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夫君出手
關燈
小
中
大
弘覆帝的心情自從慈慶宮險變就有如被晃動的千秋架,忽上忽下沒個穩定。
禦案上的鎮紙短短幾日間就又報廢了三把,但好在弘覆帝一貫不愛遷怒旁人,所以乾清宮裏的內宦宮人倒是有大多數都沒感察到君主浮躁的情緒,雖說是一年中最陰沈森寒的季候,宮中氣氛尚且不算十分凝重,也就只有高得宜時時處處都賠著小心,又且要想方設法見縫插針的逗趣。
他也不知陶嘯深究竟請教了哪位高參,總之兩人再經一場商會,終於決定一齊向皇上稟明子虛庵裏的對話,太孫眼下還未能從子虛庵“侍疾”回宮,而弘覆帝看上去已經不打算立時斥責太孫那不臣不子的用心。
許是皇上終於明白,他的那位皇長孫已經不能夠因為幾句斥責就懸崖勒馬回頭是岸了。
可鑒於皇帝並沒有將此事透露,甚至對太傅鐘淦都仍是再三叮囑,告誡他千萬不能放松對太孫的督教,高得宜琢磨著皇上到底仍未徹底放棄太孫,寄望於廠衛暗探能夠及時察明暗中影響教唆太孫的奸歹,且將這奸歹背後的主謀一網打盡,屆時才好讓太孫幡然悔悟此一“臂助”的叵測居心,同時真正體察皇祖父的用心良苦,這樣的話也許還有些微機會將儲君“扳正”。
然則因為太孫的種種劣行及執迷不悟,弘覆帝已然是對高氏殘黨忍無可忍,抓緊進行的一件事就是借著這回清察不法嚴控攤派糧長的時機,著重核實高氏殘黨的罪證,無論那些人對太孫的影響是大是小,都必須一一清除,好讓太孫遠離奸歹親近賢良,這也是弘覆帝給予太孫的又一次鄭重警誡。
高得宜還知道清察不法嚴控攤派的主張,實乃翰林院修撰今科狀元趙蘭庭率先發起,正是因為經過了遍閱史錄廣集實事,且參考古往今來歷代稅制,可謂是嘔心瀝血撰書的這封極其符合現況,且大有望在保證君國賦收穩定的前提下減輕庶民負擔的諫策,弘覆帝方才驚嘆這位三元及第的年輕官員果然才幹非凡,特例擢賜趙蘭庭文勳品階,並令其兼任戶科給事中此一要職。
而朝堂鮮知的是,趙蘭庭此時還享有了禦前直諫的特權,儼然已有了天子近臣的基礎。
弘覆帝這些日來愁雲慘淡的心情,唯有在聽聞這位日後的棟梁之才的名諱事跡時,才會緩和幾分。
高得宜今日為了開解皇上,提起的正是有關蘭庭的一件閑事。
“老奴今日聽下人說起,翰林院上至莫學士下至諸檢討,都是抱怨連連。皇上可知他們抱怨何人何事?”高得宜先是賣了個關子。
弘覆帝放下一直揪著眉心揉捏的手,有氣無力問道:“翰林院為何沸反盈天?”
“莫學士交待趙修撰的事務,趙修撰已然逐一完成,所以再不用如前段兒時日一樣宿留值館,卻是這幾日,趙修撰竟然主動提出要為上峰分憂,比起前段兒時日更加勤於職守,宿留值館廢寢忘食。”繼續賣關子。
弘覆帝果然大惑不解:“蘭庭為莫卿分憂,甘願案牘勞形,這是好事,何至於引得翰林院上下眾人抱怨不休?難不成莫卿竟然也是心胸狹隘,怨憤他的職績為蘭庭所奪?”
編修史正雖是國之要務,但在弘覆帝心中解決民生疾苦卻更加要緊,他重用蘭庭是因為蘭庭確有良策解決攤派糧長引起的亂象,又哪能夠僅僅是因為參與這回編修史正?莫途明倘若因為下官的特例獲升便耿耿於懷,如此心胸狹隘排壓才幹之士,又有何資格執掌為君國培養棟梁儲備的翰林院?
