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八章 不甘寂寞
關燈
小
中
大
在新的職位上,林森幹的還是挺游刃有餘的,活差不多還是老一套,大部分時候他只要去安排一下工作就可以了。
在註意管理好手下的同時,他也在刻意的拉開和兵士們之間的距離。
一方面是他的位置到這了,需要有這個派頭,另一方面也是為了不讓這左監門衛變成自己的山頭,更不能讓整個隊伍變成自己的私軍啊,更多的時間還是用來陪伴自己的家人好了。
李承乾大概是真的得了李世民的囑咐,在有些大事上,還會時不時召林森進宮去,單獨問問林森的意見。
不過林森自個知道自己到底有幾斤幾兩,對於政事這塊,他是從來都不插手的,因此大都直白的說明了,自己確實不擅長這個。
這麽連著幾次以後,李承乾也就不再問了,不過顯然對林森的親近又回到了之前的樣子。
看來對林森這種知道進退,懂得分寸的做法,他也是很滿意的,畢竟是個皇帝了,肯定也不希望有個大爺在旁邊,沒事就指手畫腳啊。
當然聽手下那些大臣們的意見肯定也是有的,只是最後的決定還是要他自己來下嗎。
有李世民留下的良好底子在,李承乾只要不是太能禍禍,做個守成之君應當還是沒問題的。
不過顯然他並不滿足於只是做一個合格的接班人,還想做出自己的一番功績。
好在他也沒有急著行事,更沒有做個不負責任的三拍黨,反而很是穩妥的想要先把民生搞起來。
所謂新官上任三把火,他這新皇帝上任,肯定也是要燒一燒的。
這第一把火就燒到了農事上,這東西也算是國家的根本大事之一了。
除了又出臺了一系列鼓勵人們開荒種地的政策以外,也在努力的抑制土地兼並。
尤其是之前有過劣跡的那些佛寺,依然是監察的重點,但凡有隱戶,隱田,或者是私度僧,都嚴懲不貸。
更重要的是,他把林森這些年陸續試驗過,可以保證高產的植物全都拿了出來。
之前李世民一直留著,打算在關鍵時刻作為殺手鐧的土豆和地瓜,這次全都亮相了。
其實這些東西的高產名聲,市面上早就有所傳言,即便一直在皇莊裏種植,也不可能一點消息都透露不出來啊。
更何況李世民也早有給這些東西打出名聲的意思,這樣回頭真的拿出來的時候,大家才會把它們當成寶貝,而不是被硬性攤派下來的負擔。
由於傳聞太多,更主要的是有那些皇莊裏的人給作證,那都是親眼所見,親耳所聞的,所以人們其實對這東西已經渴求好久了。
而目前市面上能見到的,大都是皇帝賜給各家勳貴的那些,可是收獲了一致好評的,可菜可飯,味道還挺好的。
有這麽多勳貴一起幫著口口相傳,普通民眾更是對這東西望眼欲穿啊。
類似情況的還有林森這些年陸續種植的其他幾樣高產作物,比如說最高畝產甚至能達到近萬斤的山藥,還有南瓜,這也都是亦菜亦糧的好東西。
除此以外就是如今在南方大面積鋪開,差不多已經成為最主要的糧食作物的超級水稻了。
如今北方都已經能經常見到稻谷的身影了,主要也是得益於這些年南北交流的極大加強。
這次李承乾宣布全面放開這些東西的種植後,聽到信的農民們,簡直都要欣喜若狂了。買各種種子的人流,簡直不要太洶湧啊。
而且李承乾還明確規定了,各地方政府只是推薦大家種植這些東西,可不能強行推廣這些玩意,要給大家自由選擇的機會。
其實雖然這些年大唐天下都算是難得的風調雨順了,經常能夠聽到哪裏又大豐收的消息,可這個豐收,也只是相對於原來那可憐的產量而言,事實上那產量能夠養活的人數還是比較有限的。
尤其是很多偏遠的,或者是貧瘠的地方,因為肥力不夠,種植技術不夠發達等等原因,收獲的糧食簡直稱得上是可憐,很多人還處於饑一頓飽一頓的境地呢。
這對於大唐的人口和國力增長,顯然是非常不利的。
有了這些個作物就不一樣了,土豆和地瓜這類的東西,即便是在貧瘠的山嶺地上,即便只是粗放式管理,產量也是很可觀的。
比之原本種植的那些個五谷雜糧,高出個十倍八倍的都不是沒可能,這絕對是質的飛躍啊。
山藥這種東西就更甭提了,就得是沙窩地裏才長得好,長出來的才好吃,真正的好地,反倒不適合它。
