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領監國北蠻遣使者會太子源談閱兵
關燈
小
中
大
老皇帝修養了很長時間,身體並沒有好轉的意思,反而病體日差,因此無論他願不願意政事上也只能全部交托太子處置了,司徒晟這個監國太子的位置倒是坐得很穩當,無人可以動搖。
說是太子監國,可是古往今來誰又見過能夠完全把持朝政的太子?江源前一世唐代玄武門事變之後的李世民倒是當過這樣什麽說的都算的太子,可是那時候的李淵已經被他軟禁在宮裏了,其餘嫡出的皇子都被他宰了,他當然可以肆無忌憚總領朝政,可是李世民這樣的太子總共能有幾個?其他的時候,就算老皇帝還有一口氣,做太子的人也得老老實實地晨昏定省,早晚匯報,不敢越雷池一步,否則誰越誰死。
太醫曾經多番叮囑老皇帝讓他老實臥床多加休息,少費心思在朝政上,盡量做到靜養,可是哪個皇帝能夠忍得了大權旁落的滋味?那位東漢的漢質帝,才不過是個八、九歲的小孩子都知道整個天下都應該是自己的,對身為外戚權臣的梁冀憤恨不已,當著群臣的面罵他是“跋扈將軍”。一個小孩子都忍不了,更何況是當了這麽多年皇帝的天下之主,他又怎能忍得住?
所以老皇帝每天都要聽司徒晟的工作匯報,死撐著也要掌控朝政,說什麽都不許司徒晟掌控一切。當初對於司徒晟的聖眷都不知道飛到哪裏去了,為了制衡司徒晟甚至暗地裏支持司徒暉發展勢力。那老皇帝每日裏人參之類提神養氣的藥物不知用去多少,明知道這是在透支生命也絕對不肯放下權勢。
江源冷眼瞧著心內一直冷笑,所謂是藥三分毒,就算人參是百草之王也是不能亂吃的。人參的用法最是講究,絕對不能亂來,這東西確實補氣養血,可是亂吃反而會虧了氣血,甚至能要人性命,你當虛不受補是鬧著玩的嗎?老皇帝再這麽折騰下去他自己不病死也要吃藥吃死了。道理是這個道理,可是難道要當著他的面說出來嗎?要是真說出來老皇帝絕對翻臉不認人,既然不能說,也就只能看著他自己作死了。
這時候無論是江源還是司徒晟都沒有心思管老皇帝胡亂吃藥的事,因為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他們處理,那就是——北蠻遣使來訪!
早不來晚不來,靖朝一換了太子他們就來了,想也知道這些家夥打的什麽主意。
過去的廢太子義忠親王司徒昂一向不喜中原文化而是仰慕北蠻的游牧文明,無論服飾上還是行為上總是想向北蠻那邊學習,這位廢太子還會說北蠻話,會寫北蠻字,甚至冒著被廢儲的危險弄了個北蠻的巫師進宮玩巫術……
對於這樣的一個太子,北蠻那一方當然是放心的,畢竟這樣的太子一旦登上皇位,那麽北蠻就算不能徹底滅了靖朝,也能從靖朝這裏得到更多的利益充實國家,這更加符合北蠻的需要。誰知道司徒昂這個光說不練的家夥腦袋一抽就把自己的老師給幹掉了,因為失德而被老皇帝廢黜了,不但如此還一溜煙的咽氣死了,讓北蠻的算盤白打了一遍。
過了幾年,靖朝竟猛然換了個太子,而且這個太子是個出了名的武勳標榜之人,擅長以少勝多,甚至有天帝之名,甚至在草原都傳得沸沸揚揚。如今,過去那位態度軟和不敢得罪北蠻的老皇帝病得要死了,這位太子奉命監國,也許過不了不久就要輪到他來坐江山了,這還了得。北蠻得到這樣的消息怎麽能輕易放過呢?必須得派一隊人馬來靖朝這裏探聽一下虛實才行,無論是威逼也好,恐嚇也罷,他們都需要得到這位新任太子的一個明確的態度!
