚陛下寬宏大量。”他話鋒忽而一轉,“但臣如此想,其他人並不見得也如此想。暫不提慕容將軍,松仁松讚極可能配不上陛下的寬宏大量。”
自他開頭時,朕就等著他那一句“但是”。“你確實與他倆不同。”朕道,想想不夠完備,又補充:“與其他人都不同。”
聽朕如此形容,謝鏡愚眼神微動,嘴角也不自覺地揚了起來。“臣謝陛下青眼。”在滿室氤氳水汽中,他凝視朕的目光顯得異常溫柔。“臣定不會辜負陛下。”
此情此景,再說話只是浪費口舌而已。朕蹬了蹬池底,稍稍站起,他也同時俯身相就。一室靜寂,外頭偶有焰火嗖嗖,襯得隱約水聲愈發旖旎。
也因為如此,朕做了一夜溫存的夢。待到將醒之時,朕還不願醒,只閉目回味了一番。夜裏下了一場無聲無息的雪,窗紙被映得發亮,朕的意識也一點一點地清楚起來——
先湧進腦海中的是昨日之宴。
倒不是說朕記著要把酒灌回來,而是有關太子之事。朕之前想到兩種可能,昨日主要考慮的是第二種。這會兒再想想,在下任天子出生之前過繼,萬一弄錯人,後續麻煩更多。不如等到那年之後,朕瞧瞧他到底是誰的兒子,再尋個漂亮理由立他爹做太子。
這樣就絕不會出錯了。至於問題,可能有二:其一,朕得做好二十年以上拉鋸戰的準備;其二,彼時再立太子有可能根基不穩,朕得幫他立威。
考慮到朕活得久,這兩個問題都能解決,就是得花功夫。果真是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朕暗自嘀咕,而後又想到第二件事,昨夜謝鏡愚說的那句——
“心想事成是夢裏才有的,臣向來明白。”
得承認,這話很現實,卻隱約帶著悲觀,朕覺得他有別的意思也是因為後者。至於那個點頭又搖頭……
朕使勁回憶了一下。這種感覺不像是空穴來風,朕大概忽略了什麽。朕要謝鏡愚給黨和女兒物色個合適的婆家,他堅辭不肯,在朕的逼問下才說了幾句——
“若是於私,臣只希望陛下不要納她入宮……這確是臣的私心。”
前後串聯,朕忽而明白過來。謝鏡愚所說的“她”,並不是特指黨和的女兒,而是個對所有後宮女子的泛指。他自知這麽說太過逾越,便簡略了。
說實話,若是可能,朕也不想浪費時間精力以及國庫金錢在往後宮添幾個註定沒用的女人上。
但這是演戲的最低限度;更重要的是,也是宗室和朝臣能接受的最低限度。社稷為重,朕清楚這點,他也清楚。所以朕提了,而他沒反對。
想到此處,朕不由在心裏嘆了口氣。就如朕在西繡嶺山道上所說的,不同常理之事,本就全是麻煩。天子也不能保證諸事盡如人意,朕與他都只能盡力。
此二事暫時告一段落,朕便擱置不想,轉而關註其餘的。
不管雍蒙到底為何攤牌,他的能力都毋庸置疑。一個來月的功夫,吏部諸事全都趕上了進度,還帶著禮部的進度一同加快,朝野之上莫不交口稱讚。當然,他們誇雍蒙的時候必定還要再誇朕英明神武。但朕就隨便聽聽:因為朕估計著,這事兒沒完,雍蒙之後還會再找朕。
另外,在元日大朝會之後,番邦使者陸續離開興京,松仁松讚也是。他走之前,朕又見了他短暫一面。都是些流於形式的話,乏善可陳,畢竟在那之前朕已經私底下交代過李囿註意事項了。
最後,武將。回紇之事,朕交給了黨和,他滿口應下。必須插一句,就沖他這忠心能幹的勁兒,朕也得給他女兒找個好對象。至於朕單獨交代的另一人,則是慕容起。他原本打算隨同李囿、徐應驍等人回劍南道,但朕預備調他去豐府。
“豐府?”慕容起這一驚非同小可,從他猛擡的腦袋就能看出來。
豐府地處關內道,位於中西受降城之間,再往北不遠就是與原匈奴的交界之處。橫塞軍主力駐紮於此,與左右定遠軍、三座受降城連成一片,正是本朝北鎮重地。
雖說豐府可算興京極北門戶,但遠及不上隴右。隴右北接匈奴南接吐蕃,還擔著一條絲綢之路,等閑怠慢不得;而匈奴滅了之後,豐府的防禦任務變輕,兵量隨即下跌。
簡單來說,豐府駐軍目前很輕松。在這種情況下,朕還要往豐府派新的將軍,背後用意值得深思。
朕也不打算說得太明白。“在對吐蕃的一戰中,若不是慕容將軍率軍堵截後路,恐怕不能取得如此大勝。如今松仁松讚俯首稱臣,也有慕容將軍的功勞。”
“陛下謬讚。”慕容起客氣推辭,略有異色的眼珠卻直直地望著朕,顯然還沒從驚訝中回過神,“敢問陛下,為何要臣去豐府?”