“皇上這可就誤會莫學士了。”高得宜連忙說道:“老奴一打聽,原來莫學士等抱怨則是趙修撰值宿歸值宿,怎麽就不像前一段兒時間那樣將家中送來的茶點鮮湯分予諸多同僚,突然就變得如此小器起來,老奴一頭霧水,尋著趙修撰一問前因後果又才恍然大悟。”
弘覆帝挑眉:“是怎樣一番前因後果?”
“原來趙修撰起初宿留值館,他家中的娘子甚不放心,趙修撰也承認了自己在飲食上甚是挑剔,且顧宜人也誤信了傳言,以為宮中夥食盡是‘磚頭肥’……”
弘覆帝倒也聽說過“磚頭肥”的笑話,勉強拉起一點嘴角:“這哪裏至於,無非年終大祭時恩賞肉食依從的慣例,真要公食衙餐頓頓都是‘磚頭肥’,恐怕官員們都要致仕了。”
“總之是顧宜人牽掛趙修撰在外的飲食,時常親自下廚烹制茶點湯肴往翰林院送,趙修撰也不好獨享,便分與了上峰同僚,顧宜人廚藝了得,所以莫學士等等均對太師府的夥食念念不忘,可這回趙修撰卻是因為顧宜人身在內廷,回府也是獨守空房,幹脆留在翰林院廢寢忘食時間才好消磨些,連趙修撰都沒了他家娘子記掛送餐,又哪裏有美食分舍同僚呢?但這其中的緣故又不能直言,唯好擔著小器吝嗇的誹議了。”
弘覆帝另一邊唇角也提了起來,不無感慨:“蘭庭與顧娘乃少年夫妻,正是如膠似膝的時候,這回因為惠妃所求朕也不好拒絕,倒是辛苦了他們兩個小夫妻一日不見如隔三秋了。”
高得宜便道:“看來顧宜人的廚藝當真非比尋常,也難怪連惠妃娘娘都有了拜師學藝的想法,老奴慶幸的是,日後皇上也有口福了。”
弘覆帝不由得幾分納悶:“說起來也過了近十天,惠妃難道一無所成?從前她倒是隔三岔五的就往乾清宮裏送湯送水,反而這回精進了廚藝,卻也沒來朕跟前獻殷勤。”
高得宜忙說:“不如老奴走一趟長樂宮去打聽打聽?”
原來這一番話,高得宜正是受了蘭庭的請托,但他卻鬧不清蘭庭為何請托他如此曲折的進言,不過想著一來這些底下臣子的趣事的確能稍微緩和皇上的愁悶,再者他還的確欠著已故趙太師莫大的人情先帝時,若非趙太師施救仗義執言,他怕早被當時的司禮監太監禍害了一條小命,哪裏還有如今的否極泰來?
高得宜以為蘭庭
是因慈慶宮險變,大不放心妻子身在內廷,如此曲折的想要打聽妻子在長樂宮是否安好,有無受到另外的刁責而已。
怎知他走了一趟長樂宮,才曉得惠妃非但沒有“拜師學藝”不說,甚至還與“老師”鬧得不甚愉快,又才依稀明白了蘭庭的意圖。
太師府和安陸侯府雖為姻親,可趙太師在世時便有意疏遠江琛,兩家人實在不能算近好,雖說皇上一直以為惠妃不像江琛一樣野心勃勃,可惠妃相請顧宜人入宮的用意難免引起趙修撰的懷疑,更別說又確然發生了慈慶宮的一場險變!
惠妃的用意似乎的確不純?
如果是這樣,那麽惠妃及江琛有無可能就是那個暗中慫恿太孫的主謀?
