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寒窗苦讀
關燈
小
中
大
醒過來的時候,世界已經是黑暗的了。
也不算黑暗,只是模模糊糊的。自己好像什麽都看的不大真切,想來
也是雪盲癥了吧。
在高山冰川積雪地區活動的登山運動員和科學考察隊員,稍不註意。忘記了戴墨鏡,也時常被積雪的反光刺痛眼睛。甚至暫時失明。醫學上把這種現象叫做“雪盲癥”。
雪盲是人眼的視網膜受到強光刺激後而臨時失明的一種疾病。一般休息數天後。視力會自己恢覆。得過雪盲的人,不註意會再次得雪盲。再次雪盲癥狀會更嚴重,所以切不能馬虎大意。多次雪盲逐漸使人視力衰弱。引起長期眼疾,嚴重時甚至永遠失明。
積雪對太陽光的很高的反射率。所謂反射率,是指任何物體表面反射陽光的能力。這種反射能力通常用百分數來表示。比如說某物體的反射率是45%。這意思是說。此物體表面所接受到的太陽輻射中,有45%被反**出去。雪的反射率極高,純潔新雪面的反射率能高到95%。換句話說。太陽輻射的95%被雪面重新反射出去了。這時候的雪面。光亮程度幾乎要接近太陽光了,肉眼的視網膜怎麽能經受得住這樣強光的刺激呢?在南極遼闊無垠的雪原上。有些地方的積雪表面,微微下窪。好象探照燈的凹面。在這樣的地方,就有可能出現白光。出現白光的雪面,當然要比普通雪面所反射的陽光更集中更強烈了。在一般情況下。雪面並不象鏡子那樣直接把太陽光反射到人的眼睛裏,而是通過雪面的散射刺激眼睛的。人眼在較長時間受到這種散射光的刺激後,也會得雪盲癥。因此,有時候即使是在陰天,不戴墨鏡在積雪地上活動久了的人,眼睛也會暫時失明。
雪盲就是電光性眼炎,主要是紫外線對眼角膜和結膜上皮造成損害引起的炎癥,特點是眼瞼紅腫,結膜充血水腫,有劇烈的異物感和疼痛,癥狀有怕光、流淚和睜不開眼,發病期間會有視物模糊的情況。高山病的一種。陽光中的紫外線經雪地表面的強烈反射對眼部所造成的損傷。患者開始的兩眼腫脹難忍,怕光、流淚、視物不清;經久暴於紫外線者可見眼前黑影,暫時嚴重影響視力,故誤認為“盲”。登山運動員和在空氣稀薄的雪山高原上工作者易患此病。配備能過濾紫外線的防護眼鏡,可起預防作用。
我在那雪地裏迷失了好久的方向,又被困於一片曠野之間。
眼見的也凈是茫茫的白雪,也怪不得會落到如此地步。
現在隨著意識的清醒,痛覺也漸漸蘇醒了,沒辦法,這個地方還真沒辦法弄好什麽條件的吧。
“小家夥,你醒了。”隨著這清冷的聲音,一雙幹燥溫暖的大手搭在我腦袋上,毫不客氣的揉了幾下。
我一點也不見外,反而是很高興。
不知道等了多久,我終於是遇到人類了。
高興之餘還像小寵物一般的“嗷嗷”叫兩聲以做回應。
“看你這麽小的樣子,應當是還沒有成年吧。”他理所當然的自作主張的給這樣定義了下來,而顯然的,我老早就不小了。
只是這狐貍**的樣子似乎定格在幾個月的大小,現在雖也不算很小的奶娃娃,但也絕對是顯得很年輕的小狐貍。
於是與他認識了。
這個叫做漠然的書生。
雖然從一開始的見面到了現在我都沒有見過他的真面目,但總的來說是個讓人感到很溫暖的人。
即使不善於言辭,可是對待動物的時候他總不吝嗇的表達自己的關系。(這個時候完全把自己當成動物了)
而也是因為他執著於幫我養傷,於是我又過著有人養的日子了。
只是這兩人生活的日子也苦的很。
他並不是什麽富家子弟。
而且可以說的上是一貧如洗。
家中無父無母,無親人,獨自一人就生活在這個小木屋裏。
好在木屋修的算是好的,只要在屋裏。還不怎麽漏風,也甚是暖和,牢固。
可吃食方面就很成問題了。
像那一次他能遇上我,就是因為他想要去山中找些野果來。
只是這冬季已是來臨,糧食又哪是那麽容易找的。現在加上了我這麽一個吃白飯的,更是難上加難。
有的時候我真想告訴他其實我是不用吃東西的,但他並不能理解我的狐語,而這時候我也是完全說不出人話的。就算是自己絕食不吃的樣子,他也只會更加擔心,還埋怨自己不能去找點葷食給我吃。
我也是慢慢發現自己並不需要吃東西的,但是完全無法溝通也只能在平日裏少吃一點。
