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不容做大
關燈
小
中
大
成功商人的嗅覺總是最靈敏的,這其中有的是天生的,有的是在不斷探尋實踐中後天培養出來的。但不管怎樣,如果一個商人只能在變幻莫測的商場之中聞出僅有的幾種味道來,或者是嗅覺總是比別人遲鈍了那麽幾分鐘,或者對從未聞過的味道總是一副嗤之以鼻的樣子,那麽他想占得先機的機會就會比別人少了很多,甚至有可能還要自此一敗塗地。
楚秋終於下定決心與高尚分道揚鑣,這不單是因為純如和繹如對他苦口婆心的勸告,也是因為他曾經的許多難言之隱得到了解脫。
楚秋在與高尚合作之初,表面上與之交好迷惑,就單純是想利用他,進而達到報覆他的目的,一旦有可乘之機將高尚帶入陰溝裏面。後來高尚背井離鄉不得不離開湖州,可以說算是達到了自己的目的,可在這其中,也差點一家三口加上養父梓傳被高尚害死。來到廣州之後,楚秋再次籌劃報覆高尚,想將他帶入販賣走私煙土的行當之中,致使其一步步墮入深淵難以自拔,讓高尚死無葬身之地。
但突然間楚秋自家的兩個會館卻是無故地被查封,父親四處奔走寄希望與山西商人和湖南商人能出頭將這件事情化解掉,可這些人聽到是兩廣總督衙門查封,都是紛紛躲避不敢有任何作為。這時候楚秋父子也是清楚了,關鍵時刻想傍人籬壁,指望這些人雪中送炭是靠不住的。就是當初設想與這些人親近,進而合作引來他們的資本現在看來也只能是一廂情願,除非自身條件過硬,否則根本也是不現實的事情。
通過會館被封之事,楚秋切實地嘗到到了衙門的苦頭,也認識到了衙門的作用,自家雖然銀兩不缺,但是在廣州這裏的衙門人脈卻是沒有的,特別是想要結識到像兩廣總督李侍堯那樣的人物更是沒有任何門路可走。而這時的高尚已經通過他堂哥兩江總督高晉的關系已經攀附上了李大人,此一時彼一時,高尚面前有這麽一條寬闊的門路可走,這讓楚秋不能不動心,楚秋也是隨之改變了自己當初的主意,橫下一條心來要再與高尚合作,有了與高尚的煙土及生絲的合作,不但可以在短時間內讓自己的實力大增,也可通過高尚的關系謀求接觸到李侍堯,這對自己是一舉兩得的好處。
但這些也都是楚秋自己的如意算盤,高尚哪裏就是庸碌之輩呢?兩人合作之後,楚秋幾乎成了坐店鎮守的掌櫃,高尚並沒有給他接觸到李侍堯的機會,就是賺取的錢財上楚秋也是稀裏糊塗,每次與洋商交易都是高尚的人潘福出面,自己就是站在一旁也是聽不懂一句話的,只能是潘福說多少就是多少,後來他索性也就不參與了。
直到他救了繹如之後,楚秋不但知道了繹如就是“榮盛行”的東家,也是從繹如口中知道了自家會館的查封是她在背後所為,並且說拆封就給拆了,想來與李侍堯的關系一定是非比尋常,猜想輔牙相倚,瓶罄罍恥也是有可能的。
加之以前自己對繹如種種傳聞的了解,楚秋知道繹如在廣州這裏的官府人脈關系只能是在高尚之上,有了這一層關系,他再跟高尚渾水摸魚也就沒什麽意義了。他又聽繹如說能給自己辦下公行的牌照來,楚秋自然更是求之不得的,也是更加堅定了他離開高尚的想法。
楚秋與高尚拆夥吃了虧,也只能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算起細賬來自己是算不過高尚的,何況高尚對他圖窮匕見,百般威逼利誘糾纏,最後他也只能是滿懷著憤恨與其分道揚鑣。
那麽楚秋為何不與他的岳父一起做事呢?這不是楚秋不願意,而是他的岳父謝東家自有盤算。
一方面,謝東家對自家的女兒是什麽樣他自己很是清楚,幾乎世上女孩子認為不幸的事情都降臨了在她的身上,相貌、身材沒有一樣出眾的不說,智力上也是欠缺很多。儀表堂堂的楚秋能娶自己的女兒,想來應該還是有什麽企圖在自己身上的。謝東家的想法是,雖然只有這麽一個女兒,但只要自己沒到爬不動走不動的那一天,他是不想在錢財上與楚秋有什麽瓜葛。