高得宜心中存著了這樣的疑慮,自然更加不會替惠妃遮掩了。
如實稟奏道:“惠妃娘娘竟然並未向顧宜人請教廚藝,且老奴還察實……顧宜人入宮當日,惠妃侄女江姑娘便對顧宜人出言不遜,當時坤仁宮的郭宮令正在現場,是以督促江姑娘告錯,到次日聖德太後娘娘也因為江姑娘的言行冒失,特令蕭宮令指正江姑娘習守宮規,惠妃娘娘因此似對顧宜人心存埋怨,顧宜人雖在長樂宮,惠妃與其卻連言談來往都罕少,最近又因……安陸侯府六太太不慎感染風寒病故,惠妃自稱心中哀痛,莫說請教廚藝,便是連兩宮太後那處也中止了拜問。”
弘覆帝也是知道惠妃常召她那六弟婦入宮,但聞此稟報後,心中難免疑惑。
說起來惠妃進宮之後,龔氏才嫁進江家,這姑娣二人的情份按理應當不如惠妃和其餘幾個本家的嫂嫂深厚,怎麽反而是龔氏倒比江琛其餘幾個子媳更與惠妃親近?且惠妃一貫恭孝,這回竟因娣婦病故而疏忽了兩宮太後的拜省問安,怎麽想怎麽覺著吊詭。
於是已經良久沒有召幸妃嬪的皇上,今日特點了讓惠妃侍寢。
一朝入宮,便為皇室之婦,別說惠妃本家只是弟婦新喪,即便江琛嗚呼哀哉了,惠妃也不能為父親披麻戴孝拒絕侍寢,且惠妃也根本不存在為了龔氏“哀切悲痛”的心情,她提出那套說法,無非是為了遮掩懶怠“學藝”的態度,她可不願目睹春歸那張得意洋洋的笑臉,更加不願再佯作尊敬死敵為名義上的老師。
惠妃卻根本沒有料到日理萬機的弘覆帝會突然關心起她“學藝”的進展,所以惠妃獲詔,尚且心花怒放
接二連三的黴運和不順總算有了轉機,皇上的召幸已經足夠顯示她的聖寵不衰,這也可謂是對沈皇後的一記還擊,以及顧氏那賤婦!
任憑你機關算盡,卻仍然無法阻止我的“寵冠後宮”,太後算什麽,皇後算什麽,只要我還有皇上這座靠山,在此皇城內廷,就永遠占據尊榮一席!
於是皇帝就看見了一個花枝招展的人和一張春風得意的臉。
怎麽看惠妃怎麽不像強顏歡笑的模樣啊?弘覆帝陷入了深深的疑惑中。
------------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禦案上的鎮紙短短幾日間就又報廢了三把,但好在弘覆帝一貫不愛遷怒旁人,所以乾清宮裏的內宦宮人倒是有大多數都沒感察到君主浮躁的情緒,雖說是一年中最陰沈森寒的季候,宮中氣氛尚且不算十分凝重,也就只有高得宜時時處處都賠著小心,又且要想方設法見縫插針的逗趣。
他也不知陶嘯深究竟請教了哪位高參,總之兩人再經一場商會,終於決定一齊向皇上稟明子虛庵裏的對話,太孫眼下還未能從子虛庵“侍疾”回宮,而弘覆帝看上去已經不打算立時斥責太孫那不臣不子的用心。
許是皇上終於明白,他的那位皇長孫已經不能夠因為幾句斥責就懸崖勒馬回頭是岸了。
可鑒於皇帝並沒有將此事透露,甚至對太傅鐘淦都仍是再三叮囑,告誡他千萬不能放松對太孫的督教,高得宜琢磨著皇上到底仍未徹底放棄太孫,寄望於廠衛暗探能夠及時察明暗中影響教唆太孫的奸歹,且將這奸歹背後的主謀一網打盡,屆時才好讓太孫幡然悔悟此一“臂助”的叵測居心,同時真正體察皇祖父的用心良苦,這樣的話也許還有些微機會將儲君“扳正”。
然則因為太孫的種種劣行及執迷不悟,弘覆帝已然是對高氏殘黨忍無可忍,抓緊進行的一件事就是借著這回清察不法嚴控攤派糧長的時機,著重核實高氏殘黨的罪證,無論那些人對太孫的影響是大是小,都必須一一清除,好讓太孫遠離奸歹親近賢良,這也是弘覆帝給予太孫的又一次鄭重警誡。
高得宜還知道清察不法嚴控攤派的主張,實乃翰林院修撰今科狀元趙蘭庭率先發起,正是因為經過了遍閱史錄廣集實事,且參考古往今來歷代稅制,可謂是嘔心瀝血撰書的這封極其符合現況,且大有望在保證君國賦收穩定的前提下減輕庶民負擔的諫策,弘覆帝方才驚嘆這位三元及第的年輕官員果然才幹非凡,特例擢賜趙蘭庭文勳品階,並令其兼任戶科給事中此一要職。
而朝堂鮮知的是,趙蘭庭此時還享有了禦前直諫的特權,儼然已有了天子近臣的基礎。
弘覆帝這些日來愁雲慘淡的心情,唯有在聽聞這位日後的棟梁之才的名諱事跡時,才會緩和幾分。
高得宜今日為了開解皇上,提起的正是有關蘭庭的一件閑事。
“老奴今日聽下人說起,翰林院上至莫學士下至諸檢討,都是抱怨連連。皇上可知他們抱怨何人何事?”高得宜先是賣了個關子。
弘覆帝放下一直揪著眉心揉捏的手,有氣無力問道:“翰林院為何沸反盈天?”
