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聯軍至諸國散如沙擺戰陣眾人齊驚慌
關燈
小
中
大
江源實在不了解西域聯軍到底在犯什麽毛病,為什麽那麽斯德哥爾摩綜合征……而西域聯軍也是不了解近在咫尺的大靖朝的,對於他們來說,大靖這個國家實在太過陌生了,陌生到幾乎從來沒有打過交道……
西域諸國的土地大多數都很貧瘠,只有少數國家土地還算肥沃。所以這些西域國家之中很少有靠著種田農耕發家的,基本上都是有著自己的一套獨特的生存方法。比如說那個作死的山國,就是靠著發掘鐵礦石,煉鐵,打鐵,為周邊的國家供應武器和鐵具而聞名的。再比如說強大一些的寧遠國,這個國家依靠的是向外出售馬匹來維持國家的稅收。
其餘的西域國家多是靠著貿易,畜牧之類的手段在沙漠中生存,和基本依賴農耕文明自給自足的大靖朝根本就不是一個套路。就像江源奇怪山國的糧食被鄰國遏制,該怎麽生存一樣,西域的國家也好奇這個商人地位很低的大國是怎麽回事?
倒是經常有西域這邊的商人往來於西域諸國與大靖之間,甚至將大靖的一些貨物運輸到極西之地去販賣。這些人總該算是靖朝通了吧,可是他們最多也就是知道一些大靖的絲綢價格啊,瓷器樣式啊,過關稅收啊之類的情況,對於靖朝的軍隊他們就完全不了解了。
這其實一點兒都不奇怪。雖然經常喊著忘戰必危,可是大靖這麽多年以來幾乎都沒有對外發動過什麽戰爭,最多也就是和東南方的越族有些摩擦,要不然就是收拾上岸劫掠的茜香國人,都在東南方向使力了,西北的國家當然不了解靖軍的實力。
對內戰爭的大贏家——京畿大營又被司徒晟和江源藏得嚴實,因為大營中的機密裝備很多,其中的一些秘密就連大靖朝堂上的那些大臣也不是都能弄清楚的。比如說火/器,這玩意直到北伐才亮出來,之前根本就沒人知道。
就連大靖的人自己都不了解,這些西域人能知道什麽?
他們又不是靖朝的生死大敵,平時兩邊連個摩擦都沒有,對於大靖這個國家沒有絲毫防備,吃飽了撐的才會去打探大靖軍隊的情況呢。所以西域的聯軍都已經組建完畢了,人員也都已經齊備了,馬上就要出征討伐西域防線的靖軍了,所有的將領才意識到一個問題……咳咳,對手是什麽樣的人呢?
有道是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孫子的這句話傳播得還是挺遠的,雖然作為兵書沒有通篇傳播出去,但是這樣一句成語還是傳播到了西域,至少西域的將領們都聽說過這句話。現在都要開戰了,他們楞是不知道對手的兵力,武力配置,甚至連領兵的將領是誰都不知道,這仗還是不是真心要打?這情報是怎麽搜集的?
所有將領的表情都不怎麽好看,連忙詢問臨近西域防線的那幾個小國的將領。他們當初可是曾經派兵攻打過西域防線的靖軍的,雖然大敗而回很是丟臉,但也總應該知道對手是些什麽人吧?難道他們一開戰,還要在戰場上詢問一句“來將通名”詢問對手信息嗎?這也太不像話了……
這幾個小國的將領顯然都被靖軍打怕了,他們一點兒都不想參加這場大戰。可是不想參加也不行,他們所效力的國家已經徹底綁在北蠻國身上了,與北蠻國之間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想下賊船早已經來不及了。現在所有的國家都在商討攻打大靖防線的事情,他們如果非要撤出,絕對會被千夫所指,視為公敵的。
剛一對陣大靖,連將領長什麽樣子都沒看清楚就丟掉了一萬兵馬,這實在不是可以吹噓的事情……他們這些敗軍之將回國稟報的時候,國主們差點沒把他們的腦袋砍下來當球踢。
因為大敗而歸的原因,就算他們再怎麽聲稱靖軍厲害,武器強大,那些昏庸的國主們也不當一回事,只當他們是為了推卸作戰不力的責任,而在那裏胡編亂造,完全都是在說大話。現在西域聯軍又問起靖軍的事了,他們要怎麽回答?說實話還是說假話?顯示靖軍的厲害還是闡述自己的無能?
一名將領撇了撇嘴,該怎麽回答就怎麽回答。真心不是他們太無能,而是對手過於強大。被這些沒見識的家夥嘲笑幾句,總比到時候聯軍真的遇到靖軍,卻毫無對策,兵敗如山倒要強吧……要以大局為重。
某人的實話實說和大局為重到了其他將領的耳朵裏就成了在動搖軍心,生編亂造!什麽叫天兵啊?什麽叫雷霆啊?什麽叫神兵利器,難以阻擋?還什麽用兵如神,決策千裏?你說的是靖軍和西域統帥杜如之和副將陳有為?而不是在講什麽剛編出來的神話故事,評書本子?
