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二百零七章 拜訪潘玉良

關燈
“二十四號,二十六號,二十八……就是這裏!”

蘇菲拿著張紙條,一個門牌、一個門牌的找,終於找到了要找的地方,她上前輕輕敲響了房門。

巴黎的演出是成功的,先後舉行了六場演唱會,不僅場場爆滿,而且還帶動了唱片和磁帶的銷售。目前,香港由於股市的原因,經濟大幅衰退,這才剛剛開始,在未來的一、兩年裏,這種局面都很難扭轉,因此蘇菲想把精力集中到日本和歐洲市場。

日本方面,她已經寫出了幾個劇本,其中《伊豆的舞女》已經準備開拍,而香港那邊也正在準備幾部喜劇片的開拍,不過為了穩妥起見,這幾部片子都是小成本的制作,縱然不成功,也損失不了多少。有些讓她郁悶的事,原本新的電視臺發照事宜,因為股災的影響,又向後推遲了。

這一次來巴黎,她還有兩件事情,一件事是受老師張大千所托,前來巴黎拜會一位法籍華裔女畫家潘玉良先生。另一個原因就是畢加索去日無多,她也希望找機會去見這位老師的最後一面。

潘玉良,是中國著名女畫家、雕塑家。是民初女性接受新美術教育成為畫家的極少數例子。潘玉良,畫家、雕塑家。畢業於巴黎及羅馬美術專門學校,作品陳列於羅馬美術展覽會,曾獲意大利政府美術獎金。1929年,潘玉良歸國後,曾任上海美專及上海藝大西洋畫系主任,後任中央大學藝術系教授。1937年旅居巴黎,曾任巴黎中國藝術會會長,多次參加法、英、德、日及瑞士等國畫展。曾為張大千雕塑頭像,又作王濟遠像等。她也是東方考入意大利羅馬皇家畫院之第一人。

在小薇的資料庫裏,有這位潘女士的生平簡介,甚至還有一些小說、影視作品。尤其是對於她的出身,更是充滿了傳奇色彩,所以蘇菲對這位女畫家也充滿了好奇。在美國的時候,張大千聽友人說過,潘玉良的身體不太好,有些牽掛,但張大千自己也是年逾古稀,知道蘇菲要來法國演出後。便讓她代自己前來問候,這當中自然也有請潘玉良幫忙提攜,指點一二的意思。

房門很快就打開了,一個慈眉善目的華裔老婦出現在門口,看到門口站著一個背著畫筒的東方女孩,老婦人臉上露出了笑容,開口就是中文:“小姑娘,你會說中文嗎?”

“我是中國人,當然會說中文。”

蘇菲臉上露出了甜甜的笑容:“我叫蘇菲。您是潘玉良先生嗎?”

‘先生’這個詞,是一個尊稱,尤其是對那些取得優異成就的女生,譬如宋慶齡先生,廖仲凱的夫人何香凝先生等,都是尊稱。

“是我,蘇小姐,你找我有什麽事情嗎?”潘玉良問道。

“我的老師是張大千先生,我是奉老師的命令前來探望您的,同時也希望能夠得到您的指點。”蘇菲老老實實地說明來意。

“是大千先生的弟子?快請進來。”聽蘇菲說。是奉張大千之命而來。潘玉良顯得十分高興,熱情地讓蘇菲進屋,等來到廳裏之後,肖雨馨將隨身帶來的張大千的書信交給潘玉良。

“坐吧,蘇菲。”

潘玉良示意蘇菲坐下,她開始看信,蘇菲將背後的畫筒放下。開始打量這個房間。這裏是客廳,但看上去就像是一個藝術陳列室……或者說是工作室,案臺上還有未完工的雕塑,房間裏陳列著很多雕塑和畫作,盡管如此,整個房間給人的感覺並不雜亂,而是很有序,看上去非常和諧。

“大千先生好嗎?”身後傳來潘玉良的聲音。

“老師身體還好。就是眼疾總是給他帶來一些困擾。”蘇菲連忙轉身回答道。

“坐下吧。”

潘玉良很喜歡面前這個女孩,這不僅僅是來自同樣的華夏血裔的原因。還有一種莫名的熟悉感,“你是一名歌手?”

“是。”

“我聽說過你的名字,不過老以為你是美國人。”

潘玉良點點頭:“你的素描和油畫是跟畢加索先生學的?”