這對於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產出率的效果,那也是立竿見影的。
拿出這些新作物不說,李承乾還在林森的建議下,弄了個類似送技術下鄉的活動,讓各地都找那些種糧食的好把式,下去給產量差的農民們講講種植技術。
當然了是要給這些人報酬的,也不見得一定是給錢,完全可以在租庸調這些方面,給些優惠政策嗎。
這樣對他們的受益也是長期的,他們教起來才能更賣力,更真心實意啊。
沒辦法,現在人們手頭有點技術都想捂好咯,生怕被別人輕易的學去。
種地這種技術,更是事關一家人性命的,想要隨意掏出來,哪有那麽容易。
平日裏想要見識下,最少也得拜個師傅才成,廣泛傳播壓根就沒人會幹。
但是有了官方的組織,還有相應的政策支持,這個事情再想推行開來就方便多了。
不論是貢獻了技術的,還是學習的,都落了實實在在的好處嗎。
也不用擔心當地的官員不去認真搞這個事情,因為這事做的怎麽樣,也是要納入對他們的考核範疇的。還有當地的糧食產量是否提升,這個重要的指標衡量著。
這畢竟是和人口增長一樣,一直都是考核地方官員的重中之重,也不用怕他們偷奸耍滑的。
就這麽一套組合拳下來,李承乾立馬就在民間收獲了巨大的威望。
這可是實實在在的改變了大家生活的,大家再也不用忍饑挨餓的度過一年又一年,怎麽能不念李承乾這個新皇帝的好呢。
一時間李承乾的生祠都多了起來,許多地方的民眾,可以說是踴躍的加入到了對李承乾的讚頌中。
穩住了數量眾多的農民,國內起碼底層民眾就算是平穩了,李承乾的統治基礎也就不用擔心會有動搖了。
普通人總是很容易滿足的,反倒是與官員和權貴們之間的磨合時間要更長一些,威望也不是一時半會就能建立起來的。
尤其是在李承乾的老子又幹的那麽出色,出色到需要讓絕大多數皇帝都要仰望的程度,籠罩在這種千古一帝級別的明君的陰影之下,李承乾想要有一番建樹,確實不是那麽容易的事情。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在註意管理好手下的同時,他也在刻意的拉開和兵士們之間的距離。
一方面是他的位置到這了,需要有這個派頭,另一方面也是為了不讓這左監門衛變成自己的山頭,更不能讓整個隊伍變成自己的私軍啊,更多的時間還是用來陪伴自己的家人好了。
李承乾大概是真的得了李世民的囑咐,在有些大事上,還會時不時召林森進宮去,單獨問問林森的意見。
不過林森自個知道自己到底有幾斤幾兩,對於政事這塊,他是從來都不插手的,因此大都直白的說明了,自己確實不擅長這個。
這麽連著幾次以後,李承乾也就不再問了,不過顯然對林森的親近又回到了之前的樣子。
看來對林森這種知道進退,懂得分寸的做法,他也是很滿意的,畢竟是個皇帝了,肯定也不希望有個大爺在旁邊,沒事就指手畫腳啊。
當然聽手下那些大臣們的意見肯定也是有的,只是最後的決定還是要他自己來下嗎。
有李世民留下的良好底子在,李承乾只要不是太能禍禍,做個守成之君應當還是沒問題的。
不過顯然他並不滿足於只是做一個合格的接班人,還想做出自己的一番功績。
好在他也沒有急著行事,更沒有做個不負責任的三拍黨,反而很是穩妥的想要先把民生搞起來。
所謂新官上任三把火,他這新皇帝上任,肯定也是要燒一燒的。
這第一把火就燒到了農事上,這東西也算是國家的根本大事之一了。
除了又出臺了一系列鼓勵人們開荒種地的政策以外,也在努力的抑制土地兼並。
尤其是之前有過劣跡的那些佛寺,依然是監察的重點,但凡有隱戶,隱田,或者是私度僧,都嚴懲不貸。
更重要的是,他把林森這些年陸續試驗過,可以保證高產的植物全都拿了出來。
之前李世民一直留著,打算在關鍵時刻作為殺手鐧的土豆和地瓜,這次全都亮相了。
其實這些東西的高產名聲,市面上早就有所傳言,即便一直在皇莊裏種植,也不可能一點消息都透露不出來啊。