話還沒有說上兩句,這些攻打過西域防線的將領就被其他人趕了出去,而他們苦口婆心說出的事實也根本沒被這些人放在心上。對於這些沒見過新式武器的西域之人來說,剛剛的那些描寫戰爭的話語就和天方夜譚的故事一樣,他們絕對不相信有這樣強大的軍隊,已經非常確定小將們在撒謊了!
聽了半天,只知道西域防線的統帥叫做杜如之,副帥叫做陳有為,手下有兵馬八萬,其他的情況就全不知道了,誰讓剛才那些人撒謊來著?
不過西域聯軍推選出來的臨時統領——高昌國的國主倒是並不把敵情不明的事情放在心上。不過就是八萬人馬而已,靖軍還要防衛整個西域防線,還能有什麽餘力和他們這十二萬西域聯軍作戰?八萬對十二萬,從人數上就能看出勝負了,他相信自己一定能夠帶領著聯軍一戰而勝,擊潰靖軍的!
因為北方這段日子連降大雪的關系,監視靖軍變得困難異常,他們這些西域人根本就不知道西域防線早已經不是八萬人馬了,而是又增加了十五萬人的京畿大營。而西域防線的靖軍最高統帥早就不是杜如之和陳有為了,而是大靖的皇帝陛下司徒晟和冠英侯兵部尚書江源!
不了解敵人是什麽人,也不清楚兩方戰力的差距,甚至連自己這邊是一盤散沙,一點威脅力都欠奉都沒有悟透……孫子他老人家當年是怎麽說這種情況的來著?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
就這種態度,西域也輸定了!
西域防線這段時間一片安寧,自從將抓到的左賢王等一系列戰俘送走之後,防線上的兵將們一邊盤算著自己在戰場獲得的軍功,一邊吃著戶部送來勞軍的蘿蔔燉羊肉,所有人都心情愉悅,其樂融融。
問這些人當兵殺敵為的是為了什麽?
往大了說,是為了開疆拓土,保家衛國,忠君愛民!往小了說,還不就是為了封妻蔭子,加官進爵,讓自己和家人過得更好嘛。
北伐大戰如約打響,所有能夠參加北伐的軍隊,從上到下都喜笑顏開。輪上殺敵的,自然是歡欣鼓舞,有斬首的大功可掙。就是輪不到殺敵的,只是守在防線站崗,也有苦勞可賺,算得上一份資歷。裏外裏只要參加了北伐大戰都不吃虧,反正最後贏得肯定是大靖朝,還有誰會計較那麽多呢?
若是在青鯉湖大戰以前,或許還有人擔心敵人強盛,他們占不到便宜。可是現在,靖軍連連殲滅了十六萬的北蠻大軍,所有人都把心放回了肚子裏,喜上眉梢,只等著敵人前來好分功勞了。這些參加大戰的兵將,自信心比起江源和司徒晟還要旺盛,一提到作戰就興奮不已,毫不畏戰。
原本因為殲滅左賢王大軍的這場大戰,立下頭功的是京畿大營的重步兵,鎮守西域的這些兵將們還有些羨慕嫉妒,可是如今一聽說西域人又要組織聯軍來防線找碴,所有的人都興奮起來了。那哪是十二萬的敵人啊?妥妥的都是到手的軍功啊!
江源也不阻止這群將領們爭著出戰當先鋒,不畏犧牲,樂於作戰是好事,岳飛他老人家都說過:“文臣不愛錢,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現在武將不惜死了,又為什麽要攔著呢?反正在他看來,那十二萬西域聯軍也是不堪一擊的一堆散沙,也沒必要每戰都讓京畿大營出戰,也應該讓其他的軍隊們分一杯羹嘛。
結果爭來爭去,不但剛剛立下大功的京畿大營將士被擠到了一邊幹看著,就連統帥西域防線的杜如之和陳有為都沒能爭到首戰的指揮權,最終戰勝了所有的對手,幸運的得到首戰指揮名額的人竟然是北疆副將孫利。而首戰的軍隊則是西域防線的北方邊軍……
這個結果相當出乎江源的預料,也超出了司徒晟的想象,他們還以為會是陳有為爭到指揮權,帶著趙國和魏國的軍隊對抗西域聯軍呢。誰知道脫穎而出的竟然是孫利!