我們這樣的日子不得不說一個苦字,說起來漠然的職業也倒是適合這個字眼了。
他是書生。
十年寒窗苦的向上少年。
苦也不是說說而已。
當年,呂蒙正和母親無依無靠,只能在一個破窯洞中住了下來。破窯無門無窗,一遇到刮風下雨,是寒冷刺骨。母子倆的生活也全靠母親給村裏人紡棉織布,勉強糊口度日。年幼的呂蒙正不僅沒叫過一聲苦,還經常挖野菜、拾柴禾,為母親分憂。他每天外出時,總要路過村子裏的學堂。聽到學生們瑯瑯的讀書聲,呂蒙正也非常想上學。可家中連吃穿都顧不上,哪來的錢供他上學呢?呂蒙正的母親於是決定自己來教孩子讀書。她找了一些殘缺不全的舊書,晚上一邊紡棉,一邊教兒子念書。呂蒙正有了讀書的機會,高興極了,拾柴挖菜時,嘴裏也在背誦。遇到難解的詞兒,母親也解答不了,呂蒙正就到村中學堂向先生請教。先生見他好學,就收他為“特別學生”,呂蒙正的學業因此大有長進。
呂蒙正十九歲那年,母親由於勞累過度,病逝了。呂蒙正從此孤身一人。他白天在街頭謀生,晚上則繼續在寒窯中苦讀。宋太宗年間,呂蒙中進京趕考,被宋太宗欽點為狀元。他曾經先後三次擔任宰相,更以剛直不阿、敢於直言進諫而聞名。
苦讀為功名。
中國的讀書人自古就有勤學苦讀的傳統。晉代的時候,車胤借著螢火蟲發出的微弱光芒堅持不懈地苦讀,最終成為飽學之士,入朝為官。同是晉朝的孫康借著冬天大雪映出的光亮如饑似渴讀書,最後他也入朝為官,成為一個學富五車的一代名士。但如果我們去探討這些文人學子苦讀的原因,很容易讓人想起《論語》中的一句話“學而優則仕”。
“學而優則仕”是《論語》中子夏的名言,其實它前面還有一句:“仕而優則學。”朱熹解釋說:“優,有餘力也。”這句話的意思是,從政者如果尚有餘力,就應該不斷地學習、充實和提高自己;讀書人如果有餘暇時間,應該去做官,檢驗平時所學。子夏在這裏提出了政府官員要終身學習的主張,強調學習和時間要結合。
但實際上,在科舉制度形成以前,讀書做官的影響並不大。隨著科舉取仕的到來,讀書做官的觀念才開始一步步深入人心。科舉時代,讀書、及第、做官成為廣大讀書人的追求,這個時候的啟蒙教育也都強調“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以金榜題名、功名利祿的*來規勸學童讀書。《勸學文》宋真宗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鐘粟。
安居不用架高梁,書中自有黃金屋。
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
出門莫恨無人隨,書中車馬多如簇。
男兒欲遂平生志,六經勤向窗前讀。
讀書、及第、做官成為廣大讀書人的理想和追求。
如果說“學而優則仕”是“超常教育”盛行的一大“罪臣”,那麽,現在我要告訴大家“超常教育”盛行的另一大“罪臣”是“科舉取士”。具體原由容我慢慢道來。
相比於商夏秦漢或者更早時期,毫無疑問,隋唐後的歷史對後人的影響更大。科舉考試始於隋朝,成形於唐朝,而後歷代相傳。自從隋文帝楊堅於開皇七年設志行修謹科和清平幹濟科,以文章選取官吏後,貴族壟斷要津的局面被打破,不同等級的士子都有了為官的可能。因此千百年來,無數莘莘學子懷著“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理想,竭力奮志,寒窗苦讀,形成了中國社會文化特有的狀元效應。“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成了讀書人尊奉的信條。中狀元而魁天下,成了讀書人夢寐以求的最高榮譽和最高目標。
唐朝,太宗開科八次,取士一千多人,隨著應考人數的增加,取士數量也大增。宋朝,宋太祖開科十五次,取進士一百七十二人;宋真宗開科十二次,取士一千八百多人;宋仁宗開科十三次,取進士四千多人,其它諸科取士五千多人……
這說明自開科舉以來,一般在朝廷擔任要職或出任地方的官員不是才高八鬥、滿腹經綸的博學之士,至少也是有點學問的文人,雖然也有營私舞弊的偽才人。