“莫學士交待趙修撰的事務,趙修撰已然逐一完成,所以再不用如前段兒時日一樣宿留值館,卻是這幾日,趙修撰竟然主動提出要為上峰分憂,比起前段兒時日更加勤於職守,宿留值館廢寢忘食。”繼續賣關子。
弘覆帝果然大惑不解:“蘭庭為莫卿分憂,甘願案牘勞形,這是好事,何至於引得翰林院上下眾人抱怨不休?難不成莫卿竟然也是心胸狹隘,怨憤他的職績為蘭庭所奪?”
編修史正雖是國之要務,但在弘覆帝心中解決民生疾苦卻更加要緊,他重用蘭庭是因為蘭庭確有良策解決攤派糧長引起的亂象,又哪能夠僅僅是因為參與這回編修史正?莫途明倘若因為下官的特例獲升便耿耿於懷,如此心胸狹隘排壓才幹之士,又有何資格執掌為君國培養棟梁儲備的翰林院?
“皇上這可就誤會莫學士了。”高得宜連忙說道:“老奴一打聽,原來莫學士等抱怨則是趙修撰值宿歸值宿,怎麽就不像前一段兒時間那樣將家中送來的茶點鮮湯分予諸多同僚,突然就變得如此小器起來,老奴一頭霧水,尋著趙修撰一問前因後果又才恍然大悟。”
弘覆帝挑眉:“是怎樣一番前因後果?”
“原來趙修撰起初宿留值館,他家中的娘子甚不放心,趙修撰也承認了自己在飲食上甚是挑剔,且顧宜人也誤信了傳言,以為宮中夥食盡是‘磚頭肥’……”
弘覆帝倒也聽說過“磚頭肥”的笑話,勉強拉起一點嘴角:“這哪裏至於,無非年終大祭時恩賞肉食依從的慣例,真要公食衙餐頓頓都是‘磚頭肥’,恐怕官員們都要致仕了。”
“總之是顧宜人牽掛趙修撰在外的飲食,時常親自下廚烹制茶點湯肴往翰林院送,趙修撰也不好獨享,便分與了上峰同僚,顧宜人廚藝了得,所以莫學士等等均對太師府的夥食念念不忘,可這回趙修撰卻是因為顧宜人身在內廷,回府也是獨守空房,幹脆留在翰林院廢寢忘食時間才好消磨些,連趙修撰都沒了他家娘子記掛送餐,又哪裏有美食分舍同僚呢?但這其中的緣故又不能直言,唯好擔著小器吝嗇的誹議了。”
弘覆帝另一邊唇角也提了起來,不無感慨:“蘭庭與顧娘乃少年夫妻,正是如膠似膝的時候,這回因為惠妃所求朕也不好拒絕,倒是辛苦了他們兩個小夫妻一日不見如隔三秋了。”
高得宜便道:“看來顧宜人的廚藝當真非比尋常,也難怪連惠妃娘娘都有了拜師學藝的想法,老奴慶幸的是,日後皇上也有口福了。”
弘覆帝不由得幾分納悶:“說起來也過了近十天,惠妃難道一無所成?從前她倒是隔三岔五的就往乾清宮裏送湯送水,反而這回精進了廚藝,卻也沒來朕跟前獻殷勤。”
高得宜忙說:“不如老奴走一趟長樂宮去打聽打聽?”