這個孫利,因為廟算之時那個絕戶計的提議,在那牧哲大會之前被江源派遣去古納河下藥,為此立下了大功。這次前往西域的時候,喜歡提拔能臣的司徒晟就順手把他也給帶上了,以便於他偶爾出謀劃策什麽的,也好在戰後論功給他升遷。
結果這位副將大人一到西域戰線就和防線中的北疆將士打成了一片,相當的自來熟,不過半個月就和這裏的將領都混熟了。這時候竟然有本事讓其餘的北疆將士心甘情願一同推舉他為首戰的指揮將領,看來他還真的有幾把刷子,很懂得凝聚人心,是個大將之才。
江源和司徒晟也沒有改變結果的意思,孫利既然有本事讓其他人推選他,那麽就讓他試試也不是不行。當初龐亮不過就是個參將,還不是重傷了左賢王的大軍?有的時候用人也不要太過拘泥,否則難免阻礙了有才之士。
孫利就這麽成功地成為了應戰西域聯軍的首戰之將。相比起北蠻國這個需要小心對待的敵人,西域就要差出許多,能不能一戰而勝並不重要,反正無論人數、戰法還是裝備,西域都不是大靖的對手,也就沒必要非得派大將迎敵了。
以西域聯軍作為磨刀石,磨練一下下面的這些將領也很不錯,說不定就能提拔幾個人才呢,司徒晟很看好孫利,覺得他會是這一次北伐被發掘出來的幹將。將來大靖朝會逐步向四周出兵,通過戰爭來獲得資源和土地,不可能一直只用那麽幾個將領領兵,必須提拔一些人才來做補充。趁著這個時候發掘出一些人才來不是很好嗎?
孫利沒了掣肘,大張旗鼓地指揮起來。對於孫利的安排,江源這個兵部尚書也沒有多過問,只是派杜如之稍微盯著一點,不要鬧出亂子來就行了,他想怎麽弄就怎麽弄,正好也通過這場大戰看看他的手段。江源打算用孫利來試試西域的斤兩,西域的水平太差的話就別怪他們心狠了!
大靖朝臨陣換將幹得熱火朝天,孫利走馬上任更是連燒幾把火,整個戰線都變得和以往不同了。所以在高昌國的國主帶領著那十二萬西域聯軍趕到西域防線的時候,看到靖軍那一邊豎起的帥旗之上大大的一個“孫”字,立刻傻眼了……
“孫”?孫什麽啊?這是誰啊?!靖軍的統帥不是姓杜和姓陳的嗎?這個姓孫的將軍又是從哪裏來的?靖軍也太不靠譜了吧,這才多長時間啊,怎麽前線的統帥就換人了?
他們這邊傻眼,對面觀戰的江源已經無語了……
就算西域聯軍的情報怎麽滯後,怎麽不準確,以為靖軍這邊只有八萬人馬而已……可是西域聯軍竟然沒有趁夜襲擊,也沒有劫糧道,放火燒營……沒有任何的計謀,就這麽直沖沖地在大白天擺開人馬,大張旗鼓地殺過來……
咳咳,你們西域人的做法還真的是奇葩……你丫當你是在攻城嗎?!
西域加上靖軍,兩方加起來共有數十萬人馬的大戰,你們竟然連點兒計謀都沒有想出來,全靠正面廝殺來解決問題……這也太不靠譜了點兒……這是在把大戰當做兒戲嗎?
當初三藩作亂的時候,靖軍之所以和遼軍正面作戰,擺開陣仗,是因為雙方的人數十分接近,實力方面也差不多,而且靖軍這邊急於救援京城,這才只能正面對陣,以防京城有失。在東武城的時候江源用了多少計謀?一只手都數不過來,這才是戰場真正的形態吧。
而在面對北蠻大軍的時候,江源在出兵前就開始絞盡腦汁地出謀劃策了,準備了多年,這才能在青鯉湖狠狠地坑了他們一把。沒有那些計謀又怎麽能取得光輝燦爛的勝利呢?
就算在西域防線,對付左賢王帶來的那三萬北蠻騎兵,江源也是靠著計謀取勝的,這才能保證防線上的靖軍毫發無損,而左賢王遭到生擒。
還是孫子他老人家說的: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為不得已。雖然西域防線不是城池,可是地利也盡在靖軍這邊,不乏謀,而去攻城,江源只覺得不忍直視……
西域聯軍這是在做什麽?來耍寶的嗎?
如果是普通的兩國作戰,這樣正面對陣當然不是不行,勝了敗了就那回事,大不了重整旗鼓,再分高下就是了。可是西域這邊不是一個國家而已,他們是一個聯軍,聯軍內部互相之間關系也一般,一旦一戰不勝,人心立時就會散了,再戰不勝,估計有二心的打算投降的就多了。
在這種聯軍的情況,西域這邊必須保持連續的大勝才能維持下去,否則就會兵敗如山倒。對方的那個統帥到底明不明白狀況啊?怎麽樣才能保證絕對能大勝?還不是靠使用計謀?你丫的計謀就是直接領兵殺過來送死嗎?
