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58章 吃大戶瘦西湖一游

關燈
十八日,康熙乘一小舟,輕減人員去往黃河以南閱看提防,胤禛隨行等幾個年長阿哥隨行,八貝勒、十三貝勒、十四貝勒留下。

這時候皇太後對林黛玉一如既往地慈善,眾人仍是,粉飾太平的功夫是一等一的,讓林黛玉大開眼界。至於林黛玉的梨花,因為是普通家貓的緣故,頗受了一番淩霜的譏笑,林黛玉和梨花哪個都沒理她一眼。

一直到三月初,康熙才回來,但胤禛沒回,估計不知被派差到哪裏了。

龍船繼續南下,一路到了太湖流域,行至揚州時,龍船停了些。暇餘,皇太後問林黛玉可要進揚州城一覽,林黛玉雖在揚州住了幾年,但這裏並非她祖籍,只想起棲靈寺的老和尚,便說要去拜訪。

不想皇太後聞說:“聽說棲靈寺是個大寺,香火旺盛,不妨一同去。”

皇太後鳳鸞駕臨棲靈寺,寺裏本該將閑雜人等清除幹凈,但因聖上不擾民,皇太後自然也要隨和些,因此路上連個圍帳也無,叫揚州百姓大開了一番眼界。

棲靈寺早接到消息,寺裏和尚們一齊湧出來迎接。皇太後拜了菩薩,便去禪院聽主持講佛。

林黛玉一路也沒看見慧遠師傅,有心問一句,想到慧遠師傅是不愛世俗的僧人,便帶著冬景和小喜子循著記憶裏的路找他,走到一處時被小沙彌攔住:“施主想去哪裏,貧僧可以帶路,只是別再往前頭走了。”

林黛玉指著前頭道:“前幾年我有幸聽一位老師傅指點迷津,如今再踏舊地,意欲拜訪一下他。”

小沙彌想了想,小說:“阿彌陀佛,貧僧知道了,可是那位老師傅早在兩年前便圓寂了,恐怕施主願望落空。”

林黛玉怔了怔,想起初見時胤禛曾說了句“師父發覺自己陽壽將盡”,雖然慧遠早說過生死由命的話,卻也一時難以釋懷,勉強笑道:“請問小師傅,慧遠禪師的墓在哪裏?”

小沙彌說就在他的住處,林黛玉便說要拜祭一下,借用寺裏的香燭,小沙彌得了香火錢,自然沒有不願意的。

林黛玉行至那處山坡,卻見舊景仍在,只是多了一個墳墓,草屋塌了半邊,雜草叢生,墳墓卻好好的,墳前還有供奉,顯然有人時常打理。

林黛玉給慧遠禪師上了香、燒了紙錢,欲走時,卻忽聽破草屋內有簌簌之聲。

小喜子驚疑不定,嚇得跳起來,冬景道:“青天白日的,你怕什麽,我去看看。”

林黛玉道:“冬景你懲什麽能?小喜子去。”

小喜子垮臉,只好抖抖索索地挪過去看,卻見原來是一蓬頭垢面頭發全白的老頭,膽子就大了,揪著老頭唬他:“老頭兒,你在這幹什麽?莫不成是來騙吃騙喝的?”不怪他說,慧遠墓前供奉著果子還沒壞就每盤少了幾個,原以為是寺裏小沙彌偷吃的,原來作怪的在這裏。

老頭瘦骨嶙峋的,輕易被小喜子拖了出來,嚇得直磕頭求饒。

林黛玉道:“小喜子,你沒緣沒故嚇人家做什麽,不過是個可憐的老人家,送他幾兩銀子吧。”

小喜子隨身帶的銀角子給了老頭幾個,老頭渾渾噩噩的道謝。

冬景道:“姑娘,咱們耽擱好一會,恐皇太後找,早點回去才是。”八福晉最為可恨,隨時都能挑出林黛玉的毛病刺一刺。

林黛玉點點頭,老頭兒忽然掙脫掙開小喜子,連銀子也顧不得,連滾帶爬到林黛玉身邊,大聲問:“皇太後在這裏?”

冬景駭一跳,只身擋在林黛玉身前,警覺道:“你要做什麽?”

老頭兒兩眼含淚:“求菩薩帶老奴去見皇太後,求菩薩給老奴主子伸冤。”

林黛玉見那發白皺深的老頭涕淚直流,問:“你有冤屈就去報官,找皇太後有什麽用,我也管不了這個。”

老頭兒絕望道:“老奴四處報官,可是沒人敢理老奴冤情啊,求菩薩幫幫老奴吧。”他從金陵被發賣到揚州,因念舊主拼命從新主家逃出來,卻因年老沒有上京告禦狀的能力,只能在此處絕望等死,已苦熬兩年。

林黛玉見他說的可憐,道:“你既有冤,可有狀紙?”