對於後來,科舉制已成過去。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場科舉考試——清光緒甲辰年、慈禧太後六十壽誕“萬壽恩科”的科試,離我們雖不出百年,卻也仿佛已經遙遙千載。但在今天,科舉制對當代人的影響仍很大。正因科舉使窮人在封建等級嚴重的時代享有了其它方面不能享有的平等權,所以有無數人想通過讀書走上仕途。但在人人平等、人人享有自由的今天,很多人卻在走過去的老路。他們只看到“自隋唐以來為官者,大多都是讀書人”這一現象,他們只選擇死讀書這條“蜀道”,所以現代版的“寒窗苦讀數十載,只爭一朝功名就”的科舉現象出現了。一、兩歲的小孩被關進了所謂的神童制造中心接受遠離現實的超常教育,為的是“**厚祿”、名揚天下。中國的後代們又踏上了古代寒士的漫漫求仕路。
社會很現實,現代的中國人更加現實。“人為什麽要讀書?”明理?謀生?更好地生活?很多小孩子會這麽回答:“為了將來賺大錢。”“長大後做公務員。”“住大房子、開小汽車。”大人們唯錢、唯權、唯利的本位思想已經滲入到下一代血液。讀書成了追求物質生活的工具。“久旱逢甘雨,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攜兒泣,將軍被敵擒;失寵宮女面,落第舉人心。”又成了現代人功名得失時的兩種心境。
讀書目的是如此的功利性,正如一些超常教育機構,此類學校的教學目的也是如此的功利性。它們以保證培養出神童為承諾,收取巨額學費。他們以強制性灌輸等方式來制造神童,忽略孩子的成長特點、漠視自然的發展規律。他們在制造神童的同時,也在制造畸形。孩子是無辜的,家長不應以自己的價值取向影響孩子。孩子也是社會的獨立個體,引用愛心城堡董事長王志強先生的一句話:“孩子成長,需有適合自己的特有成長路徑;孩子教育,需乘天地之正,順萬物之性,合自然之律。”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也不算黑暗,只是模模糊糊的。自己好像什麽都看的不大真切,想來
也是雪盲癥了吧。
在高山冰川積雪地區活動的登山運動員和科學考察隊員,稍不註意。忘記了戴墨鏡,也時常被積雪的反光刺痛眼睛。甚至暫時失明。醫學上把這種現象叫做“雪盲癥”。
雪盲是人眼的視網膜受到強光刺激後而臨時失明的一種疾病。一般休息數天後。視力會自己恢覆。得過雪盲的人,不註意會再次得雪盲。再次雪盲癥狀會更嚴重,所以切不能馬虎大意。多次雪盲逐漸使人視力衰弱。引起長期眼疾,嚴重時甚至永遠失明。
積雪對太陽光的很高的反射率。所謂反射率,是指任何物體表面反射陽光的能力。這種反射能力通常用百分數來表示。比如說某物體的反射率是45%。這意思是說。此物體表面所接受到的太陽輻射中,有45%被反**出去。雪的反射率極高,純潔新雪面的反射率能高到95%。換句話說。太陽輻射的95%被雪面重新反射出去了。這時候的雪面。光亮程度幾乎要接近太陽光了,肉眼的視網膜怎麽能經受得住這樣強光的刺激呢?在南極遼闊無垠的雪原上。有些地方的積雪表面,微微下窪。好象探照燈的凹面。在這樣的地方,就有可能出現白光。出現白光的雪面,當然要比普通雪面所反射的陽光更集中更強烈了。在一般情況下。雪面並不象鏡子那樣直接把太陽光反射到人的眼睛裏,而是通過雪面的散射刺激眼睛的。人眼在較長時間受到這種散射光的刺激後,也會得雪盲癥。因此,有時候即使是在陰天,不戴墨鏡在積雪地上活動久了的人,眼睛也會暫時失明。
雪盲就是電光性眼炎,主要是紫外線對眼角膜和結膜上皮造成損害引起的炎癥,特點是眼瞼紅腫,結膜充血水腫,有劇烈的異物感和疼痛,癥狀有怕光、流淚和睜不開眼,發病期間會有視物模糊的情況。高山病的一種。陽光中的紫外線經雪地表面的強烈反射對眼部所造成的損傷。患者開始的兩眼腫脹難忍,怕光、流淚、視物不清;經久暴於紫外線者可見眼前黑影,暫時嚴重影響視力,故誤認為“盲”。登山運動員和在空氣稀薄的雪山高原上工作者易患此病。配備能過濾紫外線的防護眼鏡,可起預防作用。