江源是不了解西域聯軍內部的情況,事實上大靖這邊就很少有人能夠弄明白西域聯軍的情況的。他們當然不知道為什麽高昌國王這個統帥會大張旗鼓的將整個聯軍都帶過來正面廝殺,也不先來個計謀、偷襲什麽的。其實哪是高昌國王不想弄計謀啊,是在聯軍之中根本就談不攏……
如果說北蠻國的情況是一盤散沙,個個民族甚至民族內部相互仇視,殺成一團,那麽西域這邊就散成了土末了。西域這裏有幾十個小國,有的國家算上國王才幾百個人而已,就敢在西域稱王稱霸了。而在這裏的大國也沒大到哪裏去,完全是矮子堆裏拔大個,大國對於小國一點震懾力都沒有,這樣一種情況下,聯軍內部會散亂成什麽樣子就可想而知了。
散也就算了,最多不過不好指揮罷了,多吼幾聲還是有人聽的,可是他們還亂!
國家一多,國與國之間的摩擦就多,爭執就多,不論原本有沒有仇,吵著吵著就多出幾個仇人了。所以打從聯軍成立開始,這種亂局就沒有消停過,所有的國家都相互敵視,怎麽能談的攏啊!
只要有一個國家提出了建議,那麽哪怕是為了反對而反對,也有其他的國家出面把這個建議攪合黃了,死纏爛打,威逼利誘,簡直無所不用其極。所以怎麽出謀劃策啊?內部根本就沒人願意聽!出多好的主意都沒有用,總有人把這個提議按下去。
高昌國王這個統帥當得簡直憋屈死了,他出的計謀總是被其他人否了,別人出的計謀他又想否……鬧到最後,整個聯軍竟然沒有一條計謀能夠通過會議的,所以只能硬著頭皮選擇正面對抗,直接硬碰硬了。
誰都知道硬碰硬是下下策,絕對不應該這麽做,可是無計可施,所有人都談不攏,可不就只能屈從於下下策了嗎……
謀略這方面還不是最頭痛的,最麻煩的是排列軍陣!
按理說排列軍陣應該是步兵同步兵站在一起,騎兵與騎兵站在一起,方便統一指揮,統一作戰,如指臂使,這樣才能獲得勝利。可是高昌國王指揮得動那些大爺們嗎?這些小國的國王根本就不肯聽他的,不願意統一排陣,非要把自己國家的軍隊集合在自己的身邊守衛著才能放心。
一個這樣,所有人就都這麽來了,可是這種做法就直接將軍陣打亂了……
十二萬的大軍,說起來好像很厲害的樣子,可是一眼望過去,東凸西凹,一片混亂,毫不規整,看起來竟然不像是訓練有素的軍隊,而像是一群打了敗仗的散兵游勇。武器不同,戰馬不同,鎧甲不同,裝束不同,還站得異常混亂,這還像是一支統一的軍隊嗎?
也難怪江源看著就搖頭。就這感覺,還不如三藩之戰的時候那群被抓來湊數的農夫呢。人家農夫至少知道一切聽指揮,而西域這邊呢?隨便一看就能看得出他們之間互相仇視,看不順眼的混亂局面。這些國家之間不相互拖後腿就算不錯了,還能指望著他們聯合一致,協同作戰?簡直是做夢。
孫利是個能用出絕戶計的人,哪怕平日裏很是平和,可是領兵的時候,總是喜歡來一些非常規的玩意。所以他這一次只是帶了四萬軍隊來對抗十二萬西域聯軍,而且這四萬的軍隊竟然都是步兵,一個騎兵都沒有。
西域聯軍遙遙的雖然看不清楚靖軍這邊的兵馬配備,可是旗幟的數量總能數清楚吧。就這些戰旗的數量,怎麽看都不超過五萬人馬,這個人數看得對面的西域聯軍火冒三丈,以四萬抵擋十二萬,這是在看不起我們嗎?
孫利很想說,大爺就是看不起你們這群廢物,你能怎麽樣?不光看不起你們,簡直把你們鄙視到死!
說是這麽說,可是當西域大軍真的走進了,看清楚靖軍的戰線的時候卻徹底驚呆了,這……這是什麽?這是怎麽一回事?
有什麽讓他們驚詫萬分的事情發生了嗎?問題就出現在戰線的防禦工事上。在戰線之前,孫利竟然豎起了一道半人多高的土墻作為掩體,而且這土墻綿延數裏,遠遠看上去就像大靖北疆著名的長城一樣壯觀,連綿不絕,一眼看不到盡頭。
貼近一看,原來掩體不只是一道土墻,在後面還有好幾道同樣規模數裏長的土墻,甚至在土墻後面還有凹陷的壕溝,雖然不明白是做什麽用的,光是看著就覺得新奇。
這不可能?他們長居西域,怎麽會不知道這一片的地形呢?壕溝好解決,往下挖就是了,這裏都是沙子,隨便挖挖就能出現壕溝。可是這裏根本就沒有土墻啊?至少半個月前是沒有這幾面墻,這玩意是怎麽出現的?現修?怎麽可能這麽快修建出來?這完全不符合常理啊!難道對面的靖軍是神仙不成?