更何況李世民也早有給這些東西打出名聲的意思,這樣回頭真的拿出來的時候,大家才會把它們當成寶貝,而不是被硬性攤派下來的負擔。
由於傳聞太多,更主要的是有那些皇莊裏的人給作證,那都是親眼所見,親耳所聞的,所以人們其實對這東西已經渴求好久了。
而目前市面上能見到的,大都是皇帝賜給各家勳貴的那些,可是收獲了一致好評的,可菜可飯,味道還挺好的。
有這麽多勳貴一起幫著口口相傳,普通民眾更是對這東西望眼欲穿啊。
類似情況的還有林森這些年陸續種植的其他幾樣高產作物,比如說最高畝產甚至能達到近萬斤的山藥,還有南瓜,這也都是亦菜亦糧的好東西。
除此以外就是如今在南方大面積鋪開,差不多已經成為最主要的糧食作物的超級水稻了。
如今北方都已經能經常見到稻谷的身影了,主要也是得益於這些年南北交流的極大加強。
這次李承乾宣布全面放開這些東西的種植後,聽到信的農民們,簡直都要欣喜若狂了。買各種種子的人流,簡直不要太洶湧啊。
而且李承乾還明確規定了,各地方政府只是推薦大家種植這些東西,可不能強行推廣這些玩意,要給大家自由選擇的機會。
其實雖然這些年大唐天下都算是難得的風調雨順了,經常能夠聽到哪裏又大豐收的消息,可這個豐收,也只是相對於原來那可憐的產量而言,事實上那產量能夠養活的人數還是比較有限的。
尤其是很多偏遠的,或者是貧瘠的地方,因為肥力不夠,種植技術不夠發達等等原因,收獲的糧食簡直稱得上是可憐,很多人還處於饑一頓飽一頓的境地呢。
這對於大唐的人口和國力增長,顯然是非常不利的。
有了這些個作物就不一樣了,土豆和地瓜這類的東西,即便是在貧瘠的山嶺地上,即便只是粗放式管理,產量也是很可觀的。
比之原本種植的那些個五谷雜糧,高出個十倍八倍的都不是沒可能,這絕對是質的飛躍啊。
山藥這種東西就更甭提了,就得是沙窩地裏才長得好,長出來的才好吃,真正的好地,反倒不適合它。
這對於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產出率的效果,那也是立竿見影的。
拿出這些新作物不說,李承乾還在林森的建議下,弄了個類似送技術下鄉的活動,讓各地都找那些種糧食的好把式,下去給產量差的農民們講講種植技術。
當然了是要給這些人報酬的,也不見得一定是給錢,完全可以在租庸調這些方面,給些優惠政策嗎。
這樣對他們的受益也是長期的,他們教起來才能更賣力,更真心實意啊。
沒辦法,現在人們手頭有點技術都想捂好咯,生怕被別人輕易的學去。
種地這種技術,更是事關一家人性命的,想要隨意掏出來,哪有那麽容易。
平日裏想要見識下,最少也得拜個師傅才成,廣泛傳播壓根就沒人會幹。
但是有了官方的組織,還有相應的政策支持,這個事情再想推行開來就方便多了。
不論是貢獻了技術的,還是學習的,都落了實實在在的好處嗎。
也不用擔心當地的官員不去認真搞這個事情,因為這事做的怎麽樣,也是要納入對他們的考核範疇的。還有當地的糧食產量是否提升,這個重要的指標衡量著。
這畢竟是和人口增長一樣,一直都是考核地方官員的重中之重,也不用怕他們偷奸耍滑的。
就這麽一套組合拳下來,李承乾立馬就在民間收獲了巨大的威望。
這可是實實在在的改變了大家生活的,大家再也不用忍饑挨餓的度過一年又一年,怎麽能不念李承乾這個新皇帝的好呢。
一時間李承乾的生祠都多了起來,許多地方的民眾,可以說是踴躍的加入到了對李承乾的讚頌中。
穩住了數量眾多的農民,國內起碼底層民眾就算是平穩了,李承乾的統治基礎也就不用擔心會有動搖了。
普通人總是很容易滿足的,反倒是與官員和權貴們之間的磨合時間要更長一些,威望也不是一時半會就能建立起來的。
尤其是在李承乾的老子又幹的那麽出色,出色到需要讓絕大多數皇帝都要仰望的程度,籠罩在這種千古一帝級別的明君的陰影之下,李承乾想要有一番建樹,確實不是那麽容易的事情。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