“吐蕃既已平定,朕瞧著,慕容將軍留在劍南道也是大材小用。”朕坦然自若地迎著他的視線,“還不若前往豐府,替朕好好練一支鐵騎出來。”
慕容起嘴唇無聲地動了動,看著像是在重覆“鐵騎”兩字。“陛下,”他思索著問,語速極慢,“此舉是否為了防回紇?”
他到興京時日不久,卻已經從南疆了解到了北疆……朕一揚眉,心道朕果然沒選錯人。“黨將軍已然領命。”
黨和的名字似乎給慕容起帶來了更大的震動。“黨將軍?”他的驚訝克制不住地溢出眼角眉梢,“朝中將領眾多,陛下為何選臣配合黨將軍?”
“若慕容將軍有所憂慮,大可明言。”
慕容起遲疑一瞬,還是說道:“臣在劍南道只能算剛立穩腳跟,到豐府後更是毫無根基。更何況,若陛下想要練兵防回紇,定然一呼百應,如何輪得到臣?”
“你怕兵將不服?”朕反問。
慕容起猶豫著點頭。“是。”
“你覺得你不能讓他們服?”朕又問,幾近激將。
事關面子,慕容起這頭就點不下去了。“那倒未必。然而……”
但朕打斷了他。“說到騎兵,你認為朝中還有哪位將領比你更擅長?”
“這……”慕容起第三次猶豫,但朕都瞧得出裏頭已經沒有多少真的成分。“據臣所知,沒有。”說完,他就一叩首:“臣明白了。”
朕走下禦座,打算親手扶他起身。“南征北戰,實在辛苦慕容將軍。”為了徹底打消他的後顧之憂,朕接著保證:“若是此間有任何為難之處,慕容將軍只管說出來,朕自會替你解決。”
慕容起擡頭,見著朕的手在他面前,又是一怔。“陛下……”
“起來說話罷。”
慕容起卻定定地望著朕,根本沒起身的意思。
“怎麽了?”朕忍不住詫異。
“陛下如此,令臣想起臣在茂府城外第一次得見聖顏。”慕容起輕聲答道,“那時臣還震驚,陛下如此年輕,也未曾上過戰場,怎就能毫不猶豫地調兵應對吐蕃、甚至不惜親身涉險。然而,聽聞陛下神射,臣便知道臣猜錯了,劍南大捷實屬必然。”
朕依稀記得那時他眼中的驚異之色。“是什麽令慕容將軍從今日想到那日?”
慕容起依舊望著朕。“事情自是不同;然而陛下運籌帷幄、決勝千裏,此事從未改變。”
“吐蕃就算了;可回紇還沒打,朕怎麽決勝千裏?”朕忍不住笑道。
一點驚異又從他眼底浮現出來,很快變成了像是狂熱的東西——朕已經見過不少次,朕知道那就是忠誠——
“陛下未雨綢繆若此,所向又怎能不勝?”高個男人深深伏地,“臣定全力以赴,只為陛下決勝千裏!”
作者有話要說:
又解決一個伏筆~
另,一生一世一雙君臣,我覺得這已經是個童話故事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也並不全是, ”雖然謝鏡愚這麽說,但他眼中掠過一絲果然如此的意味,“魏王殿下拿出了《後稷農書》, 實在出人意表。依臣料想,這只是個開頭。”
完全沒錯,朕讚許地點頭,而後把年初二時朕與雍蒙的會面情況大致說了說。謝鏡愚聽得聚精會神,在知道雍蒙變相承認自己曾對皇位有意的時候倒抽了一口冷氣。
“朕說他是兵行險著, 但他覺得自己是釜底抽薪。”
謝鏡愚安靜了好一陣子,眉宇深深蹙起。“臣料魏王殿下定然有大動作跟著, 卻沒料到是這樣大的動作。”
“那謝相覺得他是真情假意?”朕問他。
又是一陣沈默。“真情假意都無所謂, ”謝鏡愚慢慢分析,“因為陛下確實不會給他留下任何破綻。”
雍蒙想即位,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暫且不提天時地利,人和這方面他確實看不到任何希望——朕的帝位名正言順, 又自小以成祖廟號為奮鬥目標,他怎麽可能找得到為君不仁之類的反對理由?