孫利微微一笑,不符合常理?是你們太少見多怪了吧。這幾面土墻,他和麾下士兵修建出來用時不過三天,哪兒用得著那麽費事?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西域諸國的土地大多數都很貧瘠,只有少數國家土地還算肥沃。所以這些西域國家之中很少有靠著種田農耕發家的,基本上都是有著自己的一套獨特的生存方法。比如說那個作死的山國,就是靠著發掘鐵礦石,煉鐵,打鐵,為周邊的國家供應武器和鐵具而聞名的。再比如說強大一些的寧遠國,這個國家依靠的是向外出售馬匹來維持國家的稅收。
其餘的西域國家多是靠著貿易,畜牧之類的手段在沙漠中生存,和基本依賴農耕文明自給自足的大靖朝根本就不是一個套路。就像江源奇怪山國的糧食被鄰國遏制,該怎麽生存一樣,西域的國家也好奇這個商人地位很低的大國是怎麽回事?
倒是經常有西域這邊的商人往來於西域諸國與大靖之間,甚至將大靖的一些貨物運輸到極西之地去販賣。這些人總該算是靖朝通了吧,可是他們最多也就是知道一些大靖的絲綢價格啊,瓷器樣式啊,過關稅收啊之類的情況,對於靖朝的軍隊他們就完全不了解了。
這其實一點兒都不奇怪。雖然經常喊著忘戰必危,可是大靖這麽多年以來幾乎都沒有對外發動過什麽戰爭,最多也就是和東南方的越族有些摩擦,要不然就是收拾上岸劫掠的茜香國人,都在東南方向使力了,西北的國家當然不了解靖軍的實力。
對內戰爭的大贏家——京畿大營又被司徒晟和江源藏得嚴實,因為大營中的機密裝備很多,其中的一些秘密就連大靖朝堂上的那些大臣也不是都能弄清楚的。比如說火/器,這玩意直到北伐才亮出來,之前根本就沒人知道。
就連大靖的人自己都不了解,這些西域人能知道什麽?
他們又不是靖朝的生死大敵,平時兩邊連個摩擦都沒有,對於大靖這個國家沒有絲毫防備,吃飽了撐的才會去打探大靖軍隊的情況呢。所以西域的聯軍都已經組建完畢了,人員也都已經齊備了,馬上就要出征討伐西域防線的靖軍了,所有的將領才意識到一個問題……咳咳,對手是什麽樣的人呢?
有道是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孫子的這句話傳播得還是挺遠的,雖然作為兵書沒有通篇傳播出去,但是這樣一句成語還是傳播到了西域,至少西域的將領們都聽說過這句話。現在都要開戰了,他們楞是不知道對手的兵力,武力配置,甚至連領兵的將領是誰都不知道,這仗還是不是真心要打?這情報是怎麽搜集的?
所有將領的表情都不怎麽好看,連忙詢問臨近西域防線的那幾個小國的將領。他們當初可是曾經派兵攻打過西域防線的靖軍的,雖然大敗而回很是丟臉,但也總應該知道對手是些什麽人吧?難道他們一開戰,還要在戰場上詢問一句“來將通名”詢問對手信息嗎?這也太不像話了……
這幾個小國的將領顯然都被靖軍打怕了,他們一點兒都不想參加這場大戰。可是不想參加也不行,他們所效力的國家已經徹底綁在北蠻國身上了,與北蠻國之間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想下賊船早已經來不及了。現在所有的國家都在商討攻打大靖防線的事情,他們如果非要撤出,絕對會被千夫所指,視為公敵的。
剛一對陣大靖,連將領長什麽樣子都沒看清楚就丟掉了一萬兵馬,這實在不是可以吹噓的事情……他們這些敗軍之將回國稟報的時候,國主們差點沒把他們的腦袋砍下來當球踢。
因為大敗而歸的原因,就算他們再怎麽聲稱靖軍厲害,武器強大,那些昏庸的國主們也不當一回事,只當他們是為了推卸作戰不力的責任,而在那裏胡編亂造,完全都是在說大話。現在西域聯軍又問起靖軍的事了,他們要怎麽回答?說實話還是說假話?顯示靖軍的厲害還是闡述自己的無能?
一名將領撇了撇嘴,該怎麽回答就怎麽回答。真心不是他們太無能,而是對手過於強大。被這些沒見識的家夥嘲笑幾句,總比到時候聯軍真的遇到靖軍,卻毫無對策,兵敗如山倒要強吧……要以大局為重。
某人的實話實說和大局為重到了其他將領的耳朵裏就成了在動搖軍心,生編亂造!什麽叫天兵啊?什麽叫雷霆啊?什麽叫神兵利器,難以阻擋?還什麽用兵如神,決策千裏?你說的是靖軍和西域統帥杜如之和副將陳有為?而不是在講什麽剛編出來的神話故事,評書本子?
