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關燈
小
中
大
十一月十五,大雪。
風聲雪影中,一輪圓月從海侯城外的夜海上緩緩升起。
晦暗起伏的漆黑海水中,這輪圓月的倒影飄忽不定的搖曳著。夜很深,辛苦勞作一整日的漁民鹽民也已陷入了深深的酣眠裏,因此沒有一個人看到,月與海交匯的波光中,忽然駛出了一艘潔白的巨船。
那艘船龐大到令人難以想象。
巨鯤般的船身光滑的反射著朦朧的光,甲板上飛檐高閣不知幾重,在圓月的籠罩下都化作幾剪憧憧淡影,仿佛一座座玉宇仙宮。船漸行漸近,飛閣雕窗中散出淡淡燈暈,仿佛內中正有姬人飄飄起舞,一陣陣絲竹雅樂似有似無,輕柔地混入了海浪聲裏。
巨船駛出了月影之外,海平線上倏而又鉆出了十數條漆黑大船,在它身後如飛梭般行在海面上。大船越行越快,忽而像得令一般齊齊越過潔白巨船,向岸旁破浪駛去。而在風雪吹打的船頭上,正靜靜站著十數行幽靈般的白衣人!
這些白衣人頭戴雪笠,生得一般高矮、一般胖瘦,連垂在身側的雙手都幾乎一般長短,遠遠望去就像一群整齊劃一的假人。他們面無表情,只冷冰冰地眺望著遠岸上寥落的燈火。
船離岸愈來愈近,礁石嶙峋如鬼爪伸出海面,仿佛要將身旁的船只都拉入水底,而灰蒙蒙地陸地上,海侯城的輪廓漸漸清晰了起來。
船上的白衣人愈發肅穆,數百雙眼睛牢牢地望住城外的北方。穿過這數裏的距離,那裏是一片漁民都不往落腳的荒地,因為荒地之上,正殘存著一座被大火焚毀的奢華園林。
如今海侯城的人都只稱它為沈園,但十八年前,這裏還有一個名震東南的稱謂——
牽星山莊。
船靠岸了。
上百個白衣人飄然下船,恭恭敬敬地垂下首來,於風雪中靜靜地等著。
那艘潔白的巨船如城池般泊在海面上,絲竹聲中,甲板上一座座樓閣的門忽而開了。
燈火瀉地,六個衣袂飄飄的人走了出來。
這六個人與白衣人全不一樣。
他們雖然也著白衣,腰間卻系著血一般艷麗的紅綾帶。他們不一般高矮,也不一般胖瘦,甚至有男有女,有老有少。縱然是老的那三個,也老得各不相同——
左邊的老頭枯瘦得像拐棍,白衣裳套在他身上,直似一張迎風招展的喪幡。中間那個圓頭圓腦,銀眉銀須,頭卻禿得像個雞蛋。右邊那個則高大又英俊,只是臉色蠟黃,鼻似鷹鉤,仿佛是個番邦人。
這三個老人剛一踏上甲板,另三人立刻迎了上去,仿佛有尊敬之意。
鷹鉤鼻的老人默默註視著沈園的方向,忽而問:“那就是牽星山莊?”
他問了話,那三人中的中年人便冷冷道:“是。”
一陣夾雪寒風吹過,他一側衣袖空蕩蕩的飄著,竟然缺了一條手臂。
老人又問:“人都還活著嗎?”
中年人不再說話,一個頭戴帷帽的女子柔聲道:“死了一個老的。但他的兒子卻還活著。”
老人森然道:“很好。”
帷帽女子則輕輕嘆了口氣。
她的聲音實在動人到了極點,幾乎生出一種令人難以抗拒的魔力,便是鷹鉤鼻老人聽到她的嘆息,都忍不住生出一絲想為她分憂的沖動。她帷帽上的輕紗朦朧的像月光,月光亦像一層聖潔的輕紗般裹在她曼妙的軀體上。
她含著愁緒地問:“他會來麽?”
老人沈默不語,半晌道:“或許會。”
她又問:“他……他會不會已經死了?”
老人還沒說話,那個斷臂男子忽然鏗然道:“他決不會死!”