整個北蠻需要知道這位新太子的性格,年齡,能力,思想,對外的態度,最重要的是他到底會不會滿腦子想著和北蠻開戰!
如若這個司徒晟是個膽小怕事的家夥,那麽趁著老皇帝病重,靖國朝廷動蕩不安的時候,北蠻可以出兵攻打靖朝獲得更多的利益,甚至再逼迫靖朝簽訂一次城下之盟。如果這個司徒晟如傳說一般是個硬角色,那就要了解他,挖掘他,知道他的思想,找到他的弱點,甚至從靖國那裏探聽他們軍隊的虛實!
此事並沒有出乎江源的預料,相反,如果到了這個時候北蠻還忍著不派使團來,他反而要懷疑北蠻那邊是否有什麽隱藏很深的陰謀,或者北蠻的掌權人是不是個廢物了。所謂知己自彼,百戰不殆,這是全人類的共識,北蠻的科技確實落後於靖朝,可是他們也是正常人類又不是白癡,怎麽會想不到探聽虛實這一條呢?
身為兵部左侍郎,太子殿下麾下的首席謀臣,江源能夠接觸到的訊息遠勝旁人,一些萬分絕密的信息和具體到村落、小溪的地圖也只有他曾經看到過,甚至司徒晟手下一支專門用來打探關外情報的商隊就是由江源負責管理的。對於北蠻這個國家的情況,江源了解甚深,就算稱不上全國第一也絕對能排進前五名。
這個在上一世完全不曾存在過的國家非常的強大,雖然不如蒙古一直打到歐洲那麽誇張,可是光從版圖上來看它無疑是這個時代相當強大的國家了。東到未來的西伯利亞,西到後來的烏克蘭,南至長城邊緣,北至後世的貝加爾湖,甚至貝加爾湖以北也有北蠻人居住,人口大約有二百萬左右,比起擁有數千萬臣民的靖朝來說並不算多,不過它手下還掌控著西域的諸多國家以及其他種族的部落,算起來可戰之兵絕對可以達到四十萬,其中本國大概二十五萬左右,這可不是三藩叛亂時那些剛放下鋤頭沒多久的農夫,這些人可都是見過血殺過人的士兵!
當初高祖皇帝曾被十五萬北蠻軍隊圍於邊城不得而出,勤王之軍足足有五十萬人卻不得而入,甚至遭遇了戰敗,最終被北蠻人逼迫高祖皇帝簽下了城下之盟。當時那五十萬勤王之軍可都是隨著高皇帝征戰多年的得力部隊,在中原說是百戰雄兵都當得起,可是這樣的一支部隊都輸給了北蠻,可想而知北蠻人軍隊的兇悍程度。
對待行動敏捷,快速移動的游牧民族,哪怕江源手中握著大炮都沒多大用處,機動部隊必須用同樣能夠快速移動的部隊去追,除非將他們誘入包圍圈,否則以這個時候的科技水平,即使有火藥也沒那麽容易全盤消滅如此大規模的騎兵部隊。如果我方防守,當然可以依靠火藥的力量來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可是如果敵人撤退了呢,那麽就算有火藥也沒有用啊,火藥又沒長腿追不上騎兵啊,所以最重要的還是訓練靖朝的騎兵軍隊。
古代游牧民族的科技發展難以超過農耕民族,沒有固定的居住地,沒有相應的文明和知識,北蠻的科技發展還很相當緩慢的。在靖朝,哪怕是一個最平常的農夫所使用的鋤頭也是鐵質的,除了那些過於落後不與外界往來的山村,鐵制品已經從軍用轉化成了民用,所有大靖臣民都已經習慣了鐵器的應用,軍隊之中的鐵制武器和鐵制盔甲更是標準配置,所有的精銳部隊都有配備,可是北蠻則不然。