思及此,朕稍一點頭。“朕這個四哥,膽子比朕想象的大多了。”膽子大並不是說雍蒙有意帝位, 而是他敢承認自己有意帝位。
謝鏡愚聽出了朕的潛臺詞,卻不很讚同。“然而, 魏王殿下只會在陛下面前如此做。只要有第三人在場,他絕不會顯出半分不臣之心,更別提承認。”
“那就是他自己的事情了。”朕一哂,頗是不以為然,“他確實想為天下百姓做事,朕沒理由不讓他做。至於他口裏說服、心裏到底服不服……”朕劃了劃水,繼而懶洋洋地笑了笑,“是與否都無所謂,因為朕根本不關心。”
謝鏡愚張了張嘴,像是想說朕是真命天子、雍蒙竟敢不服之類。但話出口時,他說的卻和周不比曾諫過的差不多:“防人之心不可無,陛下。”
“防人之心?”朕冷不丁被逗樂,“你這麽說可就太對不起魏王了。魏王可是把你、慕容起、松仁松讚都當做朕寬宏大量、既往不咎的例子!”
謝鏡愚皺了皺眉,又松開。“就如同臣剛說的,防人之心不可無。陛下一早疑臣情有可原,臣從未因此生出怨懟之心。之後陛下願意信臣,臣求之不得,自然也要讚陛下寬宏大量。”他話鋒忽而一轉,“但臣如此想,其他人並不見得也如此想。暫不提慕容將軍,松仁松讚極可能配不上陛下的寬宏大量。”
自他開頭時,朕就等著他那一句“但是”。“你確實與他倆不同。”朕道,想想不夠完備,又補充:“與其他人都不同。”
聽朕如此形容,謝鏡愚眼神微動,嘴角也不自覺地揚了起來。“臣謝陛下青眼。”在滿室氤氳水汽中,他凝視朕的目光顯得異常溫柔。“臣定不會辜負陛下。”
此情此景,再說話只是浪費口舌而已。朕蹬了蹬池底,稍稍站起,他也同時俯身相就。一室靜寂,外頭偶有焰火嗖嗖,襯得隱約水聲愈發旖旎。
也因為如此,朕做了一夜溫存的夢。待到將醒之時,朕還不願醒,只閉目回味了一番。夜裏下了一場無聲無息的雪,窗紙被映得發亮,朕的意識也一點一點地清楚起來——
先湧進腦海中的是昨日之宴。
倒不是說朕記著要把酒灌回來,而是有關太子之事。朕之前想到兩種可能,昨日主要考慮的是第二種。這會兒再想想,在下任天子出生之前過繼,萬一弄錯人,後續麻煩更多。不如等到那年之後,朕瞧瞧他到底是誰的兒子,再尋個漂亮理由立他爹做太子。
這樣就絕不會出錯了。至於問題,可能有二:其一,朕得做好二十年以上拉鋸戰的準備;其二,彼時再立太子有可能根基不穩,朕得幫他立威。
考慮到朕活得久,這兩個問題都能解決,就是得花功夫。果真是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朕暗自嘀咕,而後又想到第二件事,昨夜謝鏡愚說的那句——
“心想事成是夢裏才有的,臣向來明白。”
得承認,這話很現實,卻隱約帶著悲觀,朕覺得他有別的意思也是因為後者。至於那個點頭又搖頭……
朕使勁回憶了一下。這種感覺不像是空穴來風,朕大概忽略了什麽。朕要謝鏡愚給黨和女兒物色個合適的婆家,他堅辭不肯,在朕的逼問下才說了幾句——
“若是於私,臣只希望陛下不要納她入宮……這確是臣的私心。”
前後串聯,朕忽而明白過來。謝鏡愚所說的“她”,並不是特指黨和的女兒,而是個對所有後宮女子的泛指。他自知這麽說太過逾越,便簡略了。
說實話,若是可能,朕也不想浪費時間精力以及國庫金錢在往後宮添幾個註定沒用的女人上。
但這是演戲的最低限度;更重要的是,也是宗室和朝臣能接受的最低限度。社稷為重,朕清楚這點,他也清楚。所以朕提了,而他沒反對。
想到此處,朕不由在心裏嘆了口氣。就如朕在西繡嶺山道上所說的,不同常理之事,本就全是麻煩。天子也不能保證諸事盡如人意,朕與他都只能盡力。
此二事暫時告一段落,朕便擱置不想,轉而關註其餘的。
不管雍蒙到底為何攤牌,他的能力都毋庸置疑。一個來月的功夫,吏部諸事全都趕上了進度,還帶著禮部的進度一同加快,朝野之上莫不交口稱讚。當然,他們誇雍蒙的時候必定還要再誇朕英明神武。但朕就隨便聽聽:因為朕估計著,這事兒沒完,雍蒙之後還會再找朕。