一時間,五個人的目光全都落到他身上。他絲毫不為所動,一字一句說:“他要我們來這裏等他。他就一定會來。”
話音未落,帷帽女子身旁一直閉口不言的黑發男人忽而握住了腰間的劍柄。
鷹鉤鼻老人立刻察覺到,問:“應鐘,怎麽了?”
那名叫應鐘的黑發男子卻仍舊一言不發,他緊緊望著船頭所向,目光中忽而浮現出一絲熱烈的光芒。
五人心中猛地一跳,若有所覺地齊齊向岸上看去——
月色籠罩著荒敗的沈園。
一個頎長而潔白的人影正緩緩自漫天大雪中走來。
風裹挾著枯枝敗葉,卷入他身後的斷壁殘垣之中。他一步步踏在雪上,沒有留下一絲足跡,只有拖在身後那一道狹長的陰影,像刀痕一般猙獰盤繞在沈園焚毀殆盡的焦土上!
圓月仍自高懸。
皎潔的月光照落在每一寸土地、每一個夜行人上。
方天至跋涉數月之久,終於風塵仆仆地趕到洞心寺外,悄悄推開寺門,鉆進了自己的禪房中。
雪在窗外靜靜地下著。
他掌燈一照,卻見簡陋的禪室中,桌椅幹幹凈凈,沒積下一絲灰塵。被褥疊得整整齊齊,草墊幹燥而柔軟,仿佛時常有人灑掃曬洗。
方天至四下一望,不由微微一笑,當下將包袱擱下,把醬菜壇子拎到廚房,又打了盆水洗了洗浮塵,閉目在禪房中打起了坐。
一夜轉瞬即過。
第二日一大早,方天至換了身衣裳推門而出,大雪已經停了。
明媚的冬陽下,空闊院地上積了三指厚的白雪,映得霞移壁亦盈盈生光。
他看了看天色,有些奇怪師叔六妙竟沒出來劈柴,便先提起掃帚將落雪掃了,又劈了一摞幹柴,燒了水煮了飯,這才挽了袖邊走到三微禪房門口,輕敲了一聲道:“師父,我回來了。”
門內寂靜無聲。
方天至又敲了一聲:“師父?”
他等了片刻,依然沒有回應。
三微雖然年邁,但武學造詣精湛,仍舊每日打坐入定,怎會睡得這般死?
方天至安靜了片刻,忽而推門而入——
禪室中空無一人。
他走進去一看,莫名覺得有些奇怪。蒲扇擺在蒲團上,茶碗扣在茶壺嘴上,木魚仍躺在桌角上積灰——這屋子裏的一切擺設都符合三微的習慣,但他卻莫名覺得師父好像很久沒有住在這裏了。
忽然之間,他餘光無意瞥到了東墻的床榻,靛藍的棉墊上,正孤零零地擺著一串舊念珠。他心中忽然泛起一絲陰影,幾步上前將念珠握在手中仔細打量——這串念珠他再熟悉也不過,正是三微每日不離身的那一串。
方天至怔了片刻,當即奔出房門,疾步趕到六妙的禪房前——
門是虛掩著的。
他推開一看,禪房中箱翻櫃倒,杯盞碎裂,儼然遭了賊一般。桌腿斷了一條,破損淩亂的被褥綻出棉絮,半遮半掩著一只倒扣在地的木盒。
方天至心猛地一沈。
師叔不會武功,有賊闖了進來,廝打成這樣倒也可能。可師父武功遠超俗輩,什麽賊能瞞過他偷進師叔的房間裏?他又怎麽會聽不見這樣的吵鬧聲?
他想到這裏,已漸漸有了推斷,或許師父根本就不在寺中,那一切就說得通了。可他會去哪裏?師叔眼下又在哪裏?這個賊為什麽不去翻找師父的房間,而只將這裏弄個大亂?
他到底在找什麽?
他踏進屋中,拾起地上那只木盒,還未來得及細看,眼底忽而映入幾點血漬。血漬沾染在棉絮上,而棉絮下面隱隱約約仿佛寫了什麽。他立刻將棉絮撥開,兩個黑紅的血字正印在石磚上——
海侯。
方天至一眼就認出,這正是六妙的字跡。
血字已幹涸發黑,他幾乎能想象得到,危急之時,六妙如何偷偷弄破手指,在石磚上留下了線索,又隨手扯過棉絮掩蓋。
海侯,他緩緩默念這兩個字,知道這必是指海侯城。
天生山附近方圓千裏,恐怕都無人不識海侯城。
六妙留下這兩個字,必定十分重要,難道賊人是從海侯城來?