北蠻國自己不具備煉制鋼鐵的技術,而靖朝高祖皇帝在位時期就有明確的聖旨,寸鐵片紙不準出關,嚴禁工匠離國,若有違反者九族盡誅。因此這些年來雖然北蠻陸陸續續從靖朝走私到了一些鐵器,可是這點鐵器根本不足以武裝整個部隊。北蠻軍中弓箭的箭頭甚至還有骨頭做的,士兵更是能穿上皮甲就不錯了,馬匹沒有蹄鐵保護只有皮子做的馬掌,騎兵的馬刀甚至還有銹跡斑斑的青銅做的,也不知是什麽年代的古董了。
這樣的一個國家就算能搶來再多的錢又有什麽用?士兵可以慢慢訓練,軍隊可以逐漸培養,可是科技的孕育所依賴的政策和制度是誰也沒有辦法改變的。
上一世西漢之所以能戰勝匈奴,唐朝為什麽能戰勝突厥,明朝到底還是將成吉思汗的子孫趕出了長城,依仗的的力量很大一部分就是科技的進步。而游牧民族在這一點就沒辦法了,還處於奴隸制發展處於原始階段的游牧部落根本沒辦法像這時的農耕民族一樣穩步發展科技。奴隸主絕不會允許奴隸掌握技術和知識的,而他們自己又沒有發展技術的條件和能力,一個民族不可能只依賴那麽幾個奴隸主來發展科技,因此他們的科技很難發生突破性發展。
沒有任何一個游牧民族會主動的取消奴隸制,而社會制度的原始就註定了科技的落後和最終的失敗。論起文化,整個北蠻加上周邊的所有國家有一個算一個加起來都不是中原的對手,如果他們想要引入中原文化改變國家,那麽後果就是他們落後的文明被中原的文明吞噬殆盡,如果他們拒絕融合,死撐著依仗落伍的技術,那麽落後的科技就是他們的死因。從根本上來講,他們就難以獲勝,不融合就是死,這是必然!
這種話就是在這個時代說出來也不是什麽人都能理解的,江源將它咽了回去,或許將來他會如此教導他的子孫,可是這種話絕對不能外傳。
老皇帝重病臥床無法起身,不管他願不願意也沒有辦法這樣接待北蠻的使臣,與其讓北蠻的使者看到一個衰老病弱的君主,還不如讓他們看到一個強大有力的國家繼承人,為了國家他不能任性。身為監國太子,司徒晟只能也必須肩負起接待北蠻使者的責任,代表國家代表數千萬臣民與另一個強大的國家對話的責任!
司徒晟連夜召見了江源,命令只有一個,“我要讓北蠻看到一個強大的帝國,我要讓他們不敢進犯!”
連“孤”都不說了,改稱了“我”,可想而知太子殿下的激動。可江源很能理解司徒晟的心情,作為一個強大的國家,絕對不能允許另外一個大國輕視自己,強國之間沒有示敵以弱,只有強硬震懾。
如果司徒晟沒有表現出他的強大,大靖的強大,那麽北蠻很有可能借此機會跨過長城襲擊中原。所以司徒晟必須展示出一個生機勃勃、強大昌盛的國家,如此才能讓北蠻心存畏懼,不敢進犯。這個時代可沒有什麽經濟戰冷戰的說法,國與國之間絕對是零容忍,誰軟弱誰就要挨打,誰強大誰說的就算,這是血與火的鐵則!
江源點了點頭,“殿下明見,國與國之間強弱便是生死存亡的依據,絕不能讓北蠻覺得殿下柔弱可欺,更不能讓他們覺得中原柔弱渺小,必須示敵以剛,示敵以強!讓北蠻知道大靖的厲害!”
