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十二章 巧望七夕(上)

關燈
才想著要入秋了,卻忘了這個重要的節日,七夕。

雖然還是炎炎的夏日。但是季節上來說也確實是快要到秋天了。

夏末初秋,思念的季節。我卻用心感受著淺秋特有的溫暖,澄澈而寧靜。獨嘗淺秋況味,記錄屬於自己的點滴思緒。是夜唯安。

身在南方。總感秋天來的很遲。經常覺得當自己發現秋天時,可它已經悄悄溜走了。也許現在的北方已經秋風瑟瑟了,而我現在呆的地方。仍然陽光十足,熱氣四溢,以致我足不出戶。老感覺夏天還在繼續。

偶爾在某一天的清晨。我忽然感受到了秋意的蕭瑟。飄零的落葉被秋風輕輕拂過,還在穿T恤的我頓時感覺到陣陣涼意。我很喜歡這種感覺。因為它沒有春的艷麗,夏的明媚。冬的嚴寒。這樣的天氣不溫不火。剛剛好。意境最美。獨行於世,被那陣陣秋意激起了我心中平靜的心湖。歡喜卻惆悵,孤寂卻詩意。

秋天的好。是因為它有收獲的喜悅,也有淡淡的憂傷,溫和中略有清冷。但它都一一包容。剎那間,它可以把心帶向遠方,讓我傾刻有種莫名的思緒。就那桂花來說吧,它的芳香與甜美,飄逸而清新。走在路上,偶然看到桂花,淡雅掛枝頭,一身素衣,不顯艷麗,只有暗香氤氳秋天。一聞到桂花香,便好生歡喜,暗香盈袖。不覺得就會想起小時候吃的桂花糕、桂花餅,還有那香氣撲鼻的桂花茶。於我而言,桂花就是溫暖的味道,家鄉的味道。

在這個感懷的季節,走在落葉之上,心裏總有一種莫名的傷感,卻又無言訴說。此時,我是沈默的,喜歡獨自一個人看遠方的落日餘暉,帶著深思,梳理著紅塵的悲喜。身在淺秋,任惆悵爬上眉眼,而我內心卻是欣喜的。

有時突然想想,人生就像秋天,有快樂有悲傷。但我還是喜歡在淺秋尋覓一縷久釀的芳香,也不拒絕悲傷。因為,我知道,喜怒悲歡才是真實的人生。我迎著秋風,聞著桂花的芳香,清新且快樂,無所謂悲。獨立秋水長天,感悟慢慢老去的時光。

淺秋在蔓延,而我仍在旅途,看著忙碌的人們走在每個清晨黃昏,用心體會生活的真諦。佛說:每天都是美好的。因此,我決定把每天的溫暖和快樂都裝進這個淺秋。哪怕紅塵紛擾,人生無常,只要心存慈悲,我便能微笑向暖,逍遙任我行。

有人說,秋天是詩人的季節。每當看到落葉飄飛,我們可能都會懂得,落葉意味著來年的重生,心裏免不了有些許惆悵。雖說現在的南方天氣仍然炎熱,但我能感受到那從家鄉含蓄飄過的秋意,靜謐而醇香。

我鐘情於秋,看著樹梢的綠意點點落下,似落在心底,滄桑而孤獨,卻希望尚存如此雕零不正是為了來年更加蔥郁?只需等待一季,但能重新發芽,很是欣喜。人生許多事情也需要充滿希望,恬然等待充滿希望的一季,同樣是美好的事情。當在這樣想的時候,我懂了,在秋天的些許惆悵帶有淡淡的芳香。不妨把一顆憂愁的心擱淺在秋葉裏,而後慢慢享受秋天的澄澈,**重生,那便是我向往的人生。無論何時,我的生活總會波瀾不驚的度過。沒有大悲大喜,沒有活色生香,也沒有錦衣玉食,只有白天的奔波,晚上的與文字共舞。即便如此平淡,於我,足矣。