他們是如何得知六妙在洞心寺出家的?
六妙到底是什麽人?
方天至想不通,他低頭看了看手中的盒子,盒中果然空無一物,也不知曾存放了什麽東西。這個盒子他從來沒有見過,或許丟失的東西,正是賊人要找的。
他將已有的線索記在心中,便放下盒子轉身出了禪房,在洞心寺內仔細。昨夜的大雪已將一切痕跡掩埋,寂靜的竹林禪院中,只有他一個人的腳步聲。
方天至心事重重的將禪院前後找了個遍,卻沒再發現一絲線索,直到他打開後門,走進了寺後的菜地——
田壟西側,竹林淺處,正立著一座墳墓。
方天至怔了片刻,忽而拔步竄上前去,覆雪的墳塋前立著一根簡陋的木碑,上面刻著七個瘦字——故師兄三微之墓。
他震驚地定在墓前,死死地盯住木碑,不敢相信地發現上面的字跡正是師叔六妙的。
如此一來,纏繞在他心頭的一絲疑惑便解開了。
為什麽師父沒發覺賊人偷進了門?為什麽他聽不見師叔房中的廝打和呼救?
他並非不在寺中,他已經去世了!
方天至回過神來,心中隱隱感到一陣難言的悔痛。他與三微相處十餘年,雖不像與空相那般感情親厚,但三微佛法精深,對他傾心以教,卻是他不折不扣的恩師。可三微溘然長逝,他卻正巧不在寺中,連最後一面都沒有見到。
他深吸一口氣,當下雙膝跪地,對著三微的墳冢穩穩磕了三個頭,旋即起身回寺,匆匆到禪房中提起還未解開的包袱,踏雪下山而去。
六妙失蹤不見,生死不知,他別無頭緒,但還有一條線索可以追查——
海侯城。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風聲雪影中,一輪圓月從海侯城外的夜海上緩緩升起。
晦暗起伏的漆黑海水中,這輪圓月的倒影飄忽不定的搖曳著。夜很深,辛苦勞作一整日的漁民鹽民也已陷入了深深的酣眠裏,因此沒有一個人看到,月與海交匯的波光中,忽然駛出了一艘潔白的巨船。
那艘船龐大到令人難以想象。
巨鯤般的船身光滑的反射著朦朧的光,甲板上飛檐高閣不知幾重,在圓月的籠罩下都化作幾剪憧憧淡影,仿佛一座座玉宇仙宮。船漸行漸近,飛閣雕窗中散出淡淡燈暈,仿佛內中正有姬人飄飄起舞,一陣陣絲竹雅樂似有似無,輕柔地混入了海浪聲裏。
巨船駛出了月影之外,海平線上倏而又鉆出了十數條漆黑大船,在它身後如飛梭般行在海面上。大船越行越快,忽而像得令一般齊齊越過潔白巨船,向岸旁破浪駛去。而在風雪吹打的船頭上,正靜靜站著十數行幽靈般的白衣人!