另一方面,楚秋父母的底細謝東家是有所了解的,都是苦命的底子不說,就是現在的家財也是繼承了“飛鴻”的老東家而來的,怎麽聽起來都是名不正言不順的。雖說現在是成了兒女親家,但他在面上也是不想和楚秋的父母走得過近,以免給自己招惹來什麽閑話,如果彼此的生意上再攪合在一起,更會影響自己在福建商幫及在公行裏的聲譽的,所以謝東家也就擺出了一副對“飛鴻”避之不及的樣子來。
楚秋被岳父不軟不硬地拒絕了合作的請求,當然心裏是十分的不痛快,也是暗自後悔當初聽從了父親的安排。但楚秋此時有苦說不出,他已經是將謝家的女兒娶了,此時再要是扯下臉皮來對謝家央求什麽,自己臉上也是沒有光彩的,謝家既然擺出了隔岸觀火袖手旁觀的態度出來,楚秋自然也就不能再指望岳父的這條門路了。
純如聽繹如能幫助自己解決和珅那裏的問題,當然是長長地出了口氣,猶如一塊千鈞石頭快要落了地,心裏自然是變得輕松了許多,她也是終於可以心無旁騖地好好經營“清威行”了。
雖說繹如和楚秋婉言拒絕了自己合作的提議,純如也並沒有當回事。作為姐姐,純如也是理解妹妹繹如的想法,畢竟繹如的“榮盛行”在公行裏經營多年,在公行內部有著廣泛的交際,在外部也有穩定的洋商客戶做支撐。而自己的“清威行”初立,除了有資金之外,在其他方面不占任何優勢,如果合作起來,繹如必然是要在生意銷售上貼補自己的,這無形中就會減少繹如的收入。繹如與自己和楚秋合作,不但沒什麽益處可得,反倒會多了兩個累贅,從利益的角度來考慮,繹如的想法也是無可厚非。
純如也是看到了楚秋在合作之事上想法的瞬間變化,在自己提議之處,楚秋是持非常肯定的態度要合作的,可他當聽到繹如有不想合作的意願,特別是聽到繹如能幫他弄到公行的牌照時,也是立即改變了風向,將事情的主張推諉到他的父母身上去了。楚秋的心思,純如自然也是明白的,沒有牌照當然是要合作的,有了牌照還是自己單獨來做劃算。
看破不說破,不讓別人難堪,處處從他人角度出發考慮事情,理解別人,也不難為自己,這是純如一貫堅守的做人原則,何況她面對的還是兩個至親至近的人呢!
純如把“七裏絲”的樣品擺放在“清威行”裏的最顯眼處,並請來寫字好的先生,將“七裏絲”的淵源出處,品質特性等等寫在紙上,裝裱好後懸掛在行裏。又用英文寫出許多小傳單來,讓夥計們人手多份到城南門洋商聚集之地去散發,目的就是為了招攬洋商能進“清威行”的門裏來交易。
世上沒有不透風的墻,有的事情表面上好似遮掩的風雨不透,實則剛剛發生,但或許就已在外面傳得沸沸揚揚了,只是或者自己還被蒙在鼓裏,或者是自欺欺人罷了。商人的眼裏盯著的,鼻子裏嗅的都是商機,商機也就是商人的最高機密,總是不肯輕易示人的,但也是往往捂蓋得自己覺得是天衣無縫,而實際上早已有人捷足先登了。
每一個行業裏都有翹楚者,鳳毛麟角,或是被人仰望,或是被人嫉恨,或是總有心高氣傲者想將其從高高在上的領頭羊的位置上拉下來,總之,商場之上的老大,一定是總會被人談起,或是總被人記在心上。商人都想成長為商場上的參天大樹,但樹大自然也就招風,或許是引來和風細雨燦爛陽光,或許是招來狂風暴雨的百般蹂躪與摧殘。
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好像是商戰中的定論,但大魚的風險也是最大的,它必須時刻保持警醒,不斷努力地向前游,否則有可能有朝一日被趕超,或被群起而攻之被咬死。反而那些弱小的商家可能被同行對手忽略,總是被人惦記幹掉的幾率少了許多。