北蠻與大靖之間數十年來只有摩擦沒有大戰,靠的就是太宗皇帝當初的強硬。
太宗繼位之時,北蠻派遣使者前來祝賀,使者露出輕蔑的神情言道:“靖國虛弱如同羊羔,北蠻強盛有如虎豹。”
太宗皇帝當即拍案而起,披堅執銳召集大軍欲要出關與北蠻決一死戰。北蠻當時深陷與西域國家的戰爭之中,哪願與靖朝一戰啊,那使者連忙收回前言不敢再囂張。知道太宗如此強硬,這才使得北蠻不敢太過招惹靖朝,兩國之間數十年沒有大戰。而在司徒晟做好一切準備北伐蠻族之前,必須穩住北蠻,絕不能讓他們有南下之心。
年輕的冠英侯露出一個胸有成竹的微笑,震懾敵人最好用的方法就是示之以威,其中最能顯示威嚴的又只有兩個——軍事演習和閱兵式。既然當初他能用軍事演習逼得兩王宮變,睿王登位,那麽今天威懾一下北蠻又有何不可?
“殿下何不展示我軍雄壯予那北蠻使者看看?京畿大營將士一向訓練有素,武備精良,若是能展示給那北蠻使者看看,必能震懾其心,令北蠻國不敢有犯我之心。”江源給司徒晟倒了盞茶,緩緩說道。
“喔?”這個年代可沒有閱兵式存在,沙場點兵倒是常有,可是論起威懾力哪有後世的閱兵式那麽厲害?司徒晟連忙追問道:“清遠要如何展示才能不洩露我軍的戰法又能震懾住北蠻使者?”
這樣的事情後世不是經常出現嗎?閱兵式上一輛輛開過去的導彈車,裝甲車,坦克……可都沒展示出它們真打起仗來是什麽效果,想要知道有什麽效果不是靠間諜就是靠腦補,腦補出來的效果往往比真正見到的還要厲害,腦洞有多大導彈的威力只有更大,這不就震懾敵人了嗎……
江源自己就曾經參加過閱兵,因此相當熟悉裏面的程序,撿著與靖朝共通的地方說了一些出來,自然讓司徒晟連連點頭。
具體的細節還要和各部軍官再做協商,形式規模也要在和朝中重臣討論一下,不過核心內容不能變——壯觀瞻,振軍威,鼓士氣!要怎麽氣勢宏大就怎麽來,怎麽能震懾敵人就怎麽來,展示軍威,展示武器,甚至可以準備一場軍陣演練,可是真正的戰法和核心武器的使用就是不能讓他們知道,這樣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
果然,第二天/朝會之上,太子殿下於大殿宣布要於北蠻使臣面前檢閱京畿大營軍隊,這項提議立刻引發了一場爭論,就連世家和勳貴的每日一吵都壓了下去。
檢閱部隊是為了顯示軍威,這無疑相當符合靖朝朝臣的普遍價值觀,在這個文人好武,武人好戰的年代,閱兵式這個新興的玩意自然吸引了所有朝臣的目光。
眾人的商議結果必然是同意的,若不是城墻下面放不下那麽多人,他們甚至想把整個京畿大營都拉出來溜溜了。對於北蠻的仇恨,無論是出身勳貴、世家、科舉、萌蔭的朝臣,還是田間地頭務農的百姓,甚至街上的地痞流氓都是一樣的旺盛。此乃國仇,是全國人的恥辱,此等奇恥大辱怎能忘記,又怎能不報?!
這可不是上一世那個被腐儒佞臣們綁架的弱宋,在這個大靖,哪怕是純粹的儒學之士也必然要讀那本《公羊春秋》的。古《周禮》中記載“覆仇可盡五世,五世之內。”就是說報仇這種事應該在五代人以內完成,可是《公羊春秋》駁斥了這種說法,“九世猶可以覆仇乎?雖百世可也。家亦可乎?曰不可。國何以可?國君一體也。先君之恥猶今君之恥也,今君之恥猶先君之恥也。”也就說國仇不比私仇,國仇就是一百代人也要報,必須報!