老頭連連說有,用顫巍巍的手從懷裏取出一個臟兮兮的油布包,打開看,正是一張陳舊狀紙。林黛玉打開看,原來這是金陵富紳馮家的老奴,狀告薛蟠倚財仗勢打死馮冤,奪走丫鬟英憐。

林黛玉早在前世就從賈家人口中知道這一件事,明白狀紙裏寫到句句屬實,心裏憐憫他,便道:“你若是信我,就先把這紙給我吧,我認識一個人,他或許可以替你伸冤。你放心,他可看不上薛家那點銀子勢力。”

老頭猶豫再三,想到若錯過此次,報仇再也無望,便應了。林黛玉讓他仍在此處等著,多則一月,少則幾天便有人來接他。

回去路上,冬景問:“姑娘,這是……”她也湊著看了幾眼狀紙,馮家老奴要告的分明是居住在賈家的薛家人,跟林家不沾親,卻帶些故。

林黛玉淡道:“這樣的事情,我若沒瞧見固然可以裝作若無其事,但既遇上了,恐怕也要伸張一下正義。”

興許連老天都在幫馮家,第二日胤禛就到了揚州,林黛玉順便將馮家的狀紙給了他,裝作漫不經心問:“四爺要管嗎?”

胤禛閑閑地逗弄窩在林黛玉膝上的梨花,道:“放心,既然姑娘托給我了,必辦妥當的。”說完一笑。

梨花被逗惱了,冷不防一口咬上胤禛的手指頭,可惜貓兒太小,空有一副兇相,卻沒有相襯的尖牙,胤禛根本不痛不癢,氣的梨花炸毛。

林黛玉將貓放在地上,忍笑道:“你欺負它做什麽。”

胤禛唇角含笑望林黛玉一眼,說不出的意味,讓林黛玉也差點炸毛。

林黛玉在皇太後處看到一個面黃肌瘦的□□歲女童,聽說是攔康熙禦駕上訪的小姑娘,康熙查清她家冤屈後便暫時放在皇太後身邊。小姑娘名叫褚越,前金陵應天府知府褚書先之女,褚書先早已被革職了。

從胤禛話裏,林黛玉知道這女孩家裏的事情似乎跟太子有關,只是不知金陵被甄家把持到了什麽地步,讓告禦狀的只能跑到揚州來。

皇太後正為褚越的事情為難,林黛玉一來,淩霜立刻道:“林妹妹也才九歲,跟褚姑娘剛好同歲,不如把兩個小姑娘安置在一處,皇太後你說好不好?”皇太後明顯不想養褚越,要推給堂上哪個人的,淩霜出言,其餘一片附和。

褚越孑然一身,看這樣子養大了也沒用處,但她父親含冤而死,康熙不會放任孤女流落,只會交給哪個養。

林黛玉心說又來找茬,八福晉真是無時無刻不盯著她。

林黛玉道:“我年幼,自己都顧不過來,怎麽分神去理旁的事?不如八福晉能幹。”

皇太後思量片刻,道:“這樣也好,我年紀大了,空照顧有不周處,淩霜處事周到,就照顧著褚越吧。”

淩霜張口欲反駁,可惜已經晚了。

林黛玉笑道:“恭喜八福晉,得了個好妹妹。”

褚越垂著頭站在一旁,枯黃的頭發和過大的衣服跟這屋子裏的人格格不入。

林黛玉道:“褚姑娘的衣服不合體吧?我們倆年紀差不多,不如先穿我的?”

皇太後笑著點頭,褚越向林黛玉福禮說謝,林黛玉才看清了她的臉。本以為她會怕,卻沒從那張清秀小圓臉上看出分毫,不愧是敢攔禦駕的人。

回去後,林黛玉讓冬景找了幾件她的衣服給褚越送去,從小衣到鬥篷全都齊備,自有一番心意在裏頭。

胤禛忙了一月,事情辦的很得康熙心意,於是賞他一日假,胤禛想都沒想就去找林黛玉,說要帶她出去玩。

林黛玉這時候跟胤禛已十分熟絡,沒作多想就答應了。

對於揚州城,林黛玉的熟悉度還不如京城,便一任由著胤禛帶路。

走至錦衣閣時,胤禛道:“想不到這裏也有一家錦衣閣,你要不要添幾件新衣?他家的衣服的確不錯。”