此時的廣州公行裏共有二十六家有資格與洋商做生意的“外洋行”,其中有十四家的業務中涉及到了生絲與絲綢貿易。這十四家之中就包括了潘家的“同文行”,易家的“孚泰行”,梁家的“天寶行”,江浙絲綢商會以純如為代表的“清威行”,“東興行”謝家,繹如的“榮盛行”,楚秋父子的“飛鴻行”及高尚的“德慶行”。
雖然純如、繹如和楚秋私下約定,以後一定要在公行裏低調行事,切不可在一些事情上讓外人看出有三兄妹抱團行事的痕跡出來,讓人誤會不說,也會遭人忌恨。
但事情不一定就按照誰想當然的方向去發展的,三兄妹想低調不惹人註意,但不知道是從哪裏傳出風來,“清威行”、 “榮盛行”、 “飛鴻”三家聯合起來做生意的消息,幾天之內就在公行裏傳得沸沸揚揚,人人皆知。
“清威行”和“飛鴻”都是入了公行不久的三等行號,根基實力淺薄不說,就是經驗資歷也是欠缺的,所以在建立之初也是沒有太多引起其他行號的註意。但此時就是大不同了,三家聯合起來做事,那結果可想而知,必然在實力上會陡然大增,在其他那些行商的眼裏,這股力量絕對是不容小覷。你實力壯大了,自然就會把其他行商顯小了,做生意還真就講究實力說話,平白無故就比你矮了半截,能不讓這些行商紅眼嗎?
還有,你們三家為什麽要聯合做事?那自然是沖著公行其他行商與之競爭而來的,既然來者不善,當然其他行商也是不能客氣接。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是自古就有的道理,絕對不能容許你們三家肆無忌憚地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坐大,既然你們三家聯合已經是嚴重威脅到了其他行商的利益,那自然他們要當機立斷,聯手扼殺!
這是一場誤會嗎?很多時候,平常誤會也是解釋不清楚的,何況這是在公行裏面,每一個人都是商場上的梟雄和諸侯,個個都想投鞭斷流,布鼓雷門,眄視指使,唯我獨尊!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楚秋終於下定決心與高尚分道揚鑣,這不單是因為純如和繹如對他苦口婆心的勸告,也是因為他曾經的許多難言之隱得到了解脫。
楚秋在與高尚合作之初,表面上與之交好迷惑,就單純是想利用他,進而達到報覆他的目的,一旦有可乘之機將高尚帶入陰溝裏面。後來高尚背井離鄉不得不離開湖州,可以說算是達到了自己的目的,可在這其中,也差點一家三口加上養父梓傳被高尚害死。來到廣州之後,楚秋再次籌劃報覆高尚,想將他帶入販賣走私煙土的行當之中,致使其一步步墮入深淵難以自拔,讓高尚死無葬身之地。
但突然間楚秋自家的兩個會館卻是無故地被查封,父親四處奔走寄希望與山西商人和湖南商人能出頭將這件事情化解掉,可這些人聽到是兩廣總督衙門查封,都是紛紛躲避不敢有任何作為。這時候楚秋父子也是清楚了,關鍵時刻想傍人籬壁,指望這些人雪中送炭是靠不住的。就是當初設想與這些人親近,進而合作引來他們的資本現在看來也只能是一廂情願,除非自身條件過硬,否則根本也是不現實的事情。
通過會館被封之事,楚秋切實地嘗到到了衙門的苦頭,也認識到了衙門的作用,自家雖然銀兩不缺,但是在廣州這裏的衙門人脈卻是沒有的,特別是想要結識到像兩廣總督李侍堯那樣的人物更是沒有任何門路可走。而這時的高尚已經通過他堂哥兩江總督高晉的關系已經攀附上了李大人,此一時彼一時,高尚面前有這麽一條寬闊的門路可走,這讓楚秋不能不動心,楚秋也是隨之改變了自己當初的主意,橫下一條心來要再與高尚合作,有了與高尚的煙土及生絲的合作,不但可以在短時間內讓自己的實力大增,也可通過高尚的關系謀求接觸到李侍堯,這對自己是一舉兩得的好處。