未曾想過,有自己宏偉的城堡過著王子的生活。我喜歡平淡、淡雅而簡單的生活,空閑之餘,和親人溫暖相守,再者一臺電腦、一杯清茶、一堆我最愛的書籍,很是知足。對此生活,歲月靜好,滿心歡喜,是我精神上最大的城堡。

淺秋伊始,我仍喜歡感知時光的溫暖,與此傾情與對。經常在寂靜的夜晚,習慣捧一杯讓我回味無窮的清茶,打開電腦。在網海尋覓不一樣的紅塵,感悟別人文字所帶來不一樣的心聲。

於此,我很珍惜每一個淺秋時節,因為寧靜而芳香。這份靜謐,這份芳香,來自於心靈最深處,讓自己無比歡悅。靜夜,寫著屬於自己的心情自己的故事,無比的愜意,無比的醇香,足以溫暖我的一生。

在此季節,有零落的葉在風雨中掙紮飄搖,像斷翅的蝴蝶,無所依靠,漸行漸遠。城市依舊是車水馬龍的熙攘,人來我往,不受風雨阻擾張揚著喧囂浮華。向遠望去,雲霧繚繞。那迷朦的後面,該是怎樣的一處風景?我想應該是和煦而明媚的陽光吧,而不像此時的天空煙雨茫茫,定無所向。

春去秋來,幾度滄桑,唯有一顆童心在秋風裏聯想。回想自己走過的風景,痛並快樂著,似溪水流淌,心頭蕩漾,說不完,道不盡。在這個愛情快餐年代,我們依然是彼此生命裏的春天,執著的固守原有的純真,說傳統也好,太傻也罷,好的壞的都是自己的。我為你靜守紅塵,守著一份獨特的微涼;你為我守著約定,守著月光,如珍珠般把我珍愛於心中珍藏。

但我懂得,繁花似錦,終有消散之時,秋便來臨,繼而是冬天……我一心懷揣美好,靜觀秋水長天一色的美景,我願意在狹小的城堡,靜默如花。無所謂等待,無所謂想象,心在淺秋,清淡如水。

夜幕下垂,蟲鳴聲聲把淺秋的夜晚叫的更加綿長,似微風一般難說的情緣,八月未央,走過的痕跡還會不時想起,快樂亦或憂傷。如此,便可安然在淺秋深處,素心以對,盡可把淺秋的記憶,寫的澄澈透明,寂靜歡喜。

時光漸遠感悟的是一種生活心境,淡然沈靜,在眸光所及的每一個角落萌發,無關疼痛,那是久違的幸福。這季淺秋,不想敲下那些淺疼的文字,如此這般,風柔月清的夜晚,跟八月對視,靜聽雨落,默度淺秋。

於此,寫下一些淺秋的況味,風柔月清,清茶待友,一箋心語,釋懷素秋。一杯薄酒相邀,與往事幹杯,流年似水,把一些秋思輕輕安放。微風向晚,我依舊微笑向暖,只願身在淺秋,澄明而素淡,靜怡且清淺。

煙雨霏*離去,孑然陌路,楊柳低垂微。

曉風輕拂細雨崔。風吟淺懷,浮生魅影,如舊思盡醉。

何時可見歌采薇?昨夜霓紅盡,天涯遠去昔日涙。

倚樓聽風雨,彼岸盡芬芳。君可知,伊人為爾雙淚垂。

涼風習習,桃花零落似雪。花瓣落在她的肩頭,飄入她的掌心,夢境一般輕柔

靜立於桃花樹下,一襲白衣連裙,任清風吹動,衣袂飄飄,宛若蝴蝶,秀發飛揚,任發絲纏繞雙眸,傾國傾城不變的容顏,容顏瞬間已成永遠。信手拂著一枝桃花,悵然的望著湖心的落紅。天地之間溢滿了幽幽的桃花香味,伴隨著桃紅,飄到心中。

本不該是這花開的日子。

但冥界裏,四季都有了,什麽季節的花是不可能開的?