她弟弟的鋪子,當然不錯,林黛玉得意,道:“不用了,我衣服多的很,送給褚姑娘幾件也夠穿。”

胤禛道:“罷,你自己心裏有數就成。”

揚州城內人群熙攘,車馬如過江之卿,是座繁華富足的大城,因為鹽商的緣故,只比京城差一點罷了。京城跟揚州,一個占了勢字,一個占了錢字,加上有句話說“自古江南多才子”,還有一句“江南出美女”,所以維揚簡直占足了天時地利。

林黛玉和胤禛走在維揚街頭,聽到一家酒樓裏請了彈詞的女先兒快如珠玉迸濺般的揚州弦詞,便相視一笑,進去找了個座位聽。

酒樓裏正中央擺一桌,後頭坐一男一女兩人,吹拉彈唱,唱的是二十一史彈詞中的臨江仙一首。這首詞慷慨激昂,中又含無數心酸悲涼,後曾被刻在《三國演義》卷首,因此世人遍唱“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時,想想起來的不是楊升庵,而是三國。

在市井街頭偶遇好詞,自然要聽上一聽的。

兩人雙雙側耳細聽,偶爾對視時,均從對方眼睛看見些許感慨。只不過胤禛想的是“是非成敗轉頭空”這一句,林黛玉則對“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念念不忘。

聽完,女先兒琵琶一轉,彈起一首節奏明麗的小曲,用一把吳儂軟語的好嗓子細細唱來,卻未驅散方才臨江仙給人帶來的陰霾。

兩人出了酒樓,林黛玉笑道:“這個時節來揚州,不去游瘦西湖,來這裏做什麽?”

煙花三月下揚州,揚州之美,妙不可言。兩人於桃花繽紛、柳絮婀娜中漫步至瘦西湖上時,湖邊早圍了許多人和官兵,湖上一精致畫舫,絲竹陣陣。

原來是康熙在游湖。

兩人乘一小舟至畫舫中跟康熙匯合,康熙道:“老四一溜煙跑了,喊都喊不回來,原來是找小姑娘去了。”說罷大笑。

胤禛不語,明明是皇父親口放的假,這時候又笑話他。

林黛玉反而跟眾人一般笑的前仰後合,除了皇上,誰能這般調侃冷四爺?不趁這時候笑夠了怎麽好意思。

瘦西湖是維揚“點睛”之筆,所以財大氣粗的揚州鹽商們竟相沿河兩岸爭地構園,致使此處園林極盛,更有前朝“二十四橋明月夜”的美句。

維揚鹽商們聞得聖上在此,爭相拜見請皇上入園子游玩,送上無數奇珍異寶,但康熙卻都沒見,奇珍異寶絡繹不絕收了一船。

林黛玉在揚州呆了幾年,知道揚州鹽商的豪富,曾有個人欲送她爹爹一棟瘦西湖邊的園子,但爹爹沒收。但今日這一箱又一箱的珍寶不要錢似的送來,也是開了大眼界了。

倒不是沒見過這麽多東西,而是沒見過敢明路裏賄賂當今皇上的。

康熙笑瞇瞇端著一杯酒,用下巴指指那堆箱子,道:“玉兒在揚州幾年,可曾見過這些?”

林黛玉面不改色:“奴婢見沒見過,皇上還不知道嗎?”她爹真敢收這種東西,恐怕也不能在揚州一呆許多年。

康熙道:“誰喜歡什麽,告訴朕,這種好事過了今天可就沒了。”

林黛玉道:“多謝皇上賞,玉兒卻之不恭了。”選了一對玉鐲戴在手上。

本以為林黛玉會拒絕的康熙又笑起來,朗聲道:“誰還有哪樣喜歡?朕就送給他。”畫舫內眾人面面相覷,不知怎麽辦好。

看康熙的臉色不像是開玩笑,但……怎麽忽然那麽大方?大方的讓人不敢相信。

胤禛仍端著一張板板的臉,率先選了一卷泛黃的紙劄,剩下的幾個阿哥也多少拿了一件。

康熙再次問:“梁九功,你不要?巴爾拉、納喇家小子不要?”

原來康熙讓船上所有人都能得一樣東西。

前頭有人拿了,後頭便不再遲疑,紛紛都挑揀了一樣東西,連劃船的也有份。然後,康熙向鹽商推舉送東西來的人笑道:“朕是來巡視河堤的,怎好收取平民百姓東西?這群不知事的小子們各取一件就夠了,朕知你們心意,剩下的原路帶回去吧。”

那商戶哪敢不應,縱使心裏疼的淌血也不敢露,帶著剩下的東西回去了。送給貝勒郡王們就算了,可那群劃船的粗漢子……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