群情激奮之下,閱兵這一提議很容易就通過了,具體的事宜交由江源帶領的京畿大營來完成,六部都會為閱兵提供便利。所有人的眼中都燃著火,冒著光,就等待北蠻的使者到來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說是太子監國,可是古往今來誰又見過能夠完全把持朝政的太子?江源前一世唐代玄武門事變之後的李世民倒是當過這樣什麽說的都算的太子,可是那時候的李淵已經被他軟禁在宮裏了,其餘嫡出的皇子都被他宰了,他當然可以肆無忌憚總領朝政,可是李世民這樣的太子總共能有幾個?其他的時候,就算老皇帝還有一口氣,做太子的人也得老老實實地晨昏定省,早晚匯報,不敢越雷池一步,否則誰越誰死。
太醫曾經多番叮囑老皇帝讓他老實臥床多加休息,少費心思在朝政上,盡量做到靜養,可是哪個皇帝能夠忍得了大權旁落的滋味?那位東漢的漢質帝,才不過是個八、九歲的小孩子都知道整個天下都應該是自己的,對身為外戚權臣的梁冀憤恨不已,當著群臣的面罵他是“跋扈將軍”。一個小孩子都忍不了,更何況是當了這麽多年皇帝的天下之主,他又怎能忍得住?
所以老皇帝每天都要聽司徒晟的工作匯報,死撐著也要掌控朝政,說什麽都不許司徒晟掌控一切。當初對於司徒晟的聖眷都不知道飛到哪裏去了,為了制衡司徒晟甚至暗地裏支持司徒暉發展勢力。那老皇帝每日裏人參之類提神養氣的藥物不知用去多少,明知道這是在透支生命也絕對不肯放下權勢。
江源冷眼瞧著心內一直冷笑,所謂是藥三分毒,就算人參是百草之王也是不能亂吃的。人參的用法最是講究,絕對不能亂來,這東西確實補氣養血,可是亂吃反而會虧了氣血,甚至能要人性命,你當虛不受補是鬧著玩的嗎?老皇帝再這麽折騰下去他自己不病死也要吃藥吃死了。道理是這個道理,可是難道要當著他的面說出來嗎?要是真說出來老皇帝絕對翻臉不認人,既然不能說,也就只能看著他自己作死了。
這時候無論是江源還是司徒晟都沒有心思管老皇帝胡亂吃藥的事,因為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他們處理,那就是——北蠻遣使來訪!
早不來晚不來,靖朝一換了太子他們就來了,想也知道這些家夥打的什麽主意。
過去的廢太子義忠親王司徒昂一向不喜中原文化而是仰慕北蠻的游牧文明,無論服飾上還是行為上總是想向北蠻那邊學習,這位廢太子還會說北蠻話,會寫北蠻字,甚至冒著被廢儲的危險弄了個北蠻的巫師進宮玩巫術……
對於這樣的一個太子,北蠻那一方當然是放心的,畢竟這樣的太子一旦登上皇位,那麽北蠻就算不能徹底滅了靖朝,也能從靖朝這裏得到更多的利益充實國家,這更加符合北蠻的需要。誰知道司徒昂這個光說不練的家夥腦袋一抽就把自己的老師給幹掉了,因為失德而被老皇帝廢黜了,不但如此還一溜煙的咽氣死了,讓北蠻的算盤白打了一遍。
過了幾年,靖朝竟猛然換了個太子,而且這個太子是個出了名的武勳標榜之人,擅長以少勝多,甚至有天帝之名,甚至在草原都傳得沸沸揚揚。如今,過去那位態度軟和不敢得罪北蠻的老皇帝病得要死了,這位太子奉命監國,也許過不了不久就要輪到他來坐江山了,這還了得。北蠻得到這樣的消息怎麽能輕易放過呢?必須得派一隊人馬來靖朝這裏探聽一下虛實才行,無論是威逼也好,恐嚇也罷,他們都需要得到這位新任太子的一個明確的態度!