這些白衣人頭戴雪笠,生得一般高矮、一般胖瘦,連垂在身側的雙手都幾乎一般長短,遠遠望去就像一群整齊劃一的假人。他們面無表情,只冷冰冰地眺望著遠岸上寥落的燈火。
船離岸愈來愈近,礁石嶙峋如鬼爪伸出海面,仿佛要將身旁的船只都拉入水底,而灰蒙蒙地陸地上,海侯城的輪廓漸漸清晰了起來。
船上的白衣人愈發肅穆,數百雙眼睛牢牢地望住城外的北方。穿過這數裏的距離,那裏是一片漁民都不往落腳的荒地,因為荒地之上,正殘存著一座被大火焚毀的奢華園林。
如今海侯城的人都只稱它為沈園,但十八年前,這裏還有一個名震東南的稱謂——
牽星山莊。
船靠岸了。
上百個白衣人飄然下船,恭恭敬敬地垂下首來,於風雪中靜靜地等著。
那艘潔白的巨船如城池般泊在海面上,絲竹聲中,甲板上一座座樓閣的門忽而開了。
燈火瀉地,六個衣袂飄飄的人走了出來。
這六個人與白衣人全不一樣。
他們雖然也著白衣,腰間卻系著血一般艷麗的紅綾帶。他們不一般高矮,也不一般胖瘦,甚至有男有女,有老有少。縱然是老的那三個,也老得各不相同——
左邊的老頭枯瘦得像拐棍,白衣裳套在他身上,直似一張迎風招展的喪幡。中間那個圓頭圓腦,銀眉銀須,頭卻禿得像個雞蛋。右邊那個則高大又英俊,只是臉色蠟黃,鼻似鷹鉤,仿佛是個番邦人。
這三個老人剛一踏上甲板,另三人立刻迎了上去,仿佛有尊敬之意。
鷹鉤鼻的老人默默註視著沈園的方向,忽而問:“那就是牽星山莊?”
他問了話,那三人中的中年人便冷冷道:“是。”
一陣夾雪寒風吹過,他一側衣袖空蕩蕩的飄著,竟然缺了一條手臂。
老人又問:“人都還活著嗎?”
中年人不再說話,一個頭戴帷帽的女子柔聲道:“死了一個老的。但他的兒子卻還活著。”
老人森然道:“很好。”
帷帽女子則輕輕嘆了口氣。
她的聲音實在動人到了極點,幾乎生出一種令人難以抗拒的魔力,便是鷹鉤鼻老人聽到她的嘆息,都忍不住生出一絲想為她分憂的沖動。她帷帽上的輕紗朦朧的像月光,月光亦像一層聖潔的輕紗般裹在她曼妙的軀體上。
她含著愁緒地問:“他會來麽?”
老人沈默不語,半晌道:“或許會。”
她又問:“他……他會不會已經死了?”
老人還沒說話,那個斷臂男子忽然鏗然道:“他決不會死!”
一時間,五個人的目光全都落到他身上。他絲毫不為所動,一字一句說:“他要我們來這裏等他。他就一定會來。”
話音未落,帷帽女子身旁一直閉口不言的黑發男人忽而握住了腰間的劍柄。
鷹鉤鼻老人立刻察覺到,問:“應鐘,怎麽了?”
那名叫應鐘的黑發男子卻仍舊一言不發,他緊緊望著船頭所向,目光中忽而浮現出一絲熱烈的光芒。
五人心中猛地一跳,若有所覺地齊齊向岸上看去——
月色籠罩著荒敗的沈園。
一個頎長而潔白的人影正緩緩自漫天大雪中走來。
風裹挾著枯枝敗葉,卷入他身後的斷壁殘垣之中。他一步步踏在雪上,沒有留下一絲足跡,只有拖在身後那一道狹長的陰影,像刀痕一般猙獰盤繞在沈園焚毀殆盡的焦土上!
圓月仍自高懸。
皎潔的月光照落在每一寸土地、每一個夜行人上。
方天至跋涉數月之久,終於風塵仆仆地趕到洞心寺外,悄悄推開寺門,鉆進了自己的禪房中。
雪在窗外靜靜地下著。
他掌燈一照,卻見簡陋的禪室中,桌椅幹幹凈凈,沒積下一絲灰塵。被褥疊得整整齊齊,草墊幹燥而柔軟,仿佛時常有人灑掃曬洗。
方天至四下一望,不由微微一笑,當下將包袱擱下,把醬菜壇子拎到廚房,又打了盆水洗了洗浮塵,閉目在禪房中打起了坐。
一夜轉瞬即過。
第二日一大早,方天至換了身衣裳推門而出,大雪已經停了。
明媚的冬陽下,空闊院地上積了三指厚的白雪,映得霞移壁亦盈盈生光。
他看了看天色,有些奇怪師叔六妙竟沒出來劈柴,便先提起掃帚將落雪掃了,又劈了一摞幹柴,燒了水煮了飯,這才挽了袖邊走到三微禪房門口,輕敲了一聲道:“師父,我回來了。”
門內寂靜無聲。
方天至又敲了一聲:“師父?”