倒是這花的美景應了這節日,萬分的唯美罷了。

七夕。

每年農歷七月初七這一天是我國漢族的傳統節日七夕節。因為此日活動的主要參與者是少女,而節日活動的內容又是以乞巧為主,故而人們稱這天為“乞巧節”或“少女節”、“女兒節”。七夕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個節日,也是過去姑娘們最為重視的日子。在這一天晚上,婦女們穿針乞巧,祈禱福祿壽活動,禮拜七姐,儀式虔誠而隆重,陳列花果、女紅,各式家具、用具都精美小巧、惹人喜愛。

在晴朗的夏秋之夜,天上繁星閃耀,一道白茫茫的銀河象天橋橫貫南北,在河的東西兩岸,各有一顆閃亮的星星,隔河相望,遙遙相對,那就是牽牛星和織女星。

七夕坐看牽牛織女星,是民間的習俗。相傳,在每年農歷七月初七的夜晚,是天上織女與牛郎在鵲橋相會之時。

織女是一個美麗聰明、心靈手巧的仙女,凡間的婦女便在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藝,也少不了向她求賜美滿姻緣,所以七月初七也被稱為乞巧節。

人們傳說在七夕的夜晚,擡頭可以看到牛郎織女的銀河相會,或在瓜果架下可偷聽到兩人在天上相會時的脈脈情話。

女孩們在這個充滿浪漫氣息的晚上,對著天空的朗朗明月,擺上時令瓜果,朝天祭拜,乞求天上的仙女能賦予她們聰慧的心靈和靈巧的雙手,讓自己的針織女工技法嫻熟,更乞求愛情婚姻的姻緣巧配。過去婚姻對於女性來說是決定一生幸福與否的終身大事,所以,世間無數的有情男女都會在這個晚上,夜靜人深時刻,對著星空祈禱自己的姻緣美滿。

七夕,原名為乞巧節。七夕乞巧,這個節日起源於漢代,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這便是我們於古代文獻中所見到的最早的關於乞巧的記載。

“七夕”最早來源於人們對自然的崇拜。從歷史文獻上看,至少在三四千年前,隨著人們對天文的認識和紡織技術的產生,有關牽牛星織女星的記載就有了。人們對星星的崇拜遠不止是牽牛星和織女星,他們認為東西南北各有七顆代表方位的星星,合稱二十八宿,其中以北鬥七星最亮,可供夜間辨別方向。北鬥七星的第一顆星叫魁星,又稱魁首。後來,有了科舉制度,中狀元叫“大魁天下士”,讀書人把七夕叫“魁星節”,又稱“曬書節”,保持了最早七夕來源於星宿崇拜的痕跡。

“七夕”也來源古代人們對時間的崇拜。“七”與“期”同音,月和日均是“七”,給人以時間感。古代中國人把日、月與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七數在民間表現在時間上階段性,在計算時間時往往以“七七”為終局。舊北京在給亡人做道場時往往以做滿“七七”為完滿。以“七曜”計算現在的“星期”,在日語中尚有保留。“七”又與“吉”諧音,“七七”又有雙吉之意,是個吉利的日子。在臺灣,七月被稱為“喜中帶吉”月。因為喜字在草書中的形狀好似連寫的“七十七”,所以把七十七歲又稱“喜壽”。

牛郎織女傳說是我國四大民間傳說之一,也是在我國民間流傳時間最早、流傳地域最廣的傳說,在我國民間文學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傳牛郎父母早逝,又常受到哥嫂的虐待,只有一頭老牛相伴。有一天老牛給他出了計謀,教他怎樣娶織女做妻子。到了那一天,美麗的仙女們果然到銀河沐浴,並在水中嬉戲。這時藏在蘆葦中的牛郎突然跑出來拿走了織女的衣裳。驚惶失措的仙女們急忙上岸穿好衣裳飛走了,唯獨剩下織女。在牛郎的懇求下,織女答應做他的妻子。婚後,牛郎織女男耕女織,相親相愛,生活得十分幸福美滿。織女還給牛郎生了一兒一女。後來,老牛要死去的時候,叮囑牛郎要把它的皮留下來,到急難時披上以求幫助。老牛死後,夫妻倆忍痛剝下牛皮,把牛埋在山坡上。