話還沒有說上兩句,這些攻打過西域防線的將領就被其他人趕了出去,而他們苦口婆心說出的事實也根本沒被這些人放在心上。對於這些沒見過新式武器的西域之人來說,剛剛的那些描寫戰爭的話語就和天方夜譚的故事一樣,他們絕對不相信有這樣強大的軍隊,已經非常確定小將們在撒謊了!
聽了半天,只知道西域防線的統帥叫做杜如之,副帥叫做陳有為,手下有兵馬八萬,其他的情況就全不知道了,誰讓剛才那些人撒謊來著?
不過西域聯軍推選出來的臨時統領——高昌國的國主倒是並不把敵情不明的事情放在心上。不過就是八萬人馬而已,靖軍還要防衛整個西域防線,還能有什麽餘力和他們這十二萬西域聯軍作戰?八萬對十二萬,從人數上就能看出勝負了,他相信自己一定能夠帶領著聯軍一戰而勝,擊潰靖軍的!
因為北方這段日子連降大雪的關系,監視靖軍變得困難異常,他們這些西域人根本就不知道西域防線早已經不是八萬人馬了,而是又增加了十五萬人的京畿大營。而西域防線的靖軍最高統帥早就不是杜如之和陳有為了,而是大靖的皇帝陛下司徒晟和冠英侯兵部尚書江源!
不了解敵人是什麽人,也不清楚兩方戰力的差距,甚至連自己這邊是一盤散沙,一點威脅力都欠奉都沒有悟透……孫子他老人家當年是怎麽說這種情況的來著?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
就這種態度,西域也輸定了!
西域防線這段時間一片安寧,自從將抓到的左賢王等一系列戰俘送走之後,防線上的兵將們一邊盤算著自己在戰場獲得的軍功,一邊吃著戶部送來勞軍的蘿蔔燉羊肉,所有人都心情愉悅,其樂融融。
問這些人當兵殺敵為的是為了什麽?
往大了說,是為了開疆拓土,保家衛國,忠君愛民!往小了說,還不就是為了封妻蔭子,加官進爵,讓自己和家人過得更好嘛。
北伐大戰如約打響,所有能夠參加北伐的軍隊,從上到下都喜笑顏開。輪上殺敵的,自然是歡欣鼓舞,有斬首的大功可掙。就是輪不到殺敵的,只是守在防線站崗,也有苦勞可賺,算得上一份資歷。裏外裏只要參加了北伐大戰都不吃虧,反正最後贏得肯定是大靖朝,還有誰會計較那麽多呢?
若是在青鯉湖大戰以前,或許還有人擔心敵人強盛,他們占不到便宜。可是現在,靖軍連連殲滅了十六萬的北蠻大軍,所有人都把心放回了肚子裏,喜上眉梢,只等著敵人前來好分功勞了。這些參加大戰的兵將,自信心比起江源和司徒晟還要旺盛,一提到作戰就興奮不已,毫不畏戰。
原本因為殲滅左賢王大軍的這場大戰,立下頭功的是京畿大營的重步兵,鎮守西域的這些兵將們還有些羨慕嫉妒,可是如今一聽說西域人又要組織聯軍來防線找碴,所有的人都興奮起來了。那哪是十二萬的敵人啊?妥妥的都是到手的軍功啊!
江源也不阻止這群將領們爭著出戰當先鋒,不畏犧牲,樂於作戰是好事,岳飛他老人家都說過:“文臣不愛錢,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現在武將不惜死了,又為什麽要攔著呢?反正在他看來,那十二萬西域聯軍也是不堪一擊的一堆散沙,也沒必要每戰都讓京畿大營出戰,也應該讓其他的軍隊們分一杯羹嘛。
結果爭來爭去,不但剛剛立下大功的京畿大營將士被擠到了一邊幹看著,就連統帥西域防線的杜如之和陳有為都沒能爭到首戰的指揮權,最終戰勝了所有的對手,幸運的得到首戰指揮名額的人竟然是北疆副將孫利。而首戰的軍隊則是西域防線的北方邊軍……
這個結果相當出乎江源的預料,也超出了司徒晟的想象,他們還以為會是陳有為爭到指揮權,帶著趙國和魏國的軍隊對抗西域聯軍呢。誰知道脫穎而出的竟然是孫利!