但這些也都是楚秋自己的如意算盤,高尚哪裏就是庸碌之輩呢?兩人合作之後,楚秋幾乎成了坐店鎮守的掌櫃,高尚並沒有給他接觸到李侍堯的機會,就是賺取的錢財上楚秋也是稀裏糊塗,每次與洋商交易都是高尚的人潘福出面,自己就是站在一旁也是聽不懂一句話的,只能是潘福說多少就是多少,後來他索性也就不參與了。
直到他救了繹如之後,楚秋不但知道了繹如就是“榮盛行”的東家,也是從繹如口中知道了自家會館的查封是她在背後所為,並且說拆封就給拆了,想來與李侍堯的關系一定是非比尋常,猜想輔牙相倚,瓶罄罍恥也是有可能的。
加之以前自己對繹如種種傳聞的了解,楚秋知道繹如在廣州這裏的官府人脈關系只能是在高尚之上,有了這一層關系,他再跟高尚渾水摸魚也就沒什麽意義了。他又聽繹如說能給自己辦下公行的牌照來,楚秋自然更是求之不得的,也是更加堅定了他離開高尚的想法。
楚秋與高尚拆夥吃了虧,也只能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算起細賬來自己是算不過高尚的,何況高尚對他圖窮匕見,百般威逼利誘糾纏,最後他也只能是滿懷著憤恨與其分道揚鑣。
那麽楚秋為何不與他的岳父一起做事呢?這不是楚秋不願意,而是他的岳父謝東家自有盤算。
一方面,謝東家對自家的女兒是什麽樣他自己很是清楚,幾乎世上女孩子認為不幸的事情都降臨了在她的身上,相貌、身材沒有一樣出眾的不說,智力上也是欠缺很多。儀表堂堂的楚秋能娶自己的女兒,想來應該還是有什麽企圖在自己身上的。謝東家的想法是,雖然只有這麽一個女兒,但只要自己沒到爬不動走不動的那一天,他是不想在錢財上與楚秋有什麽瓜葛。
另一方面,楚秋父母的底細謝東家是有所了解的,都是苦命的底子不說,就是現在的家財也是繼承了“飛鴻”的老東家而來的,怎麽聽起來都是名不正言不順的。雖說現在是成了兒女親家,但他在面上也是不想和楚秋的父母走得過近,以免給自己招惹來什麽閑話,如果彼此的生意上再攪合在一起,更會影響自己在福建商幫及在公行裏的聲譽的,所以謝東家也就擺出了一副對“飛鴻”避之不及的樣子來。
楚秋被岳父不軟不硬地拒絕了合作的請求,當然心裏是十分的不痛快,也是暗自後悔當初聽從了父親的安排。但楚秋此時有苦說不出,他已經是將謝家的女兒娶了,此時再要是扯下臉皮來對謝家央求什麽,自己臉上也是沒有光彩的,謝家既然擺出了隔岸觀火袖手旁觀的態度出來,楚秋自然也就不能再指望岳父的這條門路了。
純如聽繹如能幫助自己解決和珅那裏的問題,當然是長長地出了口氣,猶如一塊千鈞石頭快要落了地,心裏自然是變得輕松了許多,她也是終於可以心無旁騖地好好經營“清威行”了。
雖說繹如和楚秋婉言拒絕了自己合作的提議,純如也並沒有當回事。作為姐姐,純如也是理解妹妹繹如的想法,畢竟繹如的“榮盛行”在公行裏經營多年,在公行內部有著廣泛的交際,在外部也有穩定的洋商客戶做支撐。而自己的“清威行”初立,除了有資金之外,在其他方面不占任何優勢,如果合作起來,繹如必然是要在生意銷售上貼補自己的,這無形中就會減少繹如的收入。繹如與自己和楚秋合作,不但沒什麽益處可得,反倒會多了兩個累贅,從利益的角度來考慮,繹如的想法也是無可厚非。
純如也是看到了楚秋在合作之事上想法的瞬間變化,在自己提議之處,楚秋是持非常肯定的態度要合作的,可他當聽到繹如有不想合作的意願,特別是聽到繹如能幫他弄到公行的牌照時,也是立即改變了風向,將事情的主張推諉到他的父母身上去了。楚秋的心思,純如自然也是明白的,沒有牌照當然是要合作的,有了牌照還是自己單獨來做劃算。
看破不說破,不讓別人難堪,處處從他人角度出發考慮事情,理解別人,也不難為自己,這是純如一貫堅守的做人原則,何況她面對的還是兩個至親至近的人呢!