織女和牛郎成親的事被天庭的玉帝和王母娘娘知道後,他們勃然大怒,並命令天神下界抓回織女。天神趁牛郎不在家的時候,抓走了織女。牛郎回家不見織女,急忙披上牛皮,擔了兩個小孩追去。眼看就要追上,王母娘娘心中一急,拔下頭上的金簪向銀河一劃,昔日清淺的銀河一霎間變得濁浪滔天,牛郎再也過不去了。從此,牛郎織女只能淚眼盈盈,隔河相望,天長地久,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也拗不過他們之間的真摯情感,準許他們每年七月七日相會一次,相傳,每逢七月初七,人間的喜鵲就要飛上天去,在銀河為牛郎織女搭鵲橋相會。此外,七夕夜深人靜之時,人們還能在葡萄架或其他的瓜果架下聽到牛郎織女在天上的脈脈情話。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線幾萬條。七夕,我觸摸到了你的氣息。

幾度歡情與離恨,年年並在此宵中。七夕,我感受到了愛情的酸甜。

在奶奶那個古老故事裏的瓜棚底下,我聽到了秋蟲的呢喃,還有牛郎和織女深情的對白。

今夜,銀河奕奕,月白風清,七夕的天空屬於傳說中的那對戀人。

而我,卻像街角那盞形單影只的路燈,一對對浪漫的戀人、一群群快樂的人群熟若無睹地與我擦身而過,在這座熟悉的城市,只有孤獨與我相伴。

把酒邀月,月已不勝量,風兒也醉得東倒西歪,在樹梢跳舞,空氣裏到處都彌漫著*,飄蕩著溫馨,燈火闌珊處,唯我獨憔悴,今夜的歡樂,與我無關,借酒澆愁,愁腸百結。

今晚,我真真切切的感到,你才是我的唯一。

相思是什麽?我想起了那個溫水煮青蛙的故事,你就是那暖暖的水,而我,就是那只被溫暖包圍的青蛙,熊熊的大火,是我們燃燒的心,時間慢慢地過去,一點一點把你蒸發,慢慢地把我煎熬。

曾經,我們在網絡裏相遇,用鍵盤把枯燥的文字敲成深深地祝福和親切的問候,愛,一點一滴凝聚,情,一絲一縷匯集,小小的屏幕,我們隔屏相望,望穿了螢屏,望穿了多少不眠之夜。網海深深,情意切切,歷盡寒暑,真誠相戀,從此,你讓我知道了什麽叫思念,什麽叫牽掛。

曾經,我們在雨中相逢,你撐著雨傘,衣袂飄飄,飄然而來,清純如飄落的雨絲,嬌艷如帶露的梨花。誰在撫琴高歌,一曲高山流水,伴著雨聲,在耳際縈繞。我們十指緊扣,相依相偎,如癡如醉,忘了今夕何夕!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幸福的時刻總是短暫,****竟是如此的相似!

是不是風雨中的愛才更經得起風雨,是不是經過風雨的愛才會天長地久?可我卻是在不該遇見你的時候遇見你,不該愛你的時候說愛你,手上握著的只是一張過期的車票,追趕的只是幸福的背影。

永遠有多遠,誰也不知道,但我知道,和你相逢的每一刻,在我心中都是永遠,可你,總是不能明白。

花開花落,去留無奈,雲卷雲舒,聚散依依,歲月不會為誰停下腳步,世界也不會為誰改變規律。

如果我是那只傻傻的青蛙,如何能夠在你溫暖的水裏快樂地暢游?

我把你種在心裏,你就不會被雨雪風霜侵擾,你就會知道我的痛和樂,你就會感受到我四季心跳的節奏,加上生命之泉的孕育,就會結出純浩的、永不雕零的愛。

把我們的愛化成無數只喜鵲,讓它們披著春天般明媚的羽衣,揮動著音樂般輕柔的翅膀,在我們之間架起一座永不消失的鵲橋,我們就能生生世世永遠相守。

時間不是一杯忘情的水,時間是一壇陳年的酒,越久越芬芳。

五百年才能愛你一次,就算走一趟奈何橋,喝下那碗孟婆湯,忘了前世今生,我相信,我也不會忘了你!