這個孫利,因為廟算之時那個絕戶計的提議,在那牧哲大會之前被江源派遣去古納河下藥,為此立下了大功。這次前往西域的時候,喜歡提拔能臣的司徒晟就順手把他也給帶上了,以便於他偶爾出謀劃策什麽的,也好在戰後論功給他升遷。
結果這位副將大人一到西域戰線就和防線中的北疆將士打成了一片,相當的自來熟,不過半個月就和這裏的將領都混熟了。這時候竟然有本事讓其餘的北疆將士心甘情願一同推舉他為首戰的指揮將領,看來他還真的有幾把刷子,很懂得凝聚人心,是個大將之才。
江源和司徒晟也沒有改變結果的意思,孫利既然有本事讓其他人推選他,那麽就讓他試試也不是不行。當初龐亮不過就是個參將,還不是重傷了左賢王的大軍?有的時候用人也不要太過拘泥,否則難免阻礙了有才之士。
孫利就這麽成功地成為了應戰西域聯軍的首戰之將。相比起北蠻國這個需要小心對待的敵人,西域就要差出許多,能不能一戰而勝並不重要,反正無論人數、戰法還是裝備,西域都不是大靖的對手,也就沒必要非得派大將迎敵了。
以西域聯軍作為磨刀石,磨練一下下面的這些將領也很不錯,說不定就能提拔幾個人才呢,司徒晟很看好孫利,覺得他會是這一次北伐被發掘出來的幹將。將來大靖朝會逐步向四周出兵,通過戰爭來獲得資源和土地,不可能一直只用那麽幾個將領領兵,必須提拔一些人才來做補充。趁著這個時候發掘出一些人才來不是很好嗎?
孫利沒了掣肘,大張旗鼓地指揮起來。對於孫利的安排,江源這個兵部尚書也沒有多過問,只是派杜如之稍微盯著一點,不要鬧出亂子來就行了,他想怎麽弄就怎麽弄,正好也通過這場大戰看看他的手段。江源打算用孫利來試試西域的斤兩,西域的水平太差的話就別怪他們心狠了!
大靖朝臨陣換將幹得熱火朝天,孫利走馬上任更是連燒幾把火,整個戰線都變得和以往不同了。所以在高昌國的國主帶領著那十二萬西域聯軍趕到西域防線的時候,看到靖軍那一邊豎起的帥旗之上大大的一個“孫”字,立刻傻眼了……
“孫”?孫什麽啊?這是誰啊?!靖軍的統帥不是姓杜和姓陳的嗎?這個姓孫的將軍又是從哪裏來的?靖軍也太不靠譜了吧,這才多長時間啊,怎麽前線的統帥就換人了?
他們這邊傻眼,對面觀戰的江源已經無語了……
就算西域聯軍的情報怎麽滯後,怎麽不準確,以為靖軍這邊只有八萬人馬而已……可是西域聯軍竟然沒有趁夜襲擊,也沒有劫糧道,放火燒營……沒有任何的計謀,就這麽直沖沖地在大白天擺開人馬,大張旗鼓地殺過來……
咳咳,你們西域人的做法還真的是奇葩……你丫當你是在攻城嗎?!
西域加上靖軍,兩方加起來共有數十萬人馬的大戰,你們竟然連點兒計謀都沒有想出來,全靠正面廝殺來解決問題……這也太不靠譜了點兒……這是在把大戰當做兒戲嗎?
當初三藩作亂的時候,靖軍之所以和遼軍正面作戰,擺開陣仗,是因為雙方的人數十分接近,實力方面也差不多,而且靖軍這邊急於救援京城,這才只能正面對陣,以防京城有失。在東武城的時候江源用了多少計謀?一只手都數不過來,這才是戰場真正的形態吧。
而在面對北蠻大軍的時候,江源在出兵前就開始絞盡腦汁地出謀劃策了,準備了多年,這才能在青鯉湖狠狠地坑了他們一把。沒有那些計謀又怎麽能取得光輝燦爛的勝利呢?
就算在西域防線,對付左賢王帶來的那三萬北蠻騎兵,江源也是靠著計謀取勝的,這才能保證防線上的靖軍毫發無損,而左賢王遭到生擒。
還是孫子他老人家說的: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為不得已。雖然西域防線不是城池,可是地利也盡在靖軍這邊,不乏謀,而去攻城,江源只覺得不忍直視……
西域聯軍這是在做什麽?來耍寶的嗎?
如果是普通的兩國作戰,這樣正面對陣當然不是不行,勝了敗了就那回事,大不了重整旗鼓,再分高下就是了。可是西域這邊不是一個國家而已,他們是一個聯軍,聯軍內部互相之間關系也一般,一旦一戰不勝,人心立時就會散了,再戰不勝,估計有二心的打算投降的就多了。
在這種聯軍的情況,西域這邊必須保持連續的大勝才能維持下去,否則就會兵敗如山倒。對方的那個統帥到底明不明白狀況啊?怎麽樣才能保證絕對能大勝?還不是靠使用計謀?你丫的計謀就是直接領兵殺過來送死嗎?