純如把“七裏絲”的樣品擺放在“清威行”裏的最顯眼處,並請來寫字好的先生,將“七裏絲”的淵源出處,品質特性等等寫在紙上,裝裱好後懸掛在行裏。又用英文寫出許多小傳單來,讓夥計們人手多份到城南門洋商聚集之地去散發,目的就是為了招攬洋商能進“清威行”的門裏來交易。
世上沒有不透風的墻,有的事情表面上好似遮掩的風雨不透,實則剛剛發生,但或許就已在外面傳得沸沸揚揚了,只是或者自己還被蒙在鼓裏,或者是自欺欺人罷了。商人的眼裏盯著的,鼻子裏嗅的都是商機,商機也就是商人的最高機密,總是不肯輕易示人的,但也是往往捂蓋得自己覺得是天衣無縫,而實際上早已有人捷足先登了。
每一個行業裏都有翹楚者,鳳毛麟角,或是被人仰望,或是被人嫉恨,或是總有心高氣傲者想將其從高高在上的領頭羊的位置上拉下來,總之,商場之上的老大,一定是總會被人談起,或是總被人記在心上。商人都想成長為商場上的參天大樹,但樹大自然也就招風,或許是引來和風細雨燦爛陽光,或許是招來狂風暴雨的百般蹂躪與摧殘。
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好像是商戰中的定論,但大魚的風險也是最大的,它必須時刻保持警醒,不斷努力地向前游,否則有可能有朝一日被趕超,或被群起而攻之被咬死。反而那些弱小的商家可能被同行對手忽略,總是被人惦記幹掉的幾率少了許多。
此時的廣州公行裏共有二十六家有資格與洋商做生意的“外洋行”,其中有十四家的業務中涉及到了生絲與絲綢貿易。這十四家之中就包括了潘家的“同文行”,易家的“孚泰行”,梁家的“天寶行”,江浙絲綢商會以純如為代表的“清威行”,“東興行”謝家,繹如的“榮盛行”,楚秋父子的“飛鴻行”及高尚的“德慶行”。
雖然純如、繹如和楚秋私下約定,以後一定要在公行裏低調行事,切不可在一些事情上讓外人看出有三兄妹抱團行事的痕跡出來,讓人誤會不說,也會遭人忌恨。
但事情不一定就按照誰想當然的方向去發展的,三兄妹想低調不惹人註意,但不知道是從哪裏傳出風來,“清威行”、 “榮盛行”、 “飛鴻”三家聯合起來做生意的消息,幾天之內就在公行裏傳得沸沸揚揚,人人皆知。
“清威行”和“飛鴻”都是入了公行不久的三等行號,根基實力淺薄不說,就是經驗資歷也是欠缺的,所以在建立之初也是沒有太多引起其他行號的註意。但此時就是大不同了,三家聯合起來做事,那結果可想而知,必然在實力上會陡然大增,在其他那些行商的眼裏,這股力量絕對是不容小覷。你實力壯大了,自然就會把其他行商顯小了,做生意還真就講究實力說話,平白無故就比你矮了半截,能不讓這些行商紅眼嗎?
還有,你們三家為什麽要聯合做事?那自然是沖著公行其他行商與之競爭而來的,既然來者不善,當然其他行商也是不能客氣接。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是自古就有的道理,絕對不能容許你們三家肆無忌憚地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坐大,既然你們三家聯合已經是嚴重威脅到了其他行商的利益,那自然他們要當機立斷,聯手扼殺!
這是一場誤會嗎?很多時候,平常誤會也是解釋不清楚的,何況這是在公行裏面,每一個人都是商場上的梟雄和諸侯,個個都想投鞭斷流,布鼓雷門,眄視指使,唯我獨尊!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