天不老,情難絕,心似雙絲網……下輩子我不遲到,我等你,在那春暖花開的季節,楊柳依依的橋頭。

爭將世上無期別,換得年年一度來。千萬顆星星輝映著七夕的夜空,有你,也有我,所以,今夜的我,其實並不孤單。

況且這裏與城鎮十分相似的那些個地方,還真是一如城市的繁華。

更是不忘節日的熱情。

那些節目倒是沒有少。

因為這兒的“人”還真是多著的老“人”。

所以這慶祝的方式也是五花八門的。

穿針乞巧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於漢,流於後世。《西京雜記》說:“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具習之。”南朝梁宗謀《荊楚歲時記》說:“七月七日,是夕人家婦女結彩樓穿七孔外,或以金銀愉石為針。”《輿地志》說:“齊武帝起層城觀,七月七日,宮人多登之穿針。世謂之穿針樓。”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說:“七夕,宮中以錦結成樓殿,高百尺,上可以勝數十人,陳以瓜果酒炙,設坐具,以祀牛女二星,妃嬪各以九孔針五色線向月穿之,過者為得巧之侯。動清商之曲,宴樂達旦。土民之家皆效之。”元陶宗儀《元氏掖庭錄》說:“九引臺,七夕乞巧之所。至夕,宮女登臺以五彩絲穿九尾針,先完者為得巧,遲完者謂之輸巧,各出資以贈得巧者焉。”

喜蛛應巧也是較早的一種乞巧方式,其俗稍晚於穿針乞巧,大致起於南北朝之時。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說;“是夕,陳瓜果於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網於瓜上則以為符應。”

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說:“七月七日,各捉蜘蛛於小盒中,至曉開;視蛛網稀密以為得巧之侯。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民間亦效之”宋朝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說,七月七夕“以小蜘蛛安合子內,次日看之,若網圓正謂之得巧。”宋周密《乾淳歲時記》說;“以小蜘蛛貯合內,以候結網之疏密為得巧之多久”明田汝成《熙朝樂事》說,七夕“以小盒盛蜘蛛,次早觀其結網疏密以為得巧多寡。”由此可見,歷代驗巧之法不同,南北朝視網之有無、唐視網之稀密,宋視網之圓正,後世多遵唐俗。

還有投針驗巧。

這是七夕穿針乞巧風俗的變體,源於穿針,又不同於穿針,是明清兩代的盛行的七夕節俗。明劉侗、於奕正的《帝京景物略》說:“七月七日之午丟巧針。婦女曝盎水日中,頃之,水膜生面,繡針投之則浮,看水底針影。有成雲物花頭鳥獸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謂乞得巧;其影粗如錘、細如絲、直如軸蠟,此拙征矣。”《直隸志書》也說,良鄉縣(今北京西南)“七月七日,婦女乞巧,投針於水,借日影以驗工拙,至夜仍乞巧於織女”請於敏中《日下舊聞考》引《宛署雜記》說:“燕都女子七月七日以碗水暴日下,各自投小針浮之水面,徐視水底日影。或散如花,動如雲,細如線,粗租如錐,因以蔔女之巧。”

舊時習俗,在七夕前幾天,先在小木板上敷一層土,播下粟米的種子,讓它生出綠油油的嫩苗,再擺一些小茅屋、花木在上面,做成田舍人家小村落的模樣,稱為“殼板”,或將綠豆、小豆、小麥等浸於磁碗中,等它長出敷寸的芽,再以紅、藍絲繩紮成一束,稱為“種生”,又叫“五生盆”或“生花盆”。南方各地也稱為“泡巧”,將長出的豆芽稱為巧芽,甚至以巧芽取代針,拋在水面乞巧。還用蠟塑各種形象,如牛郎、織女故事中的人物,或禿鷹、鴛鴦、等動物之形,放在水上浮游,稱之為“水上浮”。又有蠟制的嬰兒玩偶,讓婦女買回家浮於水土,以為宜子之祥,稱為“化生”。