江源是不了解西域聯軍內部的情況,事實上大靖這邊就很少有人能夠弄明白西域聯軍的情況的。他們當然不知道為什麽高昌國王這個統帥會大張旗鼓的將整個聯軍都帶過來正面廝殺,也不先來個計謀、偷襲什麽的。其實哪是高昌國王不想弄計謀啊,是在聯軍之中根本就談不攏……
如果說北蠻國的情況是一盤散沙,個個民族甚至民族內部相互仇視,殺成一團,那麽西域這邊就散成了土末了。西域這裏有幾十個小國,有的國家算上國王才幾百個人而已,就敢在西域稱王稱霸了。而在這裏的大國也沒大到哪裏去,完全是矮子堆裏拔大個,大國對於小國一點震懾力都沒有,這樣一種情況下,聯軍內部會散亂成什麽樣子就可想而知了。
散也就算了,最多不過不好指揮罷了,多吼幾聲還是有人聽的,可是他們還亂!
國家一多,國與國之間的摩擦就多,爭執就多,不論原本有沒有仇,吵著吵著就多出幾個仇人了。所以打從聯軍成立開始,這種亂局就沒有消停過,所有的國家都相互敵視,怎麽能談的攏啊!
只要有一個國家提出了建議,那麽哪怕是為了反對而反對,也有其他的國家出面把這個建議攪合黃了,死纏爛打,威逼利誘,簡直無所不用其極。所以怎麽出謀劃策啊?內部根本就沒人願意聽!出多好的主意都沒有用,總有人把這個提議按下去。
高昌國王這個統帥當得簡直憋屈死了,他出的計謀總是被其他人否了,別人出的計謀他又想否……鬧到最後,整個聯軍竟然沒有一條計謀能夠通過會議的,所以只能硬著頭皮選擇正面對抗,直接硬碰硬了。
誰都知道硬碰硬是下下策,絕對不應該這麽做,可是無計可施,所有人都談不攏,可不就只能屈從於下下策了嗎……
謀略這方面還不是最頭痛的,最麻煩的是排列軍陣!
按理說排列軍陣應該是步兵同步兵站在一起,騎兵與騎兵站在一起,方便統一指揮,統一作戰,如指臂使,這樣才能獲得勝利。可是高昌國王指揮得動那些大爺們嗎?這些小國的國王根本就不肯聽他的,不願意統一排陣,非要把自己國家的軍隊集合在自己的身邊守衛著才能放心。
一個這樣,所有人就都這麽來了,可是這種做法就直接將軍陣打亂了……
十二萬的大軍,說起來好像很厲害的樣子,可是一眼望過去,東凸西凹,一片混亂,毫不規整,看起來竟然不像是訓練有素的軍隊,而像是一群打了敗仗的散兵游勇。武器不同,戰馬不同,鎧甲不同,裝束不同,還站得異常混亂,這還像是一支統一的軍隊嗎?
也難怪江源看著就搖頭。就這感覺,還不如三藩之戰的時候那群被抓來湊數的農夫呢。人家農夫至少知道一切聽指揮,而西域這邊呢?隨便一看就能看得出他們之間互相仇視,看不順眼的混亂局面。這些國家之間不相互拖後腿就算不錯了,還能指望著他們聯合一致,協同作戰?簡直是做夢。
孫利是個能用出絕戶計的人,哪怕平日裏很是平和,可是領兵的時候,總是喜歡來一些非常規的玩意。所以他這一次只是帶了四萬軍隊來對抗十二萬西域聯軍,而且這四萬的軍隊竟然都是步兵,一個騎兵都沒有。
西域聯軍遙遙的雖然看不清楚靖軍這邊的兵馬配備,可是旗幟的數量總能數清楚吧。就這些戰旗的數量,怎麽看都不超過五萬人馬,這個人數看得對面的西域聯軍火冒三丈,以四萬抵擋十二萬,這是在看不起我們嗎?
孫利很想說,大爺就是看不起你們這群廢物,你能怎麽樣?不光看不起你們,簡直把你們鄙視到死!
說是這麽說,可是當西域大軍真的走進了,看清楚靖軍的戰線的時候卻徹底驚呆了,這……這是什麽?這是怎麽一回事?
有什麽讓他們驚詫萬分的事情發生了嗎?問題就出現在戰線的防禦工事上。在戰線之前,孫利竟然豎起了一道半人多高的土墻作為掩體,而且這土墻綿延數裏,遠遠看上去就像大靖北疆著名的長城一樣壯觀,連綿不絕,一眼看不到盡頭。
貼近一看,原來掩體不只是一道土墻,在後面還有好幾道同樣規模數裏長的土墻,甚至在土墻後面還有凹陷的壕溝,雖然不明白是做什麽用的,光是看著就覺得新奇。
這不可能?他們長居西域,怎麽會不知道這一片的地形呢?壕溝好解決,往下挖就是了,這裏都是沙子,隨便挖挖就能出現壕溝。可是這裏根本就沒有土墻啊?至少半個月前是沒有這幾面墻,這玩意是怎麽出現的?現修?怎麽可能這麽快修建出來?這完全不符合常理啊!難道對面的靖軍是神仙不成?
孫利微微一笑,不符合常理?是你們太少見多怪了吧。這幾面土墻,他和麾下士兵修建出來用時不過三天,哪兒用得著那麽費事?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