他等了片刻,依然沒有回應。
三微雖然年邁,但武學造詣精湛,仍舊每日打坐入定,怎會睡得這般死?
方天至安靜了片刻,忽而推門而入——
禪室中空無一人。
他走進去一看,莫名覺得有些奇怪。蒲扇擺在蒲團上,茶碗扣在茶壺嘴上,木魚仍躺在桌角上積灰——這屋子裏的一切擺設都符合三微的習慣,但他卻莫名覺得師父好像很久沒有住在這裏了。
忽然之間,他餘光無意瞥到了東墻的床榻,靛藍的棉墊上,正孤零零地擺著一串舊念珠。他心中忽然泛起一絲陰影,幾步上前將念珠握在手中仔細打量——這串念珠他再熟悉也不過,正是三微每日不離身的那一串。
方天至怔了片刻,當即奔出房門,疾步趕到六妙的禪房前——
門是虛掩著的。
他推開一看,禪房中箱翻櫃倒,杯盞碎裂,儼然遭了賊一般。桌腿斷了一條,破損淩亂的被褥綻出棉絮,半遮半掩著一只倒扣在地的木盒。
方天至心猛地一沈。
師叔不會武功,有賊闖了進來,廝打成這樣倒也可能。可師父武功遠超俗輩,什麽賊能瞞過他偷進師叔的房間裏?他又怎麽會聽不見這樣的吵鬧聲?
他想到這裏,已漸漸有了推斷,或許師父根本就不在寺中,那一切就說得通了。可他會去哪裏?師叔眼下又在哪裏?這個賊為什麽不去翻找師父的房間,而只將這裏弄個大亂?
他到底在找什麽?
他踏進屋中,拾起地上那只木盒,還未來得及細看,眼底忽而映入幾點血漬。血漬沾染在棉絮上,而棉絮下面隱隱約約仿佛寫了什麽。他立刻將棉絮撥開,兩個黑紅的血字正印在石磚上——
海侯。
方天至一眼就認出,這正是六妙的字跡。
血字已幹涸發黑,他幾乎能想象得到,危急之時,六妙如何偷偷弄破手指,在石磚上留下了線索,又隨手扯過棉絮掩蓋。
海侯,他緩緩默念這兩個字,知道這必是指海侯城。
天生山附近方圓千裏,恐怕都無人不識海侯城。
六妙留下這兩個字,必定十分重要,難道賊人是從海侯城來?
他們是如何得知六妙在洞心寺出家的?
六妙到底是什麽人?
方天至想不通,他低頭看了看手中的盒子,盒中果然空無一物,也不知曾存放了什麽東西。這個盒子他從來沒有見過,或許丟失的東西,正是賊人要找的。
他將已有的線索記在心中,便放下盒子轉身出了禪房,在洞心寺內仔細。昨夜的大雪已將一切痕跡掩埋,寂靜的竹林禪院中,只有他一個人的腳步聲。
方天至心事重重的將禪院前後找了個遍,卻沒再發現一絲線索,直到他打開後門,走進了寺後的菜地——
田壟西側,竹林淺處,正立著一座墳墓。
方天至怔了片刻,忽而拔步竄上前去,覆雪的墳塋前立著一根簡陋的木碑,上面刻著七個瘦字——故師兄三微之墓。
他震驚地定在墓前,死死地盯住木碑,不敢相信地發現上面的字跡正是師叔六妙的。
如此一來,纏繞在他心頭的一絲疑惑便解開了。
為什麽師父沒發覺賊人偷進了門?為什麽他聽不見師叔房中的廝打和呼救?
他並非不在寺中,他已經去世了!
方天至回過神來,心中隱隱感到一陣難言的悔痛。他與三微相處十餘年,雖不像與空相那般感情親厚,但三微佛法精深,對他傾心以教,卻是他不折不扣的恩師。可三微溘然長逝,他卻正巧不在寺中,連最後一面都沒有見到。
他深吸一口氣,當下雙膝跪地,對著三微的墳冢穩穩磕了三個頭,旋即起身回寺,匆匆到禪房中提起還未解開的包袱,踏雪下山而去。
六妙失蹤不見,生死不知,他別無頭緒,但還有一條線索可以追查——
海侯城。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