原來這一番話,高得宜正是受了蘭庭的請托,但他卻鬧不清蘭庭為何請托他如此曲折的進言,不過想著一來這些底下臣子的趣事的確能稍微緩和皇上的愁悶,再者他還的確欠著已故趙太師莫大的人情先帝時,若非趙太師施救仗義執言,他怕早被當時的司禮監太監禍害了一條小命,哪裏還有如今的否極泰來?
高得宜以為蘭庭
是因慈慶宮險變,大不放心妻子身在內廷,如此曲折的想要打聽妻子在長樂宮是否安好,有無受到另外的刁責而已。
怎知他走了一趟長樂宮,才曉得惠妃非但沒有“拜師學藝”不說,甚至還與“老師”鬧得不甚愉快,又才依稀明白了蘭庭的意圖。
太師府和安陸侯府雖為姻親,可趙太師在世時便有意疏遠江琛,兩家人實在不能算近好,雖說皇上一直以為惠妃不像江琛一樣野心勃勃,可惠妃相請顧宜人入宮的用意難免引起趙修撰的懷疑,更別說又確然發生了慈慶宮的一場險變!
惠妃的用意似乎的確不純?
如果是這樣,那麽惠妃及江琛有無可能就是那個暗中慫恿太孫的主謀?
高得宜心中存著了這樣的疑慮,自然更加不會替惠妃遮掩了。
如實稟奏道:“惠妃娘娘竟然並未向顧宜人請教廚藝,且老奴還察實……顧宜人入宮當日,惠妃侄女江姑娘便對顧宜人出言不遜,當時坤仁宮的郭宮令正在現場,是以督促江姑娘告錯,到次日聖德太後娘娘也因為江姑娘的言行冒失,特令蕭宮令指正江姑娘習守宮規,惠妃娘娘因此似對顧宜人心存埋怨,顧宜人雖在長樂宮,惠妃與其卻連言談來往都罕少,最近又因……安陸侯府六太太不慎感染風寒病故,惠妃自稱心中哀痛,莫說請教廚藝,便是連兩宮太後那處也中止了拜問。”
弘覆帝也是知道惠妃常召她那六弟婦入宮,但聞此稟報後,心中難免疑惑。
說起來惠妃進宮之後,龔氏才嫁進江家,這姑娣二人的情份按理應當不如惠妃和其餘幾個本家的嫂嫂深厚,怎麽反而是龔氏倒比江琛其餘幾個子媳更與惠妃親近?且惠妃一貫恭孝,這回竟因娣婦病故而疏忽了兩宮太後的拜省問安,怎麽想怎麽覺著吊詭。
於是已經良久沒有召幸妃嬪的皇上,今日特點了讓惠妃侍寢。
一朝入宮,便為皇室之婦,別說惠妃本家只是弟婦新喪,即便江琛嗚呼哀哉了,惠妃也不能為父親披麻戴孝拒絕侍寢,且惠妃也根本不存在為了龔氏“哀切悲痛”的心情,她提出那套說法,無非是為了遮掩懶怠“學藝”的態度,她可不願目睹春歸那張得意洋洋的笑臉,更加不願再佯作尊敬死敵為名義上的老師。
惠妃卻根本沒有料到日理萬機的弘覆帝會突然關心起她“學藝”的進展,所以惠妃獲詔,尚且心花怒放
接二連三的黴運和不順總算有了轉機,皇上的召幸已經足夠顯示她的聖寵不衰,這也可謂是對沈皇後的一記還擊,以及顧氏那賤婦!
任憑你機關算盡,卻仍然無法阻止我的“寵冠後宮”,太後算什麽,皇後算什麽,只要我還有皇上這座靠山,在此皇城內廷,就永遠占據尊榮一席!
於是皇帝就看見了一個花枝招展的人和一張春風得意的臉。
怎麽看惠妃怎麽不像強顏歡笑的模樣啊?弘覆帝陷入了深深的疑惑中。
------------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