也不知道是不是那牛郎織女的傳說,讓那牛也出了名。

兒童會在七夕之日采摘野花掛在牛角上,又叫“賀牛生日”。因為傳說西王母用天河把牛郎織女分開後,老牛為了讓牛郎能夠跨越天河見到織女,讓牛郎把它的皮刨下來,駕著它的牛皮去見織女。人們為了紀念老牛的犧牲精神,便有了“為牛慶生”的習俗。

這個時間也是曬書曬衣的好時間。

據載,司馬懿當年因位高權重,頗受曹*的猜忌,有鑒於當時政治的黑暗,為求自保,他邊裝瘋病躲在家裏。魏武帝仍然不大放心,就派了一個親信令史暗中探查真相。時值七月七日,裝瘋的司馬懿也在家中曬書。令史回去稟報魏武帝,魏武帝馬上下令要司馬懿回朝任職,否則即可收押。司馬懿只乖乖的遵命回朝。另有一種人,在亂世中,以放浪形骸來表達中的郁悶。他們藐視禮法,反對時俗。劉義慶的《世說新語》卷二十五說,七月七日人人曬書,只有郝隆跑到太陽底下去躺著,人家問他為什麽,他回答:“我曬書”。這一方面是蔑視曬書的習俗,另一方面也是誇耀自己腹中的才學。曬肚皮也就是曬書。漢代曬衣的風俗在魏晉時為豪門富室制造了誇耀財富的機會。名列“竹林七賢”的阮鹹就瞧不起這種作風。七月七日,當他的鄰居曬衣時,只見架上全是陵羅綢緞,光彩奪目。而阮鹹不慌不忙的用竹竿挑起一件破舊的衣服,有人問他在幹什麽,他說:“未能免俗,聊覆爾耳!”由這幾則小故事看來,就知道當時七夕曬書、曬衣的風俗有多盛了。

可在這冥界之中,雖有日出日落,但也很少人有這種閑情,暫且不提。

又有一活動稱作供奉“磨喝樂”,是舊時民間七夕節的兒童玩物,即小泥偶,其形象多為傳荷葉半臂衣裙,手持荷葉。每年七月七日,在開封的“潘樓街東宋門外瓦子、州西梁門外瓦子、北門外、南朱雀門外街及馬行街內,皆賣磨喝樂,乃小塑土偶耳”。其實宋朝稍晚以後的磨喝樂,已不再是小土偶了,相反的,越作越精致。磨喝樂的大小、姿態不一,最大的高至三尺,與真的小孩於相上下。制作的材料則有以象牙雕鏤或用龍延佛手香雕成的,磨喝樂的裝扮,更是極盡精巧之能事,有以彩繪木雕為欄座,或用紅砂碧籠當罩子,手中所持的玩具也多以金玉寶石來裝飾,一對磨喝樂的造價往往高達數千錢。

接下來就是廣為人知的那些活動了。

例如拜織女。

“拜織女”純是少女、少婦們的事。她們大都是預先和自己朋友或鄰裏們約好五六人,多至十來人,聯合舉辦。舉行的儀式,是於月光下擺一張桌子,桌子上置茶、酒、水果、五子(桂圓、紅棗、榛子、花生,瓜子)等祭品;又有鮮花幾朵,束紅紙,插瓶子裏,花前置一個小香爐。那麽,約好參加拜織女的少婦、少女們,齋戒一天,沐浴停當,準時都到主辦的家裏來,於案前焚香禮拜後,大家一起圍坐在桌前,一面吃花生,瓜子,一面朝著織女星座,默念自己的心事。如少女們希望長得漂亮或嫁個如意郎、少婦們希望早生貴子等,都可以向織女星默禱。玩到半夜始散。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