另外,在元日大朝會之後,番邦使者陸續離開興京,松仁松讚也是。他走之前,朕又見了他短暫一面。都是些流於形式的話,乏善可陳,畢竟在那之前朕已經私底下交代過李囿註意事項了。
最後,武將。回紇之事,朕交給了黨和,他滿口應下。必須插一句,就沖他這忠心能幹的勁兒,朕也得給他女兒找個好對象。至於朕單獨交代的另一人,則是慕容起。他原本打算隨同李囿、徐應驍等人回劍南道,但朕預備調他去豐府。
“豐府?”慕容起這一驚非同小可,從他猛擡的腦袋就能看出來。
豐府地處關內道,位於中西受降城之間,再往北不遠就是與原匈奴的交界之處。橫塞軍主力駐紮於此,與左右定遠軍、三座受降城連成一片,正是本朝北鎮重地。
雖說豐府可算興京極北門戶,但遠及不上隴右。隴右北接匈奴南接吐蕃,還擔著一條絲綢之路,等閑怠慢不得;而匈奴滅了之後,豐府的防禦任務變輕,兵量隨即下跌。
簡單來說,豐府駐軍目前很輕松。在這種情況下,朕還要往豐府派新的將軍,背後用意值得深思。
朕也不打算說得太明白。“在對吐蕃的一戰中,若不是慕容將軍率軍堵截後路,恐怕不能取得如此大勝。如今松仁松讚俯首稱臣,也有慕容將軍的功勞。”
“陛下謬讚。”慕容起客氣推辭,略有異色的眼珠卻直直地望著朕,顯然還沒從驚訝中回過神,“敢問陛下,為何要臣去豐府?”
“吐蕃既已平定,朕瞧著,慕容將軍留在劍南道也是大材小用。”朕坦然自若地迎著他的視線,“還不若前往豐府,替朕好好練一支鐵騎出來。”
慕容起嘴唇無聲地動了動,看著像是在重覆“鐵騎”兩字。“陛下,”他思索著問,語速極慢,“此舉是否為了防回紇?”
他到興京時日不久,卻已經從南疆了解到了北疆……朕一揚眉,心道朕果然沒選錯人。“黨將軍已然領命。”
黨和的名字似乎給慕容起帶來了更大的震動。“黨將軍?”他的驚訝克制不住地溢出眼角眉梢,“朝中將領眾多,陛下為何選臣配合黨將軍?”
“若慕容將軍有所憂慮,大可明言。”
慕容起遲疑一瞬,還是說道:“臣在劍南道只能算剛立穩腳跟,到豐府後更是毫無根基。更何況,若陛下想要練兵防回紇,定然一呼百應,如何輪得到臣?”
“你怕兵將不服?”朕反問。
慕容起猶豫著點頭。“是。”
“你覺得你不能讓他們服?”朕又問,幾近激將。
事關面子,慕容起這頭就點不下去了。“那倒未必。然而……”
但朕打斷了他。“說到騎兵,你認為朝中還有哪位將領比你更擅長?”
“這……”慕容起第三次猶豫,但朕都瞧得出裏頭已經沒有多少真的成分。“據臣所知,沒有。”說完,他就一叩首:“臣明白了。”
朕走下禦座,打算親手扶他起身。“南征北戰,實在辛苦慕容將軍。”為了徹底打消他的後顧之憂,朕接著保證:“若是此間有任何為難之處,慕容將軍只管說出來,朕自會替你解決。”
慕容起擡頭,見著朕的手在他面前,又是一怔。“陛下……”
“起來說話罷。”
慕容起卻定定地望著朕,根本沒起身的意思。
“怎麽了?”朕忍不住詫異。
“陛下如此,令臣想起臣在茂府城外第一次得見聖顏。”慕容起輕聲答道,“那時臣還震驚,陛下如此年輕,也未曾上過戰場,怎就能毫不猶豫地調兵應對吐蕃、甚至不惜親身涉險。然而,聽聞陛下神射,臣便知道臣猜錯了,劍南大捷實屬必然。”
朕依稀記得那時他眼中的驚異之色。“是什麽令慕容將軍從今日想到那日?”
慕容起依舊望著朕。“事情自是不同;然而陛下運籌帷幄、決勝千裏,此事從未改變。”
“吐蕃就算了;可回紇還沒打,朕怎麽決勝千裏?”朕忍不住笑道。
一點驚異又從他眼底浮現出來,很快變成了像是狂熱的東西——朕已經見過不少次,朕知道那就是忠誠——
“陛下未雨綢繆若此,所向又怎能不勝?”高個男人深深伏地,“臣定全力以赴,只為陛下決勝千裏!”
作者有話要說:
又解決一個伏筆~
另,一生一世一雙君臣,我覺得這已經是個童話故事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