我在那雪地裏迷失了好久的方向,又被困於一片曠野之間。
眼見的也凈是茫茫的白雪,也怪不得會落到如此地步。
現在隨著意識的清醒,痛覺也漸漸蘇醒了,沒辦法,這個地方還真沒辦法弄好什麽條件的吧。
“小家夥,你醒了。”隨著這清冷的聲音,一雙幹燥溫暖的大手搭在我腦袋上,毫不客氣的揉了幾下。
我一點也不見外,反而是很高興。
不知道等了多久,我終於是遇到人類了。
高興之餘還像小寵物一般的“嗷嗷”叫兩聲以做回應。
“看你這麽小的樣子,應當是還沒有成年吧。”他理所當然的自作主張的給這樣定義了下來,而顯然的,我老早就不小了。
只是這狐貍**的樣子似乎定格在幾個月的大小,現在雖也不算很小的奶娃娃,但也絕對是顯得很年輕的小狐貍。
於是與他認識了。
這個叫做漠然的書生。
雖然從一開始的見面到了現在我都沒有見過他的真面目,但總的來說是個讓人感到很溫暖的人。
即使不善於言辭,可是對待動物的時候他總不吝嗇的表達自己的關系。(這個時候完全把自己當成動物了)
而也是因為他執著於幫我養傷,於是我又過著有人養的日子了。
只是這兩人生活的日子也苦的很。
他並不是什麽富家子弟。
而且可以說的上是一貧如洗。
家中無父無母,無親人,獨自一人就生活在這個小木屋裏。
好在木屋修的算是好的,只要在屋裏。還不怎麽漏風,也甚是暖和,牢固。
可吃食方面就很成問題了。
像那一次他能遇上我,就是因為他想要去山中找些野果來。
只是這冬季已是來臨,糧食又哪是那麽容易找的。現在加上了我這麽一個吃白飯的,更是難上加難。
有的時候我真想告訴他其實我是不用吃東西的,但他並不能理解我的狐語,而這時候我也是完全說不出人話的。就算是自己絕食不吃的樣子,他也只會更加擔心,還埋怨自己不能去找點葷食給我吃。
我也是慢慢發現自己並不需要吃東西的,但是完全無法溝通也只能在平日裏少吃一點。
我們這樣的日子不得不說一個苦字,說起來漠然的職業也倒是適合這個字眼了。
他是書生。
十年寒窗苦的向上少年。
苦也不是說說而已。
當年,呂蒙正和母親無依無靠,只能在一個破窯洞中住了下來。破窯無門無窗,一遇到刮風下雨,是寒冷刺骨。母子倆的生活也全靠母親給村裏人紡棉織布,勉強糊口度日。年幼的呂蒙正不僅沒叫過一聲苦,還經常挖野菜、拾柴禾,為母親分憂。他每天外出時,總要路過村子裏的學堂。聽到學生們瑯瑯的讀書聲,呂蒙正也非常想上學。可家中連吃穿都顧不上,哪來的錢供他上學呢?呂蒙正的母親於是決定自己來教孩子讀書。她找了一些殘缺不全的舊書,晚上一邊紡棉,一邊教兒子念書。呂蒙正有了讀書的機會,高興極了,拾柴挖菜時,嘴裏也在背誦。遇到難解的詞兒,母親也解答不了,呂蒙正就到村中學堂向先生請教。先生見他好學,就收他為“特別學生”,呂蒙正的學業因此大有長進。
呂蒙正十九歲那年,母親由於勞累過度,病逝了。呂蒙正從此孤身一人。他白天在街頭謀生,晚上則繼續在寒窯中苦讀。宋太宗年間,呂蒙中進京趕考,被宋太宗欽點為狀元。他曾經先後三次擔任宰相,更以剛直不阿、敢於直言進諫而聞名。
苦讀為功名。
中國的讀書人自古就有勤學苦讀的傳統。晉代的時候,車胤借著螢火蟲發出的微弱光芒堅持不懈地苦讀,最終成為飽學之士,入朝為官。同是晉朝的孫康借著冬天大雪映出的光亮如饑似渴讀書,最後他也入朝為官,成為一個學富五車的一代名士。但如果我們去探討這些文人學子苦讀的原因,很容易讓人想起《論語》中的一句話“學而優則仕”。
“學而優則仕”是《論語》中子夏的名言,其實它前面還有一句:“仕而優則學。”朱熹解釋說:“優,有餘力也。”這句話的意思是,從政者如果尚有餘力,就應該不斷地學習、充實和提高自己;讀書人如果有餘暇時間,應該去做官,檢驗平時所學。子夏在這裏提出了政府官員要終身學習的主張,強調學習和時間要結合。