整個北蠻需要知道這位新太子的性格,年齡,能力,思想,對外的態度,最重要的是他到底會不會滿腦子想著和北蠻開戰!
如若這個司徒晟是個膽小怕事的家夥,那麽趁著老皇帝病重,靖國朝廷動蕩不安的時候,北蠻可以出兵攻打靖朝獲得更多的利益,甚至再逼迫靖朝簽訂一次城下之盟。如果這個司徒晟如傳說一般是個硬角色,那就要了解他,挖掘他,知道他的思想,找到他的弱點,甚至從靖國那裏探聽他們軍隊的虛實!
此事並沒有出乎江源的預料,相反,如果到了這個時候北蠻還忍著不派使團來,他反而要懷疑北蠻那邊是否有什麽隱藏很深的陰謀,或者北蠻的掌權人是不是個廢物了。所謂知己自彼,百戰不殆,這是全人類的共識,北蠻的科技確實落後於靖朝,可是他們也是正常人類又不是白癡,怎麽會想不到探聽虛實這一條呢?
身為兵部左侍郎,太子殿下麾下的首席謀臣,江源能夠接觸到的訊息遠勝旁人,一些萬分絕密的信息和具體到村落、小溪的地圖也只有他曾經看到過,甚至司徒晟手下一支專門用來打探關外情報的商隊就是由江源負責管理的。對於北蠻這個國家的情況,江源了解甚深,就算稱不上全國第一也絕對能排進前五名。
這個在上一世完全不曾存在過的國家非常的強大,雖然不如蒙古一直打到歐洲那麽誇張,可是光從版圖上來看它無疑是這個時代相當強大的國家了。東到未來的西伯利亞,西到後來的烏克蘭,南至長城邊緣,北至後世的貝加爾湖,甚至貝加爾湖以北也有北蠻人居住,人口大約有二百萬左右,比起擁有數千萬臣民的靖朝來說並不算多,不過它手下還掌控著西域的諸多國家以及其他種族的部落,算起來可戰之兵絕對可以達到四十萬,其中本國大概二十五萬左右,這可不是三藩叛亂時那些剛放下鋤頭沒多久的農夫,這些人可都是見過血殺過人的士兵!
當初高祖皇帝曾被十五萬北蠻軍隊圍於邊城不得而出,勤王之軍足足有五十萬人卻不得而入,甚至遭遇了戰敗,最終被北蠻人逼迫高祖皇帝簽下了城下之盟。當時那五十萬勤王之軍可都是隨著高皇帝征戰多年的得力部隊,在中原說是百戰雄兵都當得起,可是這樣的一支部隊都輸給了北蠻,可想而知北蠻人軍隊的兇悍程度。
對待行動敏捷,快速移動的游牧民族,哪怕江源手中握著大炮都沒多大用處,機動部隊必須用同樣能夠快速移動的部隊去追,除非將他們誘入包圍圈,否則以這個時候的科技水平,即使有火藥也沒那麽容易全盤消滅如此大規模的騎兵部隊。如果我方防守,當然可以依靠火藥的力量來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可是如果敵人撤退了呢,那麽就算有火藥也沒有用啊,火藥又沒長腿追不上騎兵啊,所以最重要的還是訓練靖朝的騎兵軍隊。
古代游牧民族的科技發展難以超過農耕民族,沒有固定的居住地,沒有相應的文明和知識,北蠻的科技發展還很相當緩慢的。在靖朝,哪怕是一個最平常的農夫所使用的鋤頭也是鐵質的,除了那些過於落後不與外界往來的山村,鐵制品已經從軍用轉化成了民用,所有大靖臣民都已經習慣了鐵器的應用,軍隊之中的鐵制武器和鐵制盔甲更是標準配置,所有的精銳部隊都有配備,可是北蠻則不然。