“不敢,因為某些原因,我只是受過畢加索老師的指點。”蘇菲很謙虛的回答。

在中國的傳統觀念裏,師生關系是很神聖的,是衣缽傳承的一個標志,蘇菲並沒有真正長時間的在畢加索跟前學習,在中國人的傳統觀念中,那頂多是一個記名弟子而已。

潘玉良對於蘇菲是如何走上舞臺的事情非常感興趣,尤其是在聽說她的新劇即將在百老匯演出,更是連連稱讚,嘆惜年齡太大,無法去看她的演出。

“潘先生,我可以現在就表演給您看啊。”

蘇菲立即清唱了《西貢小姐》中的一首歌,然後又唱了幾首中文歌曲。

“蘇菲,累了吧,這是我用自己的方子秘制的菊花茶,你來嘗嘗,很保養喉嚨的。”潘玉良親自給她泡了一杯茶。

“謝謝。”

蘇菲雙手接過來,輕輕地喝了一口,一股菊花的香氣撲鼻而來,甘芳的茶水順喉而下:“味道真的很好!”

她又喝了一口。

“喜歡菊花嗎?”潘玉良含笑問道。

“喜歡。”

“中國自古以來有很多詠菊花的詩,晉陶淵明曾經寫到,‘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唐元稹也曾經寫過,‘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周敦頤曾經盛讚菊花是‘花中隱逸者’。蘇菲,在你眼裏,菊花是什麽樣的呢?”

蘇菲側頭想了想,說道:“我不喜歡陶淵明和元稹的菊花詩,不是他們的詩不好,也不是他們的人不好,而是我眼中的菊花不是那個樣子的。”

“你眼中的菊花是什麽樣的?”潘玉良頗感興趣地問道。

蘇菲說道:“白居易曾經寫過一首菊花詩,‘一夜新霜著瓦輕,芭蕉新折敗荷傾。耐寒唯有東籬菊,金粟初開曉更清’。黃巢也寫過,‘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我很喜歡這兩首菊花詩。”

“為什麽?”潘玉良挑了挑眉毛。

“意境。陶淵明和元稹寫的菊花詩,意境是有了,但那是他們的意境,不是菊花的意境。菊花不是富貴逼人,也不是矯揉造作的纖雲弄巧,更不是一味的高潔或者隱逸。它怒放於百花雕敗之季,芳香飄逸於秋風之中,濃妝重彩不為霜寒所浸。它是花中的鬥士,用那些堆砌出來的繁華詞藻形容它,是對它的汙辱!”蘇菲眼睛發亮,侃侃而談,沒有註意到潘玉良嘴角流露出來的笑容。

潘玉良是個安靜的聽眾,也很健談,不知不覺中,她將蘇菲對於菊花的認知從不同的角度來詮釋,然後又結合東方、西方,對這種精神的探討,甚至從不同的繪畫風格來討論,直到仆人過來招呼她們用餐。

“對不起,潘先生,我耽誤您太多時間了。”蘇菲連忙起身告辭。

“已經很久沒有人來和我這個老太婆一起聊天了,你該不是厭煩我了吧?”潘玉良故作疑惑地看著蘇菲。

汗!

蘇菲心中暗自腹誹……這不知道有多少年輕人想在眼前這位‘老太婆’跟前蹭飯吃呢。

吃完飯,精神恢覆了一些的潘玉良沒有跟蘇菲再擺什麽龍門陣,也沒有看她帶來的畫作,而是吩咐她作兩幅花,一幅素描菊花,另一幅則是油畫《菊花》。其實相對而言,真正難畫的反倒是素描。

油畫,可以通過色彩的變化加強效果,表現出作者對於繪畫對象的理解;而素描,那絕對是個高技術的挑戰,僅憑簡潔的線條和光暗的調節,就要體現出畫家對於菊花的理解,這個難度要更高一些。

她的作品融中西畫之長,又賦於自己的個性色彩。她的素描具有中國書法的筆致,以生動的線條來形容實體的柔和與自在。她的油畫含有中國水墨畫技法,用清雅的色雕點染畫面,色彩的深淺疏密與線條相互依存,很自然地顯露出遠近、明暗、虛實,色韻生動。

潘玉良對蘇菲的作品非常滿意,毫不吝嗇地將自己的經驗與技巧傳授給蘇菲。歷史上,這位老人的生命是在1977年結束的,雖然蘇菲不能時時在身邊受教,但在假期或者演出的間隙過來一趟,還是完全可以的。

蘇菲在巴黎又呆了三天,除出演出時間,幾乎都是在潘玉良跟前學習。三天之後,她起程前往戛納,那是她在法國巡演的第二站,就在演出結束,準備去馬賽的時候,傑奎琳給她打話,告訴她畢加索去世了,蘇菲連夜起程,於當晚趕到了佛文納菊別墅。

************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擊水三千裏***********

《馭香》簡介:

作者:曾經的青柳

傳說,青帝所至之處,芳草如茵,百花怒放,

傳說,青帝揮手間,枯木回春,肉白骨而醫生死,

他的名字叫句芒……

一次偶然的車禍,一塊古怪的花盆殘片,引領著慕容纖纖打開仙境之門!

一段優美的神話就此展開……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