但實際上,在科舉制度形成以前,讀書做官的影響並不大。隨著科舉取仕的到來,讀書做官的觀念才開始一步步深入人心。科舉時代,讀書、及第、做官成為廣大讀書人的追求,這個時候的啟蒙教育也都強調“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以金榜題名、功名利祿的*來規勸學童讀書。《勸學文》宋真宗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鐘粟。
安居不用架高梁,書中自有黃金屋。
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
出門莫恨無人隨,書中車馬多如簇。
男兒欲遂平生志,六經勤向窗前讀。
讀書、及第、做官成為廣大讀書人的理想和追求。
如果說“學而優則仕”是“超常教育”盛行的一大“罪臣”,那麽,現在我要告訴大家“超常教育”盛行的另一大“罪臣”是“科舉取士”。具體原由容我慢慢道來。
相比於商夏秦漢或者更早時期,毫無疑問,隋唐後的歷史對後人的影響更大。科舉考試始於隋朝,成形於唐朝,而後歷代相傳。自從隋文帝楊堅於開皇七年設志行修謹科和清平幹濟科,以文章選取官吏後,貴族壟斷要津的局面被打破,不同等級的士子都有了為官的可能。因此千百年來,無數莘莘學子懷著“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理想,竭力奮志,寒窗苦讀,形成了中國社會文化特有的狀元效應。“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成了讀書人尊奉的信條。中狀元而魁天下,成了讀書人夢寐以求的最高榮譽和最高目標。
唐朝,太宗開科八次,取士一千多人,隨著應考人數的增加,取士數量也大增。宋朝,宋太祖開科十五次,取進士一百七十二人;宋真宗開科十二次,取士一千八百多人;宋仁宗開科十三次,取進士四千多人,其它諸科取士五千多人……
這說明自開科舉以來,一般在朝廷擔任要職或出任地方的官員不是才高八鬥、滿腹經綸的博學之士,至少也是有點學問的文人,雖然也有營私舞弊的偽才人。
對於後來,科舉制已成過去。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場科舉考試——清光緒甲辰年、慈禧太後六十壽誕“萬壽恩科”的科試,離我們雖不出百年,卻也仿佛已經遙遙千載。但在今天,科舉制對當代人的影響仍很大。正因科舉使窮人在封建等級嚴重的時代享有了其它方面不能享有的平等權,所以有無數人想通過讀書走上仕途。但在人人平等、人人享有自由的今天,很多人卻在走過去的老路。他們只看到“自隋唐以來為官者,大多都是讀書人”這一現象,他們只選擇死讀書這條“蜀道”,所以現代版的“寒窗苦讀數十載,只爭一朝功名就”的科舉現象出現了。一、兩歲的小孩被關進了所謂的神童制造中心接受遠離現實的超常教育,為的是“**厚祿”、名揚天下。中國的後代們又踏上了古代寒士的漫漫求仕路。
社會很現實,現代的中國人更加現實。“人為什麽要讀書?”明理?謀生?更好地生活?很多小孩子會這麽回答:“為了將來賺大錢。”“長大後做公務員。”“住大房子、開小汽車。”大人們唯錢、唯權、唯利的本位思想已經滲入到下一代血液。讀書成了追求物質生活的工具。“久旱逢甘雨,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攜兒泣,將軍被敵擒;失寵宮女面,落第舉人心。”又成了現代人功名得失時的兩種心境。
讀書目的是如此的功利性,正如一些超常教育機構,此類學校的教學目的也是如此的功利性。它們以保證培養出神童為承諾,收取巨額學費。他們以強制性灌輸等方式來制造神童,忽略孩子的成長特點、漠視自然的發展規律。他們在制造神童的同時,也在制造畸形。孩子是無辜的,家長不應以自己的價值取向影響孩子。孩子也是社會的獨立個體,引用愛心城堡董事長王志強先生的一句話:“孩子成長,需有適合自己的特有成長路徑;孩子教育,需乘天地之正,順萬物之性,合自然之律。”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