北蠻國自己不具備煉制鋼鐵的技術,而靖朝高祖皇帝在位時期就有明確的聖旨,寸鐵片紙不準出關,嚴禁工匠離國,若有違反者九族盡誅。因此這些年來雖然北蠻陸陸續續從靖朝走私到了一些鐵器,可是這點鐵器根本不足以武裝整個部隊。北蠻軍中弓箭的箭頭甚至還有骨頭做的,士兵更是能穿上皮甲就不錯了,馬匹沒有蹄鐵保護只有皮子做的馬掌,騎兵的馬刀甚至還有銹跡斑斑的青銅做的,也不知是什麽年代的古董了。
這樣的一個國家就算能搶來再多的錢又有什麽用?士兵可以慢慢訓練,軍隊可以逐漸培養,可是科技的孕育所依賴的政策和制度是誰也沒有辦法改變的。
上一世西漢之所以能戰勝匈奴,唐朝為什麽能戰勝突厥,明朝到底還是將成吉思汗的子孫趕出了長城,依仗的的力量很大一部分就是科技的進步。而游牧民族在這一點就沒辦法了,還處於奴隸制發展處於原始階段的游牧部落根本沒辦法像這時的農耕民族一樣穩步發展科技。奴隸主絕不會允許奴隸掌握技術和知識的,而他們自己又沒有發展技術的條件和能力,一個民族不可能只依賴那麽幾個奴隸主來發展科技,因此他們的科技很難發生突破性發展。
沒有任何一個游牧民族會主動的取消奴隸制,而社會制度的原始就註定了科技的落後和最終的失敗。論起文化,整個北蠻加上周邊的所有國家有一個算一個加起來都不是中原的對手,如果他們想要引入中原文化改變國家,那麽後果就是他們落後的文明被中原的文明吞噬殆盡,如果他們拒絕融合,死撐著依仗落伍的技術,那麽落後的科技就是他們的死因。從根本上來講,他們就難以獲勝,不融合就是死,這是必然!
這種話就是在這個時代說出來也不是什麽人都能理解的,江源將它咽了回去,或許將來他會如此教導他的子孫,可是這種話絕對不能外傳。
老皇帝重病臥床無法起身,不管他願不願意也沒有辦法這樣接待北蠻的使臣,與其讓北蠻的使者看到一個衰老病弱的君主,還不如讓他們看到一個強大有力的國家繼承人,為了國家他不能任性。身為監國太子,司徒晟只能也必須肩負起接待北蠻使者的責任,代表國家代表數千萬臣民與另一個強大的國家對話的責任!
司徒晟連夜召見了江源,命令只有一個,“我要讓北蠻看到一個強大的帝國,我要讓他們不敢進犯!”
連“孤”都不說了,改稱了“我”,可想而知太子殿下的激動。可江源很能理解司徒晟的心情,作為一個強大的國家,絕對不能允許另外一個大國輕視自己,強國之間沒有示敵以弱,只有強硬震懾。
如果司徒晟沒有表現出他的強大,大靖的強大,那麽北蠻很有可能借此機會跨過長城襲擊中原。所以司徒晟必須展示出一個生機勃勃、強大昌盛的國家,如此才能讓北蠻心存畏懼,不敢進犯。這個時代可沒有什麽經濟戰冷戰的說法,國與國之間絕對是零容忍,誰軟弱誰就要挨打,誰強大誰說的就算,這是血與火的鐵則!
江源點了點頭,“殿下明見,國與國之間強弱便是生死存亡的依據,絕不能讓北蠻覺得殿下柔弱可欺,更不能讓他們覺得中原柔弱渺小,必須示敵以剛,示敵以強!讓北蠻知道大靖的厲害!”
北蠻與大靖之間數十年來只有摩擦沒有大戰,靠的就是太宗皇帝當初的強硬。
太宗繼位之時,北蠻派遣使者前來祝賀,使者露出輕蔑的神情言道:“靖國虛弱如同羊羔,北蠻強盛有如虎豹。”
太宗皇帝當即拍案而起,披堅執銳召集大軍欲要出關與北蠻決一死戰。北蠻當時深陷與西域國家的戰爭之中,哪願與靖朝一戰啊,那使者連忙收回前言不敢再囂張。知道太宗如此強硬,這才使得北蠻不敢太過招惹靖朝,兩國之間數十年沒有大戰。而在司徒晟做好一切準備北伐蠻族之前,必須穩住北蠻,絕不能讓他們有南下之心。
年輕的冠英侯露出一個胸有成竹的微笑,震懾敵人最好用的方法就是示之以威,其中最能顯示威嚴的又只有兩個——軍事演習和閱兵式。既然當初他能用軍事演習逼得兩王宮變,睿王登位,那麽今天威懾一下北蠻又有何不可?
“殿下何不展示我軍雄壯予那北蠻使者看看?京畿大營將士一向訓練有素,武備精良,若是能展示給那北蠻使者看看,必能震懾其心,令北蠻國不敢有犯我之心。”江源給司徒晟倒了盞茶,緩緩說道。
“喔?”這個年代可沒有閱兵式存在,沙場點兵倒是常有,可是論起威懾力哪有後世的閱兵式那麽厲害?司徒晟連忙追問道:“清遠要如何展示才能不洩露我軍的戰法又能震懾住北蠻使者?”
這樣的事情後世不是經常出現嗎?閱兵式上一輛輛開過去的導彈車,裝甲車,坦克……可都沒展示出它們真打起仗來是什麽效果,想要知道有什麽效果不是靠間諜就是靠腦補,腦補出來的效果往往比真正見到的還要厲害,腦洞有多大導彈的威力只有更大,這不就震懾敵人了嗎……
江源自己就曾經參加過閱兵,因此相當熟悉裏面的程序,撿著與靖朝共通的地方說了一些出來,自然讓司徒晟連連點頭。
具體的細節還要和各部軍官再做協商,形式規模也要在和朝中重臣討論一下,不過核心內容不能變——壯觀瞻,振軍威,鼓士氣!要怎麽氣勢宏大就怎麽來,怎麽能震懾敵人就怎麽來,展示軍威,展示武器,甚至可以準備一場軍陣演練,可是真正的戰法和核心武器的使用就是不能讓他們知道,這樣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
果然,第二天/朝會之上,太子殿下於大殿宣布要於北蠻使臣面前檢閱京畿大營軍隊,這項提議立刻引發了一場爭論,就連世家和勳貴的每日一吵都壓了下去。
檢閱部隊是為了顯示軍威,這無疑相當符合靖朝朝臣的普遍價值觀,在這個文人好武,武人好戰的年代,閱兵式這個新興的玩意自然吸引了所有朝臣的目光。
眾人的商議結果必然是同意的,若不是城墻下面放不下那麽多人,他們甚至想把整個京畿大營都拉出來溜溜了。對於北蠻的仇恨,無論是出身勳貴、世家、科舉、萌蔭的朝臣,還是田間地頭務農的百姓,甚至街上的地痞流氓都是一樣的旺盛。此乃國仇,是全國人的恥辱,此等奇恥大辱怎能忘記,又怎能不報?!
這可不是上一世那個被腐儒佞臣們綁架的弱宋,在這個大靖,哪怕是純粹的儒學之士也必然要讀那本《公羊春秋》的。古《周禮》中記載“覆仇可盡五世,五世之內。”就是說報仇這種事應該在五代人以內完成,可是《公羊春秋》駁斥了這種說法,“九世猶可以覆仇乎?雖百世可也。家亦可乎?曰不可。國何以可?國君一體也。先君之恥猶今君之恥也,今君之恥猶先君之恥也。”也就說國仇不比私仇,國仇就是一百代人也要報,必須報!
群情激奮之下,閱兵這一提議很容易就通過了,具體的事宜交由江源帶領的京畿大營來完成,六部都會為閱兵提供便利。所有人的眼中都燃著火,冒著光,就等待北蠻的使者到來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